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急性肝炎吃什么好

急性肝炎吃什么好

1、鸡骨草蜜枣猪肉堡

鸡骨草30克、蜜枣7、8枚、瘦猪肉100克。加水适量煎煮,食盐小量调味,去渣,喝汤吃肉,每日1剂。本方具有清湿热、解毒、退黄、扶正护肝之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湿热明显者。

2、泥瞅豆腐汤

鲜豆腐100克、泥鳅数条。将泥鳅放盆中养1―2日后取出,宰洗干净,切成3.3―厘米长段,与豆腐共放锅中,加水适量,煮至烂熟,吃泥锹豆腐喝汤,每日1次,每次1小碗。用于急慢性黄疽型肝炎,对转氨酶高者有降低作用。

3、田基黄蜜枣猪肝煲

田基黄30克蜜枣7―8枚猪肝100克。将猪肝切成片,用清水适量煎煮,加食盐少量,去渣饮汤食猪肝,有清热去湿,散淤解毒,扶正护肝之功。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湿热证明显者。

4、茅根猪肉

瘦猪肉250克、茅根250克,将茅根洗净放在锅中。加水煮沸,去渣,然后放入切成片的瘦猪肉,煮汤。肉煮熟后加入调味品,吃肉喝汤,每日2次,每次1小碗。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

怎样区分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一般是甲型黄疸性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该病起病急、症状重、出现黄疸、病程短、易恢复、预后好。

慢性肝炎多数由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引起,起病缓、症状轻、病程长、预后差,极易转变为肝硬化、肝癌。

怎样区分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

急、慢性屏炎主要从临床症状表现的差异和病后持续时间的长短及某些化验结果不同等方面来区别。

急性肝炎(不管有无黄疸,也不管甲、乙型),常有密切接触肝炎病人的病史,如与肝炎病人(特别是急性期)同吃、同住、同生活,或经常接触肝炎病毒污染物(如血液、类便),而未采取防护措施等。在近半年内曾接受输血或注射血液制品、接受消毒不严格的药物注射、免疫接种、针刺治疗等。

在症状上,近期内出现持续几天以上的、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腹胀、溏便、肝区痛等。在体征上可有肝肿大、脾肿大、黄疸等。化验检查时,主是转氨酶明显增高。

慢性肝炎,一般都有过急性肝击的病史,病程已超过半年仍然未愈。在症状上没有急性肝炎那样明显(可能没有明显的厌食、厌油腻、恶心等),但是慢性肝炎病人的体征有特殊之处,可出现蜘蛛痣、肝手掌、牙龈出血等。

在化验上,慢性肝炎忠者的转氨酶升高不明显,而反映蛋白质代谢的肝功能化验有明显异常,如浓碘试验、锌浊度试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等有显著教变,持续时间可达一年甚至几年。急性肝炎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变化,或变化不大。

急性肝炎痊愈会否传染

急性肝炎痊愈会否传染呢?北京京军肝病医院专家指出,急性肝炎引是由于感染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肝脏疾病,病程不超过6个月。在我国,最常见的急性肝炎是急性乙型肝炎。在急性肝炎期,一般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很强。

急性肝炎毕竟是血液传染疾病,如果身上没有伤口、皮肤黏膜破损,病毒无法进入血液,就不会造成传染。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 (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传染源是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HAV和HEV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如通过日常生活接触、饮水和食物传播引。

急性肝炎HBV、HCV和HDV主要通过体液传播如输血及血制品、预防接种、药物注射、针刺等,生活密切接触是次要途径。婴幼儿的乙型肝炎可通过胎盘、分娩、哺乳、喂养造成母婴传播。HCV主要通过输血传染。HBV、HCV可通过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而导致性传播。

急性肝炎痊愈会否传染呢?急性肝炎是由于感染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肝脏疾病,病程不超过6个月。在我国,最常见的急性肝炎是急性乙型肝炎。在急性肝炎期,一般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很强。但急性肝炎毕竟是血液传染疾病,如果身上没有伤口、皮肤黏膜破损,病毒无法进入血液,就不会造成传染。

