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有什么关键点
秋季养生有什么关键点
忠告之一:秋季不可乱进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五忌:
一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忌慕名进补。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越能补益身体,人参价格高,又是补药中的圣药,所以服用的人就多。其实滥服人参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
三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四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因此,进补要适量;
五忌以药代食。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药补不如食补。
忠告之二:锻炼要“四防”
秋令时节,若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然而,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必须注意四防:
防受凉感冒。秋日清晨气温低,不可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防运动损伤。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环境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地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防运动过度。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防秋燥。秋天气候干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忠告之三:秋凉乍寒应当“冻”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肃杀,天气渐凉,这时要加强防寒锻炼,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呼吸道疾病。此外,冬天往往诱发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风湿病等,秋天接受秋冻锻炼,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对于秋冻的理解,不应只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诸如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不同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无论何种活动,都应注意一个冻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以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冷水浴,应在整个秋天坚持,不要间断。
忠告之四:秋季防肥胖
肥胖既有碍人的形体美,还会带来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文明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的肥胖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有关专家指出,秋季是容易发胖的季节,肥胖者更应注意减肥。
每年夏天,人的体重都会有所减轻,哪怕是肥胖者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天气炎热,人们活动量增加,出汗多,能量消耗较大,以散发热量为主,脂肪细胞代谢也较快,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耗,因此,肥胖程度也会有所改善。夏天白昼时间较长,天热也容易睡眠不足,造成身体内热量耗散,体内新陈代谢旺盛,相对散发的热量也增多。另一方面,夏季天气闷热,人们普遍食欲不振,摄取清淡的食物,清淡的食物含热量低,所以造成体内热量的供给不足。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人也就渐渐发胖起来,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
看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早晨抓紧时间适当选择一定的体育锻炼。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秋季养生有哪些误区
在立秋之后,养生保健应该开始从夏季养生向秋季养生转变,现代人尤其注意保健与养生,可是一些人在保健养生中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下面就来看看你陷入了哪些误区?
误区一 一叶障目
认为滋补调养就是补肾壮阳。其实全面调养身体各脏腑的生理功能使之达到均衡,让精、气、神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取得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益神补肾的效果。
误区二 拔苗助长
以为起效越快越好。其实男人独特的“耗精损气”生理机能决定了速战速决不能解决身体虚损的根本问题,如果单纯求快,到时候依赖性越来越强,服用药物剂量越来越大,反而容易导致脏器损伤,尤其肾功能退化。
误区三 杀鸡取卵
