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对肺有什么好处 艾灸太渊调补肺气

艾灸对肺有什么好处 艾灸太渊调补肺气

太渊位于腕横纹桡侧的凹陷处,即拇指梗部凹陷处。取穴时需仰掌。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法灸太渊5-2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可配内关,三阴交穴益心通阳,祛瘀通脉。

艾灸好处:太渊是肺经的原穴,原穴是肺腑经脉元气外应之处,又是脉会。故刺激本穴有调补肺气,通经活络之功,对治疗因肺气虚弱的咳嗽,哮喘最为适宜,同时,如果由肺气虚弱推动无力而致的血瘀滞行,体重节痛,都可选用太渊调理。

太渊的功效和作用 太渊可以艾灸吗

可以艾灸。

艾灸是一种利用艾条或艾柱产生热量,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激发人体经气活动调整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的理疗方式,而太渊是人体的穴位之一,并且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因此是可以艾灸的。

只不过艾灸本身属于一种刺激性很强的理疗方式,而太渊也不宜过度刺激,因此艾灸相对于按摩来说,其频率和时间,更需要控制。

艾灸调理百日咳 脾肺气虚型百日咳艾灸方法

治法:健中扶正,温养脾肺。

艾灸处方:脾俞,肺俞,足三里,太渊,太白。

取穴方义:脾肺气虚以脾俞,肺俞以匡其正,合胃经合穴足三里,健中培土以生金,太渊,太白分别为手,足太阴经的原穴,合用乃是十二经子母补泻中脏与脏的大五行配穴法,虚则补其母,补肺经属土的原穴太渊,再加用脾经属土的原穴太白。

艾灸方法:

1.艾柱灸(补法):依方选用上穴,取艾灸如麦粒大,置穴位上施灸,待皮肤温热红润时即取下,勿使太过,每穴灸3-5壮,灸毕用手按压,每日1次。

2.艾条温和灸:选用上穴,用细艾条悬空灸之,每穴灸3-5分钟,每日可灸1-2次。

艾灸对肺有什么好处

人的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通过艾灸刺激身体特定穴位,可以滋阴润肺,开窍通瘀,调理肺气,在保养肺脏,预防肺部疾病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艾灸肺俞祛湿调节体型

肺俞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方法:俯身,由施灸者将艾条拿在手,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受温热为度。

艾灸好处:肺俞是肺的背俞穴,是肺在背部的反应点,艾灸肺俞,可排除肺部水湿,还能滋养肌肤,有助于调节体型。

艾灸尺泽润肺经

尺泽穴位于手臂肘部横纹上,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有粗腱,腱的外侧即是尺泽。

艾灸方法:右臂略微弯曲,左右持点燃的艾条,将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温热为度,每次灸2-5分钟。

艾灸好处 :尺泽为手太阴肺经合穴,是肺经上重要的穴位,本经为肺经经水之源,对整个肺经经脉起润下作用,故本穴属水,经常艾灸尺泽,能给皮肤补充水分,让皮肤润泽光滑。

艾灸列缺调肺温煦任脉

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只手的桡侧茎突上,食指尖到达凹陷处即为列缺。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燃端对准穴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温热为度,每次灸5-10分钟。

艾灸好处:列缺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通任脉,经常灸治列缺不仅能够通经活络,止咳平喘,利水通淋,还能养肺调肺,消除体内痰湿,另外对缓解痛经也有好处。

艾灸百会穴的作用

一、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1 施灸方穴 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2 方穴功用 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3 方穴主治 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二、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1 施灸方穴 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2 方穴功用 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3 方穴主治 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支气管哮喘艾灸哪里好 脾肺气虚型哮喘艾灸哪里

病人哮喘反复发作,正气虚弱,吐痰清稀而多,同时伴随气虚的一般表现,舌质淡,舌边有齿痕,苔白滑等特点。

治则:健脾益气,培土生金。

艾灸取穴:主穴取太渊,脾俞,足三里,肺俞,定喘,膏肓俞,痰多加丰隆配穴。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每日1-2次,每次1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2.艾炷瘢痕灸:每次选用1-2穴,每穴灸3-7壮,10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甘油三酯高艾灸哪里

甘油三酯高艾灸调和脾胃

脾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物进入人体第一个腹胀接待的就是胃部,胃部将食物部分消化后,小肠才能吸收。脾脏又是胃部消化食物的支撑,调理好脾胃对甘油三酯饮食上脂肪消化吸收分解代谢都有很好的帮助!

