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煮多长时间
牡蛎煮多长时间
水开后1—3分钟即可。
牡蛎个小,食用口感要鲜嫩,加上其肉质是属于比较容易煮熟的食物之一,因此日常在水煮牡蛎的时候,基本是水开后继续大火煮1分钟即可,若是个头较大的或是火力不够的情况下,大约2—3分钟就能出锅食用,非常快速方便。
牡蛎的美味吃法
牡蛎有许多食用方法。鲜牡蛎肉通常有清蒸、鲜炸、生炒、炒蛋、煎蚝饼、串鲜蚝肉和煮汤等多种。牡蛎通常也可以生食,生食主要是用预先去壳如果新鲜的牡蛎,但是鲜美程度不如未去壳的牡蛎。不过牡蛎在没有打开之前是不可能判断其新鲜度的,千万注意不要食用肉质松弛、形状干瘪的牡蛎,烹饪前应将其放在干净且新鲜的清水中,可把体内的脏污吐掉。牡蛎肉很不耐煮,哪怕时间长一点都很容易呈糊状而且咀嚼不烂。通常煮的时间不应超过5分钟,只要牡蛎肉边缘开始发皱时就应从水中捞出。牡蛎可原味食用或蘸以些许柠檬汁或胡椒;烤牡蛎香酥可口,做法简单,还能够强筋健骨;配以适当调料清蒸,可保持原汁原味儿;若食软炸鲜蚝,可将蚝肉加入少许黄酒略腌,然后将蚝肉蘸上面糊,用油锅煎至金黄色,以蘸油、醋佐食;吃火锅时,可用竹签将牡蛎肉串起来,放入沸汤滚一分钟左右取出便可食用;若配以肉块姜丝煮汤,煮出的汤白似牛奶,鲜美可口。
牡蛎肉亦可加工成干品,称为蚝豉。若把鲜牡蛎肉及汁液一起煮熟晒干或烘干后便成为熟蚝豉。若要保持全味则不煮,将牡蛎肉直接晒干,便成为有名的生晒蚝豉。牡蛎还可以制成罐头,这样可以打开即食。蚝豉食用方法也各式各样。
牡蛎的吃法还真不少,实在是太诱人了。闽南有一种知名的小吃——蚵仔煎,是将牡蛎肉和地瓜粉、蛋、蒜叶或韭菜等结合烹饪而出的一道菜。去闽南一带旅游的话,一定不能错过这道美食哦。
牡蛎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一、牡蛎怎么吃——熬粥
第一步:牡蛎清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两个小时,期间水变成为血水后要重新换新的水。
第二步:将牡蛎切丝,肉碎用水淘洗几遍后入油锅煸炒下。
第三步:牡蛎放入凉水锅中,放入葱姜一起煮透,之后捞出放凉。
第四步:肉碎先加水煮上煮开,之后将牡蛎丝放入粥中,待牡蛎丝的颜色变成褐色后关火。
第五步:粥好后,放入葱末和盐,还有胡椒粉调味料调味即可做成牡蛎肉碎粥了
二、牡蛎怎么吃——炖汤
第一步:洋葱切成细条,番茄清洗后切片,牡蛎和紫菜洗干净。
第二步:锅中加入些油,倒入洋葱翻炒出香味,再加些水烧煮。
第三步:烧煮开之后放入紫菜,牡蛎和番茄,翻炒均匀后加入胡椒粉和盐。
第四步:小火慢煮五分钟左右后加入葱,用淀粉勾芡即可。
三、牡蛎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牡蛎的功效很多,吃牡蛎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禁忌呢?牡蛎好吃,但是毕竟是海鲜类属于发物,因此吃牡蛎对于有皮肤病或者过敏者而言不适合。
牡蛎的选购建议
牡蛎选购建议1.买牡蛎时,要购买外壳完全封闭的牡蛎,不要挑选外壳已经张开的;
牡蛎选购建议2.如果选择煮着吃,要将牡蛎的外壳完全煮开,外壳张开以后再煮3~5分钟最佳;
牡蛎选购建议3.如果要蒸着吃,等水完全沸腾后再放入牡蛎,待外壳完全张开后,再蒸4~9分钟即可;
牡蛎选购建议4.同时要注意,在蒸煮牡蛎的过程中,尽量用小锅,避免用太大的锅一次做太多,否则可能造成牡蛎受热不均,使一部分牡蛎无法熟透;
除了以上总结的牡蛎选购建议外,在蒸煮过程中无法张开的牡蛎,不要食用。
