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最喜欢的游戏——扔东西
1岁宝宝最喜欢的游戏——扔东西
扔东西对于宝宝来说其实也是游戏。宝宝的这种看似荒谬、重复的做法,实际上正是符合婴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称为自发游戏,而你对于婴儿自发游戏的干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宝宝的身心发展。
1岁左右的宝宝经常会有这样的举动:总是试图抓住你手中的物品,得到之后非常珍惜地“研究”一会儿,然后把它扔到地上,同时嘴里发出“嗯,嗯……”的叫声,并伴随着期盼着你给他捡起来的眼神。你捡起来之后,他又挥舞着小手企图拿过来,拿到手之后,却并不珍惜,再次扔到地板上,然后又期盼着你捡起来。就这样——扔下去,捡起来,再扔下去,再捡起来……
有些妈妈会被宝宝的这种“戏弄”行为所激怒,粗暴地抱走宝宝或者拿走物品,有的甚至抓起宝宝的小手打几下,力度虽然不大,但生气完全写在脸上。妈妈,请息怒,你们有想过,对于宝宝而言,其实扔东西也是游戏吗?
宝宝的这种看似荒谬、重复的做法,实际上正是符合婴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称为自发游戏,而你对于婴儿自发游戏的干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宝宝的身心发展。
1、“扔东西游戏”符合宝宝的心理发展水平
游戏是由儿童心理特点所决定,各个发展阶段的宝宝,都有属于他们的不同的游戏行为。然而对于1岁左右的宝宝而言,扔东西也只是其中一个与其心理发展水平正好吻合的游戏。成人千万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与标准来衡量宝宝的做法,不要认为只有玩摇铃、躲猫猫等你可以接受并理解的活动才称得上是游戏。其实,游戏的主人是宝宝,他们可不希望玩一些成年人设计好的游戏的,他们希望玩那种由自己发展起来,成年人看上去可能并不符合逻辑,但是宝宝却非常乐于玩的游戏。同时,成年人也不应该剥夺宝宝的自主权,阻止宝宝玩他们的自发游戏,因为这些游戏,正是发展儿童创造力、想像力以及思维力的最初源泉。
2、“扔东西游戏”能让宝宝感知世界
小婴儿的感知是笼统而片面,认识是肤浅而表面。他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是依赖于感知印象的,因此宝宝会通过不厌其烦、乐此不疲的重复同一种动作、同一种行为来加深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认知。也许成年人会非常烦恼,为什么宝宝可以不厌其烦的重复着扔东西这个动作。其实,连续扔东西也属于宝宝感知世界的其中一个过程。而且,这种重复动作联结着宝宝与你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形成了一种互动,宝宝正是在这种重复的过程中感知着与父母的关系,发展着与父母的亲子感情的。
为什么宝宝一岁最喜欢扔东西
为什么宝宝一岁最喜欢扔东西呢?1岁左右的宝宝经常会有这样的举动:总是试图抓住你手中的物品,得到之后非常珍惜地“研究”一会儿,然后把它扔到地上,同时嘴里发出“嗯,嗯……”的叫声,并伴随着期盼着你给他捡起来的眼神。你捡起来之后,他又挥舞着小手企图拿过来,拿到手之后,却并不珍惜,再次扔到地板上,然后又期盼着你捡起来。就这样——扔下去,捡起来,再扔下去,再捡起来……
有些妈妈会被宝宝的这种“戏弄”行为所激怒,粗暴地抱走宝宝或者拿走物品,有的甚至抓起宝宝的小手打几下,力度虽然不大,但生气完全写在脸上。妈妈,请息怒,你们有想过,对于宝宝而言,其实扔东西也是游戏吗?
