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一定要吃药吗
血压高一定要吃药吗
不一定。
最开始的高血压一般都是稳定的,很多人因为肥胖,因为吃很多。长此以往就是会有影响,自己也是很难受的。不一定要吃药,但是要改善自己的身体情况。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脑肾等多器官病变,如果出现器质性病变就很麻烦了,所以血压稳定后坚持服药对于保护靶器官也有好处,所以这也是要坚持吃药的另一重要因素。
大姨妈有问题不一定要吃药
女人总是容易感慨,总是动不动就哭泣或是发脾气或是心情抑郁。虽然这样任性的时候让一些男人觉得很可爱,但是经常这样做健康并没有好处。因为情绪和人体的肝脏关系匪浅,祖国医学表示肝脏的作用是调里舒畅气机,而气机和血液能够通畅又依赖人的精神状态,只要当人的精神保持乐观才能更有利于气机的舒畅。
而肝脏又是造血器官,当肝脏没能正常工作的话,体内的血液也就不充足,血液不足女人的大姨妈自然就不正常了,比如大姨妈迟迟不来,经血量少得可怜,出现痛经等等问题。
当然女人想要保持心情稳定也不会很难,只要注意遇到事情时,不要过于激动,冷静看待所发生的事情。同时生活中多想些开心的事情,多去旅游,多交朋友,不让自己总是处于一个孤单的世界里就好了。另外,心胸要变得开阔一些,凡事不要过度追求完美等等。
眼压高一定是青光眼吗
眼压偏高和青光眼有什么关系?
眼压,顾名思义就是眼球内的压力。首先,正常的眼压范围有必要让大家知道,10mmHg~21mmHg属于正常眼高参考值范围。有些人双眼眼压有差异,一般情况下,只要不超过4mmHg都属于正常。诊断青光眼,不能单看眼压,还需要观察眼底和视野的改变来进行综合判定。
眼压高并不就等于是青光眼,但需要注意的是眼压高的人群比正常人发生视神经损害,患青光眼的风险更高。
在临床上还没有绝对安全眼压界限,虽然有人眼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仍有视神经的改变;而有人眼压比较高,但视神经一直都比较正常。眼压高,仅是造成青光眼的原因之一,它是唯一可测量与控制的。
青光眼有两个特点:高眼压和视神经功能损害。有些眼压高的患者可能一生也不会出现视神经病变;而一些处于正常眼压值的人,也可因为其它原因导致青光眼的发生。
血脂高一定要吃药吗
血脂高如果是新发现的,建议先进行饮食、减肥、运动控制,定期复查,如果通过这些控制之后血脂还难以下降,再结合药物控制;如果是合并有冠心病、脑梗死这种情况,可能会建议直接应用控制血脂的药物,还有一定的稳定斑块的作用,对于心脏病、脑梗都有好处。
血脂高一定要吃药吗 哪些人血脂不高也要吃药
如果已经患有患冠心病、糖尿病的人,即使血脂正常,最好也进行调脂治疗,这样可以减少发生后续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高血压也有看病误区
高血压看病之前要不要吃药
按照医生的强烈要求,好是要吃完药再去看病的,因为高血压患者去找医生看的是自己的高血压疾病怎么样了,并不是让医生去诊断自己有没有高血压这种疾病,医生是要很好的评估一下,患者原来的用药是不是科学,是不是很好的把血压控制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
如果患者没吃药就去看病,那么医生就不能给出很准确的判断,血压高了低了往往都是不代表什么的,尤其是停药以后,血压会升上来,这样就会误导医生,给患者一量血压高,会觉得患者的用药的量不够,还要给患者加药,其实患者平时在家里服药是控制的很好的,根本不需要加药,所以要吃好药再看医生。
三高吃药以后抽血检查查出来的数据合理吗
很多人吃好药看病,考虑到要抽血就觉得不能吃,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绝大多数检查其实跟吃不吃药物没有关系,很多人觉得抽血就是要空腹,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服用高血压药物,不会影响血脂的结果,所以说无论今天早上要不要抽血,都要吃好药再去看病,血脂和血糖的检查,和吃不吃药没有任何关系,指标不会有什么浮动的,我们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
女人喝奶粉需要注意的事
奶粉虽然营养,但一定要注意搭配禁忌,比如喝奶粉的时候好不要吃橘子,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会与橘子中的果酸反应,凝固,这就影响了牛奶的吸收。
巧克力牛奶虽然好喝,但是牛奶中的蛋白质和钙遇到巧克力中的草酸会合称草酸钙,草酸钙是不溶性的,大大降低钙的吸收,甚至导致头发干枯、生长缓慢以及腹泻等现象,所以贪美味的女性朋友泡奶粉的时候好不要加巧克力哦。
最后,一定要注意不能用牛奶代替水来吃药,牛奶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所以吃药的前后一个小时都是不宜喝奶粉的。
女人喝奶粉的好处有哪些,其实除了上面的一些介绍之外,牛奶之中还含有大量的钾,可可以帮助人们的动脉血管壁在血压高的时候保持稳定,不仅如此,还可以可以阻止人体之中食物中含有毒素的金属铅和镉吸收,可以帮助人们治疗高血压。
血脂高一定要吃药吗 血脂高多少要吃药
如果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病,也没有其他冠心病危险因子,那么,只有胆固醇>6.24毫摩尔/升,LDL(低密度脂蛋白)>4.16毫摩尔/升,才开始药物治疗。
血压高一定是高血压吗
医生介绍,现在许多年轻人血压高,往往要考虑是否继发性高血压,这类继发性高血压,易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混淆,专家提醒,对于青壮年的高血压,不要急于下结论,病人得详细介绍病情,医生要排除肾上腺等内分泌异常和血管狭窄等器质性病变的继发因素。
对继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关键在于防治原发病。一级预防:在高血压的全方位防治策略中,一级预防占有重要地位。已证明,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一级预防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55%。继之患病率、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均可大幅度下降,整个防治的费用,工作量约可下降一半。
遵守健康生活的四大守则:健康饮食、适当运动、不抽烟和懂得纾解压力。可帮助你预防高血压。
