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肉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胡桃肉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一、功能主治: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治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石淋,大便燥结。
二、临床应用
1.治疗尿路结石:胡桃仁4两,用食油炸酥,加糖适量混合研磨,使成乳剂或膏状。于1~2天内分次服完(儿童酌减)。连续服药至结石排出、症状消失为止。对于泌尿系各部之结石,一般在服药后数天即能1次或多次排石,且较服药前缩小而变软,或分解于尿液中而使呈乳白色。因此认为本品可能有溶石作用。
2.治疗皮炎、湿疹:胡桃仁捣碎,炒至完全焦黑出油为度,用乳钵研成糊状,冷后备用。对一般皮炎、湿疹的渗出糜烂期或亚急性期,可用30~50%胡桃仁焦油氧化锌糊膏均匀薄敷,如渗出液多时胡桃仁焦油宜多加,即使用纯油亦无刺激。如患处渗出液不多、糜烂不重时,可在均匀薄敷的药膏表面再撒上1层滑石粉固定,一般不需包扎;若渗出液较多时则需厚敷,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2次,下次换药时不能用水洗,同时内服一般脱敏药物。共治172例,均为无继发感染的各种皮炎、湿疹的急性渗出糜烂期或亚急性期,全部有效。其中接触性皮炎70例,痊愈67例,好转(症状明显减轻,渗出、糜烂及结痂消退,留下慢性皮损)3例;脂溢性皮炎3Z例,痊愈26例,好转11例;婴儿湿疹10例,痊愈7例,好转3例;其它湿疹55例,痊愈31例,好转24例。大多数在1~10天治愈,少数在10~20天或以上。初步观察,本品具有收敛、消炎、抑制渗出和安抚止痒等作用,无局部刺激,可代替湿敷疗法。
3.治疗外耳道疖肿:取胡桃仁1两,用食油2两炸枯,过滤弃渣。以其油浸制小纱条(最好加少许冰片),塞入外耳道疖肿处,每日1换。一般治疗后能立感轻快或止痛,并能维持24小时左右。数日可愈。
胡桃肉的临床应用
1.治疗尿路结石
胡桃仁4两,用食油炸酥,加糖适量混合研磨,使成乳剂或膏状。于1~2天内分次服完(儿童酌减)。连续服药至结石排出、症状消失为止。对于泌尿系各部之结石,一般在服药后数天即能1次或多次排石,且较服药前缩小而变软,或分解于尿液中而使呈乳白色。因此认为本品可能有溶石作用。
2.治疗皮炎、湿疹
胡桃仁捣碎,炒至完全焦黑出油为度,用乳钵研成糊状,冷后备用。对一般皮炎、湿疹的渗出糜烂期或亚急性期,可用30~50%胡桃仁焦油氧化锌糊膏均匀薄敷,如渗出液多时胡桃仁焦油宜多加,即使用纯油亦无刺激。如患处渗出液不多、糜烂不重时,可在均匀薄敷的药膏表面再撒上1层滑石粉固定,一般不需包扎;若渗出液较多时则需厚敷,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2次,下次换药时不能用水洗,同时内服一般脱敏药物。共治172例,均为无继发感染的各种皮炎、湿疹的急性渗出糜烂期或亚急性期,全部有效。其中接触性皮炎70例,痊愈67例,好转(症状明显减轻,渗出、糜烂及结痂消退,留下慢性皮损)3例;脂溢性皮炎3Z例,痊愈26例,好转11例;婴儿湿疹10例,痊愈7例,好转3例;其它湿疹55例,痊愈31例,好转24例。大多数在1~10天治愈,少数在10~20天或以上。初步观察,本品具有收敛、消炎、抑制渗出和安抚止痒等作用,无局部刺激,可代替湿敷疗法。
3.治疗外耳道疖肿
取胡桃仁1两,用食油2两炸枯,过滤弃渣。以其油浸制小纱条(最好加少许冰片),塞入外耳道疖肿处,每日1换。一般治疗后能立感轻快或止痛,并能维持24小时左右。数日可愈。
蚤休临床应用
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将重楼根茎去皮,捣碎、磨粉压片。每次3克,每日2次,饭后服。10天为一疗程,共服三个疗程,每疗程间停药3天。共治疗250余例。第一疗程治疗174例,有效率78%;第二疗程治疗122例,有效率96.7%;全程治疗92例,有效率为97.3%。
②治疗神经性皮炎
将蚤休根茎研成细粉,以香油或热菜油调敷。糜烂湿润病变可以粉剂直接撒布。一般治疗2~8天即可止痒,皮损逐渐消退。
③治疗外科炎症
用蚤休块根制成每毫升含生药2克的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日2~3次。治疗过敏性皮炎、痈疖、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结炎共37例,痊愈27例,好转6例,无效4例。
