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1、角色的混乱。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尤其当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交往受到挫折时,转向虚拟的网络社会寻求安慰,消极地逃避现实,这对青少年的自我人格塑造是极其不利的。
2、道德感的弱化。在网络空间,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由于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慎独”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中放纵自己的欲望。
3、学习的挫折。据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调查,有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导致成绩下降。某高校曾发生过两个专业90多名学生中竟有超过1/6的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而导致考试不及格,最终退学的事件。某大学调查表明,58%的青年学生因为花在网上时间太多而影响学习。迹象表明,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多因迷恋网络而无心学习,学业不佳,这已形成恶性循环。
4、健康的损害。对于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一旦沉溺于网络世界,长时间面对电脑,日常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破,饮食不正常,体重下降,睡眠减少,身体易变得越来越虚弱,更严重者容易导致猝死。
电子烟过安检要拿出来吗 电子烟会散发烟味吗
不会。
电子烟是通过加热烟油,烟油雾化后会形成烟雾,进而让使用的人有一种在抽烟的感觉,而烟油的组成部分主要尼古丁和香精,一般不会含有香烟燃烧散发的烟味,抽香烟会散发烟味是因为香烟燃烧的是烟草,并且还燃烧不完全,所以产生的烟雾会比较刺鼻。
尽管电子烟没有烟味,但烟油中含有和香烟一样的有害物质,吸食后仍会有烟瘾,青少年切勿吸食电子烟。
网瘾的危害巨大
日前根据网络协会提供的权威数据,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期中,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民现在已经高达10%-15%,为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事件也经常发生。面对孩子网瘾,有的家长企图用眼泪感化孩子,却往往是收效甚微,更有些家长管教不当,对孩子打骂指责,导致孩子自暴自弃,甚至堕落犯罪。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预防和纠正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摆脱网瘾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及早认识网瘾的症状,其次要了解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最后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一、 网络成瘾的表现症状
网络成瘾属于精神障碍疾病的范畴,长时间上网会在大脑诸多神经元中制造“上网兴奋点”,这些兴奋点会使大脑对上网产生持续的兴奋,这种成瘾的病理、赌博十分相似,也和赌博一样很难戒断。主要症状有:
1、 强烈的依恋性
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演变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当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强烈的渴求,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上网后情况好转。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和兴趣单一指向网络,工作、学习动机减弱,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2、 情感冷漠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瘾者往往对网友如胶似漆,关系密切,相比之下对有血肉联系的亲人则显得更为冷漠。网络成瘾者情绪低落时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绪隐藏起来,转而在网上倾吐和宣泄。另外网络成瘾者由于家人对其上网的限制而与家人时常发生冲突。
3、 人际交往圈变窄
网络成瘾者都有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的愿望,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生活的不断遭受挫折,两者的反差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网络成瘾者将自己的人际交往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或恶化,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另外,网络成瘾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4、 意志力薄弱
网络成瘾者虽能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以失败告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戒除之后,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最后成瘾行为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
网络成瘾和赌博一样,是一种精神依赖病症,一旦陷入,很难自拔,只有及早现,及早引导,才能防患于未来。但切不可操之过急,搞一刀切。最好的办法是多与孩子进行沟通,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
二、 上网成瘾的几个原因
1、精神空虚
孩子整天沉迷于网络和游戏,最伤心的是父母。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本人。但许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的行为到了这种地步,其中许多原因是家长造成的。大多数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照顾只是满足于“吃饱了,喝足了,穿暖了,兜里有点零花钱”,不知道孩子最近的烦恼是什么,和同学有没有矛盾,12号楼的那个男孩最近总爱欺负他,他该怎么办?孩子在父母那里寻求不到这种爱,于是就到网上寻找,他们会用化名和网友聊天、骂人、畅所欲言。
2、性格不良
除了家庭因素导致精神空虚外,孩子不良的性格也是容易成瘾的重要原因。
据观察发现,容易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性格孤独、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当心里有了矛盾、苦恼自己无法排解时,他们便去上网发泄,因为他们发现,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键盘就操纵在自己手上,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说什么就和网友聊什么。很快,他就会迷上网络。
3、环境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吧更是随处可见,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有的网吧经营者为了追求赢利的欲望,为那些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大开方便之门,这样很容易让这些未成年的孩子在虚拟世界中迷失自己。
4、学习的压力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使孩子们都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机械地死读书,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逃课,上网吧,沉迷网络。省重点高中的一个高三学生,在高考前就跑进了网吧,上网成瘾,他对医生说,“天天分数,天天学习压力,感觉太累了。”
