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刮痧的部位 刮痧后长湿疹怎么回事
湿疹刮痧的部位 刮痧后长湿疹怎么回事
许多人在刮痧后,会在刮痧位置发现一些小水泡,不碰它就不痛不痒,但这些水泡并不是湿疹,湿疹通常会有瘙痒、渗出的情况。
刮痧刮出水泡说明身体湿气过重。
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水泡的大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机体内痰饮水湿的情况。水泡比较明显,数量较多,色白,周围皮肤温度不高则为寒湿证;水泡不太明显,数量较少,色微黄,或者浑浊,周围皮肤温度较高则为湿热证。
1、小水泡自然恢复。如果出的水泡较小,则不需要挑破,任其自然恢复比较好,是不会影响日常生活的。
2、大水泡用针挑破。如果水泡较大,发泡后可用消毒针灸针将较大的泡刺破,放出其中的液体。对于发泡后的创面如何处理,可用无菌纱布覆盖,按时换药,直至愈合。
3.值得注意的是,刮痧出水泡说明身体湿气过重,平时饮食应多添加一些祛湿利尿的食物,例如红豆,薏米,冬瓜等食材,注意按时锻炼身体,以运动排汗的方式将身体多余的水分排出来,并且运动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荨麻疹可以拔罐刮痧吗 如何用刮痧治荨麻疹
功效:祛风止痒。
方法:采用直接刮法。
刮拭用油:可选用正红花油或刮痧活血剂。
1、项背部:大椎、风府、膈俞;
2、上肢:曲池
3、下肢: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1、持握刮痧板与皮肤成45度,由上而下或由内而外顺序刮拭背部、上肢及下肢。
2、力度以受术者感受舒适为准,对选择的刮痧部位反复刮拭,直至刮拭出痧痕为止。
备注:湿热者大椎、曲池、膈俞用泻法;血虚者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
疗程:10次为1疗程,治疗时间根据疾病缓急、病程长短而决定。
1、急、慢性荨麻疹均适宜刮痧治疗;经激素和抗过敏药物治疗无效者,刮痧也可获效。
2、急性者一般经1~2次治疗可愈,慢性者多需10次左右治疗也可愈。
3、多食新鲜蔬菜,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夏季刮痧五注意事项
1、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治疗刮痧时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响刮沁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2、刮痧后洗浴的时间
治疗刮痧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侍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但在洗浴过程中,水渍未干时,可以刮痧。因洗浴时毛孔微微开泄,此时刮痧用时少,效果显著,但应注意保暖。
3、治疗刮痧后饮热水一杯
治疗刮痧使汁孔汗泄,邪气外排,要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个但可以补充消耗部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4、不同种类的皮肤病刮拭方法
皮肤病患者,皮损处干燥、无炎症、渗液、溃烂者(如神经性皮炎、白癜风、牛皮癣等病症),可直接在皮损处刮拭,皮肤及皮下无痛性的良性结节部位亦可直接刮拭。如皮损处有化脓性炎症、渗液溃烂的,以及急性炎症红、肿、热、痛者(如湿疹、疱疹、疔、疖、痈、疮等病症),不可在皮损处或炎症局部直接刮拭,可在皮损处周围刮拭。
5、糖尿病及下肢静脉曲张者刮拭方法
糖尿病患者皮肤抵抗力减低:血管脆性增加,不宜用泻刮法。下肢静脉曲张局部及下肢浮肿者,宜用补刮法或平刮法从肢体末端向近端刮拭以促进血液循环。
湿气重刮痧刮哪里 背部穴位
刮痧位置:整个背部,包含背部的诸多穴位,如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等重要穴位。
