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常见的治疗面部痉挛的方法有哪些呢

常见的治疗面部痉挛的方法有哪些呢

1、射频温控热凝疗法:利用电偶原理,通过射频使神经纤维间产生热能,温度在65-70℃,使神经热凝变性,以减少传导异常冲动的神经纤维,达到治疗面肌痉挛的目的。

2、针灸治疗,但面肌痉挛本身就怕外界刺激,用针灸进行外力刺激治疗面肌痉挛反而会加重病情,有的病人感觉当时有效,但过后发病后会更加严重。

3、打肉毒素,见效最快,注射后立刻就会缓解病情,但这是人为的麻痹面神经,也不是治愈,人为让患病处的神经全部陷入停滞状态,但是当三个月或半年药效过后,还会复发,这种饮鸩止渴的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长期会导致面瘫。

4、手术:显微血管减压术——是迄今世界上最安全有效的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是指通过锁眼在手术显微镜下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达到治疗目的。术后病人抽搐即停止,面神经功能完好保留。临床症状术后即消失,总有效率达96%以上。

面肌痉挛怎么治疗

很多患者得了面肌痉挛就非常害怕,担心自己的病是不能好的,那么面肌痉挛能治好吗?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

面肌痉挛能治好吗?

小编提示: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和眼皮的不自主抽动,虽不危及生命,但反复的面肌抽动,使人备觉尴尬。引起面肌痉挛的原因很多,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找不到什么明显的原因,称之为原发性面肌痉挛,多发生在成年女性身上。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患者要非常的注意。

对于面肌痉挛能治好吗这个问题,患者不用担心,只要积极的进行面肌痉挛的治疗,这个病还是可以治好的。现在就介绍几种主要的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让你告别面部痉挛。

药物治疗:面肌痉挛的治疗可以选用镇静、安定、抗癫痫类药物如安定、鲁米那和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对少数患者可减轻症状。氯唑沙腙等肌肉松弛药物也有一定效果。

理疗:面肌痉挛的治疗采用钙离子透入疗法或平流电刺激,对部分病人可减轻症状。近年来采用的射频治疗,用射频热凝法暂时中断面神经的传导功能,使抽搐停止发作,术后可有轻度面瘫,但一般在3 6个月内可以恢复。

面肌痉挛的治疗包括药物、针灸、肉毒素注射等几种方法,效果均不理想。面肌痉挛的治疗目前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的最有效方法,成功率大于95% ,复发率少于5%。如果有面部肌肉抽搐,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应尽早到医院就诊,面肌痉挛确诊后可考虑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

怎样避免面部痉挛病情加重

在生活中人们由于忙于工作总是容易对防御面部痉挛放松警惕,这就导致了这种疾病的多发。患病后,患者要重视控制自己的病情,避免病情加重,这是促进自己康复的一个关键措施。

面部痉挛患者的饮食很重要,能够帮助患者防止病情恶化

❶面部痉挛时,面肌痉挛患者应双眼紧闭,嘴紧闭(痉挛患者禁食酸性食物)。

❷多食:新鲜蔬菜,粗粮如豆类,黄豆制品,南瓜,玉米,洋葱,瘦肉,山楂,紫匣,海带,大枣,苦瓜,丝瓜,冬瓜,黄瓜,甜瓜,香蕉,桑棋。

❸忌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不易消化,热性补药,热性食物,烟酒,羊、狗肉,动物内,带鱼,辣椒,对面肌痉挛的护理十分重要。

❹减少外源刺激,如:电视、电脑、紫外线等,是重要的面肌痉挛的护理要点。

❺进行面肌痉挛的护理要帮助患者适当活动,加强身体锻炼,常听轻快音乐,心情平和,充足睡眠。

怎样才能避免面部痉挛病情加重呢?

