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教孩子这样保护视力
家长该教孩子这样保护视力
驼背、躺着看书、玩电子产品……这些都让中学生们的视力越来越让人堪忧,作为家长,可以让孩子养成下面6个好习惯,毕竟眼睛可是要用一生的呀!
姿势端正——不做驼背老人
看书、写字的姿势要端正,头要摆正,背要挺直。做好“三个一”:身体距离书桌一拳,食指距离笔尖一寸,眼睛距离书桌一尺。
劳逸结合——眼睛累了要休息
别让眼睛负担过重,累了就让它休息一下吧。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片刻,一般用眼40~50分钟就要休息5~10分钟,要么做眼保健操,要么闭目养神,要么到户外远眺。
环境适宜——让眼睛舒适地工作
为了减轻眼睛得工作负担,减少对眼睛得刺激,应在光线明亮、柔和的地方看书学习,不要在光线太亮、太暗、眩光、反光的地方看书。其次,看书的时候最好处于静止状态。
增加户外活动——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利用课间或其他时间,多做一些户外活动,在活动身体的同时,眼睛会有更多的远眺时间和机会,可以放松眼部肌肉、神经,保护视力。
睡眠要充足——给眼睛放个长假
睡眠不仅可以补充体力,给大脑充电,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劳累了一天的双眼得到充分的休息。
学习之余少看多运动——莫让眼睛再受累
现在,学生们人手“一机”,课余时间、放学回家,眼睛从书本改到了电视、手机和电脑,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或者玩着QQ和游戏,眼睛怎能不近视!所以,在学习之余,最好多做做运动。
小朋友不刷牙有哪些危害
小孩不刷牙容易蛀牙,乳牙坏了将直接影响以后恒牙的生长,也会让恒牙齿长的畸形。
应该教育孩子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避免细菌在口腔内滋生,容易诱发胃肠疾病、蛀牙。养成好的刷牙习惯.应该每半年检查一次。
三岁就可以教孩子刷牙,家长和孩子同时刷牙,让孩子从小养成刷牙的习惯,刷牙越早对孩子牙齿的健康越有好处,小孩有可以用含氟牙膏,但是小孩必须用儿童含氟牙膏,小孩不能和成人用同样的牙膏,成人牙膏里面含氟量比较高,小孩含氟量比较低,要适合小孩的。
要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尤其晚上睡觉前五分钟把牙刷干净以后不要吃东西再睡觉,晚上刷牙非常重要。
儿童早期教育的三个重点
身体方面。当前许多父母很早就开始了对孩子智力开发,然而大多数父母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即身体健康。0-6岁正是造就良好体能的关键时期,从儿童生长发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儿童的早期教育把体能训练放在首位是比较科学和恰当的。
良好性格方面。应重视孩子优秀的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在家庭生活的琐事中,在点滴的小事上,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教育。比如孩子跌倒了,要让他自己坚强地爬起来,教育孩子不要怕打针之痛等。别小看这些随机教育,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会铸就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性格以及较强的独立能力,使孩子的人生绽开绚丽的花。
智力开发。当前许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时走进了一个误区,即认为教会孩子掌握一种乐器、学会一种技能就是智力开发,实际上真正的智力开发应让孩子开阔视野,多接触自然,多思考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
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家长给孩子实施了早教,针对一些家长在孩子早教中出现的一些误区,阳光宝贝在此也给大家一些建议:
1.养护和教育分不开:孩子的早期的教育和养护、保健是分不开的。孩子最初的发展能力是最快的,对他的一生影响重要,机会决不要错过。在养护时,与宝宝进行语言和感情的交流,就可以促进宝宝语言和情感的发展。早教不是教孩子知识和技能 ,而是引导宝宝感知、认识的过程,宝宝爬、站、走都是一种教育。
2.包办、放任都不可取:包办孩子应该学,应该做的事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看孩子在游戏中表现不佳,有时家长会为了自己的面子,三下五除二帮孩子弄好。这点阳光宝贝的专家们认为是不可取的。因为孩子自己探索成功是最高兴的,孩子探索时,反复的过程是必须的。意识到包办不好,于是年轻的现代父母又走了另一个极端:放任。任孩子自由发展,把孩子往玩具中一扔了事。1岁左右,正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时期,如果不管理孩子,孩子很有可能养成有头无尾,不认真做事的坏习惯。
3.给孩子思考的机会:现在有很多父母有时在孩子的教育上会急于求成。拿生活中常见的情况举个例子:自己的孩子的东西被其他孩子抢了,第一位母亲对孩子说,他抢你的,你也抢他的;第二位母亲让孩子要大度点;而第三位母亲让孩子自己想该怎么做。阳光宝贝专家分析:“第一位的母亲的做法不太可取,如果所有的母亲都这样教育孩子,将来孩子将生活在什么样的人际环境之中;第二位的母亲没有给孩子思考的机会;还是第三位的母亲做法比较可取,给了孩子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
孩子流鼻血怎么处理
孩子流鼻血,家长该怎么办?
