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友测空腹血糖什么时间最好

糖友测空腹血糖什么时间最好

测空腹血糖什么时间最好?

空腹血糖可反映胰岛功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指标。化验室空腹血糖的时间最好在餐后8~12个小时之间,抽血的前一天晚上,应正常饮食,饭菜宜清淡,不要喝酒,饭后不喝咖啡、浓茶,晚上10时之后不要进食,并保证充足睡眠。第二天早晨起来后不要吃任何东西,少喝或不喝水。同时,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做过于剧烈的活动。抽血时间最好在清晨6~8时,这样的血样标本才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

晨起空腹运动会引起高血糖

一些糖友认为晨起运动会更好地控制血糖。而有研究表明这样做会造成血糖波动,在空腹血糖不太高时会升高血糖,即便是低强度的运动。血糖升高的机制是:晨起升高血糖的激素水平处于高峰,而运动会兴奋交感神经,使激素水平进一步增高,促进肝糖输出增加,超过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量时,就会导致血糖升高。而如果空腹运动时血糖较高,运动过程中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可能会超过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导致血糖下降,甚至低血糖。因此目前认为空腹运动是糖友的大忌,科学的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餐后1-2个小时为宜。

怎么把空腹血糖降下来呢?

专家指出,肥胖糖友一定要注意控制体重,必要时可服用减重调脂药物;1型糖尿病患者离不开胰岛素治疗,建议最好使用胰岛素泵,持续地将微量胰岛素输注体内,保持全天血糖稳定;晚餐摄入过多的糖友要更好地控制饮食,夜间尽量不要加餐,或者咨询医生临睡前吃点降糖药;夜间出现低血糖的糖友可以在临睡前加个餐,注意监测胰岛素用量和血糖,以免出现反射性高血糖;如果升糖激素对胰岛素的抵消作用大了,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一些药物。

空腹血糖6.8算正常吗

早上空腹血糖正常值正常人早上的空腹血糖值为3.89~6.1mmol/L;如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考虑糖尿病;建议复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如血糖低于2.8mmol/L,临床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低血糖”。

空腹血糖可反映胰岛功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指标。糖尿病患者测空腹血糖前,要保让从前一日三餐后至次日清晨做检查时,空腹8~12小时,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睡眠不足,避免前一日进食过多,或测空腹血糖前情绪激动、过于剧烈的活动等,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糖升高。

检查时间最好在清晨6~8时,超过10时以后的“超空腹”状态也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可靠程度。

根据人体血糖的变化规律,凌晨3:00血糖值为最低(一般不应低于3.8mmol/L),然后血糖逐渐升高。胰岛素分泌正常的人,血糖值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素水平较低,人体早晨又可以分泌多种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这些激素在早晨8时左右会有一个分泌高峰,因而8时以后的血糖可能有升高的情况,而在凌晨这些激素呈低分泌状态。

如果是有糖尿病的话,检查会分为两次,首先要空腹查血糖,再是饭后两小时查血糖,对于现在患有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大家要注意了。有些人主要是在餐后才会血糖上升,所以空腹查血糖才是比较标准的。

测血糖时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说,应该根据每个病友的具体病情而定。根据血糖监测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等,不同时间检测到的血糖,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餐前血糖:是指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值。随机血糖:是指一天中其他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值,如睡前血糖、午夜血糖等。至于每一位糖尿病病友,血糖检测的合适时间和频率,首先要与医生商量,应尽量做到针对病情合理安排。

一般说来,当近期血糖较高时,应该检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因为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准确地反应出患者血糖升高的程度。而当您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时,则最好检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因为低血糖更常发生于餐前和夜间。

冬天早起注意什么 冬天早起糖尿病患者要测空腹血糖

每年寒流袭来时,糖友尤其是老年人便会发生不良生理反应。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引起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导致血糖升高。 即使病情稳定,糖友也应该每周至少监测一次血糖,尤其是查空腹血糖。测量时间最好在晨间6点30分至8点时段,测量前不能进食,不宜大量饮水。空腹血糖达 标是糖尿病控制的基础,如果空腹血糖升高,应该请医生帮助分析原因。

