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生黄芪治疗高血压
如何用生黄芪治疗高血压
采用生黄芪9克,归尾6克,赤 芍、川芎各1. 5克,地龙、桃仁、红花各3 克。以上药材与水三碗煎至剩一碗的分量(渣 二碗煎八分)。此症如不及早治疗,一旦瘁发 晕倒,即使送医院得救,多成半身不遂或白痴 状态,此方法已救治高血压患者百数十人。需 连服20 -30剂,血压始可平复,恢复健康。
如何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尤其要注意情绪的稳定。由于夏季炎热,高血压患者非常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所以,夏季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平时可以多食用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来保证营养的均衡。同时,夏季清晨温度不是特别高,适合增强室外体育锻炼。高血压患者可以到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在饮食上,应多吃小米、玉米、豆类、鱼类、洋葱、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芦笋、南瓜、香蕉、苹果等,少吃动物内脏、鸡蛋黄、肥肉、鱼子、虾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在降压时机选择上,当血压降到正常的范围后,可以适当的减小药量,但是也不能随便停药。除了坚持吃药外,定期复查也很重要,尤其是对血压的观察,医生建议病人最好在家里准备血压仪,定期监测血压,密切关注高血压的变化动向。
在中医看来,高血压的治疗过程是实质上是身体的调理过程,我国中医在疾病治疗上也历来坚持全面调理身体的各项机能。在中医的用药选药中,灵芝历来都是当做健康养生的首选。
我国古人视灵芝为草木菁英,禀天地之灵气,故对灵芝又冠以“仙草”、“瑞草”之美称。中国古人在认识和服食灵芝的过程中,肯定了灵芝的功效。在“本草”中记述“久食轻身不老”,说明灵芝具有扶正固本、促进身体健康的功效。在《汉武内传》中说灵芝是“太上之药”,“得而食之,后天而老”,也就是长生不老。尤其在汉魏时期服食灵芝求延年益寿成了当时社会风尚,灵芝的功效也给人一种神秘感,使古人崇拜、信奉灵芝成其自然。灵芝的形态特征古朴典雅,野生量少,更显得珍贵,古人又将灵芝以迷信色彩描述。把菌盖表面的许多环形轮纹,称做“瑞征”或“庆云”,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
在健康养生方面,灵芝本身是一个平衡的大复方,含有多种药效成份,如灵芝多糖、三萜类、腺苷类、多肽类等多种物质。灵芝所含的成份种类和配合比例被认为是天衣无缝的,无毒副作用,是万药中的佼佼者;《神农本草经》记载,灵芝被列为上上品,地位高于人参,表明其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并可轻身养气、不老延年。同时,灵芝还不特定对某一器官有效,而重在宏效;灵芝所治病种涉及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及运动等各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其“一药统百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灵芝具有的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功能和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巨大作用。最重要的是,在治疗疾病上灵芝重在治本;它不同于一般药物对某种疾病而起治疗作用,亦不同于一般营养保健食品只对某一方面营养素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强化,而是在整体上双向调节人体机能平衡,调动机体内部活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机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使全部的内脏或器官机能正常化。
针灸治疗高血压
针灸疗法
施治原则: 以平肝潜阳为主, 佐以对症加减。
常用穴: 风池 曲池 足三里 太冲。
备用穴: 行间 太阳 翳风 神门 安眠 三阴交 太溪 阳陵泉 阴陵泉 丰隆 内关 关元 气海 。
方法: 针曲池时可透少海,中。强度刺激,留针约30分钟。
如:风阳亢盛而见剧烈头痛。眩晕,或肝火盛,见面红。目赤者,可选配行间。 阳陵泉。 太阳。 翳风等穴 。
痰湿壅盛,见胸脘痞闷。 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者,可选配内关。 丰隆。 阴陵泉等穴 。
肾虚阴亏,而见眩晕。眼花。耳鸣。心烦。失眠者,可酌加太溪。三阴交。神门。安眠等穴。
如有气促。精神呆滞萎疲。尿频等阳虚症状者,可加气海。关元, 并用灸法。
