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中药健脾胃 肉豆蔻温中下气
吃什么中药健脾胃 肉豆蔻温中下气
肉豆蔻性温,味辛,入脾,大肠经,含挥发油,脂肪酸和肉豆蔻醚。可温中下气,消食固肠。
肉豆蔻中所含的肉豆蔻油除了有芳香性,尚有显著的麻醉性能,0.03-0.2毫升肉豆蔻油可用作芳香剂或驱风剂,肠胃道的局部刺激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腹胀痛,虚挟冷痢,呕吐,宿食不消等病症。
临床应用:
1.对脾胃虚寒,食欲缺乏,鼓肠,腹胀,腹鸣腹痛者较适宜,又能止呕,配以香附,神曲,麦芽,砂仁,陈皮等同用。
2.虚挟冷痢:如慢性结肠炎,肠结核等,偏于肾虚弱者,配以补骨脂,五味子等;偏于脾阳虚弱者,配伍党参,白术,茯苓,大枣等。
注意:急性肠胃炎之实热暴泻或肠有郁热者不宜用,煎汤时勿用铜锅。
健脾丸的组成及作用
【组成】白术炒,二两半(75g) 木香另研 黄连酒炒 甘草各七钱半(各22g) 白茯苓去皮,二两(60g) 人参一两五钱(45g) 神曲炒 陈皮 砂仁 麦芽炒取面 山楂取肉 山药 肉豆蔻面裹煨热,纸包槌去油,各一两(各30g)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用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陈米汤下 (现代用法:共为细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方解】
本方证因脾虚胃弱,运化失常,食积停滞,郁而生热所致。脾胃纳运无力,故见食少难消,大便溏薄;气血生化不足,则倦怠乏力、脉象虚弱;食积阻滞气机,生湿化热,故脘腹痞闷、苔腻微黄。治当健脾与消食并举。本方重用白术、茯苓为君,健脾祛湿以止泻。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和胃,除已停之积;人参、山药益气补脾,以助苓、术健脾之力,是为臣药。木香、砂仁、陈皮皆芳香之品,功能理气开胃,醒脾化湿,既可解除脘腹痞闷,又使全方补而不滞;肉豆蔻温涩,合山药以涩肠止泻;黄连清热燥湿,且可清解食积所化之热,皆为佐药。甘草补中和药,是为佐使之用。诸药合用,脾健则泻止,食消则胃和,诸症自愈。
中药豆蔻能发挥哪些药物功效
一听到豆蔻,我们就想到花季少女,但是这里所说的豆蔻可不是美少女哦,而是中药豆蔻,可以用来治病。现在就具体来看看中药豆蔻能发挥哪些药物功效。
草豆蔻:
又称之为草寇、草寇仁、草果。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成熟种子团。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晒至8~9成干,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功能燥湿行气,温胃止呕。用量:煎汤,3~6克。因富含挥发油,临用时捣碎,入汤剂宜后下。
白豆蔻:
又称之为白蔻,壳蔻、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7~8月果实熟,剪下果穗,晒干或烤干。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能行气化湿,温中止呕,开胃消食。偏重于开胃消食。用量:煎汤,3~6克。因含挥发油,故不宜久煎。煎药时将白豆蔻打碎或研碎,浸泡30分钟,后下,煎沸约10分钟即可,或研成细末吞服。其果壳水煎剂可抑制志贺菌、痢疾杆菌等,对细菌性腹泻有一定疗效,可供药用。
肉豆蔻:
别名豆蔻、肉果、玉果,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仁。将其种仁在45℃低温慢慢烤干,去油(主要降低有毒性的肉豆蔻醚、黄樟醚),当种仁摇之作响时即可。味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功能行气化湿,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量:煎汤,3~10克。含挥发油,故不宜久煎。提倡研成细末冲服,每次1。5~3克,可避免因煎煮造成的挥发油量损耗。过量服用肉豆蔻,可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应引起注意。生品作用相反,有泻下的作用。
红豆蔻:
别名红豆、红蔻、红扣、良姜子,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果实。于每年11~12月果实刚成熟时采收,将果穗割下后放置阴凉处通风4~7日,等果实成深红色时脱粒,去掉枝干,晒干。味辛,性温,归脾、肺经。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醒脾消食,解酒毒。多用于温中散寒或解酒毒。用量:煎汤,3~6克。
豆蔻的副作用有哪些
肉 豆 蔻
肉豆蔻,又名玉果、肉果等,首载于《药性论》。为肉豆蔻科常绿高大乔木肉豆蔻的成熟种子。其性味辛温,入脾、胃、大肠经,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之功,尤以温涩见长。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气滞或脾(肾)阳虚所致的久泻、五更泻、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症。
草 豆 蔻