【名家论述】①《本草汇言》:"蚤休,凉血去风,解痈毒之药也。但气味苦寒,虽云凉血,不过为痈疽疮疡血热致疾者宜用,中病即止。又不可多服久服。"
②《本草正义》:"蚤休,乃苦泄解毒之品,濒湖谓足厥阴经之药,盖清解肝胆之郁热,熄风降气,亦能退肿消痰,利水去湿。《本经》治惊痫,摇头弄舌,皆肝阳肆虐、木火生风之症。又谓之癫疾者,癫即巅顶之巅,字亦作颠,谓是肝风上凌,直上顶巅之病。蚤休能治此症,正以苦寒泄降,能熄风阳而清气火,则气血不冲,脑经不扰,而癫疾惊痫,摇头弄舌诸病可已。若其专治痈肿,则苦寒清热,亦能解毒。治阴蚀,下三虫,亦苦寒胜湿,自能杀虫,其用浅显易知,不烦多赘。濒湖引谚语有"…痈疽如遇着,一似手拈拿"。知此草专治痈疡,古今无不推重。然此类寒凉诸品,惟阳发红肿大痛名为宜。而坚块顽木之阴症大忌,非谓凡是外科,无不统治也。"
柴胡临床应用
柴胡,苦辛微寒,具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本草纲目》称其有治阳热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等症。
柴胡,苦辛微寒,具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本草纲目》称其有治阳热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等症。柴胡作为临床常用中药,临床常配伍应用,总结其有疏郁、升清、散邪、清热之功。
疏郁 柴胡长于疏达肝、胃、胆、三焦之气机,张锡纯说:“肝气不舒畅者此能舒之”,又谓:“善达少阳之木气,则少阳之气能疏通胃气之郁,而其结气、饮食、积聚自消化也。”正说明柴胡有疏郁作用。可治疗肝郁之疾、胆道疾病、月经不调之症。常伍香附、郁金、枳壳、陈皮等。代表方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均以柴胡为主药。
升清 柴胡味轻,具升阳之性,能引中气升达于上。李东垣云:“柴胡升也,能引中气升达于上。”方如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汤等。常配伍升麻、生口芪等常治疗清阳下陷、中气不升、上气不足之证。
散邪 柴胡的散邪作用,已为张仲景所重视,张景岳创“新方八阵”立方十五,柴胡占其十三方。均分别体现了柴胡具有寒散、温散、平散、补散之作用。其寒散配黄芩、生地、石膏、竹叶,温散配细辛、半夏、生姜,平散配防风、生姜,补散配当归、白芍、熟地,均取其有很好的散邪外出功能。
清热 柴胡具有良好的清热作用,《神农本草经》言其能治“寒热邪气”《伤寒论》有小柴胡汤专治热传少阳,热入血室之证。清热临床常配伍黄芩、青蒿、丹皮、栀子等品。无论外感热邪或脏腑郁热均可使之,其效验迅捷。《药性论》也谓其:“主时疾,内外热不解”。
荆芥临床应用
1、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治疮疡时毒,肿痛发热,左手脉浮数者:荆芥、防风、人参、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川芎、甘草各3g。水煎。食远服。
2、荆芥解表汤(时逸入方)治风寒感冒:荆芥、防风、苏叶、白芷、杏仁各6g,赤苓9g,陈皮6g,神曲9g,生姜2片,葱白2段。水煎,日服1剂。
3、荆芥连翘汤(《回春》)治鼻渊:荆芥、柴胡、川芎、当归、生地黄、赤芍药、白芷、防风、薄荷叶、栀子仁、黄芩、桔梗、连翘各1.5g,甘草1g,锉作1服,水煎服。
药理作用
用人工发热的家兔,口服荆芥煎剂与浸剂2克(生药)/公斤,无甚解热作用。
附方
1、治风热头痛: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永类钤方》)
2、治头目诸疾,血劳,风气头痛,头旋目眩:荆芥穗为末。每酒服三钱。(《眼科龙木论》)
3、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局方》荆芥汤)
4、治一切风,口眼偏斜: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处砂盆内研,生绢绞汁于磁器内,煎成膏;余滓三分,去一分,将二分滓日干为末,以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至暮可三服。忌动风物。(《经验后方》)
5、治大便下血:
(1)荆芥,炒,为末。每米饮服二钱,妇人用酒下。亦可拌面作馄饨食之。(《经验方》)
(2)荆芥二两,槐花一两。炒紫为末。每服三钱,清茶送下。(《简便单方》)
6、治产后血晕,筑心,眼倒,风缩欲死者:干荆芥穗,捣筛。每用末二钱匕,童子小便一酒盏,
荆芥调热服,口噤者挑齿,闭者灌鼻中。(《本草图经》)
7、治小便尿血:荆芥、缩砂,等分。为末。糯米饮下三钱日三服。(《濒湖集简方》)
