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与脉压的区别
脉搏与脉压的区别
正常情况下,由于心脏的跳动使全身各处动脉管壁产生有节律的搏动,这种搏动称为脉搏。
正常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相一致,而且节律均匀间隔相等。 脉搏的次数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减慢,婴儿每分钟可达130~150次,儿童为110~120次,成人为60~100次,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
正常人在运动后,饭后,饮酒后,精神紧张及兴奋时均可使呈脉搏一时性加快,但很快可恢复至正常水平。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或运动员的脉搏较一般要慢。此外,白天人们进行各种活动,使血液循环加快,故脉搏慢些。 脉压=收缩压-舒张压,目前不宜称为脉压差.一般情况下,脉压20~40mmHg为正常范围.引起脉压增加的原因:主动脉硬化,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脉搏过快过慢都会引起心输出量的降低。心率在60~170次/分范围内,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心率相当于脉搏。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室充盈时间明显缩短,充盈量减少,心输出量亦开始下降。心率低于40次/分时,心舒期过长,心室充盈接近最大限度,再延长心舒时间,也不会增加心室充盈量,尽管每搏输出量增加,但由于心率过慢而心输出量减少。可见,心率最适宜时,心输出量最大,而过快或过慢时,心输出量都会减少。
影响血压检查的因素有哪些
凡能影响心输出量和血管外周阻力的因素都能 影响动脉血压。每搏输出量的多少直接影 响动脉血压,心输出量多,血压升高,输出量少,血压下降。输出量的多少决定于每搏输出量和每分钟的心搏频率,如每 搏输出量不变而心搏频率增加,则动脉血压明显上升,一般对舒张压影响较大,心输出量增加使舒 张期缩短,舒 张压也上升,脉搏压减小。如心搏率不变只是每搏输出量加多,则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稍有增加, 因而脉搏压加大,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血管外周阻力的改变对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影响,但对舒张压的影响更为明显。外周阻力减小使舒张压降低,脉搏压加大。外周阻力加大,动脉血压流速减慢,舒张期末动脉存血加多,使舒张压升高,脉搏压减小。可见舒张压的高低可以反映外周阻力的 大小。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硬化会使外周血管阻力过高,从而导致动脉血压特别是舒张压的显著升高。大动脉管壁的弹性有缓冲动脉血 压升高的作用,可以降低脉搏压,在健康成年人正常动脉血压的保持中起一定作用。老年人很多血管弹性纤维和平滑肌逐渐被胶原纤维所取代,血管壁的弹性大减,缓冲血压升高的作用相应减弱从而导致血压上升。
循环血量的影响,正常封闭型循环的动物,循环血量与心血管容积基本适应,能使之充盈,可维持约7毫米汞柱的循环平均压。这一数值正常生理情况下变 动不大,不是动脉血压显著升降的重要因素。但在严重失血时,如失血量超过30%,循环血量不能维 持心血管系统的充盈状态,体循环平均压将下降到不能推动足够的血量回心。由于回心血量不足,会使 心输出量 减少,严重时可减少到零毫米汞柱。可见循环血量是决定动脉血压的重要因素。
以上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是一些分 析性实验得到的结果,在整体情况下常存在几种因素相继出现,互相影响的复杂情况。如:心搏 率的显著 变 化会引起心血管系统充盈度和心输出量的相应改变。而心输出量的改变也会引起动脉血流速度和血管外 周阻 力的 改变。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凡能引起心输出量改变的因素也常引起血管外周阻力的改变,呈现血压的相应升降。
脉搏快吃什么药物
心跳过快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用下列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药通过阻滞β-受体,使心率减慢。
为常用的减慢心率药物。对心功能良好、容易紧张、血压偏高的病人,可用短效的普萘洛尔(心得安),或长效的比索洛尔(康可、博苏),如心率每分钟慢于60次以下者则停用。钙拮抗药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对窦房结有抑制作用,使窦性心率减慢,常用的有维拉帕米(异搏定),适用于心功能良好、血压偏高的病人。
偶可致低血压,下肢水肿、头晕、眩晕等不良反应。如心率慢于每分钟60次以下者则停用。另外还有一种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叫做地尔硫(恬尔心),其减慢心率的作用不似异搏定,但也有降压作用,且有解除冠脉痉挛作用。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伴高血压及心率偏快者,偶见眩晕、潮红、头痛、便秘、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地高辛为强心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反射性地使心率减慢。适用于心功能较差的心动过速病人。注意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利血平为周围肾上腺素能阻滞药。适用于高血压伴心跳偏快的病人。剂量过大可致倦怠、乏力、头痛、精神抑郁、焦虑、阳痿等。少见呕吐、胃痛、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等,对有精神抑郁史、消化性溃疡、震颤性麻痹、嗜铬细胞瘤等慎用。