如何选购牡蛎
牡蛎的选购
在选购优质牡蛎时应注意选体大肥实,颜色淡黄,个体均匀,而且干燥,表面颜色褐红。煮熟的牡蛎,壳是稍微打开的,这表示煮之前是活的。如果是死后去煮,壳是紧闭的,因为活着的,煮的时候又反应,故贝壳张开,而死的没有反应。
长牡蛎、近江牡蛎和大连湾牡蛎的主要特征是:长牡蛎为长条形,长度可达35cm,鳞片坚厚呈层状、质硬,断面层状洁白、味微咸;而近江牡蛎则多呈类圆或卵圆形,鳞片呈同形环状,层层相叠;大连湾牡蛎则为类三角形,鳞片稍坚呈水波状。三者形状迥异,较易区分。
生蚝汤怎么做 做法步骤
1.将生蚝的肉取出,用流动的水反复冲洗干净确保没有泥沙。豆腐切小块,焯水去豆腥味。
2.锅里加足水,放入豆腐姜丝适量的盐,大火煮开后小火煮15分钟至豆腐入味,放牡蛎煮2-3分钟。
3.加入调味料撒小葱出锅。
如何判断牡蛎煮熟了
1、看是否开口
如果煮的是带壳的牡蛎,判断其是否煮熟的标志非常简单,只需看放入水中煮的牡蛎有没有开壳即可,如果牡蛎壳被煮开了,那么就说明牡蛎煮熟了,如果壳依旧禁闭着,要么说明牡蛎是不新鲜的,要么就是还没熟。
2、看颜色有无变淡
如果煮的是不带壳的牡蛎,那么就观察煮的牡蛎的肉质颜色,在煮牡蛎之前,其肉色颜色较深,但煮熟了之后,肉色就会慢慢变淡,给人洁白香嫩的美感。
牡蛎的存储和选购
牡蛎的选购
在选购优质牡蛎时应注意选体大肥实,颜色淡黄,个体均匀,而且干燥,表面颜色褐红。煮熟的牡蛎,壳是稍微打开的,这表示煮之前是活的。如果是死后去煮,壳是紧闭的,因为活着的,煮的时候又反应,故贝壳张开,而死的没有反应。
长牡蛎、近江牡蛎和大连湾牡蛎的主要特征是:长牡蛎为长条形,长度可达35cm,鳞片坚厚呈层状、质硬,断面层状洁白、味微咸;而近江牡蛎则多呈类圆或卵圆形,鳞片呈同形环状,层层相叠;大连湾牡蛎则为类三角形,鳞片稍坚呈水波状。三者形状迥异,较易区分。
牡蛎的存储
新鲜的牡蛎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如0下的时候,还可以多存活5~10天,但是其肥度就会降低,口感也会也变化,所以尽量不要存放,现买现吃。
生蚝如何挑选
1.买牡蛎时,要购买外壳完全封闭的牡蛎,不要挑选外壳已经张开的;
2.如果选择煮着吃,要将牡蛎的外壳完全煮开,外壳张开以后再煮3-5分钟最佳;
3.如果要蒸着吃,等水完全沸腾后再放入牡蛎,待外壳完全张开后,再蒸4-9分钟即可;
4.同时要注意,在蒸煮牡蛎的过程中,尽量用小锅,避免用太大的锅一次做太多,否则可能造成牡蛎受热不均,使一部分牡蛎无法熟透;
5.另外,在蒸煮过程中无法张开的牡蛎,不要食用
牡蛎如何选购
在购买时,怎样才能挑选上好的牡蛎呢?下面的牡蛎选购建议可以帮助大家做出美味健康的海鲜大餐:
牡蛎选购建议1.买牡蛎时,要购买外壳完全封闭的牡蛎,不要挑选外壳已经张开的;
牡蛎选购建议2.如果选择煮着吃,要将牡蛎的外壳完全煮开,外壳张开以后再煮3~5分钟最佳;
牡蛎选购建议3.如果要蒸着吃,等水完全沸腾后再放入牡蛎,待外壳完全张开后,再蒸4~9分钟即可;
牡蛎选购建议4.同时要注意,在蒸煮牡蛎的过程中,尽量用小锅,避免用太大的锅一次做太多,否则可能造成牡蛎受热不均,使一部分牡蛎无法熟透;
除了以上总结的牡蛎选购建议外,在蒸煮过程中无法张开的牡蛎,不要食用
买牡蛎怎么选 牡蛎的健康美味吃法
1.做汤:把水烧开,放入紫菜,少量油盐,葱或青蒜,待紫菜煮开加入牡蛎,烧开即可起锅。
2.牡蛎粥:白米粥熬得差不多时,放入牡蛎及小芹菜,油盐随意。可备胡椒粉,看个人喜好。
3.蒸牡蛎:牡蛎头洗净,放入锅里。一个个叠好,开火煮,估计牡蛎壳稍微开了就行。
4.炒牡蛎:牡蛎洗净加青蒜上锅炒熟即可。