宝宝的这种看似荒谬、重复的做法,实际上正是符合婴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称为自发游戏,而你对于婴儿自发游戏的干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宝宝的身心发展。
妈妈勿责备宝宝的4种“坏习惯”
“坏习惯”一:用手抓饭
一岁左右的宝宝经常用手抓饭吃,很多家长会立即制止这种“不规矩”的行为。其实宝宝用手抓饭不仅可以增加他们对食物的熟悉度,逐渐培养他们对食物的兴趣,还能避免宝宝长大后养成挑食的坏习惯。吃饭和读书都是需要慢慢培养兴趣的,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接触食物的颜色、形状和特质吧。
“坏习惯”二:吃手指
宝宝四五个月的时候喜欢吮吸手指,甚至凡是触手可及的物体总爱放到嘴巴里咬一咬。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孩子是通过吮、舔、咬等方式来尝试认知事物、感知世界的。强硬地制止孩子吃手,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阴影,长大后容易焦虑、发脾气,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坏习惯”三:到处乱爬
在地上爬来爬去多脏啊!妈妈们一般不喜欢让宝宝在地上乱爬。但爬行是宝宝行走的第一步,而且爬行还能加强宝宝的手、眼、腰、腿等全身部位的协调,能较早地让宝宝主动接触和认识事物,促进认知能力的发育。对于陌生的环境,除了畏惧感,宝宝也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希望通过自己动手去探索、认识和了解世界,自娱自乐。
“坏习惯”四:乱扔东西
你把玩具递给宝宝,他看都不看就扔到地上。你捡起来,他再扔。有时候宝宝抓到什么都扔,水杯、汤匙、饭碗……扔东西其实是一种“婴儿游戏”。宝宝在不断重复的游戏动作中,强化了对各种物体、环境的认识,还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为日后的认知发展打基础。“扔”和“捡”之间的眼神交流、身体接触,满足了宝宝的情感需求与情绪发展,亲子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
一岁半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不停地活动
1岁6个月大的宝宝走得越来越熟练了,他可能会在大人帮助下爬楼梯,喜欢在家具上到处爬。他会试着踢球,但并不总能踢到。如果你放音乐,宝宝多半喜欢跟着跳舞;如果能够到的话,他会推、转按纽和球形把手。
宝宝能够独立行走之后,开始喜欢追着人或拉着玩具跑了,但因为掌握不好身体的平衡,所以很容易摔倒。扶着成人或物体的扶手可以上下楼梯、跨过小障碍物了。成人拉着他的手,他会从大约10厘米高的地方往下蹦。喜欢扔球、踢球,会蹲下、弯腰捡起地上的东西。
宝宝的小手也更灵活了。不管什么东西,他都愿意用小手摸一摸、摆弄几下,还可以用食指、拇指、中指抓握物体。喜欢用笔在纸上涂涂画画。最棒的是会用积木一块一块地往上搭高楼,还会用双手端水杯喝水,试着用小勺吃饭。
这个时期的宝宝精力充沛,非常乐意接受成人对他进行的动作训练。所以你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促进宝宝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动作发展。
他为如厕训练做好准备了吗?
在宝宝该学习使用便盆之前,他必须有憋住大小便的感官意识。大多数宝宝至少要到1岁6个月大时,才有这种意识。如果你能等到宝宝表现出各种准备就绪的迹象后,再让他开始如厕训练,就会更容易成功。
记忆力与想象力的发育
在18~24个月之间的某个时候,你的宝宝会开始去想那些现在不存在的东西。例如,当你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藏起一个东西,然后又在他看别处的时候把这件东西转移到其他地方时,他不再显得困惑不解了。等宝宝发现它不在自己以为的地方时,他会继续去寻找。
8个神奇游戏开发孩子右脑
感官训练:
游戏一: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给他否定的指令,如:"请你把不可以吃的东西拿出来""请你把不是圆的东西拿出来"等等。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奖励的方法,比如:拿对了糖果,就把糖果奖励给宝宝吃,拿错了,糖果就归妈妈吃等。
小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4岁的孩子,由于宝宝使用触摸觉和视觉来进行判断,可刺激右脑发展。
游戏二:猜一猜这是谁?
