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盐橘核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止痛

盐橘核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止痛

盐橘核具有理气的作用,能够调理气分疾病,疏畅气机,可使气行通顺,如果是其行不顺的话,可能会有气虚与气逆,气虚病证主要表现为机体或脏器的功能低下,气虚宜补气,而气逆病证主要表现为机体或脏器的功能障碍,气逆宜降气,这时候就需要理气行顺气气或降气之功,对于肝郁气滞、脾胃气滞、肺气壅滞、胃气上逆等证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使身体免于因气虚或气逆而导致的不良影响,保证身体处于健康的状态,而且盐橘核还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可以治疗人体疝气疼痛,缓解疼痛的感觉。

桂圆核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止痛止血

桂圆核味涩、有理气止痛、止血、收湿等功效,可用于疝气疼痛、外伤出血、疥癣、湿疮等。散风邪风,治心虚头晕、耳聋、眼花。温肾利尿,止血,定痛,理气,化湿。

铁树的功效有哪些

铁树具有清热,止血,散瘀的功效。主治治痢疾,吐血,便血,胃痛,尿血,月经过多,跌打肿痛等。

铁树叶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解毒止痛。用于各种出血,胃炎,胃溃疡,高血压,神经痛,闭经,癌症。

铁树花功效与作用:理气止痛,益肾固精。用于胃痛,遗精,白带,痛经。

铁树种子功效与作用:平肝,降血压。用于高血压。

铁树根功效与作用:祛风活络,补肾。用于肺结核咯血,肾虚牙痛,腰痛,白带,风湿关节麻木疼痛,跌打损伤。

山姜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止痛

山姜归脾、肺、肝经,《广西本草选编》有描述山姜“温中行气,消肿止痛。主治腹痛泄泻、胃痛、食滞腹胀。”

橘核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

橘核有理气的功效,《本草备要》:行肝气,消肿散毒。

九香虫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止痛

九香虫辛香走窜,温通利膈而有行气止痛的作用,可治疗胃寒胀痛、肝胃气痛等症。

铁树叶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止痛

《纲目拾遗》中记载,铁树叶"治一切心胃及气痛"。因此,胃胀气,胸闷腹胀,或气逆呕恶、呃逆或喘息,可用铁树叶理气止痛。

八角有什么作用 理气止痛

八角辛温,能够温中散寒止痛的同时又能够疏解脾胃、肝脏之气。俗话说“通则不痛”,温阳散寒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对于寒性与气滞所引起的疼痛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常可用来治疗肝气郁结所致的睾丸偏坠胀痛、畏寒气滞所引起的脘腹胀痛等症。

橘子的药用价值

橘子可以说全身是宝,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和止渴的功效,肉、皮和叶皆可入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橘子皮可以美容,《本草纲目》中说陈皮(橘皮)“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可见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橘子的药用价值了。

橘瓤上的网状经络叫橘络,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痰滞咳嗽等症。橘络中的维生素P含量高,因此可以有效防治高血压,老人平时多吃橘子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

橘核味苦无毒,有散结、理气止痛的功效。

橘叶可以疏肝理气、消肿散毒。把橘皮的白色内层去掉之后的表皮叫“橘红”,能起到理肺气、祛痰的效果。

橘子味甘酸、性温,入肺、胃经; 具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的功效;治胸隔结气、呕逆少食、胃阴不足、口中干渴、肺热咳嗽及饮酒过度。其皮、核、络、叶都是“地道药材”。

橘皮入药称为“陈皮”,具有理气燥湿、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功效,常用于防治胸胁胀痛、疝气、乳胀、乳房结块、胃痛、食积、输气等症。其果核叫“橘核”,有散结、止痛的功效, 临床常用来治疗睾丸肿痛、乳腺炎性肿痛等症。

橘络,即橘瓤上的网状经络,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痰滞咳嗽等症。陈皮可以利湿、化痰、止咳。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方法

湿热瘀阻证治则清热利湿,化瘀通络。方药防己泽兰汤加减。方用防己、萆薢利湿;茵陈清热利湿;泽兰、牛膝、赤芍、丹皮、丹参活血化瘀,以通血脉;荔枝核、川楝子、柴胡疏肝理气;青陈皮理气健脾燥湿。若湿邪较重见厌食加苍术、麦芽;阴囊肿物明显,加乳香、夏枯草。瘀血阻络证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方用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失笑散通利血脉、祛瘀止痛;元胡行气止痛;小茴香、干姜温通血脉。若团块状肿物较大加皂角刺、荔枝核;痛甚加三七、川楝子。治则补肾,佐以通络方药左归丸加味。方中熟地、山药、菟丝子、鹿角胶

盐橘核功效作用 驱寒回暖

寒橘核味苦,苦能泻能燥,性平偏温、温能散寒,散降逆气,对因寒所生之病,如阴疝肿痛,囊子冷等症状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是体质虚寒的人,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盐橘核来散寒,能够去除体内的寒气,避免因为寒气过重而导致脾胃瘀滞引起腹泻或者是手脚冰凉的现象,还可以使身体处于平衡的状态,发散出人体多余的寒气,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维持。

