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肿瘤疾病出院指导护理有哪些
儿童肿瘤疾病出院指导护理有哪些
儿童肿瘤疾病出院指导护理:(1) 遵医嘱按时门诊复查。(2) 按照疗程定时住院化疗。(3) 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多饮水,预防感冒。(4) 留置PICC管或大静脉导管者告知家长其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勿把癌症当炎症
常见的几种儿童肿瘤
大脑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但又跟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同样免不了会受到肿瘤的侵扰。尤其对于儿童,脑瘤的发生率仅次于白血病而占到第二位(20%左右),脑瘤的早期症状是一种十分常见而又严重影响患儿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
儿童常见的脑瘤有4种,它们是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颅咽管瘤。
1 、颅咽管瘤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脑瘤。占所有儿童脑瘤的6%-9%,好发于鞍区,可压迫视神经,从而引起视力障碍。肿瘤本身虽然呈良性,但由于手术完整切除十分困难,故术后很容易复发,有些像恶性肿瘤。瘤子外观呈粉红色,瘤细胞分化良好,属于良性肿瘤。
2、髓母细胞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脑瘤,占儿童全部脑瘤的15%-20%,仅次于星形细胞瘤而居第二位。10岁以下的儿童最多见,好发部位也在小脑。瘤子外观呈灰红色,乳腺癌的早期症状瘤细胞可呈环状、菊花状和成行排列,生长速度很快。
3、星形细胞瘤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脑瘤,多数位于小脑,学龄前儿童相对多见一些。主要分为纤维性和原浆性两种。前者呈灰白色,质地稍硬,细胞形状如同海星,故名;后者呈灰褐色,质地稍软,用肉眼看呈海绵状,其生长速度快于前者。这种肿瘤由于细胞分化比较成熟,故属于比较良性的肿瘤,治愈的可能性很大,但有时会发生恶变。
4、室管膜瘤也是儿童比较常见的胶质瘤,多见于学龄期的儿童,起源于第四脑室内的室管膜细胞,并向周围扩散。瘤子色泽各异,呈紫红色的肿瘤质地较软,而呈灰白色的瘤子则相对较硬,瘤细胞的排列类似于髓母细胞瘤。
儿童常见的脑瘤有4种,它们是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颅咽管瘤。其中前三者属于神经胶质瘤,后者则属于先天性肿瘤。其他常见的儿童肿瘤还有生殖细胞瘤、垂体瘤以及各种转移到大脑内的恶性肿瘤等。
儿童肿瘤三岁前多发 与父母关系密切
儿童肿瘤是由先天因素引起
由于70%的儿童恶性肿瘤在3岁以前发病,这与主要引起成人癌症的后天因素是完全不同的。
可以说大部分儿童肿瘤的发生是由先天因素引起的,也就是说儿童肿瘤的“根源”可能在父母。
闫杰分析原因时说,儿童肿瘤可从父母家族遗传而来。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都可以见到有相关家族遗传病例。
其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父母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油漆、石油产品、溶剂、农药等,尤其是母亲在妊娠期接触化学物质和物理因子如电磁、离子辐射,会使正在发育的胎儿受到损伤,使孩子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增加。如神经系统肿瘤、横纹肌肉瘤、肝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均与父母的职业有关。
另外,孕期服用某些药物尤其是激素类药物也与儿童肿瘤的发生有关。这些原因可以使胎儿细胞的染色体携带致病基因或发生基因突变,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恶性肿瘤,最终导致一些儿童肿瘤,是从胎里带来的。
三分之二的儿童恶性肿瘤可以治愈
儿童肿瘤并非不治之症。
随着儿童肿瘤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患儿总的治愈率可达70%以上。早期发现,在儿童肿瘤的治疗中非常重要。经规范化治疗,约三分之二的儿童恶性肿瘤可以治愈。但能否治愈除取决于肿瘤自身特性外,关键还在于能否获得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
儿童肿瘤早期诊断可利用B超、CT、核磁共振和有创性检查(穿刺、活检等)等诊断方法。儿童肿瘤的治疗提倡以多学科联合,针对不同年龄段、肿瘤类型、恶性程度、累及范围制定相应的规范综合治疗手段,即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生物治疗、基因治疗和分化诱导治疗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且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尽量保留患儿的正常功能,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使患儿获得长期无瘤生存,长大后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妊娠晚期可进行胎儿的肿瘤筛查
闫杰主任建议家长注意生殖健康,尤其是有家族史和职业接触史的家长,除了常规的产前检查外,怀孕的“准妈妈们”在对胎儿进行B超检查时,更应该注重胎儿的肿瘤筛查,这些检查可以发现常见的肾、肾上腺、腹膜后、骶尾部及肝脏肿瘤,在妊娠晚期对胎儿来说是安全的。