艾灸穴位

脾俞: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当脐中上4寸。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艾灸方法

艾条回旋灸: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即可旋转灸,也可顺静脉方向在一条线上围转圈施灸。每穴根据个人情况,灸5-10分钟,感觉到热力渗透即可。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月灸10次。

甘油三酯高艾灸养心安肠

心脏为五脏六腑之主,能推动血液流动,为其他组织器官输送营养、氧气,并带走代谢物。心脏与小肠相表里,促进小肠吸收食物的精华,将多余水液和糟粕传送到大肠和膀胱。甘油三酯主要是通过血液中流动到人体其他部位,所以强心能更好的帮助甘油三酯的代谢。

艾灸穴位

劳宫:位于手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指尖处。

内关:位于铅笔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神门: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

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曲泽:仰掌,微屈肘,位于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少海: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

艾灸方法

艾条温和灸:取劳宫、内关、神门、尺泽、曲泽、少海,每穴5-10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月10次。

甘油三酯高疏肝利胆

肝与胆互为表里,对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肝掌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体,不仅能参与糖分、脂肪、蛋白质、水液的代谢,还具有解毒、调节激素的作用,胆也是消化系统之一,它能分泌胆汁帮助小肠消化食物。可有效的分解脂肪,有利于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

艾灸穴位

侠溪:位于足背外侧,当第4、5趾缝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处。

足临泣:位于足背外侧,当第4趾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大墩:位于足大趾摩羯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太冲:位于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艾灸方法

艾条温和灸:取侠溪、足临泣、大墩、太冲、三阴交,每穴灸5-15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月灸10次。

甘油三酯高宣肺利肠

肺脏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可调节体内外气体交换,参与身体的水液代谢,辅助心脏促进气血的运行。肺脏与大肠相表里,促进大肠对食物糟粕以及水分的吸收吗,形成粪便,及时将其排出体外,而肺脏也能将体内废弃通过呼吸排出体外。促进身体代谢,助与血液运行,均有利与甘油三酯的降低。

艾灸穴位

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列缺: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太渊:位于腕掌测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少商:位于手拇指摩羯桡侧,距指甲根部0.1寸。

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伤髁连线的中点。

偏历:屈肘,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商阳:位于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根部0.1寸。

艾灸方法

艾条温和灸:取尺泽、列缺、太渊、少商、曲池、偏历、合谷、商阳,重点穴位是太渊、列缺和偏历,每穴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月灸10次。

甘油三酯高补肾强身

肾主水液,为脏腑阴阳之根本,人体精气皆藏于肾脏之中,若肾气强则人体盛,肾气弱则人体衰。增强人体精力,对于血脂全面控制都有很强的帮助。

艾灸穴位

神阙:位于腹中部,脐中央。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肾俞: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命门: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艾灸方法

艾条温和灸:取神阙和关元,或肾俞和命门,两组穴位可交替使用。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月灸10次。

艾灸的穴位及其效用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

【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活人多亦。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 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⑦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大椎、身柱、 肾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到底该如何补气

艾灸补气血,比十全大补汤还有效。艾灸本来就具有升发气血,推动气血的一个运行作用。

第1步:艾灸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气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第2步:艾灸养肝血补气虚。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

第3步:艾灸远寒邪。

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冬季出门,务必戴好帽子、手套、围巾等,在家要忌食寒凉。老人气血常不足,要更加注意。

