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肥胖的女性容易患上胆结石吗

肥胖的女性容易患上胆结石吗

1、肥胖的女性容易患上胆结石:体质肥胖许多女性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这一爱好的直接后果就是发胖,而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

2、老年人容易患上胆结石:青少年患胆石的极少。胆石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因此中老年比青年人更容易患胆石症,年龄越大,患胆结石的人就越多。

3、女性容易患上胆结石: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胆固醇结石,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其原因是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郁滞,这样极易形成结石。长期口服避孕药物或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增多。

4、肥胖者容易患上胆结石:肥胖者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者胆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20岁至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生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其原因是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肥胖者大多活动少,易生胆结石。

饭后久坐不动的人更易患胆结石

对于结石,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但对于胆结石,重视的人就少了很多。近年来,由于不良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等,胆结石发病率明显上升,达到10%左右,且出现了低龄化趋势。另有统计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胆结石的几率要高出许多。这是因为女性体内的性激素会影响胆汁的化学成分,以及胆囊的收缩功能,进而促进了结石的形成。按照胆结石的成因,生活中有七种人较易患病,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饭后久坐不动的人。不爱运动、体力活动减少,胆囊肌的收缩力便会下降,胆汁排空出现延迟,这就容易造成胆汁郁积,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特别是有些人喜欢饭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玩电脑,还要边看边吃各种零食,这是诱发胆结石的重要原因之一。

体型肥胖的人。爱吃高脂、高糖食物的直接后果就是发胖,而肥胖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出5倍,20岁~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出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

不爱吃早餐者。通常来说,一日三餐后,胆囊都会定时排出胆汁。如果不吃早餐,胆囊在早上就不用排出胆汁。经常如此,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加大结石形成的可能。

饮食偏荤喜甜者。这类人通常会在平时摄入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加速胆固醇的沉积。

多次妊娠的女性。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其原因是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郁滞,极易形成结石。

长期口服避孕药者。这类人患胆结石的几率比其他人高出2倍,绝经后用雌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女性,患胆结石的情况也明显增多,这可能都与性激素的作用有关。

有疾病家族史者。有这种遗传基因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患胆结石。

胆结石急性发作可引起胆绞痛,中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疼痛,坐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黄疸和高热;但也有症状不典型,不感疼痛的“无痛性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病,胆结石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胆囊癌,而胆囊癌早期又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容易延误治疗。

作为预防,多喝水、多运动、规律饮食是不二法则。如果发现平时有腹胀、厌食和烧心等消化道症状,最好就诊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已经患上胆结石的病人,更要在饮食上注意,忌吃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特别要提醒的是,患有结石性胆囊炎的中老年女性,如果病情反复发作,一定要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平时无症状表现的胆结石患者,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

生活中哪些人容易患胆结石

饭后久坐不动的人。

不爱运动、体力活动减少,胆囊肌的收缩力便会下降,胆汁排空出现延迟,这就容易造成胆汁郁积,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特别是有些人喜欢饭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玩电脑,还要边看边吃各种零食,这是诱发胆结石的重要原因之一。

体型肥胖的人。

爱吃高脂、高糖食物的直接后果就是发胖,而肥胖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出5倍,20岁~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出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

不爱吃早餐者。

通常来说,一日三餐后,胆囊都会定时排出胆汁。如果不吃早餐,胆囊在早上就不用排出胆汁。

经常如此,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加大结石形成的可能。

多次妊娠的女性。

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

其原因是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郁滞,极易形成结石。

如何预防胆结石?

