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如何预防
脑中风如何预防
1、首先要预防高血压。患有高血压病的人脑卒中发病机会可高于正常人的6倍,如合并糖尿病,危险性升高至8倍。还有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瘤等均与脑卒中密切相关,有这类危险因素的人,应注意控制血压在一个稳定、安全的范围内。同时可考虑用手术 或非手术方法治疗血管病变。
2、心脏疾病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许多原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病人会突然中风。所以要积极治疗心脏的疾病,并请教医生是否可用一些抗凝治疗。如阿斯匹林等,部分研究表明,这样可以降低卒中的危险性。
3、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酒、戒烟、减肥,养成从容的性格,适量运动,低脂饮食,这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出血性脑中风预防
出血性中风跟天气的变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天气变寒,人的皮肤血管床收缩,造成心脑循环血量的剧增,心脏负荷增加,脑循环阻力增大,容易引起血压增高,因此,冬季是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期。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冬季要特别提高警惕,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一、生活要有规律 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二、控制高血压 要想理想地控制血压须注意许多方面。
(1)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我国一项大量人群的干预实验表明,140/80mmHg可能是预防脑血管病的理想血压值,但一些人的血压降低到该水平后反而出现脑缺血的症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降压速度太快,也可能是对于这些人而言的理想血压要略高于上述数值,这是由于个体差异所致,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将血压降低到上述水平或略高而又没有脑缺血的不适症状为宜。
(2)血压要控制平稳:使24h内血压的“波峰”和“波谷”接近,这样既可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又可防止血压过低可能导致的脑灌注不足,降压不要过快。
(3)保持舒畅的心情: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环境及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关系,环境因素有饮食,社会环境,生活改变,精神冲突等,高度的应激事件可引起交感神经介导的血管收缩及其他自主神经反应,对血压产生较大且持久的影响,Brod观察到高血压患者在紧张时血管收缩反应比正常人持久,易感性体质者对一般及特殊的应激反应表现为急性且持久的血压升高,心理生理学研究提示,精神紧张,自主神经活动及条件作用均可引起高血压,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十分必要。
(4)同时采取非药物疗法:如限制盐的摄入量,减轻体重,降低血脂,适度运动,生物反馈疗法等,可以巩固和促进药物的降压作用。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四、注意饮食 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
五、预防便秘 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要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或用适且的药物如麻仁丸,蜂蜜口服,开塞露,甘油外用;可有效防治便秘。
六、防止劳累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七、注意天气变化 寒天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八、经常动左手 日常生活中,尽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多用左手,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锻炼大脑的右半球,以加强大脑右半球的协调机能,医学研究表明,脑溢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防范脑溢血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帮助右脑半球的发达。
九、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变化 中风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有的突感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视,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老人防中风必做7个检
如何预防中风?(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对缺血性血管病、动脉瘤、动一静脉畸形、烟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虽然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但在直观显示血管结构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介人性治疗,估计以后随着医学的发展,DSA会更加普及。
如何预防中风?(2)血流变检查
定期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查,可预防或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用于监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血栓形成等危险因素。
如何预防中风?(3)脑电图
脑电图的动态改变对中风预后的判断有指导意义。如果脑电图变化呈进行性加重,常提示预后不良,反之则预后较好。
如何预防中风?(4)脑超声波
脑超声波(A超)的最大价值是观察中线有无移位。如在发病第一天就有中线移位,常提示有颅内血肿,说明是出血性中风;两天后出现的中线波移位则提示是由于脑梗塞伴发脑水肿造成,这种移位如长期不恢复,说明有脑软化灶成脑水肿存在,多预后不良。脑超声波检查简单、安全、比较实用。脑中风前兆。
如何预防中风?(5)颈动脉超声
此项检查是通过超声的方式,发现颈动脉壁的病变情况,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由于应用超声技术没有创面、还简便可重复,所以是您检查动脉硬化的重点项目。而凡是引起脑动脉病变的因素,都可成为中风的病因。所以,您需要尤其注意此项检查。
如何预防中风?(6)血压检查
测血压对于老年人来说很重要,高血压是多种发病诱因,血压经常处于高峰,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高血压通常没有太明显的症状,有时会表现为:头疼、眩晕、视觉模糊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加大患心脏病、中风和其它疾病的危险。
如何预防中风?(7)其他辅助检查
除上述检查外,皮层诱发电位、脑血流量测定、多普勒超声、脑地形图、各种微量元素的水平、激素的水平(如T3、T4)等,脑中风前兆,对中风也有不同程度的参考价值。而患中风病的老年人还应检查心脏、肾脏的功能等。
中风预防预后
中风后能避免后遗症吗?
