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长时间睡不够4小时会得糖尿病

长时间睡不够4小时会得糖尿病

高血压

血压变化直接反映心血管系统的运行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将140/90毫米汞柱定为高血压的界限。正常人在运动、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应激状态下,血压偶尔超标,但干扰因素消失后血压能自行回落至正常值,则无需过于担心;但如果血压升高维持一段时间,无论在家里、诊室或是动态血压监测,测出的血压值都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压了。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坚持检测血压情况,积极改变生活方式。

呼吸速率过快

相对来说,呼吸越快、越短促,说明心肺功能越差;呼吸越慢、越深长,则心肺功能越好。浅快的呼吸导致换气量变小,让大脑缺氧,还与焦虑、抑郁、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癌症密切相关。要想减缓呼吸速率,一方面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肺活量;另一方面可以练习深呼吸。

心率过快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多项研究发现,心率越快预期寿命越短,心率每分钟小于90次的人不易得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率越快,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几率越大,死亡风险也越高,把心率控制在每分钟60~74次,生命最安全。

OK,以上这几种指标或许都离你很远,但是如果说你不注重睡眠质量,长期熬夜,则很有可能同时患上高血压、肥胖者等病症,还可能会同时呼吸速率过快和心率过快。

睡眠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不好。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本想利用周末“补觉”,没想到越睡越困。睡眠过少则会让人感觉疲惫,无法集中精力、抑郁、焦虑,如果这种状态持续,最终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症的风险。

到底该睡多久才合适?因人而异。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最新版的睡眠指南,针对不同年龄层给出了不同的睡眠指导建议。

比如出生至3个月龄的小婴儿,每天主要任务就是睡,需要长达14至17小时的睡眠。1岁至2岁的幼儿每天需要11至14小时睡眠。6岁到13岁的学龄儿童,建议每日保持9到11小时睡眠。

14岁至17岁的青少年每天应当睡8至10小时,处于青春期的人需要更多睡眠。但即便如此,一天超过11小时的睡眠时间也会对健康不利。

对于18岁至64岁的成年人来说,每天7至9小时的睡眠最佳,6小时或10小时也行,但少于6小时或多于10小时都不推荐。

而对于65岁以上的人来说,新指南提供了7至8小时的睡眠时长建议。有些老年人只睡5小时,通常他们起得很早,但白天一直在犯困。

有些人的睡眠时间虽然长期低于建议睡眠时长,但他们却拥有更高质量的睡眠。个体差异的确存在,衡量睡眠是否充足的一个标准就是看第二天你是否感觉很清醒,精力充沛。

有些朋友在周末的时候使劲睡,他们以为这样身体就能得到休息,其实并非如此。

睡懒觉的感觉就像宿醉一样,科学家们称之为“睡醉”。身体的内部节奏是由生理起搏器设定的,下丘脑中聚集着一群细胞,控制着人的饥饿、口渴和汗水。根据你眼睛里的光信号,起搏器判定什么时间对于你而言是早晨,然后传递化学信号到其它细胞,使整个身体处于同一生物钟。

如果你经常睡懒觉,不只是会让你错过一个美好的周六早晨而已,还会让你处于患糖尿病、心脏病和肥胖的危险中。哈佛大学大量的护理健康研究发现,每晚睡9-11小时的人会产生记忆障碍,也比每晚睡8小时的人更容易患心脏病。长期睡懒觉的人一般工作时间比较奇怪,或者睡眠环境不好,要不就是有睡眠障碍。

所以说,要想获得好睡眠,得遵守这些睡眠指南:

1、周末不睡懒觉。

2、睡前不看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

3、睡不着也尽量关灯闭眼,营造睡眠气氛。

4、晚饭吃早点,拒绝吃宵夜。

5、睡前喝牛奶及泡脚。

6、夏天尽量保持卧室的舒爽,空调温度不要太低或者太高,27度左右正好。

喝饮料会得糖尿病吗

不一定的。

实际上确实有一些研究显示,高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和糖)饮食与糖尿病高发有关。但这并不是说喝饮料,这些高糖分的食物就一定会得糖尿病,即便是长期喝饮料的人也不会就得糖尿病。

