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中医预防和治疗风湿的妙方
冬季中医预防和治疗风湿的妙方
风湿寒性关节痛的病因尚未清楚,但从客观看,风湿寒邪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外在诱因;常见的情况有:久居潮湿、寒冷处;汗后淋雨、游泳和长期水中作业;汗后感受风寒;妇女产后受风寒;高寒地区野外作业;感冒后未彻底治愈等。在人体抗病能力低的情况下,风、寒、湿、邪乘虚而人,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由此发生肌肉关节疼痛、酸麻、沉重等一系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表现,而且没有肿胀等炎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放射学诊断均无异常。
按中医辨证分为风重、湿重、寒重、风湿、寒湿等五种类型。中医治疗有特效许多关节炎患者因为在下雨或寒流来袭前,关节疼痛就会加重,而被称为“天气预报员”。这是因为当气候发生变化时,健康的身体会随之进行调节,而有病的身体部位却难以跟上步伐,从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而当湿度降低,气压升高时,发炎的关节,病变组织不能随天气的变化而排出液体,致使发炎关节局部细胞的压力较之周围组织高,从而导致疼痛加重和局部肿胀。
另一方面,关节炎患者在寒冷环境中,皮肤温度下降比健康人慢,在温暖环境中,皮肤温度上升也比较慢,这是因为关节炎病人周围血管的收缩和扩张时间延长,而且收缩、舒张也不充分所致。因此,在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关节炎病人的疼痛会相对加重。
中医对于关节炎有独特疗效,主要手段是除湿、散寒、祛风,例如中药羌活、独活、防风等可祛风,木瓜、苡仁可以除湿,桂枝可散寒,但这些药如何配置,要多少剂量,都需要专业医生严格把关。另外提醒大家,不要随意在路边采购中草药,避免在不了解药性情况下,盲目制作药酒或煮汤进行食疗治玻同时,还不能随便摘抄不了解的秘方,自配中药方剂。不要轻信药品广告宣传而邮购药品,更不要随意在网上购买药品,以免中毒。
秋季如何防治风湿骨病
约90%的风湿骨病患者对秋季的气候较敏感,特别在北方,秋季早晚温差大,筋脉不通,血流不畅,易致筋骨疼痛。因此做好预防很重要。
多数风湿骨病患者都是因为秋季保护不佳患上了风湿性疾病,所以秋季一定要做好预防。风湿病患者尽量避免潮湿的居住环境,平时洗手、洗脸宜用温水,晚间用热水烫脚,以促进血液循环。类风湿病的防治要注意休息,以免疲劳过度,抵抗力下降,病情反复。
中医讲,经络畅通,健康无病,若阻滞不畅,轻则不适,重则疾病。如今中医拨针治疗是临床治疗风湿骨病效率较高的方法,主要打通经脉,消肿止痛,缓解神经根压力,扩张血管,增加病灶部位的血液循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标本兼治,以“埋、拔、熏、针、灸、敷、服、贴”等多种手法对身体进行综合的调理,能加强疗效也大大缩短病程。
冬季瘙痒症的中医治疗妙方
中医治疗冬季皮肤瘙痒症,多以养血润肠,熄风止痒为法,内治外治相结合。内服药可选用当归饮、地黄饮、归脾汤等加减。皮肤干燥瘙痒处可涂搽润肤止痒药,如无极膏、甘油擦剂、苦参止痒霜。
皮肤干裂处可涂搽愈裂霜、天麻膏等。在秋冬季节选用橘皮、莲子、大枣、当归等健脾养血的中药做成药粥,坚持食用,对防治过敏性皮肤病益处大。临床实践证明,中药治疗冬季皮肤瘙痒症效果良好,对此,医生推荐了几副治疗的药方。
·生地、何首乌各15克,当归、槐花各10克,胡麻仁5克,丹参12克,全蝎、蝉蜕各3克。用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日1剂。
·当归、生地各15克,赤芍、川芎各12克,防风、荆芥、蒺藜、何首乌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血虚生风之其痒游走、头部与上身尤甚者服用。
·生大黄、苍术各100克,赤芍、荆芥各50克,煎水洗患处,每晚洗1次,止痒效果佳。
·艾叶90克,花椒、雄黄各6克,防风30克,加水煎沸15分钟,趁热熏患处,待水温适宜时洗患处,每日2次,能止痒。
·苦参12克,黄柏30克,车前子、地肤子各15克,赤茯苓20克,甘草3克。用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日1剂。
·沙参15、太子参15、麦冬10、玉竹10、当归10、熟地10、白蒺藜10、蝉蜕10、防风10,每日1剂。
夏季治疗风湿有好处
谈到风湿,一定会联想到风和潮湿,一定会想到这是一种在比较潮湿阴冷季节发生的病痛,这样理解或许没错。不过风湿病其实是一种由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是当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的时候,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引起的一系列疾病,有风湿性关节风湿性心脏病等,风湿性疾病是一类侵犯多种组织多系统和内脏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程度不同的免疫性炎症反应,可致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损伤,严重影响其正常功能。而严重的风湿性疾病也会危及生命。
风湿在临床上也是一种不大好治愈的疾病,只能控制它的发展,但是想彻底的治愈确实难度很大,而且风湿越到冬天越容易复发,所以,医生们对这种疾病也是很头痛。因此,这种疾病最好的就是预防,平时注重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远离风湿病。可是一旦罹患这种疾病最重要的就是预防复发。
想要预防复发就要掌握这个疾病的发病的特点,风湿发病主要是在冬天,所以,如果在夏天就开始很好的治疗,那到了冬天就不会复发,所以,选对治疗的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中医的理论,风湿病多因风、寒、湿三气阻滞经脉所致,而夏天的阳热之气对其有一定缓解作用,因此,在夏季加强治疗,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风湿病很容易在冬季发作,但是到了夏季往往症状就会缓解很多,而人们往往会觉得好了很多,因此,也就不去理睬,更不会去主动治疗,其实,这样不利于风湿病的治疗,越是在症状缓解的时候越要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抑制冬季的反复。老祖宗都会告诉我们“冬病夏治”的道理,风湿就是在冬季容易得的病,所以遵照老祖宗的理论,就应该在夏季进行治疗。