当孩子流鼻血时,他们会表现出紧张、恐慌,家长尽量让孩子保持镇静,情绪的镇定可以减缓出血。
首先要及时止血,以免引起并发症。不要让孩子躺下,应直立端坐,将孩子头低垂,并将流入口中的血液尽量吐出,以免咽下刺激胃部引起呕吐。
然后家长用食指和拇指捏紧孩子的鼻中隔前下部(非鼻翼,在鼻翼上方)10-15分钟,其间不能松手,这能快速止血。同时可以用冷水毛巾冷敷孩子的前额和后颈部,可使血管收缩减缓出血。大部分的儿童用此方法可以达到止血目的。
对于出血量过大,或者仍不能止血的孩子,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如何预防孩子流鼻血
家长首先应帮助纠正小孩挖鼻的不良癖好,积极防治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平时多吃蔬菜、新鲜水果,忌多食导致辛燥、煎炸等容易造成上火的食品,让孩子多喝白开水。对有流过鼻血的孩子,家长应备有金霉素眼药膏,每天可在鼻腔内均匀地涂抹,以滋润鼻粘膜。
家长该怎样教孩子读书
家长要做好三件事
1、首先要鼓励孩子多读书,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及其兴趣爱好,为孩子提供合适的书籍。
2、提供图书后,还要督促孩子读书。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读书,多和孩子交流图书的内容,以培养孩子的兴趣。
3、要为孩子创造读书的氛围。可以考虑在固定的时间,为孩子提供安静的读书环境,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
不同年龄段选不同的书
孩子9个月时,就会对图书产生兴趣。
1岁左右,孩子能够说话了,家长就可以给他提供以图为主的儿童图书,并陪伴他阅读。
1岁半后,孩子会有读书的愿望,家长为其增加图文并茂的图书,并给孩子讲书中的故事,让他学习复述。此时期以童话故事为主。
2岁以后,孩子逐渐有识字的愿望,家长可以给孩子讲故事,也可以编构故事,让孩子学会描述,更多地通过读书学习说话。
3岁后,让孩子学会独立阅读,以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书为主;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读,为孩子营造读书的氛围,并准备一些读书用的桌椅等。
小学低年级仍以图文并茂的书为主,在童话故事的基础上,增加科学故事、英雄模范故事、寓言故事等;小学中高年级则以文字为主,增加历史故事、科幻故事,可以涉猎古典名著的简写本。
初中后,可以更多地看一些中外名著,甚至中英文对照版本,也可以有选择性地阅读一些有思想的连环画、卡通画。
孩子各个时期要读的书,都应注重图书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
不妨建立“家庭读书会”
最关键的一点,家长要给孩子提供独立的空间和读书的氛围。
孩子3岁起,家长就要为他创造独立读书的条件,准备一张小书桌,一只可以靠着读书的小垫子,乃至一个小书筐。
为了从小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建议家长多陪伴孩子读书,但到小学高年级后,就应让他独立阅读了。孩子较小时,还可以提议他大声朗读,去体会其中的意境。长大后,则可以根据体裁选择朗读或默读。
建议设立“家庭读书会”,或者利用早晚散步、郊游的时间,全家一起朗读诗歌、文章。所有这些做法。其实都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读书兴趣。
红瓤柚子保护视力抗衰老
