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
肾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
1.ARF是由各种原因使两肾排泄功能在短期内迅速减退,血肌酐平均每日增加≥44.2umol/L。
2.进一步确定为是少尿型、非少尿型,还是高分解型。
3.注意以下两点:①应用利尿剂后可使尿钠排出增多,故此时不可依靠尿钠排出量及钠排泄分数作为诊断依据;②有蛋白尿或糖尿者及应用甘露醇、右旋糖酐或造影剂后,均可使尿比重及尿渗透压升高,故不应作为诊断依据。
4.还应排除慢性肾衰竭。应用B超测量肾脏大小和指甲肌酐测定有助于鉴别急慢性肾衰竭。B超肾脏不小,肾实质厚度不薄支持急性肾衰竭。指甲肌酐代表了病人血清中3个月以前的血肌酐水平,因此如果指甲肌酐正常也支持急性肾衰竭的诊断。
5.金标准是肾活检病理诊断,尽早施行急诊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肾功能不全的饮食
未透析之前:低盐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水钠储留。低蛋白饮食,肉蛋奶之类、豆制品尽量少食,因其能增加血肌苷、尿素氮,增加肾脏的负担。 还有含钾高的食物水果少食,肾不能正常排钾,血钾高会发生心脏骤停,很危险。玉米面,苦瓜,带磷的鱼类,紫菜,海产品,香蕉,桔子,瓜子,枣等干果含钾高。低蛋白饮食对保护残余肾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进入规律透析后,蛋白的补充要及时足量。这时不必担心蛋白质所产生的毒素,透析已能够清除。其它与未透析相同。
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
(1)诊断:患者有慢支、肺气肿其他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并结合心电图、x线表现,可参考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或其他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常有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等,有典型的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左心衰竭发作的病史,心脏增大以左心增大为主,体检、x线及心电图检查呈左心室肥大为主的征象。②风湿性心瓣膜病。其三尖瓣疾病应与肺心病的相对三尖瓣关闭不全鉴别。前者多见于青少年,往往有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肌炎的病史,其他瓣膜如二尖瓣、主动脉瓣常有病变。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有特殊表现。③原发性心肌病。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常为全心增大,无慢性呼吸道感染病史,无肺动脉高压体征及x线表现等。
轻度肾功能不全
对于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坚果、豆制品、鱼肉类食物、注意饮食清淡、不能抽烟饮酒、不要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肾功能不全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很多患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甚至失去了对肾功能不全治疗的信心,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全面了解肾功能不全的复发原因,因而延误了病情治疗或治疗后难获最佳效果。
肾功能不全易复发主要是由于大多患者偏听偏信,没有选择正规专业医院进行有效的科学治疗,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其次是大多选择中药或传统的激素治疗,仅仅是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治疗,并没有从根源上彻底清除导致肾功能不全的因素。最后,患者的日常护理没有到位,吸烟、熬夜、饮食无度等。
中老年时期,正是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最佳时机,然而肾功能不全如“不速之客”一般,成为破坏人们幸福生活的“罪魁祸首”之一。专家表示,肾功能不全作为慢性肾脏疾病的一种,其发病人群多为40—60岁的中老年人,因此对于家庭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威胁。
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还是可以治愈的,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做透析或者换肾,趁早治疗,多吃些补肾的食物、黑豆、木耳、黑芝麻等食物,而且避免熬夜,生活饮食规律,每天保持心情愉快。
诊断肾炎应该如何鉴别
1、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胶原性疾病中肾脏损害的发生率很高,其临床表现可与慢性肾炎相似,但此类疾病大都同时伴有全身和其他系统症状,如发热、皮疹、关节痛、肝脾肿大,化验时可以发现特征性指标异常(如狼疮性肾炎血液化验可见抗核抗体阳性)。
2、高血压病:血压持续增加的慢性肾炎应与原发性高血压伴肾损害鉴别,后者发病年龄常在40岁以后,高血压出现在尿改变之前,尿蛋白常不严重而肾小管功能损害较明显。心、脑血管及视网膜血管硬化性改变常较明显。
3、恶性高血压病:恶性高血压病多见于患有高血压病的中年人,常在短期内会引起肾功能不全,故易与慢性肾炎并发高血压者相混淆。恶性高血压病的血压比慢性肾炎为高,常在29/17kPa(200/130mmHg)或更高。但起病初期尿改变大多不明显,尿蛋白量少,无低蛋白血症,无明显水肿。因为恶性高血压病时的小动脉硬化坏死是全身性的,故常见视网膜小动脉高度缩窄,硬化,并常伴有出血和渗血,视乳头水肿,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也较明显,这些均可做为鉴别诊断的依据。若慢性肾炎并发高血压而演变为恶性高血压者,则是有长期慢性肾炎病史的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出现血压明显升高,肾功能迅速恶化,并出现视网膜出血、视乳头水肿,甚则出现高血压脑病等症状。
急进性肾炎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一)与肾前性或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鉴别此外,应注意肾前性因素加重急进性肾炎肾功能损害。
(二)与急性间质性肾炎或急性肾小管坏死鉴别 鉴别诊断有困难时,需做肾活检明确诊断。