血糖测量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专家指出,空腹血糖是指在早晨6~7时空腹时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目前临床上诊断Ⅱ型糖尿病最常用的一个检测项目。因为糖尿病患者测空腹血糖前,要保证从前一日晚餐后至次日清晨做检查时空腹8~12小时,所以检查时间最好在清晨6~7时,超过10时以后的“超空腹”状态也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可靠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糖尿病表现为血糖升高,但并不是所有血糖升高都是糖尿病。患有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某些应激状态下,饥饿时和慢性疾病患者,服用一些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阿司匹林等,以及一些内分泌性疾病,这些因素都可能带来血糖升高。赵志祥表示,降糖药物不能乱服,因为必须先排除是否糖尿病以外其他因素引起的空腹血糖升高。

如果检查空腹血糖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平常血糖的控制情况、观察用药效果的话,前一日晚上的降糖药还要照常服用,早上的药可在抽血后再服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睡眠不足,避免前一日进食过多,或测空腹血糖前情绪激动、过于剧烈的活动等,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糖升高。

另外,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时要按平时的饮食习惯吃饭,餐前降糖药照常服用,抽血时间从吃第一口饭算起2个小时。有调查发现,有60%的患者检查前停用了降糖药,或计算检查时间不对,导致检测不能真实反映血糖控制情况。

怎样查血糖才准确

怎样查血糖才准确

1、要选对血糖仪

很多患者考虑到血糖试纸是消耗品,选择购买血糖仪时,往往以价格为先决条件,而往往忽视了品质。其实选购血糖仪最重要的还是准确性,最好选择大品牌血糖仪,这些品牌在产品上市前都会做大量的临床试验以确保产品的准确性,如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糖尿病研究室的研究结果显示:欧姆龙HEA-230血糖仪及配套HEA-STP30血糖试纸葡萄糖检测值与医院大生化的血糖检测值相媲美,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是适合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和医院使用的理想的血糖检测产品。

2、要做好保养与储存

作为电子产品,血糖仪及其试纸的保养与储存也很重要。首先,血糖仪要半年进行一次校准;其次,试纸要储存得当,避免氧化。

试纸首先要确认两个日期,一个是保质期,一个是开瓶日期,特别是开瓶日期请务必写在瓶身上,开瓶三个月测量有效。其次,试纸应储存于温度为4℃~30℃、湿度在10%RH~90%RH的避光、避热、避潮的环境中(家中柜子、抽屉中),不能放在电视机等发热家电旁边。另外,测量前取出一片试纸后要立即盖好瓶盖,新旧试纸不要混放在一起等。

3、要掌握好测量要领

首先是采血要领。在确保采血部位干净、皮肤干透后,进行采血。如果出血量不够,可从指根朝指尖方向轻推,增大出血量,切勿随意挤压。因为对伤口周围进行挤压,会导致组织液大量渗入血液,测量结果会产生偏差。同时可以通过调节采血笔的档位来确保获得足够的血量。

其次是测量要领。血糖测量利用的是生物化学反应原理,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均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差。最恰当的操作环境温度是室温20-30℃。且最好先将血糖仪和试纸放置在操作环境30分钟后再使用。

为了避免手的温度对测量的影响,插试纸和吸取血样时最好用手指捏在血糖仪两侧。吸取血样时,试纸吸血口只触碰血液不要触碰皮肤,因为皮肤易堵住吸血口,使测量结果出现偏差。现在很多大品牌考虑到这点都使用了虹吸式吸血发,如欧姆龙血糖仪,操作更为便捷。

