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而不伤自尊的育儿方法
惩罚而不伤自尊的育儿方法
1、适当惩罚
惩罚过重易引起孩子对抗情绪,太轻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惩罚孩子要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
2、必要事后说理
孩子受罚后也许会改正错误但并不等于他明白道理,也不能保证下次不再犯。所以让孩子明白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后必不可少的。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旧账。
3、点到为止即可
父母唠叨太多会让孩子分不清重点,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慢慢的对家长的话无动于衷,因为他孩子根本听不懂,这会使教训失去效果。
4、指责不伤自尊
家长不应该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这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尤其不要在公共场合惩罚孩子。
5、惩罚后要安慰
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自己的,只是不喜欢他的错误行为,希望他能够改正,这样父母就更喜欢孩子了。
6、父母一致态度
尤其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之间,爸爸和妈妈之间要达成一致。
7、避免情绪失控
如果家长非常生气时,试试从1数到10。这样可以使家长在短时间内调整自己的情绪。如果说妈妈们在惩罚孩子的时候能够做到这几点,那么相信你一定会有一个明事理,知礼仪的宝贝。
殴打并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
多少年来,“棍棒底下出孝子”已成为人们教育子女的一句俗语。这种粗暴的教育方法,世代相传。现在,多数家长的民主意识虽然比以前已大有改观,但是,有少数家长仍保留着封建家长式的遗风,当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时,常常采用打的办法。笔者认为,这种办法是十分有害的。
首先,打孩子,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尤其是当着许多人或其他孩子的面打孩子,更容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其次,打孩子,会压抑孩子的个性。家长经常打孩子,容易使本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孩子形成胆小、怯懦、冷淡、撒谎等性格特点。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再次,打孩子,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经常打孩子,会使孩子感到家庭无温暖,父母无情意,从而在内心中产生抵触情绪,以至同家长关系疏远,感情对立,甚至怨恨家长。
第四,打孩子,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在现实生活中,孩子被家长打伤、打残甚至打死的例子屡见不鲜。不仅如此,孩子挨打,除皮肉受苦之外,精神和情绪以及脑细胞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心脏活动和身体的内分泌活动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紊乱和失调。
因此,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后,家长忌采用殴打的办法来教育孩子。
那么,当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后,家长应当怎么办呢?笔者认为,一是采用批评教育的方法。批评时既要注意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又要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二是采用适度惩罚的方法。适度惩罚的具体方式是:可以不让孩子出去玩;不让孩子看电视;减少给孩子的零用钱;拒绝买已答应给孩子买的东西等。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应杜绝使用罚站、罚跪、不让吃饭、不让睡觉等惩罚手段。另外,对孩子的惩罚应有度,要根据孩子错误的轻重和性质,采取不同的惩罚方式和进行不同程度的惩罚。
父母惩罚孩子的8大学问
学问1: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引起孩子的良性转化,那么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
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
专家提示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种经验,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父母只需要用自己的言语或行动向孩子表示一点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不满,孩子都会觉得是对他的错误的惩罚,从而自觉改错。教育心理学认为,惩罚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批评。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没收他的玩具等等都是惩罚的手段与方式。
学问2: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
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他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辞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专家提示