艾灸取穴:太渊穴、中脘穴、章门穴、足三里、太白穴

保健灸,每周3-4次,每次每穴30分钟,太渊穴、太白穴每次各10分钟。

艾灸补气血灸哪里

症状:胸闷,心前区疼痛,气短乏力,脸色苍白,头上出虚汗,嘴唇发乌,手脚冰凉。

艾灸取穴:主穴:内关穴,心俞穴;配穴:膻中穴,通里穴,膈俞穴,郄门穴。

艾灸这些穴位可以养血活血,调理心气,且能理气不致气滞。

症状:头发逐渐稀少脱落,嘴唇,指甲淡白,失眠,头晕,女性经血量减少。

艾灸取穴:脾俞穴,中脘穴,气海穴,足三里穴。

艾灸这些穴位,坚持每日一次,以皮肤潮红为度,可以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

气行血行,气不通了,血肯定不畅,这类人群容易出现嘴唇指甲紫暗,皮肤青紫或粗糙,局部刺痛或绞痛固定不移,或触及肿块。

艾灸取穴:气海穴,膈俞穴,血海穴。

艾灸这些穴位可以活血化瘀,避免因血液运行瘀滞,阻碍气的运行,使气血变得通畅。

主要症状:咳嗽,四肢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声音低怯,体倦乏力等气虚症状。

艾灸取穴:肺俞穴,太渊穴,阴陵泉穴。

艾灸这些穴位能保持肺功能正常,使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清气吸入充足,有效调畅气机。

主要症状:心情抑郁,两肋胀痛。睡眠质量差,头昏脑胀,眩晕,胃口较差,倦怠乏力,胸闷,胸部两侧疼,女性多伴随月经不调或乳房胀痛,舌质淡红。

艾灸取穴: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

人的肝血不足,肝气就容易勃发,导致人易急躁易怒,甚至肝区出现隐痛,艾灸这些穴位,有补肝养血,健脾益肾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肝气郁结,肝血不足的现象。

艾灸哮喘能治好吗

艾灸对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都有一定的疗效,通常缓解期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无论是成人哮喘还是儿童哮喘,都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治疗。


哮喘发作期艾灸:寒哮为突然发作,呼吸急促,胸闷气喘如塞,张口抬肩,喉中啸鸣有声,若咯痰,痰液清稀或呈泡沫状,色白,体寒无汗,苔白滑或腻,脉浮紧。

施灸穴位:肺俞,定喘,天突,尺泽,丰隆等穴位。

功效: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缓解期艾灸方法:肺气亏虚者哮喘反复发作,正气虚弱,可见面色苍白无华,自汗怕风,食少脘痞,易感冒,大便溏薄,舌淡苔腻,脉细弱无力。

脾气亏虚者动则息促,耳鸣腰酸,畏寒肢冷,自汗,食少腹胀便溏,舌淡体胖,脉沉细无力。

肾气亏虚者平素气息短促,动则为甚,腰酸腿软,脑转耳鸣,劳累后哮喘易发;肾阳虚者易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肾阴虚者兼见颧红,烦热,汗出,舌红少苔。

施灸穴位:定喘,肺俞,关元,太渊,膏肓俞,关元,太溪,命门,肾俞穴。

功效:补肺固卫,降逆平喘,补肾摄纳。

百日咳艾灸行吗

百日咳通过艾灸可以调理。

身体不佳,先天不足,后天缺补,导致肺脾气虚,内隐伏痰,外感风邪,这是引起百日咳最为常见的原因。通过艾灸相关穴位,可以调理身体阴阳平衡,宣通肺气,驱散风邪,调理气机,增强身体抵抗力,起到防治百日咳的作用。

邪侵肺卫型百日咳艾灸方法

治法:宣肺化痰止咳。

艾灸处方:大椎,列缺,肺俞,风门,合谷。

艾灸方义:选大椎解表,风门,肺俞,肃肺疏表;合谷,列缺,为手阳明,太阴经原络配穴法,以清热化痰,解表止咳。

艾灸方法:

1.隔姜灸:选大椎,风门,肺俞三穴,艾炷如麦粒大,切鲜姜片垫铺穴上,每穴可灸3-5壮。

2.温针灸:合谷,列缺二穴用消毒后的亳针施提捻转泻法,再以艾绒少许包裹针柄末端,点燃急吹,令其速燃速灭,大椎以亳针刺,施迎随泻法,令针感沿脊柱向下传导。

痰热壅闭型百日咳艾灸方法

治法:清热化痰,降逆镇咳。

艾灸处方:身柱,丰隆,尺泽,大椎。

取穴方义:身柱穴位于两肺俞之间,属督脉,取身柱以理气降逆平喘;丰隆能豁痰降逆平冲气;尺泽为手太阴肺经合穴,专治本腑,且能止咳止血;大椎通阳泄热。

艾灸方法:

1.艾柱灸:每穴可灸1-3壮,艾柱如麦粒大,每日1-2次,针灸尺泽穴注意消毒亳针,且勿伤血脉,临床可亳针点刺出血后隔蒜片施艾炷灸疗。

2.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燃,采用艾条温和悬灸法,每穴灸5分钟,每日2-3次均可。

3.针刺加灸:以1寸亳针,消毒后刺诸穴,行提插捻转泻法,不留针,再于背部身柱穴施以隔姜灸法。

脾肺气虚型百日咳艾灸方法

治法:健中扶正,温养脾肺。

艾灸处方:脾俞,肺俞,足三里,太渊,太白。

取穴方义:脾肺气虚以脾俞,肺俞以匡其正,合胃经合穴足三里,健中培土以生金,太渊,太白分别为手,足太阴经的原穴,合用乃是十二经子母补泻中脏与脏的大五行配穴法,虚则补其母,补肺经属土的原穴太渊,再加用脾经属土的原穴太白。

艾灸方法:

1.艾柱灸(补法):依方选用上穴,取艾灸如麦粒大,置穴位上施灸,待皮肤温热红润时即取下,勿使太过,每穴灸3-5壮,灸毕用手按压,每日1次。

2.艾条温和灸:选用上穴,用细艾条悬空灸之,每穴灸3-5分钟,每日可灸1-2次。

秋季中医针灸治感冒方法

三、治疗方法。

1、水针

选穴:定喘大杼风门肺俞方法:采用维生素B1100毫克注射液,或胎盘注射液选注背部肺俞等穴,每次取穴一对,注射0.5毫升,由上而下,依次轮换取穴。隔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本法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2、灸法

选穴:大椎肺俞(或风门)膏肓方法:采用麦粒灸,3—5天治疗一次,五次为一疗程。或予艾条灸。每天治疗一次,每次约5—1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可和针刺配合应用。本法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针灸

3、针灸

(1)内伤:

①痰湿侵肺:

治法取手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或加灸。

处方:肺俞太渊章门太白丰隆。

方义:原穴为本脏真气所输注,故取肺原太渊与脾原太白,配合肺俞、章门,健运脾土而利肺气,因脾为生痰之源,故脾肺同取,为标本合治之法,丰隆为足阳明经的络穴,取其推动中焦脾胃之气,使气行津布,痰湿得化。

相关推荐

哪个季节艾炙肚脐好

秋季五行属金,为,易燥,多艾灸手太阴经穴位及腧,风门。防止寒气入侵,是养的重要环节。秋天艾灸背部的命门穴、腰部的肾俞穴、肚脐下的关元穴、内脚踝的太溪穴,能温经通脉,补虚效果好。 艾灸作为温热之品,具很强的温阳散寒的功效,能够为人体注入正能量,使人体的阳气更加旺盛。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秋季是艾灸的最佳时节。

受凉舌苔厚白艾灸哪里

舌苔白厚艾灸穴位: 风门 定位 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太阳之会。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主治 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头痛发热,胸背彻痛,项强,痈疽发背等,适合受凉后舌苔厚白用于艾灸艾灸方法 艾炷灸风门穴3-7壮;或艾条灸风门穴5-15分钟。 列缺 定位 属手太阴经。手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或以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处是穴。 功效主治 止咳平喘,通经活络

舌苔厚白艾灸熏哪里

属足太阳膀胱经。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盗汗,及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炎,结核,荨麻诊,皮肤搔痒症等,适合作为舌苔厚白艾灸选穴。 艾炷灸俞穴3-7壮;或艾条灸俞穴5-15分钟。

