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是艾灸

什么是艾灸

艾灸是用易燃的艾绒在体表经穴或患病部位进行烧灼、熏烤,借助药物温热的刺激,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

艾灸的原料是艾草。艾,又名冰台、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消肿活血、祛寒湿等功能。艾叶有抗病毒、平喘镇咳去痰、抗过敏、止血、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解热止痛、镇静、抑制心脏收缩、降压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艾草长于山阳,是一种纯阳植物,加上火力的物理作用,中医认为艾灸是补充人体阳气最好的方法。艾草也被誉为百草之王。在《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简要地说明了灸法治病的特性和效果。

艾灸的方法在古代主要应用的是瘢痕灸,用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很容易出现灸疮和疤痕。现代多用的是温和灸,用艾条或是艾灸罐间接施灸,比较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艾灸具有六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现代多用来养生保健,治疗常见病,对亚健康的恢复有很好的效果。

什么是艾灸?简单的说艾灸就是用点燃的艾条对着相对应的穴位悬灸的中医疗法,我们一直说的针灸其实是在针的上端插上点着的艾段才是完整的针灸。通常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并不是这样。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而且两者治疗的范围也不一样,所谓“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指的就是其中的区别。

说艾灸的一种神奇的疗法,因为它的确有很多不同凡响之处。首先,艾灸的疗效就十分神奇。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艾灸后睡觉出汗怎么办

视情况而定。

若是艾灸后睡觉出汗的情况只是偶尔,那么并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的排毒现象,对自身健康并没有害处,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所好转,若是艾灸后睡觉出汗情况连续3天或以上,那么说明艾灸的方法或时间出现了问题,对自身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时需暂停艾灸,然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检查身体,等待恢复后再专业艾灸。

艾灸前喝水效果更好吗

喝水不对艾灸效果造成影响。

艾灸前可以喝水,但并不是说艾灸前喝水可以使艾灸效果更好,只是说不会使人体在时间期间口渴,造成身体不适,与艾灸的效果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要注意的是艾灸前喝水不要喝太多,喝太多的水很容易导致人体想上厕所,但是艾灸时是不好活动的,避免造成不适。

艾灸出的黄水是湿气吗

看情况。

艾灸如果有黄色的东西,一般有几种情况,一种可能是出现了肠胃问题,因为当肠胃不适时会导致消化液淤积,同时自身的组织液也会难以通畅,而组织液一般都是呈黄色,所以在艾灸中体现出出黄水,可能是肠胃上的问题。

还有可能是身体中的湿气,当身体中的湿气过多时,通过艾灸可以将湿气逼出。

最后有可能是艾灸自身的原因,由于皮肤组织中也含有组织液,很有可能是艾灸的温度过高导致的皮肤渗液。

艾灸多久能排出体内寒气,艾灸后寒气从哪里排出 艾灸后怎么知道湿气排出来了

艾灸后湿气会随着汗液的排出一起排出,一般艾灸过后出大量汗,那么有可能是因为在排湿气,需要注意的是艾灸后出汗不可立刻洗澡。

其次要是艾灸后局部出现红疹,说明湿气通过皮肤排出体外,不需要太担心红疹会随着体内湿气的排出而慢慢消失。

最后就是艾灸后回去促进肠胃的蠕动,肚子会出现咕咕叫、排气增加等情况,这时说明湿气正在排出,不需要太过于担心。

艾条艾灸的仪器哪种最好 艾灸贴好还是艾灸盒好

各有千秋。

艾灸中较为常见的就是艾灸盒,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出现了艾灸贴,其是用艾草和矿石粉末组成的,采用远红外物理加热技术,能够短时间内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帮助打通人体的经络,在使用上比较方便,但是其药用效果并没有艾灸盒好。

艾灸盒的艾条散发的挥发性成分和烟雾能够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起到活血通络、助眠等效果,但是其使用过程复杂,不得当还会带来反效果。

因此,具体选择艾灸贴还是艾灸盒看个人选择。

艾灸出水泡了是什么原因 艾灸起泡怎么办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艾灸过程中,要是艾灸的时间过长,距离过近,那么就可能会灼伤人体皮肤,出现起水泡的情况,这时候不需要太担心,不要摩擦,注意感染,过几天就可以恢复。

但要是艾灸烫伤导致的起水泡,那么需要进行的进行消毒处理,否则很容易出现感染,对人体的肌肤造成伤害。

艾条和艾柱哪个效果好

艾条和艾柱的效果是差不多的。

是使用艾条还是艾灸主要取决于使用的艾灸器具,一般随身灸用艾柱,木盒或者竹灸盒用的艾条或者艾柱,甚至有些用的是艾绒的。

艾灸出的黄水是湿气吗 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

艾灸之后如果要看湿气怎么排出,一般是通过自身的感受来进行判断,如果做完艾灸之后发现身体轻松,食欲大增,肠胃消化能力增强,舌苔不滑腻,大便成形,都有可能是艾灸排出湿气的结果,但是艾灸最好是能够持续坚持,因为艾灸做一次不能够看出显著的效果,持续久之后效果可能会更加明显。

艾灸会有副作用吗

艾灸会有副作用。

艾灸的副作用有上火:很多人在艾灸之后会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这其实就是艾灸后引起火气的一种表现。中医认为,艾灸后会出现火气的人说明体内阴阳正在调和,出现了阳不胜阴的情况,此时多喝一点白开水就可以缓解口渴、上火的症状了。