玩法:爸爸或妈妈在被窝里发出不同的动物的叫声,比如狼的叫声、狗叫声、狮子的叫声等,让宝宝猜猜藏在被窝里的是什么动物。
小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4岁的宝宝玩。这是一则用听觉进行判断的游戏,也可以刺激宝宝的右脑。
动作训练:
游戏三:会滚动的箱子
玩法:把家里买回来的电视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纸皮包装箱留下,让宝宝钻进去缩紧身体,然后滚动纸皮箱子,孩子会乐不可支。为了避免伤着孩子,你最好在每次滚动箱子之前大声问他:"准备好了吗?"确定他做好了准备才开始,滚动的幅度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适应情况而调整。
小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玩,因为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平衡感,也能发展孩子的右脑功能。
游戏四:扔纸球
玩法:拿一个篮子,菜篮或洗衣篮都可以,然后拿一些报纸,把报纸裹成一团,做成一个一个纸球,妈妈、爸爸和宝宝轮流扔纸球,每人扔10个,看谁扔进篮子里的球最多。
小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玩,手的动觉、动作的控制、空间距离的判断,这些都有利于孩子的右脑开发。
艺术训练:
游戏五:跳跳舞
玩法:让孩子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舞、拍手或做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动作。
小提示:这个游戏适合0-6岁任何年龄的孩子,对于还不会走路的宝宝,妈妈可以抱着宝宝做跳舞的动作,或跟着节奏舞动他的手脚。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领着他做,或让他自由发挥。
游戏六:大家一起唱
玩法:把生活中的事件编成歌曲,和孩子边唱边玩。比如,刷牙、洗脸、吃饭,我们可以把这些活动和我们熟悉的旋律如《生日歌》编在一起来唱: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天天-都要-刷------牙。
小提示:这个游戏能发展儿童的节奏感。
综合创造能力:
游戏七:苹果树
玩法:从年历上找出有一棵树的图画,让孩子剪一些苹果贴在树上,注意:剪和贴都由孩子自己来做,不要要求孩子剪得像或贴得漂亮,只要他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创作,父母就要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游戏八:美丽的手镯
玩法:把用过的信封留下,横剪成一个一个环,然后和孩子一起在环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把它套在手腕上当手镯。妈妈先做一个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放手让他自己来做,以鼓励为主,不要计较孩子做得是否漂亮。
小提示:这两个活动都是多种感官配合的活动,既有手的动作,又有颜色的感觉、图案的设计等等,对发展孩子的右脑很有帮助。
宝宝扔东西对身心健康有何影响
1、“扔东西游戏”符合宝宝的心理发展水平
游戏是由儿童心理特点所决定,各个发展阶段的宝宝,都有属于他们的不同的游戏行为。然而对于1岁左右的宝宝而言,扔东西也只是其中一个与其心理发展水平正好吻合的游戏。成人千万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与标准来衡量宝宝的做法,不要认为只有玩摇铃、躲猫猫等你可以接受并理解的活动才称得上是游戏。其实,游戏的主人是宝宝,他们可不希望玩一些成年人设计好的游戏的,他们希望玩那种由自己发展起来,成年人看上去可能并不符合逻辑,但是宝宝却非常乐于玩的游戏。同时,成年人也不应该剥夺宝宝的自主权,阻止宝宝玩他们的自发游戏,因为这些游戏,正是发展儿童创造力、想像力以及思维力的最初源泉。
2、“扔东西游戏”能让宝宝感知世界
小婴儿的感知是笼统而片面,认识是肤浅而表面。他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是依赖于感知印象的,因此宝宝会通过不厌其烦、乐此不疲的重复同一种动作、同一种行为来加深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认知。也许成年人会非常烦恼,为什么宝宝可以不厌其烦的重复着扔东西这个动作。其实,连续扔东西也属于宝宝感知世界的其中一个过程。而且,这种重复动作联结着宝宝与你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形成了一种互动,宝宝正是在这种重复的过程中感知着与父母的关系,发展着与父母的亲子感情的。
