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服用中药常用方法有哪些
正确服用中药常用方法有哪些
顿服:即一次将药服完,迅速发挥药效,此服法多用于重症患者。频服,即不分次数频频饮用,多用于咽喉、口腔疾病的患者。呕吐较重的患者,也应少量频服。
睡前服:用于补心安神的中药,应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内服用,以充分发挥药效。隔夜服,常用于驱虫药,睡前服用一次,第二天早晨空腹时再服用一次,以便将虫杀死并排出体外。兑服,煎好的药液兑入少量黄酒服用。目的是增加药力,多用于治疗风湿病或跌打损伤。
饭前服: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其原因是药物胃肠吸收好,攻下药、驱虫药及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则更加适宜。饭后服,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消食药宜饭后服。空腹服,补养药宜在早晚空腹服,以利药物的吸收。
凉服与热服:应根据情况具体分析,治疗热病的药,如热在肠胃,患者想喝凉饮者,可凉服。治疗寒证,如外感风寒的药,宜热服,而且热服后应再喝些热粥,盖被出汗,以便药效能得到显着发挥。
如何正确服用利尿药
利尿药是通过促进体内的电解质和水分的排出,而增加尿量的一大类药物,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如肝硬化腹水、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高血压等疾病,其中口服较常用的有氢氯噻嗪、螺内酯、氨苯喋啶、寿比山等。利尿药的作用部位、作用机理、效能强弱各不相同,合理使用需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给药。患者应遵从医嘱服用,在服用过程中尚需注意以下几点:
■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
除治疗急症外,多数利尿药首次服用通常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逐步加至治疗量,以减少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应在每天早晨口服:
大多数利尿药为每天口服一次,应当安排在早晨口服。一方面由于药物口服后1-2小时发挥疗效,6-1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约16-18小时。患者早晨服药后白天尿量增加方便排泄,夜间药效消失利于睡眠。另一方面与服用每日一次的降压药相同,因人体血压每天的高峰期在白天,而利尿药一般都有降压作用,早晨服药既利于发挥降压疗效,又可防止夜间血压过低。
■宜在饭后服用:
多数利尿药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饭后或进食时服用不仅可减少胃肠道反应,还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长期服用不宜突然停服:
口服利尿药治疗慢性疾病有时需长期服用,小剂量的利尿药与降压药合用治疗高血压病也需要长期口服。患者在停药时应逐渐减量,突然停服不仅可能使疾病“反跳”,还可能引起钠、氯及水的潴留。
■长期服用需调血钾:
由于利尿药作用机理不同,有的为排钾利尿药(如氢氯噻嗪),有的为留钾利尿药(如螺内酯、氨苯喋啶)。患者血钾过低或过高,可导致心律失常、肝昏迷等症。所以长期服用排钾利尿药需适当补钾盐,如多吃柑橘类高钾食品或口服氯化钾,也可将排钾利尿药和留钾利尿药小剂量联合用药。
■警惕药物不良反应:
利尿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也可直接损害肝脏。因此如使用不当可出现血容量不足、低钠、低钾、低氯、低钙、低磷、低镁及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等。此外,各种利尿药尚有各自不同的不良反应:如听力减退、高尿酸血症、肾石症、肾功能减退和渗透性肾病等。特别是老年人、孕妇、哺乳妇女、糖尿病、痛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剂量和用法,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体虚常吃点西洋参
老年人夏季极易伤津耗气,气随津脱,从而导致气津两虚。一般采用清补之法,即服用具补益、清热功效的中药。常用清补中药有西洋参、麦冬、石斛、沙参、百合等。
西洋参是近年来公认的益气生津之佳品,夏季常服不但不会像人参那样上火,而且有清热败火作用;既可切成薄片泡水喝,又可煲汤时放入适量。但在服用此类药时要注意:一若是身体阳虚、有畏寒肢冷症状的人要少食或不食;二是服用应该有所节制,服用寒凉药物过量,会损伤人体的阳气。