惩罚之所以能促使孩子改正错误,这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效果律在起作用。效果律认为:孩子“快乐则接受;痛苦则拒绝”,要使孩子继续或终止某种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做到这一点。事实上,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通过奖励的办法让孩子满足的,如孩子故意损坏东西、坚持“顶风作案”、乱提不切实际的要求等,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惩罚。
学问3:罚了又赏要不得
父母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
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真正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父母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用钱物或食品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
专家提示
诚然,惩罚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且还有一个使用方法的问题,正确使用可以以罚代教,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使孩子的坏习惯变本加厉。如有些儿童在感情冲动时会用坚持错误行为来报复惩罚。而惩罚的反复执行要么使孩子产生恐惧父母的神经官能症,要么使孩子破罐破摔,对惩罚“逆来顺受”无所谓,这都是不足取的。
学问4:及时惩罚莫迟疑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惩罚的效果部分是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
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使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学问5:劣性转嫁不可有
俗话说:“世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父母在心情不好时很难把握好自己的感情,容易使自己恶劣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其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一来孩子无过受罚,父母小题大做,会使孩子感到有失公理。二来如果此时父母再因不能自制而使惩罚无限制地升级,则往往会激化孩子对父母的反抗情绪。因此,建议父母切勿在醉酒之后或自己心情不佳、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等时候惩罚孩子,以免过激失态,影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学问6:讽刺挖苦最忌讳
父母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
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做父母的应该牢记自己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图一时嘴巴痛快而去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
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教训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学问7: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还将会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罚了孩子以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孩子明白他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下去将有什么后果。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学问8:点到为止莫唠叨
有些家长教训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或者根本就没听。
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并非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的唠叨太多了,让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孩子耳朵“失聪”,使教训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然后观察孩子的反应再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惩罚孩子的原则
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另外,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孩子犯了错就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尽管如此,家长惩罚孩子也要有度哦。家长吃饭的时候,还可以“恐吓”孩子说:“要是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吃两天这个蔬菜,再犯就吃三天,以此类推,直到孩子真正能够改正错误为止。
罚了又赏要不得
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及时惩罚莫迟疑
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最忌讳讽刺挖苦
家长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应该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训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点到为止莫唠叨
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甚至左耳听了右耳出,根本就没听。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到“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当成了“耳边风”,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孩子“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
