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长寿秘诀这7种食物不能错过
老年人的长寿秘诀这7种食物不能错过
1.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肠胃功能会下降,而足够的膳食纤维可维持消化系统正常运转。
膳食纤维不仅有助于肠胃正常工作,还会减少患肠胃炎和高胆固醇的风险;并同时向血液中缓慢释放富含能量的碳水化合物。老年人每天纤维的摄入量应达到25~30克。每天多吃蔬菜、谷物,特别注意多吃粗粮,比如绿豆汤、红豆汤,浓度要高点的,还有玉米、小麦之类的做成粥,都能很好地补充膳食纤维。
2.高钙质食物
钙的主要作用是强壮骨骼和牙齿,心脏、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也离不开钙。男女每日应摄入1200毫克钙,牛奶是补钙佳品,1毫升牛奶就含有1毫克钙。
但有两类人群吸收钙比较困难:第一类是患有乳糖不耐受症的人群,这种病在上了年纪后非常普遍;另一类是体内维生素d含量不足的人群,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十分关键。
如果是乳糖不耐受症患者,应多吃些绿叶蔬菜,例如甘蓝、芥菜和小白菜等,或者也可试试带骨头的三文鱼或沙丁鱼罐头和豆腐。维生素d缺乏者,可以先去测试一下自己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如果维生素d含量偏低,可以尝试每天晒15分钟太阳,或遵照医嘱服用营养补品。
3.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
胃酸可以从食物中释放维生素b12,进而维持良好的神经系统和关键的新陈代谢过程。人上了年纪后胃酸的分泌量会减少,这会导致日常饮食很难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12。
据估计,5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10%~30%的人很难从食物中吸收b12,包括经常服药的人群,因为药物会抑制胃酸。50岁以上的人群每天应摄入2.4微克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的食物中,以肝脏、肉为主,乳制品中亦含少量。
4.水
味觉迟钝后,饥渴感也会下降,也就是说,年老后容易脱水。水的摄入对优化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十分重要。女性每天需要饮水9杯,男性则需要13杯。
对于每天活动量大的人群或是住在热带气候地区的老年人,尤其需要补充更多的水。
5.富含钾元素的食物
身体老化的另一个风险是患中风和心脏病的几率增加,其应对办法是多吃含钾元素的食物,例如香蕉。研究发现,摄入更多钾元素的50~70岁女性最不容易患中风。世界卫生组织也表示钾对降低血压起到了关键作用。
6.姜黄粉和桂皮
年老后,唾液分泌量减少,因此味觉也会迟钝。一些香料(如姜黄粉)能改善味觉功能。经证实,姜黄粉可增加免疫功能,降低患关节炎症的几率。
姜黄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姜黄素可防止老年痴呆和一些癌症。另一种值得推荐的香料是桂皮。桂皮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还可控制血糖含量。桂皮可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从而有助于治疗2型糖尿病。
7.绿叶蔬菜
上了年纪,眼病的发病率上升,保护视力成为老年人的首要任务。
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都是保护视力的营养元素。多数年过五十岁的人群都缺少这些营养元素。绿叶蔬菜、葡萄、橘子和蛋黄都是叶黄素的丰富来源。
老年人长寿的秘诀
1.慢吸快呼
“这不仅指控制吸烟和预防哮喘,”里伯尼斯说,“任何影响呼吸的因素都会对健康和寿命造成负面影响。”你的呼吸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其他生理功能,比如血压、心率、血液循环、体温等。
他认为,首先要学会呼吸,因为呼吸的时候可以让我们腹部的肌肉放松,当我们的腹部肌肉放松之后,就要给给自己有足够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把气体呼出来。
2.学会加餐
研究显示,不吃大餐对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所以,你应该学会加餐。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饥饿状态,每2―3个小时,吃一小顿饭。如果是外出吃晚餐,那么就吃一半,把剩下的带回家,作为稍后的夜宵。
第二,在平时的饮食里面要多多食用鱼类食品,并且还要选择比较小的鱼类,比如说野生或者有机的鲑鱼、新鲜的沙丁鱼等。
再次,不要忘记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里伯尼斯推荐,每天摄入25克纤维素食物,如全小麦食物、全燕麦食物、糙米饭等。
其他富含纤维素的还包括豆类、坚果、水果等。后,每天补充复合维生素,尤其要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此外,葡萄汁和红酒中的白藜芦醇,以及鱼油都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3.该睡就睡
