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月经不调喝什么茶调理 鸡血藤补气生血茶

月经不调喝什么茶调理 鸡血藤补气生血茶

材料:鸡血藤30克,熟地黄18克,当归15克,党参12克,白芍9克。

做法:将上述五味茶材分别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茶杯中,加适董沸水冲泡。盖 上杯盖,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用。

功效:补气生血,调经通络。适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人群饮用。

饮用禁忌:湿热内蕴、舌苔厚腻者不宜饮用。

血精患者可经常食用鸡血藤煲蹄筋

中医认为血精多由于患者肾阴不足或因血络受损、湿热下注,熏蒸精室,血热妄行所致。血精患者可经常食用鸡血藤煲蹄筋,可获得活血通瘀的功效。

材料:猪蹄筋80克,鸡血藤50克,红枣6枚。

做法:先将猪蹄洗净,清水泡一夜,翌日用开水浸泡4小时,再用清水洗净,与鸡血滕、红枣同置砂锅内加水煎煮,蹄筋熟烂后加盐调味,饮汤吃蹄筋、红枣。

功效:蹄筋味甘,性温,入脾、肾经;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中的作用,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产后虚冷、腹痛寒疝、中虚反胃。蹄筋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和生物钙,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并且不含胆固醇,能增强细胞生理代谢。胶原蛋白被肠道吸收后,可使皮肤白嫩、滋润、富有弹性,延缓皮肤的衰老;蹄筋中的生物钙,吸收率在70%以上,具有强筋壮骨之功效,对腰膝酸软、身体瘦弱者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有助于青少年生长发育并可减缓中老年妇女的骨质疏松。

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鸡血藤煲蹄筋有活血通瘀之功,用于瘀血内阻引起的血精。

月经不调喝什么茶调理好

(1)玫瑰花茶

原料:玫瑰花15克。

制法:用沸水冲泡玫瑰花,代茶饮。

功效:理气解郁,活血散瘀。适用于经期腹痛,胀痛者。

(2)凌霄茴香茶

原料:茶树根、凌霄花和小茴香各15克,红糖、黄酒适量,少许米酒和盐,老母鸡1只。

(选自民间验方)制法:于月经来时,将茶树根、凌霄花同适量黄酒隔水炖3小时,去渣后加红糖服用;月经干净后的第二天,将凌霄花炖老母鸡,加少许米酒和盐拌食,每月1次,连服3个月。

功效:用于痛经的辅助治疗。

(3)曼泽兰叶茶

原料:绿茶1克,泽兰叶(干品)10克。

(选自民间验方)制法:用刚沸的开水冲泡绿茶与泽兰叶大半杯,加盖5分钟后可饮。常作饮料。第一遍的茶汁快尽饮,略留余汁,再泡再饮,直至冲淡为止。

功效:活血化瘀,通经利尿,健胃舒气。对月经提前或错后,经血时多时少,气滞血阻,小腹胀痛者甚宜,也可用于原发性痛经的辅助治疗。

鸡血藤治重症肌无力

鸡血藤又名血风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白花油麻藤、香花岩豆藤或亮叶岩豆藤等的干燥藤茎。鸡血藤的茎切断后,其木质部立即出现淡红棕色,慢慢变成鲜红色汁液流出,因像鸡血,故称其为鸡血藤。中药店有售。

鸡血藤补血活血,舒筋活络。清乾隆时赵学敏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谓其“治老人气血虚弱,手足麻木瘫痪等症”,“最活血,暖腰膝,已风瘫”。叶橘泉主编的《现代实用中药》载其:“为强壮性之补血药,适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症,如肢体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闭止等,有活血镇痛之效”。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证”范畴。用中药鸡血藤治重症肌无力,法取:鸡血藤500克,以文火水煎2次。第1次煎50分钟,第2次煎30分钟,2次共滤出药液约2000~2500毫升,代茶频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杨丁友医师以本法治疗多例,收效明显。多在饮用3个月时收明显疗效;半年后,肌无力基本恢复正常。详见《中医杂志》2003年第9期第647页《大剂量鸡血藤治疗重症肌无力》。本文兼供读者杜文求医参考。陈修源

