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因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因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以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乳腺慢性炎症,包括多个临床病种,其中一种较为为多见,病因不明,肉芽肿性炎症以乳腺小叶为中心,故叫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1972年Kessler首先报道,病名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以前有人叫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肉芽肿或肉芽肿性小叶炎,是指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小叶的肉芽肿病变,查不到病原体,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象肉芽肿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睾丸炎一样,易与结核性乳腺炎混淆,以前发病率不高,所以,临床和病理医生都对其观察研究不多。
1、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乳汁所引起的局部免疫现象及局部超敏反应。非细菌感染,与口服避孕药的应用有关。也可能为感染、创伤、化学刺激引起炎症,毁坏导管上皮,腔内容物进入小叶间质,引起肉芽肿反应,并进一步破坏小叶结构有关。好发于生育年龄、已婚经产的妇女。
2、可能由于导管内的乳汁、分泌物及角化上皮逆向外逸于小叶间质内,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及超敏反应,导致肉芽组织的形成。
3、病变中可见微脓肿,上皮样巨噬细胞及异物肉芽肿形成,认为本病的发生为局部感染、创伤及化学物质引起炎症,因炎性损伤导致导管上皮破坏,管腔内容物进入小叶间质,引起肉芽肿性炎症。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怎么出现的
1、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乳汁所引起的局部免疫现象及局部超敏反应。非细菌感染,与口服避孕药的应用有关。也可能为感染、创伤、化学刺激引起炎症,毁坏导管上皮,腔内容物进入小叶间质,引起肉芽肿反应,并进一步破坏小叶结构有关。好发于生育年龄、已婚经产的妇女。
2、可发生于乳晕区外的乳腺其它部位。
3、多数有乳腺皮肤感染史,病变中可见微脓肿,上皮样巨噬细胞及异物肉芽肿形成,认为本病的发生为局部感染、创伤及化学物质引起炎症,因炎性损伤导致导管上皮破坏,管腔内容物进入小叶间质,引起肉芽肿性炎症。
4、可能由于导管内的乳汁、分泌物及角化上皮逆向外逸于小叶间质内,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及超敏反应,导致肉芽组织的形成。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症状
1、实性肿块很像癌,切面灰白,质硬,肉眼酷似导管侵潤癌,需做台上冰冻检查以确定性质。但切面隆起切开后不能闭合,切面不像癌那样污暗、内缩,没有放射状伸展的痕迹。
2、烂肉馅样病灶,直径0、5——4厘米,数量不等。周围包绕白色致密的腺体或皮下脂肪,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明显可辨,这是最常见的表现。
3、腺体切面散在暗红色粟粒状突起,针尖大小,散在分布,这是发病的初起阶段,肉芽肿尚未大片融合,显微镜下仅有微脓肿形成。进一步发展则切面上散在暗红色小包,直径2—3毫米,内含小病灶或少许脓性液体。
4、腺体发硬,腺体内有炎症,就比正常腺体硬韧,切开探查就会发现切面散在大小病灶或脓肿,这样的腺体已不宜保留。
5、片状污暗区,病变的腺体或脂肪仅是色泽改变,局部污浊、晦暗,尚未变硬或完全坏死。
6、切面点状溢出,切面散在乳白色多个小点,类似脓液或积存的乳汁。腺体切面导管扩张,有草绿色牙膏样物质溢出。“肉芽肿GLM”与导管扩张、增生、乳癌无关,但可并存。
7、多发脓肿,脓腔大小不等,多数为分散的小脓腔,脓液仅0、5—2毫升,少数可达30--50毫升,很少见更大的脓腔或单一的脓腔,脓液性状多种:有稀米汤样,红豆粥样,或黄白色稠脓类似细菌性脓肿,但细菌培养阴性,PH值偏碱。
8、地道式蔓延,坏死性烂肉样炎症在腺体内或在皮下脂肪蔓延,管道式通向皮下或乳晕下,形成局部稀粥样病变,累及皮肤则发黑或破溃。向后可达到腺体后面的深筋膜层,在胸大肌表面形成大范围的炎性坏死区或脓腔,只有切透腺体层才能见到。
9、全乳病变,每个病例的病变轻重不等,波及的范围不同,常常超过术前的判断。有的病例在皮肤外观正常和未触及肿硬的部位,术中发现腺体已经受累。病程较长或进展迅速的病例,多数是累及腺体、脂肪、皮肤的全乳病变,而不仅仅限于局部。