许多人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观点,那就是每天8小时睡眠才是对身体好的。但里伯尼斯说,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因为睡眠质量也有好坏之分。
如果你平常需要设置闹钟然后才能按时起床的话,或者在白天都需要睡一会,而且在平时看书看电影或者看电视的时候,都会不经意间睡着的话,那么就说明你的睡眠质量很差。
此时,里伯尼斯建议你可以选择沉思、瑜伽等呼吸运动帮助入睡。同时,保持睡眠环境黑暗而安静。要记住,认真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当身体发出需要休息的信号时,一定要上床睡觉。
4.随音乐起舞
“有节奏的运动比随意的运动对身体更有益处。”里伯尼斯说。“当我们的身体按照音乐节奏运动时,我们的心跳、呼吸也都能在优美的韵律中得到统一。”
不过,你不需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特意去报个舞蹈班。把跳舞自然地融入生活中是件很容易的事,比如你可以随着音乐锻炼身体,或者配合着音乐在卧室中扭动身体。像这样的“跳舞”每周至少需要两次。
5.感情交流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所以我们需要社会接触和交流。这种交流既包括和朋友的,也包括与亲人子女的。
里伯尼斯说,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告诉周围的人,你爱他们。同时,订阅一本有关爱心的杂志。
当你感到悲伤时,可以翻开这本书看看,就会觉得事物变得美好起来,压力也就会随之消失。
奇特长寿方法
1、职业长寿
乐队指挥、僧侣、画家、牧人等寿命较长。从医学和生理方面讲,写字、作画有利于改善皮质和植物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精神紧张和神经功能紊乱,排除忧愁和烦恼,消除疲劳和七情劳损。坚持练习书画,对培养审美趣味、陶冶情操、休养脑筋、增进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微饿长寿
喂食很少的老鼠,其寿命比其能吃多少就被喂食多少的同类寿命长一倍。人类采取这种“永葆青春的饮食法”,可以活到120岁。
那么,“轻微饥饿”为何会导致动物与人的健康长寿?因为细胞死亡是衰老的重要因素,而轻微饥饿会激发体内的潜能,使之拯救细胞不死。
当然“轻微饥饿”不同于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后者会导致营养不良,而“轻微饥饿”则不是简单、盲目地节食,而是食少而精,如吃低热量、高营养,特别是高维生素的食物。
3、低温长寿
因为环境温度低,生命能量释放较慢。专家指出,若能将人的体温降低2°c~3.5°c,人的寿命可由目前的70岁延长到150岁。例如,生活在寒带的人寿命会长10~30年。因此,延长人的寿命,可用降低体温的方法。
4、多病长寿
百名逾百岁的老人体弱多病者往往长寿。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体弱多病者长寿已成不争的事实。人体患某些疾病痊愈后,反而增强了对该病的抵御能力。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人,年轻时体弱多病,年老后却老当益壮。再者,多病者尝过病痛的滋味,善于保养身体,他们有病就求医,坚持必要的健身锻炼。
因为有病,他们不再放纵,主动与疾病作斗争。此外,作为多病者,他们深知“怒气伤身”,所以不争强好胜,不为小事生气。这样,能量消耗相对缓慢,“细水长流”使他们的生存期限得以延长。
综上,就是四个奇特的老人长寿方法,不过,这些方法都是较为极端的,只适合于一小部分人群。因此,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长寿方法。
六大秘诀让老人更长寿
1、长寿秘诀 —— 散步
平心静气地散步10-20分钟,会使血液循环到体表,入睡后皮肤能得到“活生生”的保养。躺下后不看书报,不考虑问题,使大脑的活动减少,较快进入睡眠。
2、长寿秘诀 -- 开窗通气
保持寝室内空气新鲜,风大或天冷时,可开一会儿,睡前再关好,有助于睡得香甜。但注意睡时不要用被蒙头。
3、长寿秘诀 —— 刷牙洗脸擦身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且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帮助;电视看完后,洗洗脸、擦擦身,以保护皮肤清洁,使睡眠舒适、轻松。
4、长寿秘诀 -- 洗(搓)脚
民谚曰:“睡前烫烫脚,胜服安眠药”、“睡前洗脚,胜服补药”、“养树护根,养人护脚”等等。国外医学家把脚称为“人体第二心脏”、“心之泵”,十分推崇脚的保健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若能养成每天睡觉前用温水(40-50℃)洗脚、按摩脚心和脚趾,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阴阳恢复平衡状态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更具有祛病健身的功效。