综合上述,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能一味的责怪打骂孩子,很多时候,家长应该好好地思考是什么原因把孩子推向网吧的?冷静的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只有找到孩子上网成瘾的真正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网瘾的问题。
如何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
1.改善网络环境
加强色情网络打击力度,加强游戏产业监管。如建立由网络服务商、软件供应商、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和教育机构参与的网络热线,及时对网络和游戏内容进行监督管理,如发现不良内容将及时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建立机构对游戏软件的健康性进行评估,规定出版商标明游戏适用的年龄阶段等。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点规范网吧的开业、经营和管理。
2.学校教育中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学校应设法引导学生的求知方向,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团体归属感;制定措施规范网络行为,如规定时间开通宿舍的网络,限制上网流量等;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机构应该设置网络成瘾问题的咨询、教育,发布一些网络成瘾预防规范。
3.改善家庭教育模式
青少年性格特点形成的关键期在婴幼儿时期,因此,有效预防网络成瘾的关键在于早期的家庭教育方式。建立良好的母婴依恋关系对孩子心理及个性的发展尤为重要,父母要尽可能多的陪伴在孩子身边,减少婴幼儿的分离体验,让孩子感到安全并信任他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多倾听他们的需要,多肯定孩子,让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觉,在孩子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和战胜别人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平等地对话而不是控制和要求,在作出有关孩子的决定时,多引导孩子发表看法,家长则以建议的形式将自己的决定告诉孩子,让他们自己作出判断;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个性和爱好,跟他们一起聊聊有关网络话题,将他们的兴趣引到一些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网络信息上来等。家长在生活中对孩子的一些积极行为给予肯定,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淡化,对孩子的爱好和特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有针对性的把他们过度的上网时间转移到生活和学习中来,比起冷冰冰的电脑机器,孩子们肯定还是更愿意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与父母的情感互动。
4.青少年自身主动加强个性塑造
青少年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调适能力,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人际交往,通过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适当参加一些积极有益的学生团体,在团体中找到归属感,充实生活,避免精神空虚;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做好学期计划,使生活有目标。要积极发掘和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真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比如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发展方向、业余爱好;当青少年出现过度使用迹象应及早从改变行为习惯入手来改变对网络的心理依赖。比如,改变以前的固定上网时间,规律作息,不到校外网吧上网,杜绝通宵上网。青少年应关注自己的情绪及心理状态,当感觉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寻求帮助,如向朋友倾诉,到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找老师做心理咨询。
互联网既然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我们就应该改变认识,好好的利用互联网,不要让互联网的坏处钻了生活的空子。希望希望通过以上的阅读能帮助您有效的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形成,作为家长要多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与孩子之间出现了问题要试着换一种方法来沟通。
网络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
网迷的“情感冷淡”是由于网迷把所有兴趣和情感都转移到网络上去了。众所周知,“冲浪”的人都是虚拟的姓名和身份,在虚拟的空间与人交往没有责任、没有义务,在网上可以绝对的自由释放自己的情绪,这种自由对心理和生理高速发育,又终日面对学习压力的青少年来说,是一种解除身心疲惫的好方法。所以,青少年极易成为网迷。
对网络的痴迷导致的情感冷淡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心理疾病。青少年一旦形成网络的心理依赖,对别的事物就失去了信心和兴趣,生活圈子越来越小,天天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他们又处在一个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样将后患无穷。“情感冷淡”是许多恶性悲剧产生的根源,所以,做父母的应该对孩子进行科学地引导,让他们走出“情感冷淡”的陷阱,避免悲剧的发生。
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青少年正确地认识网络。网络技术虽然是高科技,现代文明的象征,但它也并非万能,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也将给我们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等方面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毁灭我们的人生行程。教育青少年要合理安排时间,多与亲人和同学交往,控制好上网时间,不要痴迷于网络。同时,家长应当要孩子认识到上网,不光是打游戏网络、好玩,网络更是学习各种知识,拓宽视野的好帮手,从源头上根治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痴迷,使电脑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主要包括哪些行为
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是指学生个体或群体在偏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期望方向上表现出的一类行为,这类行为可能给学生的健康和完好状态乃至成年期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根据季成叶老师讲课材料,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分为七种: (1) 非故意伤害行为:坐车不注意安全,骑自行车违规,到非游泳场所游泳。 (2) 故意伤害行为:携带武器、校内外斗殴、情绪抑郁、有自杀意念、计划自杀、自杀未遂、自杀接受治疗。 (3) 物质成瘾行为:吸烟、酗酒、玩电子游戏成瘾。 (4) 精神成瘾行为: 游戏机成瘾:7天内每天玩&2小时。 网络成瘾行为:指行为符合以下十条中的至少五条。 ① 过去7天内平均上网為4小时/天。 ② 不上网时仍想网上内容。 ③ 因不能上网而感到无聊、焦虑。 ④ 企望上网时间延长。 _ ⑤ 上网时间经常超出预期。 ⑥ 想不上网但无法自控。 ⑦ 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 ⑧ 向家长、老师、同学隐瞒上网事实。 ⑨ 因上网与家长发生冲突。 ⑩ 借上网...