专家建议

通常情况下,人们经常采用针灸来治疗面部痉挛,这个过程当中患者就要注意避免病情加重。在病程早期针灸的手法不易过多的刺激、过强,宜轻刺、浅刺,在早期如果给予过大的刺激,可能会导致面部痉挛的病情加重,使病情迁延不愈,在治愈期间,为了防止产生抽搐或局部面部痉挛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建议最好不使用电刺激。

面部痉挛的用药治疗

1.镇静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一般400~600mg/d口服时症状开始改善,600~1000mg/d时发作完全消失。但停药后可迅速复发,因而需长期维持治疗。持续好转率为35%,完全控制率为22%。因此可用卡马西平治疗面肌抽搐有肯定疗效,但需较大剂量,长期服用。长期服用较大剂量的卡马西平常可出现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其有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面神经核的兴奋性,从而减少其异常放电有关。

(2) 氯硝西泮(氯硝安定)每次0.5~1mg,3次/d服用,可使症状减轻,剂量加大后常有乏力、嗜睡等副作用。

(3) 巴氯芬(氯苯氨丁酸):首次用5~10mg/d,分1~2次服用,每2~3天增加5~10mg,直至每天30mg。48h后症状可明显改善,3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

2.肉毒杆菌毒素A(BTXA)治疗 BTXA的注射部位为:

(1)下眼睑:从内眦至外眦之间,均分为4等份,在每1等份中点,距下睑缘5mm处注射BTXA 5~5.5U。如睑痉挛程度较轻,BTXA的注射剂量可适当减少。

(2)上眼睑:从内眦至外眦之间的中点,各向两侧外移5~8mm,距上睑缘5mm处注射BTXA 5~5.5U,一般选择1~2个点注射即可。上眼睑注射BTXA时,应注意一定要避免直接注射到上眼睑的正中央部位。因为,此部位是提上睑肌的附着部位,将BTXA直接注射于此,可使提上睑肌麻痹,导致上眼睑下垂。

(3)眼外角:眼外眦的外侧部分眼轮匝肌的肌肉较多,所以在原发性眼睑痉挛的患者中有许多人主诉他们此处的肌肉痉挛是非常严重,故此处的注射部位相对较为集中。一般在外眦外侧5~8mm处注射3~4点,每点的间距为5mm左右,呈三角形或四边形排列。

在患侧的颞部及颧部抽动的肌肉上多增加注射部位。在鼻翼的外侧及鼻唇沟上,相应地注射2~3个部位。上唇注射部位应当尽量地减少,因为上唇及外侧口角部位如果注射较多的BTXA,将势必导致相应口角的下坠,严重者可有口角流涎及口内存饭等表现。下唇及腮部注射部位也需据病情而定,其注射部位可以选择较多。注射计量多采用每点最多5~6U BTXA。每点的剂量过大易产生较多的副作用。

患者在治疗之后的4~7个月内,效果一般较为满意。由于BTXA的作用逐渐地减弱,面积痉挛的表现逐渐复发,大多数患者需要在第一次治疗半年之后再进行重复治疗。但是,由于面肌抽搐的程度已较前有明显的减轻,故所需要的BTXA的治疗剂量将大大减少。该治疗可持续应用数年,但达到痊愈的患者较少。少数患者由于在治疗后产生的BTXA抗体较多,影响了治疗效果,可换用F型肉毒杆菌毒素(BTXF)进行治疗。

3.阻滞疗法与手术治疗 神经干阻滞疗法是从茎乳孔刺入进行药物性神经阻滞可获满意效果,重症可试用50%酒精1ml行皮下面神经分支阻滞,或茎乳孔处面神经干注射0.3~0.4ml阻滞。但在制止痉挛同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面肌瘫痪。

为了治疗面部痉挛,我们所耗费的精力着实是不少。那么提醒大家,若是想要快速的治疗好面部痉挛这个问题,一定要选好治疗方法,这才是治疗疾病的最重要的事情。

面肌痉挛能治好吗

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和眼皮的不自主抽动,虽不危及生命,但反复的面肌抽动,使人备觉尴尬。引起面肌痉挛的原因很多,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找不到什么明显的原因,称之为原发性面肌痉挛,多发生在成年女性身上。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患者要非常的注意。

对于面肌痉挛能治好吗这个问题,患者不用担心,只要积极的进行面肌痉挛的治疗,这个病还是可以治好的。现在就介绍几种主要的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让你告别面部痉挛。药物治疗:面肌痉挛的治疗可以选用镇静、安定、抗癫痫类药物如安定、鲁米那和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对少数患者可减轻症状。氯唑沙腙等肌肉松弛药物也有一定效果。

理疗:面肌痉挛的治疗采用钙离子透入疗法或平流电刺激,对部分病人可减轻症状。近年来采用的射频治疗,用射频热凝法暂时中断面神经的传导功能,使抽搐停止发作,术后可有轻度面瘫,但一般在3 6个月内可以恢复。面肌痉挛的治疗包括药物、针灸、肉毒素注射等几种方法,效果均不理想。面肌痉挛的治疗目前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的最有效方法,成功率大于95% ,复发率少于5%。