里面的黑色东西可以吃吗 牡蛎煮熟不开口能吃吗
牡蛎煮熟之后不开口最好不要食用。
一般活的牡蛎煮熟之后会张开牡蛎壳,那些确定煮熟之后还未张开牡蛎壳的牡蛎很有可能是早就已经死亡的牡蛎,上面有大量的细菌,因此不建议食用,食用很有可能出现不适的情况。
牡蛎
牡蛎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广东称蚝,福建称蚵,江浙一带称蛎黄,山东以北称蛎子或海蛎子。
牡蛎营养价值较高,其干肉中含蛋白质量为45%~57%,脂肪为7%~11%,肝糖为19%~38%。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1、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D和维生素E以及微量元素,其含碘量比牛乳或蛋黄高200倍。蛎肉可鲜食或制成千品——“蚝鼓”,也可加工成罐头。蛎汤可浓缩成“蚝油”,为美味调味品。牡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品。除食用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牡蛎壳粉可做畜禽的饲料,但另一方面,牡蛎又能固着在沿海工厂的排水管、舰船、码头设施以及其他贝类养殖器材上,所以又有一定的危害性。
牡蛎为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养殖历史。早在宋朝就有插竹养殖的记载。解放后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人工育苗的成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总产量直线上升。
一、分类与分布
牡蛎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牡蛎科。
牡蛎分布很广,几乎遍布全世界。褶牡蛎、近江牡蛎、太平洋牡蛎及密鳞牡蛎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褶牡蛎多集中在潮间带的中下区,太平洋牡蛎和近江牡蛎主要分布于低潮线附近至10余米深的浅海区,密鳞牡蛎主要分布于低潮线下2~30米深处,大连湾牡蛎仅分布于黄、渤海的低潮线附近至10余米深处。
二、生物学与生态学
(一)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
1.主要种类的外部形态 牡蛎具有左右两个贝壳,以韧带和闭壳肌相连。左右两壳不等,右壳较扁平,又称上壳,左壳凸而稍大,又称下壳,并以左壳固着在岩礁、竹木等物体上。贝壳的表面生有鳞片。牡蛎无水管,铰合齿、前闭壳肌、足与足丝均退化。
牡蛎由于其固着生活的结果,贝壳的形态多种多样。即使同一种牡蛎,其贝壳的形状也常因栖息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一些变异。现将我国几种主要的养殖对象的外部形态介绍如下(图14—1)。
(1)褶牡蛎 贝壳小型,薄而脆,多为三角形。右壳表面具同心环状鳞片多层,多为淡黄色,间有紫褐色或黑色条纹;左壳表面凸出,顶部固着面较大,具粗壮放射肋,鳞片层较少,颜色比右壳淡些。
(2)大连湾牡蛎 壳大型,中等厚度,椭圆型,壳顶部扩张成三角形。右壳扁平,壳面具水波状鳞片;左壳坚厚,凹陷较大,放射肋粗壮(图14—1,1)。
(3)近江牡蛎 贝壳大而坚厚,体形多样,有圆形、卵圆形、三角形和延长形。两壳面环生薄而平直的黄褐色或暗紫色鳞片,随年龄增长而增厚(图14—1,2)。
