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诊断丙型肝炎
如何正确诊断丙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包括乙型肝炎)的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动态变化进行综合性分析,做好鉴别。然后根据肝炎病毒学检测结果作出病原学诊断,最后确诊。切忌主观片面地只依靠某一次检查异常即作出诊断,而发生误诊。
【检查】
1、可用肝穿刺术直接取肝组织作组织学检查,以决定有无肝组织病变、病变的性质及类型、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分级、分期,并可检测肝组织中肝炎标记物作病原学诊断,还可作为重要的疗效考核指标。
2、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和早期肝硬化或纤维化的诊断,以及与某些罕见肝病的鉴别,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肝穿毕竟属于有创性检查,故多数病人难以接受。
3、临床只要掌握其适应证、禁忌证和正规的肝穿刺方法,并认真执行肝穿刺前后的常规检查、观察的有关规定,其操作应该是安全的。因为临床有不少疾病的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所以应进行鉴别,予以排除,以免误诊。
4、凡肝功能异常,并有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三项中有二项阳性,或肝功能及体征明显异常,在排除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可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
5、凡单项血清ALT升高,或仅有症状及体征,或仅有流行病学史及症状、体征和肝功能三项中一项异常者,均为疑似病例。对疑似病例应进行动态观察,或进一步作肝细胞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
【诊断】
一、急性黄疸型肝炎
1、黄疸前期:应与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湿热及胃肠炎等相鉴别。
2、黄疸期:应与其它可引起黄疸的疾病相鉴别,如药物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胆囊炎、胆石症等。
二、无黄疸型肝炎及慢性肝炎
应与可引起肝(脾)肿大及肝功损害的其它疾病相鉴别,如慢性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炎,脂肪肝等。
三、慢性肝炎黄疸持续较久者
须与肝癌,胆管癌,胰头癌等相鉴别。
四、重型肝炎
应与其它原因引起的严重肝损害,如药物中毒、暴发性脂肪肝等进行鉴别。此外,在急性重型肝炎临床黄疸尚不明显时,应注意与其它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昏迷、神经精神症状相鉴别。
此外,疑似病例如有明确的病原学(如乙型肝炎标记物)阳性,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也可诊断为病毒性肝炎。
丙肝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HCV)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过血液传播的传染性很强一种疾病,在全世界性范围内是很流行的。我国属于丙型肝炎中度流行的地区。丙肝病毒在人体内通常会表现为隐性病理特征,加之人们在关注乙肝的重视度逐年上升的同时,也使得大部分人群忽视了丙肝病毒的入侵。
隐蔽性强
据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一般人群的丙型肝炎抗体流行率为3.2%,约有4000万HCV感染者。但我国年诊断出的丙肝患者仅三万多人,大多数感染者因无法及时诊断和治疗而被延误。丙肝已成为乙肝之外,我国肝病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些数据都明确的表现了丙肝病毒的隐蔽性。
损害性大
关于丙肝,它对肝脏的破坏是持续的、不可逆转的。丙型肝炎约75%-85%易发展为慢性,急性丙型肝炎可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肝癌。感染丙肝20年后,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10%-15%,一旦发展为肝硬化,每年肝癌的发生率为1%-7%。因此,丙型肝炎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丙肝的治疗目的是为了消除丙肝的病毒,从而能彻底的阻断丙肝的一些进程。关于丙肝,和乙肝不同的是,只要您及早的采取抗病毒的治疗,是完全可以做到清除病毒的。
在这里笔者简要的做如下几点说明,以便于丙肝患者的恢复治疗。首先人们在日常生活饮食中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其次酒是肝病患者的大忌,一定要戒酒;另外家庭成员间不要共用牙刷、牙杯、剃须刀等卫生用具;还有夫妻间性生活应使用安全套,避免相互传染。如果肌肤或某部位出血,应该用消毒剂擦干,不要污染他人用品。
生病时谨慎使用有肝脏毒性的药物。注意生活检点,避免合并感染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俗话说的好:“三分治七分养”,丙肝也不例外。
检测外周血中丙肝病毒核糖核酸
目前认为,
检测肝炎患者血清中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AVANA)有助于丙肝抗体(抗—))阴性的丙型肝炎诊断和早期诊断;丙型肝炎的肝损害可能与HAVANA血症有关,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可贮存HAVANA,在丙型肝炎患者的慢性化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一般认为,PBMC中HAVANA仅在抗—HIV阳性患者中检出,尚未发现抗—HIV阴性患者中(PBMC)内存在HAVANA阳性。但在血清HAVANA阴性的外周单核细胞中却能直到HAVANA阳性,不能排除这是丙型肝炎患者趋向慢性化的标志。
一般丙肝分几种
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C,HC),简称丙型肝炎或丙肝(HC),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途径,少数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途径所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急性丙型肝炎虽然有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但对所有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给予积极治疗,因为急性期的疗效好。其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休息、降酶、保肝、抗病毒及其他对症治疗,其中最主要的治疗当属抗病毒治疗。