常见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除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药对一些轻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枢镇静药、抑制剂和激素等均无显著疗效。过去常用普鲁卡因、无水酒精或5%酚甘油等做茎乳孔处注射,以造成一时性神经纤维坏死变性,减少异常兴奋的传导,一次注射量为0.3~0.5ml,以达以出现轻度面瘫为度。剂量过大将产生永久性面瘫,剂量过少3~5个月后仍要复发。现已很少采用。

2.射频温控热凝疗法

用射频套管针依上法刺入茎乳孔内,利用电偶原理,通过射电使神经纤维间产生热能,温度在65-70℃,在面神经功能监测仪监护下,控制温度使神经热凝变性,以减少传导异常冲动的神经纤维。术后同样要发生面瘫,在1~2年内的面瘫逐渐恢复过程中又会旧病复发,否则电热过度,痉挛虽可长期不发作。

老年人治疗面部痉挛的较佳方法

面肌痉挛大部分发生于中老年人身上,很多人在发生面肌痉挛前都是简单的、长时间的眼皮跳,没有其他症状。因此,很多的老年人患者都不太重视,结果导致病情恶化。秋季是面肌痉挛多发的季节,老年人很容易受到风寒的入侵,导致面肌痉挛的发生。

对于老年人面肌痉挛,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进行老年人面肌痉挛的治疗是最重要的。 面肌痉挛如果不及时治疗,对老年人身心伤害极大,很多老年人患者出现一些器官的相关性病变,如肝、肾、脏腑功能、微血循环系统都会受之影响,日益积累,则会导致脑、肾、脏腑功能衰竭、气血虚弱、阴阳失调、贫血、失眠、忧郁、面肌挛缩、联带运动、面肌痉挛、上睑下垂、精神病等病症的发生,危害人身健康、危及生命,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对于老年人面肌痉挛的治疗越早越好。由于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室内和室外的温度相差也很大,因而患者出门时要特别注意保暖,最好保护头部和面部。而且患者还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在患病期间最好不看电视和电脑,尽量避免太强的刺激。患者在外出时戴墨镜保护,还要滴一些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最好带上眼罩做保护。

现在很多医院还在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面肌痉挛的治疗,下面为大家介绍下:

1、西医治疗面肌痉挛主张早期应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改善血循环的药物。但是如果过多的应用抗生素的话,可能会产生很多副作用和反作用,使面肌痉挛患者免疫力下降、恢复缓慢、肥肿难分、水钠潴留等症状的出现。

2、在晚期,西医主张采用内科治疗。内科治疗可以分为动力性治疗和静态治疗。静态治疗主要是将阔筋膜成条状移植于面部,动态治疗下,患侧不能随健侧运动,静态下,双侧面部表情对称。但是手术容易造成面部的损伤,留有疤痕,而且风险很大

面部痉挛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1.痉挛早期症状

不自主的抽搐是面部痉挛患者早期通常会有情形,与严重的面部痉挛相比,早期的面部痉挛通常抽搐不明显,而且部位通常仅限面部某一特定部位肌肉的异常抽搐。另外,面部痉挛的早期症状抽搐较轻,持续仅几秒。为避免其病情加剧,通常在早期的时候就应给予及时治疗。

2.早期症状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面部痉挛早期症状也有不同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不同身体健康状况,不同体质,不同人群年龄等因素,不同痉挛早期症状通常有不同的特点。另外,面部痉挛早期症状不排除与其他疾病的症状具有相似性,所以还必须要注意诊断和鉴别诊断。

肌肉痉挛诊断鉴别

1、行走后小腿肌肉痉挛:行走后,小腿痉挛也是一种经常出现的情况。多因行走或跑动时间过长,下肢肌肉过度劳累所致。

2、肌肉紧张性疼痛:肌肉紧张性疼痛是神经衰弱的一种临床表现。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常伴有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

3、颈背部肌肉痉挛:颈背部肌肉痉挛是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之一,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4、面部肌肉痉挛:面部痉挛亦称面肌抽搐或偏侧面肌痉挛症,是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由于面部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病灶形成,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面部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型面部痉挛,一种是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部痉挛。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表现上区分出来。原发型的面部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部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

