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性息肉的中医疗法有哪些
结肠性息肉的中医疗法有哪些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止泻。
【方名】益气汤。
【组成】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治法】健脾温中,清肠化湿。
【方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
【治法】温阳益气,涩肠止泻。
【方名】赤石脂汤。
【组成】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黄连3克,炮姜6克,诃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息肉病变肿瘤判断
判断息肉是否会发生恶变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一、息肉的长相: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二、息肉的数量: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三、是看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四、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是因结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癌变率可达42%-77%。五、是看家族遗传史:有一种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辈中可有好几个人患有结肠息肉,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细胞内第5号染色体的基因缺陷造成的。患有这种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亲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后代中50%的息肉会有恶变的风险性;若父母双方均有息肉病,后代患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上升到75%。
结肠息肉有哪些危害
一、息肉的长相: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
二、息肉的数量: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
三、是看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
四、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是因结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癌变率可达42%-77%。
五、是看家族遗传史:有一种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辈中可有好几个人患有结肠息肉,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细胞内第5号染色体的基因缺陷造成的。患有这种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亲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后代中50%的息肉会有恶变的风险性;若父母双方均有息肉病,后代患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上升到75%。
结肠息肉会不会癌变
结肠息肉随是一种常见的肛肠良性疾病,但是由于其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不少困扰。而且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结肠息肉还具有极高的癌变危险。因此,专家提醒,患有结肠息肉的患者,不仅要积极手术,而且还要注意患者的术后饮食生活习惯。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结肠息肉容易癌变呢?专家指出,结肠息肉的癌变率与息肉的组织类型、大小、数量等有关,一般需要看以下几种情况。
息肉的数量: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
息肉的长相:那种体积较小且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是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
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是因结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癌变率可达42%-77%。
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
家族遗传史:有一种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辈中可有好几个人患有结肠息肉,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细胞内第 5号染色体的基因缺陷造成的。患有这种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亲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后代中50%的息肉会有恶变的风险性;若父母双方均有息肉病,后代患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上升到75%。
专家提醒,患了结肠息肉需注意生活饮食调理。很多患有结肠癌的患者,早期都有过结肠息肉的病史,但是并没有引起重视。再加上现代人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于“二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加上平常运动量太少,又不注意休息,自然癌变就出现了。因此,即使是健康的人群,最好也要注意饮食清淡,日常饮食要粗细搭配,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煎炸、熏烤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有助于预防大肠息肉的发生。
胆囊息肉中医疗法都有什么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多因郁、痰、瘀三者互为因果所致,采用“乌僵薏柴汤”治疗,可使息肉缩小或消失。
其方药组成是:乌梅、僵蚕、枳壳、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柴胡、法半夏、三棱各9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或做成药丸,每次9克,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b超复查后息肉缩小则加服一疗程,若息肉消失则无需再服药。倘若胆囊息肉过大(直径大于1厘米者)则应请外科医生诊治。
怎么看结肠息肉会不会癌变
1、看息肉的数量: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
2、看息肉的长相: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
3、看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是因结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癌变率可达42%-77%。
4、看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
5、看家族遗传史:有一种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辈中可有好几个人患有结肠息肉,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细胞内第5号染色体的基因缺陷造成的。患有这种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亲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后代中50%的息肉会有恶变的风险性;若父母双方均有息肉病,后代患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上升到75%。
结肠息肉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1危害:息肉的数量: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
2危害: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