小儿疳积能艾灸

小儿疳积能艾灸。 小儿疳积时间长,消耗掉身体正气,就会造成气血两虚,而艾灸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助于补充阳气,通畅经络,补益脾肾,从而对治疗疳积起到一定的作用。具体艾灸方法如下: 脾胃不和型疳积艾灸 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与任脉穴为主。 治法:健脾和胃。 艾灸处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 取穴方义:疳积者,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上下不通之痞病也,故本方首选脾俞,以其健脾化湿,理气和中之功,主治小儿疳积。 中脘居中焦,胃于任脉,为胃经之募穴和六腑会穴,具健脾益胃,降逆和中,化湿消积之功,为治胃病

春季艾灸五个穴位

1、太冲穴 此穴是肝经的原穴,也就是在肝经气血运行的根源所在,春季坚持对太冲穴进行艾灸,可以激发肝经的原气,促进肝经气血的运行,起到很强的补肝作用。 由于肝主筋,如果在春天出现四肢无力的现象,就是肝经气血不足的表现,通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就会很大改善。 2、三阴交 对三阴交进行艾灸较好的引火下行作用,同时,春季阳气外散于体表,内脏气血不足,会引起脾胃消化能力不足的问题,这时要对足三里进行艾灸,可调节脾胃,也可调肝补肾,亦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3、鱼迹穴 属手太阴经,此穴为经荥穴,五行属性属火。“

针刺孔最什么作用

针刺孔最的准确位置图 准确位置: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定位取穴:把手臂前伸,手掌向上,从肘横纹(尺泽)直对腕横纹脉搏跳动处(太渊)下行5寸处。(注意:从太渊至尺泽为12寸)。 针刺孔最的作用 类属:属手太阴经,为该经腧穴。 作用:清止血,止咳平喘,舒筋活络。 主治病证: 1.热炽盛,热伤血络之咯血,鼻衄等病证。 2.风热,风痰,痰热犯之胸痛,咳嗽,气喘,失音,咽喉肿痛诸病证。 3.经络不通之肘臂挛痛,腕痛,上肢不遂诸症。 操作方法 简易取法:掌后第1横纹上七寸,在桡骨

艾灸治疗鼻炎的方法跟禁忌

治疗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一系列鼻炎,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疗。 取穴 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俞。 方法 在我们用艾灸治疗鼻炎时要注意温度,因为艾灸的热度很高,稍不慎就会在脸上留下疤痕,所以我们使用艾灸治疗鼻炎时要时刻注意温度的变化,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面部温灸棒或者就手拿着艾条艾灸,这样可以及时感受到温度,效果也最好。 治疗鼻炎不可能用艾灸艾灸,因为灸盒太大,扣不住这些脸上的穴位。 从迎香开始艾灸,双侧,每侧艾灸

小儿疳积能艾灸吗 气血亏耗型疳积艾灸

取穴以任脉为主,兼取督脉及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之穴。 治法:补气益血,回阳固脱。 艾灸处方:神阙,关元,长强,章门,脾俞。 取穴方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乃为血,水谷精微必赖胃之腐熟和脾之转输,再加心阳气锻炼,方可化生气血。本方取神阙,补益脾胃,调气暖中;用关元温肾壮阳,壮火以煖土;长强回阳固脱;章门疏理肝脾,化湿滞,是寓疏于补之中的配穴方法。 艾灸方法: 1.艾炷灸:上方选取2-3穴,取艾炷如麦粒大,每穴灸5-10壮,间日1次。 2.隔盐灸:取神阙穴,凡脱症急用粗盐填平肚脐,用黄豆粒大艾炷隔盐灸

秋季艾灸的养生禁忌和注意事项

秋季艾灸养生正当时 秋季是艾灸的好时节,因为秋冬消耗人体的阳气多。这时候也很需要及时补充阳气!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 艾灸以下四个作用:一是调和阴阳,中医认为,人体阴阳的平衡状态是决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可达调和阴阳之功效;二是温通经络,驱寒除湿,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故艾灸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三是行气活血,消瘀散结;四是温肾助阳,补中益气。 秋季

吹空调咳嗽艾灸可以吗

吹空调咳嗽艾灸是可以的,艾灸能够调节经络、增强免疫,对某些特定的穴位进行艾灸,还能够达到消炎止痛、调补气、止咳化痰的作用。 但是注意,艾灸的延误也会刺激支气管引起咳嗽,因此一定要选用质量好的艾条,差的艾条里面杂质很多会对气管产生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