方义提要:风池为阳维,足少阳之会,以潜清空浮越之阳;曲池。足三里属阳明,多气多血之经,取此以泄阳邪; 太冲属足厥阴肝经,以平肝熄风 。风阳亢盛者,配太阳。翳风,佐风池以潜阳;行间足厥阴荥穴,阳陵泉足少阳合穴,以清肝胆之火; 痰湿壅盛者选内关。丰隆以化痰和中,加阴陵泉足太阴之合以运脾降浊; 肾虚阴亏者,配太溪足少阴之原,三阴交以调补三阴;加神门。安眠以安神;阳虚者,灸气海生气之海,关元原气之根,以壮命火。
降糖看黄芪
黄芪是中医临床常用药, 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退肿等多种功效。
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脾肺气虚、中气下陷、体虚多汗、痈疽不溃或久溃不敛、气虚水肿以及血痹麻木、中风后遗症、消渴等。目前, 黄芪治疗糖尿病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 呈方兴未艾之势。那么, 黄芪治疗糖尿病的机制何在
黄芪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依据糖尿病属于中医“ 消渴病”范畴, 其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古今中医治疗本病, 大多以黄芪为君药。有人对古今治疗糖尿病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黄芪的应用频率非常高。例如, 有专家统计黄芪治疗消渴的古方 200 个、现代方500 个, 发现 200 首古方中, 使用黄芪者 41 个, 占 20。5% ; 500 个现代 方 中 , 用 黄 芪 者 318 个 , 占63。8% 。在中成药处方中, 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黄芪, 高达 76。9% 。这既与黄芪重在益气补虚生津的中医功用密切相关, 也和黄芪卓越的降血糖效果密不可分。这些是挖掘黄芪治疗糖尿病的宝贵线索, 因而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热点。
黄芪治疗糖尿病的现代药理学依据
现代研究发现, 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单糖、多糖、皂甙、黄酮、氨基酸、蛋白质、叶酸、核黄素、维生素 P 等。目前发现, 黄芪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增强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②增强细胞的生理代谢, 促进各类血细胞的生成、发育及成熟; ③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和蛋白质更新, 起到强壮和抗衰老的作用; ④改善肾功能,减轻肾的病理性损伤及利尿作用;⑤保护肝功能, 减轻肝的病理性损伤; ⑥有降压作用; ⑦可强心、改善心功能; ⑧有抗菌作用; ⑨有抗病毒作用; ⑩有镇痛、镇静作用; 且有双相调节血糖, 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现代研究进一步证实, 黄芪可明显降低血糖, 促进胰岛素和C- 肽的分泌; 广泛作用于心血管、肾脏、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这对病因复杂的糖尿病的治疗,尤其适宜。
黄芪治疗糖尿病的最新进展日前, 由武汉大学医学院科研人员主持的一项国家自然基金研究项目表明, 黄芪多糖是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化合物, 无论口服还是腹腔注射黄芪多糖, 都能明显降低遗传性糖尿病小鼠的体重、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 还能改善糖耐量异常, 减少腹部脂肪,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但不影响胰岛素分泌。本项研究成果, 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也给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曙光。
近来研究发现, 不少中草药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应用得当, 对治疗糖尿病大有裨益。
高血压能治好吗
初期患高血压的,药物降压的同时找出可能的病因,如果是生活习惯不良能致病的,如高油,吃动物油,喜食肥肉,口味很重,酗酒......。在改变习惯后,停药可降下来的话,那就很幸运了。一般人在得高血压病后,绝大多数是要终身服药才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1〕肝阳上亢,头胀头痛,或见眩晕,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尿黄便结,舌红苔少黄,脉数有力。治宜平肝潜阳。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杜促、寄生、黄苓、益母草、山桅、朱茯神、夜交藤各10克,钩藤、川牛膝各12克,生石决明18克。