不少人在虚弱时由于心急往往采取猛补的方式,无异于杀鸡取卵。猛补易伤气血、耗费肾精,只能是加速身体的虚损,甚至导致肾精衰竭而使症状加重,出现虚劳早衰。
误区四 坐以待毙
有些人在出现问题时则相反,心存侥幸,以为过几天就会好的。结果不积极调养,只能是积劳成疾,丧失大好时机。
另外,在讲究健康补益之道的同时,选择一些调养生息的食物进行补充也很重要,因为食物中不含激素类物质,不会造成对人体的损害;再则,还可选择纯天然类藏药进行调理,让其调补平衡,真正使神乏体虚之症得以缓解,彻底走出秋季养生的误区。
秋天是勃发的季节,是健康补益的时节,但方法不当就会适得其反。为此,如何正确补益尤为重要。秋天也是个容易让人疲乏的季节,特别是压力大的职场女性往往出现如神疲力乏、精神不振、失眠健忘、胸闷气慌等症状。所以,秋季正确的养生方法很重要。
秋季养生有方法
秋季是从立秋至立冬的三个月。秋季的特点是由热逐渐转寒,阳消阴长。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阴”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
秋季天高云淡,空气干燥,气温和湿度逐渐降低,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急剧。
因此,人在秋天要多饮水,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要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之效;要多吃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腻厚味食物;要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肺主辛味,肝主酸味,辛能胜酸,故秋季要减辛以平肺气,增酸以助肝气,以防肺气太过胜肝,使肝气郁结。人在秋季应按照“少辛多酸”的原则选择食物,多食用芝麻、糯米、蜂蜜、荸荠、葡萄、萝卜、梨、柿、莲子、百合、甘蔗、菠萝、香蕉、银耳、乳品等柔润食物。
在秋季,宜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以保护、颐养胃气。如过食寒凉之品或生冷、不洁瓜果,会导致温热内蕴,毒滞体内,引起腹泻、痢疾等,故有“秋瓜坏肚”之民谚。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尤其要注意。
由于从炎夏转入凉秋,人体感觉比较舒服,因“苦夏”而致的身体消瘦,也会渐渐地改善。胃口和精神的转好,使秋季成了最佳的进补季节之一。
秋季应采取平补,这是根据秋季气候凉爽,阴阳相对平衡而提出的一种进补法则。所谓平补,就是选用寒温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品。另外,秋季阴阳虽相对平衡,但“燥”是秋季的主气,肺易被燥所伤,进补时还应当注意润补,即养阴、生津、润肺,采取平补、润补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养阴润肺的目的。
补肺润燥,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等柔和、含水分较多的甘润食物,一方面,可以直接补充人体的水分,以避免气候干燥对人产生直接的伤害;另一方面,通过这些食物补养肺阴,防止因机体在肺阴虚的基础上再受燥邪影响,发生疾病。
晨饮淡盐水,晚饮蜂蜜水,既可补水分、防便秘,又可养生抗衰。总之,秋季进补要甘润温养,既不可过热,又不能太凉,要以不伤阳、不耗阴为度。食物进补取材方便,虽有四气五味之分,但毕竟作用力相对较弱,食用时只要对症选用,不仅效果明显,一般也不会出现不适。
老年人秋季饮食应以平补、清补为主,选择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如红枣、山药、莲子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慢性疾病的康复。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宜多吃梨、萝卜、银耳、百合,以清肺化痰;少食辛辣之物,避免呼吸道受到刺激;每日喝一杯蜜茶,有助于润肺止咳,达到秋季防病目的。
饮食有节制益人,无节制则伤人。在秋季饮食保健中,应注意进餐定时,使胃肠生理机能正常,有序进行消化,不至于紊乱或过劳。饮食定量可避免胃肠超负荷工作,以防损伤胃肠功能,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病。老人和小孩消化能力较弱,更应定时定量进食。
另外,秋天每餐进食宜简不宜繁。由于人体阳气渐弱,胃气亦弱,每餐吃品种繁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导致胃病。
关于秋季进补有哪些关键点
秋季进补要注意
初秋气温仍较高,加之时有阴雨,湿度偏高,因此依然较闷热,易出现“秋老虎”,因此此时还不宜急于进补。而白露之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尤易患病,也不是最佳的进补时机。秋季进补一般认为在“寒露”之后最佳。所以对于多数人来说,“十一”之后进补为最佳。
秋季分初秋、仲秋和晚秋三个阶段,不同阶段进补也不同。
初秋养生,清补为上。建议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的食物或药物,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并调理脾胃功能,为仲、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如润肺生津的木耳、补而不滞的山药、润肠养发的芝麻、清心润肺的百合等。
仲秋养生,和中为要。所谓“和”是指所食食品的性味不能大热大寒、大辛大咸,相互之间应协调和谐。另外,饮食应走中庸之道,如饮食时间、饥饱、寒热等要适当,饮食要定时,一日三餐不能忽早忽晚,饮食量不能忽多忽少。俗话说“饭后留一口,活到九十九”、“饭吃八成饱,病痛不找我”说的就是饮食不能过饱。