如果中风病人能在发病3-6个小时内,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的话,是可以避免大部分的中风后遗症,或是经过康复治疗,可以恢复部分功能,完全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是不太可能的。出院时,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比如肢体活动仍不够灵活,视力下降,认知障碍,吞咽困难等。
中风危险么
在我国,平均每12秒就有1人中风;每21秒,就有1人死于中风。中风的致残率和复发率非常高。约3/4的中风存活者,会丧失劳动能力。而且,中风病人 7天内复发的风险为8%~12%,90天内复发的风险则高达20%。发病后如果深昏迷者,死亡率高。病人神志始终处于清醒状态,预后较好。
中风后遗症自然疗法
康复不同于“锻炼”,需要要医生的指导下掌握正确的方法。中风后的康复分为急性期康复、恢复期康复和后遗症康复三个阶段。急性期康复是指在中风后两周以内进行的康复治疗(正确摆放肢体位置、保持关节活动度等)。两周后到半年内为恢复期康复的时间,康复医师和护理人员会对患者残存的功能进行系统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
中风康复时间
只要病情允许的话,在病情稳定 24-48小时以后就应该进行康复训练,主动康复的时间是医院或是康复机构每天4-6小时,家里全天,根据病人的情况坚持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每天的康复时间不能说在医院就康复一下,回到家里就躺在那或者坐在那不动,这样是极不利的。正确的康复方法是要让患者能坐就不能躺,能站就不能坐。
中风的护理
保持安静,颈部抬高30°,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脑缺氧加重。监察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瞳孔、血压、心律等。禁食24小时,定时翻身,预防和及时治疗泌尿道感染、褥疮、肺炎等并发症。
康复治疗,病人渡过急性期,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至正常,局灶症状开始好转,即可进行恢复期治疗,如体疗、理疗等,以促进功能的恢复与代偿,减轻致残的后遗症。
脑中风前兆的表现
脑中风前兆的表现,脑中风前兆有什么表现?
脑中风是很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所以预防很重要。脑中风发作之前都会出现一些征兆变现,所以可以起到及时预防治疗的作用。那么脑中风的前兆表现都有什么呢?
1、一时性黑蒙:在眼前突然出现,数秒钟后能恢复,不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这是颅内血流量减少或微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引起的。因为,眼动脉是颈动脉的第一条分枝,对颈动脉硬化、狭窄、缺血最敏感,所以黑蒙可以看作是中风的最早警报信号。
2、短暂性视力障碍: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阵发性发作,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这是视网膜中心动脉或分枝动脉因脑血流量减少引起闭塞的结果,但尚未出现脑神经征象,可视为较早期的中风预报信号。
3、频频打呵欠:这是脑动脉硬化逐步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日甚所致。据统计,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10天内,频频打呵欠者,可达80%。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一信号。
4、扭颈手麻症:多发生头转向一侧刮胡子时,突感手指无力,剃刀落地,有的说话不清,1~2分钟后恢复。这是因为转头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的结果。这一现象,足以告诫人们,中风可随时发生。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出现一过性偏瘫或单瘫,可能伴有失语,但持续时间短,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这表明已经有轻度中风。可把它当作是进展性或完全性脑卒中的先兆。
6、老年人血压波动剧烈或激增,头痛头晕耳鸣加重,精神紧张或神疲嗜睡等症状,表示有可能发生出血性中风。
什么样的打嗝是癌
1.胃部炎症
如果经常出现嗳气、打嗝,甚至不吃饭都会不自觉地打嗝,就有可能是胃部疾病。因此,如果打嗝无法自行停止,同时还伴有标志性的胃部、胸部或咽喉等灼痛感,那就应该去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治。
2.中风预警信号
发生在后脑部位的中风,容易引起顽固性打嗝,而且在女性中更常见。对于老年人来说,反复打嗝则更需注意,因为这有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兆。
中风之所以出现打嗝的症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于中风后,颅内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呼吸中枢、脑干迷走神经核,调控呼吸心跳的延脑血管发生阻塞,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造成迷走神经异常放电,横隔膜的肌肉不断收缩,一直打嗝;另一方面是脑中风后常会发生应激性溃疡而致上消化道呃逆。
3.小心癌症
连续打嗝要当心癌症侵袭。如果出现连续打嗝,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临床上已有一些因连续打嗝被查出肝癌的病例。因为,连续打嗝有可能是因肿瘤导致肝脏肿大,刺激隔膜而引起的隔膜痉挛。