作为预防,多喝水、多运动、规律饮食是不二法则。如果发现平时有腹胀、厌食和烧心等消化道症状,最好就诊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已经患上胆结石的病人,更要在饮食上注意,忌吃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

看了上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平时的生活多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在饮食上做到合理的搭配、多运动多喝水还是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大大的降低患胆结石的几率的。

哪些人更容易患上胆结石

1、女性。调查表明,女性患者占胆结石病人的70%,女性月经周期性的变化是雌激素周期性变化引起的。一般认为女性激素可改变胆囊的正常舒张功能,使女性胆囊的排空收缩功能比男性差。女性激素还可影响胆汁的成分,肝脏分泌胆酸减少,有轻度的淤胆作用。女性在怀孕初期,由于妊娠性呕吐,进食不够以及十二指肠缺乏脂肪食物的刺激,胆囊的收缩和排空功能比正常人差。在怀孕的后一阶段,由于子宫增大,腹内压增高压迫胆道排泄,胆道内压力增加使胆囊排空速度减慢,胆囊容易扩大,胆汁的粘稠度增加,胆囊内胆汁滞留,为胆囊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有的人还发现,在怀孕后期,血液里有暂时性的胆红素增多,胆固醇和雌激素也增多,这些都是结石形成的病因基础。所以女性胆囊结石多于男性是由于女性的生理有别于男性的差异所引起的。

2、年龄因素。有项调查发现60岁的当结石发病率是30岁但那个解释发病率的10倍,因此对于年龄大的人群应该定期体检,检查腹部B超。如有胃部不适、上腹部疼痛、恶心等症状要考虑到胆囊结石。

3、肥胖者。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者,胆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20岁至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生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

4、饮食偏荤喜甜者。有此饮食习惯的人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可引起胆汁中三种脂类比例失调,胆固醇过度饱和,容易引起胆固醇性结石。爱吃甜食物易患胆囊结石的原因是由于过量进食糖分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加速胆固醇的聚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之间比例失调,同时,过量的糖分还会转化为脂肪,促使人体发胖,进而胆固醇分泌更加增多,促使胆石形成,也就是说肥胖者易患胆石症。

5、经常不吃早餐者。胆囊内的胆汁浓缩,储存时间长,三种脂类比例失调,过度饱和的胆固醇以脱落细胞粘液物质为核心,形成胆固醇结石。

6、蛔虫感染者。蛔虫逆流至胆道产卵或死亡后会成为结石核心,生成结石。

7、肝硬化病人。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雌激素水平较高、慢性溶血胆囊收缩功能低下、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因素有关。

预防胆结石的方法 多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身体摄取维生素C不足容易患上胆结石,因此多吃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及水果,可以达到预防的作用。

胆结石是如何缠上我们的

(1)年龄大 青少年患胆石的极少。胆石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因此中老年比青年人更容易患胆石症,年龄越大,患胆结石的人就越多。

(2)女性 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胆固醇结石,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其原因是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 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郁滞,这样极易形成结石。长期口服避孕药物或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增多。

(3)肥胖者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者 胆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20岁至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生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其原因 是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肥胖者大多活动少,易生胆结石。

(4)饮食 饮食偏荤喜甜者,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速胆固醇沉积。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利于结石形成。

(5)某些疾病 不注意饮食卫生感染蛔虫病者,蛔虫逆流至胆道产卵或死亡后,就会成为结石核心,生成结石。肝硬化病人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身体中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身体中雌激素水平较高,以及又有慢性溶血,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 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有关。

哪些人容易患胆结石

(1)年龄大青少年患胆石的极少。胆石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因此中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容易患胆石症,年龄越大,患胆结石的人就越多。

(2) 女性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胆固醇结石,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其原因是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郁滞,这样极易形成结石。长期口服避孕药物或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增多。

(3)肥胖肥胖者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者,胆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20岁至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生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其原因是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肥胖者大多活动少,易生胆结石。

(4)饮食饮食偏荤喜甜者,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速胆固醇沉积。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利于结石形成。

(5)某些疾病不注意饮食卫生感染蛔虫病者,蛔虫逆流至胆道产卵或死亡后,就会成为结石核心,生成结石。肝硬化病人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身体中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身体中雌激素水平较高,以及又有慢性溶血,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有关。

