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路感染原因
儿童尿路感染原因
病因
细菌感染(30%):
大肠杆菌占75%~90%,其次为肺炎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和产碱杆菌,近年来革兰阳性球菌的比例升高,如肠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由器械操作诱发尿感的细菌可为肠道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泌尿道梗阻,结构异常,尿路结石,膀胱输尿管反流和神经源性膀胱的基础上并发的尿感可为一种以上细菌的混合感染,
病毒感染(30%):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差的时候,某些病毒科引起感染,特别是腺病毒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真菌感染(25%):
可能继发于糖尿病的留置导尿,免疫缺陷病或类固醇,广谱抗生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过程中。
发病机制
主要通过上行和血行感染,邻近器官感染的直接侵犯少见,正常泌尿道通过以下机制有抗感染作用:
①定期排尿将细菌冲洗出尿道;
②尿中有IgA,溶菌酶,有机酸等抗菌物质;
③泌尿道黏膜产生的分泌型IgA及膀胱黏膜移行上皮细胞分泌的黏附分子(mucin),可有效减少细菌的黏附,所以只有在诱因存在,才为易发尿感的原因。
1.上行感染
正常小儿尿道有少许细菌存在,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黏膜损伤时细菌可入侵或沿尿道上行引起膀胱,肾盂和肾间质的感染,正常输尿管蠕动可使尿液注入膀胱,女孩尿道短,上行感染机会比男孩多,婴儿用尿布,外阴容易受粪便污染是婴幼儿容易发生上行性感染的原因之一,以下因素可促发上行感染:
(1)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小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弹力纤维发育不全,蠕动力弱,易于扩张,尿流不畅。
(2)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输尿管分腹段,盆腔段和膀胱段,正常输尿管进入膀胱呈一钝角,向内,向下进入膀胱壁有一定的斜度和长度,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是由肌肉筋膜鞘组成,输尿管膀胱开口呈斜行裂隙状,起瓣膜作用,当输尿管进入膀胱的角度改变,在膀胱壁内行程太短,输尿管末端环形和纵行肌纤维数量和分布异常或输尿管膀胱开口的先天异常,以及脊髓脊膜膨出所致的神经源性膀胱均可引起输尿管膀胱反流,婴儿期下尿道神经发育不成熟,在膀胱充盈期和排尿期产生的逼尿肌功能亢进,使膀胱内压增高,改变了膀胱壁和输尿管交界处的解剖关系也引起VUR,但为暂时性,尿反流分5级:
①Ⅰ级:反流仅见于输尿管,
②Ⅱ级:反流至肾盂,肾盏,
③Ⅲ级:输尿管轻~中度扩张与扭曲,肾盏中度扩张,穹隆无或轻度变钝,
④Ⅳ级:输尿管中度扩张,穹隆角完全消失,
⑤Ⅴ级:输尿管显著扩张与扭曲,肾盂肾盏显著扩张,多数肾盏不见乳头压迹,尿液反流的危害在于可造成上行性尿感反复发作引起肾瘢痕,而且,Ⅲ级以上的尿反流也可因肾盏内压力过高引起肾内反流和肾间质损害,两者同时或单独存在均可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3)其他先天畸形和尿路梗阻: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盂积水,后尿道瓣膜,多囊肾等均可使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此外,还可由神经源性膀胱,结石,肿瘤等引起梗阻。
(4)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力也是影响尿感的主要因素,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例,其菌体抗原和荚膜抗原K是决定大肠埃希杆菌尿路致病性的必要条件,此外,大肠埃希杆菌菌体表面有许多P菌毛,能表达黏附素,能特异地与泌尿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使菌体紧密黏附于泌尿道上皮,避免被尿液冲洗,得以在局部繁殖引起上行感染。
儿童尿路感染是什么引起
儿童尿量过多或过少都不正常
孩子一天尿量多少算正常?钟主任说,出生2天的小婴儿尿量是30-60ml/天,出生3-10天尿量100-300ml/天,1-3岁尿量400-600ml/天,14岁以上的儿童每天排尿1000-2000ml,如果尿量过多或过少都是不正常的表现。
儿童尿路感染女孩发病率更高