8、治痔漏肿痛:荆芥煮汤,日日洗之。(《简便单方》)
9、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肛门肿疼,无问新久:大黄(小便不通减半)、荆芥穗(大便不通减半),等分。各别为末。每服一、二钱,温水调下,临时加减服。(《宜明论方》倒换散)
10、治一切疮疥:荆芥、金银花、土茯苓,等分。为末,熟地黄熬膏为丸,梧子大。每旦、晚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汇言》)
11、治风毒寡疬、赤肿痛硬:鼠粘子一升(微炒),荆芥穗四两。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搅匀服之,日三服。(《圣惠方》)
12、治脚桠湿烂:荆芥叶捣敷之。(《简便单方》)
胡桃肉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功能主治
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治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石淋,大便燥结。
临床应用
1.治疗尿路结石
胡桃仁4两,用食油炸酥,加糖适量混合研磨,使成乳剂或膏状。于1~2天内分次服完(儿童酌减)。连续服药至结石排出、症状消失为止。对于泌尿系各部之结石,一般在服药后数天即能1次或多次排石,且较服药前缩小而变软,或分解于尿液中而使呈乳白色。因此认为本品可能有溶石作用。
2.治疗皮炎、湿疹
胡桃仁捣碎,炒至完全焦黑出油为度,用乳钵研成糊状,冷后备用。对一般皮炎、湿疹的渗出糜烂期或亚急性期,可用30~50%胡桃仁焦油氧化锌糊膏均匀薄敷,如渗出液多时胡桃仁焦油宜多加,即使用纯油亦无刺激。如患处渗出液不多、糜烂不重时,可在均匀薄敷的药膏表面再撒上1层滑石粉固定,一般不需包扎;若渗出液较多时则需厚敷,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2次,下次换药时不能用水洗,同时内服一般脱敏药物。共治172例,均为无继发感染的各种皮炎、湿疹的急性渗出糜烂期或亚急性期,全部有效。其中接触性皮炎70例,痊愈67例,好转(症状明显减轻,渗出、糜烂及结痂消退,留下慢性皮损)3例;脂溢性皮炎3Z例,痊愈26例,好转11例;婴儿湿疹10例,痊愈7例,好转3例;其它湿疹55例,痊愈31例,好转24例。大多数在1~10天治愈,少数在 10~20天或以上。初步观察,本品具有收敛、消炎、抑制渗出和安抚止痒等作用,无局部刺激,可代替湿敷疗法。
3.治疗外耳道疖肿
取胡桃仁1两,用食油2两炸枯,过滤弃渣。以其油浸制小纱条(最好加少许冰片),塞入外耳道疖肿处,每日1换。一般治疗后能立感轻快或止痛,并能维持24小时左右。数日可愈。
用药禁忌
有痰火积热或阴虚火旺者忌服。
《干金食治》:不可多食,动痰饮,令人恶心,吐水吐食。
《食物本草》:多食生痰,动肾火。
《本草经疏》:肺家有痰热,命门火炽,阴虚吐衄等证皆不得施。
《得配本草》:泄泻不已者禁用。
丹参临床应用
①治疗迁延性、慢性肝炎
取丹参注射液10毫升(相当于生药20克),静脉注射,每天1次;另用肝功能恢复液(用狗肝制成)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若有出血倾向者加用牛西西(土大黄)或紫珠草注射液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如属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者可加用胎盘组织液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均以30天为一疗程。经治迁延性肝炎9例、慢性肝炎11例,结果近期治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15例,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明显好转或肝功能恢复正常,而脾脏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恢复正常)3例,无效2例。症状的改善以恶心为最好,其次为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再次为肝区痛。其中17例肝肿大者,治后全部回缩至正常;4例脾肿大者,治后3例回缩至正常。肝功能恢复,以转氨酶、麝浊两项异常或再加麝絮异常者恢复情况较好;转氨酶、麝浊、脑絮有异常者次之;四项均异常者较差。治程中,凝血时间、凝血酶元时间都未见延长,也未发生出血倾向。