柚子堪称冬季的最佳水果。它具有健胃消食、化痰止咳等功效,经常食用,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市场上的柚子,果肉有红色和白色之分。白色的多为传统琯溪蜜柚,而红肉蜜柚是琯溪蜜柚变株选育而成的。红肉蜜柚不仅含有琯溪蜜柚中所有的营养成分,而且其所含的天然色素 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更强。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处,而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是世界上公认的强抗氧化剂,能起到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 用。另外,红肉蜜柚还有助于保护视力。
如何挑到称心如意的柚子呢?首先,要选“不倒翁”,即上尖下宽,颈短的柚子最好,底部如果是平面 的更佳。其次,还可从眼观、比重、手感等方面筛选优质柚子。如果柚子皮细洁,表面油细胞呈半透明状态,颜色呈现淡黄或橙黄的,说明柚子的成熟度高,汁多味 甜。如果想放段时间再吃,最好选择颜色黄绿的柚子,在通风处可放1个月左右。同样大小的柚子,要挑分量重的。用力按时,不易按下的,说明果实紧密,质量更好。
进行Pad教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孩子使用前,家长首先应确保平板电脑用于教育用途。同一个时间段不要下载太多应用程序,否则容易分散机孩子的注意力。对于使用APP程序供语言学习的家长而言,给孩子选择APP软件应判断孩子的语言学习需求及目标,寻求专业的学校或教师进行全面的语言技能测试,并查看其他用户的反馈和评论。对于英文类APP,尽量选择西方、大型的运营商/程序设计公司。
在孩子使用平板电脑时,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应用软件。家长不妨先根据孩子的学习级别下载几个适合孩子的APP供其自由选择,并给孩子独立的学习时间。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学习类型,下载不同特色的教学APP。例如视觉型孩子,可以选择卡通、彩色图书类APP,通过丰富的视觉内容加强学习刺激;音乐型孩子,可以选择原版CD、儿歌、童谣类APP,通过歌词等学习英语。家长可以同孩子提前达成学习共识,如使用APP学习的时间、内容,同时控制电子游戏的使用等,提醒孩子休息,保护视力。不应同时选择多种课程,分散机孩子的集中力。
孩子练琴如何护眼
将近视完全怪罪于练琴并不客观,黄仲委教授表示,因此不让孩子练琴也不现实,家长们可以在练琴过程中,通过一些措施帮助孩子保护视力,从而降低近视的发生:
1.放大琴谱。钢琴谱的原版印刷一般都比较小而密集,孩子边看琴谱边看键盘,眼睛有些吃力,家长最好把琴谱用放大号字体复印下来给孩子使用;
2.调整灯光。练琴房的光线不要太暗,可以配备一盏护眼的台灯专门照射琴谱。
3.控制时间。每次学琴和练琴的时间都应控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一星期2-3次是比较合理的练琴频率。
4.适当户外运动、望远。适当户外活动,对孩子全身各器官发育都很重要,无论练琴还是学习、读书,都需要劳逸结合,户外活动、望远可让眼睛放松。
孩子总是放电或是眼睛患了病
有些家长见到孩子老是眨眼睛,以为孩子是在和别人“放电”,所以并没有去阻止和纠正孩子这一行为,反而觉得很好玩很可爱。但是,孩子频繁眨眼,可能背后暗藏着一些身体健康问题。那么,孩子频繁眨眼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作为家长的你,看到孩子经常眨眼睛,你会做出什么反应呢?是觉得可爱,还是感觉担心呢?其实,孩子如果突然持续出现眨眼的状态,那么,家长应该提起警戒,因为,这可能是孩子患有某些疾病的表现。为什么孩子会频繁眨眼睛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该做些什么好呢?