钟主任说,从儿童尿路感染的发病情况上看,女孩的发病率比男孩更高,多出一倍以上,这是因为女孩的尿道较宽、短,尿道口离肛门较近,因此更容易感染。而在新生儿中,男婴的尿路感染发病率比女婴要高,这是因为男婴泌尿系畸形的发生率较高。
儿童尿路感染是怎样引起的
当病原体进入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泌尿系统后,在尿液中繁殖,侵犯泌尿道的黏膜或组织而引起损伤,这就导致了尿路感染。
儿童尿路感染有哪些症状
钟主任解释说,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症状可按上下尿道划分。其中,下尿道感染的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其中尿频指的是排尿次数增多;尿急是指孩子感觉一有尿意即要迫不及待地要排尿;而尿痛则是指排尿时下腹或尿道疼痛。上尿道感染主要与肾脏相关,症状多表现为发烧、寒战以及腰背痛,但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泌尿道感染可能没有特别的表现,主要是哭闹,一些较严重的孩子会出现发烧、厌食、呕吐、腹泻等,因此儿童尿路感染很容易被忽视。
儿童尿路感染的成因
细菌感染(30%):
大肠杆菌占75%~90%,其次为肺炎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和产碱杆菌,近年来革兰阳性球菌的比例升高,如肠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由器械操作诱发尿感的细菌可为肠道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泌尿道梗阻,结构异常,尿路结石,膀胱输尿管反流和神经源性膀胱的基础上并发的尿感可为一种以上细菌的混合感染,
病毒感染(30%):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差的时候,某些病毒科引起感染,特别是腺病毒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真菌感染(25%):
可能继发于糖尿病的留置导尿,免疫缺陷病或类固醇,广谱抗生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过程中。
发病机制
主要通过上行和血行感染,邻近器官感染的直接侵犯少见,正常泌尿道通过以下机制有抗感染作用:
①定期排尿将细菌冲洗出尿道;
②尿中有IgA,溶菌酶,有机酸等抗菌物质;
③泌尿道黏膜产生的分泌型IgA及膀胱黏膜移行上皮细胞分泌的黏附分子(mucin),可有效减少细菌的黏附,所以只有在诱因存在,才为易发尿感的原因。
1.上行感染
正常小儿尿道有少许细菌存在,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黏膜损伤时细菌可入侵或沿尿道上行引起膀胱,肾盂和肾间质的感染,正常输尿管蠕动可使尿液注入膀胱,女孩尿道短,上行感染机会比男孩多,婴儿用尿布,外阴容易受粪便污染是婴幼儿容易发生上行性感染的原因之一,以下因素可促发上行感染:
(1)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小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弹力纤维发育不全,蠕动力弱,易于扩张,尿流不畅。
(2)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输尿管分腹段,盆腔段和膀胱段,正常输尿管进入膀胱呈一钝角,向内,向下进入膀胱壁有一定的斜度和长度,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是由肌肉筋膜鞘组成,输尿管膀胱开口呈斜行裂隙状,起瓣膜作用,当输尿管进入膀胱的角度改变,在膀胱壁内行程太短,输尿管末端环形和纵行肌纤维数量和分布异常或输尿管膀胱开口的先天异常,以及脊髓脊膜膨出所致的神经源性膀胱均可引起输尿管膀胱反流,婴儿期下尿道神经发育不成熟,在膀胱充盈期和排尿期产生的逼尿肌功能亢进,使膀胱内压增高,改变了膀胱壁和输尿管交界处的解剖关系也引起VUR,但为暂时性,尿反流分5级:
①Ⅰ级:反流仅见于输尿管,
②Ⅱ级:反流至肾盂,肾盏,
③Ⅲ级:输尿管轻~中度扩张与扭曲,肾盏中度扩张,穹隆无或轻度变钝,
④Ⅳ级:输尿管中度扩张,穹隆角完全消失,
⑤Ⅴ级:输尿管显著扩张与扭曲,肾盂肾盏显著扩张,多数肾盏不见乳头压迹,尿液反流的危害在于可造成上行性尿感反复发作引起肾瘢痕,而且,Ⅲ级以上的尿反流也可因肾盏内压力过高引起肾内反流和肾间质损害,两者同时或单独存在均可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3)其他先天畸形和尿路梗阻: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盂积水,后尿道瓣膜,多囊肾等均可使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此外,还可由神经源性膀胱,结石,肿瘤等引起梗阻。
