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锦草药用简方
地锦草药用简方
“地锦草”又名“血见愁”“花手绢”。常野生农田道旁。其味辛、性平,无毒。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通乳,可治疗菌痢、肠炎、咳血、吐血、便血、崩漏等症。临床用地锦草可治疗以下疾病。病毒性肝炎:鲜地锦草45克,白糖50克,加水煎开后5分钟取汁服,每日一剂。
菌痢:鲜地锦草150克,水煎至50毫升。口服,每日3次。
婴幼儿腹泻:地锦草15~30克,水煎服。
带状疱疹:鲜地锦草适量,捣烂后用醋调敷患处,每日换药2~3次。
老年性皮肤瘙痒:鲜地锦草20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药渣加水再煎,取煎液趁热于睡前擦洗患部,7天为一疗程。
牙龈出血:鲜地锦草15克,水煎漱口。
黄蜂蜇伤:鲜地锦草揉搓出汁,涂患处。
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地锦草既能活血散瘀,又能凉血止血,故常用治多种内外出血证,具有止血而不留瘀之优点。凡血热吐血、衄血者,可与生地黄、牡丹皮同用,以增凉血止血之功;若尿血、血淋者,可与白茅根、小蓟配伍,以凉血止血通淋;若便血,血痢,痔疮出血者,可与地榆、槐花伍用,以凉血止痢解毒;若崩漏下血者,可与蒲黄、茜草等同施,以加强凉血止崩之效;若外伤出血者,可单用本品研磨外掺。
治疗带状疱疹的八个妙方
1、蜈蚣治疗带状疱疹
蜈蚣3条。置瓦上焙干,研末,加鸡蛋清适量调匀后,涂在皮损处,每天5次。治疗带状疱疹。
2、柿子治疗带状疱疹
取柿子汁适量。将柿子洗将绞汁,抹于患处,干时再抹,1日3~4次。治疗带状疱疹。
3、番薯叶冰片治疗带状疱疹
鲜番薯叶适量,冰片少许。薯叶洗净,切碎,同研细的冰片共捣烂。敷于患处。这种方法具有解毒消炎,治带状疱疹的作用。
4、蚯蚓韭菜根治疗带状疱疹
鲜韭菜根30克,活蚯蚓20克。将两味捣烂,加少量香油和均匀,置瓶内放阴凉处备用。用时外涂患处,用消毒敷料包扎,以防药液外溢。每天涂2次。清热解毒。治疗带状疱疹。
5、醋调地锦草治疗带状疱疹
鲜地锦草、醋各适量。将鲜地锦草洗净,加入醋少许,捣烂敷于患处。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适用于带状疱疹。
6、马齿苋治疗带状疱疹
鲜马齿苋适量。将马齿苋洗净后,用刀切碎放入蒜臼内,捣烂成糊为止,涂敷患处,日换2次。消炎解毒。治疗带状疱疹。
7、醋泡半夏治疗带状疱疹
陈醋10份,生半夏2份。先将生半夏研末,纳入醋液浸泡12小时后,取棉棒蘸药液外搽患处,每天3次。治疗带状疱疹。
8、雄黄醋治疗带状疱疹
雄黄、醋各适量。将雄黄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部。祛风散湿,解毒。适用于带状疱疹。
草莓的营养价值
草莓还有较高的药用和医疗价值。从草莓植株中提取出的"草莓胺",治疗白血病、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有较好的疗效。草莓味甘酸、性凉、无毒,能润、生津、利痰、健脾、解酒、补血、化脂,对肠胃病和心血管病有一定防治作用。据记载,服饮鲜草莓汁可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症。食草莓划,对积食胀痛、胃口不佳、营养不良或病后体弱消瘦,是极为有益的。在广州一带有一种野生地锦草莓,当地人将其茎叶捣碎用来敷疗疮有特效,敷蛇咬、烫伤、烧伤等也很奏效。草莓汁还有滋润营养皮肤的功效,用它制成各种高级美容霜,对减缓皮肤出现皱纹有显著效果。
据测定,每100克草莓果肉中含糖8至9克、蛋白质0.4至0.6克,维生素C 50至100毫克,比苹果、葡萄高7到10倍。而它的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维生素B12,以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的含量也比苹果、梨、葡萄高3到4倍。台湾人把草莓称为“活的维生素丸”,德国人把草莓誉为“神奇之果”,可见是不无道理的。 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草莓的吃法很多,口味特佳.
