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警惕糖尿病的发生

如何警惕糖尿病的发生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营养、适量的体力活动、乐观积极的心态和规律的作息时间。人们经常会产生误区的是饮食和营养的摄入,要么认为营养越多越好,要么以为吃得少就可以使血糖增加不明显。其实这两种态度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无论是糖尿病患者或健康人,每日摄入的营养都应以满足日常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和热量为标准。

有些生活中的“美味佳肴”往往并非对健康有益,因此不宜多食。当然也不必要餐餐“粗茶淡饭”,丧失享受生活的乐趣。每个人都应计算并了解自己每日所需的营养成分和定量。

一个人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为:身高(cm)-105=体重(kg),然后按不同的工作性质和每天活动量计算所需总热量。一般轻体力劳动者按30-35kcal/kg体重计算、中度体力劳动者按35-40kcal/kg体重;重体力劳动者按40kcal/kg以上计算。

三大营养成分提供的热量比例按碳水化合物(主食)50%;脂肪(食用油)30%;蛋白质(瘦肉、鱼、虾、蛋)20%比例。此外保证每日进行一定量的体力活动,使得体重达到并保持在标准体重的上下5%。对于已经患糖尿病且已经开始药物治疗者,更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调整。

肥胖的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吗

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型则胖瘦皆有。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过胖的“历史”,发病后体重会有所减轻,但由于体重基数大,因此不那么明显。一般来说,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一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2公斤,就要警惕糖尿病了,最好去医院查一下血糖。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其中80%伴有肥胖,因此,2型糖尿病又被称为“糖胖病”或“糖脂病”。肥胖患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一方面肥胖者脂肪细胞多,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另一方面肥胖者常伴有血脂异常,游离脂肪酸增多,易形成胰岛素抵抗。在欧美等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都是胖子,但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率没有那么高。所以,即使是轻微超重的人,也要警惕糖尿病的“侵袭”。

而在2型糖尿病的瘦患者身上,胰岛素抵抗似乎没有那么明显。但这类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差,病程长,体内胰岛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体重有所下降。有些人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变瘦,就是转成1型了,这是不对的。1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免疫和遗传,而2型糖尿病多是在遗传背景下由不良方式引发的,所以,二者并不会互相转化。

糖尿病需警惕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双腿酸软无力,脚部、腿部以及面部出现浮肿,糖尿病需警惕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了。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糖尿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太明显,当出现尿蛋白时,病程很可能有10年以上,因此糖尿病肾病的预后很很麻烦。

不过,糖尿病肾病早期因为肾小球已发生病变,所以,可以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加来进行监测,这让其及早发现变为可能。临床上,患者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便说明其肾脏功能正在呈进行性下降趋势。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水肿,其原因是肾病的持续发展,尿中丢失了大量蛋白引起低蛋白血症。如果病情已较为严重,可能需要做透析治疗。因此提醒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以便能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可以说,肾病是最危险的糖尿病并发症。一长串的数据都可以说明,肾病并发症是吃掉糖尿病患者的“猛虎”。调查发现,如无良好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6年内有25%发展到肾功能衰竭阶段,而50%的患者在10年内、75%的患者在15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从出现蛋白尿到患者死于尿毒症的平均时间为10年。

从发病机理上看,当出现全身血管受损后,肾脏血管因较为细小,肾脏便成为首先“损害”的器官。血管受损引起肾小球硬化,人就表现为蛋白尿、水肿、肾功能衰竭,甚至最后发展为尿毒症。在欧美,糖尿病肾病是尿毒症患者首要致病原因,占透析患者的50%以上。我国的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影响糖尿病肾病的因素包括肾脏病理改变、糖尿病控制情况,高血糖、高血压和饮食高蛋白等。另外,吸烟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专家认为,只要能针对这些因素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可以有一个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以上就是糖尿病需警惕糖尿病肾病的详细介绍,提醒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需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对预防疾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喉咙干燥

糖尿病的三大典型症状之一就是多饮,而多饮主要与口干舌燥有关。如果长期口干舌燥,且排尿频繁,则需警惕糖尿病。

对久治不愈的真菌性阴道炎有什么需要警惕的呢

对久治不愈的真菌性阴道炎应警惕糖尿病的可能,因为血糖高,阴道内糖的水平也增高,经过乳酸菌的作用,阴道内的酸性大,适合真菌繁殖生长.若糖尿病得不到控制,真菌性阴道炎就难以控制.

