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膜性肾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1.病理解剖
从大体解剖来看,肾脏呈黄色,体积增大。因MN所有的肾小球损害几乎是均匀一致的,所以其他慢性肾脏病肾脏肥大的特征在MN中见不到,这似乎能解释其肾脏皮质表面相对平滑的原因,甚至在病情进展的病例中也是这样。肾衰者,包膜下可以有瘢痕形成。
2.光镜检查
光镜显示由免疫沉积引起的弥散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由于基底膜突出物围绕了染色的免疫沉积物银染色呈刺突状。早期肾小球病变弥漫均匀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僵硬,毛细血管壁增厚,无明显细胞增生。做PAM染色,典型病例可见毛细血管襻上的钉突及上皮下沉积的免疫复合物。晚期病变加重,毛细血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变窄、闭塞,系膜基质增宽。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肾小球硬化及玻璃样变,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泡沫样变(肾病综合征的特征性改变);合并高血压者动脉及小动脉硬化明显,另外间质中可见有炎症细胞的浸润。单核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是间质中的主要细胞类型,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占优势。
3.电镜检查
整个肾小球毛细血管襻显示特征性的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这可能是早期病变的惟一改变。也可以发现粗大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上皮细胞下有电子致密物的沉积,且被钉突所分隔,足突细胞足突隔合。GBM初期正常,而后由于致密物的沉积出现凹陷,最后GBM将致密物完全包裹。另一特征为电子致密物消失,而在相应区域出现透亮区。根据电镜所见,部分残余基底膜区域在其外侧出现修复现象。原发性MN常有间质纤维化和小管萎缩。
4.免疫荧光检查
可见上皮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成分呈特征性均匀的细颗粒状沉积于毛细血管壁,而显现出毛细血管襻的轮廓,其中IgG最常见。95%以上的病例有C3沉积,另外还可以有IgA、IgM甚或IgE的沉积。沉积的量随病程而异;起初少,然后逐渐增多,最后又减少,在部分病例中可发现有HBsAg及CEA。MN肾病根据病理可分4期:
Ⅰ期:又称早期上皮细胞下沉积期。光镜下无明显病理学改变,部分病例基底膜可稍增厚。电镜下观察可见上皮下有少量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沉积区域,可见足突融合。值得提出的是在Ⅰ期的早期,电镜检查多正常,而免疫荧光则呈阳性反应,提示对于早期诊断,免疫荧光检查更为敏感。
Ⅱ期:又称钉突形成期。光镜下可见毛细血管襻增厚,GBM反应性增生,呈梳齿状改变——钉突形成。免疫荧光检查上皮下可见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
Ⅲ期:又称基底膜内沉积期。光镜下肾小球开始出现硬化,毛细血管腔阻塞,钉突逐渐连成一片,包裹沉积物,形成双轨。电镜下沉积物界限不清。
Ⅳ期:又称硬化期。GBM严重不规则增厚,毛细血管襻扭曲,肾小球萎陷并出现纤维化,钉突消失;肾间质可见细胞浸润及纤维化并伴肾小管萎缩。电镜下沉积物包含在基膜中难以识别。此时免疫荧光检查常为阴性。
膜性肾炎的症状
①早期膜性肾病应与轻微病变或局灶性肾小球硬化鉴别:有时在光镜下不能区别,主要靠肾组织的电镜学检查。
②除外其他继发性原因所致的膜性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作ANA、抗ds-DNA抗体、Sm抗体、RNP及血清补体等,同时结合临床表现;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除乙肝病史及血清免疫学标记外,主要靠肾组织中有HBsAg免疫复合物沉积或HBV-DNA方可确诊;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表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应作各种有关影象学检查,以除外恶性肿瘤相关性膜性肾病。"
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膜性肾小球肾炎为免疫复合物长期、缓慢沉积于上皮细胞下(又称慢性免疫复合物沉积病)。一般不引起炎症细胞反应,而通过补体的终末成分C3b~C9是补体的攻膜系统,导致基底膜损伤。免疫荧光显示有颗粒状IgG、C3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Dixon等在动物实验中,以每日2mg低剂量异性蛋白注入家兔产生慢性血清病,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膜性肾病。那么,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肾病治疗专家称,膜性肾小球肾炎基底膜上皮侧免疫复合物主要原位形成,抗原可为事先“植入”,也可是脏层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与相应的抗体在上皮细胞表面形成免疫复合物,而脱落于基底膜上。