5、长寿秘诀 —— 梳头
古医家探明头部穴位较多,通过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能平肝、熄风、开窍守神、止痛明目等。早晚用双手指梳到头皮发红、发热,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和记忆能力,促进发根营养,减少脱发,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
6、长寿秘诀 —— 喝杯加蜜牛奶
古代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朝朝盐汤,暮暮蜜。”就是说早喝淡盐开水,晚饮蜜糖水。据国外医学专家研究,牛奶中含有促进睡眠的l-色氨酸,睡前1小时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睡眠。蜂蜜则有助于整夜保持血糖平衡,从而避免早醒,尤其对经常失眠的老年人更佳。
长寿的秘诀
160岁老人长寿秘诀:刷牙持续3分钟
研究发现,60.4%的人刷牙时间在1-2分钟,23.8%的人不够1分钟,15.8%的人用时在两分钟以上,也就是说八成多的人刷牙时间不够。刷牙时间不够长,刷了也等于白刷。
牙膏除有按摩清洁作用外,尚有杀菌和其它多种保健功能,牙膏与牙齿接触不充分,接触时间过短,将不能完全发挥其功能作用。每次刷牙时间好在3分钟左右,使牙齿处在较高浓度的氟环境下,提高其表面的抗脱钙、防龋能力。
160岁老人长寿秘诀:水沸后再烧3分钟
自来水中有一些有害物质,这种物质的含量与水温变化和沸腾时间长短关系密切。把水煮沸后再烧3分钟,有害物质的含量可降至安全饮用标准,是真正的“开水”。
所以老人烧水时,不妨分三步走:首先将自来水接出来后放置一会儿再烧。然后等水快开时把盖子打开。后,水开后等3分钟再熄火。
160岁老人长寿秘诀:吃热喝凉间隔3分钟
老人吃完热菜后,如果立即大量饮用冰水,会导致血压增高,出现头晕、恶心、胃疼、腹胀等症状,对血压较高的人来说尤其危险。
所以,短时间内好不要食用温度反差强烈的食物。即使吃完热的想喝点冷饮解渴,也要间隔3分钟以上,这样可以减少伤害。
长寿方秘方
人人都想长命百岁,老人到底如何才能延年益寿?美国《赫芬顿邮报》9月23日最新载文,刊出了经科学研究证实的100个“长寿妙方”,我们摘取最实用的50条建议,供您参考。
1.做事认真。做事认真的人更健康,更少得病,人际关系更牢靠,事业更成功。
2.午后小睡。希腊伊卡里亚岛寿星的一大秘诀是经常午睡。经常午睡可使心脏病死亡危险降低37%。
3.有目标。百岁老人长寿秘诀之一是生活有目标,感觉被需要,并希望做出更大贡献。
4.常吃坚果。常吃坚果可降低早亡危险,多吃核桃,早亡危险降低45%。
5.多走路。玻利维亚123岁的原住居民卡梅洛自称,其长寿秘诀是多走路。
6.常购物。65岁以上老年男女每天购物,死亡危险可分别降低28%和23%。
7.住山区。高海拔地区居民男女寿命平均可增加1.2岁~3.6岁和6个月~2.5岁。
8.与人为善。114岁美国寿星琼斯的一大长寿秘诀是平等待人。
老年人长寿秘诀介绍
1.天天一斤奶
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
据说,美国现有25000名百岁寿星,其中80%为女性,她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喝奶。百岁寿星贝宁,每天喝两杯奶,有时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岁之时,仍没有骨质疏松迹象。
牛奶中赖氨酸含量较高,胆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为乳糖,在肠道中可以转化为乳酸,有抑制腐败菌生长的作用。牛奶含钙很丰富,吸收率也很高,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核黄素等,这些对老人来说是必要的、有益的。
牛奶经发酵后制成干酪,吃干酪可以预防龋齿。喝酸奶能降低胆固醇,所以常喝酸奶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还能明目、固齿、防止细胞老化等。
2.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米很有道理。
3.喜欢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着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两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两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早上赖床能让人长寿
大家都听说过各种版本的老人长寿秘诀。可是,下面这位老人的长寿秘诀你可能没听说过。在一般人眼里,老年人不能吃的她敢吃,让少吃的她能多吃……
已经103岁的耿氏老人不仅耳聪目明,而且谈吐十分清楚,记忆力惊人。
多吃肥肉喜欢吃甜
肥肉,恐怕很多老人都不敢吃了。说来奇怪,一般老年人的饮食是素食低糖,耿老太太却恰好相反。她喜欢吃高能量的食物,耿老太太最喜欢吃肉,尤其喜欢吃肥肉;另外,还特别喜欢吃甜食,连喝茶都要放些糖在里面,她说,这样喝才舒服。老人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吃饭先喝汤,汤喝足了再吃饭。
早上赖床能长寿?