急性肝炎初期的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医学界一般认为,急性肝炎在经过治疗半年之后,如果还不能痊愈,那么患者便会转为慢性乙肝,需接受抗病毒治疗。急性肝炎在治愈之后,不再具有传染性,而且被治愈的肝炎患者还可以终生得到免疫。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肝炎发病较急,病程短小,大多经1-3个月康复,一般不超过半年。但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丁型病毒性肝炎的恢复要较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要慢。

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病毒性肝炎,虽然在病原学、流行病学、血清学、疾病过程和肝外表现等方面有一定区别,但在临床表现都极为相似。

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可见乏力、纳呆、恶心、腹胀、发热、有或无身目黄染(发热、黄疸以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为多见)。

急性肝炎的体征以肝脏肿大(表面光滑)为主,且多有压痛或触痛,肝脏质地软或充实,仅少数患者有脾脏肿大。

急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急性肝炎白细胞常稍低和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肝功能试验,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正常,常大于正常最高值4倍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B超:急性肝炎为肝细胞光点增粗、增强改变为主。

急性肝炎的症状与体征一般1-3个月后逐渐消失,很少有超过半年者。

急性肝炎吃什么食物好 高糖

糖类是人体的热量来源,因此注意糖类的补充。然而,糖类的供给要适当,不宜过量。肝炎患者由于食欲减退,摄入量少,血糖浓度下降,易出现面色苍白、心悸汗出、体倦乏力等低血糖反应。补充糖类,如葡萄糖、蔗糖、蜜糖、水果汁等,既可防止上述症状发生,且糖有利尿、解毒作用,有利于黄疸的消退、肝功能的复原。但另一方面,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影响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从而降低食欲。糖类容易发酵,产生大量气体,易导致腹胀,尤其病人脾胃功能减退,出现腹胀、纳少、舌苔厚腻时,更不宜过多食糖。同时,糖代谢过程比脂肪迅速,从而取代脂肪分解,导致脂肪贮蓄,易发胖或产生脂肪肝,影响肝炎的治疗。因此,肝炎膳食糖量的供给,应适量加,而不宜过量。

急性肝炎吃什么水果好

1、葡萄

葡萄中含有丰富矿物质(钙、钾、磷、铁)、多种维生素(B1、B2、B6、C和P)和微量元素,具有补气血、强筋骨、益肝阴、利小便、舒筋活血、暖胃健脾、除烦解渴的功效,同时其含有的多酚类物质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有效地调整肝脏细胞的功能,抵御或减少自由基对肝脏的伤害,因此具有很好的养肝护肝功效。

2、香蕉

香蕉属于低热量但营养高的水果,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钾、VA、VC、膳食纤维等有益成分,在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肝脏等方面都是很有益的。

3、柠檬

柠檬具有养肝健脾、防毒解毒的功效,经常适量食用可保护肝细胞免受自由基的破坏,可有效地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快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功能,进而起到养护肝脏的功效,但柠檬属于酸性大的食物,对于胃酸多的人群,应适量且慎食为宜。

4、乌梅

以“酸入肝”著称,其具有补肝、敛肝的医用价值,不仅具有“和肝气,养肝血”的功效,而且还能加强肝脏的解毒能力、促进消化吸收,进而达到调肝、护肝的功效。

5、猕猴桃

猕猴桃中所含的纤维,有三分之一是果胶(特别是皮和果肉接触部分),食用后可有效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这对脂肪肝的饮食也是十分有益的。

嗓子痛发炎吃什么消炎药好

1、嗓子痛发炎吃藏青果冲剂好

有清热利咽、生津润肺的作用,用于咽痒干咳者。温开水冲服,每次1袋(块),1日3次;或用片剂2~3片含服,每日4~6次。

2、嗓子痛发炎吃青黛散好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由急性咽炎引起的咽喉疼痛。每次将少许青黛散药末直接撒在咽部,每天用药2~3次。

3、嗓子痛发炎吃珠黄散好

具有清热解毒、化腐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由急性咽炎引起的咽喉疼痛。每次服0.6克,并将少许珠黄散药末撒于患处,每天用药2次。