(4)太平洋牡蛎 贝壳长型,壳较薄,壳长为壳高的3倍左右。右壳较平,鳞片坚厚,环生鳞片呈波纹状,排列稀疏,放射肋不明显。左壳深陷,鳞片粗大。左壳壳顶固着面小(图14—1, 3)。
(5)密鳞牡蛎 壳厚大,近圆形,壳顶前后常有耳。右壳较平,左壳稍大而凹陷。右壳表面布有薄而细密的鳞片。左壳鳞片疏而粗,放射肋粗大(图14—1,4)。
2.内部构造 外套膜是包被软体部的两片薄膜,它的作用主要是分泌贝壳的角质层,进行感觉和调节进出水流。外套膜在背部互相愈合,在鳃的末端附近还有一处相愈合,因而将整个外套腔分为鳃上腔(出水腔)和鳃腔(进水腔)两部分。海水进入鳃腔进行气体交换和滤食,然后经出水腔将排泄物和生殖细胞(繁殖时)排出体外。
牡蛎的鳃呈弧形,位于鳃腔中,左右各1对,白唇瓣末端延至背后方。其呼吸和摄食,主要是通过鳃纤毛摆动形成水流进行的。唇瓣位于身体前端,近似三角形,内、外唇瓣各1对,基部彼此相连。口位于内、外唇瓣基部之间,为一横裂。食道很大,背腹扁平,后接一袋形的胃,胃内多皱褶,胃的四周被棕色的消化盲囊所包围。肠自胃的腹后方斜伸而下,至闭壳肌腹面下方上折,在内脏团内经过弯曲,转向闭壳肌的上后方,为直肠。直肠末端游离,开口为肛门。
循环系统为开放式,由心脏、血管及血窦组成。心脏在围心腔内,有1个心室2个心耳,位于闭壳肌前方。肾脏左右各一肌腹面的泄殖孔处(图14—2)。
牡蛎大多为雌雄异体,个别也有雌雄同体。生殖腺王要分布在胃的周围,繁殖季节可以包被整个内脏囊,背面延伸到食道上方,腹面达腹嵴的末端,生殖输送管开口于腹嵴末端的泄殖孔。牡蛎的雌雄生殖腺均为乳白色,外观难以区分,但雌性生殖腺外观略粗糙,雄性生殖腺外观较光滑。
(二)生态习性
1.生活方式 牡蛎营固着生活,以左壳固着于外物上,一生只固着一次,一旦固着下来,终生不再移动,仅靠右壳的开闭进行呼吸与摄食。牡蛎具有群聚的习性,自然栖息或养殖场内的牡蛎都有不同年龄的个体群聚而生。同一代的牡蛎彼此聚在一起生长,新一代的个体又以老一代的贝壳为附着基。由于生长空间的限制,牡蛎的壳形一般是很不规则的。
2.对环境条件的适应
(1)对温度的适应 我国沿海近岸水温差别悬殊,北部海区冬季常有冰冻,水温很低,而南方海区夏季潮间带水浅的地方,水温可达40℃左右,水温的差别很大,但都有牡蛎的分布。
除了一些热带、亚热带性的种类之外,一般的低温对于养殖的种类几乎不会引起死亡。如大连湾牡蛎受冰冻之后,也能恢复正常的生活。过高的温度能引起牡蛎的死亡,如福建、广东沿海潮间带养殖的牡蛎,特别是小个体的,常因夏季水温过高而致死。
牡蛎对温度的适应性与其长期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便是同一种牡蛎,生活在南方的,对温度的适应性就较强,对低温的适应性就差些;而生活在北方的就相反。褶牡蛎、近江牡蛎、长牡蛎、太平洋牡蛎都是广温性种类,在—3~32℃的范围内都能存活。长牡蛎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是5~28℃;太平洋牡蛎适应水温5~33℃,但在28℃以上时,生长缓慢或停止。
(2)对盐度的适应 各种牡蛎对盐度的不同适应性,是决定牡蛎的水平分布和选择养殖海区的主要条件之一。太平洋牡蛎和近江牡蛎生活的盐度范围很广泛,前者可在盐度为10~37,后者可在盐度为10~30的海区栖息。大连湾牡蛎和密鳞牡蛎对盐度适应范围较窄,一般在25~34的高盐度海区栖息。褶牡蛎分布在环境多变的潮间带,对盐度适应范围较广。
3.摄食习性
(1)食性 牡蛎是滤食性贝类。近江牡蛎在自然海区平均每天摄食16~19小时,其余时间为无规律的间歇性摄食,而且其摄食率无明显的昼夜变化。
