腹主动脉瘤资料与方法
腹主动脉瘤资料与方法
腹主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又可分为囊状、梭形和混合型动脉瘤。腹主动脉瘤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梭形动脉瘤,常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下,还可累及左、右髂总动脉。较大的动脉瘤,常因其周围部分血流缓慢而形成附壁血栓,瘤壁和机化的血栓可有钙盐沉着。CT诊断能够准确显示动脉瘤的大小、部位、长度以及与肾动脉、主动脉分叉之间的关系[1]。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32例的CT影像表现及诊断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32例腹主动瘤患者,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38岁~70岁,平均年龄64±3.5岁;均经手术证实为腹主动脉瘤,腹部疼痛且伴有搏动性包块10例,腰背明显感觉不适8例,无临床症状20例。
1.2 方法
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层厚3.0mm,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闭注对比剂碘普罗胺注射液300mg/ml。17s动脉期扫描。采用常规性横断平扫,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
2.结果
腹主动脉瘤常见钙化和附壁血栓。钙化最常见于瘤壁,平扫表现为不连续的弧线状或小斑块状致密影,显示率为88%~100%。瘤内附壁血栓可为环形或新月形,其密度可略高于、等于或略低于瘤内开放部分;若血栓发生钙化,其内尚可见不规则斑点状或条状高密度影,与血管外壁有一定距离[2]。增强检查,腹主动脉瘤发生明显强化,若有附壁血栓则血栓部分无强化。当腹主动脉瘤累及髂总动脉时,则髂总动脉也出现上述类似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腹主动脉瘤发生破裂与其直径密切相关,据统计,直径小于3.5cm的动脉瘤极少发生破裂;而直径大于5cm者,破裂危险性超过20%;若直径大于7cm时,破裂的可能性为72%~83%。当动脉瘤发生破裂时,可形成腹膜后血肿。急性出血表现为动脉瘤周围不规则高密度灶(CT值约为70HU),并沿筋膜向一侧或双侧肾周间隙延伸,偶尔至肾旁间隙,液/液平面常见,腰大肌边缘可因出血而显示不清。出血还可造成动脉瘤向前移位。随时间延续,出血密度逐渐减低,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块影[3]。本组收治的腹动脉瘤CT显示有腹膜后血肿26例,6例行增强CT扫描后显示活动性造影剂外渗。
腹主动脉瘤要做哪些检查
1.腹部平片: 腹部正侧位片有67%~75%患者腹主动脉壁可有钙化影,并且有2/3的病人可通过其钙化的影像来粗略的判断动脉瘤的大小,但阴性的病例也不能否定腹主动脉瘤的存在。
2.超声检查
(1)二维超声:
①夹层动脉瘤声像特点:纵断面显示腹主动脉外径较正常增宽,呈双腔(多数情况下假腔宽于真腔) ,横断面显示呈双环状,内环为细而弱的内膜回专用,随血管搏动而摆动,有时可见内膜中断。
②假性动脉瘤声像特点:在腹主动脉旁可见搏动性肿物,边界清晰,其内为无回声区,无明确囊壁回声,该无回声区与腹主动脉之间有通道;而腹主动脉壁和管腔内无明显异常,瘤体仅以破口与腹主动脉相通 。
(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①夹层动脉瘤声像特点:真腔内的血流类似正常动脉血流,血流因剥离腔的影响而变窄,假腔内血流不规则,如假腔内血液速度太低血栓形成时则探不到血流信号,但是如有再破裂口时,可见到血液信号。
②假性动脉瘤声像特点:可较清晰显示瘤体与腹主动脉相通的通道,如通道细窄,其内可见单色或镶嵌色血流信号,而瘤体内血流回声呈“云雾”状移动,如有血栓存在,则可在瘤体的边缘出现不规则低回声。
(3)频谱多普勒:
①夹层动脉瘤声像特点:真腔内的血液频谱与正常动脉相似,假腔内的血流频谱呈低速紊乱频谱,利用彩色,频谱多普勒还能确定腹主动脉分支动脉(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液是来自真腔还是假腔。
②假性动脉瘤声像特点:瘤体内或与瘤体相连的通道内均可测及动脉血流频谱;于破口处可获得高速高阻血流频谱,血流频谱呈双相(往复征);瘤腔内涡流 。
3.螺旋CT血管成像(SCTA) :应用高速螺旋CT进行3~5mm层厚的断层扫描,再经过三维重建,可以得到动脉的立体图像,SCTA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瘤显影,是血管腔内治疗术前评估的依据,CT扫描对诊断腹主动脉瘤有肯定价值,能发现很小的腹主动脉瘤,能发现主动脉壁的钙化和瘤内血栓,还能发现动脉瘤破裂形成的腹膜后血肿,CT对髂动脉瘤的诊断亦很敏感,而SCTA则能立体显示动脉瘤及其远近端动脉的形态,特别是能明确动脉瘤与肾动脉的关系(图5)。
4.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MRA是一种利用MR的流动效应来显示血管的新技术,可以在横断面,冠状面或矢状面上采集一系列连续薄层的断面图像资料,然后进行后处理重建,最常见的重建方式为最大信号强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简称MIP),重建的血管图像不仅类似于常规血管造影图,并可进行三维(3D)显示,即显示任意角度的血管投影图像,适合于检查与成像平面相垂直的血管,可广泛用于头颈部,胸腹主动脉及四肢血管检查。
老年人主动脉瘤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动脉粥样硬化 为最常见的原因。粥样硬化斑块侵蚀主动脉壁,破坏中层成分,弹力纤维发生退行性变。管壁因粥样硬化而增厚,使滋养血管受压,发生营养障碍,或滋养血管破裂而在中层积血。多见于老年男性。
2.感染 以梅毒为显著,常侵犯胸主动脉。
3.囊性中层坏死 主要见于升主动脉瘤,男性较多见,遗传性疾病如马方综合征,特纳(Turner)综合征,Ehlers Danlos综合征等。
4.外伤 贯通伤直接作用于受损处主动脉引起动脉瘤。
5.先天性 见于主动脉窦瘤。
6.其他 包括巨细胞性主动脉炎,白塞病,多发性大动脉炎等。
二、发病机制