〔2〕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目涩口干,盗汗便溏,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24克,山药、山茱萸各12克,茯苓、丹皮、泽泻各9克,枸杞、龟板各10克,炙草6克。
现在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很多的高血压患者都采用的是西药降压片,西药降压片对于高血压只是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也就是说起到改善高血压的症状,治标不治本,中药治本,从根本上治疗高血压,用中药治疗高血压效果好一些。
一味中药可防治心脑血管病
黄芪巧治心脑血管疾病
经过临床试验证明,黄芪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
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的严重危险因素,但是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证明,在经过黄芪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都会明显下降。
除此之外,黄芪还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变心肌供血和新机代谢,清除氧自由基,能有效的抑制缺血缺氧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黄芪还能有效的减少氧自由基对于心肌细胞的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的功能,改善微循环。
在心肌缺血的时候,黄芪是减轻心肌缺血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且黄芪对于心肌细胞缺血和缺氧有着很明显的保护作用。
防己黄芪汤
取黄芪三十克、白术十二克、防己十二克、甘草三克、生姜三片、红枣十粒、葛根三十克,煎水服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补阳还五汤
取黄芪六十克、当归十克、川穹十克、赤芍药十五克、核桃十克、红花六克、地龙十克,煎水服用,可以有效的治疗脑梗塞、脑血栓等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生黄芪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生黄芪的功效: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临床应用时习惯分为生用、蜜炙、麸皮拌炒3种,其药效各有不同,生黄芪多用于固表、托疮、利水等;蜜炙黄芪多用于补中益气;炒黄芪多用于益气健脾。
中医认为,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对于贫血、浮肿、体虚多汗、胎动不安、子宫脱垂、气血两亏、阴虚不足等都有卓著的疗效。单取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胡适先生中年以后,渐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便常用黄芪泡水代茶饮用。特别是在讲课之前,总要先呷几口黄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
古人不仅善用黄芪治疗疾病,而且善用黄芪补益身体。黄芪不仅是医疗中的常用中药,而且也是经济实惠的滋补品和调味品,可用于煲肉、泡酒、做菜、调味、去腥。民间常用黄芪煨大枣,黄芪炖母鸡,黄芪煮黑豆,则更是美味佳肴,补益上品。其营养丰富,既补身体,又别有风味,为产妇、老弱、病后体虚者的上好补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荣颜润肤,延年益寿。
生黄芪的作用:
黄芪的根是著名的中药。含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皂甙及微量叶酸和数种维生素等。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的功效,主治气血虚弱、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炎浮肿、蛋白尿、糖尿病、慢性溃疡等症。临床用来治疗高血压和急慢性肾炎。著名的“补中益气汤”就是黄芪配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甘草、当归、陈皮等组成,对治疗脾胃虚弱、四肢倦怠、懒言短气、中气下陷有良好效果。