(4)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力也是影响尿感的主要因素,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例,其菌体抗原和荚膜抗原K是决定大肠埃希杆菌尿路致病性的必要条件,此外,大肠埃希杆菌菌体表面有许多P菌毛,能表达黏附素,能特异地与泌尿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使菌体紧密黏附于泌尿道上皮,避免被尿液冲洗,得以在局部繁殖引起上行感染。
2.血行感染
在败血症或其他病灶引起的菌血症时,细菌经血流进入肾皮质和肾盂引起尿感,血行感染以新生儿多见。
老年人尿路感染原因
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方法决定于定位诊断、菌种类型、中毒症状的轻重等综合拟定。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去除诱发因素。
1、一般对症治疗,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多排尿,尿路梗阻者应设法解除梗阻,保持尿液引流通畅。绝经后妇女使用雌激素可恢复下尿道生理状态、阴道PH值与菌群关系,减轻症状。
2、合理使用抗菌素治疗:
①无症状性菌尿主张短程疗法,单剂量顿服法。呋喃妥因、氟哌酸、阿莫西林或头孢氨苄等,任选一种睡前顿服。也可用复方新诺明、碳酸氢钠各1片,一次顿服。
②对症状性膀胱炎及妇女病人趋向7日疗法,男性一般为14日。
③对复杂性泌尿系感染,如肾盂肾炎,多有尿路结构或功能异常,或有系统性疾病,应到医院治疗,消除及纠正上述诸因素,这是彻底控制感染和防治再发的关键。按药敏选用抗菌素,抗菌素必须选用较强的药物或两种联合用药。严重者以静脉给药,显效后可改口服。慢性反复发作者,在急性发作控制后长期小剂量交通哦、间歇使用抗菌素以巩固疗效,疗程1~3月。尿菌转阴后,注意复查监测,防治复发。
3.无症状性菌尿无需治疗
无症状性菌尿是指1~2周内,2次中段尿培养某种细菌>105集落形成单位,但无症状,持续时间不长,多见老年女性,若无其他共存条件加重症状,可不治疗,即便治疗,也常复发,且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对于男性无症状性菌尿应作进一步检查,查残余尿量,除外结石、肿瘤等,明确致病因素后积极治疗。未治疗的无症状性菌尿患者中,病原菌(特别是大肠杆菌)会失去其毒性,人体血浆的杀菌敏感性增加,因此在尿中存在的低毒力细菌反而可以防止高毒力菌种引起症状性菌尿。
儿童尿路感染怎么办
1、正确清洗宝宝私处也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
(1)男孩私处的清洁方法:
第1步:宝宝大便后首先要把肛门周围擦干净。先把柔软的小毛巾用温水沾湿,擦干净肛门周围的脏东西。
第2步:如果发现宝宝的阴茎被粪便污染,可以先用清水冲洗。如果仍然存有污物,可用手把阴茎扶直,轻轻擦拭根部和里面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但不要太用力。可以把小毛巾叠成小方块,然后用折叠的边缘横着擦拭。
第3步:阴囊表皮的皱褶里也是很容易积聚污垢的,妈妈可以用手指轻轻地将皱褶展开后擦拭,等小鸡鸡完全晾干后再换上干净、透气的尿布。
包皮和龟头清洗:宝宝3-5岁前都不必刻意清洗包皮,因为这时宝宝的包皮和龟头还长在一起,过早地翻动柔嫩的包皮会伤害宝宝的生殖器。当看到包皮逐渐与龟头分离时,可以隔几天清洗一次,但要在宝宝情绪稳定的时候。清洗时,妈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阴茎的中段,朝孩子腹壁方向轻柔地向后推包皮,让龟头和冠状沟完全露出来,再轻轻地用温水清洗。洗后要注意把包皮回复原位。
(2)女孩私处的清洁方法:
第1步:大便后用湿毛巾从前往后擦掉脏东西。也可以先用装入温水的喷雾器或茶壶从前往后冲洗,这样脏东西就容易被洗掉。
第2步:待局部自然干燥后,或用吹风机将局部吹干,再换上新的干燥尿布。不要想尽办法用湿毛巾等东西将小阴唇周围的“脏东西”擦掉。特别是白色分泌物是一层非常好的保护膜。如果将这些保护膜擦去,特别容易造成局部黏膜污染,并不利于预防尿路感染。千万不要每次小便后也要擦干净。有些家长将毛巾叠成细长条,然后在小阴唇的沟里滑动擦拭,这不是推荐的方法。
第3步:大腿根部的夹缝里也很容易粘有污垢,妈妈可以用一只手将夹缝拨开,然后用另一只手轻轻擦拭,等小屁股完全晾干后再穿上尿布。
2、抗菌疗法
应早期积极应用抗菌物,治疗药物选择一般根据:
①感染部位:对肾盂肾炎应选择血浓度高的药物而下尿路感染则应选择尿浓度高的药物如呋喃类或磺胺;
②尿培养及药物敏感结果;
③肾损害少的药物急性初次感染,经以下药物治疗症状多于2~3天内好转菌尿消失如治疗2~3天症状仍不见好转或菌尿持续存在,多表明细菌对该药可能耐药应及早调整,必要时可两种药物联合应用。
抗菌疗法的用药
(1)、磺胺药