食道癌、贲门癌、胃癌的患者也会出现连续打嗝的症状。尤其是贲门癌,贲门位于食管和胃的连接处,进食时开放,吃完后关闭,以保证胃内食物不会反流到食管。
番茄红素对心血管有保护
番茄红素是天然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它与普通的类胡萝卜素的区别在于其一种不含氧原子,是成熟番茄的主要色素。根据对番茄红素的最新研究成果统计,研究者发现番茄红素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很好保护。
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发展的结果是对心脑血管产生损害,严重者导致心脏病、脑中风等致命性疾病。一些作者指出,由于番茄红素能够保护低密度脂蛋白免受氧化破坏,因而有可能对心脑血管发挥保护作用。
荷兰学者选择66名心肌梗塞患者,测定他们皮下脂肪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发现病人的番茄红素含量低于健康人,而且α-和β-胡萝卜素含量也低于正常人,说明这几种类胡萝卜素都与心肌梗塞的发生密切相关。
澳大利亚的预防医学专家们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中风预防研究,他们的报告指出,患有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多数为大脑微血管损伤的高危人群。进一步探索患者脑血管损伤的原因,发现这类人群血清中的番茄红素和α-生育酚(维生素E)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平,而这两种食物成分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和血管保护功能。
脑中风九大误区要人命
误区1:老人才得脑中风
澄清:任何年龄都会中风
在人的一生中,任何年龄阶段都会发生脑中风,不分性别和年龄,只是原因不同而已。她解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房颤等疾病都是导致脑中风的危险因素。“此外,暴饮暴食、情绪激动、天气变化、过度劳累等情况都是脑中风的诱发原因。”
误区2:脑血管正常不会中风
澄清:两成中风跟脑血管无关
很多人认为,既然脑中风是脑部血管的问题,那只要脑血管检查正常,应该就不会发生脑中风了。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其实,有20%的中风,不是因为脑血管本身的病变,许多心脏疾病的因素也会导致中风。
误区3:颈动脉筛查=脑中风筛查
澄清:脑中风筛查是综合过程
经常有患者说,他做了颈动脉筛查,等于就已经做了脑中风筛查。其实,脑中风筛查是一个综合过程,无论是脑血管筛查,还是颈动脉筛查,都只是其中一部分,是否发病还需要看其他因素。
误区4:养生保健品可防中风
澄清:尚无证据说明真正有效
网上经常有各种预防脑中风的妙招,吃纳豆、卵磷脂、健身茶等养生保健品能预防中风的各种传言更是不胜枚举。但事实上,目前没有更多证据说明这些所谓的养生保健品真正有效。
中风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因素和不可干预因素,常见的不可干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基因等。目前,以上这些危险因素人类是暂时无法干预的。而常见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疾病、血脂代谢紊乱、肥胖、吸烟、酗酒等。“因此,我们能做到也应该做到的是,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危险因素、控制体重,健康饮食,这些都能起到预防脑中风的作用。”
误区5:阿司匹林可防所有中风
澄清:阿司匹林对脑出血有害
很多人误以为,吃阿司匹林可以预防所有中风。但其实,防脑中风需要综合疗法。阿司匹林只能对部分缺血脑梗塞有效,而且也只是预防中的一环。相反,阿司匹林对脑出血有害无利。因此,血压很高不易控制、有出血性疾病或者有脑出血家族史的人最好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因此,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因人而异,必须遵医嘱服用。
误区6:轻微中风只需门诊治疗
澄清:小中风也应尽快住院治疗
很多人认为,如果只是轻微中风,不需要住院治疗,在门诊输液治疗就行了。事实上,许多小中风是大中风的先兆,必须加以重视。
“小中风就像大地震前的预警,应尽快住院治疗。”即便是小中风,预后也常常不尽如人意,死亡率和复发率都较高。
误区7:输液比口服药更有效
澄清:急性中风才需静脉用药
很多人都迷信输液,以为中风时,输液比服药治疗效果更好。但是,一般情况下,只有急性中风才需静脉用药。口服的抗血小板药、降脂药、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的药其实才是治疗脑梗塞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口服降压药,更是预防脑出血的重要手段。
误区8:治疗出院后可停药
澄清:必须遵医嘱长期吃药
很多中风患者经过治疗出院后就把药停了。但事实上,中风的复发率非常高。从卒中风险评分量表可看出,中风复发的危险因素有很多, 必须按医生指导长期吃药。“而且,在卒中风险评分量表中,得分越高的患者越要坚持吃药。”
误区9:安宫牛黄丸可化险为夷
澄清:并非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
安宫牛黄丸成分为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等功效,的确可用于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等疾病,但是,安宫牛黄丸并非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比如,昏迷患者喂服安宫牛黄丸,患者可能会发生呕吐导致吸入性肺炎或者窒息。因此,在没有医务人员指导下,不能随意用药。”