青少年怎么戒除网瘾
1、限制上网内容
每次上网前,一定先明确上网的任务和目标,把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和内容列在纸上,不迷恋网上游戏。
2、科学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每周最多3~5次,每次上网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且连续操作1小时后应休息15分钟。尤其是夜晚上网时间不能过长。
3、上网之前先订目标
每次用两分钟时间想一想你要上网干什么,把具体要完成的任务列在纸上。不要认为这个两分钟是多余的,它可以为你节省的可能不止60分钟。
4、寻求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戒除网瘾,寻求别人的支持和帮助非常必要,最好得办法是找到一个人帮助你克服这个问题。这种支持可来自同学、老师、朋友和家庭,可先向他们说明自己控制上网的计划,请他们监督;当网瘾出现时,请他们及时提示,帮助克服。
5、上网之前先限定时间
看一看你列在纸上的任务,用一分钟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假设你估计要用60分钟,那么把小闹钟定到30分钟,到时候看看你进展到哪里了。如果嫌用闹钟麻烦的话,可以在电脑中安装一个定时提醒的小软件,在上网的同时打开,这样就能有效控制你的上网时间了。
6、以新代旧
在戒除某种习惯时,这种习惯仍又很大的诱惑力,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需要用一种新习惯来替代老习惯所产生的满足感。对于上网成瘾或者是正在戒网瘾的青少年,要注意培养新的爱好和习惯,要多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用自己的新行为和习惯来代替上网习惯。
7、正视沉迷于网上的危害
沉迷于上网,会使人迷失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时间产生隔阂,严重影响学习,甚至中断学业。久而久之,还会影响正常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导致人格的偏离,甚至发生不可设想的后果。有的因上网成瘾,神情恍惚,人格扭曲,无心读书,中途辍学;有的无钱上网,拦路抢劫,偷窃财物,导致违法犯罪。即使上网没有成瘾的人,如果每天12个小时坐在电脑面前,很可能会让自己少活8年以上时间。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1、角色的混乱。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尤其当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交往受到挫折时,转向虚拟的网络社会寻求安慰,消极地逃避现实,这对青少年的自我人格塑造是极其不利的。
2、道德感的弱化。在网络空间,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由于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慎独”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中放纵自己的欲望。在一项对近3000名青少年的调查中,承认访问过站的青少年占46.9%。另外,计算机成瘾者也容易在窃取他人电子邮件或机密信息、制造传播网络病毒等方面,导致网上违规、违法行为。根据北京五所高校的一个调查,有12.5%的人曾经获得他人的邮件,5.4%的人曾发布不健康的信息。据调查,有31.4%的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
3、人格的异化。网络上90%的信息是英文,网络文化实际上仍受西方文化主导。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大力宣扬其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沉迷其中,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不利于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青少年在网络上无拘无束的行为习性,容易导致自我约束力的下降,如将这种习性带入现实世界,容易产生冲突,导致违规甚至犯罪行为。
4、学习的挫折。据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调查,有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导致成绩下降。某高校曾发生过两个专业90多名学生中竟有超过1/6的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而导致考试不及格,最终退学的事件。某大学调查表明,58%的青年学生因为花在网上时间太多而影响学习。迹象表明,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多因迷恋网络而无心学习,学业不佳,这已形成恶性循环。
5、健康的损害。对于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一旦沉溺于网络世界,长时间面对电脑,日常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破,饮食不正常,体重下降,睡眠减少,身体易变得越来越虚弱,更严重者容易导致猝死。
网络成瘾的类型有哪些