体虚的老人还可用服性质平和的中药来补益虚弱之法进行平补。此类中药较多,如生晒参、太子参、党参、黄芪、芡实、薏米仁、赤豆、大枣、莲子、燕窝、蛤士蟆、紫河车等。
夏季进补时,需少食辛辣食物及冷饮,一些含有高糖的饮料也要禁饮。多补充水分,多食用水果及蔬菜,还要有充足的睡眠,这样才能使进补发挥最佳的效用。
在调补时加些健脾和胃的中药,可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的有白扁豆、山药、白术、陈皮、炒莱菔子等。煲汤时可重用山药至60g,配茯苓、白术各20g。
黄梅季节常有食欲减退、口臭、舌苔厚腻等湿重现象,常用藿香、厚朴、米仁、陈皮、黄连、苍术等中药,待湿除后才宜进补。
还可试试下面的小验方:用黄芪30g煎汤去渣,放入粳米及米仁各50g煮粥食用,有补气、养胃、利湿的功效。用百合100g、绿豆30g煎汤食用,有养阴、祛暑、清热的功效。用西瓜皮、冬瓜皮、芦根各30g煎汤饮用,具止渴、清热、利尿功效。
凉血的常用中药
赤芍
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气微香,味微苦、酸涩。功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玄参
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紫草
紫草属紫草科植物紫草和新疆紫草(软紫草)的根。其性寒,味苦,归心、肝经,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滑肠通便的作用。用于治疗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
茜草
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性寒,味苦。归经肝;心;肾;脾;胃;心包经。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血热咯血、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
补肾常用中药
鹿茸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等作用,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早泄,妇女宫冷不孕,小便频数,腰膝疼痛,筋骨无力等症。成药中参茸三肾粉、龟龄集、龟龄丸等,鹿茸均为主要成分。根据现代研究,鹿茸含激素、胶质、磷酸钙、碳酸钙等,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可增进性腺功能,增强机体代谢,消除疲劳;促进溃疡和创口的再生,加速愈合,并能促进骨折的愈合。本品多入丸散剂,每次用量0.6克–3克。
仙灵脾也称淫羊藿,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用于阳痿,妇人宫冷不孕,肾阳虚性高血压,更年期症候群,腰膝无力,牙齿松动,头发脱落以及风湿筋骨疼痛等症。根据现代研究,仙灵脾主要含有淫羊藿甙等,仙灵脾提取液有雄性激素样作用,能促进精液分泌、降血糖;有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作用,并能促进抗体形成。本品煎汤内服一日量5克 –15克。
肉苁蓉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阳痿早泄,妇人宫冷不孕,带下血崩,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老年虚弱,病后、产后肠燥便秘者。根据现代研究,肉苁蓉含有微量生物碱和结晶性中性物质,有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作用,并能促进抗体形成。本品煎汤内服一日量10克–30 克。
菟丝子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用于腰膝酸痛,遗精,糖尿病,小便不禁,目暗不明等症。成药中滋补健身丸、五子衍宗丸等,菟丝子均为主要成分之一。根据现代研究,菟丝子含糖甙、维生素a样物质,动物实验有收缩子宫和抗利尿的作用,本品煎汤内服一日量10克–15克。
海狗肾有温肾壮阳,益精补髓的作用,用于肾虚阳痿、不孕等性机能衰弱以及腰膝冷痛等症。本品多入丸散剂,每次用量3–6克。
海马有温肾壮阳,调气活血的作用,用于肾虚阳痿,遗尿,虚喘以及治肿瘤和疔疮等症。成药中海马补肾丸即以此为主药。动物实验表明,海马确有兴奋性机能的作用,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对去势鼠则可出现动情期,并使正常小鼠子宫及卵巢的重量增加。其提取液也表明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其效力较蛇床子、淫羊藿弱,但优于蛤蚧。本品多入丸散剂,每次用量3克–6克。
