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是否真有记忆能力
胎儿是否真有记忆能力
胎儿具有记忆力的意义
在出生前数月内,胎儿的行为渐趋复杂、成熟。这是因为,迅速增大的记忆储存促进了自我形成,并开始引导胎儿行为的发展。
可以利用胎儿的这种记忆力,把婴儿抱在母亲左侧怀里,让他听到母亲心脏跳动的声音,这样孩子会有一种安全感,很快就能安然入睡。还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在医院产科的婴儿室播放母亲子宫血流及心脏搏动声音的录音,发现正在哭泣的新生儿很快就安静下来,情绪稳定,饮食、睡眠情况好,而且体重增加迅速。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亲的子宫中早已熟悉母亲的心音,一听到这种音响就感到安全亲切。
胎儿既然有记忆能力,那么孕妇就应设法开发胎儿的记忆力,把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真善美的信息及时传递给胎儿,让他输入脑子里,受用一生。
胎儿也有记忆
马斯特里赫大学医院的范赫特朗领导的一个医学小组使用一种无害的振动声音刺激器,用它来测试25名胎儿的反应。这些胎儿从37到40周不等。
这种刺激器每隔30秒种放在孕妇肚子上,并且停留一秒钟,总共做24次。这样的试验在10分钟之后以及24小时之后还会做一次。
胎儿的反应用超声波扫描仪记录。
如果胎儿的躯体在感到振动的一秒钟之内会移动,这就可以当成积极反应。
在25名接受测试的胎儿中,有19名在10分钟之后再进行测试时反应速度比第一次加快。24小时后再做这项试验时,胎儿们对这种刺激的熟悉速度也像第二次那样快。但是如果胎儿的肢体对四次刺激没有反应,那就表明胎儿对这种现象已经熟悉了。
有关幼儿记忆力的误解
哪个年龄段的人脑是记忆的黄金期?有关专家指出,3岁-6岁的孩子记东西要比成年人快得多。
3岁-6岁的孩子正处于智力的开发阶段,也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充分开发孩子的潜能,广泛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3岁-6岁儿童的记忆力确实要好于青年人和老年人,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地多学点东西,但是不能盲目追求数量。他说:“人的大脑一辈子都是处于不断被开发的状态,只不过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开发内容。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就应该开发适合他们这个阶段学的东西,家长们应该多注意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来开发他们的潜。”
有关记忆力认识的误解
记忆能力是人的智力结构中最主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是其他许多能力发展、成熟的前提条件,人的记忆能力伴随着人的一生,与人的生活、学习、创造息息相关。
人出生几周就具备了最初级的记忆能力,婴儿经过几次哺乳之后就能快速的找到奶头,几个月后的婴儿可以通过回忆母亲的体味,能判断出是不是自己的母亲。三个月大的婴儿能够肘头,努力探寻陌生的世界,于是父母的声音、铃声的刺激、颜色的刺激、抚摸身体对皮肤的刺激都是在刺激着大脑,都是最有益的大脑训练操。随着大脑的发展、经验的增多、语言的发展,人的记忆能力逐渐发展起来。然而人们的记忆能力,尤其是优秀的记忆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学、系统、及时的训练结果。
误解一:人的记忆力好坏是天生的,与训练无关。
这种误解是因为人们缺乏对记忆知识的了解,夸大了遗传对记忆能力的作用,国内外大量的研究都证明:95%以上的人的遗传因素是差不多的,记忆能力主要是后天教育与训练的结果。在调查中占人口1%-2.5%的遗传因素超过常任的儿童,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训练,优秀的遗传因素也会下降,其记忆能力也会哺乳正常幼儿的水平。经过调查,在一些乡村,发现了一些3-6岁的幼儿遗传因素很好,智力方面尤其是记忆能力都有超人的表现,可是两、三年后在此去调查发现这些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与其他大多数儿童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主要是因为孩子的父母几乎是文盲,无法给孩子后天的教育。相反,一些发展正常的幼儿,在父母的精心教育下,几年后各方面都有了超常的发展,于是培养出了许多“数学神童”、“小作家”、“小艺术家”。
误解二:幼儿的记忆力很好,没有训练的必要。