特别提醒那些刚刚有了宝宝的妈妈们,孩子在出生后1年内,建议半年检查1次。在给宝宝洗澡时,注意观察有无身体各部位的肿块或肿大淋巴结。当儿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贫血、腹胀、消瘦,不明原因的出血(皮肤出血点或瘀斑,尿血、便血)、疼痛、视力障碍等,可能是肿瘤引起的症状,应到有儿童肿瘤专科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肺结核如何做好心理的调节
1、根据每个病人的性格特征进行心理护理。病人入院后,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希望医护人员同情帮助自己,把自己的康复的生命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初发病人对病感到害怕,复发病人又担心不能治愈,而悲观失望,护士应该用良好的神态和语言,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对发病要以安抚为主,对复发的病人则着重于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根据长期的住院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病人病程长,情绪上的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护士及家属应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症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关键是组织好病人的情绪生活,指导帮助病人做到情绪上的自我节制。
3、根据心理学的特点去接近病人。做好病人的重大生活护理,应细心观察病人的举止、言谈,以了解病人的生活需要和心理特征、病情的由来和经过,抓住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出相应的护理,满足生活的需要。
4、根据心理特征做好出院指导。出院病人,一方面因病愈而高兴,另一方面担心回家后没有良好的休养条件而使疾病复发,又怕把传染给亲人。护士应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出院指导。普及知识,解除病人及家属的紧张焦虑状态,并能遵医嘱积极主动进行合理、全程化疗,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康复。
家长须警惕儿童肿瘤三大认识误区
一是体检误区。由于儿童肿瘤发病率较低,很多家长不了解相关知识,也不会给孩子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往往较小的肿块,多是父母为孩子洗澡时偶然发现的,建议家长给孩子洗澡时不妨摸摸体表有没有包块,最好能定期给孩子进行健康体检。
二是认为儿童肿瘤是不可治愈的。王颖解释,其实儿童肿瘤临床治愈率高于成人,只要通过合理规范综合治疗,接近七成的儿童肿瘤可被治愈。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儿童肿瘤来源于中胚层或间叶组织细胞,对放化疗更敏感;儿童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过多的心理负担;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治疗后身体恢复快。
三是对放疗的误解,让很多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在大多数家长的观念中,手术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放疗和化疗只是配合手术的辅助治疗方式。只有不能施行手术时,才想到放疗和化疗,这往往会让很多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谈及如何预防儿童肿瘤,王颖提醒,孕妇在怀孕前三个月应尽量少生病,不要乱用抗生素,避免接触电磁辐射、放射线及有苯、甲醛等有毒物质的装修污染;儿童要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远离污染环境,降低患癌风险。
肝癌患者的出院指导怎么做
(1)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对待疾病。
(2)合理饮食,不吃霉变、腌制食物,禁酒,遵循高热量、高维生素、适量蛋白,低脂肪饮食的原则。
(3)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锻炼,如太极拳、散步等。
(4)按医嘱服用护肝药物。
(5)出院后1个月复查8超、肝功能情况,病情无特殊者每3—6个月复查l次。
(6)肝动脉栓塞皮下埋藏灌注器出院病人应指导其:
1)对治疗树立信心,按照规定完成预定疗程。
2)保证睡眠休息,忌剧烈运动,防腹部碰撞。
3)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发热、恶心等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处理。高热时,可温水擦浴;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可服止呕药物,进食可口饭菜。
4)定时来院复查肝功能血象,并做8超检查。
以上专家对于肝癌这种疾病的出院指导就阐述了这么多,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根基自己疾病的实际情况做好,再者肝癌患者在住院的时候我们还应该给予心理护理,因为我们都知道癌症的患者意志力很薄弱,具体的怎么去做需要我们了解患者的病情再对症治疗。
儿童癌症放疗治愈的概率较大
对放疗误解 让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期