所谓冬病夏治,其实就是利用自然界给我们创造的条件来使得人体的某些症状得以改善,自古天人合一,自然界的很多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人类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赖大自然而生存,所以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理和病理不可避免的要受自然规律影响和制约,《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艳阳高照,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而风湿类的疾病是由寒而起,属于阴,所以此时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的以阳克阴,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症状得以改善和缓解,甚至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所以,对于风湿性疾病最好的治疗时间不是在冬季而是在夏季。
高血压的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中医的理论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羸弱,消息皆通于大地”,“天人合一”,因此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接,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中医将之概括为“六淫”。其中,寒为“六淫”之首,主指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明显下降,寒邪入侵引发的疾病,其发病时间以冬季为主或在冬季加重。
在中医看来,这类好发于冬季的寒邪类疾病适合在夏季治疗。北京永安堂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特约中医专家刘法洲对其原理进行解释:人体之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冬季阴气上升到达顶点,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犯,往往阳气不足。而一旦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就会导致内寒。同样,患者体质在这一时期也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处于“不佳时期”,见效缓慢。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的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
三伏天老年人冬病夏治迎佳期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导致身体体质和各项机能变弱,机体更容易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从而患上关节疾病、胃肠疾病和慢性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类的诸多慢性病,也称为虚弱型疾病。由于冬季寒邪旺盛,此类虚弱型疾病极易在冬天发生或加重,致使很多老年人只在冬季才重视此类疾病的防护和治疗。其实不然,中医认为,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最旺和体内寒凝之气易解的时期,此时通过温补阳气,活血通络等治疗方式,可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冬病夏治,不仅可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又有助于祛除入侵体内的风寒湿邪,增加机体阳气,调整机体阴阳,达到治愈宿疾和调理体质的目的。
具体该怎样做,才能达到老年人冬病夏治的效果呢?众所周知,中医治病有三大法宝:一碗汤、一根针、一柱灸。汤是汤药,强调内部调理;针是针刺、炙是热灸,强调外部治疗。专家建议,在内部调理方面,玉屏风颗粒为冬病夏治首选的内服药物,三伏天灸为外用辅助的针灸疗法,两者联用进行系统治疗可达到祛除病根,标本兼治的效果。临床证明,玉屏风颗粒不仅药性温和,不伤脾胃,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老年群体,另其由黄芪、白术、防风三方精妙配比而成,三药合力有益气固表,温补阳气,扶正祛邪的功效。三伏天灸同样具有温经通络、祛风散邪的功效,二者联合使用不仅可以更好地防治多种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风湿类疾病如哮喘、类风湿关节炎等,还可有效调节体质,增强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力。
此外,专家特别提醒:为了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要长期坚持冬病夏治,建议从三伏贴的预贴(头伏前十天)至末伏加强期间(末伏后十天)持续服用玉屏风颗粒,天灸治疗结束后需再继续服用1-2个月,如此用药才可将二者合用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几种
一般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可适当活动,慢性迁延期可短期休息或减轻工作,应与治疗性锻炼相结合并配合理疗。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同时要加强营养,及时治疗体内慢性感染灶,避免受凉、受潮。
局部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灌洗疗法,在关节镜检查的同时可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加压灌洗关节腔,以冲洗清除关节内的病变坏死组织;局部石膏托或夹板制动防止畸形,但要注意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每日的关节功能锻炼;理疗,急性症状消失后,可开始应用物理热疗法。