4、要找对基准点

患者在医院测量血糖和在家测量的条件不同,所以测量结果不同是正常的。如果要对比医院监测结果,要必须严格符合如下条件。

禁食八小时后早上空腹带着血糖仪前往医院。

先在血糖仪上测量手指血糖值。

十分钟内给医生抽取静脉血。为了确保医院可以及时对血糖进行生化检测,建议前往三甲医院。不同品牌的血糖仪其测量原理不同,同等条件下测量会有一定误差值。所以患者选择购买血糖仪时也可先前往医院进行静脉血生化检测,然后与购买的血糖仪测出的血糖值进行比较,找出基准点,再开展家庭自我血糖监测。

5、测空腹血糖早上6至8时最准

根据人体血糖的变化规律,凌晨3时血糖值为最低(一般不应低于3.8mmol/L),然后血糖逐渐升高。正常人胰岛素分泌正常,血糖值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素水平较低,血糖受胰岛素抵抗激素影响明显,血糖值会逐渐升高。因此,患者一般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时-8时取血,8时以后血糖值会越来越高,不能真实反映治疗效果了。

空腹血糖必须在空腹8小时后,采血前不吃降糖药、不运动,有些患者一路急走到医院就测静脉血和指血,样测出的结果往往会有差异,运动以后休息一段时间才可进行测量。

6、测量前能否喝水

许多人一听说要查空腹血糖,当天早晨便不吃早饭不喝水去接受检查。其实,空腹血糖监测的要求是不摄入热量,比如米饭、牛奶、蛋肉等提供能量的食物,水不提供热量,故测空腹血糖前如果口渴,可以少量饮水。但也仅仅限于白开水,其他含糖饮料还是要加以限制,以免影响血糖监测。

7、保持良好状态

血糖不仅受进食的影响,还受其他内分泌激素调节,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行为都可能对此产生影响。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睡眠不足,避免检查前一天进食过多,或测空腹血糖前情绪激动、过于剧烈活动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甚至刮胡子不小心刮破皮肤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能也会升高血糖。故为了避免类似因素的干扰,糖友最好一起床就测血糖。

血糖监测不准确的原因

1、饮食因素

晚上吃了大量不好消化的食物,或者晚餐时间过晚(太晚的话会导致空腹时间不足8个小时),都有可能导致第二天早上的空腹血糖值偏高。另外,有些患者为了获得比较好的空腹血糖结果,会有意地在检查前一天晚上少吃一些主食,这样使得空腹血糖值又比平时的偏低了。因此,要想保证第二天清晨空腹血糖的真实性,晚餐一定要保持在一个平常状态。

2、时间因素

测空腹血糖必须在上午8:00之前完成。可是,经常有这种情况:不少病友为了请专家看病,早晨不吃不喝从家赶到医院,然后挂号就诊,往往要等到上午9:00~10:000之后才轮到看病测血糖。此时患者虽然处于空腹状态,但是受到生物钟的影响,升糖激素在8:00之后已逐渐增高,即使不吃饭,血糖也会随之上升。所以,这时候测得的已不是真实的空腹血糖,只能是随机血糖了。

另外,还有的病友是步行比较长的距离到医院就诊的,这样,测得的血糖可能就比平时要低;如果再遇到候诊时间过长,心情不快,情绪激动等,血糖可能又会升高。对1型糖尿病患者来讲,由于延迟或耽搁了早晨胰岛素的注射,则会导致血糖明显升高。

上述情况下所测得血糖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腹血糖。所以建议患者在家或在附近社区卫生所完成空腹血糖检测后,进食、服药或打胰岛素,然后再去医院就诊。

3、运动因素

不合适的晨练是影响空腹血糖的常见原因。所以我们要求检查空腹血糖时,应当在不做晨练的情况下进行。因为运动后血糖一般会下降的,若血糖反而升高可能是在运动中发生了轻度低血糖,低血糖又导致反应性血糖升高。这些都是不真实的空腹血糖结果。

很多人喜欢先晨练再吃早饭,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容易引发低血糖,最好在晨练前先吃些食物。晨练时注意检查一下运动前和运动后的血糖,以便寻找出一个适当的运动量。