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障碍亦是膜性肾病的免疫学特征之一。有资料提示:尤其在肾病综合征发作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如CD4,CD8细胞的百分数和绝对值异常,前者偏高,后者减少。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免疫遗传学标证明显相关;欧洲如英国、德国、西班牙及芬兰等国原发性膜性肾病病人HLA-DR3检出率显著增高,美国原发性膜性肾病病人显示B细胞抗原MT2,日本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HLA-DR2检出率明显高,美国、英国本病患者有B18-BfF1-DR3单型阳性者往往较其它类型预后差。
膜性肾病如何鉴别诊断
原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是建立在排除继发因素的基础上的,下面为几种常见的继发性膜性肾病:
1.膜型狼疮性肾炎 其病理改变形态特征和特发性膜型肾病十分相似;组织学改变对狼疮性肾炎有提示价值的方面包括:小管基膜上的电子致密物沉积(100%),内皮下电子致密物的沉积(77%),系膜区电子致密物的沉积(63%)及小管网状包涵体(61%)。Ⅳ型狼疮肾炎即弥漫增生性肾炎,加强治疗后转变为以膜损害为主,但此型抗DNA,抗核抗体滴度均较膜型狼疮肾炎高。除非发病时已有血肌酐升高、病理组织有炎症细胞浸润,膜型狼疮肾炎和特发性膜型肾病一样预后均较好,10年生存率在85%以上。两者肾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也高。它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不同处除常规血清学检查外,在病理上有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增生,系膜区肾内皮下亦有免疫复合物沉积。IgG、IgM、IgA、C3全阳性,有助于鉴别。
2.肿瘤所致的膜性肾病 多种肿瘤尤其肺癌、胃肠道及乳腺恶性病变可引起膜性肾病。肿瘤引起肾脏免疫学损伤的证据:①肾小球免疫复合物中存在肿瘤特异抗原;②肿瘤伴发膜性肾病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内含肿瘤特异性抗体。
其免疫发病机制可能是:肿瘤相关抗原刺激宿主产生抗肿瘤抗体,抗原与抗体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肿瘤病人免疫监视功能缺陷,当接触某种抗原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从而导致肾脏损害。
有报道肾病综合征常在肿瘤确诊前12~18个月出现,对老年人发生肾病综合征的尤需警惕肿瘤的可能。
3.肝炎病毒感染与肾小球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多见于男性儿童。在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0.1%~1.0%的欧美国家膜性肾病患儿血清中HBsAg的检出率为20%~64%,而在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为2%~20%的亚洲可高达80%~100%。
丙肝病毒感染多并发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MCGN),但近年并发膜性肾病亦有报道。丙肝病毒并发膜性肾病者多无冷球蛋白血症,补体成分水平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这些指标均与丙肝合并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不同。
4.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复发 肾移植后本病的复发率约为10%,通常术后1周到25个月出现蛋白尿,受者往往出现严重的肾病综合征,并在6个月~10年间丧失移植肾,增加类固醇剂量多无效。
5.药物所致膜性肾病 有机金、汞、D-青霉胺、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非固醇类消炎药物有引起膜性肾病的报道。应注意用药史,及时停药可能使病情缓解。
早期膜性肾病常易被漏诊、误诊,故常规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有助诊断。
膜性肾小球肾炎该如何诊断您要知晓
引起膜性肾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除外其他继发性原因所致的膜性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作ANA、抗ds-DNA抗体、Sm抗体、RNP及血清补体等,同时结合临床表现;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除乙肝病史及血清免疫学标记外,主要靠肾组织中有HBsAg免疫复合物沉积或HBV- DNA方可确诊;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表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应作各种有关影象学检查,以除外恶性肿瘤相关性膜性肾病。
膜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还应注意是否有合并症:如在临床上出现肺栓塞,急性腰腹痛,难以解释的血尿,蛋白尿增加,急性肾功能损害伴单或双侧肾体积增大等应高度怀疑肾静脉血栓形成,应作影像学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B超或多普勒超声血流图,肾静脉造影术等检查。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是经皮股静脉穿刺选择性肾静脉造影术,若发现血管充盈缺损或静脉分支不显影即可确诊。若仅观察到某一局部造影剂引流延迟也应怀疑该部位有小血栓存在。慢性型尤其发生在左肾时,有时还能见到侧支循环。这些都需要通过仪器检测而出来的。
膜性肾病二期的治疗方案都有什么