哪几类人容易患胆道结石

1、哪几类人容易患胆道结石:女性

胆结石患者当中女性占到了70%的比例,而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是越高的。主要原因是女性的身体中雌性激素水平过高,是会影响到肝脏内葡萄糖算胆红素的形成的,而且会使得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从而影响到胆囊排空,引起胆汁淤滞,这样极易形成结石。

2、哪几类人容易患胆道结石:肥胖的人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5%的人就被称为肥胖,这些人患上胆结石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5倍,主要的原因是肥胖人群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都是非常高,这些人平时的活动又少,就容易产生胆结石了。

3、哪几类人容易患胆道结石:肝硬化

临床调查数据显示肝硬化患者患上胆结石的概率要明显高于正常人,这是因为肝硬化患者身体中对雌性激素灭活功能比较低,雌性激素水平较高,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最后就形成结石了。

4、哪几类人容易患胆道结石:40~69岁的人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本病在儿童期少见,年龄在40~69岁的5年发病率是低年龄组的4倍,高发年龄与低发年龄的分界线是40岁,而不是60岁。

5、哪几类人容易患胆道结石:不吃早餐

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胆汁在胆囊内潴留时间过长,有利于细菌繁殖和胆固醇结晶析出,容易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

6、哪几类人容易患胆道结石:胆囊炎经久不愈

胆囊炎和胆囊结石常同时存在,互相影响,也可以这样说,胆囊炎症为结石形成创造了条件,凡是胆囊感染性炎症病变,不经治疗,或者虽然经过治疗,但经久不愈,迟早会有形成结石的可能。

胆结石要怎么治疗

1、胆结石怎么治疗最有效

胆结石患者可以通过服用一些中药,进行身体的排石,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就需要进行手术的治疗,这样会治疗快,更容易从根本上把病根去除,也可以通过一些微创性的手术去除胆结石,这个要看病人患上胆结石的程度,患上胆结石患者一定要注意吃早餐,每天进行身体的锻炼,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睡眠的质量也一定要跟的上,要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水果和蔬菜。

2、胆结石必须手术吗

如果胆结石可以通过服用一些西药或者是中药去除的话,就没必要进行手术,有一些药物可以达到排石的效果,如果胆结石患者想要更快的治疗这种疾病,可以直接通过手术的治疗,术后患者身体恢复会比较的快,不容易复发,不用过多的承受石带来的痛苦,所以具体治疗方法这个要看病人的选择,建议患者一定要注意恢复后的身体健康,平时多进行一些锻炼。

3、胆结石要开刀吗

胆结石患者最好进行及时的开刀,这样有利于病情更快的治疗,对一些经常不喜欢吃早饭的人,容易导致肠胃里面的胆汁分泌过多,长期下去就会导致胆结石,喜欢在饭后吃一些零食,然后卷缩睡觉的患者,也容易患上此病,所以一定要注意规律性的饮食,对于一些油脂含量过高的食物尽量不要吃,每天要注意身体的锻炼,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

4、胆结石的症状

胆结石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偶然性的会出现严重的腹痛、胸痛,如果疼痛感加重的话,就会出现背部扩散性的疼痛,导致出现心绞痛,所以患上胆结石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排石,也可以直接进行手术,术后一定要进行饮食上的调理,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少吃一些油脂含量过高的食物,不然会加重胃部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术后治疗。

长期不吃早餐易患胆结石

对很多上班族的男性来说,经常性的不吃早餐已是一种习惯。而且大家觉得不吃早餐没什么事,毕竟中午会吃的比较早。但是,专家指出,男性如果长期不吃早餐容易患上胆结石。

一、肥胖者: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的人,其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因为肥胖者血中胆固醇升高,以致胆汁中胆固醇浓度也升高,而形成胆固醇结石。

二、长期不吃早餐者:医学专家对患有胆石症的人群同一些与他们年龄、体重相仿的健康人群作对照调查,结果发现,这些患胆石症的人群空腹时间都比健康人群长。其原因是空腹时胆汁分泌减少,胆汁成分也发生变化,其中胆酸含量减少,而使胆固醇在胆囊中沉积,长此以往,便可形成胆固醇结石。