冬虫夏草既能养肺阴,又能补肾阳,为平补阴阳之品,用于肺痨咳血,阳痿遗精等症。现代研究表明,虫草有平喘作用,对心脏、肠管和子宫均有抑制作用,对小鼠有镇静和催眠作用。本品多入丸散剂,每次用量5克–10克。
巴戟天有温肾壮阳,益精,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用于肾阳不足的阳痿,宫冷不孕,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及风湿病等。现代研究表明,巴戟天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一般汤剂用量为6克–15克。
仙茅有温补肾阳,除寒湿暖腰膝的作用,用于阳痿,腰膝冷痛等症。本品汤剂常用量为3克–10克。因本品有小毒,只宜暂用,不可久服。
阳起石长于补肾气,暖下焦,用于治疗阳痿,遗精早泄,女子不孕等症。本品多入丸散剂,常用量为3克–10克。
枸杞子既能养血益阴,也能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的腰膝酸软,遗精,也可治疗头晕眼花,糖尿病等。汤剂用量为4克–10克。
补肾药物还有很多,如韭子、锁阳、覆盆子、蛤蚧、雄蚕蛾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论述。在运用上述补肾药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必须确定是肾阳虚,而不是肾阴虚;二是注意不要一味的补阳气,因为这些药物多为温热药,长期应用易耗损肾阴,使肾气更为不足。古人认为,善补阳者必从阴中求阳。因此正确的用法是在补阴药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药,常用的补阴药有很多,如地黄、山萸肉、元参、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阿胶、龟板、鳖甲等,可以根据情况选用。如一味补阳,以求速效,无异于饮鸩止渴,后悔莫及。
晕车药正确服用方法
晕车药需要提前服用
口服晕车药吸收一般较快,建议在乘车前半小时至1小时空腹服药。以缩短药物在胃内排空时间,使药物尽快被肠道吸收,以便在乘车、乘船、乘机时及时发挥药物的效果。晕车贴需要经过皮肤吸收,速度较慢,应该至少在上车前1小时使用。大部分晕车药都能维持较长时间,如果用药太早或太晚,不在药物起效时间,可能上车后还晕。如果是长时间旅行,建议您每隔4-6小时重复服用,以保持身体内持续的有效药物浓度,防止晕动症。
儿童不宜使用晕车药
晕车药属于即时预防性的药物,通常在药店就能购买。医院里没有防晕车的非处方药。药店出售的晕车贴,大部分属于抗胆碱贴剂。它通过抑制中枢原理来长效防晕车。口服晕车药主要是抗组胺药。这两类药物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引起嗜睡,若过量反而会加重恶心、呕吐等。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药物很容易进入中枢神经,会对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副作用。建议禁止6岁以下的孩子使用晕车药及长效晕车贴。
生姜也能缓解晕车
易晕车者尽量应选择车内前排座位,打开车窗,保持车内空气流通。或将生姜切片,行驶途中放于鼻孔下面闻或含在嘴里,能够有效阻止恶心的感觉。如果儿童受不了辛辣味,可以在上车前在肚脐处、太阳穴部位贴生姜,也可缓解晕车症状。儿童一旦发生晕车,家长可以用大拇指按压孩子的合谷穴和内关穴,让孩子有酸疼感,但不要让孩子承受不了。
怎样正确服用避孕药
专家建议
A、如果你从未服用过避孕药最好从剂量较低的第三代进口避孕药开始,比如美欣乐,仅含20微克的雌激素,其激素含量比其他避孕药低三成到四成。
B、如果你月经不规则、经量较多,特别适合服用避孕药,因为避孕药可以调整月经周期、使经量变得中等,预防贫血。对于调整月经周期,大部分避孕药都可选用。
C、如果你长了满脸青春痘、毛发也很多,就适合服用妈富隆,因为妈富隆不仅没有雄激素活性,相反还可以降低体内过多的雄激素。
D、如果你是新婚燕尔,特别适合服用避孕药,因为避孕药不影响性生活的进程,还可以根据婚期调整假来临的时间。新婚夫妇最好提前2-3个月就开始服用避孕药,以度过适应期。新婚夫妇可以选择副反应低的进口品牌,比如妈富隆。
正确服用胃动力药有法则
专家认为,吗丁啉等胃动力药一般是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初级治疗,如果它不管用,才会使用其他治疗方法。从安全性上来说,胃动力药是安全的。但不是对每一种消化不良都有用。有一种各项检查都正常却确实有消化不良症状,单纯服用胃动力药和全动力药无效,但是引进调节神经、情绪的药物,进行心理调节,配合一些调节情绪的运动,生活起居的改变,效果比药管用。