孩子犯了错就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尽管如此,家长惩罚孩子也要有度哦。家长吃饭的时候,还可以“恐吓”孩子说:“要是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吃两天这个蔬菜,再犯就吃三天,以此类推,直到孩子真正能够改正错误为止。
就事论事莫牵连
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讲,孩子最厌恶家长“倒咸菜梗”,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很多家长却不了解这个道理,训教孩子时总忘不了东拉西扯、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直至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孩子怎样想呢?反正自己没有一处是对的,以前取得的成绩、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对改错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将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惩罚孩子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后果。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持久。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不会再犯。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父母如何惩罚孩子
棒下出孝子(中国)
在世界很多地方,打孩子都被认为是错误的方式。不过在中国,棒下出孝子的观念似乎还有相当的市场。子不教父之过,为了减轻为父的罪过感,有事没事就得教育一下。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那还了得?!在中国当孩子也比较辛苦,礼数多,稍有不慎就会违规。比如常说的不肖子孙,肖是像的意思,也就是说孩子和父亲不像也是罪过,哪容你自由发展。父为子纲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父亲居高临下,孩子必须对长辈做高山仰止仰慕状,平等的交流很少。
当然中国现在处在一个变革的年代,随着新的思潮不断涌入,很多家庭渐渐淡化了上面传统的观念,更加侧重西方的教育方式。不过,有些时候矫枉过正,会走上另一个极端。就是不分轻重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任其随性发展而没有任何惩罚。这样的孩子缺乏敬畏,缺少感恩,长大以后也很难融入社会。
画地为牢(美国)
棒下出孝子这种方式决不会出现在美国。首先,美国社会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孩子是社会的未来,而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小小惩罚算是批评教育,棍棒相加就属于侵犯人权。像贾政那样把宝玉往死里打就是赤裸裸的谋杀了。其次,美国对孩子相对宽容,认为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长。孩子做错事是家长的问题,若因此再打骂孩子就是错上加错。而且孩子从小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稍微大点就有人权的概念,父母被自己孩子告上法庭丧失监护权也不是不可能的。
没有了棍棒,该怎么去惩罚那些熊孩子呢?美国家长有两种常见的惩罚方式,最常用的叫Timeout,算是罚站或者限制人身自由。一般是关在卫生间或者自己房间,一个人呆一段时间。Timeout一般10到20分钟,属于轻量级的惩罚。重量级的叫Grounded,直译过来就是画地为牢。一般至少半天的时间,关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准出门。因为时间比较长,这种惩罚的杀伤力比较大,父母一般不用,只是说出来威胁一下,便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再熊些的孩子该怎么处理?气到极点的父母也会体罚,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屁股。不过对此美国父母们一般慎之又慎,即使走到这一步也要保证先礼后兵。这样的体罚叫Spank,千万别说Beat了自己的孩子,那多半别人要报警说你虐童的。
冷处理,让孩子体验后果(新西兰)
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Bernny(儿子Neils2岁半,女儿Christina半岁)告诉我们,如果儿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他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不理不睬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Bernny会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自己停下来。Bernny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TA的某些目的。如果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孩子自然会选择放弃。
有段时间,儿子总喜欢往花园的鱼池里扔鹅卵石,并且屡教不改。Bernny会对儿子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弄乱了。水池不漂亮了吧?”然后Bernny会要求儿子把水池里的石头捡出来。如果儿子耍赖,不肯去捡石头,Bernny不会强迫他去,他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儿子看。如果正好碰上儿子闹着要跟爸爸玩,Bernny就会借机对儿子施行教育:“Neils,你看看,你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有时间陪你玩。”这时候,儿子会体验到他不良行为的后果。于是,他会明白,他真的不能把石头扔进水池。