4、嗓子痛发炎吃清咽润喉丸好

具有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的功效,适合有痰黄,咯吐不爽,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急性咽炎症状的咽喉疼痛患者使用。每次服2丸,每天服2次。

5、嗓子痛发炎吃板兰根好

主治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传染性肝炎等。它对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肠炎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6、嗓子痛发炎吃黄连好

主治急性咽喉炎、急性结肠炎、急性结膜炎、口疮、疖、痈、吐血、消渴和烧伤等。对一些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和滴虫有杀灭作用,此外还有降压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功效是清热去湿、泻火解毒。

急性肝炎吃什么食物好 低脂肪

脂肪可供给人体热量及某些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而且可促进食欲,一般患者每日可食脂肪40~60克。脂肪代谢需要肝脏分泌的胆汁,凭借胆汁才能将脂肪分解成能够吸收的微粒。但患急性肝炎时,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胆汁分泌不足,从而使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大量食用高脂肪的物质,强迫肝脏分泌胆汁,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使病情加重。因此,在急性肝炎期,应当少食含有脂肪的物质,以患者能耐受又不影响食欲及消化为度。在黄疸消退、食欲增加时,可食用易消化的含胆固醇少的脂肪,如植物油、奶油等,若摄入过多则会影响脾胃的消化与吸收,以至出现腹胀、腹泻等症,同时肝细胞内脂肪沉着能妨碍肝糖元的合成,日久可导致脂肪肝,并能降低肝细胞的生理功能。

急性肝炎传染吗

急性肝炎是由于感染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肝脏疾病,病程不超过6个月。在我国,最常见的急性肝炎是急性乙型肝炎。在急性肝炎期,一般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很强。但急性肝炎毕竟是血液传染疾病,如果身上没有伤口、皮肤黏膜破损,病毒无法进入血液,就不会造成传染。

由此可知,急性肝炎是会传染的,由于急性肝炎的传染性一般较强,为了避免传染给家人,急性肝炎患者最好与家人隔离,分开用餐。急性肝炎患者暂时不要过性生活。

如果感染的是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家人可以及时去医院接种乙肝疫苗,但在产生足量乙肝表面抗体前,还应注意避免传染。祝您健康。

急性黄疸型肝炎吃什么好

什么是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吃什么好?临床上肝炎有很多种,急性黄疸型肝炎就是其中一种,很多患者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了解不是很深,因此不知道得了急性黄疸型肝炎该怎么办,在饮食方面急性黄疸型肝炎吃什么好等问题,我们来了解下

那么急性黄疸型肝炎吃什么好呢

肝炎患者一旦出现黄疸,就会出现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尿液发黄的现象,因此患者为了消除这些现象,不仅要积极治疗,更要在饮食方面有所禁忌,具体急性黄疸型肝炎吃什么好,总结如下:

1.饮食合理: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为了促进肝功能恢复,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切忌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且平时多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一些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2.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各种丰富的维生素,为患者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急性黄疸型肝炎应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香菜、冬瓜、丝瓜等蔬菜,西瓜、苹果、梨等水果。

3.补充富含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因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肝脏受到损伤,导致蛋白质合成降低,因此患者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同时要及时控制脂肪量,如患者可以吃一些牛肉、鱼、黑米、高梁、糯米等食物。急性黄疸型肝炎吃什么好

在了解了急性黄疸型肝炎吃什么好后,再次强调,对肝脏有益的食物可以促进肝功能的修复,同时对肝脏不利的食物会增添肝脏负担,因此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一定要远离那些对肝脏不利的事物,如烟酒,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尤其是香烟中含有致癌物质,容易使患者发生癌变,所以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一定要严格的戒烟戒酒。

通过以上急性黄疸型肝炎吃什么好的介绍,同时指出:急性黄疸型肝炎除了要日常保健外,还要积极的治疗,通常肝炎患者一旦出现黄疸,就预示着患者的病情有加重趋势或者已经恶化,因此建议患者比较好及早到正规的肝病医院检查确诊病情,然后对症治疗,争取早日恢复健康。推荐:治疗黄疸的比较好办法