3、“扔东西游戏”能锻炼宝宝的能力
宝宝的这种重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抓握、找寻、手眼协调、沟通等能力,因此,这种婴儿游戏蕴藏着教育契机,应该受到你的重视与配合,并加以顺势引导宝宝对于以下衍生知识的掌握:扔在地板上的物品会发出声响;小球球掉在地板上会弹起来;宝宝把什么东西扔到地板上了?妈妈找一找。妈妈捡起来。
4、“扔东西游戏”是小游戏,大意义
“婴儿游戏”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在生活中,时时有游戏,处处有游戏。“婴儿游戏”能帮助宝宝积累丰富的感觉印象,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宝宝在不断重复的游戏动作中,将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的储存,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人的永存性”,以及对物理世界各种物体、各种环境的认识,这些都奠定了日后进一步认知发展的基础。
宝宝为什么超级喜欢扔玩具
八个月到一岁左右的孩子爱扔玩具,很多父母很烦恼,每次捡起来孩子又往地上扔。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从八九个月开始,孩子的思维在发展,孩子小的时候拿这个玩具不会主动放玩具,孩子都是先学会把东西拿起来,然后才学会把东西有意识地放下去。可能八九个月的时候,孩子发现无形当中玩具掉落在地上,玩具掉到地上的方式和过程很有意思,或者有了一种深度感,这个时候或者觉得把这个玩具有意识再去扔到地上,第一次他是无意识当中掉到地上,后来发现有意识扔到地上,看到玩具的着地情景和声音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他会反复把这个东西扔到地上再要求父母捡回来。
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游戏的方式,父母千万不要烦燥,应该耐心甚至配合孩子做这样的游戏。这个对于孩子来说也一种探索和学习的必经之路,只要父母耐心配合,不但要耐心配合,甚至要给孩子提供不同让他扔的东西,比如有弹性的皮球扔在地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滚动方式,没有弹性的毛绒玩具扔到地上是什么样的滚动方式,正方形的积木扔到地上是什么滚动形式,圆的球在地上滚动是什么样的方式。不但陪孩子玩了,其实也把某种知识潜移默化告诉了宝宝。父母不用困惑烦恼。
为什么有的宝宝喜欢破坏玩具呢?
破坏玩具分两种,一种破坏是大人眼里所说的破坏其实是宝宝探索玩具的一种方式,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小孩,他拿来一个小汽车或者一个小玩具总是喜欢琢磨琢磨把它给拆了,或者把某个零件取下来。这就不能叫破坏,它其实是一种探索,他想看看这个闹钟为什么会响,或者小汽车的轮子为什么会转,他想看看玩具的内部是什么状况。他有这种探索欲和求知欲的时候,甚至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才能把玩具拆了,我们应该鼓励,起码不能严加限制,如果把任何到手的东西拆得七零八落,可以有意识买一些拼插玩具,把他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正常转移到拆分方面。这是一种情况,说明我们的孩子有动手能力。
另外一种孩子是破坏,恶意破坏性的损伤玩具,对于这样的宝宝我们应该给孩子讲,比如他在厮打一个小狗,你应该告诉他,你这样对待玩具它会疼的。如果正面引导以后还要检讨自己的行为,在对待一些物品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暴力倾向,孩子会潜移默化来模仿你的行为。
如果这两种情况都没有,那么应该注意孩子心理上有没有问题,有的孩子季度焦虑压抑,得不到正常的沟通的情况下,孩子发泄到玩具上,需要带宝宝看心理医生。八个月到一岁的孩子非常喜欢看玩具到地上滚动的样子,他觉得是通过我的扔使玩具产生这种变化,我们不用感到烦恼。而且每个成人小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
为什么宝宝不爱收拾玩具?