Bernny认为,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们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Bernny主张父母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们学会承担责任和后果,学着约束自己。
给孩子留下尊严(日本)
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最富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游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或者进行适度的体罚等等。
但是,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犯错,父母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孩子。TsukuBa的儿子两岁半,像大多数的日本父母一样,她认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因此,她会在回家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给孩子一些惩罚。
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门微妙的家教艺术。只有拥有了惩罚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不同的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父母必须清醒认识到的是,惩罚是爱的一种延伸,而不是为了塑造自己高大伟岸的形象,也不是在外面受委屈后在家里寻找的出气方式,更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的捷径。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看到孩子错误的时候想想自己过去的行为,也许就没有理由大发雷霆了。
青少年焦虑症的治疗应该怎么办
1.提供爱和关心、支持,帮助幼儿处理矛盾。如尽量不用或少用惩罚的手段对待儿童的过错,以正面教育为主;支持儿童的独立活动,鼓励、维护他的独立性;帮助儿童正确处理愿望和原则的冲突。 2.满足儿童安全感和自尊心的需要,支持他们为实现这种合理需要的行为。当儿童在行动上受到挫折时,要予以鼓励,并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克服困难。
孩子没规矩家长有法宝
宝宝没规矩表现一: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有趣“惩罚”方式:
1、规劝。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2、没收心爱的东西。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温馨提示: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
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宝宝没规矩表现二:打架、乱丢东西、乱画、不收玩具
有趣“惩罚”方式:
1、打手心。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2、帮忙做家务。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温馨提示: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宝宝没规矩表现三:吵闹不休
有趣“惩罚”方式:
1、罚坐。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2、排豆子。准备一个盒子、盘子,里面有红色、绿色等彩色的珠,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在处罚桌上,将各种颜色的珠,摆放在正确位置。
温馨提示: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视情况针对孩子修改来处理,可先罚站、罚坐再做处罚;此目的在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可训练手眼协调、分辨能力;完成后,让孩子知道被处罚的原因。
宝宝没规矩表现四: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有趣“惩罚”方式:
画画。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温馨提示: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教育孩子找对良策
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另外,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只有拥有了惩罚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罚了又赏要不得
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及时惩罚莫迟疑
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最忌讳讽刺挖苦
家长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应该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训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点到为止莫唠叨
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甚至左耳听了右耳出,根本就没听。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到“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当成了“耳边风”,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孩子“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
就事论事莫牵连