细菌性肠炎西医治疗
1、可用抗生素,阿莫西林,青霉素等。在用药前要到医院做大便常规化验,细菌培养,以便根据生长细菌的种类选用恰当的抗生素。 内服大蒜素,地锦草。
2、轻度脱水而且呕吐不重者,可口服补液,WHO推荐的口服液配方为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葡萄糖或蔗糖,加水。脱水或呕吐较重者,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等渗碳酸氢钠和氯化钾溶液以及葡萄糖。
3、恢复期口服肠粘膜保护剂(思密达)与微生态调节剂(培菲康),可加速控制腹泻。
草莓的营养价值
草莓还有较高的药用和医疗价值。从草莓植株中提取出的“草莓胺”,治疗白血病、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有较好的疗效。草莓味甘酸、性凉、无毒,能润、生津、利痰、健脾、解酒、补血、化脂,对肠胃病和心血管病有一定防治作用。据记载,服饮鲜草莓汁可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症。食草莓划,对积食胀痛、胃口不佳、营养不良或病后体弱消瘦,是极为有益的。在广州一带有一种野生地锦草莓,当地人将其茎叶捣碎用来敷疗疮有特效,敷蛇咬、烫伤、烧伤等也很奏效。草莓汁还有滋润营养皮肤的功效,用它制成各种高级美容霜,对减缓皮肤出现皱纹有显着效果。
据测定,每100克草莓果肉中含糖8至9克、蛋白质0.4至0.6克,维生素C 50至100毫克,比苹果、葡萄高7到10倍。而它的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维生素B12,以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的含量也比苹果、梨、葡萄高3到4倍。台湾人把草莓称为“活的维生素丸”,德国人把草莓誉为“神奇之果”,可见是不无道理的。 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草莓的吃法很多,口味特佳。
白喉有效偏方
1〔组成〕鲜铺地草适量。
〔用法〕用米柑水洗净,捣烂绞汁约 30ml(5~7 岁量),分 3 次服,2 小时服 1 次。
2〔组成〕蟛蜞菊 30g,马兰 10g,金银花 10g。
〔用法〕水煎,代茶饮。
3〔组成〕鲜多头风轮菜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绞汁服。
4〔组成〕鲜胜红蓟 60g,鲜卤地菊 60g,鲜地锦草 60g。
〔用法〕洗净,捣烂,绞汁分 3 次服。
5〔组成〕鲜多头风轮菜、鲜卤地菊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6〔组成〕火炭母鲜叶 150g,蜂蜜 5ml。
〔用法〕鲜叶捣烂取汁 30ml,加蜂蜜兑匀服,一天分 6 次服,病重者少 量多次灌服。
7〔组成〕鲜地锦草 60g,鲜多头风轮菜 60g。
〔用法〕水煎服。
8〔组成〕地苦胆 3g,老鼠拉冬瓜根 3g,独脚莲 10g,冰片 0.3g,青黛1.5g。
〔用法〕共研末,吹于喉部,每日 3~6 次。
地锦草的临床应用
地锦草 -临床应用 1、治疗传染病:据江西、江苏、浙江及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报道,采用单味地锦草共治疗菌痢1135例,肠炎1940例,治愈率95~98%。剂量:每日约鲜草2两,或干草1两。用法:一煎剂:每100毫升含生药100克,每次服50毫升,每日3次,儿童酌减;二酊剂:地锦草1斤加入30%酒精1000毫升,浸泡24小时,成人每次服15~20毫升,每日3次;三片剂:地锦草煎汁浓缩制成颗粒,压片,每片相当于地锦草2.5克;成人每次4片,每日3次,儿童酌减;四针剂:每毫升含生药相当于3克,每日肌肉注射2~3次,每次2毫升。用药后多数在1~2天内控制腹泻和发热。疗程最短1天,最长5天,均未发现副作用。也可采用地锦合剂治疗肠道传染病:一地锦草250克,煎成1000毫升煎液,冷却后加复方樟脑酊20毫升。日服3次,每次100毫升。治疗急性胃肠炎15例,菌痢6例,全部有效。二地锦草1.5两,青木香3钱,煎成100毫升;3岁以上每次15毫升,3岁以下10毫升,均日服3次。对伴有严重脱水及酸中毒者,须常规补液。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中毒性消化不良、急性菌痢、急性肠炎共89例,结果痊愈70例,好转12例,无效7例。
