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热狗会引发基因突变吗
吃热狗会引发基因突变吗
化学家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发现,热狗中可能包含使DNA突变的成分,增加消费者患癌症的风险。
科学家发现,不同类型的热狗中含有不同的突变物质,总体来说有240种,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的化学家辛德尼·莫韦什告诉《生命科学》说:“如果热狗中包含有害物质,人们就应该改变生产方法。” 以前有研究把热狗与肠癌联系在一起。热狗中含有亚硝酸钠,而亚硝酸钠有助于形成一种被称为N亚硝酸钠的物质,在用动物进行实验后证明,后一种物质会引发癌症。从超市购买的热狗中提取的物质含有这种使DNA突变的成分,当把这种成分加入进沙门氏菌中时,那么热狗因亚硝酸钠而引起的DNA突变水平是正常的两到四倍,研究人员解释说,在大肠中引发DNA突变就会增加患肠癌的危险。莫韦什说:“不过我不想说,你不能吃热狗。”研究人员还将做一些试验,给老鼠吃热狗,看一看这些吃了热狗的老鼠是否会得肠癌或者有患癌症的征兆。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美国肉类研究所基金会主席詹姆斯·霍德戈斯也在关注这一研究,他说:“这一有关引发癌症危险的报告应该进一步进行研究,这种物质是否会让人类增加患癌症的危险还没有被确定。”莫韦什也说,含有危险物质的食品不限于热狗,烤鱼以及黄豆酱这样的调味品中也含有这种化学物质。
导致胎儿畸形的原因有哪些 放射线影响
X线、γ射线及放射性核素射线等,可诱发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畸变,引起畸胎、死胎、流产。怀孕前、妊娠期间特别是头3个月,应尽量避免做各种x线检查,特别是照射腹部的枪查。
甲醛的危害有哪些
1.引发过敏
甲醛通常为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具有一定毒性,长期处于有甲醛的环境的话,甲醛与皮肤接触会产生刺激,容易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等症状。
2.肺部受损
吸入高浓度甲醛可导致呼吸道激惹症状,打喷嚏、咳嗽并伴鼻和喉咙的烧灼感,此外还可诱发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水肿等疾病。
3.增加致病风险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将甲醛放在一类致癌物列表中,因此吸入过多的甲醛可能会诱发基因突变,致癌风险会大大提高。
开心果和银杏果是一种吗 发白的开心果能不能吃
可以少量食用。
白色的开心果是工业双氧水漂出来的,工业双氧水具有漂白作用,但含有重金属以及铅、砷等有毒物质,食用经工业双氧水浸泡过的食品,会强烈刺激人体的消化道,还存在致癌、致畸形和引发基因突变的潜在危险,如果经常吃多了对人体不好,但偶尔少量食用问题不大。
建议日常购买纯天然的开心果食用为好,外形是黄色的外壳、紫色的包衣、绿色的果仁,如果表皮发绿或者是外壳发白、果仁发黄的开心果可能是存放较长时间不新鲜的开心果。
辣椒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致癌
少吃辣椒有益,但是多吃辣椒容易致癌。食用大量辣椒会刺激胃肠粘膜,诱发基因突变,导致胃癌、结肠癌的发病升高。
肺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治疗手段,因其具有高度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或仅很少损伤正常细胞的特点,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不少患者都视其为治疗肺癌的一线生机。然而,恰恰由于靶向治疗是为攻击特异性靶分子而设计,所以须找到合适靶点才能发挥其疗效,而能否在个体患者身上找到合适的“靶”以及能否在采用后控制肿瘤的生长,都是因人而异、因靶而异的。
“很多靶向药物已被证明只对部分肿瘤患者较为有效,而剩下的则是微效和无效。”专家解释说,肺癌从发病机制上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由吸烟所致,长期大量吸烟会引起K-ras基因突变,多为鳞癌、小细胞癌,目前尚无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
另一类是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多为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对这类患者效果明显,可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阻断致癌信号的传输达到控制癌症的效果。因此有无K-ras基因和EGFR基因突变成为影响疗效的最重要因素。
“临床条件不同的患者,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不一样。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确定,依赖于基因突变检测的结果,这样靶向药物才能找到合适的靶点并充分发挥疗效。”专家说,研究发现,女性、腺癌、不吸烟、亚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很高,尤其亚裔患者EGFR基因突变发生率为30%至40%,高于欧洲患者的10%至15%。因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高度敏感,这些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在确诊初期就选用特异靶向药物治疗,以最大限度提高治疗效果。
有人说肥胖是因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对吗
从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儿童肥胖有少数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如瘦素 基因突变、瘦素受体基因突变、黑皮素受体4基因突变等单基因突变有关。 根据人类肥胖基因图谱的最新版(12th Human Obesity Gene Map),截止到 2005年10月,一共报道了 176例与11个不同基因的单基因变异有关的肥胖 病,这些基因的改变与肥胖的发生有关,但不是一种基因发挥作用,绝大多数 是与多基因以及基因-环境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年轻人痛风,需要警惕基因缺陷
我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高尿性血症发病率从1998年的10.10%上升到2008年的17.90%,而痛风的发病率从1998年的0.34%上升到2008年的2.0%。目前中国高尿酸血症患者达1.2亿,痛风患者约1700万人。
除了发病率和发病人数的升高,年轻人患痛风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这其中有膳食结构、生活方式的因素,还有基因的因素。而发病的年龄越小,遗传因素参与发病的可能就越大。
而引起尿酸升高,痛风发作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尿酸排泄减少;2)尿酸生成增多;3)促使尿酸在关节内沉积。目前的研究发现,基因缺陷参与这三方面病理生理机制。
1)使尿酸排泄减少的基因:(1)SLC22A12: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前两个基因类似,也是在尿酸从肾脏排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2)SLC2A9(编码蛋白葡萄糖转运蛋白9)基因突变:主要表达于胎盘和肾脏近曲小管,如果该基因发生突变,使编码的酶活性降低,也导致血尿酸排泄能力降低。该基因的突变更易发痛风。(3)ABCG2(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基因突变:该基因编码的酶是协助血尿酸从肾脏排泄,一旦发生了突变,血尿酸从肾排泄能力下降,导致血尿酸增高。
2)尿酸生成增多的基因:(1)MTHFR(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突变:MTHFR的作用是代谢并清除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有毒的氨基酸,损害内皮的细胞壁。当叶酸,B6和/或B12缺乏的情况下,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就会增加。当MTHFR C677T基因突变为TT(纯合子突变)时,导致叶酸生成不足,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相应增加,引起血管内皮损伤,静脉血栓形成,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并引起血尿酸异常增高。(2)R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突变:该基因突变导致尿酸体内被重新利用过程中的关键酶活性下降,尿酸不能被利用,导致血尿酸的增高。
3)促使尿酸在关节沉积的基因。
此外,中国学者还新发现了3个全新的痛风易感基因BCAS3、RFX3、KCNQ1。它们可能通过参与炎症通路、调控免疫系统等不同的机制参与了高尿酸血症进展为痛风的病理过程。具体参与了哪些方面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