4、药物因素

药物是影响空腹血糖结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晚间胰岛素剂量过大,导致出现苏木杰现象,也会使得清晨空腹血糖异常升高。再如有的患者发现空腹血糖高,就有意少吃早餐,或者加服餐时降糖药,这样就会出现空腹血糖高于早餐后2小时血糖的现象。还有的病人服用了含有降糖药的保健品,也会影响空腹或餐后血糖。

5、睡眠因素

美国科学家把一天的睡眠时间分成三类:睡眠<6小时,睡眠在6~8小时,睡眠>8小时,观察睡眠时间对血糖的影响。在六年研究期间,发现每天睡眠<6小时者,其血糖从正常转变成空腹血糖异常的比例,比睡眠在6~8小时的人多4、56倍。睡眠>8小时与睡眠在6~8小时的人没有差异。可见糖尿病患者每晚睡眠<6小时,容易引起空腹血糖异常,要想获得真实的空腹血糖,前天晚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6、应激因素

近期心情不好,焦虑忧郁,失眠多梦,都可能导致空腹血糖高于平时,不能反映真实的药物效果或病情。另外,若发生急性感染或外伤,常会因应激因素导致血糖升高。还有的病友发生胃肠炎,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停止服药,有的病友认为不吃饭就不用注射胰岛素,因此导致严重高血糖……这些情况下测得的空腹血糖,都不能反映真实的基础空腹血糖,必须对症处理,而不是调整降糖药物。

7、监测方法及血糖仪因素

这是极为常见的影响空腹血糖真实与否的因素,也是我们经常提及的。病友运用血糖仪时监测方法不正确,血糖仪本身不合格或长时间没有校正,试纸过了有效期,质量不过关等等,都会影响血糖结果。

小孩查血糖需要空腹吗

1、小孩查血糖需要空腹吗

空腹血糖可反映胰岛功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指标。糖尿病患者测空腹血糖前,要保让从前一日三餐后至次日清晨做检查时,空腹8~12小时,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睡眠不足,避免前一日进食过多,或测空腹血糖前情绪激动、过于剧烈的活动等。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糖升高。检查时间最好在清晨6~8时,超过10时以后的“超空腹”状态也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可靠程度。

2、测空腹血糖的时间

根据人体血糖的变化规律,凌晨3:00血糖值为最低(一般不应低于3.8mmol/L),然后血糖逐渐升高。胰岛素分泌正常的人,血糖值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素水平较低,人体早晨又可以分泌多种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这些激素在早晨8时左右会有一个分泌高峰,因而8时以后的血糖可能有升高的情况,而在凌晨这些激素呈低分泌状态。一般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时~8时取血,8时以后血糖值会越来越高,不能真实反映治疗效果。

3、影响空腹血糖值的因素

应激因素:因睡眠障碍、情绪不佳、焦虑悲伤以及生病或者前一天晚餐暴饮暴食,都可能使测得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平时。如果存在上述情况,应该如实告知医生。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或者其他疾病康复后再复查血糖。

检测时间过晚:一些患者到医院排队、挂号、候诊时间过长,等到检查时已临近中午。此时患者虽然处于空腹状态,但是所测得血糖水平已经不能反映其平时的空腹血糖水平。如果遇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早8:00前在家或者在医院完成空腹血糖的测定,再进行就诊。

冬季起床勿忘六件事

1. 不要赖床。寒冷的冬天,糖友可能会贪恋温软的被窝而不愿起床。然而这样一来,无论是注射胰岛素还是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糖友,都容易因赖床而错过用药时间或 忘记用药,造成血糖波动。同时,无论是哪种降糖方案,超过早晨正常用药时间后,前一天使用的降糖药物效力都不足以继续维持控制血糖。经常赖床的后果就是血 糖紊乱,各种并发症悄然来袭。