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是,我们只注意到了幼儿的无疑是记忆能记住许多的事情,甚至成人没有记忆得住事情,幼儿也能记下来,这样一来,成人便觉得幼儿的记忆能力比自己强,不需要进行训练。而实际上幼儿期的综合记忆能力还是很差的,3-4岁的幼儿综合记忆能力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5-7岁的幼儿综合记忆能力也只有成人的四至三分之一。
造成“幼儿记忆能力很强,不必专门训练”的误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各种材料的记忆难度不明了。考核记忆能力包括记忆速度、记忆容量、遗忘速度和需要重复次数。当幼儿进入学习生活之后,需要记忆的知识面和量都有了很大的增加,这就要求幼儿能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才能使学习得心应手。
误解三:任何年龄段训练效果都一样,不要训练的太早。
人的大脑细胞是在胚胎期间最先发育的器官,在出生后5-6年里基本完成,能及时抓住这一阶段进行记忆力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不同的年龄段,记忆能力与智力的关系也不同。在幼儿期,记忆能力占了人类智力的主要部分,也可以说,如果一个幼儿的记忆能力发展正常,就可以评定他智力发展正常。记忆力超常的儿童,智力的发展也自然是超常的。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5-8岁训练结果最为理想,提高比例均在100%以上。15岁以后的训练平均提高水平就明显下降,训练结果如同3-4岁幼儿水平。
让不同年龄组的人回忆幼年时期的经历发现:
8-9岁小学生能力回忆到3岁左右;17岁青少年能回忆到3-4岁左右;成人组一般能回忆到4-5岁左右;60岁左右的老年人能回忆到6-7岁左右;80岁以上的老人最容易回忆起6-7岁左右的事情。
试验证明:3岁-9岁人的大脑经过训练后记忆能力平均提高水平最快,年龄与训练结果有较高的正相关性。智力成长曲线表明:13-14岁以前人的智力绝对分数是直线上升,之后智力发展速度逐渐减慢,约在26岁左右停止增长,26-36岁保持平衡,以后有所下降。也就是说人的整个智力约80%在4-8岁完成,20%在8-17岁左右完成。
这就决定着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早期教育的重点是完成儿童智力教育,最主要的是完成智力结构中的记忆力训练,年龄越大就越失去了开发的意义和价值。
宝宝多大会有记忆力
①在怀孕第4、5个月胎儿就有记忆力。从孕期第4个月开始,胎儿大脑中就有记忆的痕迹。目前,医学界也普遍认为,胎儿在腹中已经具有记忆和感知的能力,而且会随着怀孕的时间增强;
②出生2-3天就有记忆力。有研究表明,宝宝出生2-3天后就有一定的记忆力了;
③宝宝2-3岁后才有记忆力。心理学家认为,宝宝刚出生是没有记忆力的,只有到了2-3岁才会开始有记忆的能力。
其实,小编认为,宝宝在胎儿期应该就有记忆力,所以才会记得妈妈的气息和声音,也许有人觉得难以相信,但是这种记忆力其实只停留在有印象的阶段,比如一些让宝宝有趣又开心的事情,引起了宝宝共鸣,这种记忆能力会维持到宝宝3岁。其实说白了,这个时候宝宝的记忆力就是哪个有趣,就记住了放进了自己的大脑里。比如说,去公园玩,哪个东西好吃之类的。但是这种记忆力又是短暂的,可能几天时间就忘记了。如果之前见过的一些东西摆在孩子面前,1岁宝宝只能记得几天前的东西,2岁宝宝只能记得几个星期前。有时候,宝宝又会“失忆”,宝宝见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回忆起来。所以如果你把孩子给老人带,就不要怪孩子几个月后或者几个星期后就不记得你,这是宝宝的记忆力有限问题。
胎儿的可塑性
根据胎儿的正常生理发育,3个月的胎儿皮肤已经有压觉和触觉了,4个月的胎儿有冷的感觉,5个月的胎儿能感到温热,7个月的胎儿对痛觉已十分敏感。4个月的胎儿就有了听觉,6个月胎儿的听力几乎与成人相等。5个月的胎儿有味觉;7个月的胎儿有了嗅觉,但胎儿的视觉发育较晚,8个月的胎儿才能够凝视光源。
胎儿的能力很惊人,从2个月起胎儿就可以在子宫里运动了,胎儿也有自己的习惯和情绪变化更惊人的是胎儿还有记忆,他会对反复出现的信息刺激产生固定的条件反射,这就是胎儿的记忆。胎儿的发育和能力为胎教提供了生理基础。
什么是记忆力
简单来说,记忆力就是大脑储存和提取一些“资料”的能力。人的一切活动,从简单地认识、行动,到复杂地学习、劳动,都离不开记忆。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几个环节。
记忆是知识的宝库,有了记忆,智力才能不断发展,知识才能不断积累。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前儿童记忆处于意识中心,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以记忆占着优势地位。如果没有记忆能力,那么幼儿每一次都去重新认识那些已经碰见过的事物,不可能获得任何生活知识经验。幼儿记忆发展对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有直接作用。
