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骨质疏松如何补钙 钙剂的选择

骨质疏松如何补钙 钙剂的选择

1.要选择对胃肠道刺激小的制剂。因为钙剂需要较长期的服用才能有效,所以要选择吸收率高、对胃肠道刺激小的钙剂。目前使用的碳酸钙、活性钙、葡萄糖酸钙等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小,而氯化钙味苦,且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不宜长期服用。

2.老人和小孩宜选择便于吞咽的补钙产品,比如细长的小钙片、小粒的咀嚼片、粉状的补钙品等,可以避免钙片吞咽困难或卡在食道中。小孩吃钙片的时候要有成年人看护,避免呛入气管发生危险。

3.不要追求含钙量特别多的钙片,一次摄入钙过多,利用率反而有可能降低,不建议一次性补500 毫克以上的钙,最好选择100~300 毫克的小量钙片。

老人补钙容易犯的错误

1、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青豆、黄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2、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是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3、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老年人补钙误区要谨记

1、补钙误区——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青豆、黄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

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2、补钙误区——治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是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

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

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治疗骨质疏松都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 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治骨质疏松不辩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也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看看老人补钙的误区都有哪些

1、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2、 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3、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老人补钙最常犯的三个错误

1、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青豆、黄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2、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3、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是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骨质疏松对孕妇的影响大吗

骨质疏松症正逐渐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一大隐形杀手。在常人的印象中,老年人才会骨质疏松。然而,现在不仅是老年人需要警惕骨质疏松,怀孕期间的准妈妈们也要提高警惕,孕妇患骨质疏松症并非个例。对准妈妈们来说,体内的钙除了要满足自身代谢的需要以外,还要维持胎儿正常发育,如果体内含钙量不足就容易导致骨密度降低。一般来说,胎儿从孕4个月左右生长发育开始加快,此时从母体摄取的钙量便会大幅上升,这个时候如果孕妈妈钙摄入量长期不足,就会造成骨量的快速流失,比较明显的症状便是小腿抽筋,疼痛,特别是腰背部的疼痛。若不加以重视,随着骨量流失的加重,到了孕后期,孕妈妈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医生还提到,孕妇缺钙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孩子出生后抵抗力差,容易发生低钙血症等。

预防骨质疏松 补钙最关键

尽管孕期骨质疏松危害不小,但要预防其实也不难。医生表示预防骨质疏松,一是补,二是堵。补主要是指补钙,为骨的形成提供原料;堵主要指堵住骨质的流失,抑制破骨细胞的破坏。对于孕妇来说,最主要的是补钙。

为了同时满足胎儿和母体的需求,孕期补钙除了食补外,选择并服用合适的钙剂也很重要。医生告诉陈芳,补钙时不仅要考虑钙的量的多少还应要重视钙的吸引效果,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一般来说,孕中期每天需要摄入1000毫克的钙质,到了孕晚期则每天增加至1200毫克。根据怀孕阶段的不同以及孕妈妈正常的饮食习惯,孕妈妈服用的剂量也应有所差异。由于人体单次钙吸收的高峰值在400毫克,所以孕妈妈最好选择单片钙剂在400毫克以内的,分多次服用。例如知名的进口钙品牌迪巧,每片含钙量300毫克,孕妈妈可以一天分两次服用两片,这样既能满足钙量的需求又能提高钙的吸收效果。此外,维生素D能够帮助人体对钙的吸收,在补充钙剂时一定不能忽视对维生素D的补充,选择含有维生素D的钙剂更是一举两得。

当然,在妊娠期间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进行均衡多样化的饮食,多到户外走动,多晒太阳,保持睡眠的充足,这些都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老年人补钙不要走入误区

老年人补钙误区1、药物补钙不间断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青豆、黄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老年人补钙误区2、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是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老年人补钙误区3、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比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老年人补钙误区要谨记

补钙误区要谨记

1、补钙误区 —— 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青豆、黄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2、补钙误区 —— 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是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3、补钙误区 —— 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比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老年人的补钙误区要谨记

1、补钙误区——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青豆、黄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另外,中老年人也要保证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比如要少喝一些咖啡和可乐,最好不要吸烟。

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2、补钙误区——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

那么究竟什么是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呢?女性在绝经后会出现,老年男人腰腿疼痛,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