2. 活动要慢。冬天人们在睡眠时血压较低,苏醒后血压会快速上升,如果起床过快,加上寒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眩晕。糖友尤其是老人起床最好缓慢 一些,衣物可以放被子里捂热乎了再穿,避免让身体受到寒冷的刺激。此外,锻炼身体也要慢慢来。很多老糖友都有早起锻炼的习惯,但冬天天亮得晚,摸黑出门会 带来诸多不便,也容易发生意外,最好7点钟之后再出门锻炼,出门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冬季锻炼应该从运动量小、运动时间短的活动开始,等身体微热后再逐 渐减衣。北方或气候严寒地区的糖友,不建议在冬季出门晨练,可选择在室内做些运动。

3. 早起喝杯温水。起床后糖友应喝一杯温开水,因为经过一夜睡眠,人体水分丢失,血液浓缩,黏滞度高,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喝一杯温水可以帮助降低这一风 险。此外,冬季天干物燥,为了防止皮肤干燥瘙痒,糖友必须保证每日足够的饮水量,不要因为跑厕所的麻烦而不愿意多喝水。

4. 测空腹血糖。每年寒流袭来时,糖友尤其是老年人便会发生不良生理反应。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引起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导致血糖升高。 即使病情稳定,糖友也应该每周至少监测一次血糖,尤其是查空腹血糖。测量时间最好在晨间6点30分至8点时段,测量前不能进食,不宜大量饮水。空腹血糖达 标是糖尿病控制的基础,如果空腹血糖升高,应该请医生帮助分析原因。

5. 警惕“黎明现象”。糖友空腹血糖升高需要考虑3种可能的原因,一是药量不足,血糖控制不到位;二是“苏木杰反应”,即夜间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由于冬季 夜长昼短,糖友要更加警惕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可以在凌晨3点监测血糖,以确定是否有夜间低血糖存在。第三就是“黎明现象”,这是指糖友在夜间血糖控制尚 可,即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由各种激素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多见于糖尿病史较长、胰岛功能降低明显的患者。正确认识空腹血糖升 高原因,对症调整降糖治疗,方能保护糖友安全过冬。

6. 注意洗漱水温。糖友冬季宜用温水漱口,减轻对口腔的刺激。洗脸、洗澡或泡脚时,水温应在37~40摄氏度之间,用热水之前一定要先让家人帮忙测水温,谨防 烫伤。另外,洗澡时间也要控制,不宜超过半小时。过度的清洗会影响正常皮脂对皮肤的保护作用,使皮肤过于干燥,导致症状加重。糖友洗浴时应使用中性清洁用 品,避免使用肥皂清洗,以免过度刺激皮肤。

查空腹血糖需要注意什么

临床上,不管是需要空腹查肝功能,还是查空腹血糖,一些患者经常会问医生,空腹检查除了不吃饭,能喝水吗?喝水对空腹检查有没有影响?

喝水没多大影响

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不在此列。因为血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清晨空腹检查时能较大程度地排除这些影响,以反映真实病情。空腹血糖是衡量胰岛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空腹血糖还可以反映头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

一般情况下,对于需要做空腹血糖检测的患者,医生会告诉你早上别吃饭来抽血,至于几点以前抽血、空腹多长时间抽血、能不能喝水有时并没有特别强调。有人一听说要查空腹血糖,当天早晨便不吃早饭不喝水去接受检查,一般来说,喝白开水不会干扰血糖的监测结果。空腹血糖监测要求的“空腹”一般是指不摄入热量,比如吃主食、肉蛋、奶等食物,而不严格限制饮水。所以可以消除顾虑,测空腹血糖前如果口渴,可以少量饮水。但是对于一些含糖的饮料要予以限制,其可能影响血糖检测的结果。

空腹时间有讲究

空腹血糖检查的时间也有讲究,时间应选择在头天进餐后8~12小时,最多12小时。时间长了,血糖也不准了。有些患者觉得只要不吃早饭,不管这个时间是上午8点还是10点,都可以去检查血糖。这样的想法也是不正确的。

避免激动,保证睡眠

如果检查空腹血糖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平常血糖的控制情况、观察用药效果的话,前一日晚上的降糖药还要照常服用,早上的药可在抽血后再服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睡眠不足,避免检查前一天进食过多,或测空腹血糖前情绪激动、过于剧烈活动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临床上,不管是需要空腹查肝功能,还是查空腹血糖,一些患者经常会问医生,空腹检查除了不吃饭,能喝水吗?喝水对空腹检查有没有影响?

