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的副作用
旋覆花的副作用
1.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该品苦降辛开,降气化痰而平喘咳,消痰行水而除痞满。治寒痰咳喘,常配苏子、半夏;若属痰热者,则须配桑白皮、瓜蒌以清热化痰;若顽痰胶结,胸中满闷者,则配海浮石、海蛤壳等以化痰软坚。
2.噫气,呕吐。旋覆花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治痰浊中阻,胃气上逆而噫气呕吐,胃脘痞鞕者,配代赭石、半夏、生姜等,如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此外,该品配香附等,还可治气血不和之胸胁痛,如香附旋覆花汤(《温病条辨》)。
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 镇咳
旋复花黄酮对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平喘、镇咳。
旋覆花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横走或斜升,有多少粗壮的须根。茎单生,有时2-3个簇生,直立,高30-70厘米,有时基部具不定根,基部径3-10毫米,有细沟,被长伏毛,或下部有时脱毛,上部有上升或开展的分枝,全部有叶;节间长2-4厘米。
基部叶常较小,在花期枯萎;中部叶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3厘米,宽1.5-3.5稀4厘米,基部多少狭窄,常有圆形半抱茎的小耳,无柄,顶端稍尖或渐尖,边缘有小尖头状疏齿或全缘,上面有疏毛或近无毛,下面有疏伏毛和腺点;中脉和侧脉有较密的长毛;
上部叶渐狭小,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径3-4厘米,多数或少数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花序梗细长。总苞半球形,径13-17毫米,长7-8毫米;总苞片约6层,线状披针形,近等长,但最外层常叶质而较长;外层基部革质,上部叶质,背面有伏毛或近无毛,有缘毛;内层除绿色中脉外干膜质,渐尖,有腺点和缘毛。舌状花黄色,较总苞长2-2.5倍;舌片线形,长10-13毫米;管状花花冠长约5毫米,有三角披针形裂片;冠毛1层,白色有20余个微糙毛,与管状花近等长。瘦果长1-1.2毫米,圆柱形,有10条沟,顶端截形,被疏短毛。花期6-10月,果期9-11月。
旋覆花的药用价值
1、平喘、镇咳作用
旋覆花黄酮对组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小鼠氨水喷雾法和酚红排泌法实验表明,旋覆花黄酮无镇咳和祛痰作用。
2、抗菌作用
大花旋覆花的根和地上部分之脂溶性及醚溶性部分有抗菌作用。旋覆花中的咖啡酸及绿原酸有较广泛的抑菌作用,但在体内能被蛋白质灭活。
3、对平滑肌的作用
绿原酸能显着增加小肠蠕动;绿原酸、咖啡酸、奎宁酸均可增加子宫的张力,但该作用能被罂粟碱所取消,而阿托品则对此无明显影响。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绿原酸和咖啡酸给大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可提高神经兴奋性。
5、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绿原酸和咖啡酸口服,可增加人胃中盐酸的分泌量。
旋覆花的营养价值 抑制病菌
旋覆花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寒痰咳嗽吃什么中成药 旋覆花
旋覆花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的干燥头状花序,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生用或蜜灸用。
性味归经:苦,辛,咸,微温,归脾,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降气,行气,化痰,降逆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咳喘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用法用量:煎服,3-9g,包煎。
注意事项:阴虚痨嗽,津伤燥咳者忌用,又因本品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须布包入煎。
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
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普饮蓄结、胸膈痞满、呕吐噫气。
内服:煎汤(纱布包煎或滤去毛),3-10克。马、牛15-45克;猪、羊5-10克;犬、猫2-5克;兔、禽1-3克。
1、阴虚劳嗽,津伤燥咳者忌用;又因该品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须布包入煎。
2、不良反应:曾有报道2例旋复花引起的接触性过敏性皮炎,1例服后致暴泻。
①治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项筋紧急,时发寒热,皆类伤风,但不头痛为异:前胡三两,荆芥四两,半夏一两(洗,姜汁浸),赤芍药二两,细辛一两,甘草一两(炙),旋复花三两。上捣罗为未,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子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未知再服,类证活人书》金沸草散);
②治积年上气:旋复花(去梗,焙)一两,皂艾(炙,去皮。子)一两一分,大黄(挫、炒)一两半。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九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九,温汤下,日三服,(《圣济总录》旋复花丸);
