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百会针刺方法 百会穴穴位层次解剖

百会针刺方法 百会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脂肪-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枕大神经,额神经的分支和左,右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吻合网。

"百会穴”在人体哪部位

1.生理特点 穴居颠顶,联系脑部:百会穴位居颠顶部,其深处即为脑之所在;且百会为督脉经穴,督脉又归属与脑。此外,根据“气街”理论,“头气有街”、“气在头者,止之于脑”(《灵枢·卫气》),即经气到头部的(手、足三阳)都联系于脑。根据“四海”理论,“脑为髓海”。杨上善注说“胃流津液渗入骨空,变而为髓,头中最多,故为海也。是肾所生,其气上输脑盖百会穴,下输风府也”。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

2.证治范围 醒脑开窍:治尸厥、卒暴中风等证。现代常与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相伍, 治疗高血压、眩晕、血管性头痛等。 安神定志:治心悸、失眠、健忘等证。现代常与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相伍,治疗神经衰弱、心律失常等疾病。 升阳举陷:治脱肛、泄泻等证。现代常与长强等穴相伍治脱肛;与气海、关元等穴相伍治阴挺;与脾俞、肾俞等穴相伍治久泻;与印堂、三阴交等穴相伍治遗尿。 通督定痫:治癫狂、痫症。现代多与大椎、人中、神庭、神门等穴相伍,治疗精神分裂症、癫痫等。

3.现代研究 针刺百会透曲鬓、前神聪、悬厘等穴,能够使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得到改善, 使脑组织细胞有一定恢复。刺激百会、前顶、四神聪等穴,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大脑皮层中枢生物电活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头痛患者脑组织含氧及血流量明显降低,针刺后改善了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及血流量,从而起到通络止痛的效果。

小儿推拿春季助长手法 春季助长第一步:揉百会

功效:百会穴是百脉汇聚之地,是督脉,也是阳气汇聚之地。而孩子是纯阳之体,按揉百会,能起到安神、升阳、促睡的作用。

位置:眉心向上划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中间点交会点,即为百会穴。以百会穴为轴点,在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为四神聪穴。

手法:在百会穴用手指轻揉30至50次,如担心摸不准穴位,可以用三个手指轻揉。四神聪穴穴点难以一一摸准,可以四指并拢,张开手掌,在孩子头部顶部轻揉,促进孩子入睡。

针刺迎香图片 迎香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眶上神经分布。眶下神经是三叉神经第2支(上颌神经)的终支,经眶下孔穿出至面部,分布于下睑,鼻背外侧及上唇的皮肤。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和面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面动脉是颈外动脉的分支,经下颌下腺深面,在咬肌前缘越下颌骨下缘至面部,经口角外侧,过鼻翼迂回向上到眼内眦,改称内眦动脉。面静脉起自内眦静脉,伴面动脉下行,至下颌角下方与下颌后静脉前支会合,注入颈内静脉。

3.提上唇肌:肌纤维起自上颌骨眶下缘至眶下孔之间,向下止于上唇,鼻翼肌鼻唇沟附近的皮肤,受面神经颊支支配。

针刺太冲的作用 太冲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拇短伸肌腱的外侧-第1骨间背侧肌。浅层布有足背静脉网,足背内侧皮神经,深层有腓深神经和第1趾背动,静脉。

百会针刺方法 针刺百会注意事项

1.施针者进针时手法要轻重适度,针尖可向前,后,左,右平刺。

2.得气后不宜用力提插和捻转。

3.因本穴皮下组织中有丰富的纤维束和血管,针尖进入此层时有一定的组里,并且易伤及血管而致出血,因此退针后应该用干棉球按片刻,以防出血。

4.对高血压且血压不稳定有动脉硬化的病人,特别是有中风史者,可暂勿针刺,待血压平稳后,再施针灸疗,以免发生严重的意外事故。

极泉针刺手法 极泉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2肋间神经外侧支即肋间臂神经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腋腔:刺过深筋膜(即腋筋膜),针进入腋腔。腋腔位于肩关节下方,前界是胸大肌,胸小肌等结构,后界是大圆肌,背阔肌和肩胛下肌等结构。外侧是肱骨及臂部肌肉,内侧是胸侧壁。腋腔近似四棱椎体形。下部称为底,由腋筋膜封闭,此筋膜与胸部,背部,上肢的深筋膜相延续;上部是腋腔上部,直达颈根;窝内有淋巴结,腋动脉,腋静脉,神经等重要结构。