静脉曲张如何治疗能够改善

1、湿热瘀阻证治则清热利湿,化瘀通络。方药防己泽兰汤加减。方用防己、萆薢利湿;茵陈清热利湿;泽兰、牛膝、赤芍、丹皮、丹参活血化瘀,以通血脉;荔枝核、川楝子、柴胡疏肝理气;青陈皮理气健脾燥湿。若湿邪较重见厌食加苍术、麦芽;阴囊肿物明显,加乳香、夏枯草。2、瘀血阻络证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方用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失笑散通利血脉、祛瘀止痛;元胡行气止痛;小茴香、干姜温通血脉。若团块状肿物较大加皂角刺、荔枝核;痛甚加三七、川楝子。3、治则补肾,佐以通络方药左归丸加味。方中熟地、山药、菟

乳腺恶性肿瘤的食疗方法

灵芝煲乌龟 组成:乌龟1只,灵芝30g,大枣10枚,调料适量。 制法:先将乌龟放入锅内,用清水煮沸,捞起,去甲壳及内脏,切块略炒,然后与大枣(去核)、灵芝用瓦锅煲汤,加调料煮入味。 攻效:对癌症有一定预防作用。 橘皮粥 组成:青橘皮、青橘叶、橘核各20g,薏米50g,粳米100g。 制法:将青橘皮、青橘叶、橘核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成汁,去橘皮、叶、核。下入粳米、薏米用旺火煮沸,转用文火熬煮至八成熟时,放入红糖搅翻匀,再煮至米烂熟成粥。吃粥时佐以糖醋大蒜头,每日1~2餐。 功效:为行气、散结、消积。用于乳

香附能和什么中药搭配

1、香附配伍乌药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主行血分,功擅理气开郁。 乌药顺气降逆、散寒止痛,专走气分,长于顺气散寒。 二药合用,有理气解郁、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凝下焦、气血不和之小腹疼痛、腹胀肠鸣泻下、里急后重等症。 2、香附配伍白芍 香附疏肝理气止痛。 白芍柔肝养阴、缓急止痛。 二者伍用,有疏肝、养阴、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血虚之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者。 3、香附配伍木香 香附疏肝理气止痛,兼能活血。 木香行气止痛,兼能温中。 二者伍用,有疏肝调中、理气止痛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胃

盐橘核的注意事项 治疗乳痈

盐橘核可以快速消肿、消结,对于在身体中瘀滞的物质有一定的疏解效果,促进身体的正常代谢以及循环,尤其是对于女性的乳痈有非常好的医治功效,乳痈的形成一般是由于乳汁淤积或者是乳管堵塞而导致成痈,此病包括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一旦形成乳痈,如果是哺乳期的妇女,不仅不能够用母乳来补充婴儿的的营养,而且因为乳汁淤积可能还会引起发炎,导致乳房红肿胀痛,到了后期可能还会变得十分坚硬而不可触碰,这时候的话就必需得切开引流了,所以及时治疗乳痈十分关键,一般盐橘核碎屑,加米酒煎煮服食即可,剩下的残渣可以用来外用。

吃橘子好处 橘核泡水治痛经

橘核有理气、温胃、止痛的作用,既能驱寒,又能止痛,因此有助女性缓解痛经。橘核3~5克,泡好代茶频饮,如果疼得厉害,橘核可以用到10克。

茴香有什么用药禁忌

1、不良反应:过敏。 2、阴虚火旺者禁服。 3、《本草汇言》:“倘胃、肾多火,得热即呕,得热即痛,得热即胀诸证,与阳道数举、精滑梦遗者,宜斟酌用也。” 4、《本草述》:“若小肠、膀胱并胃腑之证患于热者,投之反增其疾也。” 5、《得配本草》:“肺、胃有热及热毒盛者禁用。” 茴香的实用附方 1.小茴香丸:小茴香16克,胡椒10克。研末,酒糊为丸,每次服3~6克,温酒送下。源于《三因方》。本方散寒理气、止痛作用较强。用于疝气,小腹冷痛、胀满。 2.小茴枳壳散:小茴香30克,枳壳15克。微炒研末,每次服6克,温开

痛经中医处方

方1 理气活血方 当归12克、桃仁9克、郁金9克、莪术6克、乳香9克、没药9克、川芎6克、附香12克、乌药12克、延胡索12克、柴胡6克、枳壳12克、失笑散30克(包煎)。月经来潮前开始服药,至经行后第二天停药,每个月经周期用药5剂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疗效观察:用理气活血方治疗痛经104例,其中年龄最小15岁,最大46岁。病程短者1年以内,长者8年。治愈75例,显效23例,有效率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 处方来源:摘自杂志 江苏中医 1997,18(8) 方

橘子的功效作用

橘子的功效作用橘子性温,味甘酸,有生津止咳的作用,用于胃肠燥热之症;有和胃利尿的功效,用于腹部不适、小便不利等症;有润肺化痰的作用,适用于肺热咳嗽之症。 橘子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可使血压升高、心脏兴奋、抑制胃肠、子宫蠕动,还可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微血管出血。 橘子可以说全身是宝,肉、皮、络、核、叶皆可入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橘皮是一味理气、除燥、利湿、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要药;刮去白色内层的橘皮表皮称为橘红,具有理肺气、祛痰、止咳的作用; 2、橘络,即为橘肉上的白色网状丝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