疾病分类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按病原学分类,目前已确定的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通过实验诊断排除上述类型肝炎着称为非甲—戊型肝炎。最近发现的庚型肝炎病毒和输血传播病毒是否引起肝炎未有定论。甲型和戊型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多表现为急性感染;乙型、丙型、丁性大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目前对病毒性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甲型和乙型可通过疫苗预防,丙型、丁型尚无疫苗。
丙肝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途径,少数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途径所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以及医源性手术注射传播等。
丙型肝炎在诊断上,需要注意的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不一定就患丙型肝炎,因为丙型肝炎也存在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他们一般没有明显的肝脏损害。诊断丙型肝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丙型肝炎病毒的标志物是否为阳性,二是有无肝脏损害及损害的严重程度。假如只有丙肝病毒指标阳性,而未发现任何肝脏功能损害的证据,尤其是肝活检组织病理无明显肝细胞破坏时,则诊断为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
丙肝,在病情的转化上,丙肝更容易慢性化,也就是容易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癌,因此对丙肝的治疗亦是不可懈怠大意的,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治疗,对预后是很有意义的。
丙肝,在预防上,应该加强预防意识,尤其是对献血人员应该衍射筛选,凡血中抗-HCV阳性或HCV-RNA阳性均不能献血。对于已经感染丙肝病毒者来说,就需要积极进行治疗,以防恶化。
丙肝的临床诊断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或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主要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其临床表现较乙型肝炎轻微,亚临床型感染较多,但慢性化趋势较乙型肝炎严重。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可导致肝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该病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在日常发现丙肝的症状时,还需尽早到医院诊断,及时治疗。
1、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流行病学史
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
2临床表现
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大,部分病人可出现脾大,少数病人可出现黄疸。部分病人无明显症状,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表现为隐匿性感染。
3实验室检查
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抗-HCV和HCV RNA阳性。HCV 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阴,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 RNA持续阳性者。
有上述1+2+3或2+3者可诊断。
2、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诊断依据
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不明、无肝炎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亦可诊断。
2病变程度判定
病变程度判断可参考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西安中关于肝炎症和纤维化分级、分期的诊断标准。HCV单独感染极少引起重型肝炎,HCV重叠HIV、HBV等病毒感染、过量饮酒或应用肝毒性药物时,可发展为重型肝炎。HCV感染所致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嗜肝病毒所致重型肝炎基本相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经过。
3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现
肝外临床表现或综合征可能是机体异常免疫反应所致,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眼口干燥综合征、扁平苔藓、肾小球肾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
4肝硬化与HCC
慢性HCV感染的最严重结果是进行性肝纤维化所致的肝硬化和HCC。
5混合感染
HCV与其他病毒的重叠、合并感染统称为混合感染。我国HCV与HBV或HIV混合感染较为多见。
6肝移植后HCV感染的复发
丙型肝炎常在肝移植后复发,且其病程的进展速度明显快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丙型肝炎病人。
3.重型丙型肝炎
1以急性黄疸肝炎起病,高度乏力,明显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巩膜明显黄染。重度腹胀或腹水。
2胆红素迅速上升,日升高值大于17.0μmol/L或170μmol/L。
3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4意识障碍。
5起病10天以上出现上述表现者为亚急性重型肝炎,有半年以上慢性感染者为慢性重症丙型肝炎
丙肝检查指标都包括什么
确诊丙肝病毒感染需要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检测以及丙肝病毒rna(hcv-rna)检测,但是并不能确定具体的丙肝病情,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肝功能、b超、肝活检等方式检测。
丙肝检查指标都包括什么,怎样确诊丙肝病毒感染,又该怎样确定丙肝病情呢?丙肝是由于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脏疾病,丙肝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凡是有可能发生血液接触的如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都会导致丙肝病毒的感染,那么该怎样确诊丙肝,又该怎样进行丙肝检查呢?