主动脉瘤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胸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两类。胸主动脉瘤可分为:①升主动脉瘤:从主动脉根部至无名动脉起始部止,可并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②弓部主动脉瘤:从无名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③胸部主动脉瘤:从左锁骨下动脉起至膈肌一段主动脉。④胸腹主动脉瘤:从胸部主动脉下端至腹主动脉上端。胸主动脉瘤好发部位依次为:降主动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胸腹主动脉。完全位于腹主动脉则称腹主动脉瘤,多见于肾动脉水平以下。按其形态主动脉瘤可分为:囊状动脉瘤、梭状动脉瘤。囊状动脉瘤因血管壁的压力集中较梭状动脉瘤更易破裂。除非有血栓或瘢痕组织形成防止瘤体进一步发展,否则瘤体随岁月逐渐增大,终至破裂。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腹主动脉远较胸主动脉严重,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性主动脉瘤更多见于腹主动脉。
腹主动脉瘤有哪些表现
常见症状:腹部、背部、或腰部钝痛或剧烈刀割样疼痛
1.疼痛 疼痛是腹主动脉瘤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约在1/3的病人表现出疼痛。其部位多位于腹部脐周,两肋部或腰部,疼痛的性质可为钝痛、胀痛、刺痛或刀割样疼痛。一般认为疼痛是瘤壁的张力增加,引起动脉外膜和后腹膜的牵引,压迫邻近的躯体神经所致。巨大的腹主动脉瘤当瘤体侵蚀脊柱,亦可引起神经根性疼痛。值得注意的是,突然的剧烈腹痛往往是腹主动脉瘤破裂或急性张的特征性表现。腹主动脉瘤急性扩张引起的疼痛特点与其破裂极其相似,很难区别。疼痛均为持续性,为剧烈的刀割样疼痛,并且不因为体位变动而缓解。只是腹主动脉瘤急性扩张时出现的疼痛多不伴有低血压或休克。正因疼痛的表现如此重要,故把腹主动脉瘤突然出现腹痛则视为最危险的信号。疼痛是和手术适应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与手术的死亡率有关。一般无疼痛非破裂型腹主动脉瘤病人择期手术的死亡率为4.9%,而在有疼痛非破裂型其死亡率竟高达26.5%,尤其是有疼痛伴压痛的患者,手术死亡率可高达单纯腹痛患者的2倍以上。
由于腹主动脉瘤的疼痛表现多种多样,不具备特异性,临床上常导致误诊及病情的急剧恶化。少数情况下,一个控制性(血肿阻塞破裂口等)腹主动脉瘤破裂的病人,由于少量失血和反射性心动过速,可伴有心绞痛的症状,对此必须很好区别,以防误诊。
2.压迫症状 随着腹主动脉瘤瘤体的不断扩大,可以压迫邻近的器官而引起相应的症状,临床上比较多见。
(1)肠道压迫症状:这是腹主动脉瘤最常压迫的器官。由于十二指肠的活动性较小,因受到压迫可早期出现症状。可表现出腹部不适,饱满感,食欲下降,重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不全或完全性肠梗阻等症状。多半误诊为胃肠道的其他疾病,延误了腹主动脉瘤的早期诊断。
(2)泌尿系受压迫症状:由于腹主动脉瘤压迫或炎症性腹主动脉瘤侵犯到输尿管时可以出现输尿管的梗阻,肾盂积液,并且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可出现腰部的胀痛,甚至向腹股沟区放散的剧烈腹痛。并且可伴有血尿。由于解剖学的关系,左侧的输尿管最易受累。
(3)胆管压迫症状:临床上比较少见,患者多表现为肝区的不适和厌油腻食。严重者可出现周身皮肤和巩膜的黄染,小便赤红,大便为陶土色。生物化学检查呈梗阻性黄疸的改变。
3.栓塞症状 腹主动脉瘤的血栓,一旦发生脱落便成为栓子,栓塞其血供的脏器或肢体而引起与之相应的急性缺血性症状。如栓塞部位为肠系膜血管,表现为肠缺血,严重者可引起肠坏死。患者出现剧烈的腹痛和血便,继而表现为低血压和休克,以及全腹的腹膜刺激症状。栓塞至肾动脉,则可引起肾脏相应部位的梗塞,患者表现为剧烈的腰痛和血尿。栓塞至下肢主要动脉时,则出现相应肢体的疼痛,脉搏减弱以至消失,肢体瘫痪,颜色苍白,以及感觉异常等。
4.腹部搏动性包块 这是腹主动脉瘤最常见最重要的体征。多数患者自觉心窝部或脐周围有跳动感,约有1/6的病人自述心脏下坠到腹腔,这种搏动感以仰卧位和夜间尤为突出。肿块多位于左侧腹部,具有持续性和向着多方向的搏动和膨胀感。肿块上界与肋弓之间能容纳二横指者常提示病变在肾动脉以下。如无间隙,则提示动脉瘤多位于肾动脉以上。同时腹部触诊也是诊断腹主动脉瘤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其准确率在30%~90%之间。虽然触知腹部搏动性肿块可确诊腹主动脉瘤,但瘤体的大小和范围还尚需其他辅助检查来确定。肿块表面可以压痛,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和(或)扪及震颤。部分肥胖、腹水以及查体不合作的病人,可导致腹主动脉瘤触诊的失败。当然,临床上尚需与胰腺肿物,其他后腹壁的囊性病变或主动脉迂曲症相鉴别。
5.破裂症状 腹主动脉瘤破裂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外科急症。病死率高达50%~80%。动脉瘤的直径是决定破裂的最重要的因素。根据Laplace定律,管壁的负载压力与瘤体的半径成正比。瘤体的直径越大,则其破裂的危险性越大。资料表明,腹主动脉瘤5年内的破裂率为:瘤体直径在4cm以内者10%~15%,5cm以内者20%,6cm者33%,7cm以上者为75%~95%。根据腹主动脉瘤的破裂率与瘤体直径的曲线关系,把直径在6cm以上者称之为危险性动脉瘤。但近来大量的影像学观察表明,当腹主动脉瘤的直径达到5cm时,其破裂的危险性即明显增加,这一观点已得到血管外科界的共识。
Gronenwet等人的研究发现在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及收缩期高血压的病人,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尽管小动脉瘤的扩张速度尚不能很好预测,但用血管超声及CT的追踪结果表明,脉压差增大的患者,动脉瘤的扩张速度亦明显增加。年平均扩大率为前后径0.4cm,横径0.5cm。而在普通患者中,前后径仅为0.19cm,横径仅为0.22cm。通常动脉瘤在横向上的扩张速度要大于前后方向,因此动脉瘤的横截面多为椭圆形,这恰好与腹主动脉瘤的侧方破裂的事实相吻合。
腹主动脉瘤破裂出现的临床症状及其持续时间,决定于其破裂的具体情况。一般说来,一个典型的腹主动脉瘤破裂具有以下三联征:突然出现的中腹部或弥散性腹痛,低血压乃至轻度至重度的失血性休克及搏动性的腹部肿块。腹主动脉瘤共有5种破裂方式。依其具体方式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异。
(1)向腹腔内的开放式破裂:多为瘤体前壁的破裂,临床表现多以重度的失血性休克为主,难于救治,患者多于短期内迅速死亡。多数患者在到达医院前死亡。因此实际发生率要较临床统计数据高些。
(2)向腹膜后破裂:多为动脉瘤后侧壁的破裂,进入腹膜后间隙,形成腹膜后的血肿。患者表现为中腹部刀割样疼痛,约有1/4的病人则以腰部和肋部的疼痛为主,并向腹股沟区和大腿根部放散,同时伴有冷汗、面色苍白、脉搏细数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容易和急性胰腺炎、肠系膜血管栓塞、消化性溃疡穿孔和夹层动脉瘤等疾病相混淆,故应很好鉴别。