只是说这些研究显示,长期高糖分饮食与糖尿病的发病率有关,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比较复杂的,跟遗传、饮食、肥胖等都有关,并不是一瓶小小的饮料引发的。

长时间午睡易患糖尿病

现在,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那些中午小睡的时间长者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这说明不同持续时间的午睡会对身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2万7000名退休的中国男、女性。根据他们午睡的时间,从零分钟超过60分钟,将他们分成四组。

超过三分之二的参与者——大约1万8500人——定期报告其午睡情况。在考虑了混杂因素如吸烟、参与者晚间睡眠时间以及身体活动后,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午睡超过一个小时的人和不午睡着相比,其糖尿病、前驱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长时间打盹增加有关高血糖和糖尿病风险,小睡不到30分钟的人,却往往比不午睡者有较低的血糖水平;然而这一联系并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这些结果对那些经常午睡的人来说可能有重要意义,” 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依莲·吕卡森研究员说道。

“进行所谓的打盹可能对某些人有用,但不应太长时间午睡,”她在评论中写道,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睡眠医学》上。

午睡文化

究者警告,研究结果不能证明糖尿病和打盹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患者疲劳,从而增长了打盹时间。

然而,在中国,正如许多其他的国家一样,午睡是广为接受的,并经常是所有年龄段的人们都会进行的。研究者说,这种习惯的广泛性说经常午睡不太可能是由于高葡萄糖水平或糖尿病引起的。

在2010年的一项调查的中国人小睡习惯的研究中,经常午睡的参与者——一个星期四到六天——患糖尿病的概率比午睡频率低者高出50%。这一结果是在控制其它风险因素、排除潜在病患以及在排除白天打瞌睡者的情况下得出的。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是“糖尿病会导致白天嗜睡,这是不太可能。因而就这增加了这种可能性出现的概率----午睡可以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多长时间的睡眠能导致罹患糖尿病?

糖尿病是患有代谢疾病的人群,因为他们的体内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去除多余的血液中的葡萄糖,或因为细胞对胰岛素产生耐药性,而引起的高血糖的症状。

先前的研究表明糖尿病与要么太多或太少的夜间睡眠之间的联系。它也有可能是因为白天睡觉,扰乱了体内24小时周期生物钟的调节过程,其中包括胰岛素的释放,然而研究人员说,午睡时间短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它也可能是小睡时间长的人,往往在晚上睡得更少,这可能导致夜间失眠,影响糖尿病风险,吕卡森说道。

吃糖会不会得糖尿病 糖吃多了会得糖尿病吗

健康人糖吃多了也不会得糖尿病,但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并且人本身的糖耐量减低,胰岛功能减退那么机体对过多的糖分就不能及时利用、分解,很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喝饮料会得糖尿病吗

糖尿病是不能进食甜食的,饮料中含糖分极高,更是糖尿病患者决不能碰的东西。加上不少有关糖尿病与糖的研究报告,所以不少人就有了这样的错觉:吃糖过多会得糖尿病,所以喝太多饮料会得糖尿病!

实际上确实有一些研究显示,高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和糖)饮食与糖尿病高发有关。但这并不是说喝饮料,这些高糖分的食物就一定会得糖尿病,即便是长期喝饮料的人也不会就得糖尿病。

只是说这些研究显示,长期高糖分饮食与糖尿病的发病率有关,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比较复杂的,跟遗传、饮食、肥胖等都有关,并不是一瓶小小的饮料引发的。

蜂蜜喝多了会得糖尿病吗

不会。

糖尿病不是过多进食甜食而导致的,得糖尿病的本质原因是由于胰腺功能下降,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而导致的。所以胰腺功能正常的人吃再多蜂蜜也是不会得糖尿病的,但即使这样还是要控制蜂蜜的食用量,过多食用还是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失眠的危害

