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异常的判断
月经异常的判断
月经异常的判断
1、月经周期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周期是多少天,月经周期是从每一次月经来的第一天计算到下一次来的第一天。一般周期提前的。如果较正常周期早来7天以上,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的,这种人体质多属于血热或气虚;周期错后的,是比正常周期延后7天,或40-50天一次的,多为寒、血虚、气郁。
2、月经量
观察月经特点的还有一个指标,那就是月经的量,但仅凭来的量的多少,是无法确定气血状况的。比如来的多,似乎是血很多,但若是量又多颜色又淡,质地又稀呢,却是血亏的表现。
只有来得多,血色很深红,质地粘稠的才算热。来的少也一样,要结合月经的颜色、质地,才能判断气血的真实状况。
3、伴随症状
除月经本身的性质外,月经前后有无头晕、头痛、痛经、腹泻、情绪起伏等等症状,也可以用来帮助判断气血状况。比如月经前后容易头晕,是否是血虚?其实很好判断,观察月经就可以了。头晕同时伴随月经量少,色淡。
若伴随面色苍白,牙龈舌头淡,心悸,神疲乏力等症状则为血虚。若是伴随胸闷、头重、食欲差,白带多,则为脾虚痰湿造成的。若头晕,月经量小,色鲜红,同时会伴心烦易怒、腰膝酸软,口燥咽干,颧骨发红等症状,则为肝肾阴虚。
月经异常怎么引起
情绪异常引起月经异常
情绪异常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异常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寒冷刺激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
起居无度据研究,妇女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妇女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
节食引起月经异常
过度节食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嗜烟酒引起月经异常
嗜好酒烟烟雾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异常。在吸烟和过量饮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经异常而到医院诊治。每天吸烟1包以上或饮高度白酒100毫克以上的女性中,月经异常者是不吸烟喝酒妇女的3倍。故妇女应不吸烟,少饮酒。
怎样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判断月经正常与否的标准
正常的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偶而提前或延后不超过7天均为正常周期。月经周期少于21天为多发性月经,多于35天为稀发性月经。未怀孕却超过90天没有月经即无月经。
月经时间一般为2~7天,每一次月经出血为30~50毫升左右。经量过少(一次少于30毫升),或点滴即净,或经期不足2天者就是月经过少;月经量多一般是出血超过7天或者一次出血80毫升以上。
经血的颜色发暗,略带黏性,细看还会有小而薄的碎片。经血从鲜红色的到暗淡的褐色都属于正常的范围,血液未被排出之前会产生凝结,故经血中有凝块也属正常。
月经异常有哪些原因 月经异常的原因
生活压力过大、情绪不佳、受寒、便秘、噪声、吸烟、饮食不当、营养不良、慢性病、子宫疾病、滥用抗生素以及电器的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等等,都是引起女性月经异常的原因。
月经异常鉴别诊断
月经不调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妇科检查可以与绝大多数疾病相鉴别:
1.月经先期
(1)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
2.月经后期
(1)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
(3)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
3.月经先后无定期
(1)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
(3)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
4.月经过多
(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毫升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
(2)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
(3)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
5 .月经过少
(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或点滴即净。
(2)本病应与早孕相鉴别。
(3)排除因结核病引起的月经过少。
注意月经异常
注意月经异常,不要让月经病找上你。女性们都知道,每个月的那几天是非常的烦人的。但是如果你月经紊乱了,那是不是更让你坐立不安呢?月经异常是我们不容忽视的。我们该怎么检测自己的月经是否异常呢?