培养宝宝收拾玩具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从几个方面可以看。当孩子一旦可以自己会走路移动身体的时候,每次玩完玩具玩另外一种玩具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做榜样,把一种玩具收拾完再玩另外一种玩具,当宝宝大一点的时候不但自己收拾还要带着宝宝一起收拾。如果大人习惯于把东西扔得到处都是,或者这一堆那一堆的话,很难培养孩子很好的品格和好习惯。爱不爱收拾屋子其实和大人很有关系,关键看你的榜样和你的要求。
悄悄告诉你孩子哪些坏毛病不用管
坏毛病1:到处乱爬
爬是孩子锻炼感统和小脑平衡最重要的阶段,能较早地让宝宝主动接触和认识事物,促进认知能力的发育。爬得不好或不会爬的孩子,容易感统失调和平衡力差,从而容易导致做事不专注、多动,容易沮丧和产生挫败感。宝宝半岁后就逐渐尝试着学习爬行了,这时家长需要做的是给你的宝宝多买几件耐磨的衣裤袜子。当然,宝宝会爬后,会接触到父母禁止触碰的物品、做父母不允许做的事情的可能性都增加了,这时父母可以开始以一定的规范要求孩子。
坏毛病2:用手抓饭
等宝贝慢慢长大,你会发现他吃辅食时会用手抓饭菜,甚至直接伸手到汤碗里捞,不论什么都往嘴里塞,或者开始争碗争勺了。这个敏感期就是“幼儿自我意识的第一敏感期”。当宝宝把勺子当玩具乱舀的时候。父母要欣慰———知道用手抓饭的宝贝才是健康的。当宝宝试图用勺子舀到点东西,然后用不灵光的手腕向回伸,千方百计把手里的勺子送进嘴里时,那是他们第一次自我定位和空间延展的重合敏感期。
这个时候,是非常好的上桌时期(也就是不在乎吃了什么和吃多少,而是习惯的养成期)。为孩子准备BABY椅,让他和家庭成员在同一高度一同进餐。小碗、勺子多买几个,或者换成塑料碗勺。在进餐的时候给宝宝穿件罩衣,给宝宝的饭菜汤只装一点点。在孩子抓饭吃的间隙,不妨趁机喂饭。让宝宝觉得,进餐,原来如此快乐!
坏毛病3:伸手就拿别人的东西当孩子慢慢长大,可能会出现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情况,或者跟别的孩子抢东西。此时,不要简单粗暴地命令“还回去”,不妨和颜悦色地告诉孩子:“宝贝,这不是你的东西!”即使他当时不会懂,但这是孩子归属感的最早建立。
现在的孩子物质需要容易得到满足,这就造成孩子一旦需要就想拥有,在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过程中,这种想法也会延续,缺乏所有权的概念,这是造成孩子“拿”别人东西的最主要原因。不妨在家里就开始帮孩子树立物品所有权的意识———从小就将孩子的东西与成人的东西区分开,孩子在需要使用家长的东西时需征求父母的同意,相反,父母也要征求孩子的意见。把这种意识再衍生到家庭之外。不仅如此,对孩子的需要适度满足,有些要求鼓励他通过努力去实现。
坏毛病4:乱扔东西
扔东西其实是一种“婴儿游戏”。宝宝在不断重复的游戏动作中强化了对各种物体、环境的认识,还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为日后的认知发展打基础。不妨把“扔”和“捡”当成个亲子游戏来玩,在家里开辟一个“游戏角”,给宝宝准备质地不同、颜色各异的玩具扔着玩,在“扔”和“捡”之间的眼神交流、身体接触,满足了宝宝的情感需求与情绪发展。父母对宝宝的积极回应可以激发宝宝的积极反应,使其产生自信与满足感。
宝宝与球类游戏