因其对大多数大肠杆菌有较强抑菌作用,尿中溶解度高不易产生耐药性,价格便宜常为初次感染首选药物,常用制剂为磺胺甲基异恶唑(SME)多与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TMP)联合应用(即复方新诺明SMZco),其剂量为50mg/(kg?d)分2次服一般疗程为1~2周,为防止在尿中形成结晶应多饮水肾功能不全时慎用。
(2)、吡哌酸(pipemidicacid,PPA)
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尿感,因其尿排出率高疗效显著适用于各种类型尿感。用量30~50mg/(kg?d)分3~4次口服副作用少可用轻度胃部不适幼儿慎用。
(3)、呋喃坦啶
抑菌范围广对大肠杆菌效果显著不易产生耐药性剂量为8~10mg/(kg?d)分3次口服易致胃肠反应农宜在饭后服用亦可配合TMP使用对顽固性感染需3~4个月连接治疗时更宜选用呋喃坦啶。
(4)、氟哌酸
为喹诺酮类全合成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阳性菌增色有较强抗菌作用剂量5~10mg/(kg?d)分3~4次口服因其抗菌作用较强长期应用可导致菌群失调使用时应注意一般不用于幼儿。
(5)、氨基苄青霉素先锋霉素
均为广谱抗生素有较好抑菌作用常用于尿感的治疗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虽有较好抑菌作用但因其肾霉性较大且对听力也有不良影响使用时应慎重。
3、疗程问题
急性感染时如所选用抗生素对细菌敏感,一般10天疗程可使绝大多数病人感染得到控制。如不伴发热者5天疗程可能已足够痊愈后。
应定期随访年或更长,因为多数再发是再感染所致。因此不主张对所有病人均采用长程疗法具体建议如下:
①、对不经常再发者再发后按急性处理;
②、复发和再感染的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经合理抗菌治疗,多数于数天内症状消失、治愈,但有50%的患儿可有复发,多在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
常见的原因有: ①抗菌药物选择不当:包括未选用针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和仅选用了肾组织内浓度低的药物,因而达不到有效的杀菌目的。
②出现了耐药菌株:这在初次感染的病人很少见,如初次治疗后72h症状和菌尿未消失,应及时按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
③L-型细菌:占肾盂肾炎复发的20%,根据其仅能在肾髓质高渗条件下生存,可通过多饮水来降低肾髓质渗透压破坏其生存环境,同时选用红霉素和氯霉素等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重新治疗。
④尿路结石:尿路结石的存在可为细菌提供有效的庇护所,逃脱抗菌药物的杀灭作用而得以幸存,常在治疗中止后,成为复发的病因。
⑤病原菌:除大肠埃希杆菌外,变形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在1岁以上的男童,初次感染的致病菌也以变形杆菌为主,对这些病人应按药敏选用抗生素,剂量要大,疗程要长,至少在6周以上;如菌尿持续存在或经2次6周以上治疗仍频繁复发,则要选用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以每晚睡前一次顿服为宜,剂量为常规治疗量的1/3~1/4,药物可选用磺胺甲噁唑(SMZ) 甲氧苄啶(TMP)、阿莫西林、头孢氨苄或呋喃妥因(呋喃坦啶)等,或两种交替使用,以防产生耐药菌株。应持续1年或更长时间。再感染多发生在初次治疗后1个月以上,常见于女童,占再发性尿路感染的80%。再感染均为不同菌株或同一菌株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所引起,常合并有尿路梗阻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尿路畸形。再感染的病人,应首先采用10~14天的常规治疗,如症状和菌尿消失,继之以小剂量抗生素预防重新感染,可供选择的药物有磺胺甲噁唑(SMZ) 甲氧苄啶(TMP)、呋喃妥因(呋喃坦啶)、阿莫西林或头孢氨苄等,剂量为常规治疗量的1/4~1/5。如10~14天的常规治疗无效,应延长疗程至6周,有效者继续以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无效者或当时有效但随后再感染频发,宜选用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方法同上,疗程至少1年以上,如确诊有尿路畸形,则需用至畸形被矫正或膀胱输尿管反流自行中止后1年为止。
4、积极治疗尿路结构异常
小儿尿路感染约半数可伴有各种诱因,特别在慢性或反复再发的尿感,多同时伴有尿路结构异常,必须积极查找尽早治疗防止肾实质损害。
儿童尿路感染怎么办
1、多饮水、勤排尿、减少细菌在膀胱中停留时间。
2、注意勤换尿布,保持会阴部位清洁、干爽。每次大便后擦大便时应由前向后,并且用温水清洗小屁股。