肾病综合症病人诊断出的二期膜性肾病,则是临床上对肾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理损伤程度的一种分级。膜性肾病是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着并伴有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点的肾脏疾病,在临床上呈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性蛋白尿。膜性肾病从病理角度分期一共分为五期。
膜性肾病二期相对还处于病情的早中期阶段,因此,对于病人而言规范治疗还是有望做到临床有效治疗的水平。此处所说的临床有效治疗和肾病患者完全康复还是有所差别的。肾病综合征病人的临床有效治疗主要是病人的临床症状表现全部消失、指标异常情况改善、通过用药控制病情以达到同健康人一样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都是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西药用法是,按照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一般方案,大量强地松,成人按1mg/kg/日的剂量,小儿2到2。5mg /kg/日剂量,加用钙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降脂药联合应用,大多数二期膜性肾病对激素无效。
再加中药组方如:黄芪15克,当归10克,白花蛇草20克,仙灵脾15克,党参10克,山药10克,泽泻10克。
什么是膜性肾病
什么是膜性肾病
什么是膜性肾病呢?事实上,膜性肾病是一个病理形态学的诊断名词,其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上皮侧可见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该沉积物局限于肾小球基底膜的上皮侧,一般不伴肾小球固有细胞增殖和局部炎症反应。
由于膜性肾病的发病年龄多见于多见于40 岁以上患者,男女比例约为2∶1,而不了解什么是膜性肾病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且膜性肾病起病隐匿,更是让许多人对膜性肾病的了解非常匮乏,由于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而临床表现又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非肾病范围的蛋白尿,部分患者伴有镜下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
因此,了解什么是膜性肾病还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因为膜性肾病虽然起病隐匿,不过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常见的,膜性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9.89%,在西方国家,这一比例甚至高达30%。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若膜性肾病患者突然发病,又伴有肾小管功能损害者,应警惕继发性膜性肾病的存在。
上文介绍了什么是膜性肾病,希望大家通过对膜性肾病的了解,能对这一疾病有更多了解,从而让自身的心理负担减少一些,这对于疾病的康复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膜性肾病的病因
膜性肾病按发病原因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膜性肾病。
1.特发性膜性肾病
大多与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相关,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与足细胞上的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继而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形成C5b-9膜攻击复合物,损伤足细胞,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产生蛋白尿。
2.继发性膜性肾病
继发于很多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乙肝病毒感染,以及药物、毒物、肿瘤或环境因素等,引起继发性膜性肾病的药物主要有一些金制剂、汞、青霉胺、布洛芬、双氯芬酸等。
早上眼睑肿,下午下肢肿,这是咋回事
早晨起床眼睑肿,下午又出现下肢肿,这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膜性肾病。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邢昌赢教授提醒,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肾内科就诊,膜性肾病是引发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因素,10年后,有60%的人会发展为尿毒症。
1临床检出膜性肾病者大增
据邢昌赢介绍,膜性肾病是肾病的一种,容易引发肾病综合征,虽然说该病的发病率并不高,仅有1/100000,但是,在临床上却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被查出患上了膜性肾病。
“在我们医院接受肾活检的患者中,10年前检出患有膜性肾病的只有3.8%,但随着逐年增加,如今已高达11%。”邢昌赢说,从我国的整体情况来看,膜性肾病同样呈上升趋势,而且,该病各年龄段都有,总的来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多见。