饮食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鲜猪骨250克、黄豆100克。黄豆提前用水泡6-8小时;将鲜猪骨洗净,切断,置水中烧开,去除血污;然后将猪骨放入砂锅内,加生姜20克、黄酒 200克,食盐适量,加水1000毫升,经煮沸后,用文火煮至骨烂,放入黄豆继续煮至豆烂,即可食用。每日1次,每次200毫升,每周1剂。有鲜猪骨含天然钙质、骨胶原等,对骨骼生长有补充作用。黄豆含黄酮甙、钙、铁、磷等,有促进骨骼生长和补充骨中所需的营养。此汤有较好的预防骨骼老化、骨质疏松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针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在中医发展的过程中,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我们国家最古老的医书中就有针灸治痹的记载。一直到《内经》成书,才有关于关针灸治痹的具体方法。取穴处方及治疗原则均已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备的理论。针灸治疗痹病是根据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针具、艾灸和现代的光、电、磁、药物等刺激源对一定脑穴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输传导作用,激发经气,调整脏腑气血的功能,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伏天如何调理祛除体内寒气
令人“憎恨”的桑拿天,其实“稍加利用”,便能成为改善身体状况的好时机,比如祛除体内的“寒气”。
随着小暑到来,传统的“冬病夏治”在各中医院或中医门诊火爆升温,不少白领也赶“晚场”去医院贴敷。其实除常见的呼吸科疾病治疗外,这也是个改善身体状况的好时机,可借助高温天除去体内因风寒导致的“寒症”。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人们对“冬病夏治”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误区。一是,随着气温转暖,像风湿、骨关节病等一些冬天容易发作的病症,夏季病情缓解,患者就开始“轻敌”,不再医治及预防。中医专家提醒,这类病多为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所致。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加以调治,有利于达到减轻病症、恢复健康的目的。贴敷于经络上的治疗穴位可使阳气更旺,通过经络调整全身阴阳气血,并为肌体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疾病好发季节不易被外邪所伤,对有哮喘、咳嗽、咽干症状以及反复发作的慢支、哮喘、咽炎等患者有预防发作的作用。
而另一误区则是奉“冬病夏治”为治百病的宝贝。有些医院也应运而生各种贴敷或推拿门诊,推出针对许多疾病的“贴敷”活动。中医专家指出,贴敷并非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不能夸大其作用。除哮喘等常见的“冬病夏治”贴敷外,夏天更需要从预防着手,让冻疮或宫寒等毛病,通过专家建议的保养方案“诊治”。(陶春)
不少年轻女性,总是喜欢薄露透,但一摸手儿,三伏天还冷冰冰的。中医专家说,这是体内寒气太胜。盛夏来临,哮喘、鼻炎、上呼吸道感染、手脚冰凉、颈椎不适等很多由风寒引起的病症有所减轻,若此时放松治疗,冬季仍会继续发作,并会越来越严重。趁着高温天,从治疗到生活护理“全面出击”,祛除寒气,三伏天也不会那么“讨厌”了。
中医治疗湿疹有妙方
药酒疗法
处方:豆薯子(又称地瓜子、土瓜)100克,75%酒精500毫升。
用法:药炒黄、研碎,放酒精中浸泡48小时候,湿敷患处。日2次,每次20分钟。本品有毒,不可内服。
疗效:用药1-3周,治愈率达100%
非药物疗法
品名:马铃薯100克
用法:洗净,去皮,磨成泥状,贴敷患处0.5厘米厚,纱布包扎,日换3次。
疗效:敷药7天,治愈率达100%。对渗透性湿疹效果尤佳。
地肤子、蛇床子各15g,枯矾9g。
制用法:水煎浓液,每天1剂,分2次涂擦患处。
疗效:2—3剂痊愈。
夏天感冒是怎么回事
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与冬天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有区别的。风寒感冒主要是感受了风寒之邪。风热感冒是感受了风热之邪,春天较多。
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贪凉,比如吹空调等,感受了风寒之邪。从症状上来说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的症状都有鼻塞、流涕、发烧。区别在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多发生在秋冬季和春秋季,是发热轻、恶寒重。
对于感冒虽然我们不能制服它,但我们还是有预防和缓解症状的办法,在又一个感冒多发季来临之时,一些对付感冒的方法,都可以试试。
1、盐水漱口。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盐水漱口,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2、按摩鼻沟。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3、可乐煮姜。鲜姜20至30克,去皮切碎,放入一大瓶可口可乐中,用铝锅煮开,稍凉后趁热喝下,防治流感效果良好。
夏天感冒是怎么回事呢?看着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夏天出现感冒这是因为湿热的原因,因此在夏天出现感冒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治疗,还有感冒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预防的,人们可以经常的进行锻炼,在饮食上注意清淡一点,这样就可以预防感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