3、去医院取清洁中段尿做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即可确诊。
4、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5、急性疗程结束后,应每月复查一次,共3次,无复发者才视为治愈。反复发作者,每3~6个月复查一次,共2年或更长。
6、注意观察孩子尿色、尿量、尿的次数变化。如果发现孩子有恶心、呕吐等药物反应,要及时向医生反映。
7、给宝宝接小便用的痰盂或者尿布的颜色最好是白色。如果是其他颜色或颜色太杂,不利于直接观察宝宝尿液的颜色,妈妈就不容易发现宝宝尿液异常。
8、在清洗男宝宝的会阴处时应注意不要翻开他的包皮,以免造成损害。在擦拭的时候还应注重小JJ的下面和睾丸的皮肤褶皱处、大腿根部的清洗,以防残留尿液或粪渍。
儿童尿路感染护理
发烧的护理。可采用物理降温(冷敷宝宝额头、或给宝宝做温水擦浴),当宝宝体温达到38.5℃时,要按照医生的指导给他吃退烧药。
让宝宝多喝水或其他喜欢喝的饮料。这是为了让宝宝的尿量增多,有利于冲洗尿道,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并且可以促进细菌毒素和炎性分泌物排出。多数宝宝通过多喝水、多排尿就可以使尿路感染的症状逐渐减轻。
要勤换尿布,而且保持宝宝会阴部清洁干燥。使用布制尿布时,需用先用开水烫洗再晒干,或煮沸消毒。
宝宝需要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按医生指导的疗程吃药。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口服抗生素可能会让宝宝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现象,所以最好在饭后服用,这样可以减轻胃肠道副作用。如果副作用仍明显,可遵照医嘱减量或更换其他药物。通常服药后,宝宝尿痛、尿急等症状会较快消失,尿化验也会逐渐正常,此时最重要的是仍需要按医嘱继续服药,不能看到宝宝没什么症状了就擅自停药,以免反复发作,导致慢性尿路感染。
急性尿路感染原因
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和肾盂肾炎等。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尿路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症状,以及小腹部不适感。尿液检查多有白细胞,红细胞,部分可以出现肉眼血尿。若是肾盂肾炎还常伴有腰痛,发热。
1、劳累、受凉、经期等情况下,免疫功能差时,易患尿路感染
2、尿路结石、狭窄、尿潴留,以致尿流不畅,易发生感染。
3、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机会也较多。
4、全身性疾病,如肿瘤晚期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等,使人体抵抗力下降,易于发生尿感。
5、妇科炎症也是尿感常见的诱因。
6、膀胱内的器械检查时,可能会引起尿路感染。
急性尿路感染原因
一、急性尿路感染原因
1、劳累、受凉、经期等情况下,免疫功能差时,易患尿路感染
2、尿路结石、狭窄、尿潴留,以致尿流不畅,易发生感染。
3、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机会也较多。
4、全身性疾病,如肿瘤晚期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等,使人体抵抗力下降,易于发生尿感。
5、妇科炎症也是尿感常见的诱因。
6、膀胱内的器械检查时,可能会引起尿路感染。
二、尿路感染的症状:
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和肾盂肾炎等。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尿路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症状,以及小腹部不适感。尿液检查多有白细胞,红细胞,部分可以出现肉眼血尿。若是肾盂肾炎还常伴有腰痛,发热。
三、尿路感染治疗
1.对症支持治疗;
2.针对病原体的治疗(头孢唑啉钠,诺氟沙星);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对所有病人均鼓励多喝水,喝水少的病人应给予输液,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5.部分病人可配合服用中药。
四、尿路感染需要做哪些检查
1.肋腰点压痛、肾区叩击痛;
2.尿常规检查,尿中白细胞增多、脓尿;
3.尿沉渣涂片染色,找到细菌;
4.尿细菌培养找到细菌;
5.尿菌落计数>10的5次方/ml,有尿频等症状者,>10的2次方/ml也有意义;球菌10的3次方-10的4次方/ml也有诊断意义;
6.一小时尿沉渣计数白细胞〉20万个;
7.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8.血沉增快。