(3)限制性破裂:即破裂孔被血肿阻塞,其临床表现与向腹膜后破裂表现相似。持续时间短的约十几分钟,长的可超过24h。慢性限制性破裂有时可被误诊为腹股沟疝,股神经病变等。其最终将发展成为开放式破裂,因此应早期明确诊断并进行手术治疗。
(4)向肠腔内破裂:形成原发的腹主动脉肠瘘。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感染等症状。患者先有数日或数周的间断性消化道先驱出血,最终导致大出血而出现休克。特别在男性病人,失血性贫血是其主要的特征,而腹痛的症状比较轻微。发热常为弛张热,血培养细菌则与肠道正常菌群一致。少数情况下肠道细菌经血向下播散,可形成化脓性关节炎或下肢的局限性感染。
(5)向下腔静脉或髂静脉破裂:形成主动脉-下腔静脉瘘或主动脉-髂静脉瘘。其临床发生率小于1%。多发生于巨大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可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下肢静脉曲张,有些患者瘘口较大而产生心肌供血不足,而出现左心衰的临床表现。个别患者有少尿型肾衰的表现。腹部查体,在搏动性肿块的近心端可触及震颤,听诊可闻及连续性的杂音,但通常以收缩期杂音为主。
根据本病起病缓慢的病程,腹部脐周围或中上腹扪及有膨胀性搏动的肿块,可同时伴有下肢急性或慢性缺血症状;腹部扪诊瘤体有轻度压痛,一些病例并可以听到血管杂音及震颤,即可怀疑腹主动脉瘤。进一步行彩色超声检查、CT检查或磁共振检查,显示腹主动脉瘤直径大小,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必要时行腹主动脉造影,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腹主动脉瘤是如何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腹主动脉瘤的最基本的病因。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是粥样硬化最易发生的部位,也是动脉瘤最易形成的部位,并常常延伸至主动脉分叉处,仅有2%~5%的腹主动脉瘤发生在肾动脉开口上方,后者大多是胸主动脉瘤向腹主动脉的延伸所致。
遗传性因素在腹主动脉瘤的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有报道约有28%的患者一级亲属中有遗传性疾病。进一步的研究也表明,细胞组织的缺陷也是腹主动脉瘤的发病因素,可表现为主动脉中层弹力纤维断裂和炎症反应,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和细胞活性物质的浸润。
(二)发病机制
为了解腹主动脉瘤的形成,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一下正常动脉壁的结构。弹力蛋白和胶原蛋白是主动脉壁最重要的结构成分,它们与平滑肌细胞一起共同构成主动脉的中膜。正常情况下,弹力蛋白呈折叠的筛状结构。在外力作用时,可以比其自然长度伸展70%,为动脉提供纵向上的回缩牵引力和周径方向上维持动脉正常截面积的牵引力,是动脉壁承受压力负载的第一级力量,它的降解是动脉形成瘤样扩张的关键起始步骤。动脉壁中胶原蛋白的主要形式是胶原蛋白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由三股螺旋形缠绕的多肽链构成,伸展性虽小,但抗拉强度却比弹性纤维大20倍,其功能是维持动脉壁的抗张强度。正常结构时,主动脉的胶原蛋白是按照弹力蛋白承担负荷的形式围成的,从而使主动脉成为一个易于伸展的弹性管道。当负荷增加,且血管持续伸展时,胶原纤维即螺旋形展开,并作为承担负荷的成分,而补充弹力蛋白的作用,使血管减少膨胀。弹力蛋白是负荷的主要承担者,而胶原蛋白则作为储备,充当起牢固而且几乎不扩张的安全网络。二者构成的基质层对压力负载有一个明确的界限。遗传基因的异常,弹力蛋白和胶原的降解,动脉硬化对基质连接层的毁损以及逐渐增大的脉冲压力,都集中作用于该层,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导致腹主动脉瘤的形成。
1.动脉硬化的作用 由于腹主动脉瘤和动脉硬化均主要发生于老龄人群,两者常并存,故人们一直认为腹主动脉瘤是动脉硬化演变的结果,并常把之描述为“动脉硬化性的腹主动脉瘤”。研究表明,粥样硬化与动脉瘤的形成和扩张有关。其可能机制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首先,由于缺乏滋养血管,人腹主动脉壁的营养供应主要来源于管腔内血液的弥散,而动脉硬化斑块及其附壁血栓的形成,势必造成营养弥散障碍,导致动脉内膜、中膜的坏死,使管壁力量薄弱,易于形成动脉瘤。其次,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后,裸露的平滑肌细胞将激活胶原酶,使大量的胶原蛋白降解,这也是导致主动脉壁中膜薄弱易于成瘤的因素之一。此外,在低切应力区域(如主动脉分叉的上方),血流迂曲,血液中的致硬化因子与管壁接触时间延长,硬化斑块及其附壁血栓使分叉处的两个髂总动脉口径更狭窄,从而使主动脉壁承受更大的反射压力,也极易诱发动脉瘤的形成。
Allardice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腿部及颈部动脉有硬化表现的病人中,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而Gaspar通过对进行腹主动脉瘤手术的病人的研究发现,在约44%的病人中同时患有动脉硬化性疾病。
尽管近来的研究提示动脉硬化很可能是一种与腹主动脉瘤相并存的疾病,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趋动作用。但多数研究和临床资料表明,动脉硬化仍是腹主动脉瘤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
2.腹主动脉的结构缺陷与主动脉壁结构成分的变化 是导致腹主动脉壁力量减弱,是腹主动脉瘤形成必不可少的局部因素。首先与主动脉相比,腹主动脉壁比较薄弱,弹力蛋白层数目显著减少,往往低于40层。实验证明,当主动脉的弹力蛋白层经破坏降至40层以下时,就易形成动脉瘤。弹力蛋白的半衰期为70年,这刚好与临床上动脉瘤的发病高峰时期相一致。其次,腹主动脉的滋养血管较少,其中膜、内膜的营养供应主要来源于管腔内血液的弥散。当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时,可导致营养弥散障碍,以至内膜、中膜坏死,管壁变得薄弱。再次,腹主动脉壁的修复能力较弱。平滑肌细胞在血管壁受到损伤的修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该细胞需要在脉冲压震荡力的刺激下合成胶原和弹力蛋白。由于腹主动脉的僵硬度较大,脉冲压对平滑肌细胞刺激的震荡力减少,其合成动力下降,再加上血管发生瘤性扩张后,有许多平滑肌细胞被纤维化的结缔组织所代替,使得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的合成减少。定量分析显示,正常主动脉中层的干重组织中弹性纤维占35%,但在动脉瘤患者仅占8%。已有的动物模型证明,在动脉内滴注弹力蛋白酶或开腹暴露一段腹主动脉用弹力蛋白酶浸渍,破坏弹性蛋白,均可导致腹主动脉瘤的形成。1988年Loosemore等人也提供了胶原蛋白质和量的变化,可能是动脉瘤形成基础的证据。就这样,动脉壁的基质不断失活和降解,同时又不能得到有效的营养和及时的补充、修复,使得动脉壁不断变薄,强度下降,最终导致动脉瘤的出现。