老人防中风必做7个检查
(1)血压检查
测血压对于老年人来说很重要,高血压是多种发病诱因,血压经常处于高峰,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高血压通常没有太明显的症状,有时会表现为:头疼、眩晕、视觉模糊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加大患心脏病、中风和其它疾病的危险。
(2)血流变检查
定期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查,可预防或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用于监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血栓形成等危险因素。
(3)颈动脉超声
此项检查是通过超声的方式,发现颈动脉壁的病变情况,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由于应用超声技术没有创面、还简便可重复,所以是您检查动脉硬化的重点项目。而凡是引起脑动脉病变的因素,都可成为中风的病因。所以,您需要尤其注意此项检查。
(4)脑超声波
脑超声波(A超)的最大价值是观察中线有无移位。如在发病第一天就有中线移位,常提示有颅内血肿,说明是出血性中风;两天后出现的中线波移位则提示是由于脑梗塞伴发脑水肿造成,这种移位如长期不恢复,说明有脑软化灶成脑水肿存在,多预后不良。脑超声波检查简单、安全、比较实用。脑中风前兆。
(5)脑电图
脑电图的动态改变对中风预后的判断有指导意义。如果脑电图变化呈进行性加重,常提示预后不良,反之则预后较好。
(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对缺血性血管病、动脉瘤、动一静脉畸形、烟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虽然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但在直观显示血管结构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介人性治疗,估计以后随着医学的发展,DSA会更加普及。
(7)其他辅助检查
除上述检查外,皮层诱发电位、脑血流量测定、多普勒超声、脑地形图、各种微量元素的水平、激素的水平(如T3、T4)等,脑中风前兆,对中风也有不同程度的参考价值。而患中风病的老年人还应检查心脏、肾脏的功能等。
中风的注意事项
不管是出血性脑中风还是缺血性脑中风,对患者来说危害都是非常大的,特别是那些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老年人,平时一定要注意预防出现中风。预防中风有很多需要注意,要从饮食、运动等方面做好预防保健措施,饮食上早晚注意喝水,喝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起到预防中风的效果,另外每天吃一两根香蕉或者绿色动力益康胶囊,这些都对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具有改善作用。有些饮食是需要禁忌的,比如烟酒之类的,那些辛辣有刺激性、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最好也不要吃。每一天的运动一定要有规律,比如早晚步行或者散步两三千米,或者进行打拳做操,但是最好不要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另外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每天还要注意天气的变化,避免受凉,最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每天按时测量自己的血压,及时的掌握自己的血压信息,做好预防措施。
每5秒一例脑中风
在法国,脑中风已经成为造成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更是造成女性死亡的第一病因。脑中风病还可能给幸存者留下永久性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世界预防脑中风日活动试图告诉公众:面对脑中风的风险,人类并不是束手无策的,首先需要了解有关脑中风的知识。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中国也称“脑梗”和“脑溢血”。其死亡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因此,加强对公众普及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会真正获得有效的防治效果。但脑中风也并不完全是老年病,15%的脑中风病人在50岁以下,25 %的脑中风病人在65岁以下。
预防脑中风有什么措施
积极有效控制糖尿病也是预防脑中风的重要环节,多喝水,特别是睡前喝晨起时,饮1—2杯温开水开水有益健康,保持大便通畅,大便秘结会使得腹压增高,导致血压升高,用力排便宜诱发脑中风。
另外,还要重视发病先兆,临床上约有70%的病人都有发病前兆,主要是突然剧烈头痛,天旋地转,突然手脚无力,四肢麻木,说话不清,突然神智不清,情绪突变,或是暴躁,或是冷淡,常打哈欠、频频呕吐等等,有上述症状者应立即早日就医。
专家表示大家要对脑中风有一定要了解清楚,在生活中,要根据上述这些预防脑中风的方法对脑中风疾病做好预防,避免脑中风疾病的发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伤害,另外,了解清楚脑中风疾病的病发原因,也可以根据病因对脑中风疾病做好预防工作,总之,就是要尽最大的可能避免脑中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