专科医生说:“一个生活方式健康的人,到老都不会患上高血压是可能的。”换言之,撇开遗传因素,高血压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你必须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血压病人的初次检查应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血压。两侧血压对比核实,取较高侧的数值。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较低的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2、心肺检查以及神经系统检查等,了解有无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3、身高、体重及腰围。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如俗话所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4、有无颈部血管杂音、颈静脉怒张或甲状腺肿大、腹部血管杂音及肿块、周围动脉搏动等,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5、用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的变化可以反映高血压外周小动脉的病变程度,外周小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心脏的负荷越重。
血压高到多少要吃药
很多人是在偶然间量血压,发现自己血压达到了高血压的标准(高于 140/90 mmHg),这时候,先不要紧张,再测两三遍,如果还是高,建议隔上一两天再测一下。
假如多次测量结果都高于140/90 mmHg,那就要小心了,一定要去医院内科,或者心内科看看,让医生帮助降血压。
很多人认为,到了医院就是医生一定是让吃药,其实不是,对于刚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吃不吃药,需要根据心血管危险分层来决定。
根据血压值,我们把血压分成个等级。再结合年龄、体型、有没有家族史等,分成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四个危险度。
低危患者
先改善生活方式并监测血压,同时尽量改变其他危险因素,观察3个月,如果血压仍然高于 140/90 mmHg,再考虑药物治疗。
中危患者
先改善生活方式并监测血压,同时尽量改变其他可能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观察 1 个月,如果血压仍然高于 140/90 mmHg,需要药物治疗;也有人建议,中危患者最好立即开始服用药物。
高危及很高危的患者
必须立即开始服降压药、生活方式调整,并同时治疗并存的危险因素和疾病。
治疗早泄不一定要吃药
男性早泄预防主要还是靠吃
早泄是指阴茎插入阴道后,在女性尚未达到性高潮,而男性的性交时间短于5分钟,提早射精而出现的性交不和谐障碍,早泄带有普遍性,一般男性30%均有此情况,问题虽小,但性生活质量不高,会引起阳痿等其他性功能障碍,后果严重,应引起重视,及早治疗。早泄患者除注重精神调养外,还应注意饮食调护。下面介绍一些药粥治早泄。
1、芡实粥
生芡实和麦麸各适量,先炒成黄色后,每次取20克。另选粳米或糯米30克,置砂锅内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煎至微滚或沸腾,以粥汤稠而上见粥油为度。每日早晚空腹各服1次,趁温热时饮用。但在病人患感冒或发热期间宜停用。对有二便不畅利、痰多、胸腹满者也不宜服食。
2、金樱子粥
金樱子15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入粳米或糯米100克,再加水600毫升,煮成稀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5-7天为一疗程。但感冒或发热病人不宜用。
3、韭子粥
先将韭子文火炒熟,每次取韭子10克,粳米50克,细盐适量,同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文火煮至米开粥稠即可。每日两次,温热食之。但阴虚火旺及平素阳亢者忌服用。
4、莲肉粥
先将莲子磨细末,每次取莲粉15克,加入糯米30克,红糖适量,同入砂锅内煎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精稠为度。但中满痞胀及大便燥结者忌服;凡外感前后、疟、疽、疳、痔、气郁痞胀、溺赤便秘及食不运化者须忌用。
5、萸肉粥
每次取洗净山萸肉15克,糯米50克,红糖适量,同入砂锅,加水500毫升,文火烧至微滚或沸腾,米开粥稠、表面有粥油为度。每日晨起空腹温热顿服1次,10天为一疗程。但痰湿重、小便不利的病人忌服。
6、核桃仁粥
核桃肉50克,捣烂。粳米50克,加水如常法煮粥。粥熟后把核桃肉加入,调匀,略煮沸、浮起粥油时即可食用。可于早、晚各温服1次。对有泻泄、便溏的病人,不宜服用。
煅龙骨30克,捣碎,入砂锅内加水200毫升,煎1小时,澄清、去渣、取汁、入糯米100克,再加水600毫升,红糖适量,煮成半稠粥。早晚空腹温热食之,5天为一疗程。
血脂高要长期吃药吗
不一定
是否要吃药降脂,并不仅仅是看血脂指标,而是结合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尿酸等来评估。
新生儿黄疸一定要吃药吗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它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但是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所以新生儿黄疸有可能是正常现象,但是有时候也可能是病理的现象,一般生理性的黄疸,就是我们说正常情况下的黄疸,是不需要干预的,黄疸出现到一定程度,它会慢慢地减退,宝宝一般情况都还好,家里就是定期监测黄疸,不需要太担心,如果是黄疸出现时间早,进展比较快,可以适当地吃退黄的药物干预一下,如果黄疸持续上升,或者是宝宝有其他的不舒服,这时候就要及时去医院,由新生儿科医生对宝宝进行相关的一些检查,必要时及时的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