腹主动脉的局部负荷增加,在动脉瘤的形成过程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动脉系统中,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其顺应性逐渐变小,加上其先天的上阔下窄的椎形结构,使得主动脉壁承受的压力由上向下逐渐增大。另外,传向周围血管动脉血压脉冲在腹主动脉内被反射放大。其大小决定于主动脉和分叉后血管口径的比例。当两个髂总动脉口径的总和是腹主动脉口径的1.1~1.2倍时,该反射最小。随着年龄的增长,该比例逐渐下降,50岁时已降至0.75。临床上肾动脉以下的腹主动脉段动脉瘤的发病率最高,这是由于在高龄患者常伴有动脉硬化疾患,动脉硬化斑块及其附壁血栓,使分叉处的两个髂总动脉的口径更狭窄,从而使肾动脉水平以下的腹主动脉段承受更大的反射压力,加之局部致硬化因子的滞留时间较长,从而使该部位动脉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3.遗传学因素的作用 研究表明,腹主动脉瘤具有家族遗传的倾向。Johnson和Koepsell对25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及对照者的家族史进行了比较,发现19.2%的患者与已知的动脉瘤病人具有一级血缘关系,而在对照者中仅为2.4%,其患病的危险性增加了11.6%,尤其同胞兄弟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腹主动脉瘤遗传主要为X染色体的伴性遗传,以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弹力蛋白和胶原蛋白的遗传缺陷,会直接引起主动脉壁的薄弱,而各种酶的遗传变化,则使动脉壁基质结构蛋白的失活和降解增加,以及其间的整合联合受到破坏,从而间接导致动脉壁的薄弱,如Marfan综合征发生的胸腹主动脉瘤。
(1)与弹力蛋白降解有关的基因变异:弹力蛋白的基因变异尚未在动脉瘤病人中得到证实。目前比较清楚的是第16号常染色体长臂上的结合珠蛋白基因和与其相邻的胆固醇酯转移蛋白基因的变异。腹主动脉瘤患者当中,结合珠蛋白α1等位基因的表达频率明显增加,致使结合珠蛋白的合成增多,该蛋白可以促进弹力蛋白酶对弹力蛋白的降解,从而影响到动脉壁弹力结缔组织的完整性,导致动脉瘤的发生。而胆固醇酯转移蛋白基因的变异,可影响到脂类代谢,使患者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浓度下降,而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浓度升高,导致动脉硬化的出现,间接促进动脉瘤的形成和发展。
与之相对应的是α1-AT(α1抗胰蛋白酶原)基因表达的缺失。α1-AT是弹力蛋白酶的主要抑制剂。负责α1-AT的基因表型约35%为单合子基因,这种基因表型在约90%的腹主动脉瘤病人中不发生表达,从而使α1-AT的抑制水平明显下降。弹力蛋白酶的活性则显著上升,大量的弹力蛋白被降解,主动脉壁变得薄弱,易于动脉瘤的发生和发展。
(2)与胶原蛋白及其代谢有关的基因变异:Ⅲ型胶原基因的一个或单个碱基发生突变,其619号位的甘氨酸被精氨酸所取代,可引起Ⅲ型胶原蛋白的异常表达,实验已经证明这与腹主动脉瘤的形成有关。但由于该基因突变表现为个性化,而未在广大病人中得到证实。最近一项关于54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基因变异的研究结果提示,Ⅲ型前胶原蛋白的基因突变虽仅存于少数患者,但单个氨基酸残基的替换也会使胶原蛋白发生深刻地质的变化,该基因突变在腹主动脉瘤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与胶原代谢有关的胶原酶抑制体的基因则位于X染色体上。在腹主动脉瘤病人中,该基因出现缺失,胶原抑制体的合成减少,胶原酶抑制水平降低,最终导致胶原的降解明显增加,动脉壁薄弱,动脉瘤形成。
总之,腹主动脉瘤的遗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因素机制,它牵涉到数个不同的基因,正是由于这些基因的相互协同作用,才导致了动脉瘤的发生和发展。
4.酶化学的作用
(1)弹力蛋白酶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腹主动脉瘤患者壁内弹力蛋白酶的含量及活性均高于主动脉阻塞患者。目前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NE)和平滑肌细胞弹力蛋白酶(SME)已3.html" target="_blank" class=blue>痈怪鞫?隽龌颊叩闹鞫?霰谀诩斐觥G罢叨缘?Φ鞍椎牧呀馑槠?泻芮康幕??骰?裕?贝罅康闹行粤O赴?奂?诙?霰谑保?罅康奈E也被同时携带于动脉壁上。另外,在动脉硬化发生后,动脉壁的平滑肌细胞受刺激大量产生和分泌SME。这两种弹力蛋白酶的大量增加,使弹力蛋白的降解率异常升高,其正常的折叠筛状结构被破坏,在纵向及周径方向上均不能提供足够的弹性牵引力,从而造成动脉迂曲变形,进一步扩张成瘤。整个主动脉壁内弹力连接组织的裂解破坏,为动脉瘤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弹力蛋白酶活性的升高除受遗传学因素影响外,还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吸烟、创伤、高血压等可促使弹力蛋白酶的活性在原来的基础上升高2倍。
(2)胶原酶的作用:研究表明,腹主动脉瘤患者主动脉壁内的胶原酶浓度及活性均增加。其可能机制为胶原酶抑制体基因表达的缺失。另外当弹力蛋白被降解后,动脉所形成的气球状瘤变,也能激活胶原酶。在浓度和活性均增加的胶原酶的作用下,胶原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降解显著增加,使动脉壁的抗张强度明显下降,当胶原的储备耗竭,无法承受因弹力蛋白失活所转嫁的压力负载时,动脉瘤即发生破裂。
