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的种植环境
小白菜的种植环境
小白菜的种植环境
1、温度:小白菜性喜冷凉,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25℃,在此温度下2~3天即可发芽。如果温度低于4℃或高于40℃则发芽困难,甚至不发芽。多数小白菜品种生长最适平均气温为18℃~20℃。小白菜耐寒能力较强,在-2℃~-3℃下能安全越冬,但在5℃~10℃温度条件下生长缓慢,甚至生长停滞。25℃以上高温以及干燥条件下生长衰弱,品质下降,易感病毒病。幼苗期需较温暖的气候,到生长盛期宜较冷凉的气候和较强光照,而且要有一定的昼夜温差。有少数品种耐热性较强,即使在25℃~30℃,甚至更高温度条件下也能较正常生长,可作夏季小白菜栽培。
从小白菜对温度的要求而言,南方地区可以在秋冬季节栽培,且产量高,品质好。小白菜叶的分化与生长速度,因气温下降而延缓。当气温降至15℃以下时,茎端开始花芽分化,叶的分化因而停止,所以秋种小白菜播种过迟,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小白菜属于低温种子春化型的蔬菜,即萌动的种子在低温(0℃~12℃)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10~14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随后在较高的温度和长日照下抽薹开花。
2、光照:小白菜是长日照植物,即通过春化阶段的植株,给予较长的日照,就会抽薹开花。小白菜对光照度的要求不严格,在高光照度条件下可促进发育,干物质增加。但如果光照度太高,并伴随高温干旱天气,植株会受到较大影响,甚至不能正常生长。
3、水分和养分:小白菜根系分布浅,吸收能力弱,加上叶片多,水分蒸发量大,所以,小白菜在整个生长期对土壤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干旱时,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小,品质差,产量低,易感染病害。但土壤水分过多,引起田间
小白菜图册积水,则使根系窒息,严重的会发生沤根而使植株萎蔫死亡。小白菜对水分的这种要求,在秋冬季节是比较容易满足的,但在夏秋季,则常常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无法满足,必须采取措施来解决。
小白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以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及砂壤土最为适宜。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高,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都能良好生长。
小白菜从播种、定植到采收的全过程中,对肥水的要求量与植株的生长量几乎是同步的。在生长初期,植株生长量少,对肥水的吸收量也少;到生长盛期,植株的生长量大,对肥水的吸收量也大。由于小白菜以叶为产品,生长期短,所以对氮肥需要量大,尤其在生长盛期,氮肥对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如果缺氮,则叶片色淡甚至变黄,叶小而且易老化。所以,在小白菜栽培上需要充足的氮肥供应,其中硝态氮较氨态氮、酰胺态氮又较硝态氮对生育、产量和品质具有更好的影响。小白菜需钾量较多,而增施磷肥对增产效果不明显。[2]
小白菜的有机种植
春季小白菜要选用冬性强、抽薹迟、耐寒、丰产的品种,如四月慢、迟黑叶、春水白菜等都是适合于春季栽培的优良品种。
薄膜防寒育苗,培育嫩壮苗春季的有机小白菜种子萌动以后如遇低温,就会通过春化阶段而提早抽薹,造成生产损失。在育苗期间如气温较低,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小拱棚育苗,起到防寒保温作用,有利于幼苗生长
一、选地作畦:有机小白菜的栽培首先应选择无三废污染、化学农药和重金属超标残留的土壤,其次,宜选择向阳高燥、排水方便的田块。采取窄畦深沟,畦宽1.2-1.5米,畦面平整。
二、选好品种:在3月下旬前种宜选用晚熟品种,3月下旬后可选用早中熟品种,而且品种的抗性佳。
三、科学施肥:高畦栽培春白菜生长期间阴雨天较多,不利于白菜生长。因此,应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地晒白,有机小白菜施肥应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亩施4000公斤腐熟栏肥作底肥,出苗后选晴天追施1—2次沤熟的稀粪肥,在采收前7天停施粪肥。
四、防治病虫:春季小白菜的病虫害一般较轻,有时有蚜虫,后期有菜青虫、小菜蛾和软腐病、霜霉病等发生。虫害防治措施:清除及时田间杂草;利用银灰遮阳网驱蚜,灭虫灯诱杀;勤检查,早防治。注意事项: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3]
小白菜的常见病虫
斜纹夜盗虫、纹白蝶、黄条叶蚤、蝇虫、蚜虫、蓟马、立枯病
小白菜根肿病
小白菜发病特征:主要危害地下根部,因受病菌的刺激造成细胞增生和增大,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地上部分初期多不明显,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轻则表现缺肥状,重则叶片萎垂至枯死。
