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也许在老百姓眼中,所有的癌症都是可怕的,大家普遍谈癌色变。总体来说当然是这样的,但这只是因为大家对癌症缺乏基本的了解,将所有癌症等同于“不治之症”,一说到癌症就将之等同于死亡,如此一来,当然会认为所有癌症都应该算“王”,这显然是错误的。

其实多数癌症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可以治愈的;还有一些癌症即便是晚期,也仍是可以治愈的,比如某些亚型的淋巴瘤,比如绒毛膜癌,比如睾丸癌,等等。

因此,那些比较容易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癌症是不能称为”癌中之王“的,比如乳腺癌、宫颈癌;那些即便难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即便到了晚期,也仍有较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治愈或者控制的癌症也是不能称为”癌中之王“的,比如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肺癌、头颈部恶性肿瘤、甲状腺癌、卵巢癌,等等。

真正够得上“癌中之王”的是那些难于早期发现,没有有效的筛查手段,且发病凶险,侵袭性强,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的癌症。但其实这些标准是会变化的,比如在有效的化疗药物和方案出现之前,白血病、绒毛膜癌等是当之无愧的癌中之王,因为它们无法通过手术而治愈,它们是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癌症,病情发展非常迅速,化疗出现之前,死亡率非常高,可以说是得了这些癌症就是等于死亡,但随着有效化疗手段的出现,这些癌症已经可以治愈,早已够不上“癌中之王”。

绒毛膜癌之后,肝癌(原发性肝癌) 由于预后非常差、死亡率非常高,不容易早期诊断,晚期几乎无有效的治疗控制手段,生存期仅平均四个月到半年左右,是当之无愧的“癌中之王”,但随着筛检手 段的进步、能够早期发现的病例越来越多,治疗手段也较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肝癌尽管也仍可以称为”癌中之王“,但其可怕程度已不如从前。

现在能真正称得上“癌中之王”的目前首先要算是胰腺癌,为什么呢?首先,胰腺位置深,胰腺癌在早期没有什么 特别的表现,很难早期发现,而且也缺乏有效的筛检手段,多数胰腺癌一诊断就是中晚期以上;其次,胰腺癌发病凶险,侵袭性强,死亡率高,生存期短,让人闻之 色变;最后,最关键的是中晚期胰腺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现在的治疗手段其疗效均不理想,预后极差。正所谓,既让人防不胜防,又让人无可奈何!

”防不胜防“、”无可奈何“,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才够得上”癌中之王“。

有人说,卵巢也位置深而隐蔽,卵巢癌也难于早期发现啊,确实如此,但它够不上癌中之王,因为卵巢癌总体上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即便是晚期,也可 以通过化疗得到有效的控制。还有人说,肺癌也治疗效果不好啊,食管癌也治疗效果不好啊,没错,但它们还是可以相对较早期发现,,关键是要重视,而且它们也 都有了较为有效的早诊筛查方法,诊断之后它们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治疗效果尽管仍不够理想,但也还不是最差的,当然,食管癌确实预后不好,但所谓“癌中 之王”,是比出来的,是“凶中选凶”、“恶中选恶”。

最后要说明的是,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没有永远的“王”,随着医学的发展,胰腺癌将终找到有效的早诊筛查方法和治疗手段,其“王者”地位也 将在某一天会丢掉。所谓的“癌中之王”只是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讨论这个话题更不是要引发大家的恐慌,只是希望大家更要重视,尽管难于早期发现,但不等 于完全不可能,如果做得好,如果重视,至少能最大程度地尽可能早的发现。

睾丸癌的死亡率高不高

患睾丸癌死亡率高吗?在临床上常被睾丸癌患者及其家属问及。专家表示:对于这个问题不能单一的下结论,这时候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断。如果是睾丸癌早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愈后良好。如果是中晚期,那么主要是如何延长生命。

其实不管病程到了哪个阶段,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与心理状态,都是对恢复健康有益的。 作为年轻男性高发的癌症之一,睾丸癌的发病原因并不为人们所知晓,据统计显示,男性睾丸癌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七,且逐年增加,原因通常是恶性肿瘤转移造成。