(三)重型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本病多数为可逆性,少尿和肾功能损害持续时间短,肾功能一般在病程4~8周后可望恢复,肾活检或动态病程观察可助两者鉴别。
(四)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急进性高血压等鉴别 此外,军团病(legionnaire)引起者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可以治愈的,由于它常伴有肺部病变,有报道误诊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病例。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鉴别诊断
3.1 诊断要点
3.1.1 主动脉瓣开放幅度增大,开放速度增快,关闭时可见双线。
3.1.2 左室增大,左室流出道增宽,室壁活动幅度增大。
3.1.3 主动脉增宽,主波增高,重搏波减低或消失。
3.1.4 二尖瓣舒张期开放时可呈半月形,M型超声心动图可见舒张期扑动。
3.1.5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左室流出道内测及起自主动脉瓣的舒张期返流束。脉冲或连续多普勒可见正向的返流频谱曲线。
3.2 鉴别诊断
3.2.1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常合并主动脉瓣狭窄,或联合瓣膜病变,应注意详细分析,避免漏诊及误诊。
3.2.2 生理性主动脉瓣返流,特点心脏、瓣膜及大动脉形态正常;返流面积局限<1.5cm2;最大返流速度<1.5m/s。
3.2.3 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时,在左室内或测及舒张期射流,射流方向与主动脉瓣返流束方向相似。
3.2.4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返流束冲击二尖瓣前叶,二尖瓣出现扑动时亦应与二尖瓣狭窄相区别: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二尖瓣出现快速扑动;二尖瓣前叶舒张期下降速度在120mm/s以上;二尖瓣关闭点C,常在心电图QRS波之前,二尖瓣无增厚现象。
4 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可靠性已被公认,利用这一技术不仅可观察心脏大小及主动脉的宽度,而且还可显示主动脉瓣口的结构,对其返流程度进行估测。多普勒诊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敏感性为88%~100%,特异性为96%~100%。对于无临床体征或无心脏形态变化的患者,多普勒超声成为唯一的诊断依据。对于返流程度的评价,多普勒超声和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心导管检查时心血管造影术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
由于返流量的大小,返流口面积、返流压差、心率等多种因素影响,另外采用对照的检查方法本身的限制性,目前尚无一种简便准确的绝对的定量主动脉瓣返流量的方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所用方法虽为半定量方法,但已基本满足临床应用。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诊断
诊断
病患者几乎总有血尿,包括镜下或者肉眼血尿。蛋白尿可以比较轻微,约有30%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但半数患者尿蛋白>3.5g/24h,90%以上患者蛋白尿选择性差。尿FDP和C3可升高。
鉴别诊断:
(1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大多数慢性肾炎,往往隐匿起病,急性发作常继发于急性感染后,前驱期往往较短,1 ~2 日即出现水肿、少尿、[1]氮质血症等症状,严重者尚可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能伴有贫血、高血压、肾功能持续不好转,平时可能伴有夜尿增多,尿比重常低或固定低比重尿。
(2 )急进性肾炎:起病初与急性肾炎难鉴别;本病在数周内进行性肾功能不全可帮助鉴别,必要时采用肾穿刺病理检查,如表现为新月体肾炎可资鉴别。
(3 )急性尿路感染:尿常规可出现红细胞,但常伴白细胞及脓细胞,部分患者有发热及尿路刺激征,中段尿培养可确诊,常常补体正常。
(4 )膜增生性肾炎:常以急性肾炎起病,但常常蛋白尿明显,血清补体持续下降(大于8 周),疾病恢复不及急性肾炎好,必要时予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5 )IgA 肾病:主要以反复发作性血尿为主要表现,ASO 、C3往往正常,肾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6 )继发性肾炎:如地敏性紫瘢肾炎,狼疮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等。
高钾的鉴别
1、急性肾衰竭少尿期 高血钾是少尿期常见的死因之一。本病应与肾前性少尿鉴别,后者因肾血流灌注不足所致,血钾增高的程度较轻且缓慢肾功能受损亦较轻,尿渗透压与血渗透压之比大于2有助于鉴别诊断。2、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晚期可表现血钾增高,尿相对密度低而固定尿内有蛋白管型、红细胞及白细胞等。血浆尿素氮及肌酐常明显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常降低。根据病史症状及化验检查所见诊断一般不难,许多因素如感染酸中毒、大量应用保钾利尿剂、输入库存血等都可致血钾急剧或明显升高。3、低肾素性低醛固酮症 本症是由于肾素缺乏所致的醛固酮形成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本病应与Addison病鉴别,两者均有醛固酮减少和高钾血症,但低肾素性低醛固酮症有血浆肾素活性降低,血浆皮质醇及ACTH值正常,且无Addison病的临床特征如色素沉着软弱无力和失水等。4、a1-羟化酶缺乏症 完全性al-羟化酶缺乏症患者由于皮质醇与醛固酮分泌不足,可出现明显脱水、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与代谢性酸中毒。由于ACTH分泌增多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雄激素,因而女性患者出现男性化,男性患者性早熟。5、高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本症表现与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相似,肌肉无力麻痹但发作更为频繁,每次发作持续数分至数十分钟。发作时血清钾增高,心电图有相应表现,本病少见男性较多,通常在10岁前起病,常因剧烈运动后湿冷环境服用钾盐后诱发。
肾功能不全如何诊断检查
肾功能不全要从哪些方面检查?