安他乐有镇静作用。适用于神经衰弱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的心跳过快病人。剂量过大时可致嗜睡。胺碘酮(可达龙)为抗心律失常药。有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传导的作用,适用于伴有高血压、心功能较差的病人。应密切注意心率和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该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
脉搏正常范围
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正常人脉率规则,不会出现脉搏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正常人脉搏强弱均等,不会出现强弱交替的现象。
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胎儿每分钟110—160次,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
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
有许多临床疾病,特别是心脏病会引起脉搏变化。因此,对病人的脉搏的测量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中医将更多的触诊是诊断和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
心动周期中,由于心室收缩和舒张的交替进行脉管发生周期性扩张和回位的搏动。
病情危重,特别是临终前脉搏的次数和脉率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脉搏的变化也是医生对病人诊断的其中一项依据。
注:安装泵式人工心脏者无脉搏。
脉搏怎么跳是怀孕
一般怀孕后的脉搏不会增加太多,一般会在60-100次左右,但是脉会比较有力,用中医的话说就是脉滑,过几天用早早孕试纸监测一下吧。怀孕后的脉搏比怀孕前要快一点,因为心脏负担大了,调整心跳次数来维持全身的血液灌注.正常人的脉搏一分钟是60-100次,之间都是正常的,人各有差异,运动员的相对慢些.
怀孕的脉象多为滑脉。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园滑。主病:痰饮、食积、实热。脉理:邪气壅盛于内,正气不衰,气实血涌,故脉往来甚为流利,应指园滑。若滑脉见于平人,必滑而和缓,总由气血充盛,气充则脉流畅,血盛则脉道充盈,故脉来滑而和缓。妇女妊娠见滑脉,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现。一般情况下怀孕4-6周即可从脉象上反映出来,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这也取决于个人体质的不同,所以反映到脉象上也不是都一样的。有的早些,有的会晚些。但是,必须要和痰饮,湿热,食积等病区分开。因此,临床经验很重要的。把脉又称为切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脉象,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切脉是中国古代汉族医学家独创的诊法,近代以来西医看病习惯用听诊器,而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中医的一套理论体系也为世界所特有。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所以,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同时,血液循行脉道之中,流布全身,运行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肺气敷布,血液放能布散;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得以运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血量;肾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气,肾气为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故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当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后,必然从脉搏上表现出来,呈现病理脉象,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临床主要运用“寸口诊法”,即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
《内经》中曾有“遍诊法”和“三部诊法”的记载,近代临床很少运用,故不介绍。脉诊独取寸口的理论根据有二:一是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即人体各经脉均会集于肺,而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其上之太渊穴,是脉会之处,所以有“脉会太渊”之说。二是脾胃为各脏腑气血之源,各脏腑气血之盛衰,与脾胃功能之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手太阴肺经亦起于中焦睥功能之状况。因此,全身脏腑经络气血之盛衰,都可以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滑脉:应指圆滑,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主病:痰饮,食积,实热诸证.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