1、黄芪建中汤:黄芪15克,大枣10个,白芍15克,桂枝、生姜、甘草各10克,饴糖50克。黄芪等六种煎水取汁,入饴糖待溶化后饮用。源于《金匮要略》。本方以黄芪、大枣、甘草补脾益气,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缓急止痛,饴糖补脾缓急。用于气虚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温慰,自汗,脉虚。
2、芪苓鲤鱼汤:黄芪50g,茯苓30g,鲤鱼1尾。鲤鱼洗净,黄芪、茯苓以纱布包扎,加水同煮,以生姜、盐调味。饮汤吃鱼。本方以黄芪补脾益气、利尿消肿,茯苓利湿补脾,鲤鱼滋养补脾、利湿。用于脾气虚弱,水肿,小便不利,或有蛋白尿;亦用于老人体虚气弱,小便点滴不畅。
3、黄芪山地粥:黄芪30g,山药100g,生地黄15g。黄芪、生地黄煎水取汁,山药研为粉末;将前汁煮沸,频频撒入山药粉,搅匀,煮成粥食。本方黄芪、山药补气益脾,生地黄养阴清热;三者均能降血糖。用于糖尿病,气虚阴亏,口渴口干,尿频。
4、黄芪补肺饮:黄芪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乌梅各6克。煎水取汁,以蜂蜜调味。本方以黄芪补肺益气、固表,以五味子补肾敛肺,乌梅助五味子敛肺止咳,麦冬养阴润肺。用于气虚阴伤,自汗口渴,咳嗽久不止。
5、参芪大枣粥:黄芪15g,党参10g,大枣30g,粳米100g。黄芪、党参煎水取汁,与后二者一同煮粥食。本方以黄芪、党参补脾益气,用大枣协同奏效。用于脾虚气弱,体倦乏力,自汗,饮食减少,或易于感冒。
6、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30克,赤芍、桂枝各15克,生姜10克,大枣10个,煎汤饮。源于《金匮要略》。本方重用黄芪补气,并鼓舞气血运行,以赤芍活血行滞,桂枝温通血脉。用于气虚血滞,肌肤麻木,或肢体疼痛,或半身不遂。
7、当归黄芪乌鸡汤:乌鸡肉250克洗净,切块,当归15克、黄芪20克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服食。功效:气血双补,固肾调精。适用于月经病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
玉米须黄芪能治那种肾炎 玉米须黄芪治肾炎要注意什么
1、玉米须黄芪治肾炎的作用一般,并且肾炎的种类很多,因此不能完全依靠黄芪和玉米须治疗肾炎,最好在正常治疗的同时辅助饮用玉米须黄芪汁肾炎,
2、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食用黄芪的,因此打算使用玉米须和黄芪治疗肾炎的话,需要提前问过医师。
黄芪治失眠吗
看情况。
黄芪是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如果是气虚导致的失眠用黄芪治疗是有效的,因为黄芪的功效是补气补血、扶正固表,对于气虚导致的失眠具有一定好处。
但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用黄芪治疗是没有效果的;一般出现失眠,需要去做神经系统检查,如果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需要遵医嘱用谷维素或维生素B12治疗;其次晚上睡觉前可以用热水泡脚。
巧用黄芪治疗高血压
黄芪,又称戴糁、芰草、百木、黄耆。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芪味甘性温,入脾、肺经,具补气固表利水、养血生肌托毒之功。然而,现代药理学家在研究中又发现,黄芪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黄芪最为适宜治疗气血两虚型高血压患者,此类病人脉见虚弱,气短乏力,眩晕兼项强,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目涩耳鸣,舒张压高而不降,症状多多。
临床应用时,常与补气滋阴汤头配合使用,取黄芪30克、女贞子 25克、桑寄生25克、牛膝10克、泽泻5克、勾藤20克、牡蛎30克,还可根据兼证随证加减。此方对口服各种西药后收缩压控制在正常值内,但舒张压始终在100毫米汞柱以上不降的患者,效果尤为显著。
我国中药学专家在研究中发现:黄芪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作用,临床用量小时为升血压,重用黄芪则降血压。因此,治疗高血压时,黄芪用量必须在30 克以上,气虚兼血瘀证患者还可适当加量。凡气阴两虚高血压,黄芪与滋阴补肾药为伍,黄芪用量应稍大于滋阴药。高血压兼冠心病患者,黄芪与活血化瘀药为伍,则黄芪用量必倍于活血化瘀药。高血压兼颈项痛者,黄芪应与葛根为伍,用量比为21。高血压伴肾炎浮肿的病人,可用黄芪与防己配伍。高血压兼糖尿病者,应选黄芪与山药为伍,如此配伍用药能标本兼治,提高疗效。
中医学说认为黄芪的炮制方法不同作用有异,生黄芪走表、生肌。
炙黄芪补内脏,但高热属实热者应忌用。
黄芪能治疗过敏性鼻炎吗 有过敏性鼻炎可长期吃黄芪吗
可以长期少量食用。
黄芪性温、味甘,有补中益气、扶正固表、退肿生肌的功效,可以益气固表、祛风通窍。常食用黄芪能够治疗过敏性鼻炎,缓解鼻塞、鼻炎、打喷嚏等症状。
食用黄芪治疗过敏性鼻炎之前,应当询问医生,自己是否能用黄芪治疗,谨遵医嘱,不能完全代替药物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