1.精神、神经系统
精神萎靡、疲乏、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四肢麻木、手足灼躁、谵语、肌肉颤动、抽搐、昏迷。
2.心血管系统
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损害、心包炎、血管硬化、血管钙化。
3.造血系统
严重贫血是非常突出的症状。晚期可有出血倾向,常见有鼻衄、止龈出血、淤玉,也 可为呕血、便血、咯血、血尿、颅内出血、月经过多。
肾功能不全诊断检查可从呼吸系统;皮肤症状;氏谢性酸中毒这几个方面进行诊断检查。
4.呼吸系统
酸中毒时呼吸深长,晚期可有尿毒症性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
5.皮肤
无光泽、干燥、脱屑。右出现尿素霜、皮疹、色素沉着。
6.氏谢性酸中毒
可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感觉迟钝、呼吸深而长,甚至进入昏迷状态。
肾功能不全诊断检查,也可从脱水或水肿;电解质平衡紊乱和低谢紊乱这三个方面进行。
高尿酸血症肾病的鉴别诊断
尿酸肾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原发性肾小球病以下几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1)尿酸肾病血清尿酸上升较尿素氮和肌酐显著,血尿酸/血肌酐>2.5(以mg/dl为单位)
(2)痛风肾病关节炎明显发作频繁原发性肾小球病即使有高尿酸血症也很少发生关节炎,可能是其对尿酸反应小
(3)尿酸肾病病史长,通常只有肾小管功能受损明显;而肾小球功能受损较轻,肾功能减退缓慢
(4)痛风石仅在原发性痛风者出现
(5)肾活检组织在偏光显微镜下可见到双折光尿酸结晶可确立尿酸肾病诊断。但由于尿酸盐沉积以肾组织深部为主穿刺肾组织往往深度不够不易取得病变组织
2.慢性肾功能不全本病即使有高尿酸血症,发生尿酸结晶沉积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时不复存在皮质-髓质梯度髓质内钠浓度下降。
3.其他引起肾功能衰竭和高尿酸血症的疾病以下病变如横纹肌裂解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严重失水致肾前性氮质血症铅中毒、多囊肾止痛剂肾病、梗阻性肾病引起双侧肾盂积水以及家族性肾病和髓质囊肿病等均可致肾功能衰竭及尿酸明显升高,这些病变是以肾小管间质为主的肾损害,应注意和尿酸肾病鉴别
慢性肾炎诊断鉴别
诊断
典型病例诊断不难,具有蛋白尿,血尿(相差显微镜检多见多形态改变的红细胞),高血压,水肿,肾功能不全等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病程持续1年以上,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者,应考虑本病。
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上需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间质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和遗传性肾炎等相鉴别。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如何诊断鉴别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诊断鉴别
自我诊断要点
1. 月经不调,常常表现为月经周期提前。
2. 多次自然流产史。
鉴别诊断
1.测量基础体温:每天早晨在同一时间测量体温,通过2个月的连续测试,正常的基础体温:上升幅度不小于0.3摄氏度,体温升高不少于12天。
2.诊刮术:在月经周期的第二十六天进行诊刮,取子宫内膜行组织学检查,观察分泌期子宫内膜是否形成,与月经周期数是否符合。如果子宫内膜分泌不良或者落后于刮诊日2天以上的内膜,则考虑黄体功能不全。
3.在月经第十八到二十六天测血液内孕激素,其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则提示黄体功能不全。
4.超声监测排卵,从排卵后到来月经的时间应该是14天左右,如果少于12天可以诊断黄体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