脉搏快的饮食
以瓜果蔬菜、瘦肉、豆制品等,忌油腻、生冷、咸辣食品,忌烟酒等物。 不同年龄的人,心率是不同的,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若心率超过正常范围,就称为心率过快。疾病引起的心率加快,最多见于发热的时候,体温每升高1℃,心跳每分钟可增加10~15次。所以,能引起发热的疾病多会出现心率加快,但伤寒病人例外,伤寒病人的脉搏较缓慢,称为相对缓脉,这是伤寒的一个重要特征。
肺炎、哮喘及其他疾病影响到心脏功能,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就会有心率过快,肝脏迅速增大、呼吸急促、口唇青紫等情况。贫血严重的患儿,心脏搏动的频率也会增快以满足全身对血液供应的需要。服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时,也会出现心率过快。而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等,也会使心率加快。 心率过快,一般都能随着外界因素的消除、疾病的好转(如发热消退、贫血好转、心功能趋向正常)而逐渐恢复正常。在使用易影响心率的药物时,要注意自己的心率。
持续的心率过快,要请医生诊查。 正常成人在安静时的脉搏,每分钟为60---100次,它可随年龄,性别,劳动和情绪等因素而变动。一般女性比男性快,幼儿比成人快,老人较慢,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暂时增快,休息和睡眠时较慢。 成人脉搏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速脉。反之,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缓脉。 你可以躺在床上,摸自己的脉搏,数一分钟看看。数的时候别太紧张喽。
年轻人,应该没事的。 如果在安静状态下心率每分钟114次是心率过快了,也叫速脉。 心率加快只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病,它的病因有很多,比如说贫血,感染,发热,甲亢等。
怎样数脉搏
人们在心慌或发烧时,总要数一数自己的脉搏。那么脉搏多快为正常呢?各个年龄段脉搏的标准是不同的。1岁的孩子,每分钟120~140次;2~4 岁,每分钟100~120次;5~1o岁,每分钟90~100次;11~14岁,每分钟80~9 0次;成年人每分钟70~80次。
成年人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是心动过缓(运动员脉搏有时也在60次以下,那是心脏健康有力的表现)。如果超过100次是心动过速。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脉搏可暂时增快。
数脉搏以前,要先让病人安静一会儿,避免过度兴奋和活动影响脉搏的节律、弹性和强弱。正常人的脉搏有力而富有弹性,很容易在手腕掌面外侧跳动的挠动脉上摸到。如果病人有大出血或病情严重时,脉搏就会很微弱,甚至摸不到。而有些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脉搏就强而硬,而且没有弹性。
正常人的脉搏节律是规律的,如果脉搏节律忽快忽慢,或者时有时无,就是心律不齐,应加以诊治。
脉搏异常结果分析
1、脉率 ,除脉率快慢外,还应检查脉率与心率是否一致。某些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或频发期前收缩时,由于部分心脏收缩的搏出量低,不足以引起周围动脉搏动,故脉率可少于心率。
2、脉律 ,脉搏的节律可反映心脏的节律。各种心律失常患者均可影响脉律,如心房颤动者脉律绝对不规则。脉搏强弱不等。和脉率少于心率。后者称脉搏短绌;有期前收缩呈二联律或三联律者可形成二联脉、三联脉;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可有脉搏脱漏,称脱落脉(dropped pulse)等。
3、紧张度与动脉壁状态,将桡动脉压紧后,虽远端手指触不到动脉搏动,但可触及条状动脉的存在,并且硬而缺乏弹性似条索状、迂曲或结节状,提示动脉硬化。
4、强弱,脉搏减弱而振幅低,是由于心搏量少、脉压小和外周阻力增高所致,见于心力衰竭、主动脉瓣狭窄与休克等。
5、脉波
1.水冲脉: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脚气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等。
2.迟脉:主要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肌梗死、缩窄性心包炎、严重的心力衰竭等。
3.重搏脉:见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长期发热使外周血管紧张度降低患者,亦可见于心脏压塞、严重心力衰竭和低血容量休克等。
4.交替脉: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交替脉其特点为节律正常而脉搏的强弱出现交替的改变。此乃因心室收缩强弱交替引起,是心功能损害的一个重要体征。可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冠心病。
5.奇脉(paradoxical pulse):(吸停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而在呼气终末时变强则称为奇脉。
6.无脉:即脉搏消失,可见于严重休克及多发性大动脉炎,后者系由于某一部位动脉闭塞而致相应部位脉搏消失。
小儿脉搏正常值
小儿脉搏正常值
新生儿期:140次左
0-12个月:120-140次。