(3)金属酶的作用:1984年Tilson等在制作腹主动脉瘤的动物模型时发现,小鼠铜代谢的缺乏,将引起一种含铜的金属酶——溶解氧化酶的活性下降,而该酶对胶原和弹性蛋白的整合连接起着重要作用。提示该酶的缺乏,将导致主动脉壁的薄弱,易于动脉瘤的发生。Menkes综合征的患者中也同时发现有动脉壁弹性组织的减少和铜代谢的异常,说明金属酶的异常在腹主动脉瘤的发病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1994年Karen等人的研究发现,在腹主动脉瘤患者当中,与锌有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和MMP-9的活性均增高,该酶主要负责血管壁中基质成分的降解,而动脉壁正常基质成分的破坏,将导致动脉壁的薄弱,严重时可形成动脉瘤。
5.危险因素 以上诸多因素为腹主动脉瘤形成的基本条件,而各种危险因素则在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当中起了促进作用。
(1)吸烟:二十多年前即明确了吸烟与腹主动脉瘤之间相关密切,腹主动脉瘤的发生率随着香烟消费的升高而增加。这除和香烟焦油中多种有毒成分有关外,烟草燃烧时产生的气态物质被吸收入血后,可以将蛋氨酸氧化成蛋氨酸亚砜,从而致α1-AT失活,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增加,加重主动脉壁弹力蛋白的降解,引起主动脉壁力量的减弱,导致动脉瘤的发生和发展。统计表明,吸烟者死于动脉瘤破裂比不吸烟者多4倍,而吸烟成癖者比后者要多达14倍。
(2)炎症反应:在4%~10%的腹主动脉瘤病人,手术时发现具有较厚的白色瘤壁,与周围粘连紧密,这就是所谓的“炎性腹主动脉瘤”。其特征为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常蔓延至主动脉壁外远处的周围组织。目前认为这种动脉瘤性变化,是动脉壁成分的自身免疫反应,脂质氧化产物——蜡样质,渗出毗邻组织引起的。
对任何动脉瘤的主动脉壁进行组织学检查,均可以见到不同程度的炎性浸润,并且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在外膜和中膜的炎症浸润范围是与触诊时的压痛和扩大的主动脉直径相关的。近来的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和活化的T、B淋巴细胞均参与慢性炎症反应。在炎症过程中巨噬细胞分泌的TL-1B和TNF-α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可以刺激金属蛋白酶的产生,促进结缔组织的降解,从而削弱和破坏主动脉的中层,因而炎症也可能是腹主动脉瘤的诱因之一。
(3)创伤的影响:有文献报道,10例病人在经历剖腹探查术后36h内出现腹主动脉瘤的破裂。这很可能是剖腹探查打乱了基质蛋白结缔组织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之间的动态平衡,而成为促使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手术创伤如肠切除、剖腹探查等均可引起主动脉弹力蛋白酶活性的明显增加。
(4)高血压的作用:高血压也是腹主动脉瘤的危险因子,它与其发病率的增高和破裂危险性的增加均有联系。近来腹主动脉瘤的紧缩棉线小鼠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的存在是动脉瘤形成的基本条件,特别是收缩期高血压对主动脉瘤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是否高血压参与了动脉瘤的形成或只促进已经削弱的主动脉壁发生扩张,尚未得出肯定的结论。
(5)高龄的影响:腹主动脉瘤是一种老年性疾病,50岁以下者少见。正常情况下,动脉壁结构的改变是与年龄相伴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的弹力蛋白纤维发生降解、断裂和钙化。老化的主动脉壁无法抵制引起主动脉瘤性扩张因子的作用,于是在老年导致主动脉瘤的发生。
综上所述,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和发展是诸多引起主动脉壁薄弱和增加其负荷的因子长期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弹力蛋白的降解和失活,将导致腹主动脉瘤的形成,这是成瘤的关键因素。而胶原储备的耗竭则可引起不可逆的、连续的动脉瘤的扩张,乃至最后的破裂。吸烟、炎症、创伤、高龄、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对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图1)。
腹主动脉瘤的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和结合有创性或无创性检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目前随着高龄和动脉硬化的增多,腹主动脉瘤也在增加。在临床实践中如何筛选出这类病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诊断上仍然强调病史、查体和有机配合影像学检查才能做出正确诊断。否则单纯强调临床表现或影像检查都不利于诊断和治疗。
6.病理 腹主动脉瘤壁一般为单个球形或棱形,也有多发者。组织学检查可见动脉瘤壁弹力纤维断裂,弹性蛋白含量减少;中膜和外膜慢性炎症,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含大量免疫球蛋白,提示自身免疫反应。无论哪种动脉瘤的瘤壁都有内膜消失和弹力层断裂,当动脉内压力超过动脉壁的膨胀极限时,动脉瘤将破裂。几乎所有腹主动脉瘤腔内都有血凝块,血凝块可机化和感染,血凝块脱落可引起远端动脉栓塞。B型超声波扫描随访腹主动脉瘤,发现瘤体直径平均每年增长3.8mm。创伤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和吻合口假性动脉瘤都是动脉壁破裂后形成的动脉旁搏动性血肿,都属于假性动脉瘤。
病理类型:
(1)分类:根据动脉瘤壁的结构可以分为3类:
①真性动脉瘤:瘤壁各层结构完整,病因多为动脉硬化性。
②假性动脉瘤:为动脉破裂后形成,无完整动脉壁结构,瘤壁由部分动脉内膜和纤维组织构成,瘤腔内血流通过动脉破口与动脉真实管腔相交通,临床多见于创伤性动脉瘤。
③夹层动脉瘤:动脉内膜破裂后,动脉血流经动脉内膜及中膜间穿行,使动脉壁分离、膨出,瘤体远端动脉内膜可另有破口,与动脉真腔再相通,呈夹层双腔状。动脉瘤内可形成附壁血栓,可继发感染,瘤壁薄弱处可破裂,引起严重出血而导致生命危险。
(2)分型:根据瘤体侵犯部位的不同,腹主动脉瘤可分为2型:
①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上的高位腹主动脉瘤,也可称为胸腹主动脉瘤和肾上型腹主动脉瘤。
②动脉瘤位于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下,称为腹主动脉瘤或肾下型腹主动脉瘤。临床上多见于肾动脉水平以下,髂动脉以上的腹主动脉瘤。此类型动脉瘤瘤体近远端都有一段动脉壁较为正常,这就为手术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介入治疗主动脉瘤怎么样
