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判断腰痛
自我判断腰痛
1.急性腰扭伤:大多发生于抬重物用力过猛或姿势不良的情况下,因造成腰肌牵拉而致损伤。患者常常表现为在抬重物或做某一动作时突然腰部剧痛不能动弹,动作被迫完全停止;休息一晚后,疼痛不但不减轻反而加重,甚至不能起床。无论是活动腰部,还是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腹部用力都会使疼痛加重,口服止痛片等一般止痛药不能使之缓解。急性腰扭伤后必须卧硬板床休息,可以减轻疼痛和肌肉痉挛,并防止再度扭伤。该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骨盆牵引,旋转推拿及强的松龙局部封闭,药物可用跌打丸、三七片等。急性疼痛缓解后可做理疗、磁疗等,也可进行腰背肌锻炼,运动量及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宜循序渐进。
2.慢性腰扭伤:又称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未获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损伤未能修复,或由于多次的腰肌轻微损伤均可引起腰肌劳损。另外,长期保持特定的工作姿势,如采矿工人或车工经常弯腰劳动所引起的慢性腰痛,以及受凉引起的慢性腰痛亦属腰肌劳损。腰肌劳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部疼痛,休息时症状减轻,劳累时症状加重;适当活动或改变体位时症状减轻,活动过度时症状加重;睡觉时用小枕垫于腰部时症状减轻;弯腰稍久时症状加重;用拳叩击腰部时症状减轻以及腰部有明显的压痛点等。根据这些表现,诊断慢性腰扭伤即腰肌劳损并不困难,在排除腰椎结核、腰椎肿瘤及妇科炎症所致的腰痛后,基本可以确诊。腰肌劳损患者可自查是何种原因引起,如有无急性腰扭伤病史、弯腰过久以及腰部受凉等情况,若有当及时予以纠正。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可用强的松龙局部封闭,或以针灸、理疗、热疗、推拿按摩治疗以缓解症状,改善病情。
3.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是由上下面的软骨板,中央的胶冻样髓核和周边的纤维环构成的两锥体之间的压力缓冲垫。因为人是直立行走的,腰椎间盘不但承受静态下的压力,而且承受由于生活、劳动时的各种姿势变化所造成的压力,这样,人30岁以后,由于腰椎间盘纤维劳损后其强度减弱而容易破裂,造成腰椎间盘的髓核脱出,脱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而引起下肢神经支配区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其主要表现为腰痛伴坐骨神经痛,多数于腰扭伤、抬重物、弯腰用力或劳累后发生,有时发生在腰部受凉时。一般先有腰痛反复发作,以后才出现坐骨神经痛,少数先有坐骨神经痛而后腰痛或两者同时发生。坐骨神经痛的特点是单侧沿神经根支配区放射,常放射至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外侧,有时可至足跟和足背外侧。坐骨神经痛急性发作时疼痛常剧烈难忍,一般止痛药无效,活动、弯腰、久立、久坐及排便致腹压增高时疼痛加剧,卧床休息时好转。严重者有明显跛形,行走需有拐杖,在床上自主翻身困难。依据上述表现,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结合压通点、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及x线排除其他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后诊断即可成立。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宜睡硬板床,配合双下肢牵引、腰部热敷等,一般3周后可明显好转。此后在腰围保护下起床开展腰背肌锻炼,并要逐渐取消腰围,不可长期使用以免导致废用性肌萎缩。
骨刺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椎体边缘的唇形变或骨赘形成,中年人有腰酸腿痛患者,在X片上都有常见这种病理现象,而这也是诊断腰椎骨质增生的标志和依据。但是,对于腰椎骨质增生,除了X片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诊断检查标准。
1.腰痛,晨起重,活动后减轻。多活动或负重后腰痛又加重,以酸胀、不适为主。
2.多无明确压痛点。
3.腰部活动受限。
4.腰部扣击有舒服感。
5.不伴神经压迫体征。
6.X片显示椎体有骨赘增生,椎间隙狭窄。
如何判断颈肩痛和腰背痛的轻重
脊柱本身的改变并不是所有疼痛不适的原因,肌肉等软组织因素也很常见,如腰肌劳损、肌筋膜炎。另外,炎症和肿瘤,也是引起脊柱病痛的可怕原因,好在与外伤和退变相比,这种情况少得多。颈肩痛和腰背痛同时伴有消瘦、发热、盗汗,或有夜间疼痛严重、症状进行性加重,应警惕脊柱结核和肿瘤。