三、爱吃甜食者:抽样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胆石症患者都有吃甜食的习惯。过量的糖分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加速胆固醇的积累,还会自行转化为脂肪,促使人体发胖,进而引起胆固醇分泌增加,促使胆结石的发生。

四、长期食素者:正常人胆固醇与胆盐、卵磷脂按一定的混合比例呈微胶粒状态悬浮于胆汁中,当这一比例破坏时,可引起胆结石。长期素食者,摄入卵磷脂不足,且素食中过多的纤维素妨碍了对胆汁酸的重新吸收,使胆汁中的胆盐浓度下降,卵磷脂与胆盐不足,导致比例失调,造成胆结石。

五、蛔虫感染者:不注意饮食卫生,易将蛔虫卵吞入消化道,成虫后蛔虫逆流入胆道产卵或死亡,可形成胆石核心。据调查,70%的胆结石均以蛔虫残体和蛔虫卵为核心。

在这里提醒广大的男性朋友们,早上即使再忙,也一定要吃上几口早餐,在一天的开始给自己一些能量,同时保护身体健康,以免患上胆结石。

七种人容易患胆结石

◆不爱吃早餐者

通常来说,一日三餐后,胆囊都会定时排出胆汁。如果不吃早餐,胆囊在早上就不用排出胆汁。

经常如此,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加大结石形成的可能。

◆长期口服避孕药者

这类人患胆结石的几率比其他人高出2倍,绝经后用雌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女性,患胆结石的情况也明显增多,这可能都与性激素的作用有关。

◆饭后久坐不动的人

不爱运动、体力活动减少,胆囊肌的收缩力便会下降,胆汁排空出现延迟,这就容易造成胆汁郁积,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特别是有些人喜欢饭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玩电脑,还要边看边吃各种零食,这是诱发胆结石的重要原因之一。

◆体型肥胖的人

爱吃高脂、高糖食物的直接后果就是发胖,而肥胖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出5倍,20岁~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出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

◆饮食偏荤喜甜者

这类人通常会在平时摄入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加速胆固醇的沉积。

◆多次妊娠的女性

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

其原因是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郁滞,极易形成结石。

◆有疾病家族史者

有这种遗传基因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患胆结石。

胆结石急性发作可引起胆绞痛,中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疼痛,坐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黄疸和高热;但也有症状不典型,不感疼痛的“无痛性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病,胆结石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胆囊癌,而胆囊癌早期又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容易延误治疗。

相关推荐

日常当中如何有效预防胆结石

想必大家都知道胆结石是目前高发的一种疾病,人们不想自己这种疾病,另外胆结石这种疾病也是非常折磨人的。现在是时候要重视胆结石这种疾病的预防工作了,只要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并且严格按照这些方法去执行的话,胆结石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具体预防方法吧! 胆囊结石发作时多有典型的胆绞痛。其特点为腹或右腹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有渐进性加重,常向右肩背放射。腹痛原因为结石由胆囊腔内移动至胆囊管造成结石嵌阻所引起。由于胆囊管被结石梗阻,使胆囊内压升高,胆囊平滑肌收缩及痉挛,并企图将胆石排出

老年如何预防胆结石

(1)研究显示,胆囊结石病具有遗传倾向。因此,家族中有胆结石者的,更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同时,专家认为,发现年龄、肥胖、高脂饮食和血脂异常是诱发胆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周珊建议;定期检查腹部B超、血脂,就能及早发现胆结石,防于来然。 (2)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办法,因为在禁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 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的粘稠和含水量有胆泥的

如何避免胆结石

预防胆结石也就是在胆结石的病因,对于有胆结石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该注意: 1、饮食要有规律合理多样化。目前人们高脂高蛋白饮食增多,并缺乏规律性的饮食,尤其是不吃早餐,因此,膳食要以低脂肪、规律、合理、多样化饮食为主。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应少食。 2、胆固醇摄入过多,不仅会加重者肝脏的负担,而且还可以造成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胆囊结石。所以,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限制热能摄入,维持理想体重,对于预防胆囊结石有积极意义。 3、要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者要克服平时不