草豆蔻,始载于《雷公炮炙论》。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豆蔻的干燥成熟种子。和白豆蔻有同样性味与归经,具健脾燥湿、温中行气之功,尤以温燥见长。主要用于治疗寒湿阻滞脾胃或脾胃虚弱所致的胸脘满闷、呕逆、腹泻腹痛等症。
白 豆 蔻
白豆蔻,又名紫豆蔻、白蔻仁,始载于《本草拾遗》。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有化湿温中、行气止呕之功,尤以温化见长。常用于治疗湿阻脾胃、气机失调或脾胃虚寒所致胸脘胀满、不思饮食、反胃呕吐、舌苔浊腻等症。
红 豆 蔻
红豆蔻,首载于《开宝本草》。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干燥成熟果实,外表呈红棕色。其性味辛温,有温中散寒、醒脾燥湿、解酒消食之功,尤以温里见长。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泄泻以及饮酒过多所致的呕吐等症。
豆蔻的对症用法
对湿阻气滞,豆蔻可与苍术、半夏、陈皮等同用。用于气滞胸闷之症,豆蔻可配厚朴、枳壳等同用。用于湿温初起,如属热盛者可配黄芩、连翘、竹叶等同用;湿重者可合淡渗利湿之品如滑石、苡仁、通草等同用。用治胃寒呕恶,常合半夏、藿香、生姜等同用。治小儿胃寒吐乳,可配砂仁、甘草共研细末,常渗口中。 宜:脾胃气滞,食欲欠香,不思纳谷,胸闷腹胀,嗳气反胃,舌苔厚腻者宜食。
《本草纲目》言:豆蔻治病,取其辛热浮散,能主太阴、阳明,除寒燥湿,开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岚烟瘴,饮啖酸咸,脾胃常多寒湿郁滞之病。故食料必用,与之相宜。然过多亦能助脾热,伤肺损目,故阴虚内热,或胃火偏盛,口干口渴,大便燥结者忌食;干燥综合症及糖尿病人忌食,使用豆蔻亦不可过量。
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据专家介绍,肉豆蔻除了可以用作药材以外,而且还可以用于作佐料,比如说在肉制品当中或者是在卤汤里面放入肉豆蔻可以做调味来用,可见肉豆蔻既可以药用也可以食用。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肉豆蔻的功效
肉豆蔻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仁,肉豆蔻别名豆蔻、肉果、迦拘勒、顶头肉、玉果、扎地、麻失,肉豆蔻有温中涩肠、行气消食的功效,肉豆蔻有治疗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的作用,大肠素有火热及中暑热泄暴注,肠风下血,胃火齿痛及湿热积滞方盛,滞下初起,皆不宜服肉豆蔻,勿令犯铜。
肉豆蔻的作用
1、肉豆蔻治胃寒胀痛,食少呕吐:肉豆蔻辛香温燥,能温中理脾、行气止痛。肉豆蔻治胃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证,肉豆蔻常与木香、干姜、半夏等药同用。
2、肉豆蔻治虚泻,冷痢:肉豆蔻辛温而涩,入中焦,能暖脾胃,固大肠,止泻痢,肉豆蔻为治疗虚寒性泻痢之要药。肉豆蔻治脾胃虚寒之久泻、久痢者,常与肉桂、干姜、 党参、白术、诃子等药同用;肉豆蔻若配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可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者,如四神丸(《证治准绳》)。
3、肉豆蔻能固大肠,肠既固则元气不走,脾气自健,故曰理脾胃虚冷,而实非能补虚也。《本草正》
4、肉豆蔻治脾肾俱虚所致的虚泻,冷痢:煨肉豆蔻、罂粟壳(蜜炙)、煨诃子肉各4.5克,白芍、白术、当归各15克,党参、炙甘草各8克,肉桂、木香各3克。研为粗末,每服6克,加生姜2片,大枣1枚,水煎服。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肉豆蔻治水泻无度,肠鸣腹痛:肉豆蔻(去壳,为末)30克,生姜汁2合,白面60克。上3味,将姜汁和面作饼子,裹肉豆蔻末煨令黄熟,研为细散,每服4克。空心米饮调下,日午再服。肉豆蔻散(《圣济总录》)
6、肉豆蔻治小儿脾胃气逆,呕吐不止。肉豆蔻丸(《太平圣惠方》)
7、肉豆蔻为和平中正之品,运宿食而不伤,非若枳实、莱服子之有损真气也;下滞气而不峻,非若香附、大腹皮之有泄真气也;止泄泻而不涩,非若诃子、罂粟壳之有兜塞掩伏而内闭邪气也。《本草汇言》
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中我们对肉豆蔻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肉豆蔻的作用不仅有以上的几种,还有更多的作用,比如说运用肉豆蔻可以开胃消食,止泻,可以治腹痛,可以治霍乱,解酒毒等作用。
晨泻多因肾阳不足所致
晨泻又称鸡鸣泻、五更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可选用四神丸(由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六味中药组成,可制丸服用,也可做汤剂服)加减进行治疗,方中补骨脂善补命门之火,可温养脾阳;肉豆蔻能暖脾涩肠;吴茱萸、生姜可温中散寒;五味子能敛酸固涩;大枣可健脾养胃,诸药合用共奏温肾暖脾、固肠止泻之功效。
