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急性黄疸型肝炎的3款药膳方
适合急性黄疸型肝炎的3款药膳方
二根西瓜饮
【配方】白茅根、板蓝根各30克,西瓜瓤500克,门糖20克。
【制作】
1.板蓝根、白茅根洗净.放人锅内,注入适量水,置武火上烧沸,再转用文火煎25分钟.滤去渣留药液:
2.西瓜瓤去籽,榨汁;将西瓜汁与药液混匀,加人白糖即成。
【食法】每日2次,随量饮用。
【功效】生津止渴,清热解毒。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热毒内陷患者高热时饮用。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陈皮自鸭汤
【配方】陈皮5克,郁金、制香附子、白芍各9克,白鸭肉500 克,姜、葱、盐各5克,味精3克。
【制作】
1.将陈皮、郁金、制香附子、白芍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姜拍松,葱切段。
2.将鸭肉洗净,切3厘米见方的块,置沸水锅内汆去血水,捞出沥水再放入炖锅内,掺入水适量,放入药包、姜、葱,置武火上烧沸,转用文火炖70分钟,调入盐、味精,捞出药包,即可盛汤食用。
【食法】每日2次,适量食用。
【功效】疏肝理气。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表现为肝郁气滞、胁下隐痛、胸闷等患者。
【宜忌】气虚者慎食。
青皮蒸乳鸽
【配方】制香附子9克,青皮6克,乳鸽1只,姜、葱、盐各5 克,料酒10毫升。
【制作】
1.青皮润软,切丝;制香附子去杂质,洗净;乳鸽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放入料酒、盐,腌15分钟;姜切片,葱切段。
2.将乳鸽、姜、葱、盐、料酒、青皮、制香附子放入蒸杯内,加水适量;蒸杯置蒸笼内,崩武火大汽蒸6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2次,适量食用。
【功效】行气健脾,疏肝解郁。急性病毒性肝炎肝郁气滞患者食用。
【宜忌】有湿热者忌食:
丙肝的症状 急性丙型肝炎
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ALT升高为主,少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为轻度或中度升高。可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85%的患者则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什么
(一)首要症状
腹胀、肝区疼痛:急性病毒性肝炎时肝大可达肋缘下1~3cm,可有不同程度腹胀、肝区疼痛。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和黄疸期、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淤胆型病毒性肝炎常有明显肝大,皮肤瘙痒,大便变白等。
(二)次要症状
1.乏力、畏寒、发热:
(1)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多以发热起病,伴以全身乏力,黄疸期伞身乏力可进一步加重。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起病大多徐缓,仅有轻微乏力,一般不伴有畏寒和发热。
(3)急性重型肝炎:起病急,病情发展迅猛,病程短,患者常有高热、畏寒,极度乏力。
(4)亚急性重型肝炎:起病初期类似一般急性黄疸型肝炎,但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高度乏力、厌食。
2.全身水肿:水肿首先见于下肢,然后波及全身,重症也可以腹水为主,如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等。
3.皮肤瘙痒:因血清和皮肤中胆盐浓度升高,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肝病引起的皮肤瘙痒不属于一般的皮肤病。
(三)体征
1.肝大、肝区叩击痛:妊娠合并肝炎时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引起肝细胞增大。慢性肝炎时淋巴组织细胞增生,是引起肝大的次要原因。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和黄疸期、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
2.肝脏进行性缩小:由于大量肝细胞变性、坏死而导致肝脏体积缩小。急性重型肝炎(急性坏死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起病后可迅速出现肝脏缩小。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肝坏死)、急件病毒性肝炎起病在10日以上,可出现肝脏缩小,出现腹腔积液及皮肤瘀点、瘀斑。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也可出现肝脏缩小等。
什么是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急性肝炎的一个临床分型,根据急性肝炎患者有无黄疸表现及血清胆红素是否升高将急性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怎么回事?急性黄疸型肝炎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病程分为三期,阶段性比较明显,总病程约2-4个月。
1:黄疸前期:约数日至2周。多数症状缓慢出现,多数病人最早的感觉是全身乏力,继而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甚至不能进食。小儿常伴有低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有中度发热,亦有高热伴寒战者,呈弛张热。
2:黄疸期。约为2-6周。主要表现为黄疸的出现和加深。首先出现尿色黄染,继之见巩膜及皮肤的黄染。黄疸加深在1-2周内达高峰。随着黄疸的加深,部分病人还会继续明显存在约2-6周,然后才逐渐消失。此时多数病人不再发热。
3:恢复期。一旦黄疸消退,就进入了恢复期。约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以上各种症状多在2周左右开始消失,儿童病程较短,恢复快,约1-2个月即康复。成人中约5%长期留有肝区痛,或不适感、食欲减退及乏力,常称之为肝炎后综合征。
急性丙肝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丙肝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明显易被发现,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症状比较轻,这也是根据个人身体素质也是有差异的。
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发病早期在出现黄疸以前胡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厌食,发热症状,随后就会出现脸色,尿色,巩膜发黄,同时伴随肝区疼痛,肝肿大。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症状:乏力,厌食,腹胀。肝肿大,肝区疼痛,扣压疼。这类症状比较轻微,易被忽视,所以也易耽误治疗,导致转化为慢性丙肝。