5、肌肉跳动:良性肌束颤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身体局部肌肉出现不自主的肌束颤动,即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肉跳”。当肌肉发生持续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或坚硬或隆起,剧烈疼痛,且一时不易缓解等症状时,可根据症状进行诊断。

面肌痉挛 针灸治疗

治疗面部痉挛的方法犹如琳琅满目的书卷一般,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下面为大家带来的这个治疗方法,在面部痉挛的治疗中,却是非常常见的,一起来了解一下。

神经干刺法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合谷,眼轮匝肌痉挛加鱼腰、四白,面肌痉挛加迎香、夹承浆。

阿是穴位置:患侧耳垂前耳轮切迹与耳垂根连线之中点,或乳突尖前缘下5毫米处。其下为面神经交义点最近处,约在下颌支后缘后约0.5厘米。

二治法

每次仅取主穴和合谷穴,馀穴据症酌选。先在阿是穴消毒并以2%普鲁卡因局麻,取28号2.5~4厘米左右长的毫针1~1.5寸2根,分别刺人阿是穴和合谷。阿是穴要求刺中面神经干。当刺中时,患者有强烈的触电感或耳深部疼痛,术者手中有轫性感。此时,将阿是穴和合谷穴接通电针仪,开始时电流不宜过大,频率不限,以食、拇指出现规律性抽动为宜。当采用提插手法或电针刺激使面神经损伤后,表情肌可出现松弛面瘫。其余配穴应使针下有酸胀或麻电感。每次针20~30 分钟,每隔5~7日针刺1次。一般针2~3次。如损伤浅表血管,针后可能出现肿胀,数日消退。针后如出现眩晕,呕吐等并发症,休息1~2小时即恢复。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显效:患侧面肌轻度无力,抽搐停止;无效:抽搐次数或程度略有改善或无改变。

共治110例,显效107例97.3%,无效3例2.7%,总有效率为97.3%。通过随访发现,平均有效时间约在10月左右,最长有达28月的4~6

以上便是对于这个面部痉挛问题治疗方法的简述,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让大家知道,面部痉挛的治疗其实也是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复杂,只要大家愿意,积极配合,面部痉挛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相关推荐

面肌痉挛治疗要注意什么

1、患者要注重避免药物的负面影响,通过自我调养减小药物副作用的不良影响。西医通常主张在面部痉挛早期治疗中使用抗病毒、营养神经、改善血循环等药物,但是使用过多的药物,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且换肤缓慢,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肥肿难分、水钠潴留等症状。 2、对于不同的患者应该给以有针对性的治疗,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对于晚期面部痉挛患者,可以采用外科治疗。外科治疗一般分为动力性治疗和静态治疗,静态治疗通过把阔筋膜成条状移植于面部进行治疗。但是手术风险很大,而且很容易引起面部的损伤,留下疤痕。 3、患者要重视促使自己的

面部痉挛怎样按摩

首先就是准备,患者如果想坐着按摩的话就坐在床上,头部靠墙,要是想躺着按摩的话就躺在床上枕好枕头。患者不要心有杂念要思想集中。 其次是轮挂眼睑,用食指与中指分别从眼内眦向外均衡刮上下眼睑各50次,做完之后在用手轻柔眼皮20-30转,这对治疗面部痉挛很有用的。 第三是指擦鼻翼,同上,用上个手指从鼻根两侧向下擦至鼻翼两旁迎相穴50次,然后在该穴位处晴晴的按摩1-2分钟。按摩的力度要由轻到重,这个方法可以治疗口角歪斜,鼻子不通等等。 第四是点捻四白穴,就是用食指点黏眶下孔凹陷处,力度由轻到重,按摩大概两分钟即可。

常见的扭转痉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安坦、氯硝安定、硝基安定、巴氯芬、氟哌啶醇、丁苯那嗪等药物,但治疗效果均不十分理想,有的副作用还很大。对于局限性的肌张力障碍,也有人采用注射肉毒素治疗,这种方法对全身性扭转痉挛的治疗作用有限。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以及全身症状十分严重的患者,可以选择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手术对某些病例有效,但常复发。所以脑起搏器成了能够有效缓解扭转痉挛症状的治疗方法。 脑起搏器可以有效地缓解肌张力障碍,改善扭转痉挛患者的症状。而且脑起搏器具有可逆性和可调节性等优