食用鸡血藤的注意事项

鸡血藤是豆科崖豆藤属的植物,其茎是一种中草药,有补血,活血,通络的功效与作用。鸡血藤的茎被切断以后,其木质部就立即出现淡红棕色,不久慢慢变成鲜红色汁液流出来,很像鸡血,由此得名。

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可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现代药理学证明,鸡血藤有抑制心脏和降低血压作用,抗癌作用,鸡血藤能调节脂质代谢,对动脉硬化有治疗作用。

鸡血藤片过敏者禁用,月经过多者不宜用;阴虚火亢者慎用。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饮食注意事项

多发性神经炎又叫做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是一种危害非常大的慢性疾病,发病人群主要以男性疾病,疾病的发生可造成患者肢体瘫痪,严重还会引起并发症的发生,有部分患者出现血压不稳定和心电图导常等,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还要做好患者的保健工作,具体的保多发性神经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健方法下面就请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红花地黄粥:红花、杜仲、麻黄各0克,生熟地黄各克,粳米0克。先将前味药加水煮沸0分钟,去渣存汁,加入粳米,煮成药粥,温服,多发性神经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每日次。适用于本病以下肢多发性神经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麻木、疼痛、发凉为主要症状的患者。

采取相多发性神经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应的治疗措施,对症治疗。千万不要盲目治疗,不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黄芪血藤鳝鱼羹:黄芪、鸡血藤各0克,黄鳝00克。前二种煎水取汁;黄鳝去头、尾、骨、内脏切丝,用植物油炒过,同前汁共煮熟,以盐、姜调味。分次多发性神经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服。本方黄鳝养血、祛风通脉,黄芪益气生血,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

月经不调喝什么茶调理

玫瑰花调经茶

材料:玫瑰花、西洋参各5克。

做法:将上述两味茶材一同放入茶杯中,加适撻沸水冲泡。盖上盖浸泡20分钟 后,代茶饮用。

功效:补虚益气,活血化瘀。适于月经不调、食少呕恶等人群饮用。

饮用禁忌:口渴、舌红少苔、脉细弦劲之阴虚火旺者不宜长期大量饮用,另孕妇 也不宜多次饮用。

补气血的中药有哪些 鸡血藤

为昆明鸡血藤和山鸡血藤的藤茎,味甘、苦、性温,能补血养血、通经活络,现代研究证明,有升白细胞之作用,可用于因放射线照射过多所引起的白细胞下降。

用鸡血藤汁熬制的膏,有大补气血、强筋骨、通经络的功效,老人及妇女体弱者可常服,可治手足麻木、瘫痪、月经不调、跌拉损伤等症。

痛经食疗来帮忙

三花调经茶

原料:玫瑰花、月季花各9克,红花3克。

做法:玫瑰花、月季花、红花碾成粗末备用;将碾好的粗末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闷10分钟即可。

功用解析

红花活血通经,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尽,玫瑰花行气解郁,用于经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月季花养血调经,用于痛经。三者合用能活血调经。

川芎调经茶

原料:川芎3克、茶叶6克。

做法:将川芎、茶叶放入沙锅中,加4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至剩一半汤汁即可。

功用解析

活血祛淤、行气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胸胁刺痛、头痛、风湿痹痛。

山楂去病粥

原料:山楂30克,鸡血藤、益母草各12克,当归9克,川芎5克,大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30分钟;将山楂、鸡血藤、益母草、当归、川芎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煎取浓汁,去渣;药汁中加入大米煮成粥后加红糖搅拌均匀即可。

功用解析

本品活血化淤,调经止痛。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姜椒枣糖汤

原料:生姜25克、花椒9克、红糖30克、红枣10颗。

做法:将生姜、花椒、红糖、红枣一同放入沙锅中,加水煎服。

功用解析

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症状减轻,经行量少,色紫黑夹有血块,四肢不温,面色发白。