注意月经异常
1、周期过短。黄体功能异常会引起月经周期短,常不足20天,经期长、淋漓不净。
2、周期过长。月经不调还要注意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异位妊娠,患者多有停经或月经周期延长的情况,但有些患者可以没有明显的停经史,仅表现为月经淋漓不净或者阴道不规则出血,常误认为是月经失调,结果延误诊断。
3、经量过少或闭经。除了闭经、不孕,还伴有肥胖、多毛、痤疮等,有些患者合并糖尿病。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也可以表现为月经失调,特别需要警惕。近年来恶性肿瘤有年轻化趋势,如果有月经异常,一定要做妇科检查及癌症筛查。另外,药物都有可能导致闭经。一些女性缺乏避孕措施,仅仅靠口服紧急避孕药来补救,由此导致闭经的不少。除了药物,过度节食减肥会抑制下丘脑功能,会导致神经性闭经。月经也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生活环境改变或情绪剧烈波动,也可能导致月经失调。
4、有血块或异味。经血中有血块是血瘀的表现,往往伴随痛经。最有效的办法是在经期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也可以喝点四物汤。经血有异味,是炎症的表现,平时多表现为白带多,有异味。可以用稀释的高锰酸钾清洗外阴,并注意经期和平时的卫生。
5、经量过大。年轻女性多见的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即无器质性病变的月经失调。功血有两种,其中一种是青春期女孩性腺轴发育不完全,导致的无排卵或无周期排卵的功血,临床出现无规律失血或经量过大的症状,严重者引起贫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另一种是有排卵功血。有排卵就有月经周期,经血量大,每次多于80毫升,往往是由于子宫内膜纤溶酶活性过高或前列腺素血管舒缩因子分泌失调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也会导致月经量大,并伴有严重的痛经。某些血液病影响凝血,也会导致月经失调及月经量多。
6、月经周期不规则。在两次月经间有不规则的少量出血,可能是由雌激素水平不足引起的。此外, 月经不调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比如女性生殖系统的良恶性疾病,如阴道、宫颈、子宫等部位的炎症;子宫肌瘤特别是黏膜下肌瘤,会导致不规则出血和经血量多,无性生活的年轻患者很容易忽略;子宫内膜增生、息肉、炎症都可能导致月经不规律。此外,生殖系统以外其他器官的疾病,像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也可以影响排卵,导致月经异常。
7、经血颜色异常。经量过多,平时要注意清火,可用菊花、竹叶等泡水喝。经血颜色过深的人,则是因为身体受了寒,寒气在体内淤积导致。因此,女性在四季都要做好腹部的“保温”工作,经期不要吃冷饮、碰凉水。
月经是女性最重要的生理周期。有的女人觉得它麻烦,其实,规律的月经是健康的表现,如果月经紊乱了,那才真“麻烦”了,注意月经异象刻不容缓!
月经异常生活注意
月经正常来潮是成熟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许多妇女发生月经失调后,只是从子宫发育不全、急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去考虑,而忽视了在子宫之外去找原因。岂不知,许多不良习惯因素也可能导致月经失调。月经过多和过少都属月经不调。月经不调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为妇科常见病。如果控制月经周期的激素发生紊乱,及子宫肿瘤、盆腔感染或子宫内膜异位等疾病以及子宫内避孕器具装置不当也会导致月经不调的情况。下面就介绍一些预防和调理的方法。
1、尽量使你的生活有规律
熬夜、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都会导致月经不调。让你的生活有规律,你的月经可能就会恢复正常。
2、必要时去看医生
如果持续出血24小时后没有减少,而且出血量大,或者月经少到没有,应马上去看医生。
3、防止受寒
一定要注意经期勿冒雨涉水,无论何时都要避免使小腹受寒。
4、多吃含有铁和滋补性的食物
补充足够的铁质,以免发生缺铁性贫血。多吃乌骨鸡、羊肉、鱼子、青虾、对虾、猪羊肾脏、淡菜、黑豆、海参、胡桃仁等滋补性的食物。
5、调整自己的心态
如果你的月经不调是由于受挫折、压力大而造成的,那么你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而且如果你已经月经不调,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非常必要的。
月经异常症状
异常情况一:经量过大
女性来月经时的正常出血量一般都在20ml-60ml之间,如果超过这个量就是经量过大。这样说大家可以不是很明白,那我们可以用卫生巾的数量来说明,在月经期,一天正常要用5片左右的卫生巾,一个周期是在20片左右,如果在30片左右,并且每片都湿透,就说明你的经量过多。
引起经量过多的原因主要有
1.器质性子宫病变,如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等;
