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用药原则
脚气用药原则
1、要根据脚气症状用药
(1)干脚气,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用药应以膏剂、药粉为主,由于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先用药粉泡脚软化角质层,杀灭皮屑外真菌,再擦干脚,涂上药膏处理即可。连续泡脚两天,药膏一天四五次,大约3天可治愈。症状完全缓解后,仍应坚持再涂药一周,以免“脚气”死灰复燃。
(2)湿脚气,剧痒、起泡、浸渍、糜烂。水泡不破时无液体,先用脚气粉对付,然后用消毒后的针(火烧一下)刺破泡,包着吸水纸去挤,从周围向中心挤,将其中液体(此液体有菌,沾手请洗)挤出挤净,再挤至血液出数滴,再以脚气粉处理。两天后待其皮干变为死皮,撕去。再用克霉唑霜、槿皮酊。其它地方可能还会起泡,没关系,如法处理就是。
2、勿乱用脚气偏方
脚气发作时,患者往往瘙痒难忍,恨不得将皮肤换了,因此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已买药或用他人推荐的“偏方”进行止痒处理。不可否认,有些药物或偏方确实可以临时止痒。可是,在一时的痛快背后,这些药物或偏方往往可加重“脚气”或引起更严重的接触性皮炎。
3、勿将多种脚气药混合使用
脚气用药最好只选用一种,而不是把多种药交替使用,因为脚气的治疗,并不是药用得越多越好。临床常见有的患者抱怨自己的脚气药治疗效果不好,常常把几种药混着用。事实上,每种脚气药的药效都不一样,多种药物一起用不但不能治好脚气,反而使药效容易混淆,加重脚气症状。
孕期用药原则
1、怀孕就诊要注意月经期。应告诉医生自己已怀孕和妊娠时间;有受孕可能时,用药需要注意月经是否过期。
2、不能自行用药。准妈妈的疾病同样会影响胎儿,因此既不能滥用药物,也不能有病不用。不能自选自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已证明对胚胎与胎儿无害的药物。
3、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尤其是在妊娠的前3个月,能不用的药或暂时可停用的药物,应考虑不用或暂停使用。
4、用药必须注意孕周,严格掌握剂量、持续时间。
5、坚持合理用药,并且控制后及时停药。
6、两种以上的药物或有相同或相似的疗效时,应考虑选用对胎儿危害较小的药物。有A、B类药物可用,则应选用A类药。在无A、B类药可用选时,慎用C类药。D类药只有无其他药物可选用且准妈妈病重急需用药时才选用。对于未经动物实验以及临床资料报道证实有无危害的药物尽量不用。因为无资料证实不等于没有危险。
7、肯定的致畸药物禁用。
8、能单独用药就避免联合用药,能用结论比较肯定的药物就不用比较新的药物。
9、孕期禁用试验性用药,包括妊娠试验用药。
癫痫的用药原则
1.抗癫痫药物应用的总原则
临床上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时,总的原则是使用最少的药物和最小的药物剂量完全控制癫痫发作,同时在应用药物过程中又不产生明显的毒副反应。
2.何时开始治疗
癫痫的诊断一经确定,一般就应立即开始治疗,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发作并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开始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前,必需有正确的诊断,必然要区别癫痫或非癫痫发作,因为并非每个发作事件都是癫痫。
3.寻找病因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利用现代检查手段努力找出癫痫发作的原因。如颅内炎症、肿瘤、寄生虫、外伤、脑血管病等,并积极地进行病因治疗。对病因一时弄不清者,为了控制发作先可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用药把握四个原则
用药原则一:
高血压者如果同时服用3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仍然在目标水平之上者(≥140/90mmhg),或者至少需要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140/90mmhg者属于顽固高血压!2
用药原则二:
高血压脑出血后要缓慢降压,首选钙离子拮抗剂,降压幅度不超过治疗前血压的20%。脑出血或者收缩压长期≥180毫米汞柱,禁止使用阿司匹林片,当收缩压控制到160毫米汞柱以下再考虑使用。
用药原则三:
忌睡前服用降压药物,因易引发脑卒中或心肌梗塞。对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降压不可过快或者过猛。
用药原则四:
高血压者用药注意对于中等危险或者低危险度的患者可只用一种药物,而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的患者应同时联合几种药物降压。
感冒咳嗽用药原则
第一、千万不能滥用抗生素,否则不仅治不了病,而且还可能出现耐药。90%的感冒都属于病毒感染,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并缓解症状,根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由于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而不是针对病毒,所以对于感冒病毒来讲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第二、在吃西药时,以发热、头痛、咽喉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择以解热镇痛药为主要成分的药物:以流涕、打喷嚏、鼻塞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择含有盐酸、伪麻黄碱成分的药物。
第三、虽然说西药的药效更快,但是对人体的副作用也不少,所以感冒咳嗽时建议大家选择中成药更好。至于中药,专家建议,如果是风寒感冒,可选感冒冲剂、十滴水、藿香正气软胶囊等;风热感冒则可选用银翘解毒片或双黄连口服液等
痤疮的用药原则
1、外涂药物
一般情况下,轻度痤疮患者仅作外涂药物处理即可,常用的药物有:①维A酸类,配成0.01%~0.10%的凝胶、霜剂或洗剂,适用于以粉刺为主的痤疮,用药一周后多有潮红、脱屑、烧灼感等刺激症状;②抗生素,0.5%~1%四环素酒精制剂、1%氯洁霉素酒精制剂、2%红霉素酒精制剂效果都比较好;③过氧化苯甲酰,配成2.5%~10%的洗剂、乳剂或凝胶使用,对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及溶解粉刺有效;④激素,0.1%地塞米松和1%氯霉素的霜剂,对结节、囊肿性痤疮有效;⑤其他,1%水杨酸酊、2.5%硫化硒洗剂、5%硫磺洗剂可用于严重痤疮,有抗菌及降低皮肤游离脂肪酸含量的作用。