当归羊肉汤

原料:羊肉100克,当归、生姜各10克。

做法:羊肉洗净切碎,与当归、生姜同炖,熟烂后去当归、姜即可。

功用解析

补血虚,温脾胃。羊肉有益气补虚的作用,当归有补血活血之功,与生姜相配,可补虚温中、活血祛淤。

益母羹

原料:益母草15克、砂仁10克、米醋15毫升、红糖30克。

做法:将益母草、砂仁水煎去渣取汁;加米醋、红糖稍煮即可。

功用解析

益母草祛淤、调经,不论胎前、产后都能起到生血化淤的作用;砂仁醒脾开胃,防止益母草寒性伤胃。

月经不调喝什么茶调理 白糖茶

配料:白糖100克、绿茶5克。

制法:混合后用沸水冲泡5分钟,露宿一晚,次日一-次饮下。功效:调经,理气。

适用:月经骤停伴有腰痛、腹胀。

月经不调喝什么茶调理 莲子茶

配料:莲子3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

制法:茶叶用沸水冲泡5分钟后,去渣取汁,莲子浸泡数小时后,加冰糖炖烂,再加上茶汁调匀即成。每日1剂,食莲子喝汤。

功效:健脾,益肾。

适用:月经过多 崩漏。

什么药活血化瘀最好 鸡血藤

鸡血藤又叫三月黄、散血香等,鸡血藤药用时具有很好的补血行血、通经活络的功效。除此之外它还具有不错的观赏价值,是绿化、盆景材料之一;还具有很好的食疗价值,鸡血藤与其他相配食用能够有效治疗月经不调、风湿痹痛等等身体不适症状。

月经不调喝什么茶调理好

(1)玫瑰花茶

原料:玫瑰花15克。

制法:用沸水冲泡玫瑰花,代茶饮。

功效:理气解郁,活血散瘀。适用于经期腹痛,胀痛者。

(2)凌霄茴香茶

原料:茶树根、凌霄花和小茴香各15克,红糖、黄酒适量,少许米酒和盐,老母鸡1只。

(选自民间验方)制法:于月经来时,将茶树根、凌霄花同适量黄酒隔水炖3小时,去渣后加红糖服用;月经干净后的第二天,将凌霄花炖老母鸡,加少许米酒和盐拌食,每月1次,连服3个月。

功效:用于痛经的辅助治疗。

(3)曼泽兰叶茶

原料:绿茶1克,泽兰叶(干品)10克。

(选自民间验方)制法:用刚沸的开水冲泡绿茶与泽兰叶大半杯,加盖5分钟后可饮。常作饮料。第一遍的茶汁快尽饮,略留余汁,再泡再饮,直至冲淡为止。

功效:活血化瘀,通经利尿,健胃舒气。对月经提前或错后,经血时多时少,气滞血阻,小腹胀痛者甚宜,也可用于原发性痛经的辅助治疗。

相关推荐

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调经止痛

具有调经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月经不调、经行不畅、虚经闭等症,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女性如何调理宫寒

1、中药泡脚 艾叶、肉桂、花椒煮水,用以浸泡双脚,能温肾散寒、温经通络。 2、月经期间调养 用红花、艾叶煮水,以暖宫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红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让月经排除干净,也活气,暖宫。 3、艾灸疗法 艾灸神阙、百会等穴位以调理奇经、暖宫散寒。或灸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和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每日熏烤30分钟,坚持下来也有效。 4、日常运动 “动则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

泡酒好吗?有啥副作用?

功用较多,一般二两(60克干品)泡一斤白酒,有胃火少用。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 ,舒筋活络。副作用很小,每斤白酒加入50-100克均可。 泡酒药方: [配方]60克,当归、丹参各3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前9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置文火上 煮沸,待冷后,置阴凉处浸泡5天后,过滤去渣,加入冰糖50克,溶 化即成。药渣再添酒浸,味薄即止。 [功用]补、通经活络。 [主治]月经不调、闭经及肢体麻木、跌打损伤。 [用法]口服。每次服15