研究发现,两个睾丸分别得到癌症的时间间隔可长达25年之久。睾丸癌在美国的死亡率在近年来大幅减低,从1970年的19%降至1990年10%。这样的治疗成效让医界自豪,但是也使得病患往往掉以轻心,没有定期进行体检,因而使得睾丸癌的转移率及复发率也随之成长。 癌症研究报告指出,在一项有2088位睾丸癌病患的回溯调查中,21个病患的两颗睾丸都有癌细胞,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是在睾丸癌确认后第五年后才发现第二颗睾丸也得了癌症。

研究结果显示,2-4%睾丸癌患者在治愈后会再度在同一部位复发,而1%睾丸癌患者的第二颗睾丸也会得到癌症。也就是说,睾丸癌病患在治愈后再次得到睾丸癌的机率是正常人的500-1000倍。 每年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征候的重要关键。对已经治疗成功的睾丸癌病患而言,为了避免睾丸癌的转移及复发,更要每个月做一次检查,以避免不幸再度发生。 睾丸肿瘤预后较好,95%的早期患者可长期存活,晚期肿瘤经过放疗、化疗以及造血干细胞支持的大剂量化疗等综合治疗,5年存活率为8O%,但治疗所需花费较大;复发转移病例容易出现耐药,长期存活率仅为15%。睾丸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很重要,临床上可通过阴囊透光试验、B超、CT检查、活组织病理检查等早期发现病变,通过定期的自我检查也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睾丸癌是属于严重的疾病,如果不早点发现到了中晚期的话要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通过上面小编的讲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患有睾丸癌这样的疾病死亡率是非常高的,了解了这些相关常识,希望在以后我们能够重视起做好对睾丸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争取使人们有效地远离这个疾病拥有健康才好。

胰腺癌死亡率高的原因

一、吸烟是胰腺癌的原因

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了吸烟也是诱发了胰腺癌的原因。为什么吸烟是引起胰腺癌的可能机制:吸烟是能促使致癌物质的烟草特异性N-亚硝酸盐分泌到胆管,随后反流入胰管,烟草特异性N-亚硝酸盐对器官的特异性的作用也是可随血流入胰腺的,吸烟增加血脂水平,促发胰腺癌。

二、糖尿病是胰腺癌的原因

通过一些实验研究表明结果发现,胰岛素在体外或是体内是能够促使胰腺癌细胞的生长,高浓度的胰岛素也是能让胰岛素样的生长因子-1受体活化,产生包括细胞的周期进程的改变的生长有促进的效应。

三、饮酒是胰腺癌的原因

专家们说饮酒也是常见的诱发了胰腺癌原因。不同种族的饮酒后其胰腺癌的发病率也是不同。饮酒也是与美国黑人和白人胰腺癌发病率关系的研究显示,与白人相比,黑人男性的嗜酒者以及女性的中度饮酒者均有较高发生率。

如何科学防癌

保持正常体重

预防癌症,大家就应该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成人的体重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在不断的增加,这一点是防不胜防的,大家应该要做好健康的管理,成年女性的体重每增加5000克,绝经以后患上乳腺癌的几率就会增加11%,绝经以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风险就会增加39%,卵巢癌发病的风险就会增加13%,所以控制好自己的体重是相当重要的。

增强体育锻炼

积极锻炼可以降低幸存者的乳腺癌致死率和结直肠癌致死率。可见,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更应该采纳这些癌症预防建议,因为可以帮助他们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减少病情加重的因素和死亡风险。

多吃蔬菜、少吃肉

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降低人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但与癌症相关死亡率无关。此外,研究还发现瘦肉并没有我们所想的那样糟糕,至少从癌症发病风险角度出发是这样的。

不要乱吃维生素类补品,不缺就不要瞎补

叶酸会升高癌症发病风险,特别是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β-胡萝卜素可以升高肺癌和胃癌发病风险;硒可以升高非黑素瘤细胞性皮肤癌发病风险;维生素E可以升高前列腺癌的发病几率。

为什么癌症患者的死亡率高

对于现代人来说,癌症如同一个面目狰狞的魔鬼,向人类张牙舞爪。人们无法选择也无法逃避的生活环境、心理压力等因素,导致了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明确显示,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如此严峻的形势让人触目惊心,与此同时我国癌症的死亡率也在近20年来明显上升,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为什么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却导致这样的结果呢?山西医大二院肿瘤放化疗科专家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数十载,接触过无数患者之后,终于发现了这一鲜为人知的秘密!