1-2岁:110-120次。
3-4岁:100-110次。
5-7岁:90-100次。
8-10岁:80-90次。
11-14岁:70-80次。
关于小儿脉搏的特别提示
1、通常来讲,脉搏跳动的快慢与年龄、性别有关。年龄越小,脉搏越快,身体活动后也会使脉搏加快。
2、一般体温每升高1℃,脉搏每分钟就会增快10-15次。所以,在没有体温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数脉搏粗略地判断体温升高了多少度。
3、脉搏跳动的次数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一般来讲儿童比成人快,女性比男性快。
4、小儿在吃奶、发热、活动、哭闹或精神紧张等情况下,由于新陈代谢增加而使脉搏数适当增加,休息和睡眠时脉搏会减慢10-20次。
5、以上的脉搏正常值并非绝对,两个年龄相仿的小儿,可因平时活动量不同而身体素质不同,脉搏跳动的次数可能会不同,甚至相差较多,但身体都是健康的。
6.小儿在睡眠中时,脉搏受呼吸影响会出现轻微的节律不齐,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触摸脉搏的方法
一般触摸桡动脉: 把自己的一个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到另一个手大拇指的根部的掌面的桡侧(那儿有骨头结节隆起,就挨着隆起的手掌面)可以摸到动脉搏动,就是桡动脉。触摸脉搏也可以在肱动脉:肘上肱二头肌的内侧,也是测量血压时听诊器放置的位置。其它:足背动脉,股动脉等等。
小儿脉搏正确测试法
1、选择最方便的部位
测量脉搏经常选择身体浅表的大动脉,最方便、最容易摸到的是手腕掌侧面大拇指侧的桡动脉,它接近于体表。其次,也可以摸靠近外耳道处的颞动脉或颈部两侧的颈动脉。
2、采取正确的手法
测量脉搏时,父母用手指轻轻托住小儿的腕关节,把自己的食指和中指,放在小儿掌面腕部皮肤的横纹下偏拇指侧部位,这时即可感受到动脉搏动的冲击感。正常的脉搏跳动,节律整齐,力量均匀,手指有弹性感。
3、观察脉率、节律和强弱
测查脉搏时,要测查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同时注意脉搏跳动得是否有规律,快慢不一、强弱不等或跳动无力。高烧时,脉搏跳动得快而有力为正常,病情严重时脉搏跳动微弱,甚至有时摸不清。如果脉搏跳动快慢不匀、忽快忽慢、间隔时间过长,体内可能存在疾病。
引发脉搏异常的疾病
1、脉搏过快
见于发热、严重贫血、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肺炎、哮喘及服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因心率过快而引起脉搏加快;另外,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等,也会使脉搏加快。一般来讲,脉搏过快可以随着外界因素的消除、疾病的好转(如发热消退、贫血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
2、脉搏减慢
可以由心肌炎、心肌病、洋地黄中毒、先天性心脏病引起,临床特点是持久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并脉率不随运动、哭闹、发热而增加。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也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3、脉搏不规律
即脉搏快慢不一,多见于心脏疾病,如早搏及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这些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来明确诊断。小儿有一种脉搏不规律与呼吸有关,即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或深呼吸、发热、惊厥时更明显,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称为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幼儿迷走神经发育还未完全成熟而引起,不必服用药物。
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每搏输出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动脉血压﹐心输出量多﹐血压升高﹐输出量少﹐血压下降。输出量的多少决定于每搏输出量和每分钟的心搏频率﹐如每搏输出量不变而心搏频率增加﹐则动脉血压明显上升﹐一般对舒张压影响较大﹐心输出量增加使舒张期缩短﹐舒张压也上升﹐脉搏压减小。如心搏率不变只是每搏输出量加多﹐则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稍有增加﹐因而脉搏压加大﹐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血管外周阻力的改变对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影响﹐但对舒张压的影响更为明显。外周阻力减小使舒张压降低﹐脉搏压加大。外周阻力加大﹐动脉血压流速减慢﹐舒张期末动脉存血加多﹐使舒张压升高﹐脉搏压减小。可见舒张压的高低可以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硬化会使外周血管阻力过高﹐从而导致动脉血压特别是舒张压的显著升高。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有缓冲动脉血压升高的作用﹐可以降低脉搏压﹐在健康成年人正常动脉血压的保持中起一定作用。老年人很多血管弹性纤维和平滑肌逐渐被胶原纤维所取代﹐血管壁的弹性大减﹐缓冲血压升高的作用相应减弱从而导致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