10、远处病灶,有时炎性病灶相距甚远,彼此毫无联系,范围不大,各自发展,可以在术前检查完全正常的部位孤立存在,仅在术中探查时发现,如果残留就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什么是肉芽肿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少见的局限于乳腺小叶的良性肉芽肿性病变,又称肉芽肿性小叶性腺炎、哺乳后瘤样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瘤样肉芽肿等。
现在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独立性疾病,但有时与浆细胞性乳腺炎存在重叠,临床上两种有很多相同之处,病理上两者均可有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形成,但肉芽肿性乳腺炎炎症的位置主要存在小叶旁,而不是导管周围。
好发生于已婚、有哺乳史妇女,多数于回奶后1-3年发病,大部分病人急性起病,两周内迅速增大,之后稳定或缓慢增大,再之后化脓或者皮肤破溃,经久不愈。
肉芽肿性乳腺炎鉴别诊断
1、乳腺导管扩张症: ①好发于绝经期前后,多数患者有授乳困难史;②肿块位于乳晕周围,乳头溢液多见,为浆液性或脓性;③病变主要累及乳头、乳晕的大导管,不以小叶为中心;④早期仅见导管扩张,晚期导管周围可出现脂肪坏死周围炎性肉芽肿,以浆细胞浸润为主;⑤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大导管扩张。
2、乳腺感染性肉芽肿:如结核性乳腺炎,①多见于中青年,有结核病史;②乳腺组织中有典型结核结节,有干酪样坏死;③结节不以小叶为中心;④抗酸染色查见结核杆菌。
3、肉芽肿性血管脂膜炎:①多数为绝经期后女性;②局限性乳腺肿块,有触痛,表面皮肤发硬呈红斑状;③病变位于乳房皮下脂肪组织内,乳腺实质一般不受累;④非坏死性肉芽肿和小血管炎为特点,一般不累及小叶及导管。
4、乳腺脂肪坏死:①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特别是体型肥胖者;②为外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③脂肪细胞变性坏死、崩解形成大小不一的空泡,周围围绕泡沫细胞、纤维母细胞、炎细胞、多核巨细胞等;④典型的非坏死性肉芽肿和血管炎少见。
5、结节病:①界限清楚的上皮样细胞结节,且血管壁内有淋巴细胞浸润;②无干酪样坏死,不见中性粒细胞浸润;③镜下缺乏血管炎和脂肪坏死;④肺及纵隔常见受累。
6、Wenger肉芽肿和巨细胞动脉炎:①主要累及中、小动脉;②常见血管坏死和血栓形成;③病变不以小叶为中心。
肉芽肿性乳腺炎会自愈吗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乳腺炎中的一种。近年来值得广大女性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肉芽肿性乳腺炎多见于年轻女性,因此大家要注意起来,适当的时候,要了解肉芽肿性乳腺炎相关问题非常的有必要。
专家指出,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有学者认为肉芽肿性乳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与避孕药、性激素类药物、外伤等因素有关。也不排除粗暴性外伤,这些原因目前难以定论。那么肉芽肿性乳腺炎会自愈吗?
乳腺炎是因为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一般人们并不会太在意这种疾病,因为很快就会好起来了。但是也有的情况也并不容易,比如肉芽肿性乳腺炎就是一种较难治疗的类型。肉芽肿性乳腺炎与普通的乳腺炎类型不同,肉芽肿性炎症以乳腺小叶为中心,故叫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患上肉芽肿性乳腺炎之后,表现出来的症状还是较为明显的。临床表现:平均年龄为30岁,病程较短都在5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疼痛,质地较硬,形态不规则,跟正常组织界限不清,也可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发病突然或肿块突然增大,几天后皮肤发红形成小脓肿,破溃后脓液不多且久不愈合,红肿破溃此起彼伏。
肉芽肿性乳腺炎多发生于有哺乳障碍的经产妇,例如因乳头扁平、内陷婴儿不能吸允,或排乳不畅,因产妇或婴儿原因有憋奶、乳腺炎现象。因此,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比普通的乳腺炎更为严重的类型,它的病程一般不会太长,但由于患上时会出现乳房的疼痛、肿块、淋巴结肿大等,所以发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处理。
睾丸炎的分类有哪些
1、睾丸树胶样肿
后天性梅毒第三期可侵犯睾丸,病变有两种,较常见的一种为树胶样肿;另一种为弥漫性炎症与纤维化。睾丸树胶样肿呈睾丸进行性肿大,无明显疼痛。直径一般为1~3cm.