如果你10个月的宝宝感到无聊,情绪不好,正在哭闹,试试看,给他一个乒乓球,让他扔出去,扔到墙上再弹回来,再让他扔出去;或者你用拍子颠球表演给他看,他一定会被你的游戏所吸引,最终破涕为笑的。很多宝宝都喜欢玩球,小一些的宝宝可以玩乒乓球、小皮球,大一点的宝宝可以玩小篮球、小足球。
宝宝为什么那么喜欢玩球呢?球在宝宝眼中是个有趣的“家伙”。
你瞧,圆圆的皮球只要轻轻给它一点外力,它就会向前滚动,滚动的方向依力量的方向不同而变化,碰到东西又会反弹回来;可以让花皮球在原地旋转,像个陀螺,球上的花纹变化多端,色彩斑斓;可以学着用手拍球,你使的力气大,它就反跳得高,再用些力,皮球会跳得比宝宝还要高;在前方立几个空的塑料饮料瓶,让宝宝对准方向,用力把球推出去,看看打倒了几个,谁打得准,哈哈,在家里也可以打保龄球了……
球类游戏还有很多,是其中的变化让宝宝入迷,宝宝可以参与到这个游戏中去,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对球施加影响,产生作用,并且球也会因此而作出各种各样的反应。玩熟练了,宝宝就会知道自己怎样做,球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比如:要想让球弹回来该用多大劲,要想让球跳多高得用多大劲,要想让球拐弯该如何用力,要想击中前方目标该怎样瞄准等等,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宝宝的操作动手能力、手眼配合能力,也要求宝宝动动脑筋,这些游戏对宝宝来说的确很有趣也很有益。
各种球中,乒乓球是最适合1岁以前宝宝的玩具。乒乓球体积小,份量轻,适合于宝宝小手抓握,在乒乓球接触地面或硬物时会发出清脆而有规律的声音,“乒乒乓乓”的响声会让宝宝很快乐,他会一次又一次地把球扔到地上,故意制造出这种声音效果,且乐此不疲。而且即使宝宝把球随意乱扔,也不会砸坏东西,声音不会太大,不会影响邻居,也比较安全。还可以锻炼宝宝手臂的力量。
等宝宝会走路后,可选择一个稍大些的小皮球,让宝宝踢着玩,球滚远后让宝宝走过去自己捡起来,可以提高宝宝练走路的兴趣,下蹲动作又可锻炼宝宝腿部力量。
等宝宝2、3岁时就可以给宝宝更大一些的小足球、小篮球玩,可以与宝宝面对面抛接球,也可以和父母一起玩玩拍球游戏,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一边拍一边数数,宝宝很快可以数到几十甚至上百位数。
4、5岁以后的宝宝动作能力发展有了较大进步,可以开始学学打乒乓球或者羽毛球了,可以先让宝宝用球拍颠球玩,慢慢再教他把球打出去和接住别人打来的球。即使打得不太像样也没关系,这种运动可以锻炼宝宝敏捷的反应和灵活的身手,促进大脑平衡能力的发展。
1月5个月宝宝能力发展
行走能力更强
你可能会发现宝宝不仅走得很好,甚至可以“跑”了,尽管跑起来不够协调,还容易摔跤。宝宝还喜欢探索各种事物,会试着踮起脚尖去够某样东西。如果够不着,会搬来一个箱子或凳子爬上去以达到目的。
小手更能干
宝宝现在能够自己拿起小勺吃饭,端着杯子喝水,甚至用小碗喝汤;还能自己摘帽子,脱鞋子,甚至假装给他的玩具娃娃喂饭,虽然样子有点笨拙。他能与父母一起玩扔球的游戏,哪怕只能把球扔出去一米远,也是宝宝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宝宝还能说出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例如“你的鼻子在哪儿呢?”“哪儿是妈咪的下巴?”还特别喜欢认下巴颏、胳肢窝等在宝宝听来很有趣的身体部位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