由于患者容易出现黄疸,因此建议患者切忌盲目服用去黄疸的药物,以免出现副作用,患者应该从根本上治疗,即找出引出黄疸的根本原因,是由哪种肝炎病毒引起的,患者比较好选择一家大型的肝病专科医院,然后患者再根据自己的具体病情制定有针对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彻底的杜绝黄疸现象,同时恢复肝功能。急性黄疸型肝炎吃什么好

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的关系

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肝病是一种不受人们控制的疾病,而且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导致病情的加重,急性肝炎是指由于感染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肝脏疾病,病程不超过6个月。而慢性肝炎则是指急性肝炎在经过6个月后,仍有临床症状和肝功能障碍者。

可见二者存在着因果关系,对于急性肝炎的迁延不愈,湿热留变,肝病传脾,气滞血瘀很有可能就会导致慢性肝炎的出现。慢性肝炎的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或上腹不适,严重者消瘦、面色灰暗、黄疽等。肝功能明显异常,特别是体内转氨酶升高。有时还会出现频繁出血倾向,体检时发现有肝脏肿大、质地中等或偏硬、压痛、腹水等情况的出现,所以一定要及早的进行治疗。

对于慢性肝炎的治疗一定要趁早,而且还要注意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注意食疗,以保证供应足够的营养元素以帮助肝脏尽快恢复,还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可以选用一些保肝药物或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等进行调养,不过一定要在医生的医嘱下才能进行,以免药物产生中合作用或是产生副作用。

对于急性肝炎一定要给予最好、最及时的治疗方法,以避免急性肝炎向慢性肝炎的转化,而给患者的身体及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

急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区别

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主要区别在于病情是非。急性肝炎是指由于感染肝炎病毒引起肝脏病变,一般病程不超过6个月。慢性肝炎多是由急性乙肝,急性丙肝病程超过半年演变而成。另外,慢性肝炎还包括了那些不是病毒原因引起,但是临床表现为慢性肝炎患者,包括脂肪肝患者、药物性肝炎患者等。

1、急性肝炎

①因急性肝炎一般为自限性,大多可完全康复,所以一般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②适当休息:症状明显或病情较重如有黄疸者应强调卧床休息,卧床可增加肝流量,有助恢复。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劳。

③合理饮食:予清淡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蛋白质摄入争取达到每日1—1.5g/kg,热量不足者应静脉补充葡萄糖。适当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得益消化食物有利肝脏修复,不必过分强调高营养,以防发生脂肪肝,避免饮酒。

④药物辅助:辅以药物对症及恢复肝共冷,药物不宜太多,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一般肝功能正常的患者1—3个月后可恢复工作。一般不采用抗病毒治疗,极性丙型肝炎则是例外,因急性丙型肝炎容易转为慢性,早期应用抗病毒药可减少转慢率。可选用干干扰素或长效干扰素,疗程24周。

⑤心理平衡:使病人有正确的疾病观,对肝炎治疗应有耐心和信心。切勿乱投医,以免延误治疗。

2、慢性肝炎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包括合理的休息和营养,心理平衡,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抗病毒,抗纤维化等治疗。

可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肝硬化和HCC的发生。

①保肝治疗;

②抗纤维化治疗;

③注射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④口服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

⑤免疫抑制剂;

⑥禁酒。

急性肝炎饮食

急性肝炎的患儿饮食的原则如下:

1.蛋白质应足够。肝脏因病受损,肝细胞的修复需要补充蛋白质,但不宜过多,否则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对肝脏的恢复不利,且急性期间胃肠道有炎症,食欲不振,因此以适量的蛋白质为最好。应选择优质蛋白质。待病情好转时再给予高蛋白质饮食。

2.高碳水化合物。急性期间食欲不振,热能来源主要靠碳水化合物,可适当吃些葡萄糖、蔗糖、麦芽糖、蜂蜜等。碳水化合物能合成肝糖原储存于肝脏,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但也不宜过多。食欲好转后即可按正常标准给予。

3.低脂肪。肝炎病人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故厌恶油腻。因此饮食应当清淡少油,不宜吃含脂肪高的肉类、油炸食品等。由于脂肪能促进食欲,烹调用油太少会影响食品的色香味,所以也不要限制过严,尽可能选用植物油。