颈椎病和腰椎病患者的痛苦感受多种多样,但自己应掌握一个界限,区别不可自然逆转的和能够迅速康复的情况。一般地讲,典型四肢无力麻木或肩臂放射痛以及坐骨神经痛,说明可能是颈椎或腰椎的间盘突出、退变增生,已经压迫到脊髓或神经根。压迫是实实在在的,有时需要手术切除才能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大部分颈肩腰背痛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或自然康复使症状得到缓解,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牵引、理疗、按摩、封闭、药物等疗法,其愿望无非是防止病情加重,加快自然康复过程。少数严重的、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查明确切原因的、也可或必须选择手术治疗。
当然,得了脊柱病去看专科医生还是极其必要的,为了解决您的困惑,这些医生至少要学习准备10年以上的时间。同样是颈椎病,脊髓型的几乎必须手术,神经根型的90%非手术治疗有效。常见腰椎病中,与腰间盘突出症不同,腰椎管狭窄的更有效的治疗是手术,而非保守治疗。通常,保守治疗只作为一种次要的或者等待的治疗方法。
教你看姿势判断腰痛的类型
1、腰背僵硬、举步维艰型:
见于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往往是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比如转身、起床等,突然感觉腰部闪一下,随之腰部剧痛,不敢弯腰,走路时小心翼翼,并常以手撑腰,严重时连翻身都很困难,咳嗽一声都会加重腰痛。通常一侧腰部肌肉痉挛,坚如木板,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板状腰”。
发生这种性质的腰痛时,需要到医院拍片检查,排除骨性结构的破坏,然后就可以确诊“急性腰扭伤”了。
2、腰动正常、坐卧不宁型:
见于慢性腰肌筋膜炎患者,亦称“腰肌劳损”。多为长期伏案或坐位工作的人,觉得腰背部长时间酸痛不适,晨起较为严重,活动片刻会缓解一些,但活动时间稍长腰痛又加重,不能长时间保持坐位,需要不断地变换姿势。腰肌劳损一般不影响腰椎的屈伸活动,姿势基本正常。
3、立如斜塔、卧似弯弓型:
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腰痛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条带状放电样的疼痛,站立时上身向一侧倾斜,其“脊梁骨”不是一条直线,而呈轻度弧形,两侧肩膀明显不等高。而卧床时不能仰面伸直腿平卧,常采取侧卧位并且弯腰屈膝,这种体位可以使腰腿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一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代偿性侧弯”。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须尽快就诊,经专科医师查体、拍片后确诊。
4、腰似鞠躬,间歇跛行型:
见于腰椎管狭窄症,多为中老年人。走路时腰部略向前轻度弯曲,走一段距离后由于腰腿疼痛加重而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但骑自行车时却几乎跟正常人一样。
教你看姿势判断腰痛的类型
生活中很多人都受过腰痛的折磨,腰痛是很多骨科疾病都会有的症状,如急性和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另外腰痛可分为几种类型,可通过患者的具体姿势表现来判断腰痛的类型。那么如何来看姿势判断腰痛的类型呢?一起来看看吧。
1、腰背僵硬、举步维艰型:
见于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往往是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比如转身、起床等,突然感觉腰部闪一下,随之腰部剧痛,不敢弯腰,走路时小心翼翼,并常以手撑腰,严重时连翻身都很困难,咳嗽一声都会加重腰痛。通常一侧腰部肌肉痉挛,坚如木板,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板状腰”。
发生这种性质的腰痛时,需要到医院拍片检查,排除骨性结构的破坏,然后就可以确诊“急性腰扭伤”了。
2、腰动正常、坐卧不宁型:
见于慢性腰肌筋膜炎患者,亦称“腰肌劳损”。多为长期伏案或坐位工作的人,觉得腰背部长时间酸痛不适,晨起较为严重,活动片刻会缓解一些,但活动时间稍长腰痛又加重,不能长时间保持坐位,需要不断地变换姿势。腰肌劳损一般不影响腰椎的屈伸活动,姿势基本正常。
3、立如斜塔、卧似弯弓型:
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腰痛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条带状放电样的疼痛,站立时上身向一侧倾斜,其“脊梁骨”不是一条直线,而呈轻度弧形,两侧肩膀明显不等高。而卧床时不能仰面伸直腿平卧,常采取侧卧位并且弯腰屈膝,这种体位可以使腰腿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一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代偿性侧弯”。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须尽快就诊,经专科医师查体、拍片后确诊。