3危害:息肉的长相: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
4危害: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是因结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癌变率可达42%-77%。
5危害:家族遗传史:有一种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辈中可有好几个人患有结肠息肉,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细胞内第5号染色体的基因缺陷造成的。患有这种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亲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后代中50%的息肉会有癌变的风险性;若父母双方均有息肉病,后代患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上升到75%。
结肠息肉中医治疗
1、湿热下注
【证候】大便粘浊带血,肛门灼热不适,下坠伴腹痛、腹泻、腹胀,息肉表面粘着脓性物,糜烂,可有肿物脱出肛外,指诊有时可触及肿物,舌质红,苔黄或黄白相兼而腻,脉弦滑细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止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味。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茯苓、地榆炭、大小蓟、枳壳。若便秘加炒决明
2、气滞血瘀
【证候】病久息肉明显增大,硬而痛,纳少,面黯消瘦,脉弦滑,舌质暗,苔白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散结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全当归、赤芍、地龙六条,川芎、桃红、牛膝、穿山甲。腹胀、肛门下坠加枳实、木香
3、脾虚气滞
【证候】自幼出现便血,时有肿物脱出肛外,腹泻史较长,腹部隐痛,便血时多时少,倦怠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治法】温中健脾,理气散瘀
【方药】良附丸加味。高良姜、制香附、制黄芪、炒枳实。便时带血加赤石脂、血余炭
4、寒凝结滞
【证候】腹胀痛喜暖,四肢冷而无力,腰膝酸痛,大便清冷,伴面部或下肢浮肿,小便少或清长,舌淡暗苔白,脉沉无力
【治法】温中散寒,理气利湿
【方法】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生地、山药、泽泻、茯苓、桂枝、制附片、山茱萸、木香。腹痛者加白芍、甘草。
什么是管状绒毛状腺瘤
1、绒毛管状腺瘤是大肠息肉的一种,容易发生恶变。凡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最常见,炎性息肉,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疾患。临床上以大肠息肉多见且症状较明显。
2、它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腺息肉,炎症性息肉。结肠腺瘤是大肠的良性上皮肿瘤。根据组织学结构分成三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3、绒毛状腺瘤:较管状腺瘤少见,绝大多数为单发。一般体积都较大,直径大多在1厘米以上,大部分为广基,约10~20%可以有蒂。表面呈暗红色,粗糙或呈绒毛状突起或小结节状,质软易碎,触之能活动,如触及硬结或固定,则表示有癌变可能。分布以直肠最多,其次为乙状结肠。组织学表现为上皮呈乳头样生长,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间质,亦伴随上皮一起增生,分之成乳头样生长,上皮细胞多间变明显。其癌变率较管状腺瘤大10倍以上。
像这种结肠性的息肉我们都有一定的家族性,如果有遗传性病史的这种家族呢嗯我们应该提前做好预防,提到医院进行检查,因为这个腺瘤是可能会引起癌变,如果不摘除的话,癌变的几率是非常大的在饮食上不要吃一些生冷辛辣的食物,像火锅、烧烤都不可以吃,手术后不要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应以流食为主,防止肠道出血。
结肠息肉危害有多大
一、息肉的长相: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
二、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是因结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癌变率可达42%-77%。
三、是看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
四、息肉的数量: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
五、是看家族遗传史:有一种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辈中可有好几个人患有结肠息肉,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细胞内第5号染色体的基因缺陷造成的。患有这种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亲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后代中50%的息肉会有癌变的风险性;若父母双方均有息肉病,后代患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上升到75%。
六、存在黏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故医学上又称为腺肌增生症,有弥漫型、节段型与局限性三种。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也可能癌变。
结肠息肉的中医治疗方法
药物坐浴:对于息肉发生于直肠部位而息肉脱出,有糜烂渗血水的患者,可用蔷参15g、蛇床子20g、地肤子15g、土茯苓30g,黄柏15g、苍术15g,五倍子15g,包袋后水泡外洗30分钟,然后将息肉纳入肛内。
中药灌肠:对于息肉发生于结肠者,可用乌梅15g、三棱15g、莪术15g、白及12g、石榴皮12g、马齿觅15g、败酱草12g、红藤10g、桂枝10g,每剂浓煎200ml分钟灌肠,日2次,每次保留40分钟以上,半月一疗程。
西医治疗方法:西医治疗结肠息肉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主要有电灼疗法何注射疗法,此外对于有恶变的患者要尽早手术切除。
电灼疗法:适用于息肉位置高,有蒂者。病人取侧卧位、在结肠镜下,找到息肉,直接将电灼套扎圈套在息肉根部而烧之。忌勿烧灼过深,造成肠壁溃疡或穿孔。术前要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禁食1天,给予输液抗炎治疗。
注射疗法:适用于位置低,根宽无蒂的息肉,病人取侧卧位或截石依,在肛门镜下找到息肉,直肠内用碘伏溶液消毒。将2:1的消痔灵注射到息肉根部,用量1—2ml,以根部膨胀变形为度。注射后肛门内纳1枚痔疮栓。术后给予局部换药日1次,保持大使通畅给予抗炎治疗。
子宫息肉中医疗法有那些
证候:经血量多,色淡红,质清稀,面色[白光]白,短懒言,小腹空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益气固冲摄血。
主方:举元煎加减。
用法:
加减:若值经期血量多者,加阿胶15g,焦艾叶15g,炮姜炭10g,乌贼骨20g,
以固涩止血;若兼见经期延长者,加炒蒲黄15g,坤草20g,以活血止血。
湿热
证候:经血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或兼经期延长,带下量多,有臭味,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利湿,调经止血。
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用法:
加减:若病程较长、失血过多,兼敢短懒言,倦怠无力,乃失血伤气之征,加党参20g,
黄芪30g。术后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促使机体趋于阴阳平衡。另外,病程较长的患者,由于月经过多,常导致贫血,为此,在息肉摘除后,应给予补脾益气、养血生血的药物治疗,以促进机体快速复原。常用的药物:有人参(或党参)、黄芪、山药、白术、大枣、龙眼肉、当归、阿胶、熟地、白芍等药,辨证治疗。
结肠息肉与结肠炎的区别
结肠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结肠粘膜表面病变的总称。在胃肠道息肉中,以结肠最为多见,尤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甚。根据息肉的特征可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等。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
由于结肠炎和结肠息肉都可引起腹泻等相同的症状,因此,容易混淆和误诊,那么结肠炎和结肠息肉的不同是什么呢?有什么方法鉴别这两种病?