其它亦未见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据分析,丹参对迁延性和慢性肝炎能改善肝脏生理机能、促使肝脾回缩和变软的原理,可能是由于丹参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门静脉压力,使肝内血液循环改善,增加肝细胞的营养和氧的供给。又认为丹参能活血祛瘀,对消除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也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丹参应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未见明显疗效;或认为在缩肝方面虽有一定效果,但对肝功能的改善不明显,且部分病例的食欲不振、恶心、头晕、肝脾疼痛等症似有加重趋势。另有报道,丹参配合茵陈,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经200例观察,有效率达98.5%。用法:丹参2两,茵陈1两,加水煎两次,两次药液混和加糖半两再浓煎至200毫升,成人60毫升,儿童25毫升,均日服2次。儿童平均服药20天,成人服药33天左右。
②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将白花丹参晒干切碎压为细末,用白酒(55度)浸泡15天,配制成5~10%白花丹参酒。每次服20~30毫升,日服3次;如病情较重,疼痛剧烈,而且会饮酒者,每次可服50毫升,每日2~3次,或顿服药酒以醉为度。试治34例,单纯服用药酒者8例,其余26例以药酒为主,在不同时期配合其它中药。结果,临床治愈15例,显著好转9例,进步3例,无效7例。多数病人服后有止痛作用,能改善患肢症状,四肢有发热感觉,或有明显发热感向肢体远端冲动,对游走性浅静脉炎也有效果。大多数病人服后无不良反应,个别有皮肤瘙痒;长期服用可发生胃痛、胃纳减退等,应暂停药观察。对肝炎、溃疡病、高血压病、肾炎等忌用。
③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
采集丹参根晒干后切片,水煎2次,过滤,滤液合并煎成30~50%煎剂,临用时酌加糖浆。分甲、乙、丙三组共治疗41例,分别按每公斤体重0.3~0.5克、0.6~0.9克、1.O~1.6克给药,分别连服42、30、30日为一治程。对照组8例,每日服酵母片1.5~2克。对照结果表明丹参对肝脾大小及性质的改变有相当效果。27例肝肿大患者,治后12例缩小,15例变软,12例无改变;脾肿大41例,治疗后缩小者20例,变软者22例,无改变者19例。其中以丙组用量大及甲组疗程长者疗效较为显著,一般在治疗lO~15日后见效。但所有病例末见肝脾缩小到正常者。本品似对病期较短,病情较轻者易于见效。如配合合理的饮食与休息,必能提高疗效。丹参的毒性极低,曾将剂量提高至每日45克,连用83天,亦无不良后果。但有1例剂量并不大(每日30克),用至第9天即发生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故认为凡有呕吐、便血、咯血、血尿、紫癜等出血倾向者忌用丹参。
④治疗冠心病
用丹参提取物制成片剂(每片含提取物0.2克)内服,每次2片,每日3次(每日量相当原生药2两)。以两周至一个月为一疗程。观察323例,服药1~9个月不等。结果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82.3%,其中显效率为20.3%;疗效以中、轻度较好;服药2个月者疗效比1个月的为高。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53.2%,显效率占14.8%;其中慢性冠状动脉缺血病变疗效较优于心肌梗塞病变,二级梯运动试验阳性及可疑阳性病例疗效高于一般心电图缺血病变病例,中、轻度患者疗效优于重度病例。停药后之疗效估价,有待进一步观察。对绝大部分病例无明显副作用,仅对很少数病例的周围血象、胃肠道、肝功能(SGPT)等似有一定影响。
另曾以丹参、降香制成复方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各1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0余例,结果症状的有效率在82%以上,心电图的有效率为50%左右。用法: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采用三种注射方法:㈠静脉滴注-注射液4毫升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葡萄糖500毫升内静滴。疗程1~2周。㈡肌肉注射-每日1~2次,每次1毫升;疗程2~4周,有的长达4个月。㈢静脉推注-注射液1毫升加入50%葡萄糖20毫升内注射。上述三种方法均有疗效,但各有特点。静脉推注改善心绞痛作用较快,但维持时间短暂;静脉滴注作用比肌肉注射明显,维持时间亦较长,为病房常规应用方法;肌肉注射虽作用较慢,但应用方便是其优点。