1、网络成瘾——游戏:多见于青少年,这批人群常缺少家庭或学校的关怀,在学习上他们可能是失败者,他们得不到家里父母和亲属的关爱,得不到学校的器重,常受到老师与同学的讽刺与打击,即便是走向了社会也是适应现实社会的失败者,于是他们走向“虚拟世界”走向游戏这便是寻求快乐的捷径,他们与游戏网友抱成一团,沉迷于“虚拟世界”之中,脱离了现实社会,是家庭与学校不受欢迎的人。
2、网络成瘾——色情:以青少年和成年人居多,老年人少有,青少年情窦初开,性意识刚刚萌发,成为“虚拟性爱成瘾”的高发人群。一部分青少年可能因某个偶然机会在网上体验到了虚拟性爱,这类刺激和体验对于青年少来说过于强烈,他们容易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对于成年人,网络的易介入性和直观性,使得色情的内容随处可见,一些具有猎奇心理的人和易于发生性冲动的人或有‘性偏好障碍’的人,终日在这些网站上留连忘返,以满足那些日常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性需要。有专家指出,每周花费11个小时以上用来漫游色情网站的人就有网络色情成瘾的嫌疑。网络色情成瘾的病症表现为在网上活动开始干扰你的工作、学习、正常娱乐以及你与他人的关系。
3、网络成瘾——关系:这类人往往人际因素不好,所处环境相对隔离,自尊心偏低,网络关系成瘾的人会忽视真实存在的人际关系,出现实际人际关系的萎缩和角色倒错,有情绪及自我概念改变、出现网络人际关系卷入和网络关系依赖行为,“网恋”就是其典型,所谓“把两颗寂寞的心联系在一起了”或称“电脑诉衷肠”,同时有社会功能下降,戒断后产生戒断反应。
4、网络成瘾——信息:一切都在网上查是一类人的行为,没有电脑就不能工作、 买什么衣服、买什么手机、吃什么药、做题的答案……等,不上网查就不行;一天如果没有收到网上的邮件就心里不安。还有一类人,就是专门喜好非法进入他人电脑系统,偷窥或窃取他人信息,或非法制作“电脑病毒”破坏网络系统以图自我欣赏,明知不对但无法自控。
5、网络成瘾——交易:常是指一群上网做生意的和购物的人群,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他们从事网络交易迷恋上了网络而不能自拔;也包括一些股民、上淘宝网等商业网站者、也有企业雇员参与经商者,这些人常伴发有诸多心理和躯体的不适,如心烦失眠、精神食欲减退,躯体症状如腰酸背痛等,不能完成正常的工作与学习,并影响到日常的生活、社会功能减退。
10大心理病症
都市白领:工作紧张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剧,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急剧加快,尤其是以都市白领为主体的人群,其工作压力大、紧张度高、生活节奏快。这类人群因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下,而又得不到应有的调适,会使其身心过度疲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焦虑不安、抑郁症、精神障碍等心理问题和疾病。从生理角度讲,长期精神高度紧张也会使其内分泌功能失调,人体免疫力下降而导致各种生理疾病产生,甚至会导致过劳死,其后果不堪设想。
离婚人士:心灵创伤
现代人离婚率越来越高,而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经不起离婚的打击,造成身心的极大伤害。心理负荷过重成为诱发心理疾病的病灶,如得不到及时调适,极有可能诱发心理疾病。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因种种原因心理压力过大的约占70%,这类人需要寻找倾诉对象并应得到心理帮助。
青少年:染上网瘾
网络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对网络有着极大的兴趣,上网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有可能诱发上网人群心理疾病。如长期上网聊天、游戏、交友、网恋,极有可能导致上网者因思想长期处于虚拟状态中,而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的会导致上网者在网上和现实中产生人格分裂。
而长期上黄色网站,会进一步加剧青少年对性的渴望,要么使其性压抑而导致心理问题;要么可能导致青少年积极寻找性发泄的途径,有的因此而犯罪。现代人一旦染上网瘾(西方发达国家将每天上网4小时称为染上网瘾),其后果更加严重,正如美国心理学博士金伯力在《上网综合征》一书中所说“网瘾就如鸦片瘾、烟瘾一样,其危害性极大,一旦染上是难以根治的。”由此可见染上网瘾不但对人的心理有极大的危害,而且对人的身体也是危害极大的。
贫困家庭:生活压力
因为生活的贫困造成心理压力过大而诱发心理疾病的人群,主要为下岗职工和高校的贫困生。由于下岗,尤其是夫妻双双下岗,对他们来讲,其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并且由于一些下岗职工思想观念一时难以转换,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更加剧了下岗职工的心理压力。一边是生活一天天贫困下去,一边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双重的压力极有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贫困生一直是高校敏感的话题,对于贫困生而言,一方面是经济的压力;一方面是因贫困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贫困生得不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关怀,诱发心理疾病的概率是极高的。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贫困生约占15%—20%,而这其中有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又占65%。