过敏:艾灸之后为何在艾灸部位会出现红疹呢?其实这是艾灸引起的皮肤过敏,但也有专家表示,艾灸后出现红疹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一般来说,无需在红疹涂抹药物,过两天即可自行消散。

失眠:有一些朋友在初次艾灸之后出现了失眠的情况,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专家认为,艾灸后有人会失眠,也有人反而出现了精力充沛的情况,如果艾灸后睡不着,也不用过于担心,隔个1、2天,生物钟就会恢复过来了。

艾灸恶心为什么

艾灸头晕主要考虑以下原因:

要是艾灸之后出现了头晕的情况,那么可能是室内的空气不够流通,比较密闭,艾灸之后又有艾烟,排不出去,人体吸入过量导致的。

其次就是艾灸时人体会流失一定的水分,要是艾灸过量,容易导致人体亏损,从而出现恶心的情况。

最后就是艾灸之后的恶心跟病人的状态有关,要是病人身体比较弱,灸量又过大,就可能会出现恶心的情况。

艾灸前后喝水有什么讲究

艾灸是一种针灸疗法,主要是利用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依赖调节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健康。

一般情况下艾灸前后都是可以进行喝水的,主要是想喝就可以喝,只是要注意艾灸后建议间隔1小时再喝水,避免影响人体排出体内的火气,给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

其次就是艾灸时不能喝水,喝水容易影响艾灸的效果,还有一点就是艾灸时人体处于固定的一个动作,也是不宜喝水的。

相关推荐

艾灸一年越灸越寒

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正规医院在艾灸之前,都会进行一次检查,通过“望闻问切”等中医手段判断到底适不适合做艾灸,在艾灸的疗程中也会及时调整艾灸频率,在调理好身体之后就会停止艾灸了,艾灸越来越寒可能艾灸的场所不专业导致,艾灸中医养生方式,建议在艾灸时去正规的医院或者中医医馆进行调理。

艾灸治疗子宫肌瘤否可行

艾灸属于中医治疗的一种方式,同样也适用于女性子宫肌瘤的治疗。艾灸治疗子宫肌瘤的原理将相关药物通过穴位渗透到患者体内,通过经络传导来治疗肌瘤。 具体而言,艾灸治疗子宫肌瘤主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位: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等穴位,以及子宫区域和子宫肌瘤对应区域,也就八髎穴附近。相关穴位可以通过人体穴位图自行学习,掌握具体方位,但子宫肌瘤的具体位置则因人而异,但可以通过B超检查,明确具体位置。医生表示,肿瘤具体位置的正确掌握艾灸治疗的关键所在。以上部位需采用隔姜灸,选米粒大小艾绒,每天一次,每处3~5壮。

可以天天艾灸后背和腹部吗 经常艾灸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灵枢·刺节真邪》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火调就艾灸。因此,艾灸法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十分有效,艾灸也要有对症,艾灸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效果,艾灸相应的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功能的作用,起到增强人体抗病的作用。

艾灸后多久可以吃东西

一般实际建议还艾灸后隔半小时吃饭比较好,这样对艾灸后效果保持要好些,以免艾灸后吃东西食物消化影响血液运行。

艾灸可以减肥吗 艾灸一次可灸5个部位吗

可以。 艾灸可以一次艾灸一个穴位或多个穴位的,并没有一定的规定,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来取决于一个穴位还多个穴位同时艾灸,但艾灸需注意时间和艾灸的方法,以免艾灸错误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一般建议,艾灸时间在15-30分钟之间,另外,艾灸多个穴位,能够起到较好的健脾养胃、和血等功效。

三伏天艾灸的好处与功效有哪些 温中散寒

艾灸的主要材料艾叶,中医认为:艾叶性温热,三伏天时在身体穴位上做艾灸疗法,可以疏通经脉,同时为身体积蓄阳气,避免冬天三九天时身体阳气不足而被寒气所伤,因此,三伏天做艾灸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艾条艾柱艾绒的区别

从本质上来说艾条、艾柱和艾绒并没有区别,都中药材制作而成,用来辅助治疗的,要说其区别主要形态和制作方式有所区别。 艾绒原料,也就最开始的形态,可以直接用来灸,而将艾绒卷起来之后,就会变为艾条,也艾灸中常用的一种,最后将艾条切成一段段的,也就艾柱,不同的形态使用的艾灸器材会有所不同,使用部位也会不同。

艾灸灸哪里去全身的寒气和湿气 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

常见的排湿反应一般艾灸完之后会有出汗、尿液增多、打嗝、拉肚子等不同现象,这些都可看作排湿的反应。 不过,由于个人体质不同,导致湿气程度不一样,产生湿气的原因也也不一样,因此排湿表现会有所出入,但比较一致的艾灸完身体发汗后,会感觉较之前身体轻松很多。

气虚艾灸后更虚了原因

考虑艾灸操作不当引起的。 艾灸的适宜人群非常多,气虚人群通过对一些特定穴位的艾灸,能够起到补阳益气、活血的功效。但如果艾灸的位置和方式不正确,反而会加重耗气,导致气虚乏力、怠倦懒言、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的情况更加严重。

风府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风府为什么不能艾灸

风府散风吸湿的穴位,风最喜欢侵袭头部,常常会引起头痛,按摩风府穴能改善血液循环,但不能艾灸的,艾灸火和热,火借风势,若艾灸风府,风邪出不来会更加猖狂,在体内乱窜反而会加重头痛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