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穴位按摩调血气
教你穴位按摩调血气
1、前胸
前胸的胸腺控制着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经常摩擦按摩前胸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和抗感染的能力,对延缓衰老有着一定的作用。
每天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按摩到心窝部穴位100-200次,有着抗病防身,祛病延年的作用。
2、腋窝
腋窝有着淋巴结,有着很多汗腺,同时毛细血管和神经十分丰富,由此可见,腋窝是健身抗衰老的奥秘之处,经常按摩腋窝。
虽然有些人怕痒,但是在腋窝受到刺激后,会使人大小,同时促进了血液循环,使各个器官得到了充分的氧气与养分的交换,对于增强器官的功能有很大作用。这种“腋窝运动”对抗衰老尤其有良效,每天自我按摩腋窝3次,每次5分钟。
3、脚底
脚底板有很多个关乎人体健康的穴位,多达70多个,而且还有6条经络的起止在脚上。脚部与大脑和心脏有着密切的联系,起到平衡人体各部脏器的联系作用,因此,脚被称为人的“第二个心脏”。
经常按摩脚底板,进行沐足,活跃脚底血气,多点散步或者踩鹅卵石,用温水泡脚等都有助于促进脚腿的血液循环,调节阴阳平衡,防治疾病,有健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胃胀胃痛中医教你穴位按摩法
第一、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第二、天枢穴
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第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最后要采用摩腹疗法,采用坐或卧式,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起身散步片刻,一般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提示:这些常见的自我穴位按摩法,一般选用拇指或中指,以指腹按压穴位,以自觉稍痛为度。
在调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吃刺激性食物的同时,这些穴位按压法,每日进行2—3次,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
教你按摩穴位来助消化
春节期间,各家的亲戚朋友都回家了,所以团圆的日子里,走亲访友就成了最重要的活动了。亲人聚在一起,就在酒桌上好好较量一番吧。气氛搞起来,才是热热闹闹的过节呢!然而,这样大吃大喝想过胃舒服吗?很容易罢工的呀。最常见的就是不消化,撑着了。
很多人说,吃完饭不消化,可以出去散散步,做做运动什么的有助于消化。且不说,饭后不可以做激烈的运动。就算是可以运动,在这大冬天的,连出门都要做一番思想斗争,又何谈做运动消食儿呢。因此,我们要多了解一些饭后消食儿的方法。下面就请大家和小编一起,看看在寒冷的冬天,什么才是不出屋消食儿的好方法。
第一点就是饭后弯腰。每天饭后弯腰三次,接近90度,幅度要够。但是动作不要快,缓慢进行,每一次弯腰保持1至2分钟。第二点就是按摩相应的穴位消食儿。
按摩的穴位,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不熟悉的话问一下老中医就会懂得,就是内关穴,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将拳头握紧,抬起手,就会看到手臂上的两条筋,就会看到内关穴。它就位于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
这是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肠胃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天枢穴,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另外,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按摩天枢穴可以增强胃动力,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
春季过敏 中医教你穴位按摩防治
中医认为,在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上有许多俞穴,是体内五脏六腑的对应点,位于脊椎正中左右各旁开 1.5寸,经常按压这些穴位可调节脏腑功能。加强按压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脊中旁开1.5寸处)、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改善过敏体质。一般自行按摩以每个穴位按3~5分钟为宜,有酸胀感觉即可,按摩完后再喝杯温开水,做几次深呼吸。
过敏性鼻炎 按摩鼻部的鼻通(又名上迎香,在鼻孔两侧,鼻唇沟上)、迎香(位于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处鼻唇沟上端处)、合谷穴,再用温水刷牙洗脸,保持肺经、督脉温暖,常常按压头顶部百会穴,以及足双膝眼下方3寸的足三里穴,可改善鼻过敏。
