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走路3种情况要注意
宝宝学走路3种情况要注意
八字脚需补充钙
宝宝的八字脚表现在腿上。X型腿的宝宝爱夹着大腿走,一般都不爱走长路,老嚷着让妈妈抱。有时候这种姿势的宝宝是缺乏肌肉负重锻炼,妈妈别老宠着,要让他多做些锻炼;O型腿的宝宝走路像骑马,不过慢慢自己就能调整过来。这两种走态一般在2岁就能慢慢恢复正常,但如果一直这样,就有缺钙和维生素的迹象,需要治疗。像O型腿严重的宝宝甚至要给双腿打上石膏来纠正。
跌撞易影响平衡
宝宝学步时,跌撞、摔跤都正常。不过,如果到2岁后还是这么跌撞着走,那么就要带他去医院,一种可能是骨架结构的问题;另一种可能是小脑疾病影响平衡,也可能是脑缺氧或脑瘫。
跛行要查髋关节
鸭子步和跛行。这种步态一开始学步就很明显,一种原因是因为他还是平足,走的过程中要慢慢练,不妨让他蹬小轱辘童车,一般到5岁前就会自然出现弧度;另一种原因是由于两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要赶紧去医院。走路跛行的多是得过小儿麻痹的孩子,若是一开始走就这样,那可能是单侧髋关节脱位引起的。
着急宝宝不会走路妈妈要看清原因
1.遗传因素:父母早,宝宝也会早。
2.强壮体质:健康、四肢长、肌肉发育良好,较早会走路。
3.学习环境:缺乏刺激会延缓走路时间。
4.安全感:学走路时摔过跤,留下害怕的阴影,以后不敢学走路。
5.逆反情绪:逼宝宝学步,反而会导致他的逆反情绪。
6.疾病:耳部感染或流感等疾病,会影响平衡因而推迟学走路的时间。
7.爬行锻炼:如果宝宝缺乏地面爬行锻练,会比同龄儿童晚走路。
宝宝多大用学步带
一般来说,大部分满周岁的宝宝已经会独站了,被爸爸妈妈牵着手也可以走上几步,这时候就可以用学步带来帮助宝宝学走了。
不过受到环境和抚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相同年龄的宝宝发育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什么时候训练宝宝学走路应该依据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
如果宝宝的身材比较轻盈灵巧,则早些走路不会对宝宝有多大的影响,若宝宝还没有达到走路的月龄段,父母就训练宝宝学走路,这对宝宝的腿脚发育是不利的。
怎样教宝宝学走路
怎样教宝宝学走路?方法一、坐“小船”
躺在地上,双腿弯曲,让宝宝趴在自己的腿上,一边前、后、上、下地晃腿,一边唱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最后将他拉向你。
好处:发展听力,强健肌肉。
怎样教宝宝学走路?方法二、坐在球上跳一跳
让宝宝坐在球上,双手扶住宝宝的腋下,轻压他的身体,让他体验被球弹起来的感觉,宝宝会玩后,就知道怎么用脚顶地自己玩了,注意,球不要充气过满,否则容易被压爆。
好处:强壮肌肉,平衡身体。
怎样教宝宝学走路?方法三、抓泡泡
看到飞在空中的肥皂泡,宝宝会觉得很好玩,喜欢用手去抓。
让宝宝站在椅子或者桌子旁边,这样,他能够一手扶着桌椅,用另一只手去抓泡泡,玩完这个游戏后,别忘了给他擦干净手,以免他用沾满肥皂沫的手去揉眼睛。
好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怎样教宝宝学走路?方法四、登爬靠垫
把几个靠垫像搭积木一样摞起来,鼓励宝宝去攀登,他会很高兴地迎接这一新的挑战,不管宝宝是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还是在父母的帮助下一步步登上去,都要向这个小勇士表示祝贺哦。
好处:促进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发现新空间,强健肌肉。
走路早的孩子聪明吗 孩子走路早好是晚好
不能单纯地说早走好还是晚走好。
如果宝宝的身材比较轻盈灵巧,那么早些走路不会对宝宝有多大影响。而如果宝宝还没有达到走路的月龄,但爸妈希望宝宝早走路的心情又比较迫切,很早就训练宝宝学步,那对宝宝的腿、脚发育是不利的。不要让孩子太早就学走了,最好1岁之后再学走路,要顺着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想走时,再让孩子练习。
学步带好不好
宝宝开始学走路了,用学步带训练宝宝走路可以适当使用。家长总是弯着腰把着宝宝走,时间久了腰会受不了,学步带可以轻松的教宝宝走路;但是用的过多,宝宝容易前倾,走路姿势不正确。
学步带到底好不好呢?下面看看正反方意见吧!
