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冠心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迄今,病因不清,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虽然置放了支架,也只是机械性地开通了病变血管,恢复了冠脉血流,并没有从病因上消除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土壤,此外,对于机体而言,合金做成的支架本身属于异物,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天然地形成了对异物的排斥能力。
最快和最为有效的排斥反应当属血小板将支架包绕以防止它与血液相接触,我们可以想象,若是支架表面被血小板形成的血栓所包绕的话,支架部分的管腔将被血栓所堵塞,因此,我们要在支架术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保证支架表面不被血栓所包绕,保持血管开通状态;大概需要1年的时间,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才会逐渐长到支架表面,并将支架包绕。
这层血管内皮细胞呈单层排列,属血管内膜的正常细胞结构,具有较好的润滑作用和抗血栓等功效,内皮细胞将支架完好地包绕以后,则预示着支架结构被人体组织所包埋,成为血管结构的一部分,支架内形成血栓的可能性明显减低,临床上医生便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减少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可见,支架并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技术,支架术后还需要在全面改良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全面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才能改善预后。
冠心病介入治疗方法
对于冠心病这种疾病,大家都知道,其治疗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最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让很多的患者看到了希望。今天我们专家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
在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中,冠脉造影技术的局限性逐渐凸显,FFR(血流储备分数)和OCT(光学干涉断层成像) 正是为解决这一难题应运而生的。
专家介绍,FFR是一种功能学评价冠脉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及明确病变,即冠脉造影发现的病变并不引起心肌缺血,或同时有多处病变,到底是哪一处病变可引起临床症状。在FFR指导下能更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减少器械使用、节省费用、缩短手术时间,改善预后。
而OC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光扫描断层显像技术,可实现心血管组织深部微米分辨率的成像。做个比喻,造影相当于使用放大镜看血管,OCT相当于使用电子显微镜看血管。OCT可以精确判断冠脉病变斑块成分、及时发现可产生严重后果的易损斑块、识别血栓、判断支架术后效果;提供造影所无法显示的信息,避免漏诊、误诊,提高疗效。
与其他的治疗方法相比,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有着更多的优点。但是对于患者来说,自己到底是不是适合这种治疗方法,患者还是需要与医生沟通。
心脏病的治疗
1、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使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
先心病介入封堵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约1小时)、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不需特殊麻醉及体外循环、住院周期短(约1周)等优点。只有当病人年龄小、不能配合手术者才需要全身麻醉。该封堵术的适应症很广,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均可以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介入治疗先心病也有其局限性,不适合于已有右向左分流、严重肺动脉高压、合并需要外科矫正的畸形、边缘不佳的巨大缺损等。
冠心病术后为何还服药
苏阿姨做了冠心病手术后,过去心慌、心痛、胸闷等症状都消失了,感觉好像年轻了10岁。但令苏阿姨不解的是,心脏病都好了,干吗还要长期服药?