此外,丹参注射液治疗胃、结肠多发性息肉1例,获得较好效果。由于患者不能行外科手术治疗,乃试用丹参注射液。开始每次给药10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静脉推注;治疗数次后无反应,乃改用每次20毫升加50%葡萄糖液40毫升静脉推注。均每日1次,第一疗程35次。治程中病人精神、食欲逐渐好转,脓血便减轻,体力亦渐增强,心脏杂音明显好转,浮肿消退。休药1月,行第二疗程,注射18次后行X线造影复查,胃部息肉大部消失。
丹参临床应用
①治妇人经脉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产前胎不安,产后恶血不下并治之。兼治冷热劳,腰脊痛,骨节颊疼:丹参(去芦)不以多少,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经脉不调食前,冷热劳无时。
②治经水不调:紫丹参一斤,切薄片,于烈日中晒脆,为细末,用好酒泛为丸。每服三钱,清晨开水送下。
③治经血涩少,产后瘀血腹痛,闭经腹痛:丹参、益母草、香附各三钱。水煎服。
④治腹中包块:丹参、三棱、莪术各三钱,皂角刺一钱。水煎服。
⑤治急、慢性肝炎,两胁作痛:茵陈五钱,郁金、丹参、板蓝根各三钱。水煎服。
⑥治妊娠胎堕,下血不止:丹参十二两,细切,以清酒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
⑦治心腹诸痛,属半虚半实者:丹参一两,白檀香、砂仁各一钱半。水煎服。
⑧治腰髀连脚疼:杜仲八两,丹参五两,独活、当归、芎劳、干地黄各四两。上六味切,以绢袋盛,上清酒二斗债之五宿,服二合,日再。忌芜荑。
⑨治神经衰弱:丹参五钱,五味子一两。水煎服。
⑩治小儿汗出中风,身体拘急,壮热苦啼:丹参半两,鼠粪三七枚(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浆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胡椒的临床应用
1、治疗神经衰弱
取白胡椒1粒(剪成两半)置于耳穴部位,胶布固定;而后用拇指捏压敷药部位至有发热感,每日4~6次。捏压时不宜搓捻以免移位,若胡椒破碎或捏压无刺激时,需重新更换。一般宜持续2周,如有反复则宜继续第二疗程。取穴:神经衰弱-枕、肾、神门;神经衰弱综合症-皮质下、额、心。
2、治疗皮肤病
先取紫皮蒜捣烂,再加入细胡椒粉(2:1)共捣成糊状备用。治疗时先用三棱针在双侧耳背静脉点刺放血;并在一侧耳轮脚凹陷处划破表皮(1~2厘米长的竖切口),双耳交替划割。按无菌操作进行。然后取椒蒜泥约米粒大放于胶布上,贴在切口处固定。每4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0天。观察各种皮肤病(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湿疹、痤疮、神经瘙痒症、过敏性皮炎)共219例,治愈156例(71.2%),进步56例(25.1%)。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胡桃肉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胡桃肉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药材,不但可以温肺定喘,还能起到补肾固精的作用。那么胡桃肉在医学上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和作用呢?在中医中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今天三九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的学习一下化痰止咳平喘药中关于胡桃肉在医学上应用的相关知识。
性味
《七卷食经》:味甘,温。
《胡桃肉本草图经》:性热。
《医林纂要》:甘而微辛,连皮涩。
归经
入肾、肺经。
《纲目》:入肾、肺。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肾三经。
《本草求真》:入命门,兼入肺、大肠。
《本草撮要》:入足阳明、手太阴经。
功能主治
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治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石淋,大便燥结。