刮痧方法:选用砭石或水牛角等自然材质做成的刮痧板,蘸少量刮痧精油或橄榄油以起到润滑作用,先刮位于后背正中线的督脉,然后再刮督脉旁开1.5寸的两侧膀胱经。刮痧时,刮板与皮肤倾斜45度左右,从上至下以轻柔适度的力量刮拭,直到刮出痧疹。
刮痧作用:刮背部穴位既可排毒祛湿,又可振奋体内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
揪痧的注意事项
治疗刮痧时,皮肤局部汗孔开泄,出现不同形色的痧,病邪、病气随之外排,同时人体正气也有少量消耗。为有利于扶正祛邪,增强治疗效果,治疗刮痧时应选择环境,根据病证选择适当的手法,注意掌握刮拭的时间,防止发生晕刮。危重病人应采用综合治疗。
一、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治疗刮痧时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响刮沁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二、治疗刮痧后饮热水一杯
治疗刮痧使汁孔汗泄,邪气外排,要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个但可以补充消耗部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三、刮痧后洗浴的时间
治疗刮痧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侍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但在洗浴过程中,水渍未干时,可以刮痧。因洗浴时毛孔微微开泄,此时刮痧用时少,效果显著,但应注意保暖。
四、不同种类的皮肤病刮拭方法
皮肤病患行,皮损处干燥、无炎症、渗液、溃烂者(如神经性皮炎、白癜疯、牛皮癣等病症),可直接在皮损处刮拭,皮肤及皮下无痛性的良性结节部位亦可直接刮拭。如皮损处有化脓性炎症、渗液溃烂的,以及急性炎症红、肿、热、痛者(如湿疹、疱疹、疔、疖、痈、疮等病症),不可在皮损处或炎症局部直接刮拭,可在皮损处周围刮拭。
五、糖尿病及下肢静脉曲张者刮拭方法
糖尿病患者皮肤抵抗力减低:血管脆性增加,不宜用泻刮法。下肢静脉曲张局部及下肢浮肿者,宜用补刮法或平刮法从肢体末端向近端刮拭以促进血液循环。
六、晕刮的防治
晕刮,即在治疗刮痧过程中出现的晕厥现象。经络全息刮痧法虽然安全、无副作用,但个别患者有时因其本身在某个时刻不具备接受治疗刮痧的条件,或治疗刮痧时操作者的刮拭手法不当、刮拭时间过长,则会出现晕刮现象。
刮痧可以治疗荨麻疹吗
可以。
刮痧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通过正确的手法刮痧,可将体内毒素释放出来,从而达到治疗荨麻疹的目的。
另外,荨麻疹伴随瘙痒症状,中医理论认为,瘙痒痒和湿气有关,体内有湿气,一定要往外排,因此起疹子的过程,其实也是排毒过程。刮痧可以促进身体内部毒素排除,有助于荨麻疹病情的恢复。
荨麻疹患者刮痧的时候可以分2组穴位进行刮痧,1组为风门,肝俞,肩髃,委中;另1组为曲池,鱼际,足三里,三阴交,并随症配穴,风寒束表配风池,肺俞;风热客肺配大椎,风池,神门;脾胃湿热配脾俞,胃俞,肾俞;气血两虚配中脘,郄门,大都,膈俞;冲任失调配气海,关元,膈俞,内关,公孙,地机,气冲穴。
刮法:先刮第一组穴,再刮第二组,均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然后随症加刮配穴。
刮痧可以治疗荨麻疹吗
可以。
刮痧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通过正确的手法刮痧,可将体内毒素释放出来,从而达到治疗荨麻疹的目的。
另外,荨麻疹伴随瘙痒症状,中医理论认为,瘙痒痒和湿气有关,体内有湿气,一定要往外排,因此起疹子的过程,其实也是排毒过程。刮痧可以促进身体内部毒素排除,有助于荨麻疹病情的恢复。
春天刮背去湿气的方法
草长莺飞三月天,春困泛懒的季节又来了,不少人总是感到头胀身重,困倦叫睡,无精打采,难以集中精神学习和工作,甚至抑郁烦闷,有的还伴有脘满腹胀,食欲不振或大便稀烂的症状。
春天不妨拿起刮痧板为你的家人刮刮背,刮走春节吃出来的食积,刮走猫冬留下的气血不畅,刮走春季的湿气。初春刮刮背,越刮越精神!