2.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内膜异常增生;
3.慢性妇科炎症引起盆腔充血而导致的经量增多;
4.一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引起经量过多,如恶性贫血、慢性肝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凝血功能障碍等;
5.节育环不适。
如何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根据月经周期判断
一般女性月经周期是28到30天,但也有人40天来一次月经,但只要有规律性,均属于正常情况;此外,月经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提前或推后3到5天,也是正常现象,女性月经初潮时,由于卵巢刚发育,功能还不完善,会出现功能紊乱和不规律,这不是病理现象。
月经异常如何处理
(1)出血与贫血:由于经期长及经量多造成。除一般止血措施外,可酌情选用激素或刮宫止血。
(2)周期紊乱:可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单一或联合的周期治疗。也可用中药治疗。
(3)不孕: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功能失调引起无排卵,是月经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也是不孕的原因之一。有些患者虽然排卵但黄体功能不足,也能引起不孕。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的促排卵药物,改善卵巢的功能或代替垂体及下丘脑的部分功能,从而诱发排卵或增进黄体功能,以达到受孕的目的。
完全恢复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正常生理功能是相当困难的。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环节功能尚不稳定,或在卵巢功能衰退过程中的暂时紊乱,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与等待常能达到功能的完善或稳定。多数的月经病当前仍处于治标而不能治本,即使解决了不孕的问题,在分娩后旧病往往又复发,有些需要终生治疗或采取手术治疗。
月经异常表现
1、痛经
月经期间合并下腹部严重疼痛,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2、经前期综合征
少数妇女在月经前出现的一系列异常征象,如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抑郁、失眠、头痛、乳房胀痛等。多由于性激素代谢失调和精神因素引起。治疗以适当休息为主,必要时可用镇静及利尿剂,也可用孕激素、雄激素、溴隐亭等抗雌激素疗法。
3、多囊卵巢综合征
原因不明。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症状,双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可用激素手术治疗。
4、绝经综合征
指部分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如性功能减退、阵发性出血。
月经异常诊断标准
症状表现:月经异常主要包括三类:1.原发性无月经:若到十六岁仍无「初经」者属于此类,必须尽快就医检查。 2.次发性月经不来:指的是曾经有过月经,但后来不再有月经来的情形。一般若超过六个月或以往的三次月经周期仍无月经来时,可归入此类。3.月经少来:指的是不常有月经来,每二个月或更久才来一次月经的情形。
伴随症状 1、时间延长
2、月经量减少或月经周期缩短
3、月经量增多或月经周期延长
4、月经周期变的不规律:两次月经之间的间隔或不同或改变;行经天数或不同或改变;不能准确预测下一次月经的开始时间。
症状分类:
1.原发性无月经:若到十六岁仍无「初经」者属于此类,必须尽快就医检查。
2.次发性月经不来:指的是曾经有过月经,但后来不再有月经来的情形。一般若超过六个月或以往的三次月经周期仍无月经来时,可归入此类。
3.月经少来:指的是不常有月经来,每二个月或更久才来一次月经的情形。
4.月经提前: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如果月经来潮周期总是提前7天以上,甚至1个月内两次来潮者,则称为“月经先期”。
5.月经过多(menorrhagia)的定义是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期出血量多,但月经间隔时间及出血时间皆规则,无经间出血、性交后出血、或经血的突然增加。
6.痛经,或称为经期疼痛,是妇科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月经正常怎么判断 根据月经期判断
月经期也称行经期,一般为2到5一天,一般来说行经的规律是第一天经血不多,第二三天量增多,以后逐渐减少,直到经血干净为止,这是因为第一天子宫内膜刚刚开始脱落,到第二三天子宫内膜脱落增多,出血量也就增多了,子宫受到刺激,加强收缩,把大量经血排出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