(一)肾动脉平面以下的腹主动脉瘤经腹腔或腹膜后途径,显露肾动脉下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游离瘤体上缘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全身投以肝素后阻断主动脉及双侧髂动;切开动脉瘤壁,迅速缝扎腰动脉。清除瘤腔内血栓及粥样化碎片;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规范,植入直形或Y形人工康复血管;完成吻合后,用先前切开的动脉瘤壁将人工血管包裹缝合。肠系膜下动脉可以缝至人工血管侧壁,或予结扎,应根据左侧结肠的血供情况而定,远端吻合口如建在髂总动脉分叉平面远侧时,至少应保留一侧髂内动脉的血流。
(二)肾动脉平面以上的腹主动脉瘤需经胸腹腔联合切口,暴露并阻断胸腔主动脉;与上述手术暂时步骤相同,在植入人工血管后,必须迅速将周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肾动脉依次与人工血管完成吻合,尽可能缩短内脏缺血时间,减少缺血引起的损害。
(三)20世纪30年代初,已研制出人工血管的金属支架。利用特制的传递装置经股动脉将其送入动脉瘤腔内,借助球囊导管扩张支架.依靠金属支架的弹性及头端的钩状附件与动脉壁固定。这一方法被称为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旁路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高危病人,目前仍是临床试用阶段,尚需积累经验及验证远期效果。
主动脉瘤的定义
主动脉瘤是人体主要血管-主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其他地方)壁的异常膨大。随着人的年龄增大,吸烟和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感染等疾病的作用下,动脉壁逐渐弱化,导致不能承受血流的巨大压力而膨大,最终将会破裂。类型
主动脉瘤可根据形状分为梭形或者囊形。根据部位可分为:
腹主动脉瘤:发生在腹主动脉部分。腹主动脉是腹部的主动脉。
夹层动脉瘤:或称为 主动脉夹层,当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内膜下并撕裂主动脉壁,使动脉壁薄弱,承受不了动脉高压而易破裂。
胸主动脉瘤:发生在胸主动脉,胸主动脉是胸腔内的主动脉。
多吃水果或有助预防腹主动脉瘤
经常吃水果对健康的诸多益处已被广泛证实,美国心脏病协会主办的《循环》杂志19日刊登一项新研究说,多吃水果还有助于降低常见动脉扩张性疾病——腹主动脉瘤的风险。
腹主动脉瘤是指腹主动脉呈瘤样扩张,多发于老年人群,在老年男性尤其是吸烟老年男性中最为常见。这种疾病病情凶险,瘤体一旦破裂很容易造成猝死。超声检查可及早发现病情,并使绝大多数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为弄清楚吃水果蔬菜与腹主动脉瘤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研究人员根据每天对水果蔬菜的消耗量,将46岁至84岁年龄段的8万多人分为4组。在平均13年的跟踪研究中,这些研究对象中近1100人罹患腹主动脉瘤,其中222人腹主动脉瘤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与瘤体破裂患者80%为男性。
研究人员发现,与只吃很少量水果的人相比,每天吃两份以上水果的人罹患腹主动脉瘤的风险降低25%,瘤体破裂风险降低43%。与从不吃水果的人相比,每天吃两份水果的人罹患腹主动脉瘤的风险降低31%,瘤体破裂风险降低39%。在这项研究中,人们吃得最多的水果是苹果和梨,其他包括香蕉、橙子等。研究人员推测,水果中高含量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腹主动脉不发生扩张。
蔬菜也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但这项研究并没发现吃蔬菜与降低腹主动脉瘤风险之间的关联。研究报告第一作者奥托·斯塔克尔贝里认为,蔬菜或许缺少一些只存在于水果中的抗氧化剂。但他指出,吃蔬菜对健康同样重要,可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数种癌症。
研究人员还强调,不吸烟同样是预防腹主动脉瘤的关键因素。斯塔克尔贝里说:“绝不要吸烟。如果已经成为烟民,请从现在开始戒,戒烟从来都不晚。”
老年人腹主动脉瘤如何治疗
1.手术适应证 腹主动脉瘤破裂是致命的并发症,很多资料表明,未手术治疗的患者,约1/5的患者在1年内发生动脉瘤破裂,约半数患者于5年内破裂。一旦动脉瘤破裂,急诊手术死亡率达20%~30%,若手术不及时或行保守治疗其病死率高达80%以上,而早期手术治疗的病死率只有5%左右。因此,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为,不论动脉瘤大小一旦诊断明确都应积极手术治疗。但因某种原因未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观察期间,若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1)腹主动脉瘤直径达6cm。
(2)在连续观察期间,瘤体增大>0.4cm/年。
(3)动脉瘤内有血栓形成者。
(4)引起重要动脉栓塞者。
(5)引起胃肠道或腹腔内其他重要器官压迫者。
(6)出现动脉瘤疼痛,为动脉瘤破裂的前兆,应急诊手术。
2.手术禁忌证 有下列情况者,应禁止手术:
(1)有心、肝、肾、肺或脑等重要器官功能不良,不能耐受手术者。
(2)合并其他恶性疾病难以治愈者。
3.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内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 老年患者是恶性肿瘤的高发人群,因此,在腹主动脉瘤患者有一部分病人可能伴发有腹腔内恶性肿瘤,对其治疗原则尚有争论。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除合并肾癌可同时手术处理外,合并其他肿瘤者,应权衡利弊。如果动脉瘤直径超过6cm时,可先行动脉瘤切除;如结直肠癌肿块较大,或呈局部进展型、伴梗阻或穿孔倾向者,则宜先行肠切除术。
4.手术治疗
(1)术前准备:
①全面评估重要器官的功能,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积极治疗,将其功能调整至最佳状态,提高手术耐受力。
②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③备血至少1600ml。