1.脾气暴躁:睡眠不足会使人负面情绪放大。

2.情绪低落:影响人们情绪的两大因素之一就是睡眠,睡眠好的人,情绪较为正面,反之则情绪不佳。

3.头痛:36%~58%睡眠不足的人醒来时会出现头痛症状。

4.体重增加:睡眠不足的人,体内激素会失衡,食欲增加,想吃高热量食物,可能导致体重快速增加。

5.视物模糊:睡眠时间越少,越容易导致视觉偏差,视野暗、看不清,甚至出现幻觉。

6.反应迟缓:睡眠不足,也会让你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变得迟钝。

7.口齿不清:若连续36小时不睡觉,说话时容易重复使用相同的字词、速度缓慢、含糊不清,很像喝醉酒人说话的样子。

8.车祸风险高:缺觉的人开车,就像酒驾一样危险。

9.易得病:长时间睡不饱,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研究显示,连续两星期每天睡眠不够7小时的人,感冒的风险是睡满8小时以上人的3倍。

10.疫苗效用减弱:睡眠不足时注射疫苗,其效用会因免疫力较差打折扣。

11.更怕疼:若晚上没睡够,人体对疼痛的敏感度会提高,对疼痛的忍受力会降低。

12.学习能力降低:睡眠不足的人,短期记忆能力会减弱,影响学习效果。

13.容易健忘:睡得越少,越容易健忘,老年时,患上认知障碍的风险也会增加。

14.做事老出错:一晚不睡可导致数字错误增加20%~32%。睡眠不足的人做投资决策时,也极易出现经济损失。

15.肠胃出问题:睡眠不足容易引起发炎性肠道疾病;患有肠道疾病的人,若睡眠不足,复发风险将高一倍。

16.性欲降低:睡眠不足会降低体内睪丸激素的分泌,导致性欲降低。

17.糖尿病风险高:睡眠不足会影响胰岛素抵抗功能,加重2型糖尿病。

18.心脏病风险高:相较于睡满8小时的人,每天只睡4小时的人更易罹患心脏病。

19.患癌风险高:睡眠不足会增加患癌的风险,特别是大肠癌与乳癌。

20.死亡风险高: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短时间内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

糖尿病能一天吃几个枇杷 枇杷吃多了会得糖尿病吗

正常人食用不会。

糖分摄入过多不是诱发糖尿病的直接原因,得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胰腺功能失调,胰岛素分泌不足使得血糖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从而就会导致血糖升高出现糖尿病。所以只要是胰岛素和胰腺功能正常的人的话,适当吃一点枇杷是不会得糖尿病的。

像孕妇和本身血糖过高的人的话就一定要少吃。

上班族久坐容易患糖尿病

当心!“上班族”久坐易患糖尿病

如今,上班族不仅工作压力大,还没时间进行运动。时间一长身体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些人因此而患上糖尿病。那么上班族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呢?

静坐超过6小时更易得糖尿病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研究发现,人如果一天静坐时间超过6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提高。糖尿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5岁,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有家族史,患心血管疾病(三高等),平均每天静坐时间超过6小时。办公室白领和司机是“高危”人群,小孩坐得太久也可能引发慢性病。

对患有糖尿病一族的白领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如果静坐太久,锻炼能弥补回来的损伤也是微乎其微。相关专家建议,每天坐的时间不超过4小时,应经常起来活动。换句话说,如果你今天坐在椅子上超过6小时,你必须每天达到至少3.5小时以上的运动量,而这几乎不可能如愿以偿。

多吃水果会得糖尿病吗 注意事项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多吃水果不仅不会得糖尿病,而且还会降低得糖尿病的风险,但是果汁却不能多喝,虽然两者的营养价值一样。但是对于已经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吃水果时还是要谨慎选择,毕竟有些水果中糖分含量实在太高了。

甘蔗吃多了会得糖尿病吗

甘蔗吃多了不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造成体内的血糖含量升高,而甘蔗中含糖量丰富,长期大量食用甘蔗虽然不会得糖尿病,但是会为糖尿病留下隐祸,当出现了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或者血糖含量有明显升高的迹象时,就应该要注意了。

相关推荐

经常吃甜食糖尿病吗 吃甜食糖尿病

糖尿病与摄取甜食,虽然没有绝对的关系,但是甜食刺激胰脏分泌胰岛素,如果长期过量使用使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负担过重而退化,导致患糖尿病的几率上升。患糖尿病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遗传、肥胖、不良的饮食或生活习惯、缺乏运动等,都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糖尿病或者体形肥胖者,就要每天做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多摄取高纤维低热量的食物,减少糖分的摄取量,从而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吃糖糖尿病