冠心病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俗称搭桥术)。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采用微创的方法,使用导管技术将冠心病患者的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重新开通,使其恢复正常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及血流速度。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在升主动脉与冠状动脉之间新建一条通道,使动脉血绕过狭窄的那一段血管而流到狭窄远端的冠状动脉,从而使狭窄远端的冠状动脉血流恢复正常。但无论是介入治疗还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只解决了冠状动脉局部最危险的病变,并没有去除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等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因和危险因素,因此不代表治疗后病情就已痊愈,一劳永逸。一部分病人会在术后一段时间出现再狭窄或桥血管堵塞等情况而导致冠心病复发。
所以,冠心病患者手术后仍然需要继续服用相关药物。冠心病介入治疗或搭桥术后继续服用药物目的有两个:一是维持支架或桥血管的通畅,防止支架内血栓和再狭窄的出现;二是去除或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防止原有的冠状动脉疾病进一步发展或出现新的冠状动脉病变,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费用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手术方法有两种: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前者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先心病的治疗,尤其是复杂先心病,后者主要适用于简单先心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费用大概需要多少钱?这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合并并发症、年龄有关,当然与就诊地区经济水平、医院等级也有关系。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适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费用大概需要多少钱?主要是根据患者所患的病情不一样,程度不一样,以及年龄不同,所需要的费用有所差别。简单先心病介入治疗一般需2-3万左右,复杂先心病手术费用可根据其复杂程度而定。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费用不能一概而论,建议提交具体症状病情在线咨询。
全面了解先心病的介入治疗
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优点
传统的先心病开胸外科手术需要闯过全麻关、开胸手术关及术后复原关这三道关,而且还会留下终身疤痕。而与此相比,介入治疗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1. 创伤小
无需在胸背部切口,仅在腹股沟部有2~3毫米的切口(一般不留疤)。无需打开胸腔和心包,更不需要切开心脏,对心脏几乎毫无损伤;
2.无需全身麻醉
仅在腹股沟作局部麻 醉,避免了全身麻醉的意外,以及全身麻醉对大脑、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毒副作用,特别是避免了麻醉药物对儿童大脑智力发育的影响;
3. 无需输血
由于介入治疗出血少,不需要输血,避免了输血可能引起的传染病,如肝炎、艾滋病等;
4. 术程短
介入治疗手术时间较短,以封堵一个房间隔缺损为例,手术所需时间仅需30分钟左右,患儿术后6~12小时可起床活动,3~5天即可出院;
5. 无排异现象
由于目前使用的封堵器均为镍钛记忆合金制成,无抗原性,在患儿体内不会产生排异反应。
哪些病症不适宜做? 以下房间隔缺损患儿不宜接受介入治疗
1.同时患有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
2. 肺静脉畸形引流;
3. 严重肺动脉高压——伴双向分流;
4. 伴心房纤颤(心率失常的一种)。 以下室间隔缺损患儿不宜接受介入治疗。
5. 血管过细,输送鞘难以插入;
6. 缺损解剖位置不良,放置封堵器后可能影响主动脉瓣功能。 以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不宜接受介入治疗
7. 并存几种心脏缺损或畸形;
8. 患儿体重低于4公斤。
先天心脏病不仅影响到患儿的身体健康,还对于婴儿的心脏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妈妈们应该要听取医生的建议去选择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文章的介绍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知识。希望文章可以帮助到有这一方面疾病的患者以及不知所措的家属们。
防治心血管病五大误区
误区一:只有老年人才得冠心病和高血压。仅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已达到8%。所以,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定期测量 血压。此外,冠心病是心脏血管的动脉硬化,这个过程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目前我国冠心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误区二:运动量 越大越好。现代人特别是办公室族,平时没时间锻炼。偶尔放松便到健身房狂练一番。其实这样的危害更大。长期工作紧张,体能透支,疾病已悄然而至。一旦运动 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运动后有点喘,微微流汗,讲话不累,就表示此次运动强度适当。
误区三:尽量不吃药。很多冠心病患者,犯心绞痛时,总是尽量忍着不吃药,以为经常吃药,以后就无效了。其实,如硝酸甘油等急救用药,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频率又很高时,才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不会形成耐药性。
误区四:急性心梗保守治疗好。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有20多年历史,它创伤小、效果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介入治疗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误区五: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很多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症状迅速消失,甚至恢复了体力活动。但由于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其他部位同样也会发生狭窄,危险性仍然存在。因此,即使放了支架,同样应注意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根据病情按医生要求继续服药治疗。