警惕糖尿病黄昏现象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从半夜开始分泌并逐渐增加,至凌晨时分泌达最高峰,而在下午又有第2个分泌高峰。基础胰岛素分泌在体内主要受内分泌激素的调节,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都具有拮抗胰岛素降血糖、促进内源性葡萄糖生成的作用。正常人的机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可以随着这些拮抗激素的升高而增多,即在凌晨与下午各有1个胰岛素基础分泌的高峰,而在半夜与上午就分泌较少,这样非糖尿病患者正常的血糖水平总是能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3.6-5.9mm01/L)。

而糖尿病患者常由于基础胰岛素分泌减少或消失,会在凌晨与下午有两个很难控制的高血糖期,这分别称为“黎明现象”与“黄昏现象”。即糖尿病患者在黎明时出现的高血糖称“黎明现象”,在傍晚时出现的高血糖称“黄昏现象”。 “黄昏现象”并不少见,只是没有规范的诊断标准,因而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通常认为,经常出现晚餐前血糖高于午餐后2小时血糖1.0-2.0mmol/L者,应考虑有“黄昏现象”;但也有的患者“黄昏现象”发生较晚,表现是睡前血糖高于晚餐后2小时血糖。诊断时需排除饮食、运动、情绪和低血糖等因素的影响。

注重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 饮食,将午餐分两次吃,血糖可能得到控制。

2 午餐后2小时运动30-60分钟,每分钟步行100步为一个运动单元,可消耗热量80-100卡,降低血糖1.0-2.0mmol/L。

3 将胰岛素应用改为早餐前用短效,中午用诺和灵30R,晚饭前用短效或口服降糖药,对控制“黄昏现象”有利。

4 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黄昏现象”较多,最好使用胰岛素泵。

5 早晚餐前用磺脲类降糖药,早餐前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

6 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午餐前用赛庚定4-12毫克,该药为一种抗组织胺药,有抑制生长激素作用,3-7天见效。必舒胃(哌仓西平)是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有抑制生长激素分泌作用,50-100毫克早餐前服用。

7 根据血糖情况,晚餐前的胰岛素可提前1-2小时注射。

8 中午睡眠不好也可引起“黄昏现象”,应注意调整,或加服安定药消除精神紧张。

但注意,这些知识可以指导患者了解糖尿病规律。但是精准治疗一定要在专业诊断下实施治疗。

糖尿病的十个典型症状

视力下降:当出现眼睛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等现象时,要立即进行检查,以防糖尿病的发生。

皮肤瘙痒: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常常让人难以入睡。

手足麻木: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出现手足麻木、疼痛以及烧灼感等现象。

口腔疾病:糖尿病引起口腔疾病的表现主要有:①口干口渴,口腔烧灼感;②皮肤黏膜可出现淤点、淤斑、水肿;③不易治愈或经常复发的牙龈炎、牙周炎、牙龈出血及牙痛等。

尿路感染:糖尿病引起的尿路感染有两个特点:①菌尿起源于肾脏,而一般的尿路感染多起源于下尿道;②尽管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发热期仍比一般的尿路感染发热期延长。

排尿困难:男性糖尿病患者出现排尿困难者约为21.7%。

腹泻与便秘:糖尿病可引起内脏神经病变,造成胃肠道功能失调,从而出现顽固性的腹泻与便秘,其腹泻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可引起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从而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以阳痿最为多见。

体重下降:中年人的身体日渐肥胖,食欲也正常,一旦发现体重下降很快,应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全身倦怠无力:没有从事劳动或体育运动,身体就感到疲惫不堪、双腿乏力、膝盖酸软,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应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腿痛腿麻警惕糖尿病

老人腿痛要留神糖尿病:

人到老年,体质越来越弱,身体各个方面的毛病也越来越多,腿痛在老年人中更是普遍。很多老年人往往认为腿痛是关节和骨头的问题,很少考虑其他疾病引起腿痛的可能,而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种。

其实,手足麻、皮肤痒就是早期诊断糖尿病的一些线索。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病人有对称性肢端感觉异常、手足皮肤麻木、虫爬、蚁走、灼热、触电样感觉,后期可呈手套型或短袜型感觉丧失,拿东西不稳,特别是做精细动作不灵活。严重者有腕下垂和足下垂,行走困难,四肢肌肉可萎缩,膝、踝反射迟钝或消失。因此,发现有不明原因的肢端麻木时,应怀疑患了糖尿病。