牡蛎摄食有明显的季节性。以长牡蛎为例,6月份牡蛎个体较小,摄食量很少;7月份以后水温不断升高,牡蛎生长加快、摄食量也不断增加,10~11月份达到摄食高峰;11月份以后,由于水温下降摄食量也逐渐减少,冬季摄食量则保持在一定水平。近江牡蛎在水温10~25℃时摄食旺盛,而在繁殖季节摄食较弱。
(2)食料 牡蛎对食物仅有物理性的选择能力,即只能选择食物颗粒的大小。因此,牡蛎胃含物中的食物种类和数量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环境海水中的食料变化。
牡蛎从面盘幼虫开始摄食,但由于幼虫阶段滤食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因此只能摄食一些较小的颗粒。牡蛎成体的食料,主要是硅藻类及有机碎屑。其中尤以直链藻、圆筛藻、海链藻和舟形藻为最多。牡蛎食料的种类因海区不同而变化,在自然分布浮游硅藻最多的海区,牡蛎摄食的食料就以硅藻为主。
(三)繁殖习性
1.繁殖季节 牡蛎1龄性成熟,其繁殖季节因种而异,因地而异。近江牡蛎在南海珠江口附近的繁殖季节为5~8月,在黄河口附近为7~8月;褶牡蛎在福建沿海繁殖季节为4~9月(5~6月为繁殖盛期),在青岛、大连沿海则为6~11月(7~8月为繁殖盛期);大连湾牡蛎的繁殖季节为6~8月;密鳞牡蛎在青岛沿海的繁殖季节为5~8月;太平洋牡蛎每年有春、秋两个繁殖季节。
2.繁殖方式 牡蛎的繁殖方式分卵生型和幼生型两种。卵生型是指亲体将精卵通过出水孔排出体外,在海水中受精和发育的繁殖方式,大部分牡蛎属于这种类型,如褶牡蛎、太平洋牡蛎、大连湾牡蛎和近江牡蛎等。幼生型是指亲体将精卵排到鳃腔里受精,并在此发育至面盘幼虫后才离开母体,如密鳞牡蛎和食用牡蛎等。
3.性别与性变 牡蛎的性别很不稳定,无论是卵生型或幼生型的牡蛎都有雌雄异体和雌雄同体的性状存在,而且还经常发生性转变现象。
卵生型牡蛎绝大部分为雌雄异体,雌雄同体的个体只占极少比例。卵生型牡蛎都有性转变现象,可以由雌性变为雄性,或由雄性变为雌性。幼生型牡蛎中以完全雌雄同体的个体所占比例最高,在营养条件较好的海区和繁殖盛期更为明显;其次还有雌雄同体但其中一方(雌或者雄)占优势的个体,以及雌性个体但留有雄性痕迹的等。牡蛎性变有多方面的原因,如雄性先熟有营养条件的影响,在营养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往往雌性所占的比例较高,反之则雄性较多;有代谢物质的影响,在蛋白质代谢旺盛时,往往雌性占优势,而糖元或碳水化合物代谢旺盛时,雄性占优势。总之,牡蛎本身的遗传基因对性别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外界环境条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性转变,而不能决定性转变。
4.产卵量 牡蛎由于繁殖方式不同,其产卵量大不相同。卵生型牡蛎由于精卵在海水中受精发育,受敌害和恶劣环境的影响,受精率和孵化率较低,所以产卵量很大,一般为数千万至上亿粒。幼生型牡蛎的发生初期是在母体鳃腔中度过,幼虫受到母体保护。因此,产卵量较少,一般为十几万至300万左右。牡蛎雄体的排精数量比产卵量要大数百倍。
5.胚胎和幼虫的发生 各种牡蛎的胚胎发生过程基本相同。牡蛎的成熟卵径一般为50~60微米,精子全长约60微米,头部仅2微米。卵子受精后核消失,在动物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