年轻人记忆力减退的原因和建议
某些疾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脑动脉硬化、慢性鼻窦炎等均是导致记忆力减退的常见原因。 神经衰弱患者常表现有记忆力减退,其根本原因在于注意力分散,不能集中,影响到记忆能力。
睡眠也与记忆有密切联系,睡眠不好也会影响记忆功能,而神经衰弱患者常常有睡眠障碍。由此看来,神衰弱患者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而导致健忘。
吸烟对人的大脑有损害,随着吸烟者年龄增长可能导致其记忆力衰退。有研究证明吸烟是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因素之一。导致痴呆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脑部血流受阻,而吸烟恰恰可导致血管狭窄和脑供血不足。
有饮酒嗜好者出现记忆力减退时,这是慢性酒精中毒的信号。 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若记忆能力有明显波动,可能是脑动脉硬化的结果。
胎儿既然有记忆能力
记忆,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科学记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加速知识积累。因此,要提高学习效率,加速知识积累,就要学会科学地记忆。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胎儿也具有记忆能力,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记忆是思维活动的一种形式,有人认为,从妊娠第4个月开始,胎儿的大脑中已经偶尔会出现记忆痕迹;也有人认为,8个月以前的胎儿有可能具备记忆功能,同时又认为记忆能力从胎儿期就已经开始萌芽。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胎儿具有记忆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将随着胎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研究结果表明,胎儿对外界有意识的激励行为的感知体验,将会长期保留在记忆中,并对其未来的个性以及体能和智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胎儿具有记忆能力的例证
曾有几个有趣的例子:钢琴家鲁宾斯缇、小提琴家美纽因及乐团指挥家罗特等人对一些从未接触过的曲子皆似曾相识,即使不看乐谱,乐曲的旋律也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源源不断地涌现。究其原因,原来是他们的母亲在怀孕时曾经反复弹奏过这些乐曲。
加拿大哈密顿乐团的指挥鲍里斯在一次演奏时,一支从未见过的曲子突然在脑海里出现,而且感到十分熟悉和亲切,这使他迷惑不解。后经了解,原来他的母亲曾是一位职业大提琴演奏家,在怀鲍里斯时曾多次练习、演奏过这支曲子。
一位名叫海伦的女性只要给她腹中7个月的胎儿唱一支摇篮曲,孩子就会立即安静下来。这些例子都无可辩驳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胎儿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
胎儿具有记忆力的意义
在出生前数月内,胎儿的行为渐趋复杂、成熟。这是因为,迅速增大的记忆储存促进了自我形成,并开始引导胎儿行为的发展。可以利用胎儿的这种记忆力,把婴儿抱在母亲左侧怀里,让他听到母亲心脏跳动的声音,这样孩子会有一种安全感,很快就能安然入睡。
还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在医院产科的婴儿室播放母亲子宫血流及心脏搏动声音的录音,发现正在哭泣的新生儿很快就安静下来,情绪稳定,饮食、睡眠情况也良好,而且体重增加迅速。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亲的子宫中早已熟悉母亲的心音,一听到这种音响就感到安全亲切。
胎儿既然有记忆能力,那么孕妇就应设法开发胎儿的记忆力,把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真善美的信息及时传递给胎儿,让他输入脑子里,受用一生。
由于胎儿在子宫内通过胎盘接受母体所供给的营养和母体神经反射传递的信息,使胎儿脑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不断接受母体神经信息,使胎儿脑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不断接受母体神经信息的调节与训练。因此,妊娠期母体情绪的调节与子女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