急性丙肝发病急,症状也比较明显,同时传染性强,对肝脏的损害大,因此发现上述症状后一定要积极给予科学的治疗,以建议隔离治疗,避免传染给他人,同时建议急性丙肝治疗期也要注意饮食合理供给,因为此时的肝功能下降,消化吸收代谢能力下降,因此饮食要易消化,营养丰富,有利于肝细胞修护。
急性黄疸型肝炎你知道该如何治疗吗
一、西医治疗
急性黄疸型肝炎一般可按急性肝炎治疗。但对黄疸较重,持续时间长,且有进行性加重趋势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治疗。
二、中医治疗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矛盾是湿热郁蒸,肝胆受损,所以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应以清热利湿(清利肝胆)为主,须区别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或湿热并重而分别施治。至于无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原则,肝热气滞者应清热解毒、疏肝化瘀;肝脾不和者应健脾和胃舒肝;阴虚者养阴健脾,根据病情虚实之不同而辨证论治。
治疗急性黄疸肝炎方1.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法,此方法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用(龙胆草、茵陈蒿、虎杖、大青叶、连翘、栀子、茯苓、白茅根、大黄)或用(茵陈、鸡骨草、田基黄、败酱草、白花蛇舌草)治疗,疗效甚佳。
治疗急性黄疸肝炎方2.温阳化湿,利尿退黄法;本法适用于寒湿困脾型。方用(茵陈、白术、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加茯苓、郁金、黄芪治疗,疗效颇佳。
治疗急性黄疸肝炎方3.健脾化湿法,本法用于脾虚失运型。以(党参、茯苓、白术、扁豆、炙甘草、山药、柴胡、白芍、五味子、山楂、黄芪)治疗成人脾虚及小儿急性肝炎,效果满意。
三、急性黄疸型肝炎饮食
急性黄疸型肝炎以起病较急、肤黄、目黄、小便黄为特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在饮食上也要注意。
急性黄疸型肝炎在饮食上的要求是:食物应新鲜可口、清淡、易消化、冷热适宜,无刺激性,适量,富于营养的流食、半流食、软食;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并要求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烟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血液后分解代谢需在肝脏进行,分解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能使已有病损的肝细胞损害程度加重)的基础上对急性黄疸型肝炎进行了辨证实施饮食护理指导。
急性黄疸肝炎的原因
最为常见的是急性黄疸型肝炎,它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个类型,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黄疸型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黄疸型肝炎两种,黄疸型肝炎病因有很多,主要有四种因素:
1、溶血性黄疸:凡能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而产生溶血的疾病,都能引起溶血性黄疸。常见疾病有以下两大类:
(1)一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血红蛋白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恶性疟疾、蛇毒、毒蕈中毒等。
2、肝细胞性黄疸:各种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各型肝硬化、原发与继发性肝癌、败血症及钩端螺旋体病等,都可因肝细胞发生弥漫损害而引起黄疸。
3、阻塞性黄疸:根据阻塞的部位可分为肝外胆管及肝内胆管阻塞两类。
(1)引起肝外胆管阻塞的常见疾病,有胆总管结石、蛔虫、肿瘤及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引起胆管外压迫而导致胆总管阻塞的常见疾病或原因,有胰头癌、胰头增大的慢性胰腺炎、胆总管癌、肝癌以及肝门部或胆总管周围肿大的淋巴结(癌肿转移)等;
(2)肝内胆管阻塞又可分为肝内阻塞性胆汁郁积与肝内胆汁郁积。前者常见于肝内胆管泥沙样结石、癌栓(多为肝癌);后者常见于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胆汁郁积症、细菌性脓毒血症、妊娠期复发性黄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少数心脏或腹部手术后等。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指胆红素的代谢有先天性的缺陷,发病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年,常有家族史。如在婴幼儿时期未死亡而能存活下来者,其黄疸可反复出现,常在感冒或运动、感染、疲劳后诱发,但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良好。这类黄疸临床上较少见,有时易误诊为肝胆疾病。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正确认识
大多数人对肝炎这个词都不陌生,但是通常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了解每一类型的肝炎,对于预防、治疗和康复都是必要的。
急性黄疸型肝炎占全部肝炎的70%~90%,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痛,少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表现的阶段性较为明显,多缓慢起病,常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等症状,发热消退后,自觉症状稍减轻,巩膜及皮肤出现黄疸,数日至3周内达到高峰,患者尿色深黄可出现一过性粪便变浅,经2-6周后患者黄疸逐渐减轻、消退,大便颜色恢复正常,肝功能恢复症状。
不少人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是否传染极为关注,也有人认为黄疸越深,传染性越强,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急性黄疸型肝炎可以有很多病因引起,如果是病毒引起则具有传染性,如果由自身免疫、药物或者酒精引起,则并不具备传染性。
成年人如近期有饮食不洁史,逐渐出现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肋痛、食欲不振、厌油腻、全身乏力、目黄尿黄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是急性黄疸型肝炎,同时要针对病因及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