临床应用
1.治疗尿路结石
胡桃仁4两,用食油炸酥,加糖适量混合研磨,使成乳剂或膏状。于1~2天内分次服完(儿童酌减)。连续服药至结石排出、症状消失为止。对于泌尿系各部之结石,一般在服药后数天即能1次或多次排石,且较服药前缩小而变软,或分解于尿液中而使呈乳白色。因此认为本品可能有溶石作用。
2.治疗皮炎、湿疹
胡桃仁捣碎,炒至完全焦黑出油为度,用乳钵研成糊状,冷后备用。对一般皮炎、湿疹的渗出糜烂期或亚急性期,可用30~50%胡桃仁焦油氧化锌糊膏均匀薄敷,如渗出液多时胡桃仁焦油宜多加,即使用纯油亦无刺激。如患处渗出液不多、糜烂不重时,可在均匀薄敷的药膏表面再撒上1层滑石粉固定,一般不需包扎;若渗出液较多时则需厚敷,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2次,下次换药时不能用水洗,同时内服一般脱敏药物。共治172例,均为无继发感染的各种皮炎、湿疹的急性渗出糜烂期或亚急性期,全部有效。其中接触性皮炎70例,痊愈67例,好转(症状明显减轻,渗出、糜烂及结痂消退,留下慢性皮损)3例;脂溢性皮炎3Z例,痊愈26例,好转11例;婴儿湿疹10例,痊愈7例,好转3例;其它湿疹55例,痊愈31例,好转24例。大多数在1~10天治愈,少数在10~20天或以上。初步观察,本品具有收敛、消炎、抑制渗出和安抚止痒等作用,无局部刺激,可代替湿敷疗法。
3.治疗外耳道疖肿
取胡桃仁1两,用食油2两炸枯,过滤弃渣。以其油浸制小纱条(最好加少许冰片),塞入外耳道疖肿处,每日1换。一般治疗后能立感轻快或止痛,并能维持24小时左右。数日可愈。
用药禁忌
有痰火积热或阴虚火旺者忌服。
《干金食治》:不可多食,动痰饮,令人恶心,吐水吐食。
《食物本草》:多食生痰,动肾火。
《本草经疏》:肺家有痰热,命门火炽,阴虚吐衄等证皆不得施。
《得配本草》:泄泻不已者禁用。
常用配方
治湿伤于内外,阳气衰绝,虚寒喘嗽,腰脚疼痛:胡桃肉二十两(捣烂),补骨脂十两(酒蒸)。研末,蜜调如饴服。(《续传信方》)
治久嗽不止:核桃仁五十个(煮热,去皮),人参五两,杏仁三百五十个(麸炒,汤浸去皮)。研匀,入炼蜜,丸梧子大。每空心细嚼一丸,人参汤下,临卧再服。(《纲目》) 胡桃肉治产后气喘:胡桃仁(不必去皮)、人参各等分。上细切,每服25克,水二盏,煎七分,频频呷服。(《普济方》)
治肾气虚弱,腰痛如折,或腰间似有物重坠,起坐艰辛者:胡桃二十个(去皮膜),破故纸(酒浸,炒)400克,蒜200克(熬膏),杜仲(去皮,姜汁浸,炒)800克。上为细末,蒜膏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妇人淡醋汤下。常服壮筋骨,活血脉,乌髭须,益颜色。(《局方》青娥丸)
益血补髓,强筋壮骨,明目,悦心,滋润肌肤:故纸、杜仲、萆薢、胡桃仁各200克。上三味为末,次入胡桃膏拌匀,杵千余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御药院方》)
治消肾,唇口干焦,精溢自出,或小便赤黄,五色浑浊,大便燥实,小便大利而不甚渴:白茯苓、胡桃肉(汤去薄皮,别研)、附子大者一枚(去皮脐,切作片,生姜汁一盏,蛤粉一分,同煮干,焙)。上等分,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米饮下三、五十丸;或为散,以米饮调下,食前服。(《三因方》胡桃丸)
治肾虚耳鸣遗精:核桃仁三个,五味子七粒,蜂蜜适量。于睡前嚼服。(《贵州草药》)
胡桃肉治石淋:胡桃肉一升。细米煮浆粥一升,相和顿服。(《海上集验方》)
治小便频数:胡桃煨熟,卧时嚼之,温酒下。(《纲目》)
治醋心:烂嚼胡桃,以干姜汤下。或只嚼胡桃,或只吃干姜汤亦可治。(《传信适用方》)
治赤痢不止:枳壳、胡桃各七枚,皂荚(不蛀者)一挺。上三味,就新瓦上以草灰烧令烟尽,取研极细,分为八服。每临卧及二更、五更时各一服,荆芥茶调下。(《圣济总录》枳壳散)
治脏躁病:胡桃仁50克。捣碎,和糖开水冲服,每日三次。(《卫生杂志》
治火烧疮:取胡桃穰烧令黑,杵如脂,敷疮上。(《梅师集验方》)
治瘰疬疮:胡桃瓤烧令黑,烟断,和松脂研敷。(《开宝本草》)
治鼠瘘痰核:连皮胡桃肉,同贝母、全蝎枚数相等,蜜丸服。(《本经逢原》)
结语:通过上文的了解,我们详细的学习了化痰止咳平喘药中关于胡桃肉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了胡桃肉治疗肾虚喘嗽,腰痛脚弱等症状都有着显著的疗效,对此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小编建议大家患有此类疾病还是要在医生的诊断下科学用药哦!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化痰止咳平喘药的相关知识,别忘了阅读下一篇文章哦!