2、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采用浓缩煎剂或粉剂,每日量相当于干草3钱左右。服药后对咳嗽、咯痰及气喘等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通常采用复方治疗。
3、治疗咯血:地锦草每次3~4钱水煎服,早晚各1次。对中小咯血效果较好,大咯血效果较差。无副作用。
4、防治青鱼、草鱼烂鳃病和肠炎病:药用全草,也可单用,也可与铁苋菜等合用。使用方法:每万尾鱼种或每百斤鱼,用干地锦草(全草)0.25公斤(鲜草1.25公斤),煮汁后拌入饵料中或制成药饵,投喂3天为一疗程。
地锦草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地锦草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地锦Euphorbia humifusa Willd.或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 L.的干燥全草。此草布地而生,紫茎绿叶,状如锦绣地毡,故名地锦草。
【药材历史考证】地锦草的始载本草《嘉祐本草》曰:“地锦草,……生近道田野,出滁州者尤良。茎叶细弱,蔓延于地,茎赤,叶青紫色,夏中茂盛。六月开红花,结细实。取苗子用之。”李时珍曰:“田野、寺院及阶砌间皆有之小草也。就地而生,赤茎,黄花,黑实,状如蒺藜之朵,断茎有汁。”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地锦草相符。其“叶青紫色”者,应是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 L.。
另外,地锦一名的始载本草《本草拾遗》云:“地朕,一名地锦,一名地噤。叶光净,露下有光,蔓生,节节著地。”地朕一名的始载本草为《吴普本草》。陈藏器又云:“地锦,……生淮南林下,叶如鸭掌,藤蔓著地节处有根,亦缘树石,冬月不死,山人产后用之。一名地噤。”以上本草所述不详,难以考定其植物来源。
【植物形态鉴定】
1.地锦一年生草本,具白色乳汁。茎纤细匍匐,长约20cm,近基部分枝,带紫红色,无毛。叶通常对生,无柄或有短柄;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10mm,宽3~6mm,顶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有不明显的细锯齿,绿色或带红紫色,两面无毛或疏被短柔毛。杯状聚伞花序腋生;总苞倒圆锥形,浅红色或绿色,顶端4裂,裂片长三角形;腺体4,横长圆形,具白色花瓣状附属物;子房3室,花柱3,先端2裂。蒴果三棱状球形,无毛。种子卵形,黑褐色或黑灰色,外面被白色蜡粉,长约1.2mm,宽约0.7mm。花期7~8月,果期9~10月。
2.斑地锦与地锦主要区别特征:茎密被白色细柔毛;叶上面中央有长线状紫红色斑。叶和果均疏被白色短柔毛;种子灰红色。
【药材性状鉴定】
1.地锦常:皱缩卷曲,根细小。茎细,呈叉状分枝,表面带紫红色,光滑无毛或疏生白色细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单叶对生,具淡红色短柄或几无柄;叶片多皱缩或已脱落,展平后呈长椭圆形,长5~10mm,宽4~6mm;绿色或带紫红色,通常无毛或疏生细柔毛;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具小锯齿或呈微波状。杯状聚伞花序腋生,细小。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光滑。种子细小,卵形,褐色。气微,味微涩。
2.斑地锦:叶上表面具红斑,蒴果被稀疏白色短柔毛。
【药材显微鉴定】本品粉末绿褐色。叶表皮细胞外壁呈乳头状突起。叶肉组织中细脉末端周围的细胞,放射状排列成圆形。非腺毛3~8细胞,直径约14μm,多碎断。无节乳管中可见细小片状淀粉粒。
【药材理化鉴定】取上述药材粗粉各2g,加甲醇2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用石油醚抽取3次,将甲醇提取液浓缩至4ml,供以下实验:
1.将提取液滴在滤纸上,滴加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斑点加深为深黄色。取提取液2ml加入数滴浓盐酸及少量镁粉,溶液呈红色。(检查黄酮类)
2.将提取液滴在滤纸上,再滴加0.1%溴酚蓝溶液,立即在蓝色的背景上显黄色斑点。(检查有机酸)
【生境分布】地锦生于山坡荒地、平原田野、路旁;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区。斑地锦生于原野荒地、田间、路旁;分布于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广东、广西等省区。
【采集加工】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晒干。
【性能功用】辛,平。归肝经、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痢疾,肠炎,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内服:9~20g(鲜品30~60g),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
【附注】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伤寒的中药食疗法
伤寒,清末时译为肠热症,后受日本影响,音译为肠窒扶斯,又称为湿温伤寒、肠伤寒、伤寒热,是常见的传染病,在世界各地都曾发生,通常起源于食物或饮用水遭到带原者粪便所污染,很快造成大流行。
对于伤寒的治疗国外采用口服减毒活菌苗,常用的有伤寒杆菌Ty21a菌苗,初次免疫为隔日一次,共4次,饭前1小时冷开水送服,安全可靠,副作用低、免疫力可持续5年;但6岁以下儿童应避免使用。在中医中一些食疗也是很有益的。
伤寒的中药食疗法:
(1)白花蛇舌草汤,白花蛇舌草50克,水煎服。适用于伤寒早期,气分湿热者。
(2)地锦草汤:地锦草助吕,水煎服。适用于伤寒早,中期患者。
(3)黄芩,生地榆各15克,红藤、马齿苋、败酱草各30克、水煎服。
(4)生姜、葱白各240 克,铅粉60 克。前二味绞汁,待用。取渣入铅粉研匀,炒热。布包熨胸腹胀处,药冷拌入姜葱汁,再炒再熨。
细菌性肠炎怎么办
(1)每千克鱼每天用大蒜(用时捣烂)5g或大蒜素0.02g、食盐0。5g,拌饲料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d。
(2)每千克鱼每天用干的地锦草、马齿苋、铁苋菜或辣蓼(合用或单用均可)各5g(打成粉)、食盐0。5g,拌饲料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d。如用新鲜的,则地锦草、马齿苋为25g,铁苋菜、辣蓼为20g。
(3)每千克鱼每天用干的穿心莲20g或新鲜的穿心莲30g,打成浆,再加盐0。5g,拌饲料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d。
(4)投喂磺胺-2,6-二甲氧嘧啶药饵,每千克鱼重第一天用药100mg,第二天起每天50mg,连喂1周。
(5)每千克鱼每天用鱼用庆大霉素10~30mg拌饲,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5d。
(6)每千克鱼每天用氟哌酸10~30mg拌饲,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5d。
白背叶根的营养价值 收涩活血
白背叶根有收涩活血的功效,可用于肠炎、淋浊、带下、脱肛等病症,治痢疾、肠炎,可配伍地锦草同用。还有活血的功效,可治跌打损伤。《岭南草药志》:"收涩固脱。"《全国中草药汇编》:“柔肝活血,健脾化湿……”
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地锦草为大戟科植物的地锦草,是一种中药材,在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详细了解,请看下文的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地锦草含没食子酸、没食子甲脂、槲皮甙、槲皮素、肌醇和鞣酸等.没食子酸为其主要抗菌有效成分。能够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主痢疾、泄泻、黄疸;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乳汁不下;跌打肿痛及热毒疮疡等。