手脚瘙痒谨防糖尿病!案例:

半年前,60岁的吴女士感觉双下肢麻木、疼痛、有袜套感,且双腿变得硬邦邦的。吴女士怀疑自己是腰椎间盘突出,到医院治疗几个月腿痛依旧,后被建议到内分泌代谢科才查明病因,原来是糖尿病引发的腿痛。专家解释,吴女士之所以会腿痛无力,是由于糖尿病造成下 肢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使下肢血流量减少,特别在活动时,由于肌肉、骨骼耗氧量增加,但下肢血管内的血流量严重不足,就会导致缺血、缺氧愈演愈烈,从而出现下肢疼痛。

专家介绍,糖尿病引起腿痛通常是病史较长的患者,这类患者还会伴有很多其他并发症,例如视物模糊、头晕乏力等。糖尿病引起的腿痛不可轻视,如果得不到及时正规治疗,极易引起糖尿病足、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

九类孕妇要警惕糖尿病

由于症状轻微,孕妇自身不易识别,因此具有下述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应警惕患病的可能性:

1.身体过胖者。若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4以上(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的平方),应提高警惕。

2.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

3.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时,本人孕期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4.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

5.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或称霉菌性阴道炎)。

6.以前怀孕时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情况。

7.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儿。

8.曾患过妊娠期糖尿病者。

9.这次怀孕过程中发现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者出现羊水过多。

怎么都吃不胖是什么原因 糖尿病

说到糖尿病,很多人会以为跟胖人有关,其实瘦人也同样会得糖尿病。医学上总结糖尿病人有“三多一少”的特点,即多食、多饮、多尿、消瘦。

所以,如果有些人吃得多喝得多还不胖,要警惕糖尿病的可能,也应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进行排除。

多尿要警惕糖尿病

正常情况下,排尿是在自主神经的支配下,通过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调运动来完成的。而长期高血糖,可以损害支配膀胱和尿道的自主神经,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膀胱逼尿肌或尿道括约肌发生功能障碍,或两者功能不协调,从而引起排尿功能障碍。

患者此时应先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可以在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神经营养药物及肌肉收缩药物,以免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训练逼尿肌功能,养成按时饮水及排尿的习惯。如果有严重尿潴留,可考虑手术治疗,以防长期尿路梗阻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疾病。

相关推荐

总感觉尿不尽要警惕糖尿病

有些人排尿时老是感觉尿不尽,刚上完厕所过一会儿又想去,但是经过多方诊治,效果并不好,这时就要警惕了,有可能是糖尿病在“捣乱”。 有些人患了糖尿病后,并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而首先表现为皮肤瘙痒、肢体麻木等症状,殊不知排尿不尽也是其中症状之一。 糖尿病患者,可因神经病变造成膀胱的收缩功能出现问题,使膀胱中的尿液潴留不能完全排出,因此病人有尿不尽的感觉。由于残余尿的存在,病人容易反复发生尿路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 当出现排尿障碍时,要警惕是否患有糖尿病,而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出现排尿障碍往往

女性阴部瘙痒警惕糖尿病

我们知道女性的特殊生理结构造成了女性更容易的女性疾病,阴部瘙痒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血液中血糖升高,尿液中糖分随之增多,阴道内糖分增多,易改变阴道的酸碱平衡,使阴道酸性增加,霉菌易于繁殖,导致阴道感染,出现皮肤瘙痒。有些患者则由于血糖升高,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受到影响,易引起霉菌性阴道炎。但并不是所有女性糖尿病人都出现外阴瘙痒。临床中较肥胖的糖尿病病人,早期易出现外阴瘙痒现象。 糖尿病对于女性造成的痛苦是很大的,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工作上。其实糖尿病患者无论男女都易患尿路感染,这是

警惕糖尿病的10个可能迹象

1、阳痿: 男性糖尿病患者并发阳痿率可高达40-60%。所以平常性功能正常的男性,如果一旦出现了阳痿,有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 2、排尿困难: 男女糖尿病患者早期常有排尿困难症状,除男性因前列腺肥大引起外,应考虑糖尿病的可能。 3、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患糖尿病的人。 4、分娩巨婴: 孕妇分娩出体重4000克以上的巨大婴儿,并有多次自然流产或死胎的病史。 5、周围神经: 表现为肩部、手足麻木,身体有灼热感或蚁走感,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炎: 6、间歇性跛行: 走路常感下肢疼痛难忍,不能继续行走,有时有手掌挛缩现