成人气喘 成人气喘急性发作时持续按压灵台(在第六、七胸椎棘突间)、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两穴,空拳来回轻拍背部以及双肋,以助黏痰顺利咳出。缓解期按压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合谷穴,每日5次,每次10分钟,可以清热化痰,助痰排出。
过敏性气喘 婴幼儿、小孩气喘时,可把手掌拱起以适当力道轻拍胸肋两侧,帮助把痰震出。
盗汗怎么办教你按摩穴位调理
盗汗指的是入睡后出汗的症状,哪怕温度很低,也会出一身冷汗。同是盗汗,但每个人出汗的时间不一样,刚入睡时、沉睡中、睡至半夜出汗的都有;盗汗患者出的汗量也相差悬殊。但不管怎么样,盗汗对健康不利,需要及时调理。
盗汗怎么办?教你按摩穴位调理
西医来讲盗汗是结核,甲亢的常见症状,治疗时要注意区分。中医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通俗来讲盗汗就是“肾虚”的典型表现。
按摩治疗盗汗应以滋阴降火,调节阴阳为主。嘱病人取仰卧位,两腿屈曲,两手掌对搓发热后,从三阴交过踝关节至大趾根外一线往返摩擦,操作至透热为止,接下来左右手分别搓涌泉穴至局部发热;后以拇指指腹正时针按揉三阴交,复溜二穴各五到十分钟,以使病人感到微微发热为好。接下来同样方法反时针按揉合谷穴五到十分钟,以使病人感到有酸胀感为好,其中按揉三阴交,复溜二穴用力方向要朝向头部,按揉合谷穴用力方向宜朝向手指远端方向。坚持治疗一个月,往往效果明显。
复溜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肾阴虚容易出现盗汗,按揉此穴可以起到滋阴润燥,回阳救逆,消肿、利水的作用,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亦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是治疗足阴经病患的重要穴位,按揉之可以补血养阴,增强治疗效果。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按揉之可以起到疏风解表,通降胃肠的功效,合谷属阳,复溜,三阴交属阴,一阴一阳,一补一泻,增强盗汗治疗效果。
肾虚盗汗的按摩治疗,在手法上应该注意沉重,有力,速度不宜过快,中医讲手法快多是泻法,而手法缓则是补法,对于虚证导致的夜寐不安,盗汗不止,宜坚持“虚则补之”的原则。
教你按摩穴位治鼻炎
鼻炎这个症状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是常见,它属于一种耳鼻耳鼻喉科的疾病,鼻炎就是鼻子发炎了,尤其在寒冷的冬季也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出现鼻炎我们要积极的治疗,那么鼻炎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缓解鼻炎的按摩疗法。
1、百会穴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2、迎香穴
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足三里按摩方法 按摩足三里的好处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的功能。现代研究表明,按摩足三里穴,可以提高肠胃功能,帮助消化,促进吸收;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以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质细胞的功能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足三里穴可以单独按摩调理身体,也可配合其他穴位按摩来起到保健养生作用。下面来看看一些简单的按摩方法。
穴位按摩调血气
前胸
前胸的胸腺控制着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经常摩擦按摩前胸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和抗感染的能力,对延缓衰老有着一定的作用。
每天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按摩到心窝部穴位100-200次,有着抗病防身,祛病延年的作用。
脚底
脚底板有很多个关乎人体健康的穴位,多达70多个,而且还有6条经络的起止在脚上。脚部与大脑和心脏有着密切的联系,起到平衡人体各部脏器的联系作用,因此,脚被称为人的“第二个心脏”。
经常按摩脚底板,进行沐足,活跃脚底血气,多点散步或者踩鹅卵石,用温水泡脚等都有助于促进脚腿的血液循环,调节阴阳平衡,防治疾病,有健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腋窝
腋窝有着淋巴结,有着很多汗腺,同时毛细血管和神经十分丰富,由此可见,腋窝是健身抗衰老的奥秘之处,经常按摩腋窝。
虽然有些人怕痒,但是在腋窝受到刺激后,会使人大小,同时促进了血液循环,使各个器官得到了充分的氧气与养分的交换,对于增强器官的功能有很大作用。这种“腋窝运动”对抗衰老尤其有良效,每天自我按摩腋窝3次,每次5分钟。
脊柱
久坐的人经常都会感觉到脊柱有酸痛感觉,此时要注意了。因为脊柱是滋养着全身器官的区域,是人体督脉的行经之地,一旦脊柱受到伤害会造成严重后果。
脊柱两侧的经络又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密切,经常按摩脊柱,可以激发经络的畅通,促进血气的运行,有效滋养全身器官,起到抗衰老作用。
肚脐
位于肚脐的穴位叫做神团穴,中医上可以用药物敷贴在肚脐上,便可治疗心绞痛、消化不良等疾病。