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讲,孩子最厌恶家长“倒咸菜梗”,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很多家长却不了解这个道理,训教孩子时总忘不了东拉西扯、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直至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孩子怎样想呢?反正自己没有一处是对的,以前取得的成绩、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对改错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将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惩罚孩子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后果。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持久。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不会再犯。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另外,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惩罚孩子的几点技巧
★ 家长连线——说说惩罚的成与败
A、妈妈:连丽红
女儿:马悦(7岁)
7月,小姑带着儿子从北京来看女儿,她兴奋得大呼小叫,整天和弟弟疯着玩。一天,他俩在家里蹦蹦跳跳,女儿竟然光着脚进卫生间上厕所后又返身跳到了床上,洁白的床单立即留下了两个黑糊糊的脚印。我当时气坏了,真想打她两巴掌,又怕伤着她。我将床单拿到卫生间,平静了一下心情,把女儿叫过来说:“马悦,你又犯错误了,知道吗?”女儿瞄了一眼脏兮兮的床单,小声说:“妈妈,我错了。”“你每次都说知错了,怎么还老是重复犯错呢?妈妈今天要给点惩罚,你必须自己把床单洗干净,才能牢牢记住今天的教训。”女儿噙着眼泪用一双小手卖力地搓着,我在旁边默默地看,乘机问她:“累不累?”“累。”女儿小声回答。“妈妈每天洗衣服都是这么累,你感受到了吗?”女儿涨红了脸,“哇”地一声哭起来说:“妈妈,我真的知道错了,我这么胡闹给妈妈增加了很多劳动,以后再也不这么做了。”
妈妈的话:
从那以后,女儿做事果然懂得考虑后果了,我也省心多了,意识到恰当惩罚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更是爱的一种方式。
B、爸爸:宁先生
女儿:宁甫滢(6岁)
晚上十点多,已经到了睡觉时间,女儿却一直闹腾着要吃烤肉串。我忙了一天又累又困,不可能连夜为她出门找烤肉串去。可任凭我连哄带劝,孩子还是不肯罢休,最后就赖在地上撒野打起滚来。我火了,拉过女儿就是重重的两巴掌。女儿尖叫起来:“你怎么老是这样啊,就知道打人。”为了表示惩罚,我将她反锁在卧室里,让她好好反省。大约过了半小时,我从门缝里偷偷瞄女儿,一看简直肺都气炸了:女儿把作业本撕得满屋都是,小床也翻得乱七八糟的,自己披头散发地坐在地上。我冲进去,拉起女儿一阵怒吼:“当初要早知道你这样不听话,还不如不要你!”女儿红着眼和我怒目相视,丝毫不嘴软:“你还不是只会发火打人,我为什么就不能生气?”我气得浑身发抖,扬起的手硬是没有打下去。
爸爸的话:
我对女儿真的毫无办法了,打、骂、说狠话吓唬,什么惩罚都试过,她却根本就不当回事。她才6岁啊,就这么难管教,以后长大了该怎么办?
惩罚的方式不同,效果也不一样;犯错的性质不同,家长的态度也必须有所调整,正是爸爸妈妈不同的方式和态度,造成了惩罚效果的成与败。
★ 在线课堂——看看惩罚的方式、态度与善后技巧
随堂笔记 之 惩罚的方式
口头惩罚
包括警告、说理、斥责、威胁、恐吓等,这是家长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其实,3岁以上的孩子才能形成独立的思考及记忆能力,能听懂口头惩罚是在对犯错表示生气责怪;3岁以下的孩子则更多是从家长的语气、声调及神态中接收到“做错了”的信息。
物质惩罚
包括赔偿、减免、剥夺孩子的直接利益或替代利益,如打碎了花瓶被罚没收玩具,偷吃了零食被罚周末没有麦当劳套餐等。因为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切身利益,能让他体会到“犯错的代价”,但还需明确指正孩子如何避免再犯。
精神惩罚
包括冷战、孤立、关禁闭、给脸色、宣扬错事等,通常家长在发怒时,都会施加精神惩罚。3岁以上的孩子对精神惩罚较能理解,能从家长的脸色中度量出情绪和犯错程度。但精神惩罚容易为孩子带来负面压力,伤害亲子关系且无法将惩罚与犯错直接挂钩,不利警醒。
身体惩罚
体罚是中国家长对幼儿常用的方式,包括打揍,罚站、面壁等。虽然家长们大多相信棍棒比说教更能让年幼的孩子牢记错误,但由于体罚总伴随着家长的情绪爆发,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委屈情绪,况且,“牢记错误”不是重点,“改正错误”才是目的。
点评:上文两个案例中,A妈妈采取了物质惩罚,用“剥夺玩耍+付出劳动”的方式,针对孩子所犯错误进行提醒,使孩子自发意识到日后要避免再犯;B爸爸采取了口头惩罚、身体惩罚及精神惩罚,打骂、关禁闭都没有直接对应犯错事件的“点”上,孩子衍生的逆反情绪遮蔽了反思和认错的空间。
随堂笔记 之 惩罚的态度
严厉型
用家长的权威指出孩子所犯错误,但严厉的态度只能单向纠错,不利于沟通及建议,偶尔适合于孩子犯原则性错误时。
消极型
对孩子犯错表达失望情绪,以刺激其改正,容易因为放弃了“教”的权利和职责使孩子感到彷徨无助,自暴自弃。
技巧型
通过类比、借鉴、情景重现等方式,不动声色地引导孩子认识错误,潜移默化灌输改正方法,能使孩子牢记经验,避免再犯。
苦口婆心型
用劝诫的方式及爱的姿态表达家长立场,倘若说不到“点”上,容易演变成唠叨,使孩子厌烦和麻木。
恩威并重型
“严厉”+“苦口婆心”+“略施小惠”,只要拿捏得当,生活里孩子犯的不少错误中可以采用,关键在于掌握“批”和“哄”的艺术。
循循善诱型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适合年龄稍大,有一定思考和自制能力的孩子,但要就事论事,避免借题发挥。
点评:上文两个案例中,A妈妈虽然生气,但仍能考虑到孩子的心智特点,以平静心情指出错误,并在施以惩罚后适时追问感想,最终使孩子主动反省;B爸爸显然没控制好自己的脾气,过于严厉的斥责使纠错的重点集中在情绪上,演变成冲突,父女俩都无法心平气和地看待错误和解决问题。
随堂笔记 之 惩罚的善后
安抚情绪
惩罚的最大副作用就是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对错误的懊恼、对斥责的委屈、对气氛的害怕、对家长的恐惧……甚至延伸到对爸爸妈妈爱的怀疑。此时家长必须站在比孩子高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一旦孩子知错表态,就要及时压下怒火,以宽大的胸怀安抚孩子,让他知道,惩罚是出于一颗爱他的心。