4.维生素应丰富。正常儿童肝脏储有各种维生素,肝炎使其储存能力降低。维生素在体内能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因此应给予高维生素饮食,特别是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5.饮食细软易消化。以半流质饮食或软饭较为适宜,少量多餐。食物种类要多样化,并注意烹调方法,以增进病人的食欲,保证有足够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

此外药膳食疗也很重要,可以尝试一下的药膳:1,板蓝根煨红枣。2,茵栀黄粥。3,灵芝粉:[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中。适宜肝脾不调型病毒性肝炎。4,柳叶红枣粥。

急性肝炎症状

今天要和大家说的是急性肝炎症状,简单来说,急性肝炎其实又可以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其实这两个分类在症状上面就可以分辨出来的。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往下看看。

急性肝炎感染后症状引:患者近期出现低热、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腻、肝区不适及尿黄等症状,休息后不见好转。

急性乙肝的分类症状:急性乙肝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

(1)黄疸前期:多缓慢起病,发热轻或多无发热常出现关节痛、皮疹。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有时腹痛、腹泻。本期平均持续5-7天。

(2)黄疸期:发热消退,自觉症状稍减轻,巩膜及皮肤出现黄疸,数日至3周内达到高峰。尿色深黄可出现一过性粪便变浅。肝区痛、肝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本期持续2-6天。

(3)恢复期:患者黄疸逐渐减轻、消退,大便颜色恢复正常,皮肤瘙痒消失,食欲好转,体力恢复,消化道症状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本期一般为1-2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此型较多见,占急性乙肝的90%以上。症状较轻,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症状。肝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此型肝炎症状轻常被忽视诊断。病程约2-3个月。

上面就是向大家介绍的关于急性肝炎症状的知识,希望大家看完对这个疾病的症状会这个疾病更加了解。我们在生活当中如果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什么不适的情况,应该及早的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这样对治疗疾病才会更有帮助。

相关推荐

急性肝炎的原因

急性炎患者预后大多良好,90%以上的患者在3个月内都可以痊愈,只有不到10%的人可转变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仅有1%~2%的患者会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急性肝;炎转为慢性肝炎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肝炎类型 肝炎类型即所感染的病毒种类。甲型和戊型肝炎一般不会转变成慢性,即使秉承稍长一些,最终都可以达到完全治愈,超过6个月者极为罕见。乙型,丙型肝炎就不一样,很容易演变成慢性。成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5%~ lO%、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约有50%会成为为慢性,原有乙肝病毒感染再加上乙肝病毒感染即所谓重

急性肝炎的饮食

1.蛋白质应足够。肝脏因病受损,肝细胞的修复需要补充蛋白质,但不宜过多,否则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对肝脏的恢复不利,且急性期间胃肠道有炎症,食欲不振,因此以适量的蛋白质为最好。应选择优质蛋白质。待病情好转时再给予高蛋白质饮食。 2.高碳水化合物。急性期间食欲不振,热能来源主要靠碳水化合物,可适当些葡萄糖、蔗糖、麦芽糖、蜂蜜等。碳水化合物能合成肝糖原储存于肝脏,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但也不宜过多。食欲好转后即可按正常标准给予。 3.低脂肪。肝炎病人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故厌恶油腻。因此饮食应当清淡少油,不宜

急性肝炎严重吗

一、一般治疗 适当休息,肝炎症状明显期特别是有黄疽者应卧床休息,直至症状和黄疸明显消退方可起床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或延长活动时间,以活动后不觉疲乏为度。合理饮食,以流食为主,少量多餐,保证水分的供给以利于利尿排黄,应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黄疸严重者注意维生素K的补充。避免饮酒、过度劳累和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 二、药物治疗 早期应用干扰素300万U,皮下注射或肌注,隔日1次,3-6个月为一疗程。急性期黄疸者可予茵陈蒿汤治疗。恶心、厌油、呕吐者应给予葡萄糖加维生素C维生素B,或门冬氨酸钾镁溶液,静滴。也