在腋腔内,若刺及臂丛神经或其分支,可产生向前臂放射的触电感。

4.背阔肌腱:背阔肌由胸背神经支配。该神经为臂丛神经的分支,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6,第7,第8颈神经组成。

5.大圆肌:该肌由肩胛下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5,第6颈神经组成。

针刺天枢作用 天枢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浅层布有第9,10,11胸神经浅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及脐周围静脉网。深层有腹壁上,下动静脉的吻合支,第9,10,11胸神经前支的肌支。

针刺百会 百会针刺作用主治

百会位居巅顶,为诸阳之会,有清热开窍,健脑宁神,平肝熄风,回阳固脱,升阳举陷的作用,以升为主,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中风,心烦,惊悸,健忘,失眠,癫狂,脏躁,破伤风,急惊风,脱肛,阴挺,崩漏等症。

直肠脱垂的针灸法

一、直肠脱垂的艾灸治疗: (一)取穴。主穴:百会、长强。配穴:大肠俞、上巨虚、脾俞、肾俞、气海、关元。 (二)治法:分二法。一为艾条灸,一为隔姜灸。如为艾条灸,主穴每次必取,配穴2~3个,轮流取用。将艾卷点燃后,对准穴位,距离约3~5厘米,以患者感温热而不灼烫为度。百会穴施灸时,可用左手分开头发,以暴露穴位,食、中指置于施灸穴位两侧。一般每穴灸5~7分钟,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度。百会穴,宜在温和灸之后,再行雀啄灸5~10分钟。小儿施灸时,应注意随时调节时间和温度,以防止烫伤。上法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疗程间歇3天。

二、直肠脱垂的针灸治疗: (一)取穴主穴:分2组。1、长强、承山、大肠俞、气海俞。2、百会、次髎。 (二)治法第一组穴用于针刺,第二组穴用于艾灸。每次取2~3穴,穴位可轮用。针刺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艾条作回旋灸,每穴20分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直肠脱垂的体针治疗: (一)取穴主穴:长强、会阳。配穴:承山、百会。 (二)治法主穴均取,配穴每次加1个。长强穴,从尾骨尖凹陷处进针,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1.5寸,会阳穴针尖向内刺1.5寸,快速进针后,紧按慢提9次;配穴用弱刺激,缓慢捻转4~5次。留针20分钟。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

液门针刺方向 液门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4与第5指近节指骨底部之间-第5骨间背侧肌和第4蚓状肌。浅层布有尺神经的指背神经,手背静脉网。深层有指背动,静脉。

头维针刺方向 头维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颧颞神经和耳颞神经分布。颧颞神经是三叉神经第2支(上颌神经)的分支,分布于颞区前部的皮肤。耳颞神经为三叉神经第3支(下颌神经)的分支,分布于外耳道,耳郭及颞区的皮肤。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分支,面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颞浅动脉是颈外动脉的终支之一,为颈外动脉在下颌颈高度向上的直接延续,它分支营养腮腺及额, 顶,颞部的肌肉和皮肤。颞浅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位于皮下,注入下颌后静脉。

3.颞肌上缘的帽状腱膜:颞肌为颞窝皮下的一块扇形扁肌,肌纤维起自颞窝全部,肌的上缘为下颞浅肌,纤维逐渐向下集中,通过颞弓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颞肌由三叉神经第3支(下颌神经)的分支颞深神经支配。帽状腱膜为坚韧致密的结缔组织膜,前连枕额肌额腹,后连枕额肌枕腹,两侧在颞区变薄,形成颞浅筋膜。

4.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5.顶骨外膜。

水沟针刺禁忌 水沟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眶下神经分布。眶下神经是三叉神经第2支(上颌神经)的络支,经眶下孔穿出至面部,分布于下睑,鼻背外侧及上唇的皮肤。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和上唇动,静脉。上唇动脉是面动脉走至近口角处发出的分支;上唇静脉是面静脉的属支。