发病规律:病原为鞭毛菌亚门的芸薹根肿菌,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最适温度为18-25度,最适土壤持水量为70%,最适酸碱度为5.4-6.5,病原主要通过感病菜苗或带菌泥土传播,田间则通过雨水、灌溉水、线虫、昆虫农具和人畜等传播。
防治方法:1、实施检疫。2、实行水旱轮作。3、在定植前用1%石灰水作定根水和成活后继续淋施1-2次。4、生长期用菌根消一包兑水150市斤淋湿。
小白菜白粉病
发病特征:本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褪绿黄斑,不定形,分界不明显;相应的叶背出现不定形白斑,边缘界限亦不明显。随病情的发展,病斑数目增多和扩大,并互相连合成斑块,斑面粉状物症状越来越明显,严重时覆盖叶片大部分甚至全部,外观像被披了一层面粉故而得名。
发病规律:白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有阶段性和无阶段性两种。在寒冷地区,病菌以有性阶段子实体闭囊壳随病残体越冬,并成为第二年病害初浸染源。在次侵染源则为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温暖地区,病菌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完成病害周年循环。
防治方法:1、适当补充磷钾肥,补充叶面肥,增强植株抵抗力。2、发病初期连续喷施金世纪或60%菌可得100倍液。
野菜种植
野菜种植应选择地势高、保水保肥的土壤中,更有利于野菜的生长,提高油菜的产量。
野菜种植之整地施肥,野菜根系分布浅,地上部长势旺,宜选择肥沃、疏松、保水力强的土壤。种植前开沟施入充足土杂肥或腐熟粪肥,每亩1500-2000公斤。
野菜种植之繁殖,野菜用种子或分株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当植株具3分蘖以上时,可分株繁殖,一般可在春季进行。其他季节分株要注意遮荫保湿,可用遮阳网覆盖,并及时淋水。分株定植的株行距为20-30厘米×30厘米
野菜种植之田间管理,野菜定植后常淋水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淋水分次追肥,多为速效氮肥,每次每亩施尿素10公斤。采收野菜主要采收嫩叶,当植株大部分叶片长至正常大小时便应采收,采收应及时,以保证嫩叶质量。一般每隔20-30天采收1次,采收时离地面1-2厘米处的叶片基部割取。夏季可收获花薹,秋冬季收取根茎。为保持产品质量,提高产量,每季施用腐熟有机肥。一般亩产3000-4000公斤。
以上就是野菜种植,农民朋友应加强野菜间的通风管理,可降低其生长环境中的湿度,可及时的防止野菜根部腐烂。
黑皮花生的种植环境
黑皮花生“黑珍”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和迁安市农业部门共同承担的研究项目,经长达8年的选育,又经3年的产量对比试验和抗性、适应性试验,终于育成了我国第一个黑皮花生新品种——黑珍。黑皮花生是根据花生遗传性变异选择高代材料经辐射后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性状稳定,可作种年年使用。特征特性:植株半直立型,株高40~45厘米,侧枝长50厘米。中早熟,在山东全生育期130天,河北全生育期135~140天,江西春播全生育期110~115天。叶色浓绿,连续开花,开花量多,结果率中等,双仁果70%左右。籽仁椭圆型,外皮紫黑色。抗旱抗病性较强,适合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据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分析报告:黑粒花生蛋白质含量高达30.68%,比普通花生高5个百分点,精氨酸含量毫克/100克,比普通花生高23.9%,钾、锌、硒含量分别比普通花生高19%、48%、101%,在保健食品和医疗食品方面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黑珍花生南方可春、夏播种,北方可麦后抢茬直播,种植用管理与普通花生相同,亩用种15公斤,一般亩产300公斤左右,高产打可达350公斤以上。
有机花菜的简介
在农贸市场里,几乎每个摊位都卖一种外表蓬松的“有机菜花”,价格不菲,比普通菜花高出一倍。对此,相关蔬菜研究专家表示,真正的“有机”是对蔬菜种植环境的要求,并且很难在农贸市场买到。目前济南农贸市场卖的“有机菜花”多是松花菜。
价高
菜市场几乎每个摊位都在显眼处摆放着这种有机菜花,普通的菜花很少见。加上“有机”两字的菜花价格陡升,普通的菜花1斤3元左右,而这种自称有机菜花品种则要6.5元。
表态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专家表示,实际上,市场上卖的有机菜花多数是松花菜。“现在多数农贸市场卖的松花菜是个老品种。”该专家介绍,早期菜花被人们作为蔬菜种植时,花蕾都是松散的,由于这种松散的花菜产量低,后来人们通过不断人工选择,才培育出现在普遍的花球洁白紧实的菜花,也称为紧花菜。