儿童尿路感染的预防
1、从孕早期就开始预防孕妈咪在怀孕早期应注意预防感染、保持身心健康,让胎儿的泌尿器官健康发育。如果在孕期出现羊水较少的现象时,应该警惕胎儿肾脏发育出现异常,及早做B超确定诊断,以采取适宜的处理方法。
2、宝宝出生后合理喂养宝宝的肾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一般在1岁至1岁半时才能达到成人水平。3个月以内的宝宝,食物中最好不要加盐:3个月以后可以吃稍稍带一点点咸味的食物,6个月以上逐渐增加一点点盐,但每天不能超过1克,以免损害肾脏功能。
3、腹泻时恰当进行补液腹泻是3岁以内宝宝的常见病,发病时容易身体脱水,需要积极进行补液。但补液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进行,既要避免身体脱水,又要避免补液过度引起水肿,对尿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诱发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原因有很多
尿路感染是指慢性下尿路感染(别名:劳淋)指因热淋等迁延日久或反复发作,邪毒蕴结,气阴亏损,常因劳倦或外感而发。
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尿路感染还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
慢性肾盂肾炎常由于复杂性尿路感染迁延不愈所致,根据基础病因不同分三个类型:①伴有反流的慢性肾盂肾炎(反流性肾病);②伴有阻塞的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慢性肾盂肾炎);③特发性慢性肾盂肾炎。其中前两种类型尤为常见。
本病好发于育龄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8。临床表现包括以下三组。
膀胱炎:
即通常所指的下尿路感染。成年妇女膀胱炎主要表现是尿路刺激,即尿频、尿急、尿痛,白细胞尿,偶可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膀胱区可有不适。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但少数患者可有腰痛,低热(一般不超过38℃),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增高。约30%以上的膀胱炎为自限性,可在7~10天内自愈。
怎样预防儿童尿路感染
预防儿童的尿路感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儿童尿路感染表现不明显,如不及时治疗,到成人期就容易发展为晚期肾盂肾炎及肾功能衰竭,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儿童的年龄小,对身体的不舒服表达不清楚,作为家长就一定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平时要以预防为主,婴儿要及时勤换尿布和内裤。特别是女孩的尿道短,容易受到污染而发生尿路感染。当孩子开始学步或爬行时,应尽早穿满裆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男孩的尿道相对来说较长,外界污染的可能性少,引起感染的原因大多因先天性包茎、阴茎包皮过长、不能及时清洁等引起的。对这种儿童应及时实行包皮环切术,这样就能减少发病的机会,对今后的生活也有利无害,不必有顾虑。同时对儿童的尿布、内裤要勤洗勤晒。
平时多让孩子喝点水,注意营养,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一旦发现有尿路感染症状,应及时治疗,以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儿童尿路感染的治疗
儿童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与成人相似,无药敏结果时予以广谱抗生素,取得药敏结果后,根据药敏选用毒性最小的窄谱抗生素。胃肠外给药至体温正常后 24~48h,再口服用药1~3个月,疗程完成后1周内复查尿培养,第2年还应经常复查。儿童急性UTI,尽管短程疗法有效,但仍宜用7~14天的传统疗程。青春期女孩子可能是个例外,因其对短程疗法的合作性增加了,喹诺酮类可影响软骨的发育,故禁用。
儿童复发性UTI,尤其是在肾内有瘢痕存在或可见的VUR时,可选用以下药物长期预防:磺胺甲?唑/甲氧苄啶SMZ-TMP每次2mg/kg或复方TMP 2次/d,其中含磺胺甲?唑SMZ每次10mg/kg、呋喃妥因2mg/kg?d单剂量或扁桃酸乌洛托品50mg/kg?d,分3次。
磺胺耐药,疗效不佳,磺胺甲?唑/甲氧苄啶SMZ-TMP和结晶呋喃妥因疗效尤佳。就保护肾功能而言,VUR的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相比,未发现外科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尽管外科技术日益完善,但仍有瘢痕增大,肾脏肿大。因此,现主张延长抗菌疗程,密切观察,尽量防止瘢痕增大。外科治疗仅限于经2~4年的药物治疗失败的儿童。