晚秋养生,益气散寒。晚秋是接近冬季的月份,可以说阵阵北风阵阵寒,因肺主气,又为娇脏,很容易受到外邪而致虚,故养生时应注意吃些益气散寒的食品。在加强营养,增加食物热量的同时,要注意少食性味寒凉的食品,并忌生冷。为预防冬季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除选用具有补肺益气功效的食物外,还可用1~3个核桃肉与1~3片生姜同嚼服食。
秋季女性养生保健食品有哪些
花生
花生是“十大长寿食品”之一,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核黄素、不饱和脂肪酸和钙、磷等, 《本草纲目》中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药性考》中也说:“食用花生养胃醒脾,清肠润燥。”可见其对脾胃失调、咳嗽气 喘、贫血、便秘、肠燥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品。
花生在食用时要连着外皮一起吃,这样既能补虚又能止血,尤其适合妇女孕期和手术病人恢复期和病后体虚的人食用。
红薯
红薯被人们称为“土人参”,是一种味美价廉的长寿食品。其味甘性平微凉,能够生津止渴、润肺滑肠、补脾益胃、通利大便,还具有抗癌作用。
红薯是低热量、低脂肪的食品,还能阻止碳水化合物变成脂肪,在秋季食用能够起到减肥的作用。但是红薯不可一次食用过多,否则会出现烧心、肚胀排气等症状,糖尿病人、胃溃疡和胃酸过多的人也不宜食用。
上述内容是对秋季养生保健食品做出的分析,专家指出适合秋季养生保健食品的五谷杂粮种类繁多,上述是比较常见的,关键就是要看哪种食物是最适合自己的养生保健方案。
温馨提醒:花生霉变后含有大量致癌物质,进食霉变花生有害身体,要注意食用。
秋季养生茶制作 银耳茶
银耳茶能够帮助你在秋燥天里有效滋阴降火,对于秋季出现了咳嗽症状的人来说,这款茶可是润肺止咳的不错选择。只要将银耳、冰糖先炖熟之后,加入泡好的茶水倒进银耳汤里面就可以了。
其实,秋季养生有很多,以上只是简单介绍了几种,但都是秋季很实用的几款茶,赶快学起来吧!
秋季养生首选板栗
秋季养生有诀窍,除了水果意外,干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么秋季养生应该选择哪些干果呢?秋季养生首选又为什么是板栗呢?
金秋板栗健肾补脾
板栗,俗称栗子,是我国特产,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故中医说:板栗——秋季养生首选。板栗源于欧洲南部和小亚细亚地区,由罗马人传到其他地区,现主要产于中国、日本、意大利和西班牙。板栗不仅含有大量淀粉,而且含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栗子可代粮,与枣、柿子并称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是一种价廉物美、富有营养的滋补品。
人们恐怕很难想到,鲜板栗所含的维生素C比公认含维生素C丰富的西红柿还要多,更是苹果的十多倍!栗子所含的矿物质也很全面,有钾、镁、铁、锌、锰等,虽然达不到榛子、瓜子那么高的含量,但仍然比苹果、梨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突出,比号称富含钾的苹果还高4倍。板栗与其他坚果有很大不同,即含有相当多的碳水化合物,比其他坚果多3~4倍,蛋白质和脂肪较少,提供的热量比其他坚果少一半以上。板栗的营养成分类似于玉米或水稻。
板栗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
板栗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防治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板栗含有核黄素(维生素B2),常吃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中医认为板栗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板栗对人体的滋补功能,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媲美,对辅助治疗肾虚有益,故又被称为"肾之果"。特别是老年肾虚、大便溏泻者更为适宜,经常食用能强身愈病。
吃板栗的时候要注意看看是不是适合自己的体质,千万不要盲目的选择哦。通过上面介绍大家明白为什么秋季养生首选板栗了吗?
秋季养生保肺最关键
起居养生:秋季应做到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因受凉而伤及肺部。
精神养生: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舒畅胸怀,抛开一切烦恼,避免悲伤情绪,是秋季养肺的一个好方法。
房事养生:中医认为,在秋季应注意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节制房事,蓄养阴精。
饮食养生: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橘子、山楂、猕猴桃等,以收敛肺气;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等,可避免发散泻肺。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有润肺作用,宜常吃。此外,秋季主养收,可适当喝些鸡汤、骨汤等。
运动养生: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登山、打太极拳、游泳等,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
药物养生:秋季药补的基本原则应以滋润为主,忌耗散。常用的药物有西洋参、沙参、芡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女贞子、胡麻仁、干地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