肝病专家范殿英教授指出,丙肝病毒感染之后症状不明显,潜伏期长,如果不是经过检查很难发现,确诊丙肝病毒感染需要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检测以及丙肝病毒rna(hcv-rna)检测,但是并不能确定具体的丙肝病情,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肝功能、b超、肝活检等方式检测。
确诊丙肝病毒检测丙肝抗体,对人体无保护作用,这是目前诊断丙型肝炎的主要指标。但因感染hcv后抗hcv出现较慢,一般在发病后2-6个月,甚至1年才转阳,故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丙型肝炎的方法,而且1次阴性,也不能直接否定诊断。当各型病毒性肝炎特异性标志检测阴性,临床症状及单项alt升高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应考虑是否为丙型肝炎感染。
丙肝病毒rna即丙型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是表示体内感染hcv的直接指标可用于丙肝感染的早期诊断,因其较丙型肝炎抗体出现早,故是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和判断传染性的一项有用的指标,对有典型临床表现且其发病与输血及血制品密切相关,hcv-rna及抗hcv均阳性或hcv rna单独阳性即可确诊为丙型肝炎。
甲肝的诊断鉴别
一、甲肝的诊断
甲肝的诊断依据患者有明显的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尿黄等前驱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及检查ALT、抗-HAV,一般情况可明确诊断。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测定ALT有助于早期肝炎的诊断,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异常,常常>10倍正常值以上,血清胆红素>17μmol/L,尿胆红素阳性。但ALT升高并无特异性,单项ALT较正常值升高2倍以上,排除其它原因,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相关检查才有诊断价值。
二、甲肝的鉴别
1.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
2.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3.丁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等嗜肝DNA病毒共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呈全世界性分布,尤其意大利南部呈高度地方性流行,发展中国家HBsAg携带率较高,有引起HDV感染的基础。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病者HDV感染率先明显高于无症状HBsAg携带者。主要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与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相似。
丙肝传染不
丙肝是会传染的。 丙肝是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比乙型肝炎更易慢性化。约有1/2的丙肝患者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约30%发展为肝硬化;丙型肝炎也是肝细胞癌主要病因之一。近2至3年研究表明,丙肝是我国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 由于丙肝起病隐匿,公众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有些人被丙肝传染后还毫无所知,直到偶尔检查时才发现。包括一些医务人员对丙肝的认识也远没有对乙肝或甲肝那样深入。
丙肝的临床特点与其他病毒性肝炎有些不同。丙肝起病缓慢,丙肝症状也比较轻微,而且更容易转变为慢性丙肝,治疗难度不下于乙肝,其中相当一部分(近30%慢性丙肝)会发展为肝硬化。 丙肝会传染,而且乙肝丙肝可以重叠感染,使肝炎症状加重。近年发现丙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丙肝传染性是很强的。 丙肝传染途径及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但丙肝与输血的关系更密切。50%以上的丙肝病人都有输血(或血浆)的历史。
如果输入的血液带有丙肝病毒,则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一般1个半月至2个月)后,便出现肝炎的症状(疲乏、食欲减退、部分可出现黄疸等)和肝功能异常。病人的血液可检测到抗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抗体(抗-HCV阳性)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阳性)。由于感染丙肝病毒后,体内产生抗-HCV及其在血中出现的时间较迟,而HCV-RNA的产生较早,而且HCV-RNA表示丙肝病毒在肝内复制活跃,因此HCV-RNA能更准确及更早诊断丙型肝炎。
一般来说,单纯的急性丙肝的症状较轻,经一般护降酶治疗,病情好转较乙肝快,但病情易反复而变成慢性若在慢性乙肝基础上重叠感染丙肝病毒时,则可使原来肝炎加重,甚至发展为重症肝炎或加速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医生们应很重视丙型肝炎的及早诊断、治疗和预防
丙肝有哪些诊断方法
近年来,乙肝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大家对乙肝也有所认识。但是丙肝大家知道吗?大家只要听说乙肝就感到胆战心惊,殊不知丙肝其实是和乙肝一样的,它们同属于肝炎,是传染性疾病。那么,丙肝有什么诊断方法呢?
丙肝诊断,专家为您介绍:病原学诊断丙型肝炎具备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抗HCV阳性或HCVRNA阳性,可诊断为丙型肝炎。无任何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和肝组织学正常者为无症状HCV携带者。
1、急性肝炎起病较急,常有畏寒、发热、乏力、头痛、纳差、恶心、呕吐等急性感染或黄疸前期症状。肝大质偏软,ALT显著升高。黄疸型肝炎血清胆红素>17.1umol/L,尿胆红素阳性。黄疸型肝炎的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三期经过明显,病程6个月以内。
2、慢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有慢性肝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改变者。常有乏力、厌油、肝区不适等症状,可有肝病面容、肝掌、痴、胸前毛系血管扩张、肝大质偏硬、脾大等体征。
3、重型肝炎主要有:极度疲乏;严重消化道症状如频繁呕吐、呃逆;黄疸迅速加深出现胆酶分离现象;肝脏进行性缩小;出血倾向,PTA<40%,皮肤、粘膜出血;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水等严重并发症。急性黄疸肝炎病情迅速恶化,2周内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或其他重型肝炎表现者,为急性重型肝炎;15天至20周出现上述表现者为性肝炎病史。乏力,腹胀,尿少,肝掌,痴,脾大,腹水,脚肿,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白蛋白下降,A/G倒置等肝功能受损和门脉高压表现。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对丙肝的诊断方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肝炎让大家避而远之,但是一旦被传染患者也应该积极的治疗,不要有消极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