急性肝炎传染吗

急性肝炎是一种由肝炎病毒造成的肝脏感染性疾病。患这种疾病后,患者的血液具有高度的传染性。由此可见急性肝炎是会传染的。 HBV感染的特点为临床表现多样化潜伏期较长。一般以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IgM阳性高滴度(≥1:1000)及HBV-DNA阳性作为诊断依据。急性乙肝临床表现多样化、潜伏期较长(约45-160日,平均60-90日)。 尽管急性肝炎病人可以不住院治疗,但仍然要注意不要传染给其他人,生活中要注意隔离、分餐、分床、分生活用品的原则,并尽可能避免性生活与强调使用避孕套。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的病理解释如何

慢性肝炎多由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丙 型肝炎久治不愈,病程超过半年,而转为 慢性肝炎。也有较多慢性肝炎病人感染肝炎病毒后,起病隐匿,发现时已经成为慢 性肝炎。慢性肝炎多是从急性病毒性肝炎转变 而来,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长期应用 损害肝脏药物及机体对药物过敏,酗酒以及某种酶的缺乏,代谢紊乱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肝炎的早期症状

1、甲型病毒性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简称HAV)引起。 2、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HBV)引起。 3、丙型病毒性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简称HCV)引起。 4、丁型病毒性肝炎,由丁型肝炎病毒(简称HDV)引起。 5、戊型病毒性肝炎,由戊型肝炎病毒(简称HEV)引起。 6、庚型病毒性肝炎,由庚型肝炎病毒(简称HGV)引起。 其中乙型肝炎在我国是发病率最高的。此外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素养、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等。 上述分类方法是依据其病原

缺血性肝炎什么

1,食疗方: 1).茅根猪肉 瘦猪肉250克、茅根250克,将茅根洗净放在锅中。加水煮沸,去渣,然后放入切成片的瘦猪肉,煮汤。肉煮熟后加入调味品,肉喝汤,每日2次,每次1小碗。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 2).海蛰革莽 鲜海蛰150克、饽齐250克,将海蛰洗净,革莽洗净,去皮切片,同放在砂锅中,加适量的水煎煮成汤。每日2次,每次1小杯o·—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3).虎杖蜜 虎杖根500克、北五味子250克、蜂蜜1000克,将虎杖

丙肝预后

1、急性肝炎 多数患者在3个月内临床康复。急性丙型肝炎50%—80%转为慢性或病毒携带。 2、慢性肝炎 轻度慢性肝炎患者一般预后良好;重度慢性肝炎预后较差,约80%五年内发展成肝硬化,少部分可转为HCC,病死率高达45%。中度慢性肝炎预后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慢性丙型肝炎预后较乙型肝炎好。 3、重型肝炎 预后不良,病死率50%—70%。年龄较小、治疗及时、无并发症病死率较低。急性重要型肝炎存活者,远期预后较好多不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亚急性重型肝炎存活者多数转为慢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最

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病理介绍

急性肝炎 最常见和最早期的肝细胞变性为气球样变,其次为嗜酸性小体,再其次为肝细胞核空泡变性,继续发展为核溶解。最后为肝细胞灶性坏死与再生。汇管区可见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肝血管窦壁细胞再生。 慢性肝炎 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细胞失去索状排列,肝细胞膜增厚,胞浆空虚,堆砌成铺路石状。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较轻微,而且易恢复。在肝细胞坏死处和汇管区有淋巴细胞浸润。 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细胞坏死严重,常发生碎屑样坏死,破坏界板,由此汇管区纤维细胞扩展到肝小叶内。含HBsAg的肝细胞常呈毛玻璃样。当坏死区

急性肝炎的表现

急性肝炎是目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为常见的传染病。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急性乙型肝炎已远较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为少,临床初步诊断的急性乙型肝炎,大部分是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的急性活动。急性肝炎分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和急性黄疸型肝炎两型。 1.急性无黄疸型:近期内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肝区胀痛等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肝肿大伴有动态变化及叩、压痛,部分患者有轻度脾肿大。 2.急性黄疸型肝炎分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 (1)黄疸前期:起病急,伴畏寒及发热,乏力,纳差及消化道症状明显,部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