经常腹痛要警惕糖尿病

一、经常腹痛要警惕糖尿病: 大多数人得了糖尿病都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在糖尿病的早期,少数人可能没有以上症状或者很轻,而首先以并发症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当糖尿病伴发酮症酸中毒时可出现腹痛,可为全腹部疼痛、上腹痛、脐周痛,呈纯痛、绞痛或隐痛,少数人伴有呕吐、腹泻或便秘。 糖尿病往往可以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胃肠受植物神经支配,植物神经紊乱会继发胃肠道激素调节失衡,引起胃排空延迟,于是食物滞留于胃内而出现呕吐、腹胀、等症状。医学上将由糖尿病引起的腹痛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叫糖尿病性胃

经常低血糖也要警惕糖尿病

“嘿,怎么又饿了?”老高这段时间总觉得自己身体不对劲,明明早饭吃得挺饱,可是上午还不到10点,就觉得又饿了。有时还会出现心慌、手抖、出虚汗等低血糖症状。老高去医院检查,被医生的话吓了一跳。“糖尿病前期?都说糖尿病人吃多、喝多、尿多和变瘦,我没有啊!而且身体还发胖了呢,怎么就……” “‘三多一少’只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和较晚期的表现。”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潘长玉教授告诉记者,“而在糖尿病的早期,患者的症状可能是反应性低血糖,就像老高这样。” 其实,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在正常状况下会通过一套自动化“系统”来

经常低血糖也要警惕糖尿病

其实,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在正常状况下会通过一套自动化“系统”来调节血糖,胰岛素就是这套“系统”中的关键。人吃完饭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升高。这时,人体就会产生反应,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人体细胞的“大门”,让葡萄糖进入细胞,被储存或者利用。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减少到一定程度后,人体又会发出指令,减少胰岛素分泌,关上细胞的“大门”,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 然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胰岛细胞出现了异常,对人体血糖的变化反应迟缓。当餐后胰岛素应该分泌增多时

糖尿病脚疼警惕糖尿病足一定要重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包括足趾疾病、胼胝成、组织的坏死、皮肤损害和足溃疡、肌肉骨骼病变。其中最为常见的后果是慢性溃疡,最严重的结局是截肢。 这种疾病的出现会有很多的症状,是患者病情加重的结果。因此大家有必要加深对糖尿病足的了解,及早进行治疗。

更年期女性要警惕糖尿病

一、更年期女性容易得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更年期妇女容易患糖尿病,这是由更年期糖代谢特点所决定的。胰岛素的分泌与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性激素之间相互联系,妇女体内激素调节功能紊乱,机体糖耐量降低,使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使糖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状态,发生糖尿病。 目前,国际公认的女性更年期年龄是41岁~60岁,这一时期的女性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改变,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并由此带来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潮热多汗、水肿、腰酸腿软,甚至情

低血糖的发生应警惕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初期常常出现反应性低血糖,特别是身体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可能会在患2型糖尿病但尚未确诊时,所以出现低血糖时医生一定要明察秋毫,不要被假象所蒙蔽。 糖尿病发病初期常常以反应性低血糖作掩护,企图“蒙混过关”。 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身体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可能会在患2型糖尿病但尚未确诊时出现类似的情况,所以出现低血糖时医生一定要明察秋毫,不要被假象所蒙蔽。 这些病人以餐前出现低血糖症状为突出表现。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病人患糖尿病后,其胰岛细胞虽有损伤,但尚有一定分泌能力,只是

尿频尿急需警惕糖尿病

很多人在出现尿频尿急、排尿不畅等症状后,往往误认为自己得的是普通的尿道炎,会自行服用一些消炎药,或者打吊瓶进行抗炎治疗。但是在服药后症状暂时缓解了,隔一段时间又会复发或打吊瓶后反而病情更重了。 其实,这些不当的治疗会破坏体内正常的菌群,致使菌群失调,加重症状,在去医院检查时除了做尿常规检查,还应该做彩超检查、血糖检查,找准病根。 冯世良委员说,患上糖尿病后很容易发生膀胱炎、尿路感染。其原因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高,通过排尿的方式排出了一些尿液,而尿液当中的糖高于正常人很多倍。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地方,温度略高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