如果是器质性的消化不良,需要立即就诊。功能性消化不良往往找不到病因。
在此,小编要提醒各位朋友,想要让胃动力用药发挥药效,还必须注意这些搭配事项。
吗丁林与阿托品、普鲁本辛合用,其药理作用正好相反,即前者促进胃肠蠕动,后者抑制蠕动,合用后徒劳无效。
抗酸剂治疗溃疡要求在胃中停留时间要长,以便分散在胃黏膜表面而发挥作用,若与吗丁林合用,由于后者增加胃肠蠕动,缩短了抗酸剂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必然使其作用减弱,应避免合用。
胃动力药与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合用,由于蠕动加快,缩短了后者在胃中的停留时间,显然会影响其作用发挥,也要尽量避免同时应用。
正确服用药酒的方法
对药酒要辨证饮用通常药酒分为治疗性药酒和保健性药酒。
治疗性药酒,必须有明确的适应症、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使用剂量和禁忌症的严格规定,一般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服用。
保健性药酒虽然可以不要如同治疗性药酒那样严格要求,但是仍应十分慎重。因为各人体质的寒热虚实不同,年龄的大小不同,对酒的耐受力不同,以及饮酒的季节不同等,所以也不能随便饮用。时下有些人对选择不够重视,往往不经辨证而乱服用,产生不良后果的现象累见不鲜。
应当明确,不管哪一种药酒都要根据身体需要,讲究辨证,选择适宜,正确饮用。
因人而异,适量饮用药酒适量饮用,可调和气血,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其一定的好处。但是饮用不当或过量摄入会损害健康。明代李时珍明确指出:“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失精,生痰动火。”由于人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体质强弱以及时令气候等不同,饮用药酒的量就要因人而异。
在性别方面,妇女有经带胎产等生理特点,故在妊娠期、哺乳期就不宜饮用药酒。在行经期,若月经正常,就不宜饮用活血作用较强的药酒。在年龄方面,年老体弱者,因新陈代谢较缓慢,在饮用药酒时应减量。儿童生长发育尚未成熟,脏器功能尚未健全,一般不宜饮用。
注意禁忌饮用药酒尽量避免同时服用其它药物,因为有些药物会加大酒精的毒性,或与药酒产生副作用,或影响药效。
例如,降压药肼苯哒嗪,利尿药利尿酸,抗抑郁药闷可乐等,若与药酒同时服用,则会增强酒精的毒性;在服用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降糖药甲苯磺丁脲和胰岛素等同时饮用药酒则会影响药效;饮用药酒时同时服用灭滴灵、安定、苯海拉明、利眠宁等则会增加这些药物的副作用。
#p#副标题#e#
若患有肝病、高血压、心脏病及酒精过敏则应禁用或慎用药酒。同时饮用药酒还应注意忌口,禁房事,酒后忌洗澡。另外,还要注意区分是外用药酒还是内服药酒,不可混淆。
服法与禁忌
药酒一般以温服为好,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其剂量可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各人饮酒的习惯来决定,一般每次服用10~30毫升,每日早、晚饮用。
或根据病情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及浓度而调整。有些滋补性药酒,也可以在就餐时服用。慢慢地饮,边饮酒,边吃点菜。酒量小的人,可把浸泡好的药酒用纱布过滤,对入适量的冷糖水或蜂蜜水,稀释后的药酒更适合口味。
治病性的,病愈后一般不腚再服,不宜以药酒“过瘾”,以免酒后药性大发,反损身体。补虚的,则需要较长时间饮服,才能奏效,不能痛饮以求速效。
药酒也不是任何人都适用的,还须因人而异,如妇女有经带胎产等生理特点,所以在妊娠期,哺乳期就不宜使用药酒;在行经期,如果月经正常,也不宜服用活血功效的药酒。
相反,青壮年因新陈代谢相对旺盛,用量可相对多一些。儿童生长发育尚未成熟,脏器功能尚未齐全,所以一般不宜服用,如病情确有需要者,也应注意适量。
平时惯于饮酒者,服用药酒量可以比一般人略增一些,但也要掌握分寸,不可过量。不习惯饮酒的人,在服用时,可先从小时开始,逐渐增加到需要服用的量,也可以冷开水黧后服用。
此餐,对有些疾病如肝炎、肝硬化、消化系溃疡、浸润性或空洞性肺结核、癫痫、心脏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均不适宜服用药酒,以免加重病情。对酒过敏的人及患皮肤病等病人要禁用或慎用药酒。
以上便是服用药酒时应当注意的一些事项,一定要正确的服用药酒,让药酒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切实为你的健康出力!!!