2、精子性肉芽肿
精子性肉芽肿是由于附睾炎症或外伤,损伤输精管道致精子溢出至间质内而引起的病变。输精管精子性肉节肿可能与机械性阻塞(多有输精管结扎史)有关,常在输精管上形成多个硬结。其病变与附睾者相似。
3、肉芽肿性睾丸炎
肉芽肿性睾丸炎比较少见,多发生于中年人。病因尚未阐明,患者常有睾丸损伤史,故可能为生殖细胞损伤后,产生或释放某种物质引起肉芽肿的形成,临床上可呈急性经过,睾丸呈明显的炎性肿痛,亦可进展缓慢,似睾丸肿瘤。
4、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
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为约1/4的成人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睾丸炎,而青春期前儿童患者合并睾丸炎者较少。40%~60%的病例可转变为慢性,细精管造精细胞消失,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并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因此睾丸萎缩而丧失生精功能。所幸本病大多数为单侧而不影响生育能力,如双侧睾丸受累,则可引起不育。
唇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干燥脱屑型。病理学检查:基底细胞空泡变性,日光变性。
2.湿疹糜烂型唇炎。
(一)光化性唇炎
病理学检查:急性损害细内和细胞间水肿,水疱形成。
(二)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
病理学检查:粘膜下淋巴滤泡增生。
3.腺样唇炎。病理学检查:非特异性腺体增生、肿大,炎症细胞侵润。
4.肉芽肿性唇炎。病理学检查:肉芽肿性结节,有郎罕细胞。
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原因
1、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乳汁所引起的局部免疫现象及局部超敏反应。非细菌感染,与口服避孕药的应用有关。也可能为感染、创伤、化学刺激引起炎症,毁坏导管上皮,腔内容物进入小叶间质,引起肉芽肿反应,并进一步破坏小叶结构有关。好发于生育年龄、已婚经产的妇女。
2、可能由于导管内的乳汁、分泌物及角化上皮逆向外逸于小叶间质内,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及超敏反应,导致肉芽组织的形成。
3、病变中可见微脓肿,上皮样巨噬细胞及异物肉芽肿形成,认为本病的发生为局部感染、创伤及化学物质引起炎症,因炎性损伤导致导管上皮破坏,管腔内容物进入小叶间质,引起肉芽肿性炎症。
乳腺炎术后病理的区别
诊断为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主要病理改变为:①单纯乳腺导管扩张并有慢性炎症反应、慢性化脓性反应、异物浆细胞反应等。②乳腺导管扩张继发破裂及异物肉芽和胆固醇结晶形成。③局灶导管扩张有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伴异物巨细胞反应。④输乳管上皮,周围呈慢性炎症及纤维化。
病理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①在导管扩张的基础上有大量浆细胞浸润,伴灶状组织溶解坏死,局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②乳腺组织呈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伴局灶小脓肿形成,局部有乳腺化脓性肉芽肿性炎,伴大量浆细胞浸润,特殊染色未检见霉菌,但此种病变可能为霉菌或特殊感染所致;③乳腺非特异性化脓性炎性病变中可见较明显的脂肪坏死及脂肪坏死导致的小型油性囊肿及小型化脓性肉芽肿形成,偶见不典型的静脉炎,部分区域有浆细胞浸润。抗酸及霉菌染色未见特殊病原体。少部分病例难以找到原因,可能与血管炎有关。
乳腺肉芽肿怎样根治
肉芽肿性乳腺炎并不常见,诊断和治疗也都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容易反复发作。要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细菌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进行精准诊断和分类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及中医治疗等,同时,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病情,可能还会配合其它的治疗。所以,建议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以避免病情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