经常按摩肚脐还能有效防治中风,延年益寿的同时,更能养生防病。
中医只需一招让女人拥有好气色
女性为何老是气血不足
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造成了其容易发生血虚和血淤等症状。血虚的外在表现就是面色苍白、面色萎黄,面少光泽和唇色淡白;而血淤便是血液运行受阻,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以致血流不畅,在器官和经脉之中呈凝滞状态。
在中医的应用中也有针对此症状的良药,就是把当归、芍药、熟地、川芎这四物熬制成汤,此汤温而不燥、滋而不腻的特点,能补血虚而不腻,化血淤而不虚,对于气血的调理是非常有效的。
所以说,女人要想拥有健康,归根结底是气血!气血畅通无阻,在体内平稳运行,那么疾病自然也就不会存在了。大家都知道,现代的医疗水平是特别发达的,所以可能对于气血的治疗是比较简单。那么,古代的女性是如何治疗气血不足的症状的呢?
相必很多人已经有了这方面的了解,没错!中医能够得到海内外的认可,有很多方面都是因为中医对于身体一些病症的调理,尤其是一些穴位按摩,更是能够达到标本兼治。
穴位按摩调理气血
人体中存在着非常多的穴位,从头到脚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着穴位,这些穴位相当于身体内部的器官在皮肤表面的“开关”,体内的一些异常的情况,或许可以通过穴位的按摩就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腿外侧疼自我按摩方法
1、足三里[位置]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处开1横指;取穴时,正坐或仰卧屈膝、于犊鼻穴直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教你四肢的按摩方法 疏通经络解除疲劳[功能]健脾和胃、调补气血、健体美容,对虚劳羸瘦、面部皱纹、面色萎黄、痤疮有较好的疗效。[方法]直刺0.5~2寸,可灸。若配曲池可治荨麻疹。人站立或坐着时,血液容易蓄积下肢,循环不畅,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乏力、肿痛等症状。尤其是中老年,腿脚乏力会导致平衡能力减退。每天逆向按摩腿部可疏通整个腿脚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有效增强腿力和关节韧带柔韧性,使四肢协调能力增强,减少老人跌伤的几率。
2、血海
[位置]位于髌骨内上缘上方6~7毫米处;取穴时,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2~5指,向上伸长,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即是穴位。[功能]调和气血、散风祛湿,适用于湿疹、荨麻疹、蝴蝶斑、斑秃、面部色素沉着。[方法]可直刺0.8~1.5寸,可灸。教你四肢的按摩方法 疏通经络解除疲劳
3、三阴交
[位置]位于内踝高点上方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上;取穴位时,正坐或仰卧,沿内踝尖直下3寸,于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功能]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对不孕、痤疮、脱发、脂溢性皮炎、黑变病有效。[方法]直刺1~1.5寸。可灸。
中医教你按摩三个养肝通气穴位
一、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两乳之间,可以宁心神、除闷。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在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具有顺气的功效,对岔气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二、角孙穴
按压这些穴位可以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还可以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表示按摩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而言,十分有帮助。
三、太冲穴
按摩太冲穴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而言,可以舒缓,尤其对高血压、头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患者,可以起到治疗养生功效。如果配合着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可以改善便秘、腹泻和胃病等疾病。
按摩5穴位帮你补肾补气血
一、血海穴