由某些疾病或是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老年人补钙需要警惕三大误区

1、多多益善

人到中老年,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再加上消化功能减退,吸收能力下降,钙的主动吸收减少,此时适当补钙对健康大有好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补钙多多益善。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人体健康。如摄入大量碳酸钙可能会出现高钙血症,引起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2、忽视食补

有些人认为,只要服用钙剂就能防治骨质疏松,不用从食物里摄取钙质。但很多人并不一定知道,老年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的办法,口服钙剂在短时间内能够提高血液钙的浓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钙的问题。因此,要预防骨质疏松,最有效的办法是饮食调节,平时可多吃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产品、绿叶菜等。此外,经常晒太阳可使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有助于钙吸收。适当运动能增加肾血流量,保护肾单位,使肾脏产生较多活性维生素D,从而改善自身钙吸收能力,充分吸收食品本身含有的钙。这样,既可以增加钙摄入量,又可减少单纯购买钙剂的费用。

3、盲目补钙

有些人认为,骨质疏松只要补钙就能解决问题。实际上,骨质疏松也应对症补钙。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而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则不能盲目通过补钙以期疗效,而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绝经妇女可采用激素替代疗法。

吃钙片到底能不能治好骨质疏松

首先需要说明骨质疏松症和缺钙是不能划等号的,骨质疏松的患者确实缺钙,但是单纯的补钙不可能治疗骨质疏松,补钙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不同的事情。

如果是缺钙,那就需要补充钙剂,联合应用活性维生素D,能够更好的保证钙的吸收。但是如果是骨质疏松就需要专门的药物治疗了,当然这个药并不是钙剂也不是活性维生素D。

双膦酸盐是目前应用比较多治疗骨质疏松的新药。该药的最大特点是药效在体内的持续时间长,针剂是几个月到一年用一次,口服药物需要天天服用。

当然这种药物也是有副作用的,比如针剂注射后会出现发热、乏力等感冒样症状,口服制剂需要晨起空腹服用并且站立半个小时,不过比起它的疗效来,这些都是可以忽略的。

最后需要说明一下,不论何种骨质疏松症,都应该服用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体的钙是不断流失的。

注意事项

我们平时吃的豆制品、牛奶等也可以起到补钙的作用,饮食中可以适当摄入。

相关推荐

中老年人误区

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 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 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补得

骨质疏松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治骨质疏松

老人的误区

■误区一: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量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

老年人的三大误区

是为了让身体得到更好的护理,让身体更加的健康,但是的方式若是不对的话只引让身体处在不良的症状中,特殊是老年人而言,所以对于老年人想要进行的话一定要注意这么一些误区了,别让这么一些误区也出现在你的身上了。 看看老人的误区都有哪些? 1、误区 —— 食物比药物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的吸收和利用。

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警惕3个误区

误区一:能治好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

老年人常犯的误区

误区一:能治好骨质疏松 事实上,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至10年,男性在65至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30至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 因此,老年人大量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而要想老来骨头硬朗,35岁之前就要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 误区二:补得越多越好 不少老人误认为,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对身体就越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通常,年

骨质疏松补充有哪些 骨质疏松每天补多少

根据中国营养协会的推荐,青少年的每日质摄入量是1000—1200mg,中青年人为800—1000mg,50岁以上的为1000—1200mg,有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的摄入量为400mg左右,每日还需要通过额外补充是500—600mg,但是不宜超过1600mg。 应先进行检查,以了解机体的血与尿水平,如,化验血、尿、肌酐比值、骨代谢相关激素、肾脏超声检查等,这对决定(补)哪种以及补多少非常重要。因此,前应先去医院的专科门诊检查,并咨询专科医生以获取如何合理的信息。

骨质疏松能吃片吗 骨质疏松怎么选择

1.骨质疏松患者宜选择选择对胃肠道刺激小的片,比如碳酸、活性、葡萄糖酸等。 2.宜选择100~300 毫克的小量片,不建议选择量特别多的片,一次摄入过多,的利用率反而有可能降低。 3.老人和小孩宜选择便于吞咽的产品,比如细长的小片、小粒的咀嚼片等,可以避免片吞咽困难或卡在食道中。

中老年人四误区

误区一:能治好骨质疏松 不少中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要吃片来防治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中老年人大量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

中老年 老人健康补充质远离三个误区

误区一: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