商界精英:事业受挫
在生意场上,现代人多犯急功近利的毛病,为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往往是拼命地工作,自我不断加压,尽管超过了自身能力所及,仍是苛求自己,从而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自我满足,导致心理失衡。
经常失败或事业上大起大伏者,其心理因失败的打击长期处于一种失衡状态中,又不能自我调适,极有可能诱发精神障碍、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
莘莘学子:考试重负
带有这类病灶的人群主要是考生。面对着紧张繁重的学习任务、家长老师的殷切期盼、自身一举成名的梦想和自我加压,使广大考生肩负着巨大的压力,极易诱发心理问题和疾病。最近湖北对该省39个城市的初、高中的调查发现,考生中有各种各样的中轻度心理问题和疾病的高达72%。考试重压这一病灶所引发的心理问题和疾病,主要有反应迟钝或过激、焦虑不安、恐怖症、臆想症、抑郁症等等,人称考试后遗症。
独生子女:适应障碍
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不善交际也成为家长、老师及教育界人士棘手的问题。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而这种习性则成为诱发孩子心理疾病的病灶,导致孩子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性格孤僻,受挫力差,易患交际恐惧症、自闭症等心理问题和疾病。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独生子女中约30%有适应能力障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病灶是潜在的危机,是一颗定时炸弹,到一定时期就会爆炸,引发心理疾病和更严重的后果。
投资人士:心理失衡
从事投机如买彩、炒股的人群,如果长期投资下去而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回报,或资本受损,必然会产生挫折感和心理不平衡。这些投资人士心理长期焦虑不安,波动起伏不定或处于失衡状态中,极有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弱势群体:失去信心
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有许多人因种种原因而产生不适应感,如对社会上的不公现象看不惯,对一些改变了的生活习惯不能适应,信仰的泯灭而产生的无归属感等,这些往往导致现代人心理失衡和对生活的无望感。
五招教你如何戒除网瘾
1、用替代方案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家长需要观察和沟通,了解孩子是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比如父母的爱不够、学习挫败感、缺玩伴等,找到原因后,给予补偿。对于学习成绩差,只有在网络游戏中才能得到成就感的孩子,家长在学习方面可以提出最低要求,比如及格就好,让他能够达到,然后给予鼓励、达到这一要求以后,再逐步提高标准。对于缺乏其他玩耍方式的孩子,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出去和同伴一起玩耍,或者父母多和孩子呆在一起,邀请其他家庭的孩子到家中做客等。对于逆反心理、故意和家长对着干的孩子,家长要优先改善亲子关系,然后解决上网问题。
2、家人多关怀
网络强迫症患者陷入虚拟世界、脱离现实生活,实际上内心是十分孤独的。此时,周围人要给予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关怀,使他们感觉自己并非孤立存在,让他们自己主动从虚拟情感世界中走出来,找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位置。
3、发展新的爱好
孩子都喜欢学习新事物,现在社会上为青少年提供的兴趣班很多,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学琴、篆刻、武术等等,家长花点时间陪孩子转转,选择一个新的学习项目,培养一个新的爱好。
4、音乐疗法
美国“弗里斯”网瘾音乐疗法是目前众多网瘾治疗方法中最安全有效、最健康科学和最深层次的治疗方法。它的本质作用在于解除网瘾青少年心理的紧张急促,治愈被伤害的身心,达到镇静催眠、安抚心理、缓解紧张,消除抑郁、振奋精神、稳定情绪等作用。从根本上改善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情绪波动和社会认知度,帮助他们走出网络成瘾,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树立健康良好的性格心理。
5、父母的积极关注,及时有效的沟通
这个问题我们一直都在谈,青少年时期孩子是非常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关注的。一旦在现实层面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寻找其他方法,由于网游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些。所以,要想把孩子从虚拟层面中“拯救”回来,就要加强他对现实生活的吸引力。这里,父母就要起到这个引导作用,耐心的、及时和孩子沟通,慢慢的他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也就不再沉迷网络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