结肠息肉和结肠炎的不同有以下几点:
一、症状特点:慢性结肠炎有腹泻和脓血便症状;而结肠息肉80%无症状,20%有症状者其症状主要是腹泻和血便(潜血阳性或肉眼血便),一般便中无脓。
二、病变特点:用结肠镜检查,慢性结肠炎的病变范围广,严重并发症多(如穿孔、大出血、巨结肠等),肠道病变主要是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和假息肉形成;结肠病变主要是息肉形成,肠粘膜一般无其它异常。
三、息肉特点:通过结肠镜对息肉取材活检,根据其组织结构,结肠息肉主要可分为三型:结肠腺瘤样息肉(又称新生物息肉),炎症性息肉,化生(增生)性息肉。慢性结肠炎的息肉,是炎症水肿的粘膜被周围下陷的深溃疡或纤维组织所包围而形成的隆起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息肉,故又称假息肉。
四、癌变特点:结肠息肉主要发生于结肠腺瘤样息肉型,炎症型和化生(增生)性息肉型癌变率则很低;慢性结肠炎时的假息肉不会癌变。此病的发生是来自溃疡,原因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溃疡旁增殖的上皮细胞数量增多有关,因这些细胞dna酶含量增高,代谢分裂活跃,具有不成熟细胞的特点。
结肠息肉和结肠癌之间的区别
从病理学上看,结肠息肉常可分为以下三种:
1、腺瘤:在这种息肉中细胞分裂的正常控制机制已丧失,在显微镜下就可以看到不成熟的细胞。腺瘤是可以发生癌变的息肉。所以,在医学上称“腺瘤”为癌前病变。
2、炎性息肉:是由肠粘膜慢性炎症引起的。这种息肉能否癌变,意见不统一,有的学者认为在炎性息肉的基础上先发生“腺瘤”,再演变成癌;
3、增生性息肉:这种息肉是由于成熟的细胞产生过多而形成的细胞堆积,一般不发生癌变。当然,亦有持相反的意见,故待进一步研究;
由此可见,结肠息肉是有可 能发生癌变的,只是因其类别不同而出现癌变的机率、时间不同而已。
结肠息肉的癌变率与息肉的组织类型、大小有关。
通常来说,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较高,腺瘤大于2cm,癌变率就大于50%。专家指出息肉体积较大;不带蒂的息肉;息肉呈多发性;息肉形态扁平,或者呈现分叶状的四类状态的息肉癌变可能性较大。
防范结肠息肉,预防结肠癌发生的关键策略有两条:
1) 改善饮食习惯,保持大便规则畅通。
大多数结肠癌由结肠息肉演变而来。预防结肠息肉的主要因素是结肠内环境:一是减少腔内次级胆酸的水平,而是维系微生态的平衡。日常生活策略包括少摄入能够刺激胆汁酸分泌和释放的油腻食物,以及经常补充医生菌。上海仁济医院消化内科陈胜良
2)结肠癌高危人群的结肠镜随访。
结肠息肉是否演变成结肠癌的主要因素是结肠息肉的大小,直径大雨1cm,恶性变的几率急剧增加,一般来讲,增至1cm或以上,需要6-12个月的时间。故认为6-12个月复查依次结肠镜是合理的随访间隔。发现结肠息肉就近期内内镜下治疗。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结肠息肉,一旦发现,患者都不可掉以轻心,应采取治疗措施,或者定期复查,密切注意病变动态。患者不可对此存有偏见,应积极配合医生作进一步的检查,以免发生癌变以后而后悔不已。
结肠息肉的保守治疗
结肠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结肠粘膜表面病变的总称。在胃肠道息肉中,以结肠最为多见,尤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甚。根据息肉的特征可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等。炎性息肉是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随着肛肠疾病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诊疗手段已经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但由于新技术需要资金投入,所以依然存在传统治疗和新技术治疗并存的情况。
传统治疗结肠息肉的方法
1、单个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检同时进行。
2、多发息肉或息肉较大有恶变征可经肛门肛窥肠镜进行病理活检以除外恶变。
3、低位或长蒂脱出息肉可用肛窥、套扎或经肛门直接切除。
4、高位息肉可行纤维结肠镜高频电切。
5、息肉有恶变变应按恶变行根治性切除术。
传统治疗结肠息肉的缺陷
传统治疗方法都存在手术疼痛时间长,恢复慢,需要住院,且复发率较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