3.口轮匝肌:位于口裂周围的口唇内,上至外鼻,下肢颏结节的上方,为椭圆形的扁肌,受面神经的颊支和下颌缘支支配。

相关推荐

内关针刺怎么刺 内关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前臂骨间膜。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针刺涌泉的作用与好处 涌泉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足底内,外侧神经的皮支分布,两侧神经均是胚神经所属的分支。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1骶神经。该部皮肤较厚,进针时有一定的弹性阻力。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的分支,并有众多的纤维束,外连皮肤,内连足底腱膜。 3.足底腱膜(跖腱膜):是足底筋膜的浅层,发达而坚韧。由足底内,外侧神经支配,针刺此层时,有很强的韧性阻力。 4.第2趾足底总神经和第2趾底动,静脉:在针的内侧,相距很近,可以刺中。第2趾足底总神经是足底内侧神经的分支。 5.第2蚓状肌:由足底外侧神经支配。 若针继续深刺可达位于第2,

针灸针刺廉泉注意事项 廉泉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含颈阔肌)-左,右二腹肌前腹之间-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颏舌肌。浅层布有面神经颈支和颈横神经上支的分支。深层有舌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舌下神经的分支和下颌舌骨肌神经等。

百会穴怎么针刺

百会针刺方法 简易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取穴;或在头顶部正中凹陷处取穴。 进针方向:沿皮下向后斜刺,与头皮成45°。 进针深度:针0.1-0.3寸,或针刺0.5-0.8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9壮,或温和灸5-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一般有胀,重,痛感,痛在附近。 作用主治 百会位居巅顶,为诸阳之会,有清热开窍,健脑宁神,平肝熄风,回阳固脱,升阳举陷的作用,以升为主,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中风,心烦,惊悸,健忘,失眠,癫狂,脏躁,破伤风,急惊风,脱

当阳在哪里 当阳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之-枕额肌额腹或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布有眶上神经和眶上动,静脉的分支和属支。

针刺哑门注意事项 哑门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较厚,有头发。该穴位的神经分布为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其神经纤维分别来自第2颈神经和第3颈神经。 2.皮下组织:较厚,内有上述皮神经及皮下静脉。其结构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组成。针刺通过该层时阻力较小,并有松软感觉。 3.斜方肌:针在左右斜方肌间通过。 4.项韧带:为项部的三角形 弹力纤维膜,其结构主要为致密的结缔组织,纤维排列紧密,针刺时通过该韧带的部位较风府穴位厚,阻力较大并有一定的韧感。 5.左右头夹肌之间通过:该肌由颈神经后支支配。 6.左右头半棘肌之间通过:该肌由颈神经后支支配。

针刺翳风注意事项 翳风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耳大神经分布,耳大神经为颈丛皮支,由第2-3颈神经组成。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纤维。 3.腮腺:是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对,略呈三角形,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咬肌后缘和下颌后窝内。腮腺的表面包以腮腺咬肌筋膜。腮腺内有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面神经和耳颞神经经过。 4.深面:从浅至深依次分布有胸锁乳突肌(由副神经脊髓根及第2,3颈神经前支支配),头夹肌(由第2-5颈神经后支支配),头最长肌(由第1-8颈神经后支支配),二腹肌后腹(由面神经支配)。

针刺百会 百会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池,劳宫,丰隆,涌泉,针刺泻法,熄风豁痰,开窍醒神,治疗风痰闭阻之中风闭证。 2.配风池,水沟,鸠尾,丰隆,太冲,针刺泻法,熄风化痰,治疗风痰阻络之癫痫。 3.配长强,关元,足三里,承山,针刺补法,灸关元,益气固脱,治疗气虚脱肛,滑脱不痛,少气懒言等。 4.配气海,维道,归来,足三里,针刺补法,灸气海,补益脾气,益气升阳,治疗脾虚阴挺。 5.配命门,关元,天枢,足三里,针刺补法,灸命门,关元,温中补虚,升阳举陷,治疗脾肾阳虚之久泻久痢。 6.配关元,气海,针刺补法,重灸,益气回阳固脱,治疗元气暴脱

天柱针刺注意 天柱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3枕神经分布,第3枕神经由第3颈神经的后支纤维组成。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分支和皮下静脉。 3.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上部皮下,为三角形的阔肌,两侧的斜方肌加在一起,形似斜方形,故名斜方肌。此肌受副神经脊髓根和第3,4颈神经前支支配。 4.头夹肌:位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面,是不规则的三角形扁肌,受第3至第8颈神经后支支配。针刺此穴时,针尖在此肌的内侧通过。 5.头半棘肌:为项背部的小肌肉,头半棘肌位于头夹肌的深面。瘦人项部两条纵行的隆起,即为此肌的体表投影。此肌受颈神经后支支配。

针刺风府注意事项 风府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肌腱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的分支及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枕下神经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