癌症“过度治疗”导致“玉石俱焚”

山西医大二院肿瘤放化疗科专家认为,造成癌症患者死亡率上升主要的原因,是患者没有得到规范的治疗。规范治疗是指,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病期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情况,多学科合作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顺序、合理规范的治疗。也就是遵守治疗原则,强调患者本身的状况,对病情作出全面的评价,正确有序地运用各种治疗手段,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具体包括,规范化的诊断标准、标准化的治疗方案、规范化的疗效评价和愈后评估。

目前,中国的肿瘤治疗存在相当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癌症患者的“过度治疗”问题日益引起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所谓“过度治疗”就是指医生给予患者的治疗强度超过患者的治疗需要,其结果是不但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身体伤害,更浪费了医疗费用。长久以来,很多人一味相信根除癌细胞,清除瘤体,手术切除,化疗“轰炸”,放疗“照射”等等,这样下来却发现不仅没有控制病情,反而导致了再次复发、转移,患者也承受了更多的痛苦。正所谓过度重视 “病”而忽略“人”,最终导致“正”“邪”同归于尽,玉石俱焚!曾经有这样的病例,一个肝癌病人,他的家属还在医疗行业工作。这位患者发现病情时,已经是肝癌晚期,出现骨转移,从发现到死亡,不到一年时间,花了40多万。他是一个典型的“过度治疗”的受害者。治疗中,这位病人手术、放疗、化疗,按照“规范”全都用上了,但病人的状况一次比一次糟,因为反复放、化疗,会事与愿违地促使病人加速肝衰竭。

治癌需“对症下药” 延长生命是王道

其实,对待癌症的治疗应有正确的理解,该用哪种治疗办法,需根据病情来定,并非像有的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是早期,可做手术、放疗或化疗等。若是晚期又发生癌转移的患者,在治疗上已不适宜于手术,若是非要做手术,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增加病人痛苦,降低生存质量。尤其对老年癌症患者应针对病情,采用不同的对症治疗方法,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让老年患者与癌“和平共处”,从而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淋巴癌死亡率

淋巴癌它是发生在淋巴组织当中的一种恶性肿瘤,虽然说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是特别的高,但是这种恶性肿瘤也被列为是中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医学专家把淋巴癌按照他的生物学特征,分成了两大类,一种叫做霍奇金的淋巴瘤,另一种叫做非霍奇金的淋巴瘤,霍奇金的淋巴瘤,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生存率比较高,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即使经过治疗生存率也比较低。

步骤/方法:1而在我国的临床上发现我国绝大多数的淋巴癌患者全部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大约能够占到总患者的90%左右,所以说淋巴癌这种恶性肿瘤一旦发生的话,治愈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欲后也比较差。

2由此可见,淋巴癌在我国来看,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淋巴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是特别的高。不过一旦发病的话,被治愈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虽然临床上也有被治愈的病例。但是不多。

3目前对于淋巴癌这种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全身的化疗,在经过化疗之后,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再采取针对性的放射治疗来进行治疗,另外,现在还有一种生物免疫疗法,也是治疗淋巴癌比较先进的一种方法。

注意事项:对于淋巴癌这种疾病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预防,首先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尽量多吃一些碱性的食物,防止自己的体质变成酸性那样的话正常的细胞就会发生癌变。

冠心病发作冬季死亡率最高

气温变化是发病主要原因

冠心病之所以在冬季高发是因为心血管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冬天随着气温的降低,寒冷刺激血管收缩,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量减少,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一些冠心病患者还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血压会发生波动,血压一升高就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容易导致心绞痛症状;

另外,冬天天气寒冷,运动量减少了,出汗也少了,使得人体血脂的摄入和代谢比例失调,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凝血倾向增高,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

再有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这些疾病都会使冠心病患者加重病情。

从多方面做准备打好保卫战

因此冠心病患者在入冬前要做好准备,从多方面预防:

首先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做必要的检查,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服用药物;冠心病患者在寒冷的冬季,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脸和四肢的保暖。在温度低的时候应该避免外出,以免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但是为了增强机体抵抗力,天气好的时候应该适当进行一些室外活动。在锻炼时应注意不要太早,因为早晨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占优势,儿茶酚分泌增加,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发生。无论是家还是工作环境都应该注意房内空气的流通,如果房内长时间不通风,会导致房间里缺氧,极易诱发冠心病,这样也不利于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纤维素,这样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及肠蠕动,有助于胆固醇排出,可防便秘并降低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发作率;冬天体内极易缺乏水,多喝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心肌梗死。

乳房健康问题呈低龄化趋势

乳腺疾病在近几年有几个趋势:低龄化、成熟化、高端人群。世界范围内,乳腺癌占所有癌症发病率的10%,占女性癌症发病率的32%、女性癌症死亡率的15%。而医学专家保守估计,二十年后乳腺癌或将成为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乳腺疾病低龄化,“70后80后”是重灾区

据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健康杀手的“头号种子”,我们国家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以每年7.5%的速度飙升,死亡率每年平均上升6.9%。目前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已经走“低龄化趋势”,从30岁开始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5岁到55岁。

原因一:年轻女子钟爱化妆

原因二:加班熬夜导致内分泌失调

食道癌在我国的死亡率是多少

在各种恶性肿瘤疾病当中,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胃癌、肺癌等常见癌症。而对于食道癌这种疾病来说,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一定不多。为了让大家对这种癌症的网危害有更多的认识,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这种疾病的死亡率。

在全球数据的统计中得出:我国是食道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据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8亿5千多万人口的调查,在1974--1978年间,约有7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其中死于食道癌者15.7万(占22.4%),仅次于胃癌(占22.8%)。在各种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中,以食道癌居首位的有豫(占40.55%)、苏、赣、冀、陕、皖、川、鄂和北京9个省、市。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食道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年平均死亡率为15.59/10万,其中以云南省最低(1.05/10万),河南省最高(32.22/10万),两者相差31倍。近年来,由于肺癌死亡率的显著上升,我国食道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的位次有所改变。据1990年的统计资料,部分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位次为肺癌、胃癌、肝癌和食道癌,其死亡率分别为32.89/10万、21.51/10万、20.10/10万和9.70/10万。

据卫生署近十年的资料统计,台湾的食道癌死亡率,十年来无大变化.每年死于食道癌者平均约为600余人.其死亡率为27.4/100,000.在荣民总医院每年有150人左右因食道癌住院治疗,名列各器官癌症的第七位.我国大陆河南省林县的食道癌罹患率约为每十万人中有百人以上患者,而整个大陆的罹患率却是十公分之三十左右.民国83年台湾的食道癌粗发生率约为十万分之三,其中尤以金门县居民罹患率最高。

在所有恶性肿瘤中,食道癌的地域分布差异最大,在发病率最高的与最低的国家之间,男性患者年龄调整死亡率相差17倍之多,即使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之间也可有明显差异。

对于任何的癌症来说,死亡率都是惊人的。但是食道癌这种癌症来说,死亡率更是高的可怕。所以大家在生活当中,一定不要忽视各种身体所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因为这些不适,很可能就是食道癌的早期预警。

哪些人群易患脑瘤

据临床调查显示,因肿瘤所致死亡的疾病中,二十岁以下人群中,脑瘤所致的死亡超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居首位。在二十岁至三十岁人群中,居第二位。

研究发现,饮食不规律、进食速度慢、性格抑郁、使用手机频率高、有肿瘤家族遗传史,均为脑瘤的危险因素。

专家表示,心理忧郁者癌症的发生率、死亡率高,癌症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三倍。

由于现在人手一部手机,连幼儿园的孩子带手机都是常有的事,这也是脑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原因之一,因为手机电磁波辐射会对人体细胞和组织产生不良影响,经常使用手机成为脑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厌食症是精神科死亡率最高疾病

进食障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综合症,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