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治疗 桃核承气汤 组方:桃仁、桂枝、大黄、芒硝、甘草等。 功效与主治:疏肝清热、破逐瘀。适用于肝郁化热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用法:水煎服,1天1服,分2次服。 桂枝茯苓胶囊 组方:桂枝、茯苓、桃仁、白芍、牡丹皮等。 功效与主治:活化瘀,适用于闭经、皮肤粗糙的多囊卵巢综合征。 用法:口服,1次3粒,1天3次,饭后服,经期停服,疗程三个月,或遵嘱。 右归丸加减 组方: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鹿角霜、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等。 功效与主治:补肾调冲,促排卵。适用于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用法:水煎

如何改善宫寒

1、日常多运动:“动则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改善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2、月经期间调养:用红糖、艾叶煮水,以暖宫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红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让月经排除干净,也活气,暖宫。 3、饮调养:红姜,取红糖50克,去皮姜4片,温火煮四到五分钟。月经来时坚持几天。平时一周左右一次。长期坚持,宫寒症状就会减轻。也可用黄芪、大枣、或者当归泡水或者煎服,补气

调理月经不调

一:陈皮 原料:陈皮4克。 做法:用热水冲泡。 功效:调气、疏肝健脾。吃完油腻的食物,可以来一壶陈皮去油腻。 二:玫瑰花 原料:干燥玫瑰花5克。 做法:温开水冲泡。 功能:治肝胃气痛,调经。 三:菊花 原料:几朵干燥的菊花。 做法:以热水冲泡。 功效:退热解毒、消脂肪、降压。 四:四物调经 【组成】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各等分。 【主治】①月经不调或崩漏不止。②痛经,闭经。③腹中瘕块硬,阵发疼痛。④妊娠腹痛,胎动不安或胎位不正。 【制法】上四味等量,共研为末,用绢或纱布袋分装,每包重20克,

关于的验方和中成药

1.治风湿痹痛 15g,半枫荷 15g,当归15g,牛膝9g,枫香寄15g,海风藤15g,豆豉姜15g。水煎服。(《中药临床应用》汤) 2.治白虎历节,膝胫剧痛如咬,昼轻夜重,局部发热 制苍术15g,黄柏12g,9g,乳香、没药、千年健各6g。水煎服。(《本草骈比》) 3.治老人管硬化,腰背神经痛 20g,杜仲15g,五加皮10g,地15g,水500ml,煎至200ml,去渣。每日3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4.治腰痛,白带 30g,金樱根、千斤拔、杜仲藤、旱莲草各

当归水什么时候比较好

当归作为一味中药材,有活调经的作用,对月经不调有一定的效果,如果女性想要用来调节经期来的话,一般建议是月经前3-7或月经干净后3天。因为月经前,可以起到活畅通的作用,使月经得到调理,月经后,可以起到补的功效,经期如果的话可能会对经期造成一定影响,导致经过多的现象发,不建议这时候。 如果是作为补益类的汤品来的话,可以补气,这时一般没有固定的时间,建议在早上空腹和晚上临睡前,这样可以使它的效果发挥的更好。

多囊卵巢综合症可以吃定坤丹吗 定坤丹是什么药

定坤丹是一种由红参、鹿茸、西红花、三七、白芍、熟地黄、当归、白术、枸杞子、黄芩、香附、茺蔚子、川穹、鹿角霜、阿胶、延胡索、膏、红花、益母草、五灵脂、茯苓、柴胡、乌药、砂仁、杜仲、干姜、细辛、川牛膝、肉桂、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中成药。具有滋补气、调经舒郁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两虚、气滞瘀所致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

中医调理月经不调的方法有哪些

一、对症施治 中医学认为治疗月经不调应先明确病症原因,即可对症施治。治疗月经不调,一般会从补肾、扶脾、疏肝、调理着手。中医认为经水出于肾,故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通过调理使得肾气充足,精旺盛,则月经自然通调。补肾法以填补精为主。脾的功能是化液,补脾胃可以充足身体的源。扶脾法以健脾升阳为主。而疏肝理气的目的则在于调畅气机,疏通气,如果气调和,则月经通调。疏肝法须掌握郁结之主症。 二、脾肾气虚型调理方式 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量多,经色淡,质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