牛黄解毒片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
牛黄解毒片是传统的中成药,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和甘草组成,功效与作用主要是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而且北京同仁堂的牛黄解毒片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的药理作用,可有效对抗各种热毒壅盛的感染性疾患。临床可用治牙髓炎、牙龈炎、冠周炎、牙槽脓肿、口腔溃疡、感染性口等疾病。
牛黄解毒片的成分
牛黄解毒片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人工牛黄,而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疗毒症。由于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要高于黄金,现在大部分使用的是所谓人工牛黄。另外,因为牛黄解毒片属于中成药,因此大家需要注意中药的加工和生成,主要包括:
1. 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膏药等中成药;
2. 用现代制药方法制作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
3. 专作治病的药酒。
牛黄解毒片饭前还是饭后吃
很多药物在服用时间上是有讲究的,有些饭前服用,有些饭后服用,甚至有些是在疾病发作时服用。那么,牛黄解毒片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有区别吗?牛黄解毒片属中药,饭前饭后服用都可以,饭前效果好些,但是如果胃不太好就饭后,不会太大差别。饭后服用药物避免不良消化道刺激,多喝水,饮食清淡。
所以,牛黄解毒片在饭前饭后服用都可。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经常服用避免产生依赖。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在医师指导下正确服用是不会有副作用的,但长期大量服用,则可能危害健康,重者危及生命,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吃补气血中药的禁忌
1、对症用药
气血虚,是一种常见病,但是它还可以分为气虚和血虚两种,如果不同气血同亏的话,在用药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像气虚患者适合服用人参、黄芪和党参等中药材,在食用这些中药时,山楂、大蒜和胡椒等就是禁止服用的食材。如果身体是血虚则需要食用一些当归和陈胶以及熟地等中药材,在食时这些中药时是禁止食用海藻、荷叶和白萝卜的。
2、吃补气血的中药忌乱补
在中医中一直有一个理论,那就是虚则补,不虚则不勿补,也就是说在吃补气血的中药以前,一定要让专业的医师给把脉,看看是不是真的气血亏损,并对症用药,如果自己在家用中药调理,也要分清中药滋补的功效是什么,它主要作用于人体什么部位,只有正确服用补气血中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滋补效果。
3、吃补气血的中药忌食油腻
大家在吃一些补气血的中药时,饮食也要多加注意,一定不能食用油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最好多食用一些清淡的粥类,因为补气血的中药本身就有些腻,会影响脾胃,再与油腻食物一起食用,会影响身体对它成分的吸收,会让滋补功效大打折扣。
常用胃药的正确服用方法
胃病患者服药期间,不仅要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还要掌握合理的用药时间,才能获得最佳疗效。换句话说,就是要在服胃药前弄清“四时五类”。所谓“四时”,是指餐前、餐中、餐后,以及餐间(即两顿餐之间)四个服药时间,而“五类”则是指抗酸药、抑酸药、抗幽门螺杆菌药、胃黏膜保护药、促胃动力药五种不同类型的胃药。
抗酸药:如氢氧化铝、碳酸钙、氧化镁等。通过中和过多的胃酸来缓解胃痛。这类药物多为弱碱性无机盐,患者须在胃内容物排进小肠后,胃内较空时服用,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抗酸作用,故餐后及临睡前服用最佳。
抑酸药: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甲氰咪胍等。主要作用于胃的泌酸细胞而抑制胃酸分泌。虽然起效不如抗酸药快速,但是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疗效明显,故目前是治疗胃病的主要药物。其中奥美拉唑类药物的吸收,容易受到胃内食物的干扰,故在餐前空腹状态下服用。而其他药物在餐前、餐后服用均可。
抗幽门螺杆菌药: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或胶体铋(丽珠得乐等),多与抗生素联合,因此,服用该类药物时要“凑合”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例如,甲硝唑等应在餐后服用,以避免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食物会延缓克拉霉素的吸收,因此在餐前空腹服用效果最佳;而阿莫西林不受食物影响,服用时间无限制。相应地,一同服用的胃药也要遵循这个规律。
胃黏膜保护药:如思密达、硫糖铝、德诺、米索前列醇等。影响此类药物疗效的关键在于胃内药物的浓度,以及药物与胃黏膜接触的时间。如果胃里有食物,会降低药物浓度,减弱药效;而另一方面,食物能减慢胃排空药物的速度,延长药物与黏膜的接触时间,因此在两餐之间服用效果最佳。
片仔癀的副作用有哪些
片仔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名气。那么片仔癀的副作用有哪些?请看本文介绍。
片仔癀作为一种纯中药制剂,临床使用证实,片仔癀毒副作用小,正确服用片仔癀未发现不良反应。如果在服用的三天后身体的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是在用药期间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局部病灶红肿热痛并且反应剧烈时,也应该到医院及时检查。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因为药物的原料中含有麝香,如果是怀孕女性的话,是不能够使用该药物来进行治疗的,否则有可能会导致流产。儿童必须在大人的监护下使用,正在服用其他药品的时候在使用片仔癀之前要先咨询一下医师或者药师。
常规药物的正确服用方式
1、服非处方药不看标签。很多人认为非处方药不会伤身,其实这是很严重的认识误区。由于大量服用非处方药物(如止痛药等)、过量服用泻药或抗酸药、不同药物反应等而导致严重健康问题的人不计其数。服药前要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
2、胃不好还总吃镇静药。一项大规模调查发现,服用处方药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定、阿普唑仑和三唑仑等)帮助睡眠的人,夜间发生烧心的几率超过普通人群50%。还有研究发现,这些处方类抗焦虑药物会导致食道下段括约肌松弛,引起胃食管反流、烧心。
3、腹泻伴发烧先服止泻药。腹泻伴发烧时,切勿滥用止泻药。这些症状说明体内存在感染,要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