贪食两个综合症,进食障碍的临床结局不容乐观,在精神科中死亡率最高,标准化死亡率为6%。研究显示,43%康复,36%好转,20%成为慢性进食障碍,5%死亡。目前国际上进食障碍的临床结局主要有痊愈,改善,慢性化,死亡4级别。或者简化成为,良好(痊愈),适中(改善),不良(慢性化和死亡)。有关影响结局的因素:病程长,暴食/清除型,社会心理问题严重,共患躯体及精神科问题严重,住院时体质量增长不理想,体质量指数低,过度运动趋力高,体像障碍严重,能量摄入低等为不良预后因素。年龄小,首次住院时间长是有利预后因素。香港的厌食症死亡率为3%,整体死亡率是同龄人的11倍,治愈率45%。起病年龄大,病程长,存在肥胖恐惧是预后不利因素。病前体质量指数和就诊时体质量未见于预后相关。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厌食症患者住院预后的客观临床治愈率为37%,低于国外。主观评定治愈率56%,高于国外。客观治愈率低的原因:我国对厌食症的干预和治疗处在起步阶段,没有规范化的治疗指南,疗效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本研究为住院危重患者。另外主观评定治愈率高,患者和家属对厌食症的评估过分乐观,患者及家属仅仅把这个疾病看成为饮食和体质量的问题,没有与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联系起来。研究显示,体质量在住院预后增长比较多,出院时体质量比较高,临床结局比较好。住院时有暴食/清除行为,有自伤自杀历史,有躯体合并症的结局不利。国外研究,良好月经恢复有良好结局,反映了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在住院阶段尽可能恢复体质量到一个比较合理,安全的水平可能对保持疗效有重要作用。为患者制定一个出院的体质量目标,并且持续检测体质量变化应该作为患者住院计划中必备的部分。研究显示,限制性厌食症随着病程进展很大比例(>50%)会发展成为暴食/清除型厌食症。研究发现,住院时就有暴食/清除型厌食症的患者大约为54%,住院没有这样的行为以后未新发展成为暴食/清除型厌食症,说明暴食/清除型厌食症,是相对比较顽固的,难以去除,是预后不良的指标。没有新发生的暴食/清除型厌食症,可能提示病情已经充分发展到极期,分化已经充分,诊断单纯限制性厌食症转化暴食/清除型厌食症可能性不大。自我保护功能作为一种基本的自我功能,一旦受损就出现自伤自杀行为,提示患者病情严重。躯体合并症说明患者病情严重,严重的合并症多。极期的病情越重,预后越差。临床患者恢复情况,把体质量标准设上限,就是把超重和肥胖作为治愈的排除标准。制定出院体质量目标,检测体质量增长情况,作为厌食症住院治疗计划的必备部分;尽早识别和治疗厌食症,避免发展成为明显的躯体合并症;给予存在暴食/清除行为和自伤/自杀行为历史的患者积极的支持性心理治疗,提高他们的复原能力是进食障碍诊疗的重要措施。

甲状腺癌症死亡率

甲状腺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分泌腺恶性肿瘤,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大多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分化型甲状腺癌如果治疗得当,预后很好,10年生存率在90%以上。

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1.5%,且有增长趋势。2012年研究发现,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已经跃升至女性易发肿瘤的第五位。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按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60%)、滤泡状腺癌(20%)、未分化癌(15%)、髓样癌(7%)。

其中乳头状癌较早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较好;滤泡状腺癌肿瘤生长较快,属中度恶性,易经血运转移;未分化癌预后很差,平均存活时间3~6个月。

相关推荐

焦虑症可增加癌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1.造成睡眠障碍 长期焦虑的人和那些生活上经历许多压力事件的人更有可能患上失眠。压力和焦虑可能会导致不只一晚或两晚的睡眠问题。一项新研究显示,焦虑可能导致长期的睡眠问题。并且,研究人员发现,与焦虑相关缺乏睡眠的问题,可长达6个月。 2.造成情绪焦虑 具有特征性的是急性焦虑发作。患者突然感到心悸、心慌、喉部梗塞、呼吸困难、透不过了气来、头晕、无力,并伴有紧张、恐惧和濒死感,或感到控制不了自己,即将精神失常,甚至惊叫、呼救。有的发病时呼吸迫促,呈过度换气状态,发作过后有的迅速恢复常态,有的则惴惴不安,担心再发

高血压可以吃三七粉吗 高血压怎么吃三七

高血压需要生服三七粉,每天早晨起床后,空腹状态下,用温水冲服一勺(3克左右)三七粉,晚饭前可以再用同样方法服一次,晚饭后不宜服用三七粉。如今三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患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类型,我国每年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医疗资源,无数家庭也深受其害。

