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 1型糖尿病要做哪些检查

    1.尿液检查 (1)尿糖:正常人从肾小管滤出的葡萄糖几乎被肾小管完全吸收,每天仅从尿中排出微量葡萄糖(32~90mg),一般葡萄糖定性试验不能检出。糖尿通常指每天尿中排出葡萄糖>150mg。正常人血糖超过8.9~10mmol/L(160~180mg/dl)时即可查出尿糖,这一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值。老年人及患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升高,血糖超过10mmol/L,甚至13.9~16.7mmol/L时可以无糖尿;相反,妊娠期妇女及一些肾小管或肾间质病变时,肾糖阈降低,血糖正常时亦可出现糖尿。糖尿的检查常用的有班氏法

  • 1型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喝酒

    糖尿病原则上不要饮酒,但适量的酒可以增进食欲、消除疲劳。如果饮酒,应从饮食计划中减去,每周饮酒不超2次。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要掌握糖尿病的饮食疗法和具体配膳,要知道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或应少吃。下面就来看下1型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喝酒的问题。 酒除提供热量外,无任何营养价值,每克乙醇产生29)3kj(7heal)热能。 过量饮酒抑制食欲,加重营养缺乏。长期饮酒可能损害肝脏、胰腺、生殖系统、血管,升高血三酰甘油。糖尿病病人饮酒除以上不良影响外,还打乱和干扰了饮食计划,抑制糖异生作用,使那些正注射胰岛素或

  •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

    1、年龄: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35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的患者,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2、起病时体重: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 3、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

  • 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有哪些区别

    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1 年龄的区别 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2 起病时体重的区别 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

  • 1型糖尿病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在1型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 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 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6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研究提示:1型 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 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 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1型 糖尿病。这是因

  • 1型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低于5μiu/ml(国际单位)以下时为1型糖尿病。 空腹胰岛素低于5μiu/ml(国际单位),空腹血糖超过6.8mmol/l(毫摩尔)以上诊断为1型糖尿病。 (一)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 这一类型包含了以前所称的iddm, i型或青少年发病糖尿病。有自身免疫参与,其证据包括: ①hla基因-dqa, dqb, dr位点的某些等位基因频率增高或减少出现②体液中存在针对胰岛b细胞的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65)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抗体(ia-2,ia-2β、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s)和

  • 1型糖尿病饮食要求

    1、注意饮水1型糖尿病人千万不可限制饮水,尤其是正在减肥的病人更应保证水的供应,可喝矿泉水、白开水、苏打水、茶水或无糖咖啡等;吃饭前喝一杯水可有饱胀感,能起到少进食的作用。 2、少吃多餐1型糖尿病饮食时宜少吃多餐。每天多吃风顿饭,每顿少吃一点可以减少餐后高血糖,有助于血糖的平衡控制。 3、严格限制蔗糖及甜食:不吃食糖、糖果、蜂蜜和甜食以及含糖饮料。 4、食物宜粗不宜精:尽可能多吃些粗杂粮及豆类、蔬菜,以绿叶菜为好,如油菜、小白菜、韭菜、菠菜、芹菜等。 5、糖尿病人一旦感冒,要增加血糖监测次数,特别是打胰岛

  • 得糖尿病的原因是什么 1型糖尿病病因

    遗传和自身免疫系统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等异常抗体的存在会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使其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而遗传则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与家族无人患有1型糖尿病的人相比,父母患有此病的子女更易患上型糖尿病。

  • 1型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比较遗传学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通过复杂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象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1型糖尿病以免疫调节紊乱为特征,这种紊乱先于显性临床发病。 人及相应动物模型的1型糖尿病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特定等位基因相关联,这些特定等位基因也与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和抵抗性有关。目前,应用全基因组扫描技术发现一些非mhc位点与1型糖尿病相关,这些位点赋予疾病特定的临时名称:iddm1~15。很多临时性位点的遗传学定位与其它的自身免疫/感染性疾病的位点共存或重叠,提示临床上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

  •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5个区别

    急慢性并发症的区别: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 临床症状的区别: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起病时体重的区别: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

  •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 患者人群不同

    1型糖尿病:这型糖尿病往往发病年龄比较小,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发病较急。 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

  • 1型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1、感染: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着很显著的关系,虽然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但是往往人们在出现病毒后,将会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2、妊娠:经过调查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1型糖尿病。 3、肥胖因素: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

  • 1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区别

    特点一:对于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特点二:很多的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

  • 1型糖尿病的食疗

    治疗1型糖尿病的最好方法有那些呢?很多1型糖尿病患者对其治疗方法以及饮食都不是很了解,导致患者减少饮食,给患者带来了不好的后果。那么如何治疗1型糖尿病最好?下面就让我们介绍一下1型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方法。 饮食治疗1型糖尿病,有一些患者有误解的地方,患者要知道控制饮食绝不是意味着尽量少吃,因为长期饥饿,热量不足可导致机体自身消耗,不仅会出现消瘦、抵抗力减弱,而且可加重糖尿病。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要遵照医嘱,合理安排每日总热量、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适当比例,订出自己较理想的食谱。 1型糖尿病人每天进餐的

  • 1型糖尿病的原因是什么呢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 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6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 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1型糖尿病。这是因为1型糖尿

  • 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高

    1、饮食量大: 一些1型糖尿病人因工作等众多原因,养成了暴饮暴食的坏毛病。图一时之快,完全不顾及自己身体的感受,这样口福是满足了,可身体其他器官可就受苦了。所以,专家提醒1型糖尿病人遇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一定要有节制。 2、外伤感染: 病毒感染、有创伤或手术,感染发热,严重精神创伤,呕吐,失眠,生气,焦虑,烦躁,劳累,以及急性心肌梗塞等应激情况可使血糖迅速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情绪多变: 由于1型糖尿病人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所以会使很多人出现暴躁等及其不稳定的情绪,而处于应激状态的话,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