山东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相关专家表示,消费者从普通农贸市场买到有机菜花的可能是非常小的。首先,有机菜花对种植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水、土壤、肥料等都要达到有机标准,而目前真正能够达标的蔬菜种植基地并不多,有机菜花的产量也非常低。“即便是真有严格按照有机方式种出的有机菜花也是奇货可居”。
有机花菜和花菜的区别
有机花菜和花菜的区别
1、有机花菜的认识误区
平时的生活中人们对有机花菜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人在菜贩的误导下,会认为质地有些松的花菜就是有机花菜,而质地紧凑的则是普通花菜,其实真正的有机花菜并不是从花菜形态上来区分的,而是从它的种植环境上来区分。
2、有机花菜与花菜的区别
有机花是花菜的一种,只是营养价值和口感比普通花菜更出色一些,而且食用安全上也更有保障,因为有机花菜是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进行生产的一种花菜,它在生成的过程中,不会使用任何的农药和化肥,也不会使用其他带有化学成分的物质,是现在市场上最安全也最健康的一种蔬菜。
3、有机花菜的功效比花菜更出色
有机花菜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特色蔬菜,它的营养价值较之普通花菜会更为出色,也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平时人们食用以后,身体能很快把有机花菜消化和吸收,能起到补脾和胃和补肾壮骨等多种功效,平时多食用一些,还能减少身体氧化反应,能抑制癌症等恶性疾病的发生。
有机菜花
所谓有机菜花并不是菜花品种,而是对蔬菜种植环境的要求,不是说长得蓬松的就是有机菜花,紧凑的就不是,而是只要种植环境能达到有机标准,都可以称为有机菜花。
有机菜花简介
在农贸市场里,几乎每个摊位都卖一种外表蓬松的“有机菜花”,价格不菲,比普通菜花高出一倍。对此,相关蔬菜研究专家表示,真正的“有机”是对蔬菜种植环境的要求,并且很难在农贸市场买到。目前济南农贸市场卖的“有机菜花”多是松花菜。
有机菜花价高
菜市场几乎每个摊位都在显眼处摆放着这种有机菜花,普通的菜花很少见。加上“有机”两字的菜花价格陡升,普通的菜花1斤3元左右,而这种自称有机菜花品种则要6.5元。
有机菜花表态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专家表示,实际上,市场上卖的有机菜花多数是松花菜。“现在多数农贸市场卖的松花菜是个老品种。”该专家介绍,早期菜花被人们作为蔬菜种植时,花蕾都是松散的,由于这种松散的花菜产量低,后来人们通过不断人工选择,才培育出现在普遍的花球洁白紧实的菜花,也称为紧花菜。
山东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相关专家表示,消费者从普通农贸市场买到有机菜花的可能是非常小的。首先,有机菜花对种植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水、土壤、肥料等都要达到有机标准,而目前真正能够达标的蔬菜种植基地并不多,有机菜花的产量也非常低。“即便是真有严格按照有机方式种出的有机菜花也是奇货可居”。
黄皮种植环境
郁南县位于广东省西部,西江中游南山岸,地处东经112°21'~111°54',北纬22°48'~23°19'。地势中间高分别向南、北倾斜,形成以丘陵、山地、谷地、洼地、沼地、平原等6类型分布的山区地貌,属丘陵低山地区。其中山地、丘陵约总面积的80.5%。全县森林覆盖率70.5%,地面因长年树叶落下堆积腐化,积累了大量有机质。自然土壤的质地以中壤、轻壤为主,占自然土壤总面积的85%,自然土壤的母岩以沙质岩为主,占自然土壤总面积的80.69%。旱地耕层质地以沙壤、中壤为主,占71%,旱地土壤母质多是坡积物的赤红壤为主。土壤有机质1.8-3.6%,土壤PH值5.5-6.8(微酸),氮平均含量(碱解氮)116.5ppm(较高)、速效磷平均含量7.0ppm(较高),速效钾平均含量90ppm(较高)。确保郁南无核黄皮果大、肉厚多汁、无渣、甜酸适中、风味浓郁的特色。 2、气温与湿度
郁南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地带,紧靠北回归线南侧,夏半年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高温多雨,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天气,略显干冷。年积温7817.6℃,年均气温为21.4℃,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份,日平均为12℃;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日平均为29℃,相端高温一般不超过38℃,相端低温一般不低于2℃,年平均无霜期大于35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其中以2-6月份最大,为82%,下半年为78%。“三伏天”时,由于森林茂盛,山清水秀,复杂的山间送出陈陈凉风,避免了温度相端过高;严冬时,森林里和山间放出的水气吸收了地面温度的暖空气,可适当避免相端低温。郁南无核黄皮属亚热带水果,喜湿怕寒。郁南的上述气候特征非常适宜无核黄皮的生长,因此华南地区唯有在广东省郁南县发现品质优良的无核黄皮母树。 3、光照与雨水