1)治脏毒赤白:地锦草采得后,洗,暴干,为末,米饮服5克。(《经验方》)
2)治细菌性痢疾:地锦草50克,铁苋菜50克,凤尾草50克。水煎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3)治血痢不止:地锦草晒研,每服10克,空心米饮下。(《乾坤生意》)
4)治胃肠炎:鲜地锦草50`100克。水煎服。
5)治感冒咳嗽:鲜地锦草50克。水煎服。
6)治咳血、吐血、便血、崩漏:鲜地锦草50克。水煎或调蜂蜜服。(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7)治小便血淋:血风草,井水擂服。(《刘长春经验方》)
8)治妇女血崩:草血竭嫩者蒸熟,以油、盐,姜腌食之,饮酒一、二杯送下,或阴干为末,姜、酒调服5~10克。(《世医得效方》)
9)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地锦草1000克。水煎去渣熬膏。每日二次,每服7.5克,白酒送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0)治金疮出血不止:血见愁草研烂涂之。(《世医得效方》)
11)治牙齿出血:鲜地锦草,洗净,煎汤漱口。(《泉州本草》)
12)治湿热黄疸:地锦全草25~30克。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13)治脾劳黄疸:草血竭、羊膻草、桔梗、苍术各50克,甘草25克。为末,先以陈醋二碗入锅,下皂矾200克,煎熬良久,下药末,再入白面,不拘多少,和成一块,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空腹醋汤下,一日二服。(《乾坤生意秘韫》如圣丸)
14)治奶汁不通:地锦草七钱。用公猪前蹄一只炖汤,以汤煎药,去渣,对甜酒100克,温服。(《江西民间草药》)
15)治小儿疳积:地锦全草10~15克。同鸡肝一具或猪肝150克蒸熟,食肝及汤。(《江西民间草药》)
16)治项虎(对口疮):鲜地锦草加醋少许,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17)治痈疮疔毒肿痛:鲜地锦草,洗净,和酸饭粒、食盐少许敷患处。(《泉州本草》)
18)治风疮疥癣:血见愁草同满江红草捣末敷。(《乾坤生意秘韫》)
19)治臁疮烂疮:斑鸠窝为末外搽。(《贵阳民间药草》)
20)治缠腰蛇(带状疱疹):鲜地锦草捣烂。加醋搅匀,取汁涂患处。(《福建中草药》)
21)治咽喉发炎肿痛:鲜地锦草五钱,咸酸甜草25克。捣烂绞汁,调蜜泡服。日服三次。(《泉州本草》)
22)治火眼:斑鸠窝熬水洗,或蒸猪肝食。(《贵阳民间药草》)
23)治跌打肿痛:鲜地锦草适量,同酒糟捣匀,略加面粉外敷。(《湖南药物志》)
24)治蛇咬伤:鲜地锦草捣敷。(《湖南药物志》)
25)治赤白痢:用地锦草洗净、晒干,研为末,米汤送服5克。
26)治妇女血崩:用嫩地锦草蒸熟,加油、盐、姜调食,并喝一、二杯送下。又言:地锦草阴干,研为末,姜、酒调服5~10克,一服即可止崩。
27)治小便血淋:用地锦草加水捣服。
28)治刀伤出血不止:用地锦草捣烂涂上。
29)治风疮癣疥:用血见愁草同满江红草一起捣成末,敷患处。
30)治趾间鸡眼:先割破,令出血,用地锦草捣烂敷上,甚效。
31)治黄疸:用地锦草、羊 草、桔梗、苍术各50克,甘草25克,共研为末;另以陕西省醋二碗与皂矾四两,同熬匀后,将近药末投入,再加白面适量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醋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32)治疗带状疱疹:鲜地锦草捣烂 加醋搅匀 取汁涂患处.(《福建中草药》)
尿道炎偏方大全 鲜地锦草煎剂
偏方:鲜地锦草60g,鲜小蓟30g
制法:将上述药材洗净加水500ml,煎水至200ml,分2次服用。
功效:次偏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对于治疗尿道炎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