晨泻又称鸡鸣泻、五更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中医认为,晨泻多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阴寒内盛所致。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可选用四神丸(由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六味中药组成,可制丸服用,也可做汤剂服)加减进行治疗,方中补骨脂善补命门之火,可温养脾阳;肉豆蔻能暖脾涩肠;吴茱萸、生姜可温中散寒;五味子能敛酸固涩;大枣可健脾养胃,诸药合用共奏温肾暖脾、固肠止泻之功效。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避免受凉,注意腹部及下肢保暖;饮食要有规律,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为基本原则;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暴饮暴食;讲究饮食卫生,除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外,还应禁酒、咖啡、果汁、汽水、辣椒、洋葱、生冷瓜果及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保持良好心态,心胸宽广、情绪乐观、性格开朗、遇事豁达;平常要注意加强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肉豆蔻的食疗价值有哪些
1、肉豆蔻治疗水湿胀如鼓不食者 病可下:肉豆蔻、槟榔、轻粉各一分黑牵牛一两半(取头末).上为末 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 煎连翘汤下食后 日三服.(《宣明论方》肉豆蔻丸)
2、肉豆蔻治肾泄,上盛下虚,诸逆上冲,元阳上浮而头痛。《本草求原》
3、肉豆蔻,除寒燥湿,解结行气,专理脾胃,颇与草果相近,则辛温之功效本同,惟涩味较甚,并能固及大肠之滑脱,四神丸中有之。温脾即以温肾,是为中下两焦之药,与草果之专主中焦者微别。大明谓温中下气,开胃,解酒毒。甄权谓治宿食痰饮,止小儿吐逆不下乳,腹痛。李珣谓主心腹虫痛。皆专就寒湿一边着想者。若湿热郁滞而为此诸症,则必不可一例论治。故李珣又谓主脾胃虚冷虚泄。濒湖谓暖脾胃、固大肠。要言不烦,最为精切。惟珣又谓治亦白痢,则湿热者多,虚寒者少,不当泛泛言之矣。香、砂、蔻仁之类,温煦芳香,足以振动阳气,故醒脾健运,最有近功,则所谓消食下气,已胀泄满者,皆其助消化之力,固不可与克削破气作一例观。《本草正义》
4、肉豆蔻,善下气,多服则泄气,得中则和平其气。《本草衍义》
5、肉豆蔻主治肝气郁滞,两胁刺痛,饮食无味,消化不良,呕吐酸水,嘈杂,周身窜痛。舒肝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6、肉豆蔻暖脾胃,固大肠。《纲目》
7、肉豆蔻治精冷。《本草经读》
8、肉豆蔻,温中补脾,为丸。日华子称其下
9、肉豆蔻能主小儿吐逆不下乳,腹痛;治宿食不消,痰饮。《药性论》
10、肉豆蔻,为和平中正之品,运宿食而不伤,非若枳实、莱服子之有损真气也;下滞气而不峻,非若香附、大腹皮之有泄真气也;止泄泻而不涩,非若诃子、罂粟壳之有兜塞掩伏而内闭邪气也。《本草汇言》
肉蔻和草果做菜有什么区别
1、草豆蔻:又称之为草寇、草寇仁、草果。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成熟种子团。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晒至8~9成干,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功能燥湿行气,温胃止呕。用量:煎汤,3~6克。因富含挥发油,临用时捣碎,入汤剂宜后下。
2、白豆蔻:又称之为白蔻,壳蔻、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7~8月果实熟,剪下果穗,晒干或烤干。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能行气化湿,温中止呕,开胃消食。偏重于开胃消食。用量:煎汤,3~6克。因含挥发油,故不宜久煎。煎药时将白豆蔻打碎或研碎,浸泡30分钟,后下,煎沸约10分钟即可,或研成细末吞服。其果壳水煎剂可抑制志贺菌、痢疾杆菌等,对细菌性腹泻有一定疗效,可供药用。
3、肉豆蔻:别名豆蔻、肉果、玉果,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仁。将其种仁在45℃低温慢慢烤干,去油(主要降低有毒性的肉豆蔻醚、黄樟醚),当种仁摇之作响时即可。味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功能行气化湿,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量:煎汤,3~10克。含挥发油,故不宜久煎。提倡研成细末冲服,每次1.5~3克,可避免因煎煮造成的挥发油量损耗。过量服用肉豆蔻,可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应引起注意。
顽固性结肠炎能治好吗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止泻。
【方名】益气汤。
【组成】黄芪,薏苡仁,党参,获苓,血余炭,赤石脂,白芍,白术炭,陈皮炭,柴胡,厚朴,黄连。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治法】健脾温中,清肠化湿。