在大多数家长的观念中,手术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放疗和化疗只是配合手术的辅助治疗方式。只有不能施行手术时,才想到放疗和化疗,这往往会让很多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据统计,绝大多数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放疗,而某些肿瘤只需进行放疗就能达到根治的效果。
放射治疗根据使用设备和技术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常规放射治疗和现代放射治疗。常规放疗适用于肿瘤较大、范围较广,或肿瘤对放射特别敏感以及骨转移等的姑息治疗,但其定位精度不高,无法准确实现多野聚焦照射,使过多的正常组织在照射野内,导致局部控制率相对较低。
儿童肿瘤治愈率可高达70%
只要家长掌握了儿童肿瘤相关知识,密切观察孩子身上的肿瘤信号,早期发现并在正规的专科医院接受规范治疗,接近70%的儿童肿瘤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家长平时要多观察孩子,密切注意疾病的早期征兆:如孩子不明原因发烧持续一周以上、淋巴结肿大;在孩子颈部、腋下、腹股沟、腹部、后腰部等发现肿块;长期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疼痛,如头痛、腹痛、关节痛等,最好赶紧到医院进行检查。
和成人肿瘤不同的是,儿童肿瘤的治愈率要高的多。王颖解释说,首先儿童肿瘤绝大多数来源于中胚层或间叶组织细胞,是由不成熟的胚胎组织发展而来,相对而言,对放化疗更敏感;其次儿童心理发育不成熟,对肿瘤的认识度不高,没有过多的心理负担;此外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治疗后身体恢复快。
支气管扩张的出院健康指导
对于支气管扩张这种疾病来说我们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出院指导工作,才能让患者再次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呢?我们都知道支气管扩张的患者需要一定的休息,因为患者长时间的咳嗽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此外还应该多进食一些蛋白食物,让患者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还有提高药效的作用。
1、居室内保持空气清新,多通风,避免存放由刺激性气体,如农药物品等,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2、协助患者戒烟,制定戒烟计划。因为吸烟可使支气管柱状纤毛上皮鳞状化改变,纤毛运动障碍,吞噬细胞功能下降,诱发痰液增多引起咳嗽。
3、避免受凉、淋雨、过渡疲劳等诱因。
4、过敏体质者远离过敏原,避免过敏原刺激机体。
5、每天有计划的进行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加强耐寒训练,用冷水洗脸等,增强机体抵抗力。
6、指导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
7、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
对于支气管扩张这种疾病的出院指导我们以上就总结了这么多,但是我们还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去做相应的健康宣教,在患者出院之后还应该给予一个回访,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在家中若有条件还可以低流量的持续吸氧,增加动脉血氧含量,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
大肠癌的手术前护理要点
大肠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这种疾病和其他的恶性肿瘤疾病相比较而言在预后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这种疾病在手术之后患者的成活率还是很高的,为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在大肠癌手术之前的护理,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加强营养:由于患病后长期食欲下降,腹泻及疾病的消耗,可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术前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必要时给予少量多次输血,以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2、完成各大器官功能检查及各项生化检验。
3、戒烟酒,防受凉感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保证睡眠。
4、指导病员进行术前适应性锻炼,如在床上解大小便,进行有效地咳嗽咳痰等。
5、术前一日做好皮肤清洁,药物药敏试验,肠道的清洁准备等。
6、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饮。
7、术晨安置胃管尿管可减轻腹胀,维持膀胱排空,防止手术时损伤及因直肠切除后膀胱后倾所致的尿潴留。
对于大肠癌在手术之前应该怎么去护理,以上专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对于大肠癌这种疾病来讲病变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我们做需要做到的就是找到病变的部位,清除病变,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还应该做大肠癌患者的出院宣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