冬主收藏,在寒凉的冬季里,人们大多运动不足,经络痹阻,且春节期间容易饮食过度,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受损,再加上春季多雨多湿,外湿引动内湿,故人体易被湿邪入侵,从而出现腹满腹胀、食欲不振,身体、四肢沉重,精神萎靡,或烦躁易怒等中医认为的“湿浊内困”的亚健康症状。
春困刮痧要刮背部穴位,是因为督脉主一身之阳气,膀胱经不但包含了调节人体五脏六腑的诸多穴位,如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等重要穴位,是人体抵御外邪和重要屏障,而且掌握着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中医有“春夏养阳“的说法,故刮背部穴位既可排毒,又可振奋体内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
刮完痧后,患者常感到背部、肢体有酸痛感,此时可把点燃的艾条放进艾灸盒中,置于痧斑处灸10分钟左右,是典型的攻补兼施,扶正祛邪的综合运用。
刮痧时最好选用砭石或水牛角等自然材质做成的刮痧板,被刮者俯卧在床上,撩起后背的衣服,操作者在被刮者背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肤霜,先刮位于后背正中线的督脉,然后再刮督脉旁开1.5寸的两侧膀胱经。刮痧时,刮板与皮肤倾斜45度左右,从上至下以轻柔适度的力量刮拭,直到刮出痧疹。所谓痧疹是指被刮皮肤表面出现粟头的小红点。中医认为,“百病皆可发于痧”,刮出的痧疹是人体风、湿、火等病理产物在强刺激手法下外排。
湿疹刮痧的部位 湿疹能刮痧吗
湿疹患者可以通过刮痧来辅助治疗,但是注意不要刮拭长湿疹的部位,以免造成局部溃烂、感染。
中医认为湿疹多因饮食伤脾,脾虚失运,或外受湿热之邪,或素体蕴湿,郁久化热,湿热蕴遏,客于肌肤所致。通过在特定的经络、穴位刮痧,可以起到排毒、泻热、健脾、利湿的作用,有利于减轻湿疹症状。
后背刮痧后要注意什么
一、后背刮痧后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后背刮痧后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响刮沁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二、后背刮痧后饮热水一杯
刮痧使汁孔汗泄,邪气外排,要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个但可以补充消耗部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三、后背刮痧后洗浴的时间
后背刮痧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侍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但在洗浴过程中,水渍未干时,可以刮痧。因洗浴时毛孔微微开泄,此时刮痧用时少,效果显著,但应注意保暖。
四、不同种类的皮肤病刮拭方法
皮 肤病患者,皮损处干燥、无炎症、渗液、溃烂者(如神经性皮炎、白癜风、牛皮癣等病症),可直接在皮损处刮拭,皮肤及皮下无痛性的良性结节部位亦可直接刮 拭。如皮损处有化脓性炎症、渗液溃烂的,以及急性炎症红、肿、热、痛者(如湿疹、疱疹、疔、疖、痈、疮等病症),不可在皮损处或炎症局部直接刮拭,可在皮 损处周围刮拭。
湿疮的刮痧疗法
湿疮由禀赋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而成,是一种呈多种形态皮疹,发无定处,易于糜烂流津的瘙痒性、渗出性皮肤病、本病具有对称分布、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急性者多泛发全身,慢性者多固定于某些部位。本病按照病因病机可分为湿热侵淫、脾虚湿蕴、血虚风燥3型。
一、湿热侵淫
(一)症状
表现为发病急,可泛全身各部,初起皮损潮红灼热、肿胀,继而粟疹成片状或水泡密集,渗液流津,瘙痒不休,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
(二)治法
(1)选穴肺俞、曲池、阴陵泉、神门、大椎。
放痧:委中。
(2)定位肺俞: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委中:胭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大椎,然后刮背部肺俞,再刮前臂曲池、神门,放痧膝部委中,最后刮下肢内侧阴陵泉。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肺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再分别刮上肢外侧曲池穴和内侧神门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委中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或直接按揉胭中有络脉瘀血之处,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最后刮下肢内侧阴陵泉穴,不宜过重,30次,出痧为度。
二、脾虚湿蕴
(一)症状
表现为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纳少神疲,腹胀便溏。
(二)治法
(1)选穴大都、阴陵泉、脾俞、足三里、曲池。
(2)定位大都:当人体的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一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阴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脾俞,再刮前臂曲池,然后刮下肢阴陵泉、大都、足三里。
(4)刮拭方法补泻兼施。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脾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再刮上肢外侧曲池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然后刮下肢内侧阴陵泉穴,不宜过重,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和足部大都穴,各30次,可不出痧。
三、血虚风燥
(一)症状
表现为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皮损色黯或色素沉着,粗糙肥厚,呈苔藓样变,剧痒,皮损表面有搔痕、血痂、脱屑,伴头昏乏力,腰酸肢软。
(二)治法
(1)选穴 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曲池、膈俞、郄门。
(2)定位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郄门: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膈俞,然后刮前臂曲池、郄门,再刮下肢内侧血海至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膈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然后分别刮上肢外侧曲池穴和内侧郄门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再刮下肢血海至三阴交穴,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30次,可不出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