【方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白术,炮姜,炙甘草,茯苓,防风,焦神曲,焦山楂,陈皮,白芍,秦皮。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
【治法】温阳益气,涩肠止泻。
【方名】赤石脂汤。
【组成】附子,黄芪,当归,桔梗,石榴皮,川楝子,肉桂,黄连,炮姜,诃子,赤石脂,肉豆蔻。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四)
【辨证】湿热邪毒壅滞胃肠。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名】解毒清肠汤。
【组成】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白芍,白术,苍术,茯苓,猪苓,匾蓄,山药,木香。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最能解酒的八种中药
解酒中药一:苦参
苦参清热燥湿
苦参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名医别录》载其“除伏热肠擗,止渴,醒酒。”《本草经疏》亦载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解酒中药二:菊花
菊花清热解毒
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药鉴》载其“……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宜葛花——笔者注)煎汤。”
解酒中药三:白扁豆
白扁豆健脾化湿
白扁豆能健脾、化湿、消暑。《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解酒中药四:肉豆蔻
肉豆蔻固肠止泻注
肉豆蔻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日华子本草》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
解酒中药五:枳子
枳子能治酒醉
枳(木具)子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拟枳木具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木具子也能解酒。
解酒中药六:葛根花
葛根花善解酒毒
葛根花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
解酒中药七:草果
草果治脾寒湿
草果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有辟浊之性,《本草》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解酒中药八:高良姜
高良姜散寒止痛
高良姜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之功。《本草从新》载其“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煨肉豆蔻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止呕止泻
煨肉豆蔻味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对人体来说具有温中行气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经常反胃恶心、脾胃虚寒、腹痛腹泻的人群来说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煨肉豆蔻,可以起到止吐、止泻的作用。
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行气
肉豆蔻性味辛、温,具有温中行气、健脾的功效,可用于肠胃虚寒气滞,脾胃虚寒。
慢性腹泻可能根治
脾胃虚弱主要症状是腹泻伴有腹部胀闷、食欲不振、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粪便中有不消化食物,脉象虚细、舌苔白厚等。
治疗与方药健脾助胃,和中利湿,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莲肉、山药、扁豆、神曲、山楂、茯苓、苡仁、砂仁等。如果滑泄不禁,加诃子肉、肉豆蔻、伏龙肝;久泻脱肛,加葛根、升麻、黄芪;脾虚湿困,加半夏、厚朴、藿香、佩兰等。
家庭常用中成药参苓白术丸、资生丸、人参健脾丸、纯阳正气丸、藿香正气丸等。
脾肾阳虚主要症状,五更泻。早晨黎明时腹痛肠鸣腹泻,怕冷喜热,腰膝酸软,舌苔淡白,脉象沉细无力等。
治疗与方药温肾健脾,四神丸和四君子汤配合使用,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肉桂、木香、甘草等。如年老气虚下陷,中气不足加黄芪、升麻、当归身;四肢厥冷,加附子、炮姜。
家庭常用中成药四神丸、脾肾双补丸、附桂八味丸、右归丸、附子理中丸等。
肝气犯脾(肝脾不和)主要症状,便前腹痛肠鸣,常伴有胸胁胀闷、嗳气、恶心、情绪易波动,腹泻易受情绪影响,粪便中黏液较多等,苔白脉细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