慢功洗脸冷水洗眼
洗脸的时候也能养生。耿老太太喜欢用毛巾焐脸,每天早晨洗脸花费的时间特别长,至少在1个小时以上。有意思的是,老人平常还喜欢用凉水洗眼,一天要擦洗好几次,但洗脸必须用热水。老人现在听力很好,眼神也很好,还能捻针纫线缝衣服。、
醒后恋床慢慢梳头
赖床反而能让人长寿。多年来,老人还养成了恋床的习惯,每天醒来后,都要在床上躺很长时间才起来,有时甚至长达1个小时。起床后先洗脸,然后就是长时间地梳头,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有趣的是,老人的头发根部都是黑的,长到半厘米以上才开始变白。
不知生气没有脾气
没什么脾气的人往往最长寿。老人生来与世无争,就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闹矛盾,老人也像没看见一样,照常吃饭、睡觉。耿严生先生告诉笔者,他从记事开始,就没见母亲生过气,更没见母亲发过脾气。
十分健谈热爱聊天
老人爱说话就能心情开朗。已经是五世同堂的耿老太太十分健谈,喜欢与人聊天。她走起路来不用人搀,两只眼睛仍很有神。老人自豪地告诉笔者,她一生没有得过什么病,96岁时还由儿子陪同坐了一次索道缆车。
百岁寿星的长寿秘诀
百岁寿星的长寿秘诀:与茶为伴。湖南省的101岁高龄的老寿星周兆阶,一生热爱劳动,现在还每天坚持扫地、侍花弄草、自己洗衣。据老人回忆,他这辈子极少生病,就是生病也未吃过药,休息一两天就没事了。周老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据他儿子讲,周老的长寿秘诀是茶叶为枕,擂茶入口,常梳头。
长寿秘诀一:以茶叶为枕
周老的枕头比较特别,枕芯是用茶叶和谷壳做的。医生说周老至今眼不花与他常年枕茶叶枕有一定关系。
长寿秘诀二:喝擂茶
据说,桃花江畔的人都爱吃擂茶,且历史悠久。相传三国时刘备与曹操在此交战,久旱酷暑,瘟疫流行。刘备军队吃过当地人做的擂茶后,治好了疫病,并打了胜仗。湖南桃江县是我国长寿地区之一,除了与这里环境、气候有关外,可能与食用擂茶也有很大关系。周大爷还会做擂茶:将芝麻、花生、茶叶、绿豆放进擂钵内,然后用木棒挤压,速度由慢而快,一圈圈擂起来,最后变成糊状……用开水一冲,一杯香喷喷的擂茶就做好了。
长寿秘诀三:爱梳头
周老60多岁时就开始长白发了,当时村上一个医生告诉他,只要多梳头,就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使头发变得乌黑光润。于是,周老就养成了经常梳头的习惯,他把木梳随身带,一有空就梳头,梳了一年多,白发竟然“梳”成了黑发。
长寿秘诀四:早睡早起,讲卫生
周老年轻时学过《三字经》,他便按照书中的要求,每天早睡早起,夏天5点起床,冬天6点起床,即使天气不好,也是这样。晚上一般不超过10点睡觉,从不熬夜。他还风趣地说:“三饱一倒,比神仙还好,睡觉是最享福的事,你看蛇还冬眠呢”。
另外,还要讲卫生,也是长寿秘诀。周老一贯爱整洁,讲卫生,“勤洗澡,勤洗脚,勤换衣”是他的生活习惯。
老人长寿秘诀18条
1.保护DNA。
会随着人体衰老而缩短的端粒(染色体末端)越短,人就越容易生病。合理饮食和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可提高一种加长端粒的酶的水平,保护端粒。
2.做事认真。
一项为期80年的研究发现,做事认真负责的人不仅注重细节有毅力,而且更善于保健,人际关系更牢靠,事业更成功。
3.结交朋友。
澳大利亚最新研究发现,交友有益长寿。与朋友较少的人相比,老年“交际花”10 年内死亡率更低。
4.选择朋友。
多项研究发现,肥胖具有社交传染性,如果朋友有人肥胖,那么你的肥胖几率会增加57%。所以,最好选择生活方式健康的人做朋友。
5.彻底戒烟。
英国一项为期50年的研究发现,30岁时戒烟可增寿10 年;40岁、50岁和60岁时戒烟,可分别增寿9年、6年和3年。
6.午后小睡。
午睡有益长寿。一项涉及2.4万参试者的研究发现,经常午睡可使心脏病死亡危险降低37%。
7.地中海饮食。
一项对涉及50万人的50项研究的统合分析发现,以水果、蔬菜、全谷食物、橄榄油和鱼等为主的地中海饮食可显著降低新陈代谢综合征危险。