吃糖不糖尿病糖尿病是机体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的结果,与糖摄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胰岛功能好,摄入再多的糖也可以利用、分解,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多吃糖糖尿病

糖尿病顾名思义就是尿液中含糖过高导致的,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葡萄糖代谢紊乱引起,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吃下的糖类食物,经过肠胃消化,便由淀粉变成葡萄糖,再由肠壁吸收到血液中变成血糖。一部分血糖贮存在肝脏、肌肉组织中,一部分则被氧化分解产生热量,供给人体需要。 人体在吸收、利用葡萄糖的过程中,如果胰岛功能不全,就发生胰岛素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从而使体内的葡萄糖不能充分氧化利用,造成血糖增高。除胰岛功能不全引起糖尿病外,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和内分泌因素等也引起该病,比如患有胰腺、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等疾病时,

糖尿病的认识是不是还存在误区

1.吃糖太多引发糖尿病。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吃糖多糖尿病。因此,这是糖尿病的认识误区之一。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极为复杂,涉及遗传、感染、基因变异、环境、饮食等因素,至今未被医学界完整清晰地阐明。因此,不可将糖尿病与吃糖太多简单地画等号。 2.患上糖尿病就意味着饮食要异于常人。其实,不论健康人还是糖友,都需要健康的饮食,即选择低脂、营养全面、热量适中的食品。 3.糖尿病的认识误区还有只有成人才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以1型居多。如今,他们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也增加了。 4.有人认为糖尿病

怎么都吃不胖是什么原因 糖尿病

说到糖尿病,很多人以为跟胖人有关,其实瘦人也同样糖尿病。医学上总结糖尿病人有“三多一少”的特点,即多食、多饮、多尿、消瘦。 所以,如果有些人吃多喝多还不胖,要警惕糖尿病的可能,也应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进行排除。

儿童糖尿病

1、起病较急,约有1/3有患儿于起病前有发热及上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或皮肤感染病史。这是儿童糖尿病的症状中比较常见的,家长一定要及时察觉。 2、多食并非病人必然出现的症状,部分儿童食欲正常或减低。体重减轻或消瘦很快,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亦常见。如果有多饮、多尿又出现呕吐、恶心、厌食或腹痛、腹泻和腿痛等症状则应考虑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阴道痛痒和结核病可与糖尿病并存。 3、长期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患儿,可于1~2年内发生白内障。晚期患儿因微血管病变导致视网膜病变及肾功能损害。 4

长期吃蜂蜜糖尿病

长期吃蜂蜜蜂蜜不糖尿病糖尿病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综合征,使用为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不是因为吃了某种食物导致的,食用过多蜂蜜最多因为肾脏功能不佳导致暂时性糖尿,而不导致糖尿病

吃葡萄糖尿病

吃葡萄不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综合疾病,与人体糖代谢有关。主要是因为代谢出现问题,导致机体糖代谢紊乱,血糖不能转化成糖原储存起来,导致尿液糖分增加的疾病。和吃了什么东西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吃葡萄不糖尿病

瘦人也糖尿病

虽然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引起糖尿病的基本原因有两个: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肥胖只是环境因素中的一种。我在临床上发现,“瘦糖友”多为1型糖尿病患者,而2型糖尿病则“有胖有瘦”,这是因为超重或肥胖的人,出现代谢紊乱的可能性更大。一般来说,瘦人糖尿病多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所致。胰岛素缺乏,人体不易储存能量,身体也不容易发胖。此外,现代社节奏快,工作和心理压力大,极易导致体内胰岛素代谢紊乱。在此作用下,清瘦型的人也有可能患上糖尿病。 既然糖尿病不是胖人的“专利”,那么

为什么糖尿病

关于糖尿病的发病学说,很多患者已经分享到了医学研究所带来的硕果。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多种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免疫反应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是一组代谢综合征。 然而,我们从传统糖尿病教育所获的知识,并没有深刻地解释为什么在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糖尿病呈爆发式流行。过去有一句话说,糖尿病是文明病。如果有人告诉你说,糖尿病是人类文明速度太快后的一个副作用,是人类基因进化与文明发展在速度上的错位。你如何看待这听起来有几分消极的结论,又该如何审视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 对今天面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