俗话说补血找血海,补气找气海。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还有引血归经,治疗血症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并促生新血。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阴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经伴有呕吐,按摩此穴同时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缓解症状。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9-11点拍打(每次10秒,连续3-5次)或按摩(轻柔每侧3分钟)血海穴,晚上21-23点再艾灸此穴,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因气血瘀滞引起的肥胖、关节痛等症有效。
二、天枢穴
常按天枢穴(足阳明胃经之穴),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
【按摩方法】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扰。
双手拇指下压(力度适中)左右两边此养生穴位,由外向内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补血又排毒。
三、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交汇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三阴交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11点,按揉左右小腿内侧的此养生穴位各20分钟,可排体内湿气、浊气、毒素,对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有疗效。
常按三阴交穴,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特别对血压偏低的人补血效果显著。
四、足三里穴
刺激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之穴),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滋养脑髓。是保证肝血充足的首选。
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虚的人、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按摩方法】按摩或艾灸足三里,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宜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胃酸过多、空腹烧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选阳陵泉穴有良效。
五、关元穴
足三里、关元、气海是人体三大强壮要穴。古有“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之说。关元穴是(任脉之穴,也是小肠的募穴)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统治足三阴经及小肠、任脉疾病。
【按摩方法】按摩关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每一轮轻轻按压8次,每次8轮,补血、消除小楠肚。
子宫不好按摩什么穴位
一、子宫不好按摩什么穴位
穴位治疗是我国独特的中医治疗方式之一,是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中医精髓之所在。一起来看,如何用简单的穴位按摩调理子宫吧:
合谷穴缓解痛经好帮手
穴位功效:月经来时疼痛、月经不规则或连续3个月未来,按压合谷穴可以帮助舒缓疼痛,改善月经不调及失眠现象。
如何减肚子中医教你穴位按摩法
穴位一、关元穴
腹部正中线肚脐下大约3寸处,常按关元穴,能有效促进肠道的消化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对减肚子有着很强的效果。
穴位二、气海穴
腹部正中线肚脐以下大约1.5寸处。
按摩气海、关元穴能有效地抑制食欲,有利于腹部脂肪均匀分布;而按摩天枢穴则可以帮助消化、排气、促进肠胃蠕动、废物排泄,当然更有利于消除小腹赘肉。穴位按摩方法及时间:每天早晚仰卧在床上,先以手法2由上腹部向小腹推压3~4回,再先后以手法1和手法2依次按摩以上7个穴位,每个穴位各按摩2分钟左右。
穴位三、中脘穴
功效:上脘穴的最大功效就是刺激肠道蠕动,经常刺激此穴位,是对食道的最佳保护,避免饮食过快,造成食物淤积于胃部,产生消化不良,从而导致体重上升。
穴位四、水分穴
腹部正中线肚脐以上大约1寸处。(按摩水分穴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避免水肿,并且可以帮助肠胃蠕动、锻炼腹肌,避免小腹突出)
穴位五、天枢穴
按摩此穴对调节肠腹有明显的双向性疗效,既能止泻,又能通便,长期保养按摩此穴能够确保肠道健康,清除肠道内常年累积的宿便,轻松赶走堆积在腹部的肉肉。
按摩方法:睡前用双手食指指端同时回环揉动天枢穴50~100次,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各重复一次。
穴位六、水道穴
肚脐以下大约3寸,关元穴左右两侧各向两旁大约2寸处。常按水道穴,可以调节小腹胀满的问题。
穴位七、带脉穴
脉穴肚脐水平线上的侧腹处。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
穴位八、大横穴
位置:肚脐旁开4寸处
按摩此穴可通便,排除肠道内的油脂,减轻体重,消除腰腹赘肉,降低血脂。
按摩方法:双手食指指端同时按压,圈状按摩100次。