反方意见1:其实宝宝用学步带不好,因为会不舒服,经常用宝宝身体会成往前倾斜的姿势,反而会不好练平衡。总之孩子学走路不用客意的去练,他慢慢自然就会了。
反方意见2:建议幼儿不要经常使用学步带或学步车,有些爸爸妈妈图省事,又怕宝宝跌倒,都给宝宝用学步带或学步车。但是,幼儿专家说,经常使用这种东西,会比不使用的宝宝学会走路的时间更长.而且会使宝宝学走路的姿势不正确,用力的地方也不恰当,宝宝容易成八字步,不利于腿部发育。
正方意见:当然好呀,还可以防止他摔跤。再大一些,还可以防止他乱跑。不过,要买那种提胳肢窝的。
学步车的好处和坏处 学步车的好处
1、为宝宝学走路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2、使宝宝克服胆怯心理,成功独立行走;
3、比宝宝扶桌腿或其他物品学走路更不易摔跤;
4、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家长(不必夹着、扶着、拉着宝宝学走路等)。
宝宝不会走路的原因
1.遗传因素:父母早,宝宝也会早。
2.强壮体质:健康、四肢长、肌肉发育良好,较早会走路。
3.学习环境:缺乏刺激会延缓走路时间。
4.安全感:学走路时摔过跤,留下害怕的阴影,以后不敢学走路。
5.逆反情绪:逼宝宝学步,反而会导致他的逆反情绪。
6.疾病:耳部感染或流感等疾病,会影响平衡因而推迟学走路的时间。
宝宝学走路注意切忌牵着宝宝学走路
牵着宝宝学走路,可能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1、宝宝的身体可能还没准备好
儿科医生崔玉涛认为,孩子的“站、走”等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随着发育水到渠成的。
过早帮孩子学 “站”、“走”,会对脊柱、下肢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此外有些罗圈腿就是过早站立所致。家长千万不要主动扶着孩子学站走,不要互相攀比,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发育历程。
2、不利于宝宝前庭平衡能力的发展
当你看到宝宝扶着沙发,迟迟不敢迈出一步,其实他的小脑袋正在思考如何控制平衡才不会出现跌倒的情况、先迈哪只脚会走得更稳一些……
这个过程,是宝宝前庭平衡能力发展的过程。
当宝宝反复思考这些问题、并经过多次的实践练习,那么他的平衡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锻炼,以后每走一步,都会走得很稳当。
相反,如果父母急于扶着宝宝走,当宝宝的“拐杖”,无形中使宝宝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导宝宝的身体平衡能力更差,以后走路更容易出现摔跤的情况。
3、宝宝的依赖性可能会更强
学步对宝宝来说,不仅是动作发育的表现,也是孩子迈向独立的开端,意味着接下来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到想去的地方探索感兴趣的事物了。
一个不需要爸妈牵着走的宝宝,在学步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更多困难,但也能收获更多的成长。因为他是通过自己的摸索学会走路的,独立性、自主性会更强。
而一个需要爸妈牵着走的宝宝,尽管最终也能学会走路,但他的内心还是很依赖父母的,遇到困难首先会想到投向父母的怀抱,而不是自己尝试去解决。
既然牵扶着宝宝走是不正确的,那么让宝宝学步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
正确的学步攻略,看这里↓↓↓
◇ 学步之前,让宝宝多趴、多爬、多自由活动
动作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宝宝在床上学会趴着抬头以后,才会逐渐地学会翻身、会爬、会坐、会站、会走、会跑……
如果我们经常把宝宝抱在怀里,宝宝缺少锻炼的机会,那么他的整个大动作发育进程可能会被延迟。
因此想要宝宝走得好,前面的基础一定要打好。
◇ 创立一个安全的学步环境
儿科医生建议,宝宝应通过“扶站-扶走”的方式学会走路,即让宝宝扶着沙发、墙壁、桌子的边沿等学会站立、行走。
如果担心宝宝磕伤碰伤,那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 宝宝活动范围内的桌椅边角、墙角等,用防撞海绵包裹起来;
▪ 用固定的餐桌垫代替桌布,以免宝宝拉扯桌布,桌子上的东西会伤害到宝宝;
▪ 各种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的物体,如水壶、玻璃杯、刀具等,一定要收纳好;
▪ 最关键的一点, 无论何时一定要有大人陪伴在宝宝身边。
◇ 宝宝学步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陪伴和鼓励
虽说不建议大人牵着宝宝走,但宝宝学走路的过程中,我们的陪伴和鼓励是相当重要的,不仅可以给宝宝加油打气,还能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毫无顾虑地去练习这项新技能。
爸妈可以站在宝宝几步远的地方外,张开怀抱等着他走过来;在他跌倒的时候,给他一声鼓励和支持;看到他走得稳、走得好了,及时给他肯定和赞扬。
父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陪宝宝学习走路,宝宝就能更快更早地学会这项技能。
◇给宝宝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别催促
另外,别因为宝宝走得稍微晚一点就倍感焦虑。
宝宝1岁就学会走路,跟1岁4个月、5个月才学会走路,有什么分别吗?
并没有什么分别,也没有什么影响!一句话,如果宝宝准备好了,他就能走得很好。我们要给宝宝多点耐心、多点时间。
这些无数次被拉入黑名单的“学步神器”,别再给宝宝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