一、孩子频繁眨眼的原因
1.眼睛受到炎症刺激
家长发现孩子有频繁眨眼的情况,那么一般情况下都可能是因为孩子的眼睛受到炎症的刺激,导致孩子患上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那么,频繁眨眼睛就是当中一个症状表现,因此,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的眼睛发红发痒、有很多分泌物,容易流眼泪,孩子经常眨眼睛,那么就要带孩子去看专业的眼科医生确诊治疗。
2.孩子的眼睑内翻
如果孩子患有先天性的眼睑内翻,那么,孩子的角膜受到刺激影响,孩子就会经常流眼泪,更会频繁眨眼睛,因此,家长看到孩子经常眨眼睛,要观察下孩子的眼睑生长情况,如果属于严重情况的,就要及时通过手术矫正。
3.孩子患有多动症
孩子患有多动症,属于一种精神心理上的问题,而一旦患上多动症,孩子就会经常出现眨眼的现象,而且平时注意力难以集中,精神容易处于紧张状态,情绪波动也比较大,所以,孩子患有多动症,家长要带孩子及时治疗,才可以解决孩子频繁眨眼睛的习惯。
4.孩子用眼疲劳
很多的孩子喜欢长时间看电视、近距离看手机和平板电脑,而忽略了眼睛休息和做好保护视力措施,因此,孩子容易出现用眼疲劳的现象,从而引发频繁眨眼的情况。
5.孩子的一种习惯
如果孩子从小就有频繁眨眼睛的习惯,家长也没有及时纠正,或者孩子是通过模仿身边的家人或朋友而学习眨眼的行为,那么孩子也会经常眨眼睛。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及时制止和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二、孩子频繁眨眼怎么办
孩子频繁眨眼,必须了解清楚当中的原因,属于孩子的坏习惯,那么就要及时纠正。如果孩子频繁眨眼是因为受到炎症刺激,就应该及时对症治疗。此外,平时少让孩子长时间近距离地看电视,以免影响到孩子的视力。
What?光照胎教需慎用
1.可导致胎儿焦躁不安
子宫内是一个封闭的的环境,这里没有光源,漆黑一片。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光照胎教开始盛行,原理在于通过聚集的光束在母亲腹部照射,起到对胎儿视网膜刺激性帮助,有助于孩子的视力发育。有专家表示,这样的原理经不起科学论证,光束通过母亲皮肤外表层穿透子宫对孩子的视力起来帮助的可能性不大,反而过强的光束会惊吓到胎儿,导致胎儿焦躁不安,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建议父母们不要盲目使用强光照射母亲腹部,有害无益。
2.可导致胎儿视力发育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孩子的各器官还没有发育完成之时,不能受到外界的刺激。有些网站和书籍上建议越早对孩子进行光照胎教,对孩子的帮助越大。专家一直反对这样的说法,过早对胎儿进行光照胎教不止是不能带来好处,还会影响到胎儿的视力发育,对胎儿的健康生长造成伤害。因此,家长们在考虑给孩子做光照胎教时,最好是到正规的胎教中心或是妇幼保健医院进行相关咨询之后再进行。
3.光照胎教效果尚不明确
媒体和民间传播的消息称光照胎教非常有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和成长,但是有关的研究机构给出的答复却是,目前光照胎教所最得的效果却并不明确。对有进行了光照胎教出生的孩子和没有进行光照胎教出生的孩子跟踪调查显示,孩子的视力并因做过光照胎教就特别地好,可见光照胎教并非保护孩子视力健康发育的神器,家长们在使用之时还需多加考虑。
4.健康胎教,健康育儿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家长们纷纷重视胎教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家长在完全不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的情况之下盲目对腹中胎儿进行所谓的“胎教”却并没有收到预先所期待的效果。育儿专家提醒大家,生活的一点一滴就是对孩子的健康胎教,跟孩子说话聊天,一起听音乐,讲个故事给孩子听等就是最好的胎教方式。
孩子学话日常沟通有讲究
常和孩子说话有什么好处
1.多和孩子说话,可以对孩子的脑细胞产生影响,有利于学习说话;
2.多和孩子说话,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强;
3.多和孩子说话,孩子可以通过模仿的方式学习说话,有利于学会表达;
4.多和孩子说话,还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家长该如何教孩子说话
1.经常和孩子闲聊。从出生后就可以多和孩子聊天,即使一开始孩子听不到也不会应答,但是时间长了,孩子的理解能力自然就提高了,而且慢慢地学会模仿你说话。
2.跟孩子说话语速要慢点,语调要轻柔,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孩子一般也会对家长做出一定的反应,比如:笑。
3.和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可多跟孩子解释正在做什么的,这样孩子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提高语言能力。
4.可以给孩子讲小故事。
家长教孩子学说话的注意事项
1.不可以操之过急。有些孩子发育迟缓的,说话比较晚,家长不可以太过于着急,应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孩子慢慢锻炼。
2.家长少用叠词和小儿语言和孩子沟通,虽然听起来会让孩子觉得亲切,可是这并不可以锻炼好孩子的表达能力,应该尽量用正常的交流方式来教孩子说话。