盘点哪些人容易得胆结石

1、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其原因是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郁滞,这样极易形成结石。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增多。 肥胖者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者,胆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20岁至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生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6倍,60岁以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其原因是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肥胖者大多活动少,易生胆结石。 2、饮食偏荤喜甜者,其脂

肥胖症的危害是什么

1、易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伴随肥胖所致的代谢、内分泌异常,常可引起多种疾病。糖代谢异常可引起糖尿病,脂肪代谢异常可引起高脂血症,核酸代谢异常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等。肥胖女性因卵巢机能障碍可引起月经不调。 2、对肺功能有不良影响 肺功能的作用是向全身供应氧及排出二氧化碳。肥胖者因体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但肺不能随之而增加功能,同时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又限制了肺的呼吸运动,故可造成缺氧和呼吸困难,最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3、易引起肝胆病变 由于肥胖者的高胰岛素血症使其内因性甘油三酯合成亢进,就会造成在肝脏中合成的甘

哪些人胆结石的几率比较高

1、女性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其原因是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淤滞,这样极易形成结石。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增多。 2、肥胖者: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者,胆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20岁至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生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6倍,60岁以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其原因是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肥胖者大多活动少,易生胆结石。 3、肝硬化者

肥胖女性容易得什么病

1.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有关,肥胖妇女体内雌激素除卵巢分泌的一部分之外,还可由脂肪组织生成相当可观的雌激素,雌激素水平越高越易乳腺癌。积极控制体重有助预防乳腺癌发生。 (编辑推荐:10种女人最易得乳腺癌 裸睡:让女人远离乳腺癌) 2.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 肥胖已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由于多数肥胖者都可能有高血压、高血糖、内分泌激素紊乱,其中雌激素是诱发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因素。更年期妇女肥胖者,这类癌症的几率更高。所以,肥胖女性一旦出现月经紊乱、绝经期延迟或绝经后阴道异常出血,应及

只吃素食有什么危害

吃素意味着蛋白质、脂肪摄入不足,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如果食物过于清淡,长期下去体质会不好,遇到点小病很容易就倒下。 蛋白质供应不足时,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免疫球蛋白减少,从而使身体抵御外来危害、尤其是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下降,更容易感染流行性感冒和各种疾病,甚至会增加肿瘤的发病风险。 长期素食的人因为蛋白质摄入的减少,会加速皮肤的老化,导致女性卵巢的功能下降,卵巢提前衰老,可能会出现闭经和月经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证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女性更容易衰老。 鱼肉蛋奶一口都吃不着,只能靠淀粉(糖)、油、盐、这些东西来“弥

经常不吃饭会得什么病

人在空腹的时候,胆汁容易淤积,这就很有可能导致结石,饮食偏荤喜甜者也很容易胆结石。 经常不吃饭会让低密度的脂蛋白沉积在血管内壁,这样就可能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不正常吃饭的人心肌梗塞等病症的几率也会比正常吃饭的高很多。 长期不正常吃饭的人,体内的“火力”会不足,这样就容易导致体寒,而体寒则会使盆腔里的血管紧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引发月经失衡、月经量过少,乃至闭经。 长期不吃饭的人可能会导致身体素质不好,抵抗力不行,这样就很容易感冒。

长期不吃早餐会怎么样 易胆结石

研究表明,很多换胆结石女性年龄在20-35岁之间,有80%以有经常不吃早餐的习惯。可想,换胆结石的风险也就大大增加。因为身体经过一个夜晚,早餐处于空腹没有食物的状态,但胃照常蠕动,自然分泌出来的胃酸也就刺激胃壁,从而损伤胃黏膜,胆囊中的胆汁不能排除,胆汁中的胆固醇也会大量析出,长期下来也就胆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