尿路感染的治疗虽然以上给出了疾病的相关的知识,但是尿路感染这种疾病来说还需要我们知道的就是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应该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应该检查治疗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跟尿路感染的患者最好检查的沟通。
儿童尿路感染的成因
婴儿宝宝哭闹, 发烧, 不好好吃奶, 孩子又不咳嗽,也不气喘,更不拉肚子。咋了? 一定要排出尿路感染。 一岁下的男婴,平均每四十个就会有一个会有尿路感染(2.7%), 奇怪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女婴尿路感染较少(0.4%)。 这也有可能是男性膀胱输尿管返流较多。 但到了学龄的孩子, 女孩比男孩的尿路感染要多三倍(男生0.03-1.2% , 女生 1 -3%)。有肯能和尿道短有关。 来自粪便的细菌,大多是从会阴进入尿道和膀胱。 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孩子,细菌更容易进入肾,引起肾炎。 一些大肠杆菌(E.coli), 通过特异的菌毛(pili)和伞毛(fimbriae)附着在尿道膀胱上皮上,是引起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细菌。 一些细菌来自包皮和龟头之间的空隙。 割过包皮的男婴,龟头暴露出来了, 比较干燥, 尿路感染的机率会减少10-12倍。 但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每个新生儿都应割包皮, 我的做法是有选择的割那些有先天性尿路畸形的男婴的包皮。北京和睦家医院外科郑伟
青春期后的女孩, 开始性生活或怀孕了,都会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
为什么这么紧张尿路感染呢?因为生长中的肾比成人脆弱,17% 尿路感染会造成肾的永久性破坏,留下疤痕。 而这肾脏有疤痕的孩子中,10-20%将会有高血压。 可见尿路感染的严重性。
排除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
和成人不同, 六个月以下的婴儿尿路感染, 一定要排出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 因为很多肾盂积水,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畸形的第一个临床症状就是尿路感染。如果宝宝出生没多久就感染,先天性的疾病概率比成人要高很多。 英国NICE指引建议六个星期以下尿路感染的婴儿都应做B超。 反复发炎的(第二次或以上发炎)或非常见细菌引起的感染,孩子应做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m)以排除膀胱输尿管反流, 后尿道瓣膜或输尿管膨出,膀胱隙室的畸形。也建议做个同位素肾图(DMSA), 以确定肾功能和探寻肾的疤痕化程度。 家长不必担心同位素,其放射量仅为一张X光的五分之一。
儿童尿路感染症状
儿童尿路感染在不同的时期表现的症状是不同的,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肾盂肾炎,膀胱炎,无症状性菌尿,患有尿路感染的儿童平时一定要多饮水,不憋尿,多吃瓜果蔬菜,遇到尿道不适的症状要及时治疗。
新生儿期:多由血行感染所致。症状轻重不等,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吃奶差、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多数小儿可有生长发育停滞、体重增长缓慢。部分病儿可有抽风、嗜睡,有时可见黄疸。
婴幼儿期:仍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轻咳、反复腹泻等。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症状随年龄增长逐渐明显。排尿时哭闹,尿频或有顽固性尿布疹应想到本病。偶可出现黄疸。
儿童期:下尿路感染时多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有时可有终末血尿及遗尿,而全身症状多不明显。但上尿路感染时全身症状多较明显,表现为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可伴腰痛及肾区扣击痛。同时可伴有排尿刺激症状。部分病人可有血尿,但蛋白尿及水肿多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