抽搐是面部痉挛的主要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面部痉挛的典型发病特征应该不陌生,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患者脸部肌肉反复抽搐,这就是面部痉挛造成的。临床上,抽搐是面部痉挛的一个典型症状,我们大家在平时要重视鉴别,通过这个症状的及时判断对面部痉挛尽早做出准确的诊断。 大家要明确的认识到抽搐是面部痉挛发病的一个典型发病表现,在临床发病期间,抽搐程度轻重不等,可表现为不规律、阵发性、快速的抽搐。在病情初期的时候,抽搐比较轻,之后会延长到数分钟或是更长,间歇时间逐渐的缩短,抽搐会逐渐的频繁。多数面部痉挛病人在中年之后发病,并且女性发病较多。

面部痉挛要注意什么

一、在患病期间一定要注意安排营养丰富的饮食,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而且在患病期间要禁烟戒酒、禁食刺激性食物。面部痉挛病人应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膳食纤维、无机盐等。多食用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以提供多种维生素。如果面部痉挛病人出汗比较多,应该补充足够的水分。 二、在患病期间要注意心理护理:一般患有面部痉挛的患者多是突然起病的,所以导致不少的患者在患病后会感到紧张、焦虑、恐惧,还有的会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

面部痉挛有什么致病因素呢

抽搐程度不一,在紧张、情绪激动或疲劳时抽搐加重,安静或睡眠时消失。自从dandy 年首先提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能导致三叉神经痛和面积痉挛的论点以后。 适于脾虚湿困,经络受阻之证。面部痉挛治疗一般都是采取针灸治疗,效果是很明显的。皮肤针和浅刺皮部的治疗方法虽同属于浅刺,但皮肤针是九针的发展,它只作用在皮肤的表层;浅刺皮部是用九针中的毫针刺入皮内。 有时候用手揉揉多少能缓解下,一直到现在。还有面肌痉挛是压力大,造成血管压迫神经造成的。据述分析: 面肌痉挛又很多病因,一般是脑血管的病变引起的。 面部痉挛让你表

面部痉挛怎么治

面肌痉挛即面部一侧抽搐(个别人出现双侧痉挛),精神越紧张,痉挛越严重。由于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病灶形成,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面肌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型面肌痉挛,一种是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表现上区分出来。原发型的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

面部痉挛的检查

面肌痉挛检查 患者面肌抽搐绝大多数限于一侧,常先发生于眼睑,类似眼皮跳,之后范围逐步扩大,多在数月后依次波及到面部其他肌肉、口角、直至颈阔肌。发作前多无先兆,发作时表现为肌肉快速频繁的抽动,每次发作数秒钟至数分钟,在间歇期一切如常人。面部的自主运动、咀嚼、瞬目或随意的表情动作可诱发面肌抽搐发作,并可因情绪激动、紧张、劳累或阅读时间过长等因素而加重,而休息或情绪稳定时症状减轻。发作严重者可终日抽搐不停,甚至睡眠中也可抽搐。有些患者可因眼睑强制性收缩导致睑裂变小,个别患者甚至面部肌肉也呈强直性收缩而致口角持续

眼皮跳是面肌痉挛的症状吗

济南读者张女士:我患有面部痉挛,多处求医效果不好,不知道哪种方法比较有效,期望刊登相关信息。 有些人的面部肌肉会快速频繁的抽动。这种病就是面肌痉挛,俗称面抽。这种病很难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99%的面肌痉挛是由颅内血管压迫面神经根引起的。目前并没有特效的药物。过去曾采用种种破坏性的方法造成面肌部分瘫痪来治疗这种病,如酒精封闭、经皮穿刺面神经射频热凝术、颅内神经根挤压术等。目前内科治疗的主要办法是采用肉毒素对面神经主干或分支进行封闭,通过药物造成面肌部分或完全瘫痪后使面肌痉挛停

面肌痉挛能彻体治愈吗

面肌痉挛是指一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不规则的肌肉抽搐,又称面肌抽搐、半面痉挛,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很大的伤害,得了面部痉挛应该马上进行治疗。那么我们该怎么治疗才能彻底治愈,下面为您做出介绍。 1、患者要注重避免药物的负面影响,通过自我调养减小药物副作用的不良影响。西医通常主张在面部痉挛早期治疗中使用抗病毒、营养神经、改善血循环等药物,但是使用过多的药物,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且换肤缓慢,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肥肿难分、水钠潴留等症状。 2、对于不同的患者应该给以有针对性的治疗,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对于晚期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