8.饭吃八分饱。
研究发现,日本冲绳岛居民长寿秘籍与其多蔬菜低热量饮食习惯有关。他们遵循“饭吃八分饱”的原则。
9.结婚。
多项研究表明,结婚者比独身者更长寿。这与结婚带来更多的社交和经济支持不无关系。
10.减肥。
减肥可降低糖尿病、心脏病等致命疾病风险。多摄入膳食纤维和经常锻炼可有效减肚腩。
11.经常运动。
经常运动可降低心脏病、中风、糖尿病、某些癌症和抑郁症危险。建议每周中等强度运动2.5小时。
12.适度饮酒。
适度饮酒有益长寿。美国心脏协会建议,男女每日饮酒量最好分别不超过1杯和1-2杯。从不喝酒的人最好别饮酒。
13.丰富的精神生活。
一项以65岁以上老人为对象的为期12年的研究发现,精神生活丰富的老人,其关键免疫蛋白水平更高,死亡率更低。
14.宽容大度。
长期生气会降低肺脏功能,增加心脏病、中风等疾病危险。而宽容可减少焦虑、降低血压、使呼吸更顺畅。
15.注意安全。
车祸是美国第5大死亡原因。系安全带等安全措施,可以使车祸死亡率或重伤率降低50%。
16.保证睡眠。
足够的高质量睡眠可降低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和情绪紊乱症危险,病后痊愈更快。相反,每晚睡眠不足5小时则会大大增加早亡危险。
17.善于解压。
研究发现,解压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可预防心脏病。瑜伽、打坐都是不错的解压方法。
18.生活有目标。
日本一项为期13年的研究发现,目标较为明确的人其中风和心脏病等疾病死亡率更低。
让老人更长寿的小秘诀
1、长寿秘诀 —— 开窗通气
保持寝室内空气新鲜,风大或天冷时,可开一会儿,睡前再关好,有助于睡得香甜。但注意睡时不要用被蒙头。
2、长寿秘诀 —— 散步
平心静气地散步10-20分钟,会使血液循环到体表,入睡后皮肤能得到“活生生”的保养。躺下后不看书报,不考虑问题,使大脑的活动减少,较快进入睡眠。
3、长寿秘诀 —— 刷牙洗脸擦身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且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帮助;电视看完后,洗洗脸、擦擦身,以保护皮肤清洁,使睡眠舒适、轻松。
4、长寿秘诀 —— 梳头
古医家探明头部穴位较多,通过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能平肝、熄风、开窍守神、止痛明目等。早晚用双手指梳到头皮发红、发热,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和记忆能力,促进发根营养,减少脱发,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
5、长寿秘诀 —— 喝杯加蜜牛奶
古代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朝朝盐汤,暮暮蜜。”就是说早喝淡盐开水,晚饮蜜糖水。据国外医学专家研究,牛奶中含有促进睡眠的l-色氨酸,睡前1小时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睡眠。蜂蜜则有助于整夜保持血糖平衡,从而避免早醒,尤其对经常失眠的老年人更佳。
6、长寿秘诀 —— 洗(搓)脚
广告民谚曰:“睡前烫烫脚,胜服安眠药”、“睡前洗脚,胜服补药”、“养树护根,养人护脚”等等。国外医学家把脚称为“人体第二心脏”、“心之泵”,十分推崇脚的保健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若能养成每天睡觉前用温水(40-50℃)洗脚、按摩脚心和脚趾,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阴阳恢复平衡状态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更具有祛病健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