补骨脂的副作用有哪些
补骨脂的副作用:
补骨脂【药性】苦、辛,温。归肾、脾经。
【功效】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应用】
1.肾虚阳痿、腰膝冷痛。本品苦辛温燥,善壮肾阳暖水脏,常与菟丝子、胡桃肉、沉香等同用,治肾虚阳痿,如补骨脂丸(《和剂局方》);与杜仲、胡桃肉同用,治肾虚阳衰,风冷侵袭之腰膝冷痛等,如青娥丸。
2.肾虚遗精、遗尿、尿频。本品兼有涩性,善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单用有效,亦可随证配伍它药。如治滑精,以补骨脂、青盐等分同炒为末服(《三因方》);单用本品炒,为末服,治小儿遗尿,如破故纸散(《补要袖珍小儿方论》);与小茴香等分为丸,治肾气虚冷,小便无度,如破故纸丸(《魏氏家藏方》)。
3.脾肾阳虚五更泄泻。本品能壮肾阳、暖脾阳、收涩以止泻,与肉豆蔻、生姜、大枣为丸,如二神丸(《普济本事方》);或上方加吴茱萸、五味子,均治五更泄如四神丸(《证治准绳》)。
4.肾不纳气,虚寒喘咳。本品补肾助阳,纳气平喘,多配伍胡桃肉、蜂蜜等,可治虚寒性喘咳,如治喘方(《医方论》);或配人参、木香等治疗虚喘痨嗽(《是斋医方》)。
【使用注意】本品性质温燥,能伤阴助火,故阴虚火旺及大便秘结者忌服。
补骨脂的作用
中药补骨脂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释名】又称破故纸、婆固脂、胡韭子。
【气味】性温,味苦、辛,入肾、脾经。
【功效与作用】温肾助阳,止泻,用于阳痿遗精、腰膝冷痛、肾虚遗尿,外用治白癜风、斑秃。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补骨脂可治肾泻,通命门,暖丹田,敛精神。
补骨脂,味辛苦,温,归肾脾经,具有温固壮阳、暖中止泻之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下列病症。
1.治肾阳虚弱所致之阳痿,遗精,夜尿多清长:补骨脂、菟丝子、巴戟、淫羊藿各12克,益智仁9 克,金樱子18克,水煎分2次早晚空腹服,以愈为度。
2.治虚寒喘嗽,腰部隐痛:补骨脂15克,核桃肉30克,水煎分2 次服,必要时可日服2剂。
3.治泄泻,痢疾久而不止:补骨脂12克,罂粟壳9克,水煎分2次服,连服7天。
4.治脾肾阳虚引起泄泻或五更泻:补骨脂12克,吴茱萸、肉豆蔻(煨)。五味子各9克,水煎分2 次服,数剂即见著效。
上面我们介绍了这个补骨脂的作用和副作用,如果知道了副作用还有一些食用禁忌的话,那么就可以更好的利用这个补骨脂了,让补骨脂的功效发挥到最好,选择这个补骨脂来治病的时候必须要打听清楚,补骨脂虽然说对疾病的改善效果好,但是在选择补骨脂来治病的时候也是需要对症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