人们对子宫癌的认识了解

子宫癌是发生在子宫部位的一些列的恶性肿瘤,最为常见的子宫内出现的癌症是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这两种癌症的病变细胞不同,在治疗上存在差异。 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更年期和绝经期,多见于未婚、少产、肥胖伴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妇女。 子宫内膜癌发病一般认为与雌激素有关。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腺癌,本病一般直接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增多。各种途径是直接拒蔓延或经淋巴及血行等。治疗半年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孕酮抗雌激素等药物为

男人中风的寿命介绍

我国是人口的第一大国,也是名副其实的中风大国,每年新发的中风人数达到了200万人,每22秒就会有一个病人因中风而死亡。 到了2008年中风已经超过肿瘤成为我国死亡的第一大病因,成了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一杀手。中风的死亡率在我国已经占到总死亡率的百分之二十多, 是欧美国家的4至5倍,我国每年因中风而死亡的人数达到165万。我国也是中风复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男女复发率都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七。 除了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之外,中风的致残率也非常高,已经成为成人的第一大致残原因。中风可能遗留各种后遗症,比如偏瘫、感觉障碍、

前列腺癌的死亡率

男性中前列腺癌发生率第二高,仅次于肺癌,每年全世界有25万4000人因为这种疾病丧生。其实前列腺癌患者不用过于担心,前列腺癌的死亡率不高。其实关于前列腺癌的死亡率高吗这个疑问,美国专家专门做过调查。 美国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的大规模、长达15年调查发现,因为这种癌症去世的人比例很小,说明有些前列腺癌生长缓慢,其实病人是不需要手术的。 对1万2600名因为癌症而切除前列腺的男子调查发现,仅有12%的患者在15年后因为癌症去世,即使其中有些人出现了癌症生长快的迹象。反而有38%的病人,是因为癌症之外的其他原因故

焦虑症可增加癌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焦虑症对患者有哪些危害和影响?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也称焦虑性神经症。焦虑症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其患者常有胸闷、心悸、口干、尿频等症状表现。那么焦虑症发病对患者有哪些危害和影响呢?下面是专家的详细介绍。 焦虑症不但严重危害身心健康,而且伴随着焦虑必然会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精力减退,思维混乱、理不出头绪、静不下心等,引起工作效率的明显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身体不适,例如手脚出汗、胸闷、动不动就想小便等。焦虑症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 1.造成睡眠障碍 长期焦虑的人和那些生活上经历许多压力事件的人更

胃癌能治好吗

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是中国的第二大常见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癌控项目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高达700万,其中死于胃癌的患者占了70万例。胃癌在中国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约每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胃癌形势更加严峻。 男性胃癌的发病率是女性的1.5-2.5倍。近几年,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轻微的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下降的趋势是由男性引起的;相反,女性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上升的趋势。 那么胃癌能治好吗?专家表示,针

胖子得胰腺癌死亡率会更高吗

研究者将纳入的13项研究中胰腺癌患者的BMI进行合并分类:超重组、肥胖组和正常BMI组(对照组),然后进行荟萃分析。需要指出的是,13项研究中有8项研究的参与者在纳入研究时,没有患上胰腺癌,不过后期的随访过程中,保留了与胰腺癌发病和死亡相关的数据。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死亡风险比较:超重组 vs.对照组 aHR=1.06; 95% CI, 1.02-1.11;肥胖组 vs.对照组 aHR=1.31; 95% CI, 1.2-1.42。只对参与者在纳入研究时就患上胰腺癌的5项研究进行分析后这种相关性仍然存在。

肺癌遗传不遗传 什么是肺癌

肺癌是发生于支气管上皮黏膜的一种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快,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最大。并且男性肺癌的发病率占据所有癌症的第一位,这跟大多数男性吸烟时密不可分的。

厌食症为什么会暴瘦 厌食症会廋吗

厌食症会廋。 厌食症是一种死亡率最高的心理疾病,会对人的心理,生理造成极大的伤害,患者往往骨瘦如柴,精神不佳,内心往往极度自卑,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不爱与人交流,甚至于生命时刻都处在一种濒临死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