喝水没多大影响

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不在此列。因为血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清晨空腹检查时能较大程度地排除这些影响,以反映真实病情。空腹血糖是衡量胰岛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空腹血糖还可以反映头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

一般情况下,对于需要做空腹血糖检测的患者,医生会告诉你早上别吃饭来抽血,至于几点以前抽血、空腹多长时间抽血、能不能喝水有时并没有特别强调。有人一听说要查空腹血糖,当天早晨便不吃早饭不喝水去接受检查,一般来说,喝白开水不会干扰血糖的监测结果。空腹血糖监测要求的“空腹”一般是指不摄入热量,比如吃主食、肉蛋、奶等食物,而不严格限制饮水。所以可以消除顾虑,测空腹血糖前如果口渴,可以少量饮水。但是对于一些含糖的饮料要予以限制,其可能影响血糖检测的结果。

空腹时间有讲究

空腹血糖检查的时间也有讲究,时间应选择在头天进餐后8~12小时,最多12小时。时间长了,血糖也不准了。有些患者觉得只要不吃早饭,不管这个时间是上午8点还是10点,都可以去检查血糖。这样的想法也是不正确的。

避免激动,保证睡眠

如果检查空腹血糖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平常血糖的控制情况、观察用药效果的话,前一日晚上的降糖药还要照常服用,早上的药可在抽血后再服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睡眠不足,避免检查前一天进食过多,或测空腹血糖前情绪激动、过于剧烈活动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验血糖前应注意什么呢

人体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度:

一般说,应该根据每个病友的具体病情而定。根据血糖监测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等,不同时间检测到的血糖,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餐前血糖:是指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值。随机血糖:是指一天中其他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值,如睡前血糖、午夜血糖等。至于每一位糖尿病病友,血糖检测的合适时间和频率,首先要与医生商量,应尽量做到针对病情合理安排。

一般说来,当近期血糖较高时,应该检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因为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准确地反应出患者血糖升高的程度。而当您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时,则最好检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因为低血糖更常发生于餐前和夜间。

高血压患者测量血糖的几大误区

一、检查前停用降糖药

有些患者认为停药后的血糖才是真实情况。实际上,检查血糖的目的是检查药物对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如果停药后再测血糖,这样得出的检测结果既不能准确反映病情,还会造成血糖波动及加重病情。

另外,有的患者为了得到理想结果而在检查前一天过分节食,此时所测的血糖结果可能偏低一些,但却不能代表平常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为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可信,检查前一天用药和进餐应和平常一样,并保证夜间睡眠良好。

二、随便找时间检查

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时间不是随意而定的,也是有要求的。检查空腹血糖的时间最好在早上6~8点,抽血时,患者要保证前一日晚餐后至次日清晨做监测时空腹8~12小时,超过12小时的“超空腹”状态也会影响监测结果。而餐后血糖监测时按平时饮食习惯吃饭,餐前降糖药照常服用,抽血时间从吃第一口主食算起两个小时。同时,要避免进食过多或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等)。

三、只测空腹血糖

大多数患者忽视了餐后血糖,其实,餐后血糖与空腹血糖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这是因为如果按照空腹血糖来进行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按照餐后2小时的标准服药。如早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只在餐后升高,应该专门针对餐后血糖治疗,宜选用短效药;而对于空腹和餐后血糖都高的患者,应该选长效药,比如达美康、格列美脲等。

相关推荐

空腹血糖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早上喝水会影响血糖量吗

其实,喝白开水不会干扰血糖的监结果。空腹血糖要求的“空腹”一般是指不摄入热量,比如吃主食、肉蛋、奶等食物,而不严格限制饮水。 所以可以消除顾虑,空腹血糖前如果口渴,可以少量饮水。但是对于一些含糖的饮料要予以限制,其可能影响血糖检的结果。