③治肝着,亦治妇人半产漏下: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匿要略》旋复花汤);
脚脱皮用什么药 旋覆花属制剂
旋覆花属的植物有药用价值。可将干花在水中浸泡后,将制剂敷于足部裂痕处。
旋覆花的营养价值 平喘、镇咳
旋覆花黄酮对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平喘、镇咳。
旋覆花的营养价值 旋覆花的营养成分
旋覆花主要含旋覆花素、花含槲皮素、异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菊糖及蒲公英甾醇等多种甾醇。
中医对脂肪肝的疗法有哪些
一则,痰湿内滞型,此型多见于酒客,平时应酬比较多,需要经常饮酒。检查多见苔黄厚腻,体胖或肤白。需祛湿化浊,疏泄肝郁。半夏与瓜蒌合用,降浊化痰最有殊功。
试此方:黄连10克,法半夏30克,瓜蒌仁20克(炒捣),瓜蒌壳10克,柴胡10克,枳实20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旋覆花10克(包煎),茜草10克,大葱三根。水煎服,日一剂。上述微博中我所用的即是此方,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二则,瘀血阻滞型,此型多见舌边瘀斑,皮肤暗黑,有跌打损伤史,或手术史,或久病史。需气血双调,养血破瘀,以降为主,降中兼以化瘀行滞。旋覆花为主药,最善化肝之血瘀。
试处方:桃仁10克(打碎)、红花6克,川楝子10克、炙甘草10,旋覆花10(包煎),茜草10,大葱白三根(折断入煎),丹参15克、生山楂15克。水煎服,日一剂。
三则,肝气郁滞型,此型多见于平时易怒之人,或者经常生闷气,心情不舒畅,瘦人多见。需疏肝解郁,行气和中。理气为主,兼有行血;调肝为重,佐以健脾。以柴胡升清,以枳壳降浊,为方之关键。
试处方:柴胡15克、枳壳30克、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当归10克、川楝子10克,旋覆花10克(包煎),茜草10克,大葱白三根(折断入煎)。水煎服,日一剂。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几种中医治疗脂肪肝的疗法,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发病体制来因病施治,我们要积极的治疗脂肪肝,避免情况加重,引发肝硬化等疾病,其实我们还是应该以预防脂肪肝为主,平时少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控制身体增长,避免肥胖,这些可以有效的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用平地木、代赭石怎么治疗慢性胃炎
采用平地木、代赭石、八月札各10 克,白芍、香附、白术、旋覆花各9克,苏 梗、黄芩各5克,炙甘草3克。煎服,日1剂。 治慢性胃炎、胃脘疼痛、脘腹胀满、口苦咽干、暖气。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
1.肝胃郁热证
【治法】疏肝泄热,和胃降逆
【方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合左金丸(《丹溪心法》)加减;药物:柴胡、枳壳、(炒)白芍、牡丹皮、(焦)栀子、香附、旋覆花、赭石、黄连、吴茱萸、甘草。
2.胆热犯胃证
【治法】清化胆热,降气和胃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合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药物:龙胆草、柴胡、(焦)栀子、黄芩、当归、旋覆花、赭石、半夏、竹茹、枳壳、陈皮、甘草。
3.中虚气逆证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方药】四逆散(《伤寒论》)合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加减;药物:柴胡、(炒)白芍、枳壳、党参、(炒)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生姜、大枣、甘草。
4.气郁痰阻证
【治法】开郁化痰,降气和胃
【方药】旋覆代赭汤(《伤寒论》)合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加减;药物:旋覆花、赭石、半夏、厚朴、茯苓、紫苏叶、枳壳、香附、太子参、生姜、大枣、甘草。
5.瘀血阻络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药物: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生地黄、桔梗、延胡索、柴胡、枳壳、半夏、陈皮。
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 止呕
旋覆花能降胃气、止呕逆,用于胃有寒湿引起的呕吐、嗳气、呃逆。
哪些人不宜食用白芷
同样的食物不同的人吃起来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毕竟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吃白芷像这样的食物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身体也会出现一些不适的,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白芷。
副作用
白芷的副作用。阴虚血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当归为之使。恶旋覆花。" ②《本草经疏》:"呕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禁忌人群
气虚血热、阴虚阳亢者禁服白芷。
如果吃了一些不适合自己身体的食物,就会导致身体出现一些不舒服,所以多了解一些哪些人不适合吃白芷这样的常识,也是对身体健康的一种帮助,另外我们想要身体健康饮食也要注意营养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