2、挤出粉刺
用特制的粉刺挤压器将黑头粉刺内容物挤出,挤出时要注意挤压器要放置在粉刺正中间,以防将内容物挤入真皮内。
二、全身治疗
1、抗生素
常用的口服抗生素类药物有四环素、米诺环素、红霉素、氯洁霉素等,四环素具有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中性粒细胞趋化的作用,同时可以降低皮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是治疗痤疮的首选药物;米诺环素多用于炎症性痤疮;四环素不耐受的患者可选择红霉素;病情严重者可酌情使用氯洁霉素。
2、维A酸类
维胺脂口服可减少皮脂分泌、控制异常角化和黑头粉刺形成,对严重的结节、囊肿、脓疱性痤疮治疗效果好。
3、其他
激素类药物(泼尼松)、抗雄激素药物(螺内酯、西咪替丁)、口服避孕药、维生素等均可辅助治疗痤疮,但不作为常规治疗应用。
感冒用药原则
感冒药用药原则
1.感冒早期
大多有程度不同的过敏症状,如喷嚏、鼻塞、鼻流清涕、咽痒、轻度恶寒。此期治疗原则重点是抗过敏,故应服用含有抗过敏成分的感冒药为主。
2.发作期
症见发热、恶寒、体温升高;咽痛、头痛,全身关节或肌肉酸痛,轻度咳嗽、咯出白痰。此时应及时改服解热镇痛类感冒药,或加服抗病毒药和抗感冒的中成药,必要时配止咳化痰药。
3.感冒后期
若发作期症状不能控制则易发生上呼吸道炎症如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及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此期除对症治疗外,还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
感冒用药注意事项
1.避免含有相同组分的抗感冒药合用
尽管治疗感冒的复方制剂品种繁多,但组方成分相同或相近,一种复方制剂可缓解多种感冒症状,因此复方抗感冒药应尽量只吃一种。如同时服用两种以上复方感冒药,可导致重复用药、超量用药。
2.服药要按症状
针对具体症状选择含有相应治疗成分的药品。比如出现发烧、咽痛、全身酸痛等症状时,可以选用含有解热镇痛药的泰诺、日夜百服宁、新康泰克等复方感冒药或单方感冒药泰诺林。
3.不需要服用消炎药
老百姓说的消炎药一般指的是抗菌药,而消炎药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解热镇痛抗炎药两大类。前者有可的松、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后者有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4.尽量别输液
有不少家长认为打点滴治感冒效果好,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也有不少不良反应,甚则引起交叉感染。其实,对于有发热的孩子,最好是根据病情合理选择用药的方式,原则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哺乳期的用药原则
1.用药需谨慎
在这一特殊时期,新妈妈用药务必要小心,有的药物对于宝宝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是安全的,可以服用;而有些则会引起如病理性黄疸等疾病,这类药物就要谨慎服用。如果哺乳期一定要用药的话,最好向医生说明情况,咨询医生的建议。
2.避免使用避孕药
避孕药中含有影响泌乳素生成的不良物质,像是黄体酮等物质,会使得奶水分泌量减少。而且,该药的某些成分则会进入宝宝体内,影响宝宝发育,会导致男宝宝乳房变大,女宝宝下体上皮增生等等。所以,产妇应禁止服用避孕药。
3.不应随意中断哺乳
有些哺乳妈妈因使用药物而中断哺乳,这并不科学。因为大多药物的排泄量在健康范围内,只有少数药物是超标的。因此,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就不必断奶。
4.服药后调整哺乳时间
如果在哺乳期必须服药,那么可以调整时间,例如先服药,过段时间再喂奶;或者先喂奶,再服药。不过两件事的时间最好间隔四五个小时,这样有利于减少宝宝对奶水中药物成分的吸收量。
5.中药谨慎使用
中药中虽然有很多药物对产妇有好的作用,例如增强体质、滋阴养血、收缩子宫等,但是中药中的大黄、薄荷则会使乳汁变黄、回奶等异常现象,因此用药时还得小心为好。
6.格外警惕的药物
(1)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可能导致小儿嗜睡和生长发育迟缓。
(2)服用治疗“甲亢”的硫氧嗜咤会导致婴儿甲状腺功能减退。
(3)服用甲苯磺丁脉会导致婴儿的胰岛功能下降。
(4)服用四环素后可引起小儿过敏反应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5)磺胺药和吠喃坦咤会引发小儿溶血性贫血,异烟麟的乙酞化代谢物对乳儿有肝毒性。
降压药的用药原则
应用降压药降低血压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疗法。据美国不久前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调查,发现合理应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人与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人相比,平均寿命可得到提高。因此,凡被确诊为高血压病并由医生决定需用降压药物治疗者,必须坚持应用降压药。在用药过程中,应坚持以下“五要三不要”的原则:
1、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分期和有无并发症的存在,由医生决定采用何种适宜的降压药,自己切不可擅自滥用。
2、对轻、中度高血压,要选一种降压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再逐步改为维持量,以保持血压不再增高。
3、病情较重的要联合应用几种降压药,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4、要密切注意在应用降压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
5、用药过程中,要经常测量血压,根据血压变化而调整药物剂量。
6、不要凭自我感觉增加或减少剂量,以免出事。自我感觉是不可靠的,如头晕,血压高时可出现头晕,而血压过低时,也会感到头晕。
7、不要自己擅自更改药物的种类或剂量。
8、不要轻信传言和广告,切莫停用降压药而改用偏方、秘方或用保健品代替降压药,以免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