为何餐后血糖要重视

正常人在生理状况下,进食后血糖会上升成高峰,约2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而糖尿病患者进食后的血糖高峰更高,且迟迟不能恢复正常,到第二天空腹时血糖仍高。 人体血糖值是随进餐、活动等有一定幅度波动的,餐后有一段较长时间处于相对较高血糖水平。在糖尿病的初期,空腹血糖尚处正常水平,而餐后血糖已较早地出现高血糖。所以一些早期糖尿病可疑者可之,必要时可同时与空腹血糖一起定,以提高检出率。 空腹血糖是指8~10小时未进食的血糖,空腹血糖一般在清晨早餐前,而量餐后血糖时一般选择餐后2小时作为标准,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

导致空腹血糖不准确的七个因素

晚上吃了大量不好消化的食物,或者晚餐时间过晚(太晚的话会导致空腹时间不足8个小时),都有可能导致第二天早上的空腹血糖值偏高。另外,有些患者为了获得比较好的空腹血糖结果,会有意地在检查前一天晚上少吃一些主食,这样使得空腹血糖值又比平时的偏低了。因此,要想保证第二天清晨空腹血糖的真实性,晚餐一定要保持在一个平常状态。 空腹血糖必须在上午8:00之前完成。可是,经常有这种情况:不少病友为了请专家看病,早晨不吃不喝从家赶到医院,然后挂号就诊,往往要等到上午9:00~10:000之后才轮到看病血糖。此时患者虽然

在家血糖的注意事项

血糖值应保持在多少 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在治疗过程中,一般不可能要求其血糖水平达到正常人的水平,因此只要达到空腹血糖4.0~7.8mmol/L(70~140mg/dl),餐后两小时血糖6.0~10.0mmol/L(108~180mg/dl),任何随机时间血糖:10.0mmol/L以下(180mg/dl),同时又不发生,就可以认为血糖控制良好了。由于个体的差异,血糖控制目标也因人而异,病人有必要随时向社区全科医生进行咨询,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血糖的适当范围。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低血糖,制定的血糖标准可略高一

血糖的时间以及代表的意义

1、空腹血糖:主要反映患者自身胰岛B细胞的基础功能以及头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空腹血糖是衡量胰岛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之一。对于长期使用降糖药的患者来说,空腹血糖的良好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里说的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 注意: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如果空腹抽血的时间太晚,所的血糖值很难真实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其结果可能偏高或偏低。 2、餐后2小时血糖:主要反映胰岛B细胞

空腹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呢

参考值编辑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3.89~6.1mmol/L;如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考虑糖尿病;建议复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 mmol/L可确诊糖尿病。如血糖低于2.8mmol/L,临床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低血糖”。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又小于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考虑为糖

血糖之前可以喝水吗 血糖前的注意事项

一些情绪改变的干扰也影响血糖检结果,如情绪紧张、发怒、惊恐等,都有可能使血糖波动增加,因此在血糖之前应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和。 前一天晚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因为睡眠不足而导致身体劳累,也不要剧烈运动,都有可能影响血糖的定。 因为空腹血糖是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时间久了,出来的血糖可能没那么标准,所以最好早上8点左右能空腹血糖,具体时间请听从医生安排。

血糖什么时候最准

血糖什么时候最准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前一晚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一般早上起床后8点之前量较准。 空腹血糖不包括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它能较为准确诊断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是衡量胰岛功能的重要指标及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它还可以反映头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 餐前血糖 餐前血糖是指午餐和晚餐前的所血糖,所以在吃饭前定较为准确。 餐前血糖可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性,指导患者调整将要吃入的食物总量和餐前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餐前血糖高

检查空腹血糖注意事项 检查空腹血糖的一般要求

空腹血糖最好选择在清晨6﹕00~8﹕00,之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这样能够较大程度地排除一些影响因素,反映真实病情。

血糖值多少是糖尿病

一、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二、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三、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倘若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应先做餐后2小时血糖定。 四、正常人在餐后2小时的全血血糖不超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