④常规进行肠道准备,以备术中肠系膜下动脉结扎切断后引起结肠坏死而需行施行结肠切除术。
⑤术前头一天应用抗生素。
⑥术前留置导尿管和胃管。
(2)麻醉:一般采用全身麻醉或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并用,以减少肌肉松弛剂的应用。术中需要阻断肾动脉水平以上的腹主动脉时,应采用低温麻醉。麻醉师术前做好降压准备,以备在腹主动脉阻断后血压过度升高时应用。
(3)手术方法:
①肾动脉水平以下的腹主动脉瘤手术方法:取上腹部正中绕脐切口,自剑突下至耻骨联合(图1),依次切开腹部各层将肠管置于腹壁外,以手术纱垫小心保护,以免损伤。从小肠系膜根部左侧,打开后腹膜,向上游离至 空肠起始部,向下游离至双髂总动脉,左肾静脉横跨腹主动脉前方,游离腹主动脉时注意避免损伤之。腹主动脉显露后,在肾动脉水平以下游离瘤颈(图2),套止血带以备阻断血流用。然后沿瘤体左侧向后游离并逐一结扎、切断左侧腰动脉。纵行切开瘤体前壁,迅速取尽血栓和动脉硬化斑块。根据动脉直径大小,取16mm 或18mm 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或涤纶人造血管行腹主动脉-人造血管对端吻合术。用无损伤性血管缝合线,自后壁向前壁连续间断外翻缝合(图3~6),该吻合口外常套一小段相同口径的人造血管,覆盖保护。远心端吻合可做在腹主动脉上或直接与双髂总动脉开口吻合,仍做连续外翻缝合法(图7)。肠系膜下动脉一般可结扎,在切开动脉瘤壁前先用小无创钳夹住该动脉,待人造血管吻合结束后可观察降结肠及乙状结肠,若无缺血表现,可予结扎,否则需将其吻合在人造血管壁上。腹主动脉瘤瘤壁一般用来包裹人造血管。也可切除瘤体后再做人造血管与腹主动脉及双髂总动脉吻合术。
②肾上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方法:手术涉及胸腹主动脉,需开胸开腹,术中需阻断胸主动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等,腹腔内脏及脊髓等将暂时缺血,手术的危险性大,手术死亡率高。一般在有相当技术力量和设备的专科医院才能完成此手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是经左侧第5、6 肋间的胸腹联合切口,经后腹膜切开动脉瘤后壁,瘤内血管重建的方法。此法较以往各类手术方法成功率高,操作较简便、手术时间短,血管重建迅速,内脏缺血时间短,出血相对较少,大大降低了手术死亡率。手术要点为打开胸腹腔,显露胸腹主动脉及动脉瘤,从 腹膜后游离动脉瘤体后壁,将左肾及左肾动脉推向右侧,在左肾动脉后方3~4cm 处纵行切开腹主动脉瘤后壁,取尽血栓及斑块,结扎部分腰动脉。内脏动脉开口处和有出血可用Foley 导尿管或Fogarty 导管暂时阻断,取人造血管一段,与胸主动脉行端端吻合术,以2-0 的Proline 线缝一周,吻合口外用一小段人造血管套叠保护。在人造血管上剪侧孔,先后与第1 或第2 腰椎动脉、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吻合,最后完成人造血管与腹主动脉下端的端端吻合术,用动脉瘤外壁包裹人造血管。术中在重建各内脏动脉时,每当完成一个吻合口后,即可将阻断钳移向人造血管的下方,依次逐一恢复各动脉的血流。
腹部主动脉钙化症状介绍
症状方法:
1.疼痛 疼痛是腹主动脉瘤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约在1/3的病人表现出疼痛。其部位多位于腹部脐周,两肋部或腰部,疼痛的性质可为钝痛、胀痛、刺痛或刀割样疼痛。一般认为疼痛是瘤壁的张力增加,引起动脉外膜和后腹膜的牵引,压迫邻近的躯体神经所致。巨大的腹主动脉瘤当瘤体侵蚀脊柱,亦可引起神经根性疼痛。值得注意的是,突然的剧烈腹痛往往是腹主动脉瘤破裂或急性张的特征性表现。腹主动脉瘤急性扩张引起的疼痛特点与其破裂极其相似,很难区别。疼痛均为持续性,为剧烈的刀割样疼痛,并且不因为体位变动而缓解。只是腹主动脉瘤急性扩张时出现的疼痛多不伴有低血压或休克。正因疼痛的表现如此重要,故把腹主动脉瘤突然出现腹痛则视为最危险的信号。疼痛是和手术适应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与手术的死亡率有关。一般无疼痛非破裂型腹主动脉瘤病人择期手术的死亡率为4.9%,而在有疼痛非破裂型其死亡率竟高达26.5%,尤其是有疼痛伴压痛的患者,手术死亡率可高达单纯腹痛患者的2倍以上。
由于腹主动脉瘤的疼痛表现多种多样,不具备特异性,临床上常导致误诊及病情的急剧恶化。少数情况下,一个控制性(血肿阻塞破裂口等)腹主动脉瘤破裂的病人,由于少量失血和反射性心动过速,可伴有心绞痛的症状,对此必须很好区别,以防误诊。
2.压迫症状 随着腹主动脉瘤瘤体的不断扩大,可以压迫邻近的器官而引起相应的症状,临床上比较多见。
(1)肠道压迫症状:这是腹主动脉瘤最常压迫的器官。由于十二指肠的活动性较小,因受到压迫可早期出现症状。可表现出腹部不适,饱满感,食欲下降,重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不全或完全性肠梗阻等症状。多半误诊为胃肠道的其他疾病,延误了腹主动脉瘤的早期诊断。
(2)泌尿系受压迫症状:由于腹主动脉瘤压迫或炎症性腹主动脉瘤侵犯到输尿管时可以出现输尿管的梗阻,肾盂积液,并且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可出现腰部的胀痛,甚至向腹股沟区放散的剧烈腹痛。并且可伴有血尿。由于解剖学的关系,左侧的输尿管最易受累。
(3)胆管压迫症状:临床上比较少见,患者多表现为肝区的不适和厌油腻食。严重者可出现周身皮肤和巩膜的黄染,小便赤红,大便为陶土色。生物化学检查呈梗阻性黄疸的改变。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腹部主动脉钙化的详细症状,其实在生活中这也是一种多发性的疾病,所以对于家里面的老人都要去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要多晒太阳,不能去长时间的去卧在家里面。
腹主动脉瘤的概述
腹主动脉瘤(英文:abdominal aneurysm)是腹主动脉壁的扩张膨出。腹主动脉瘤发生后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出血,导致病人死亡。腹主动脉瘤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女之比为10:3。常伴有高血压病和心脏疾病,但年轻人也偶尔可见。男性多于女性。腹主动脉瘤的发生主要与动脉硬化有关,其它少见原因是主动脉先天发育不良、梅毒、创伤、感染、大动脉炎、Marfan综合征等。
腹主动脉瘤的患病率占主动脉瘤的63%—79%,大多数腹主动脉瘤系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一般位于肾动脉远端,延伸至腹主动脉分叉处,常波及髂动脉、偶尔位于肾动脉以上部位,又称胸腹主动脉瘤,多侵犯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在出现破裂和接近破裂前部分患者可没有症状。