4、腰似鞠躬,间歇跛行型:
见于腰椎管狭窄症,多为中老年人。走路时腰部略向前轻度弯曲,走一段距离后由于腰腿疼痛加重而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但骑自行车时却几乎跟正常人一样。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如何看姿势判断腰痛的类型。如若观察到身边的人出现以上姿势,应及时告知他,病劝告他早日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当然这些姿势应是时常出现的情况,偶尔为之的,不一定就是腰部出现了问题。
怎么判断腰肌劳损
1、看疼痛部位
腰肌劳损出现疼痛的部位,通常是腰椎椎旁的肌肉、骶髂关节附近的骨性附着点,主要是由于长期的保持一个姿势,导致肌肉处于疲劳状态,时间长久则形成劳损,后续会出现无菌性炎症病灶,炎性代谢产物会刺激周围的小神经,从而出现疼痛的感觉。
2、医学检查判断
腰肌劳损还需要和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疾病相鉴别,此时要通过影像学,比如CT、核磁共振诊诊断,才能做出最后的结论,最后判断到底是腰肌劳损还是腰部的其他疾病。
如何辨别腰果是否漂白 怎么辨别腰果好坏
想要判断腰果是好是坏,那么就需要注意看一下它的外观是否完整,闻一下味道有没有异常,可以品尝一下,看一下有没有出现受潮问题,当然从价格上面也可以判断,只要这几方面做好了,一般都能够挑选到比较不错的腰果。
护腰的方法
腰龄有三个指标
腰椎承载了上半身所有的体重,久坐、肥胖、缺乏运动等都让我们的腰部随巨大的负担。腰痛年轻化的现象也日益严重,更有部分人可谓是“二三十岁的人,五六十岁的腰”。因此,判断“腰龄”,得衡量腰椎、腰肌和腰围三方面。
1、腰椎
人体各项器官一般在25岁之后走下坡路,腰椎也是一样,但每个人腰椎老化速度不同。长期腰部过度用力、姿势和体位不正确、伏案久坐、女性长期穿着高跟鞋等,都可能导致采集磨损得多,加快腰椎间盘退变的程度。
2、腰肌
腰肌好像人体的天然“腰带”,对腰椎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腰部肌肉力量逐渐变弱,容易导致腰肌劳损。如果腰肌劳损反复发生,会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
3、腰围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指出,腰围每增加1英寸,患癌风险就增加8倍。《生命时报》调查显示,39.8%的人5年来腰围增长了1~2公分,31.7%增长了3~4公分,12.2%的人腰围增长了5~6公分,4.4%的人增长了8公分以上。
测测你的“腰龄”达标了吗?
判断“腰龄”状况,可以用以下方法自测。腰椎、腰肌和腰围有一项不合格,就说明你的“腰龄”可能没达标。
仰卧起坐测腰肌
仰卧起坐可以测定人的腰腹部肌肉力量及持续工作能力。《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中规定:20~24岁的女性,1分钟做16~25个为及格,年龄每增长5岁, 数量标准降1~2个。40岁以下的成年女性,平均要做到20个。以此推算,60岁的女性每分钟做12~16个为宜,男性的数量要在女性基础上增加5~10 个。
卷尺测腰围
世卫组织推荐的测量方法是,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至30厘米,将带尺经脐上0.5至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肥胖者选腰部最粗处水平绕一周测腰围。男性腰围最好不要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不要超过80厘米。
看症状测腰椎
腰椎问题可以到医院进行核磁检查,判断是否腰椎出现提前退化或椎间盘突出。早期 症状主要为腰部柔软性变差、晨起腰部僵硬,经过适当的卧床可缓解,但如果是反复腰伤、腰痛,或者出现腿麻、下肢放射痛(即坐骨神经痛),腰痛进行性加重甚 至夜间痛,就要考虑腰椎出现病变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重点人群格外小心
首先,长期居住或工作在潮湿及寒冷环境中的人,要特别注意避免腰部着凉。其 次,受过外伤的人。搬重物、运动时瞬间用力过猛,就会造成腰部受伤,损伤经久不愈可能会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再次,重体力劳动者。其发病率比轻体力劳动者 的发病率高。最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应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腰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