心脏病的具体治疗方式有哪些
心脏病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心脏病:手术治疗心脏病是心脏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它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心脏病的治疗方法2、介入治疗心脏病:介入治疗心脏病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
心血管疾病产生原因是什么
运动猝死
现代很多人工作紧张,长期超负荷运转,没时间锻炼。偶尔有一点放松时间,便想起“生命在于运动”的名言,于是跑到健身房狂练一番,或是一口气爬到山顶。他们以为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殊不知,这样做的危害更大。一旦激烈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也就不足为奇了。运动后有点喘,微微流汗,讲话不累,就表示此次运动强度适当。若活动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明显感到疲乏,甚至有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说明运动过量了。
心绞痛
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时犯心绞痛的时候,总是先忍着,尽量不吃药,以为经常吃药,以后就无效了。其实不然。心绞痛的急救用药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频率又很高的时候,才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不会形成耐药性。另一方面,心绞痛发作时,及早服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的程度,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急性心肌梗死
有些冠心病患者对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太少,觉得手术有风险,在紧急时刻不愿选择最佳急诊介入手术,错失救治良机甚至失去了生命。其实,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有 20多年历史,它为冠心病提供了药物治疗以外的又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疗创伤小、效果好。可是有资料表明,仅有30%的急性心绞痛、急性心梗等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了紧急介入手术;高达7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冠心病患者要改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介入治疗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冠心病的治疗现状
目前治疗冠心病主要有三大手段,即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和经皮介入治疗(PCI)。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但是粥样斑块形成导致难以逆转的血管狭窄时,药物不能做到冠状动脉的再血管化,人们开始寻求为冠状动脉再次输送血液的方法。世界上公认第一例成功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由俄国心外科医生Kolessov在1964年完成。此后搭桥手术历经从采用静脉桥到全动脉化搭桥,从停跳搭桥到不停跳搭桥,从正中胸骨劈开的大切口到小切口微创搭桥的发展,以静脉桥10年通畅率超过50%,动脉桥10年通畅率超过90%的优异成绩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而另一项技术——介入治疗出现于1977年,首例由一位德裔瑞士医生完成。当时介入治疗的手段仅仅是以球囊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但术后3个月就有30%~50%的患者发生血管内再狭窄,此后出现的金属裸支架远期效果有所改善,但仍然拥有20%~30%的再狭窄率。2000年,药物洗脱支架被应用于临床,通过把雷帕霉素或紫杉醇粘附在金属支架上,来抑制血管内膜增生,从而降低狭窄率。
药物支架的问世,一时间使介入医生与患者趋之若鹜,支架治疗病例数一路猛增,仅2007年一年,我国就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15万例,支架植入占绝大多数。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数据,目前美国每年有130万患者接受支架治疗,而接受搭桥手术的为44万8千人。介入治疗创伤小,病人往往可以三天内出院,几天后恢复工作,出于对手术创伤的恐惧,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支架治疗,但同时也导致了支架的滥用。有些病人被放入数十个乃至十几个支架,导致病情复发需要搭桥手术时已没有地方下针;或是三支血管病变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因为被放了一个支架而无法手术。从前,还没有证据说明介入治疗是否真能比肩搭桥手术;现在,随着SYNTAX大型临床试验(共纳入欧洲和美国85个心脏中心的1800个病例)三年的临床研究结果发布,CABG与PCI的对比结果为医生今后的实践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同时,这也是第一个直接对比药物支架与搭桥手术的研究。
SYNTAX研究目前进行到三年的随访工作,其结果显示:接受支架治疗的病人有28%发生心梗或脑卒中等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在高危病人,这一比率甚至达到34.1%。而搭桥治疗的患者发生同样事件的概率仅有20.2%。此外,三年内支架治疗组的死亡率比手术治疗组高出22%,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约高出一倍,并有五分之一的病人需要再次接受手术治疗,而搭桥组仅有十分之一。该研究再次证明,对于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合并糖尿病、长病变、复杂病变的患者,搭桥手术是更适合的治疗方法。对于心功能不好,除冠心病之外还合并其他心脏外科疾病的患者,搭桥手术也是不二的选择。
此后SYNTAX试验仍将继续随访上述患者至第五年,而搭桥手术的优势正是在于5年乃至10年之后的远期通畅。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的第一副主席Michael Mack医生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说道:“每次对比搭桥手术与介入治疗,你都会发现,时间越久,手术的优势就越能体现。”而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不停跳搭桥,小切口、胸腔镜搭桥等技术可将搭桥手术的术后住院天数缩短到数天,患者可在数周之后返回工作岗位,创伤程度已大大减轻,而手术的效果依然不变。在选择冠心病的治疗方式时,不应只关注介入治疗的微创而忽视其较高的再狭窄率,以及需要反复治疗而带来的经济负担,而更应注重于患者的具体情况而选择最有利于远期预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