3.不要让孩子学习说话的时候,语言环境太过于复杂。有的家庭里由于家庭成员是来自不同的地方的,所以表达语言不同,那么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就会出现说话晚的情况了。
4.平时就要多跟孩子聊天,不要想着现在孩子不会说话,就不需要和他聊天了。
小孩鼻炎流鼻血怎么办
当孩子流鼻血时,血液通常流向前方或后方进入咽部,所以孩子们都很害怕。如果这时候孩子哭的话鼻血会出更多,所以家长一定要平静稳定下来,并帮助他们迅速停止哭泣和止血。
首先让你的孩子坐直,做好舒适的姿势,微微前倾,然后用你的手,轻轻捏住鼻孔,保持10分钟左右。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冰敷鼻背部,或用湿毛巾冷敷,这也有助于更快止血。孩子的鼻血有流入嘴里时,给他们喝一些凉白开,鼓励孩子吐出嘴里的血,避免孩子感到恶心呕吐。
小贴士:在抱着孩子坐着止血时,可以给孩子看电视或听音乐来帮助孩子合作,这样孩子不容易哭闹,还能缓解心情哦!孩子鼻血止住后,应教孩子在24小时内不能擤鼻涕或抠鼻,平时也应该教孩子养成习惯,不要用手抠鼻子,如果有鼻塞的情况可使用盐水洗鼻进行清洗,擤鼻涕不可过度用力。
幼儿早教不单是智力训练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但很多家长并不真正了解什么是早期教育,以为开发孩子智力,让孩子参加各种早教课程,使孩子更聪明或者追求发展“一技之长”就是早期教育,其实不然,早期教育是不同于智力训练的。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打好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包括身体、智力、品德、审美、个性等等方面的素质,因此早期教育的内容包括:
健康教育
婴幼儿生长迅速,家长要从各个方面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不仅要重视对孩子的吃、喝、穿、睡等方面的保育,更要教育孩子逐渐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我保健,树立健康和安全意识,比如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睡前刷牙、危险物品不去接触、安全用电、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接受等等。
健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保证孩子心理健康。让孩子生活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生活得轻松、愉快,培养性格开朗、活泼,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忧愁与恐惧。例如,7个月左右的孩子开始害怕离开母亲,这时建立正确的母子依恋关系相当重要;婴幼儿喂养时要注意避免错误的饮食行为,如强迫进食(哄骗进食)、追着喂饭等;2~3岁是幼儿的人生第一反抗期,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切忌动辄打骂,给孩子造成心灵创伤。
智力教育
智力教育是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点,就是在生活中开发孩子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家长应清楚认识到每个孩子在智力发展的具体方面是不同的,各有长短,不能拿孩子的短处与其他孩子的长处相比,这样很容易影响孩子情绪而导致自卑,应注意发挥孩子的长处,补足其弱点。在进行智力训练时,不能采取单调、刻板的教学方法,而应根据婴幼儿特点“寓教于乐”,通过讲故事、唱儿歌、做游戏、画画等多种形式传授知识,提升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也可根据孩子的某些特长而给予适当引导,但不能过分追求发展一技之长。在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不要忽视非智力因素,如培养积极主动、勤奋学习、不怕困难等品质,比如孩子开始学搭积木,就要以此作为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家长不能顾此失彼。
学会做人
这是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俗话说,“三岁定八十”,也就是说婴幼儿的早期行为决定其长大后的表现。要让孩子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行为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习惯等,培养孩子的爱心,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避免“唯我独尊”。家长应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孩子的优良道德品质,并不需要特别给孩子上课来讲授,例如吃饭时应让孩子与大人一起进餐,避免把孩子爱吃的菜放在他跟前任他吃,而是要教育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美食和快乐。
因此,婴幼儿早期教育不仅是智力训练,而且还包括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孩子如何做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