加深印象
不服管教,反复再犯是家长常常头痛的问题,家教咨询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孩子如此“难教”?家长一方面要考虑孩子的心智发展程度,能否明理自制;另一方面要加深孩子印象,注意不是惩罚的印象,而是犯错后果的印象,罚在点上,才能管在面上。
帮助改正
惩罚只是治标,改错才是治本,如果孩子犯错了,受罚了,道歉了,结果却不知如何改正,那么再犯时家长不需反省吗?正确的做法是适当管教,让孩子明确知道日后如何避免重复错误。
监督检查
孩子好奇心重,玩性大,自制力弱,自觉性差,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改正错误后需要家长反复的监督巩固,适时提醒、总结经验、举一反三都是家庭管教的好窍门,也是“监护人”监督和爱护的职责所在。
点评:上文两个案例中,A妈妈采取了加深印象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承担犯错后果,从而推己及人,认识错误;B爸爸错在打骂后没有安抚情绪和帮助改正,将情绪激动的孩子反锁屋中,反而激化矛盾,加深了不满和委屈。
了解了惩罚的方方面面后,是不是开始觉得这是一门讲究技巧和艺术的家教手段?应该怎么学习和使用,让我们从实战演练的效果中熟悉惩罚的“度”。
★ 实战演练——关于惩罚的“度”的建议
情绪的度,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祈女士的案例:
女儿无论天气冷热总喜欢不穿鞋子满屋跑,常常是我跟在后面帮着找拖鞋,雪白的袜子已经变成灰袜。说了多次,她仍然我行我素,屡说屡犯。有一次,她受凉生病时仍不穿拖鞋,我气坏了,一时情绪失控,狠狠打了女儿几巴掌。女儿显然吓了一跳,眼泪在眼眶中打转转,边喊着“讨厌坏妈妈”边跑进卧室,还把门锁上了。
听了女儿的哭喊,我愣住了,在孩子的眼中,好妈妈和坏妈妈竟然这么简单区分,难道是我的惩罚情绪过度了吗?反省过后,我采取了另外一种方法。我故意穿着袜子在家里走来走去,丈夫看见后责怪说:“这么大个人还不穿拖鞋,你不知道地板脏吗?”女儿对我的不满还在,见我受到责怪,马上“落井下石”:“妈妈也犯这种错误!”看着女儿渐中圈套,我心中窃喜,赶紧做了自我检讨,然后趁着女儿得意时,拿出她中午弄脏的白袜子,女儿的小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低着头不做声。我趁机说,“每个人都会犯错,但重要的是敢于承认错误,以后不再犯,是不是?”“妈妈,我错了,以后再也不光着脚丫在家里跑了。”女儿终于主动承认了错误。
这是一个有效惩罚的例子,事件中,不但孩子改正了坏习惯,家长也调整了错误的管教方式,双方都取得了进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掌握孩子的心理,是有效纠错的前提。成人的心智和经验强于孩子,只要找准穴位,让孩子明白受罚的缘由,就能够避免委屈和抵触情绪,诚心认错。
方式的度,望闻问切对症下药
雯雯妈的案例:
近段时间,鱼缸里总是莫名其妙多出些石子,饲养的金鱼也有好几条被砸伤,还死了一条。经过观察,我发现竟然是5岁的女儿雯雯干的!一想到她小小年纪就如此残忍暴戾,我又心寒又着急,罚她面壁站立了大半个小时,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从爱护小动物一直说到人性的善良与邪恶……
雯雯一声不吭地听我训完话,我以为她已经知错悔改了。谁知才刚过了一会儿,她又趴到金鱼缸的边上,目光紧紧跟随着一尾尾快乐嬉戏的金鱼游动。雯雯右手紧握着拳头,几次扬起小手作扔石头姿势,又想起什么似的看看周围有没有大人。我努力平静自己的心情走到她身旁问:“雯雯,你为什么总要扔石子砸金鱼?”“妈妈,我想帮助那几条游得很慢的金鱼快点游动。”哦,弄清楚原因后,我哭笑不得,原来孩子是因为太喜欢金鱼了才想帮助它。
这是一次错误的惩罚示范,责任在于家长。孩子犯错分有意和无意两种,雯雯显然是因为年幼无知才伤害金鱼,而妈妈不分青红皂白的上纲上线使孩子饱受委屈,受罚后仍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如何改正。分析犯错的原因,对症下药地助其改正,孩子才能积累经验,有所进步。
场合的度,有所为有所不为
强子爸的案例:
强子是小区里公认的“孩子王”,胆子大得出奇,每次打了小朋友或闯下大大小小的祸,当街坊邻居找上门时,强子爸都会严厉地当面批评他说:下次再犯,我就怎么怎么样。强子爸想,总不能当着外人的面打孩子吧,那会伤他自尊。可每到强子再度闯祸,却总不见爸爸的惩罚兑现。通常的情况是,强子在爸爸和邻居面前低眉顺眼答应不再犯,等到大人们走远了,他又笑嘻嘻的叉着腰说:“哼,我才不怕爸爸的惩罚,他都是吓唬吓唬我的,你们就是再告状也没有用!”小朋友们一看连强子爸都拿他没辙,更不敢反抗了,这样更加助长了强子的气焰。
强子爸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却没使他认错改正,对内没树立起家长的威信,对外没树立起大人的公信,惩罚当然是无效的。事实上,强子爸犯了两个错误:一是误以为只有当面打骂才是惩罚,二是缺乏监督检查的善后方式。惩罚时,家长对场合不但要有所顾及,还要善于利用。
★ 观点——建立在“爱”之上的惩罚
我们谈论惩罚的艺术,不是要教家长如何“罚孩子”,恰恰相反,是希望家长们不要轻易、冲动地惩罚孩子。孩子一天天长大,需要从生活中积累经验,在探索的路上不免犯错、闯祸,家长应理解和原谅。所谓成长,不正是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吗?但孩子犯错背后往往牵引着麻烦的产生、秩序的破坏、家长的怒气和痛心……使惩罚失当或无效之余,还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管教包含两个方面,管是规范,教是引导,惩罚不能只取其“管”的力度,而摒弃了“教”的深度。如何科学管教,适度惩罚?其关键就在于“爱”的贯穿和把握。
“爱”是家教的唯一线索,合理的惩罚要从爱出发,以爱结束,以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事为基准,以养成孩子良好习惯为目标。尽管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皆不相同,孩子的每次犯错都有其特殊性,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方法,但只要家长能在实施惩罚前,平缓情绪、冷静分析、对症下药,就能够避免相当一部分的伤害。惩罚只是手段,改错才是目的,请家长们在动怒前先思考3秒:这样真的有助于孩子知错改错吗?一切手段都必须立足在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上,要有效但不能过激,掌握好惩罚的艺术,掌握好教育的艺术,那才是爱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