20世纪30年代初,已研制出人工血管的金属支架。利用特制的传递装置经股动脉将其送入动脉瘤腔内,借助球囊导管扩张支架。依靠金属支架的弹性及头端的钩状附件与动脉壁固定。
腹主动脉瘤的危害
极少数患者的腹主动脉瘤内会形成急性血栓。腹主动脉瘤患者如果有腹主动脉瘤血栓,或者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碎片,就会导致患者下肢栓塞。十二指肠受到压迫,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食欲下降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病状。当下腔静脉出现阻塞,会导致周围水肿。输尿管受到腹主动脉瘤的压迫,患者会出现腰部疼痛,甚至伴有血尿。也有极少数患者胆管会受到压迫,患者会出现讨厌油腻食物以及肝部不适,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黄疸。
如果腹主动脉瘤一旦出现破裂,患者就会出现出血。一旦腹主动脉瘤出现破裂的情况,对于患者的健康会很不利,瘤体破裂后,血液进入腹腔。如果血液进入的是腹膜后腔,出血相对来说慢一点,有的患者会出现腹痛以及失血性休克。如果腹主动脉瘤患者是偶尔局限性的出血,患者会出现发烧的症状,通常出血比较局限的患者,瘤体还会再次破裂。如果血液进入了下腔静脉,就会产生主动静脉瘘,甚至会造成心力衰竭。如果血液进入十二指肠,会导致患者的胃肠道出血。
另外,腹主动脉瘤患者还会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但是比较少见。总的来说,腹主动脉瘤患者的肿瘤压迫到临近组织,或者是腹主动脉瘤出现破裂,都会导致患者的疼痛,对于患者来说腹主动脉瘤的危害还是很大的。
主动脉瘤指主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的异常扩张,压迫周围器官而引起症状,瘤状破裂为其主要危险。中层受损,弹力纤维断裂,代之以纤维疤痕组织,动脉壁即失去弹性,不能耐受血流冲击,动脉在病变段逐渐膨大,形成动脉瘤。常发生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部降主动脉、胸腹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以下是腹主动脉瘤的预防方法。
腹主动脉瘤的治疗
腹主动脉瘤不医者可能自愈,最严重本地的后果是破裂出血致死,瘤体直径≥cm的,发生破裂的比例明显就是增高,即使专家瘤体较小者.同样存在急性破裂的心脏可能。因此,腹主动脉瘤原则上应作择期拼命手术.对于手术耐受性不佳者应积极治疗为手术创造条件。动脉瘤直径较小,应定期采用影像诊断技术(如B型超声)检查,有增大趋势时,即需作出手术治疗的抉择。腹主动脉瘤破裂者,需及时急症手术。
手术方法有动脉瘤切除术.动脉瘤旷置术和动脉瘤切开人工血管移植术。目前以第三种术式最为常用。根据动脉瘤与肾动脉的关系,手术的基本原则如下:
1、肾动脉平面以下的腹主动脉瘤经腹腔或腹膜后途径,显露肾动脉下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游离瘤体上缘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全身投以肝素后阻断主动脉及双侧髂动;切开动脉瘤壁,迅速缝扎腰动脉。清除瘤腔内血栓及粥样化碎片;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规范,植入直形或Y形人工康复血管;完成吻合后,用先前切开的动脉瘤壁将人工血管包裹缝合。肠系膜下动脉可以缝至人工血管侧壁,或予结扎,应根据左侧结肠的血供情况而定,远端吻合口如建在髂总动脉分叉平面远侧时,至少应保留一侧髂内动脉的血流。
2、肾动脉平面以上的腹主动脉瘤需经胸腹腔联合切口,暴露并阻断胸腔主动脉;与上述手术暂时步骤相同,在植入人工血管后,必须迅速将周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肾动脉依次与人工血管完成吻合,尽可能缩短内脏缺血时间,减少缺血引起的损害。
3、20世纪30年代初,已研制出人工血管的金属支架。利用特制的传递装置经股动脉将其送入动脉瘤腔内,借助球囊导管扩张支架.依靠金属支架的弹性及头端的钩状附件与动脉壁固定。这一方法被称为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旁路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高危病人,目前仍是临床试用阶段,尚需积累经验及验证远期效果。
孕妇腹主动脉跳动原因
这种情况需要排除副主动脉瘤的可能,典型的症状就是腹部波动性的肿块异常明显,可以通过局部的X光诊断,需要预防大出血的可能。还有就是考虑是心律失常导致腹主动脉的波动异常增快。当你平躺的时候,由于腹主动脉比较表浅,所以更易感触到。建议进一步检查心电图和腹部的X光。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急性病例,一旦疑为主脉夹层动脉瘤,就立即给予处理,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夹层血肿扩展。因为夹层血肿不断扩展,可使重要脏器受压,造成脏器缺血与功能障碍,血肿向外破裂等,这势必会严重危及病人生命,所以,必须降低收缩压和心室喷射速度,以减少对主动脉的激惹作用。①止痛:可用杜冷丁或吗啡主动脉,CystatinC缺乏与腹主动脉瘤增大有关 纽约,据丹麦科研人员报道,低水平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c能够提示男性腹主动脉瘤增大和扩张。
主动脉瘤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动脉粥样硬化:为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老年男性,男女之比为10∶1左右。部位主要在腹主动脉,尤其在肾动脉起源至髂部分叉之间。
(二)感染:以梅毒为显著。
(三)囊性中层坏死:为一种比较少见的病因未明的病变。
(四)外伤:贯通伤直接作用于受损处主动脉引起动脉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
(五)先天性:以主动脉窦瘤为主。
(六)其他:包括巨细胞性主动脉炎,白塞氏病,多发生大动脉炎等。
如果自己在怀孕的期间患上了这个主动脉瘤疾病的话,那么风险是很大的,建议立刻终止妊辰,不然会给胎儿造成很大的危害,在生产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危险,而这些疾病因素在生活中也是需要做好相应的改善,然后对症的治疗,主动脉瘤疾病要及时的开展手术来治疗效果才会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