之所以如今膜性肾病越来越被医学界重视,邢昌赢表示,这与该病的难治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说膜性肾病中1/3的患者能痊愈,但却有1/3会转变成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所以,一旦患者被确诊为膜性肾病,心理压力会比较大,因为膜性肾病患者的5年死亡率为5%-10%,10年死亡率为10%-30%,而且,患上该病10年后,有60%的人会发展为尿毒症。另外,膜性肾病也容易复发,一旦复发还容易出现血栓等并发症。
邢昌赢表示,他曾接诊过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从安徽转到该院时,是因为血栓从下肢跑到了膈肌,这位小伙子原本是一位膜性肾病患者,经过治疗后,他很幸运地治愈了,然而,没两年,他又复发了,当地医院束手无策,只能将他转到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针对小伙子的情况,外科手段没法解决,邢昌赢只能让他卧床的同时给他进行药物治疗,最终,血栓溶掉了。
2别忽视晨起眼睑肿这一信号
在邢昌赢接诊的膜性肾病患者中,他表示,多数是因为晨起眼睑肿到医院就诊的,“这是膜性肾病的一个典型症状,一般晨起眼睑肿,到下午时,转移到了双下肢肿,这是比较轻的时候,如果病情严重了,就会出现全身肿、胸腔腹腔积水等。”邢昌赢表示,通常患者因眼睑肿就诊,医生就会让他检查尿常规,如果患者有蛋白尿甚至血尿,就会建议进一步检查,而肾活检是诊断膜性肾病的金标准。
膜性肾病和肾病综合征有什么区别
肾病综合症的鉴别方法是三高一低,高水肿,高脂血症,高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膜性肾病如果具备了这种情况,也可称之为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是一个病理形态学诊断名词,其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上皮侧可见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大多数患者以肾病综合征起病,约20%的患者表现为无症状、非肾病范围的蛋白尿。
这两种病的区别是很大的,虽然是临床表现基本很像,但是主要的区分是病理检查指导意见:
也就说,所有的肾炎分型中,主要的根据都是病理检查结果,这样是分型的主要标注,临床表现次之。
尿有蛋白味如何治疗
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但尿蛋白漏出的多少并不能体现肾病病情轻重。轻度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漏出少不一定说明肾脏病理损伤轻;大量蛋白尿也不能说明肾病病理损伤严重。如如微小病变型肾炎及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肾脏病变轻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几克。
一般来说蛋白尿分为,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指蛋白质电泳特点是以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为主,如白蛋白、α1球蛋白、转铁蛋白及γ球蛋白。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如α2球蛋白、纤维蛋白原、β脂蛋白等含量较少。
在微小病变型肾病、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部分膜性肾病和早期病变的膜性增殖性肾炎及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患者,多呈现选择性蛋白尿,表明小网(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较轻。
非选择性蛋白尿, 指蛋白质电泳特点是大分子和小分子蛋白质同时出现, 表明小网(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比较严重。
尿中有蛋白味的一些治疗方法。通过这些常识内容介绍,那么大家就应该注重了。在生活当中只有我们对这些问题。有更加科学的了解。才能够尽可能的避免一些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应该提醒自己。定期的做检查。这样发现异常问题时才可以快速解决。
膜性肾病吃什么好?
膜性肾病是目前多发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非肾病范围的蛋白尿,部分患者伴有镜下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
膜性肾病吃什么好?膜性肾病饮食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膜性肾病患者在病情活动剧烈的时期常伴有高血压,不宜多食动物脂肪,以防血脂升高;宜增加甜点心、含碳水化物高的蔬菜,饮食以清淡为佳。
膜性肾病患者宜食平淡易消化食品,忌海鲜、牛肉、羊肉、辛辣刺激性食品、酒及一切发物如:五香大料、咖啡、香菜等;尤其是阴虚的患者如:舌红、脉洪大,盗汗、大便干、血尿等症;但阳虚的患者如:舌淡苔白、脉沉,身寒肢冷、便稀,可食热性食品。
膜性肾病患者宜食新鲜蔬菜和适量水果,适当饮水;忌食一切补品、补药及易上火食品如:辣椒、荔枝、巧克力等。特别是阴虚内热如舌紫、脉滞,胸闷、腹胀等有瘀症的患者。
水肿重者应忌盐,限制蛋白食品的入量,少饮水。水肿不重,可进低钠盐饮食;无浮肿不限制饮水和蛋白食品的入量;镜下血尿者及宜上火者多饮水,多食苹果、白糖、黑芝麻、木耳等养阴降火的食品。
尿毒症高血钾者忌食高钾食品如:香蕉、柑橘、土豆、西红柿、南瓜、茶叶、酱油、味精;血钾低的患者相反。
膜性肾病在恢复期可多供给山药、红枣、桂圆、莲子、银耳等有滋补作用食物。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1、铁等,均有利于肾功能恢复及预防贫血,食物中应足量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