郁南县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多,光照资源丰富,强度较强,光合作用潜力大。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79.7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为104078.8卡/平方厘米,其中在郁南无核黄皮成熟的7月份日照时数最长,充足的日照可确保其光合作用,加快果实营养积累和成熟,尽显果品风味。郁南地处南亚雨林热带,年平均降雨量为1433mm,雨量主要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0%,其中郁南无核黄皮挂果期4-7月份的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郁南无核黄皮喜欢湿润环境,雨热同季,雨量充沛,能满足郁南无核黄皮果实膨大期至果实成熟期所需水分,光照充足更能促进果实营养成分合成和成熟,这样,果实大小均匀、成熟一致,同时,品质卓越。
大白菜简介
大白菜(学名:Brassica rapa pekinensis,异名Brassica campestris pekinensis或Brassica pekinensis)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蔬菜,又称“结球白菜”、“包心白菜”、“黄芽白”、“胶菜”等,在粤语里叫“绍菜”。
大白菜与小白菜是近亲,同属芸薹一种,和原产地中海沿岸的圆白菜也较近,同属十字花科芸薹属。
目前国内的大白菜品种中,已黄心菜食用量居多,因其口感好,口味佳,深受老百姓喜爱。现有的黄心白菜品种中,秋美秀表现尤为突出,种植面积较大。
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通常指大白菜。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大白菜种类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青麻叶大白菜、东北大矮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
脆李怎么腌制 脆李子哪里的好吃
我国中部、西南部盛产脆李子。
脆李子在山地、丘陵、平地均可栽种,但在种植上宜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壤深厚,透气性良好,且背风向阳、排灌良好、空气流通、土壤PH值6~8的红砂土,在我国中部、西南部都符合这种种植环境。
种植茯苓的生态环境
种植茯苓的生态环境
温度:菌丝发育及菌核形成适宜温度24—28℃。
水份:下种时段木、树蔸中含水量低于35%,下种后土壤湿度以50%为宜,结苓期土壤干湿交替为佳。
海拔高度:茯苓生长宜海拔300—800米。
土壤与坡度:宜35度以下的向阳坡,并以黄沙酸性土质为好。
种植茯苓的操作程序
挖蔸备料:下种前需将松树根向外延伸一米范围刨开,并斩断削除根部面皮,自行裸露在阳光下晾晒。
段木备料:将松木按四尺长截断,每根断木需削皮3—4方,按“井”形堆叠四尺左右高,任期自然风吹晒干。
备足“引柴”:备松叶和短、薄碎片柴作“引柴”,作用在于下种前期由它先接受菌丝萌发,再引发至主料发菌、结苓。
下种季节:5—7月为茯苓下种最佳期。
下种方法:
铺窖:又叫段木窖,下种可按“品”字形组合方式下种,木块菌放于两端口及底层筒木的背部侧面交叉处,菌种摆放方式与蔸窖相同。它优点在于可规模经营,连片开发,易管理。
蔸窖:择口径30公分以上树蔸,在主根的1—2处作为下种点,每处下种点垂直深度离地表20—30公分处,并将点上松皮削除露出20公分新口部位,接着将二分之一的包木块茯苓种贴于其上,并用引柴或松叶将菌种盖严,其上盖三寸厚细泥土,久旱酷暑要进行第二次盖土。
茯苓菌株谁当家:多年实践证明,我地种植茯苓其菌株仍用中科院微生物所“5.78”菌株为最优,该菌株菌丝长速快、抗逆性强、适种范围广,产量高(转化率可达30%左右)是南方数省的当家菌种。
茯苓的形成是由茯苓菌丝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寄生于已死松木上,不断分解松木(蔸)纤维素、半纤维素中的营养,并将菌化后的多余物质积聚迅速膨大,形成的营养贮藏器官和休眠器官即为菌核,俗称松茯苓。由于茯苓菌丝体与松木中各元素亲和力特强,所以人工接种纯菌种菌丝传引快,三个月即可结苓,六个月可采挖取苓。
种植茯苓的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茯苓具有消肿、解毒、清火、渗水、利尿之药性;有养心、安神、治病之疗效;有光泽肌肤、去脂减肥之功能,故誉为“仙药之上品”。从近期有关科研单位研究资料证明,茯苓提取物中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抗老素”、“抗癌素”。所以茯苓应为当今药食两用之珍品。
种植茯苓,每百斤松蔸(地下部分),用菌种3—4包计币3元,人工播种、培管、材料费6元合计投入9元,年内可产茯苓20—30斤。
冬季草莓几月上市 冬天的草莓贵不贵
会贵一些。
冬天的草莓多是种植在温室大棚里,在草莓种植到结果成熟期间需要谨慎把控草莓种植环境的温度、光照、湿度等因素,这样也就导致了种植草莓的管理成本和人工成本随之提高,加上草莓亩产量很低,与应季水果相比其价格要高一些,一般情况下冬天的草莓品质好的要卖到几十块一斤,不过草莓大量上市后价格会有一定的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